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癌中晚期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

胃癌中晚期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

胃癌中晚期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
胃癌中晚期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直线上升高居第三,晚期胃癌不仅影响了生活,而且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的上折磨,还会给家庭打来巨大的打击使人的意志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对于胃癌晚期的治疗,多数患者在手术和保守治疗之间犹豫,不知道胃癌中晚期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请来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专家袁希福做详细的介绍。

胃癌到了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多发转移,并且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不大,而从患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基础上延长生存期,中药治疗是首要选择。中医中药治疗不采用激进的治疗方法,药性温和,患者能承受,且在抑制肿瘤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自身抵抗肿瘤的能力能得到很好的修复。所以胃癌晚期治疗选择中药治疗能使患者有更多的治疗机会。临床上采用的中医药主要有三联平衡疗法等,在治疗原发癌肿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胃癌中晚期为患者高质量的治疗和生活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保障

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胃癌从整体观念出发,调节人体的各项机能,而且见效快、、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和晚期肿瘤继续恶化等特点,激活体内的免疫功能,促进治疗,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真实病例验证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胃癌中晚期效果:

童庆武,男,53岁,安徽省合肥市人,胃癌晚期

2014年6月份,童庆武确诊为胃癌。确诊后的童庆武一直靠服用“五行蔬菜汤”进行饮食调养。2015年10月3日,童庆武出现胃穿孔,随后按照医嘱进行手术切除,但术中却发现胃内肿块已达10cm×6cm左右,而且已多处转移,无法切除。

2015年11月2日,童庆武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治疗。此时,童庆武的身体非常虚弱,浑身没劲儿,只能吃一点流食,重度贫血,并伴有低蛋白血症。以袁希福院长独创“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医治疗后,仅仅用药一个月,童庆武的精神、体力就有了明显好转,原本爬3楼都没劲,现在一口气能爬到10楼,没事时还爬到19楼,这让童庆武对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更有信心了。

目前,童庆武已经坚持服用了2年多的中药,虽然体内仍有肿瘤,但他活得很好,其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胃癌中晚期保守治疗名医推荐:袁氏第八代传人袁希福

袁希福教授是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抗癌“三联平衡疗法”创始人,抗癌“多靶向”“活靶点”思路首创者。

袁希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基本病因病机,三个关键因素,即一为虚,二为淤,三为毒。这三种因素相互关联,在人体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导致癌细胞扩散转移,人体生命衰竭。三联平衡疗法的治疗实质是抓住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温馨提示:进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官方网站,点击查看更多癌症患者成功案例、抗癌视频。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患者,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叙一叙他们的感受,看一看他们的本人,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延续。事实胜于雄辩,疗效高于一切。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01.12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专家共识 Keywords gastric cancer;multidisciplinary team;expert consensus 目前,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以放化疗为主的其他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1],而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病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诊疗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 1胃癌MDT的意义 首先,MDT讨论可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精准确定胃癌治疗前的临床分期,而准确的分期也是规范化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和前提。其次,MDT是对胃癌病人实施合理综合治疗的必要条件。最佳、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只有通过MDT讨论才能够得出。最后,MDT在胃癌病人治疗期间及阶段治疗后的随访方面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科室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还有助于指导病人生活及饮食,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和随诊,从而积极改善病人的预后。 2胃癌MDT学科及人员组成 2.1胃癌MDT的学科组成包括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射治疗科、诊断科室(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内镜中心、护理部、心理学专家、营养支持及社会工作者(临终关怀)等。 2.2人员组成及资质(1)医学领域成员(核心成员):胃肠外科医师2名、肿瘤内科医师1名、消化内科医师1名、放射诊断医师1名、组织病理学医师1名、其他专业医师若干名(根据MDT需要加入),所有参与MDT讨论的医师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独立诊断和治疗能力,并有一定学识和学术水平。(2)相关领域成员(扩张成员):临床护师1~2名和协调员1~2名。所有MDT参与人员应进行相应职能 分配,包括牵头人、讨论专家和协调员等。 3胃癌MDT材料准备 准备材料包括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病理学活检、影像资料[超声、胃镜、CT或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主要实验室检查资料(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指标、肿瘤标记物等)。如果是老年人或伴心、肺、肾、脑疾病的病人,需要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检查、肺功能、肾功能和头颅MRI等检查。 4不同情况胃癌MDT诊疗策略 4.1早期胃癌 4.1.1MDT讨论重点(1)是否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2)手术切除的方式及范围。(3)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4.1.2治疗原则部分T1a及T1b期肿瘤可于经验丰富的中心行EMR及ESD[2],术前应由以内镜医师为主的MDT进行详细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行二次手术治疗。如果经MDT评估不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可考虑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部位及病理学检查情况,可行楔形切除、胃部分切除(近端或远端)、全胃切除等。在淋巴结清扫方面,根据肿瘤位置及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选择行D1式、D1+α式或D1+β式、D2式[3-4]。 4.2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 4.2.1MDT讨论要点(1)是否行新辅助治疗。(2)手术切除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3)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4.2.2治疗原则目前公认的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为标准的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如横结肠、胰腺、肝脏等,经术前MDT评估后,可行联合器官切除。对于术前临床分期为T3/4N+的病例,可考虑行新辅助治疗[5]。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建议行术后辅助化疗。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肿瘤残留,可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进展期胃癌应积极评估围手术期风险,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综合 通信作者:苏向前,E-mail:suxiangqian2014@https://www.doczj.com/doc/549871140.html,;陈凛,E-mail:chenlinbj@https://www.doczj.com/doc/549871140.html,

