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

常用安全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汇总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建筑法》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碳素结构钢》

《木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钢管脚手架扣件》

《直缝电焊钢管》

《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可锻铸铁件》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门式钢管脚手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用钢》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高处作业吊篮》

《安全带》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梯形螺纹》

《安全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网》

《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规范》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修、安装、检测和报废》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常用强制性规范条文内容

一、《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4.2.1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2 4.2.5 建筑物内垃圾应采用容器或搭设专用封闭式垃圾道的方式清运,严禁凌空抛掷。

3 4.2.6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4 5.1.6 施工现场生活区宿舍、休息室必须设置可开启式外窗,床铺不应超过2层,不得使用通铺。

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5.1.6 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

不应大于200;

2 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

2 6.1.9 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

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

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50mm木条或25mm×80mm的木板条

与木立柱钉牢。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木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并应采用铁钉钉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

定。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见图6.2.4-1)。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见图6.2.4-2)。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见图6.2.4-3)。

图6.2.4-1 剪刀撑布置图(一)

图6.2.4-2 剪刀撑布置图(二)

3 6.2.4

图6.2.4-3 剪刀撑布置图(三)

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

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2.0.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并应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后持证上岗。

2 2.0.2 机械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超速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3 2.0.3 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及各种安全信息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4 2.0.21 清洁、保养、维护机械或电气装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等机械停稳后再进行操作。严禁带电或采用预约送电时间的方式进行检修。

5 4.1.11 建筑起重机械的变幅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吕、防坠安全器、钢丝绳防脱装置、防脱钩装置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随意调整或拆除。严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6 4.1.14 在网速达到9.0m/s及以上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进行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作业。

7 4.5.2 桅杆式起重机专项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并应经专家论证后实施。施工单位必须指定安全技术人员对桅杆式起重机的安装、使用和拆卸进行现场监督和监测。

8 5.1.4 (土石方机械)作业前,必须查明施工场地内明、暗铺设的各类管线等设施,并应采用明显记号标识。严禁在离地下管线、承压管道1m距离以内进行大型机械作业。

9 5.1.10 (土石方机械)机械回转作业时,配合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需要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必须将机械停止回转并制动。

10 5.5.6 (拖式铲运机)作业中,严禁人员上下机械,传递物件,以及在铲斗风、拖把或机架上坐立。

11 5.10.20 装载机转向未锁闭时,严禁站在前后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

12 5.13.7 (强夯机械)夯锤下落后,在吊钩尚未降至夯锤吊环附近前,操作人员严禁提前下坑挂钩。从坑中提锤时,严禁挂钩人员站在锤上随锤提升。

13 7.1.23 桩孔成型后,当暂不浇筑混凝土时,孔口必须及时封盖。

14 8.2.7 (混凝土搅拌机)料斗提升时,人员严禁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过;当需在料斗下方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应将料斗提升至上止点,并必须用保险销锁牢。

15 10.3.1 木工圆锯上的旋转锯片必须设置防护罩。

16 12.1.4 焊割现场及高空焊割作业下方,严禁堆放油类、木材、氧气瓶、乙炔瓶、保温材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17 12.1.9 对承压状态的压力容器和装有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严禁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

四、《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4.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中,保证项目应全数检查。

2 5.0.

3 当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的等级为不合格时,必须限期整改达到合格。

五、《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2.0.3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作业应配备下列人员:

1 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项目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机械管理人员;

2 具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司机、

起重信号工、司索工等特种作业操作人员。

2 2.0.9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塔式起重机严禁使用:

1 国这明令淘汰的产品;

2 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经评估不合格的产品;

3 不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产品;

4 没有完善安全技术档案的产品。

3 2.0.14当多台塔式起重机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任意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

2 高位塔式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或吊钩升至最高点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

与低位塔式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4 2.0.16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和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安装和使用:

1 结构件上有可见裂纹和严重锈蚀的;

2 主要受力构件存在塑性变形的;

3 连接件存在严重磨损和塑性变形的;

4 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的;