胃癌晚期常见中草药治疗方

胃癌晚期常见中草药治疗方 胃癌晚期常见中草药治疗方; 处方原理: 本处方由名老中医根据驱邪扶正的原理,按中医君臣佐使原则配置。君药红豆杉中含有效药用成分多达40多种,包括紫杉醇、巴卡亭Ⅲ、生物碱、红豆杉多糖、紫杉黄酮等。其中紫杉醇以及巴卡亭Ⅲ合成的多烯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一线抗癌药物;实验证明红豆杉多糖结合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具有增效减毒功效,并能通过对心肌保护、冠状动脉扩张及血液稀释来保护心脏;生物碱能改善睡眠;鞣质,通过抗菌、消炎、消肿对前列腺疾病有特殊功效;紫杉黄酮可通经、利尿、降血压;紫杉酚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等等。 适应病症:红豆杉草药适用于各类腺癌、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胆管癌、食道癌、胃癌、各类小细胞癌、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血癌等等各类癌症,对白细胞居高不下的白血病及转移至骨骼的各类晚期癌症效果明显。 规格:二十八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四袋,每袋7小包,每包8克。用法用量:红豆杉草药每天一小包,置药罐中。

加一升(约2斤)水煮沸,用文火煎煮十至十五分钟,饭后服用,一天内服完。红豆杉草药一般一疗程(二十八天)可见效。癌症手术病人,术后10至15天开始服用效果最佳,四年多临床应用表明,无一例出现复发、转移;放、化疗病人接受治疗同时可以服用,具有增效减毒功效。 一般患者,4至6个疗程后,各项检验指标都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改服小剂量维持,以防止扩散及转移;严重患者,根据病情在主治医生指导下增加服用疗程;直肠癌患者如服用后出现腹泻症状,应先服用小剂量2袋一天,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忌空腹、禁辣、禁酒;保持情绪平稳,避免上火。有些患者服用后排便次数增加,属正常症状,一般一周内恢复;有些癌症患者服用后出现腿酸、乏力等状况,属病情起效果迹象;有个别患者服用后,感觉胃有不适,可适当减量。对于病危、临近死亡的人不建议服用本品。 配伍禁忌:无。红豆杉草药至今已使用四年有余,有显著疗效者达到了八百多例。 【处方用名】独角莲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全草。 【商品规格】以身干、个均、壮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奥沙利铂、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临床观察

奥沙利铂、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C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化疗方案,L-OHP 130 mg/m2第1天,CF200 mg/m2第1~5天,5-Fu500 mg/m2第1~5天。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按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可评价患者28例,有效率46.4%,中位生存期9.6个月,一年生存率为47.6%。主要毒副反应为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多数为Ⅰ~Ⅲ度反应。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标签: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晚期胃癌 晚期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1]。近年通过临床统计发现,胃癌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增长,但其死亡率有上升趋势,与患者就诊时胃癌已发展为晚期有关。现在临床上晚期胃癌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致使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存期较短。晚期胃癌的化疗至今尚无标准方案,在临床上,DF方案是联合化疗的基础,但鉴于DDP的毒副作用及患者耐受性,以L-OHP代替DDP也是一种选择。应用国产奥沙利铂联合5-Fu治疗晚期胃癌28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晚期胃癌28例,全部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并且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出现转移或复发,28例患者均能找到病灶,且KPS评分均大于60分,预计生存期为3个月以上。28例患者中男20例,女8例。平均59.8岁。癌种类: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2例,粘液腺癌6例。初次化疗者者18例,复治者10例。全部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1.2治疗方法奥沙利铂130 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2 h,1 d,CF 200 mg/m2+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2 h,1~5 d,5-Fu 500 mg/m2+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6 h,1~5 d,1个疗程3周,至少化疗2个疗程,然后进行疗效评价。在化疗期间,用恩丹西酮、异甘草酸美、胃复安等辅助治疗,如白细胞下降明显,可使用瑞白治疗,化疗期间每周应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便检测治疗的副作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详细的体检和影像学检查。 1.3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疗效按WHO规定的统一标准,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率(PR)为CR+PR。毒性反应评定按WHO规定的统一标准分为0~Ⅳ级。 2结果