5 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的。

5 3.4.12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并应按程序进行调试合格。

6 3.4.13连接件及其防松防脱件严禁用其他代用品代用。连接件及其防松防脱件应使用力矩扳手或专用工具紧固连接螺栓。

7 4.0.2塔式起重机使用前,应对起重司机、起重信号工、司索工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8 4.0.3塔式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变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高度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9 5.0.7拆卸时应先降节、后拆除附着装置。

六、《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4.1.6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施工升降机不得安装使用:

1 属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2 超过由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商规定使用年限的;

3 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4 无完善安全技术档案的;

5 无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2 4.2.10 安装作业时必须将按钮盒或操作盒移至吊笼顶部操作,当导轨架或附墙架上有人员作业时,严禁开动升降机。

3 5.2.2 严禁施工升降机使用超过有效标定期的防坠安全器。

4 5.2.10 严禁用行程限位开关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5 5.3.9 严禁在施工升降机运行中进行保养、维护作业。

七、《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276-2012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3.0.1 起重吊装作业前,必须编制吊装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应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2 3.0.19 暂停作业时,对吊装作业中未形成稳定体系的部分,必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3 3.0.23 对临时固定的构件,必须在完成了永久固定,并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解除临时固定措施。

八、《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1.0.3 对大型、特殊、复杂的起重设备的吊装或在特殊、复杂环境下的起重设备的吊装,必须制订完善的吊装方案。当利用建筑结构作为吊装的重要承力点时,必须进行结构的承载核算,并经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2 2.0.

3 安装挠性提升构件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压板固定钢丝绳时,压板应无错位、无松动。

2 楔块固定钢丝绳时,钢丝绳紧贴楔块的圆孤段应楔紧、无松动。

3 钢丝绳在出、入导绳装置时,应无卡阻,放出的钢丝绳应无打旋、无碰撞。

4 吊钩在下限位置时,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应少于2圈。

5 起升用钢丝绳应无编接接长的接头;当采用其他方法接长时,接头的连接强度

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0%。

6 起重链条经过链轮或导链架时应自由、无卡阻和爬链。

3 4.0.2 (电动葫芦)连接运行小车两墙板的螺柱上的螺母必须拧紧,螺母的锁件必须装配正确。

九、《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3.0.7 严禁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

2 4.2.9 防坠装置与提升设备严禁设置在同一个附墙支承结构上。

3 4.2.15 附着式脚手架架体上应有防火措施。

4 5.2.8 安全锁应完好有效,严禁使用超过有效标定期限的安全锁。

5 6.2.9 吊笼安全停靠装置应为刚性机构,且必须能承担吊笼、物料及作业人员等全部荷载。

6 7.2.15 严禁使用超过有效标定期限的防坠安全器。

7 8.2.8 (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必须设有防脱装置。该装置与滑轮及卷筒轮缘的间距不得大于钢丝绳直径的20%。

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3.2.1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2 4.2.1 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应徐伟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

能等级应为A级。

3 4.2.2 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4 4.3.3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

燃烧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2 非施工区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

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 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4 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

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疏散演练。

5 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外脚手架

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1/2。

5 5.1.4 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

6 5.3.5 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3.5的规定:

表5.3.5 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临时用房的建筑面积之和

火灾延续时间

(h)

消火栓用水量

(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

(L/s) 1000m2< 面积≤5000m2 1 10 5

7 5.3.6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3.6规的定。

表5.3.6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在建工程(单体)体积

火灾延续时间

(h)

消火栓用水量

(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

(L/s) 10000m3< 体积≤30000m3 1 15 5 体积> 30000m3 2 20 5

8 5.3.9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3.9规的定。

表5.3.9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

建筑高度、在建工程体积

(单体)

火灾延续时间

(h)

消火栓用水量

(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

(L/s) 24m< 建筑高度≤50m

30000m3< 体积≤50000m3

1 10 5

建筑高度>50m

体积> 50000m3

1 15 5

9 6.2.1 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6.2.3 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

11 6.3.1 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规定:

3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支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

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

5 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

9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

12 6.3.3 施工现场用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

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

十一、《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4.4.