治疗晚期胃癌需要用多少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很多疾病都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胃癌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发病率较高,对人们的危害性也很大。罹患胃癌后,不仅会给患者机体带来极大的损伤,而且也要承受极大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当病情进入晚期后,治疗难度加大,所需的费用也会更高,有不少患者因无法承受高昂的费用而放弃治疗,那具体治疗胃癌晚期需要用多少钱呢? 对于胃癌晚期的治疗费用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所需的费用也会不一样,另外患者所在地区不同,所选医院不同,收费标准不一样,费用也会有所差异。对于患者来说,治疗费用高并不一定效果好,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病情和身体状况的方法,才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胃癌晚期的治疗,手术的机会不大,常用的方法是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放化疗可以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具体费用是根据放化疗的方案来决定的,大概需要几万元左右,不过放化疗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对机体损伤较大,若过度的治疗,不仅不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缩短寿命。中医虽然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放化疗明显,但中医重在治本,且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在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反而会调理患者的机体,补充元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相比放化疗,中医的费用要低很多,还能在家治疗,一般的患者都能接受。 选择中医治疗,关键是要选对专家,袁希福就是一位深受患者和家属信赖的老中医,他是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十大当代名医。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更帮助数以万计肿瘤患者成功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近40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三联平衡理论。其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案例分享:胃癌患者经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医治疗后的真实疗效 案例1:童世勋(化名),男,53岁,胃癌晚期,安徽省合肥市人 2014年6月份,童世勋确诊为胃癌。确诊后的童世勋一直靠服用“五行蔬菜汤”进行饮食调养。2015年10月3日,童世勋出现胃穿孔,随后按照医嘱进行手术切除,但术中却发现胃内肿块已达10cm×6cm左右,而且已多处转移,无法切除。 2015年11月2日,童世勋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治疗。此时,童世勋的身体非常虚弱,浑身没劲儿,只能吃一点流食,重度贫血,并伴有低蛋白血症。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辩证施治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后,仅仅用药一个月,童世勋的精神、体力就有了明显好转,原本爬3楼都没劲,现在一口气能爬到10楼,没事时还爬到19楼,这让童世勋对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更有信心了。 截至2017年9月,童世勋已经坚持服用了2年多的中药,虽然体内仍有肿瘤,但他活得很好,其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效药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肿瘤,发病情况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胃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不能引起重视,等到症状明显时多数已到中晚期。胃癌到了晚期癌细胞多发生扩散转移,此时局部治疗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药物治疗成了胃癌晚期患者的首选,那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效药都有哪些呢? 胃癌对患者集体最根本的损害在于损伤和消耗人体的正气,主要表现在胃癌本身在人体内多去和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致癌物质和癌细胞产生的有毒物质损害机体脏腑组织的长长功能,发生严重感染时,还可能引起重要器官的衰竭。且胃癌也具有细胞分化和增之一畅,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胃癌到了晚期,就意味着癌细胞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转移,且患者身体极度虚弱,承受着巨大的癌痛,身心饱受折磨,再也承受不了手术或者放化疗的治疗手段,即使强行进行化疗,很多患者都出现了呕吐,浑身盗汗,虚弱,骨髓抑制等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化疗完基本生命也完,甚至有的患者化疗未完,生命已完。因此有的患者发出了“某某就是化疗化死”的感叹。对于胃癌晚期患者,过分执着于追求杀死癌细胞已经不是最正确的方向,而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减少病人的痛苦,加强营养,提高生存质量上。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认为:单靠攻坚散结消瘤,不注重调护脾胃,固护元气,是很难以达到较理想疗效的。他独创的“三联平衡疗法”把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正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病因病机即:“虚、瘀、毒”,然后针对具体病机侧重实施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在治疗上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该疗法应用中药治疗,从患者整体着手,抓住病机要害,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瘤体未见明显缩小,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期限却有西医难以企及的结果。对于西医放弃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经他的治疗后可恢复自身元气,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多年以来,经临床实践证明,有良好的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真实案例】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的胃癌患者治疗前后现状 基本情况:王新江,男,61岁,安阳人,胃癌术后复发 2012年11月份,王新江在午饭后突然出现吐血,随后更出现休克。经过一系列检查,王新江确诊为胃癌,且肾上有囊肿,医生建议尽快手术。随后,王新江按照医嘱做了手术切除。但术后仅半年,复查结果就显示病情复发,且肝、肾上都长出了肿瘤,其中肝上的间质瘤达2.3公分,肾上肿块达6公分。复发后,王新江通过熟人在安阳某肿瘤医院接受介入治疗,但治疗后却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浑身没劲儿,最后医生说的再好,王新江也不愿意再继续治疗了。 由于无法耐受介入治疗,王新江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就诊时,王新江的身体非常虚弱,全身无力,体力透支,面色发黄。袁希福院长以特色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为其开具药方,兼顾扶正、祛邪,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治疗。用药后,王新江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身上也有劲了,精神气色也好了很多,更让他意外的是,用药期间复查结果显示,体内肿瘤从2.3、2.2、1.8逐渐缩小。 目前,王新江已经服用了3年多的中药,不仅体内肿瘤缩小到1.4,而且他的身体恢复的非常好。据王新江自己介绍,“现在每天就是早起,五点多钟起床

多西他赛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多西他赛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 床观察 【关键词】多西他赛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陈治宇)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临床上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给手术切除带来困难,加上术后复发,使得大部分患者主要靠内科治疗,同时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敏感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此,化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10月至2007年11月,本科使用多西他赛(TXT)联合顺铂(DDP)及氟尿嘧啶(5-FU)方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肿瘤内科住院的21例晚期胃癌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31~65岁,平均48.3岁。病变部位:胃窦癌10例,胃体癌6例,胃底贲门癌5例;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腺鳞癌各1例;未切除原发灶

8例(未手术6例,姑息手术2例),原发灶根治切除术后复发转移不能切除13例;有腹腔或淋巴结转移16例,肝转移9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胰腺浸润各1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有可测量病灶,KPS评分>70,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明显化疗禁忌证。治疗前均停止其他化疗4周以上。 1.2 方法 TXT 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 25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5-FU 750mg/(m2·d),静脉泵入持续输注5d,21d 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所有患者在应用TXT 前1d 起给予地塞米松7.5mg,2次/d,口服连续3d,预防过敏反应及水钠潴留,化疗前静脉应用托烷司琼5mg止呕等常规处理。化疗后复查血常规2次/周,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规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治疗至正常值以上。 1.3 观察项目 化疗前后进行体格检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化疗2周期后复查B超、CT或纤维胃镜、测量同一肿瘤病灶大小变化;化疗后详细观察、记录消化系统反应、脱发等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胃癌的手术治疗历史悠久

胃癌的手术治疗历史悠久,自1891年Billroth施行首例胃癌切除成功,至今已过去100多年。虽然从全球胃癌外科治疗情况看,效果远不尽人意,但外科治疗胃癌仍是有希望治愈的有效方法。在我国胃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过去30年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徘徊在20%~30%。与西方国家胃癌切除5年生存率的10%~30%[1]基本一致。而日本5年生存率约为60%,与我国及西方国家相比疗效显著提高得多。我国临床医疗中心多数已形成以手术为主和辅以化疗、放疗、生物免疫疗法的外科综合治疗模式,胃癌的整体疗效已有所改善,但就具体方案而言,仍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综述。 一、胃癌分期的标准与方法 胃癌的TNM分期,UICC,AJCC,JCC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和多年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难度,主要是因为N所属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不一,按TNM分期,N0为所属淋巴结无转移;N1为1~6个淋巴结转移;N2为7~14个淋巴结转移;N3为15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要求每一例必须检出15个以上淋巴结,这在术前分期中难以做到,也给胃癌手术后检出淋巴结增加了难度[2]。目前,采用螺旋CT、超声内镜等技术对胃癌术前分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设计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了依据。有选择性地联合应用这些技术,可在术前对癌肿浸润胃壁深度、淋巴结转移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有较明确的认识。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较,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一般可达到80%以上。对于早期胃癌,一经确诊即可直接手术;对于进展期胃癌,选择合理的术前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对于晚期或无法切除的胃癌,则可避免单纯的手术探查[3]。 二、手术方式 1.胃癌缩小手术 缩小术式包括胃镜下癌灶切除、腹腔镜下癌灶或(和)区域淋巴结切除及开腹缩小手术。其手术适应证为癌灶<1~3 cm,≤N1,≤T1,≤a/b病例[4]。

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体会

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例胃癌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都成功,随访10个月之后,生存率高达90%。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且选择合理的辅助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标签:晚期;胃癌;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8—0112—01 当前所收治的胃癌患者当中,晚期胃癌患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我国胃癌患者的数量很大,病死率在恶性肿瘤当中居首位,我国胃癌的病死率很高,而且男性患者的死亡概率比女性患者高,男女患者死亡的数量的比例约为3∶1[1]。胃癌多见于男性,一般患者的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属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晚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同时还要遵循综合治疗的准则,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并且选择合理的辅助治疗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选择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大部分是处于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选择腹腔化疗的患者大部分是进展期胃癌患者;对晚期胃癌患者要积极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治疗的10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例,其中7例为男性患者,3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7.8±1)岁。所有患者全部经显微胃镜检测,并且确诊为胃癌。按照国际胃癌的分期法分期:Ia期1例,Ib期1例,Ⅱ期2例,Ⅲa期3例,Ⅲb期2例,Ⅳ期1例。其中9例腺癌,1例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日渐消瘦。 1.2 方法 在手术之前纠正患者的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如果有必要,给予患者输血或者是静脉营养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况。如果患者还合并有其他疾病,需要与相关科室共同进行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手术之前进行常规的肠道清洁工作。全身麻醉患者采用持续性硬膜外腔麻醉的方式。根据患者肿瘤的分期以及部位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胃癌根治手术、剖腹探查术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等。有1例患者行限期胃造瘘术,3例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3例患者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2例患者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1例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营养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疗等。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生存率。 2 结果 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吻合口漏,1例患者胸腔积液,1例患者粘连性肠梗阻,仅有1例患者死亡,生存率高达90%。 3 讨论 胃癌早期患者没有很明显的特征,但是晚期胃癌患者会出现一些表现,比如全身无力、精神萎靡,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胃癌信号,而且胃癌患者的数量正在逐