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层高;

2 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

3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

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4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5 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m2

2 4.4.5 附着支承结构应包括附墙支座、悬臂梁及斜拉杆,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2 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3 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

4 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小于两个或应采

用弹簧垫圈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小于3扣,并不得小于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0mm;

5 附墙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C10。

3 4.4.10 物料平台不得与附着式升降脚架各部位和各结构件相连,其荷载应直接传递给建

筑结构。

4 4.5.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

5 4.5.3 防坠落装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

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必须起作用;

2 防坠落装置必须采用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要重组的手

动装置;

3 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表4.5.3的规定。

表4.5.3 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

脚手架类别制动距离(mm)

整体式升降脚手架≤80

单跨式升降脚手架≤150

4 防坠落装置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

5 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6 钢吊杆式防坠落装置,钢吊杆规格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Φ25mm。

6 5.2.11 (高处作业吊篮)悬挂吊篮的支架支撑点处结构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所选择吊篮各工况的荷载最大值。

7 5.4.7 悬挂机构前支架严禁支撑在女儿墙上、女儿墙外或建筑物挑檐边缘。

8 5.4.10 配重件应稳定可靠地安放在配重架上,并应有防止随意移动的措施。严禁使用破损的配重件或其他替代物。配重件的重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9 5.4.13 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10 5.5.8 吊篮内的作业人员不应超过2个。

11 6.3.1 (外挂防护架)在提升状况下,三角臂应能绕竖向桁架自由转动;在工状况下,三角臂与竖向桁架之间应采用定位装置防止三角臂转动。

12 6.3.4 每一处连墙件应至少有2套杆件,每一套杆件应能够独立承受架体上的全部荷载。

13 6.5.1 防护架的提升索具应使用现行国家标准《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规定的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5mm。

14 6.5.7 当防护架提升、下降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建筑物内或相邻的架体上,严禁站在防护架上操作;架体安装完毕前,严禁上人。

15 6.5.10 防护架在提升时,必须按照“提升一片、固定一片、封闭一片”的原则进行,严禁提前拆除两片以上的架体、分片处的连接杆、立面及底部封闭设施。

16 6.5.11 在每次防护架提升后,必须逐一检查扣件紧固程度;所有连接扣件拧紧力矩必须达到40N?m∽65N?m。

17 7.0.1 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18 7.0.3 总承包单位必须将工具式脚手架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队伍,并应签订专业承包合同,明确总包、分包或租赁等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19 8.2.1 高处作业吊篮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的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吊篮不得使用。

十二、《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 5.4.5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数据超过报警值,或出现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失稳破坏征兆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撤离人员,待险情排除后方可恢复施工。

十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3.1.

2 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2 8.1.

3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3 8.1.

4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

4 8.1.

5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5 8.2.2 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

十四、《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J332-2014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3.1.1 塔机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对塔机的起重量、起重力矩、起升高度、幅度、回转角度、运行行程信息进行实时监视和数据存储功能。当塔机有运行危险趋势时,塔机控制回路电源应能自动切断。

2 3.1.2 在既有塔机升级加装安全监控系统时,严禁损伤塔机受力结构。

3 3.1.3 在既有塔机升级加装安全监控系统时,不得改变塔机原有安全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1 4.0.4 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其他电源互相闭锁,严禁并列运行。

2 8.1.10 保护导体(PE)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3 8.1.12 严禁利用输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或爆炸性气体的金属管道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导体(PE)

4 10.2.4 严禁利用额定电压220V的临时照明灯具作为行灯使用。

5 10.2.7 行灯变压器严禁带入金属或金属管道内使用。

6 11.2.3 在易燃、易爆区域内进行用电设备检修或更换工作时,必须断开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7 11.4.2 在潮湿环境中严禁带电进行设备检修工作。

十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1.0.3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2 3.1.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 3.1.5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 3.3.4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测零线处引出(图5.1.1)。

6 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 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测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 接零保护系统(图5.1.2)。

7 5.1.10 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8 5.3.2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

9 5.4.7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10 6.1.6 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

11 6.1.8 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12 6.2.3 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