2019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2011年版) 一、概述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本规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镜或放大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镜下粘膜切除(EMR)、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化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晚期胃癌的新型药物治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晚期胃癌的新型药物治疗 作者:徐龙, 谢晓冬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110016 刊名: 山东医药 英文刊名: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9,49(45) 参考文献(9条) 1.Cunningham MD;Rao S;Starling N Randomised multi-centre 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capecitabine with 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 with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esophagogastric (OG) cancer:The REAL 2 trial[期刊论文]-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10) 2.De Vita F;Orditura M;Matano E A phase II study of bi-weekly oxaliplatin plus infusional 5-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FOLFOX4)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期刊论文]-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5(09) 3.Iwase H;Shimada M;Tsuzuki T A phase Ⅱ multicentric trial of S21 combined with 24 h infusion of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期刊论文]-Anticancer Research 2005(2B) 4.Han S;Park SR;Lee K Phase II study and biomarker analysis of cetuximab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5-fluorouracil,leucovor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期刊论文]-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zk) 5.Cunningham D;Rao S;Starling N Randomised multicentre 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capecitabine with 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 with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esophagogastric(OG) cancer:The REAL 2 trial:2006 ASCO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Post-Meeting Edition)[期刊论文]-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18S) 6.Sakamoto J;Chin K;Kondo K Phase Ⅱ study of a 42-week capecitabine regimen in advanced or recurrent gastric cancer[期刊论文]-Anti-Cancer Drug Design 2006(02) 7.Moehler M;Eimermacher A;Siebler J Randomised phase Ⅱevaluation of irinotecan plus high-dose 5-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ILF) vs 5-fluorouracil,leucovorin,and etoposide (ELF) in un2treated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期刊论文]-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5(12) 8.Rougier P;Oba K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trials assessing the interest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期刊论文]-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15) 9.Hong YS;Song SY;Lee SI A phase Ⅱ trial of capecitabine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nd /or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外文期刊] 2004(09)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49871140.html,/Periodical_shandyy200945079.aspx

胃癌应选择多学科综合治疗

胃癌应选择多学科综合治疗胃癌,目前仍是全球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排名第三。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已逾40万例,死亡人数高达30万人。 掌握胃癌的各期症状 大部分的胃癌在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而存在与胃炎或胃溃疡相似的症状,例如上腹痛或饱胀不适、反酸嗳气、食欲下降、进食哽噎感等,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略。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乏力、消瘦等症状。伴肿瘤出血时,会出现呕血、黑便。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组织时,还可出现后背疼痛。 胃镜是最佳的筛查手段 现在,大众所知的胃癌筛查有多种方法,如身体检查,特别是腹部及淋巴结情况;血常规、血生化、粪便潜血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验,如癌胚抗原及多种糖类抗原;影像学方面的检查,如上消化道造影、B超或CT检查、PET-CT等,了解局部及全身情况;腹腔镜检查等。 不过,纤维电子胃镜结合病理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方法。近年来无痛胃镜的广泛应用,更加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胃癌的治疗应选择MDT MDT是什么?它的中文名也叫多学科综合治疗。胃癌的治疗,医生们目前多采用MDT 的模式来帮助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患者首次就诊时需要进行MDT讨论,专家组成员包括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消化科、放射科和病理科等,以后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特别是无法确定是否要进行某种特殊治疗的情况下,都需要专家组针对患者当时的具体病情进行讨论和分析,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早期胃癌,是能够在胃镜下进行局部病灶切除术的,也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微创诊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若评估能够切除,可以直接手术。同时可以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如果局部病灶无法切除,则可以进行术前化疗,待病灶退缩后,再次获得手术机会。 当然,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也是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根据肿瘤部位及生长、浸润情况,可选择做胃大部切除术(即保留1/4左右的胃组织)或全胃切除术

晚期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

晚期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晚期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1. 晚期治疗胃癌的 药物有哪些2. 胃癌晚期症状3. 胃癌的起因是什么*二、哪些 人容易得胃癌*三、胃癌的主要诊断方法 晚期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 1、晚期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晚期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这需要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切勿自己私自用药,以免 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2、胃癌晚期症状 2.1、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即可出现出血,常表现为柏油样便。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 2.2、上腹不适,常常觉得隐痛,钝痛。隐痛,钝痛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胃痛,疼痛部位以心窝部为主,有时仅为上腹部 不适或隐痛。较典型的疼痛是痛而无规律,进食也不缓解,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可以为。部分可以有节律性疼痛,尤其胃窦胃癌更明显,甚至进食或服药可缓解。 2.3、食欲减退,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状,多见伴体重减轻, 逐渐消瘦,或食后饱胀嗳气,厌恶肉食等,是胃癌比较常见的症状。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

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 3、胃癌的起因是什么 3.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百分之五十。 3.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

治疗胃癌晚期特效药

药物治疗是胃癌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胃癌的药物越来越多,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选择,那治疗胃癌晚期特效药是什么呢? 治疗胃癌晚期中药就是最好的选择,中药对于改善胃癌病人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中药治疗胃癌可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生命,增强抗病能力,与放化疗同时使用还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实现治癌作用的最大化。 中医药对维护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发挥较大作用。中医肿瘤临床用药不像一般放、化疗那样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它更注重顾全整体及患者的脏腑、气血、津液、经脉等诸多方面的平衡,并且强调治病求本。正是如此,现在很多西医科学家开始把目光放在了中药治疗癌症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我们国家传统的中医理论寻找肿瘤治疗的突破口。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对数十年来所收集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的中药进行细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在临床实践中对治疗效果进行仔细认真观察,悉心研究。在数十年的实践中终于摸索出以中药“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新路,针对不同癌症病人进行辩证施治,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病人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很多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相当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患者仍获得了临床康复。 【真实案例】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的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现状 王爱香,胃癌,女,56岁,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满村乡。2000年3月16日省肿瘤医院诊断为胃癌晚期,18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三个疗程后胃痛、呕血、纳差、乏力等症状均消失。停药16个月后,2002年2月,出现病情反复,再次来取药治疗,服药一段时间后各种症状消失,精神及体力好转,生活如同正常人,可干一般家务活,为表感谢特送一锦旗,上书“神医圣手,医德高尚”。近日回访,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就是对“治疗胃癌晚期特效药”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表示,胃癌晚期患者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长期接受中药保守治疗,将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许多晚期胃癌患者“带癌生存”十几年的病例也是有的。

2020晚期胃癌免疫治疗进展

2020晚期胃癌免疫治疗进展 从1960年5-fu开始晚期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的化疗之路,之后经历了2006年V325研究奠定了DCF(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三药的地位,再到后来的EOX方案(卡培他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real2研究),2008年spirits研究(S1+顺铂),直到2012年TAGO研究前,晚期胃癌经历了漫长的化疗探索时期。尽管多项Ⅲ期临床研究确立了以紫杉类或铂类联合氟尿嘧啶类为主的用药策略,尽管不同的用药选择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从3~4个月提高到13个月左右,但是化疗的平台期始终无法再超越。虽然我们看到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后线晚期胃癌较安慰剂延长了生存以及雷莫芦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Regard研究和Rainbow研究)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看到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胃癌非一线治疗的获益,但是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始终举步维艰。那么免疫时代的到来,是否会改变晚期胃癌的治疗模式,今年ESMO报道的2项研究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局面,为此一起梳理和回顾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路程。 2016年6月Lancet Oncology公布的KEYNOTE-012研究正式开启了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之路。KEYNOTE-012是多队列的伞计划的Ⅰb期研究,涉及到头颈部肿瘤、乳腺、胃癌、尿路上皮癌等多个癌种[1]。在胃癌队列中我们看到帕博利珠单抗单药(10mg/kg)≥三线治疗晚期胃癌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纳入人群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36例患者中看到8例患者有缓解,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为1.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4个月;6个月的PFS率为24%,6个月的OS率为69%。中位起效时间为2个月,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6个月。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为13%,没有治疗相关的死亡。KEYNOTE-012首次证实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在晚期胃癌中可观的抗肿瘤活性和可处理的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后线治疗上可观的有效率也给研究中带来期许,所以后续开展了三线及更前线的治疗。 2017年ASCO首次报道了keynote-059队列1的初期结果。Keynote-059是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帕博利珠单抗(200mg)的全球多中心、多队列的Ⅱ期研究。KEYNOTE-059 分为3个队列:①队列1中,此前接受过二线以上化疗的转移性胃癌患者(PD-L1阳性或阴性)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②队列2和队列3分别是对新确诊的转移性胃癌患者一线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主要终点为安全性(队列1、2、3)及客观缓解率(队列1、3)。ASCO上报道的队列1的研究中,总共招募了259例患者,57%的患者PD-L1表达阳性,ORR为11.2%,完全缓解(CR)率为1.9%,9.3%的患者部分缓解(P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1个月。1年后,2018年3月JAMA正式发表了队列1的结果[2]。ORR率为11.6%,2.3%的患者达到CR,中位PFS为2.0个月,6个月PFS率为14.1%。中位OS为5.6个月,6个月OS率为46.5%。其中能观察到PD-L1阳性的患者的ORR高于PD-L1阴性的患者(15.5% vs 6.4%)。