13 6.2.7 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装设同期装置,并在机组同步运行后再向负载供电。

14 7.2.1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滥用。

15 7.2.3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16 8.1.3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17 8.1.11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的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18 8.2.10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19 8.2.11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20 8.2.15 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21 8.3.4 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22 9.7.3 对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盾构机械等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时,必须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呈现可见电源分断点,并关门上镝。

23 10.2.2 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电暖器:

1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

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2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 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24 10.2.5 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25

10.3.1

1 对夜间影响飞机或车辆通行的在建工程及机械设备,必须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设在施工现场总电源开关的前侧,并应设置外电线路停止供电时的应急自备电源。

十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序号编号强条具体内容

1 3.4.3 可搞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2 6.2.

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3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图6.3.3)。

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

4 6.3.

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6 6.6.3 高度在24m 及以上的双

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

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

在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

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

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

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

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

连续设置(图6.6.3)图6.6.3 高度24m 以下剪刀撑布置

7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8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9 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0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11 9.0.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12 9.0.4 钢管上严禁打孔。

13 9.0.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

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

上安全防护设施。

14 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15 9.0.13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 连墙件。

16 9.0.14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

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汇编模板

南沟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措施汇编 一、防治水措施 1、对汛期前地面检查发现的地裂、沉陷、渗漏等异常情况, 防治水小组立即制定治理措施, 负责限期完成治理工作, 且治理后定期进行观测。 2、防治水小组在汛期加强对矿区范围的地表进行检查, 检查治理防洪情况, 防止山洪经过裂隙进入井下。 3、汛前各队要编排防汛抢险劳动组织, 切实做好应急值班工作。 4、各采区在汛期应准备相当数量的沙包, 严防裂隙及小窑透水涌入采区工作面。 5、井下中央泵房的水泵和管道要经常检查维修, 保证台台好, 加强主排水管道维修, 及时清挖水仓以防意外水量增加。 6、做好井下水文地质工作, 加强井下水文观测, 及时发现和掌握井下水情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发现异情及时采取措施。 7、凡设计中留有煤柱的地方, 严禁随意开采。 8、加强防排水设备的维修、管理, 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 并对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排水试验,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对水仓和水沟进行清理, 由矿长负责组织人员每年至少清理二次, 在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9、雨季前对供电线路全部检查一次, 并校检防雷电装置, 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 对地面水沟要清挖、疏通, 使其畅通

无阻。 11、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探防水工作由专人负责。探防水工作, 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 并根据探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巷道顶底板渗、淋水较大时要进行详细记录、分析。 12、凡巷道、工作面接近水体时, 必须进行探放水工作。探放水工作要有专项设计。 13、每年汛期到来时, 有调度室记录天气预报情况, 对可能发生的恶劣天气, 及早做好防洪准备。 14、汛期前有机电部门对地面供电线路、供电设施全部检查一遍, 并做好防雷电工作。 15、防水闸门应定期检查和维修, 并由矿长负责, 每年进行二次关闭试验。防水闸门所配备的工具和零件, 必须指定专门地点存放, 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不得丢失或挪用。防水闸门和其它防水设施, 需要报废或拆除时, 必须报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防水闸墙等防水设施要定期检查,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并做好记录。 二、防火措施 1、严禁携带烟火、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下井, 严格执行入井检查制度, 防止故意纵火。下井人员必须衣帽整齐, 不得穿化纤衣服。 2、井口附近取暖一律采用暖气设备, 杜绝明火取暖。 3、井下电器设备要指定专人看管, 采取短路保护, 变电所要用

常用结构规范强条总结

抗规 一、总则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三、基本规定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 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强制性条文汇编16版全

强制性条文汇编

目录 第一篇施工质量 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0 1 地基基础 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0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6)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7)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8)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2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5)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26)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2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7)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0)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 (3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0)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 (31)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31) 2 主体结构 (3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32)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3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3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3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7)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4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1)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41)