胃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胃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胃癌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早期的肺癌症状不为明显,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医院确诊患者大多数已发展到中晚期,在治疗上相对也要困难,那么如何治疗胃癌晚期,治疗胃癌晚期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临床上治疗晚期胃癌这一大癌,一般会采取综合性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肿瘤生物治疗,通过结合患者自身条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胃癌患者已经发展到晚期,其身体素质低,癌肿面积大,有转移的现象,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也就说要结合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来进行治疗,使患者更有效的延长生存期。 晚期患者能在手术情况下还是要进行手术,但晚期单一治疗是起不到治疗效果,术后在患者能耐放化疗的范围内适当的放化疗治疗,再联合肿瘤生物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防止术后残留癌细胞,提升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晚期患者在不具备手术特征的情况下,应采取保守治疗,放化疗肿瘤联合生物治疗进行辅助治疗,它能有效降低放化疗的毒性,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增强患者机体免疫抗癌功能,有效抑制肿瘤扩散和转移,达到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对于那些身体免疫低下不耐手术,对放化疗产生耐药性的可单独选择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肿瘤生物治疗是针对全身性癌症患者,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还可重塑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癌晚期生活质量。 晚期的胃癌治疗比较困难,只有采取综合性,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给患者起到延长生存期的必要,因此在选择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素质进行综合治疗,只有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会起到治疗效果。

2020晚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完整版)

2020晚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完整版)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发病率高、预后差。据2018年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占全球所有新发病例数的45%以上,因胃癌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50%以上。D2根治术仍是晚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GC的主要死亡原因。提高R0切除率、降低复发和转移率已成为治疗的主要目标。因此,新辅助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 围手术期辅助和新辅助疗法包括化疗和/或放疗,目前已越来越多地与手术结合用于局部AGC甚至早期GC。研究显示,新辅助治疗可提高R0手术切除率,降低远处转移和复发率,通过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具体其方案、最佳治疗周期和组织学应答评价尚未明确,其适应证、可行性和长期生存效益仍存在争议。本文将主要介绍AGC新辅助疗法的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治疗适应证 表1总结了各国际指南推荐的不同新辅助治疗适应证及策略。

表1 胃癌新辅助化疗和放化疗的当前临床适应证 注:NCCN: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JGCA: 日本胃癌协会; ESMO: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CSCO: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TX: 紫杉醇+卡培他滨; TC: 紫杉醇+顺铂; PFL: 顺铂+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ECF: 表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 PF: 顺铂+氟尿嘧啶; XELOX: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FOLFOX: 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LOT: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 EGJ: 胃食管交界处; CRT: 放化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对临床分期为T2N0-3M0的可切除GC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则在MAGIC和FNCLCC/FFCD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将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所有临床分期>T2M0的可切除GC患者。 ?而在胃癌筛查十分普遍的日本,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就已被确诊,D2淋巴结清扫术广泛流行,早期GC经外科治疗后预后良好,因此,2018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