安全技术与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与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会造成生产被动或发生各种事故。为了预防或消除对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影响和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这些措施的综合叫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措施也称劳动保护措施,是为研究解决生产中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它针对生产劳动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予以控制和消除。其范围包括物理、化学、机械等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突发性的人身伤亡事故。物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强磁、放射性、声、光引起的急性伤害;火焰、热液、热气等引起的灼伤;储电量引起的电击和伤害;以及锅炉、压力容器的爆炸事故等。化学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火药、瓦斯、粉尘及化学物质的爆炸;石油化工产品的火灾;以及氰化物、一氧化碳、苯胺、汽油、沥青、强酸、强碱、磷、砷、汞、铅等物质引起的急性中毒。机械性的伤害有:机件转动和运行部件引起的绞、辗、冲压和工件引起的砸、割等伤害,以及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伤害等。 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厂房、设备的合理布局,尤其是科学地规定防火、防爆的安全距离;选择安全无害的生产工艺,变危险、笨重的生产流程为安全、轻便;改造有事故隐患的设备;鉴定新产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电气产品是否有防触电的安全装置;设置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系统等。 以上是消除危险因素的基本措施。实现这些措施还应具备一定的手段。如预防性试验,它是及早发现机械强度不足,灵敏度不够,防爆性能不良,电气绝缘不好等潜在危险的有效方法。检测技术是识别不安全因素,改造环境,防患于未然的科学手段。 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安全技术 a.机械、机床、提升设备、机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及电气设备等转动部分的防护装置;在吊台、廊道上安设的防护装置及各种快速自动开关等; b.电刨、电锯、砂轮、剪床、冲床及锻压机器上的防护装置;有碎片、清末、液体飞出及有裸露导电体等处所安设的防护装置。升降机和起重机械上的各种防护装置及保护装置(如安全卡、安全钩、安全门、过速限制器、越程限制器、过卷扬限制器、门电锁、安全手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18年度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内容汇总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7.《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276-2012 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9.《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 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4.《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J332-2014 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序号强条 编号 强条具体内容 一《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 3.4.3 可搞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2 6.2. 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3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图 6.3.3)。 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 4 6.3. 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6 6.6.3 高度在24m 及以上的双 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 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 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 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 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 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 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 图6.6.3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 7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8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9 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0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11 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

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汇编模板

新发煤矿机电专业各工种安全措施细则 机电区 二00 五年十月 目录

1、主副井绞车换摩擦衬块安全技术措施-------------- 1 2、主井调绳安全技术措施------------------------ 3 3、东、西部绞车大绳倒头安全技术措施-------------- 5 4、副井罐道螺丝紧固安全技术措施----------------- 6 5、副井敷设入井备用电源安全技术措施-------------- 7 6、副井绞车焊罐笼火焊安全技术措施-------------- 9 7、井下拉运钻机安全技术措施-------------------- 10 8、副井井筒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11 9、倒扇安全技术措施---------------------------- 12 10 主、副井换尾绳安全技术措施 ------------------ 13 11 主、副井换首绳安全技术措施 ------------------ 15 12、付井检修导向轮安全技术措施----------------- 18 13、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20 14、主井井筒换曲轨、主井箕斗换衬板安全技术措施 --- 21 15、检修主井箕斗安全技术措施------------------- 22 16、主井绞车车绳槽安全技术措施----------------- 23 17、主井下铁道安全技术措施安------------------- 24 18、主扇配电柜扫尘安全技术措施----------------- 25 19、副井换罐笼安全技术措施--------------------- 26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操作程序,熟悉现场情况,不学习本措施、不签字者,严禁参与施工。 2、坚持“敲帮问顶”制度,进入工作现场首先敲帮问顶,用长2.5m的长柄工具摘除活石,检查工作面顶板及煤壁支护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完好,否则不得施工,现场存在隐患严禁施工。 3、施工人员必须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工作。进入现场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其位置是否合适,位置不当、现场情况不清楚者,不得参与施工。 4、各班施工指挥人员(班长或组长)不得离开现场,必须时刻注意施工现场变化情况,有问题必须及时下令停止施工,待问题处理完好后方可继续施工。 5、遵守好各项劳动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本工种岗位责任制及其操作规程。 6、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工作中不得擅自脱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事故分析制度,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转日志。 7、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好班前、班后会,对安全生产做到:班前有布置、班

中抓落实、班后有总结,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8、职工下井前要休息好,下井时要配戴好矿灯、自救器、安全帽,穿矿用胶鞋等劳保物品。严禁酒后下井、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劳保物品佩戴不齐全下井、严禁光膀子作业,否则按“三违处理”。 9、对于公司各职能科室提出的各种安全问题,区队管理人员要提出整改意见,跟班队长必须现场盯靠,组织人员落实整改。 10、工作面安装现场施工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_公共部分

目录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03-2014 (2) 2、《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 5047-2010 (2) 3、《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2) 4、《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 5184-2009 (3) 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5059-2005 (3) 6、《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26-2005 (5) 7、《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 5191-2009 (5) 8、《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YD 5192-2009 (5) 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6) 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75-2009 (6) 11、《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 5039-2009 (7) 12、《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 5201-2014 (7)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03-2014 3.2.2 通信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2.其他通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0.3 局、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4.0.4 局、站址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有可能塌方、滑坡、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段,不利地段应采取可靠措施。 4.0.5 局、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场地高程高于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的地方;仍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符合GB 50201《防洪标准》的要求: 1.城市已有防洪设施,并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时,可不采取防洪措施,但应防止内涝对生产的影响。 2.城市没有设防时,通信建筑应采取防洪措施,洪水计算水位应将浪高及其他原因的壅水增高考虑在内。 3.洪水频率应按通信建筑的等级确定: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防洪标准等级为I 级,重现期(年)为100年;其余的通信建筑为Ⅱ级,重现期(年)为50年。 4.0.9 局、站址选择时应符合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 6.3.3 局址内禁止设置公众停车场。 8.3.2 在地震区,通信建筑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当条件不允许避开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通信建筑,不应建造标准设防类(丙类)通信建筑。 13.0.8 通信建筑的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进行设计。 2、《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 5047-2010 2.0.2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应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对于地(市)级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宜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 3、《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通信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通信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3.0.1 通信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三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除1、2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

实用文库汇编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作者:座殿角* 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现场用电设计要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供电体制和安全保护技术 措施。其配电基本安全要求为: 1.配电线必须选择合理导线截面,以防止因负荷太大造成停电和着火事件。 2.导线与地面、各种工程设施、建筑物、树木等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应 尽量在道路的一侧,不妨碍交通和施工机构的装、拆及运转,要避开堆料、挖槽、修建临时工棚用地。 3.施工现场架设线路不得用裸体线,所架设线路应离建筑物10米以外,与地面 保持7米以上垂直距离,跨越交通要道时需加保护装置。 4.现场铺设临时照明线路必须用绝缘体支持物,不得随便把电线缠绕在钢筋、 树木和脚手架等物上。 5.施工用电要尽量保持三相平衡,单相负荷较多的电器设备要随时检查调整, 做到承载适应。 二、施工现场因工作环境较差,故在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施 工现场常见电气设备有电动机、交流焊机、手持电动工具、保护电器、开关电器和临时用电电器具等,现逐一作安全要求。 1.电动机: 必须根据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型式,保持足够的绝缘能力,注意各部温度不得超过允许温度,避免两相运行,不让机械部分卡死。 2.交流电焊机: 宜采用带息弧自动断电装置的安全焊钳,二次侧线路采用两根软绝缘线并做好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3.手持电动工具: 有打夯机、振动器、手电钻等。使用时要经常注意电源线与工具之间的线头绝缘是否损坏。采用保护接零的手持电动工具,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即保护零线单独和电网连接。 4.保护电器、开关电器和临时用电器具: 要求严格按规格选取熔断器,不能以铜丝或铁丝代替,电气开关设备和临时

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汇编

修文县谷堡乡天治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2013年度

目录 1.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2.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3.采煤工作面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4.采煤工作面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5.采掘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6.采掘工作面接近老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7.采掘工作面巷道掘进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8.采掘工作面启封密闭安全技术措施; 9.采掘工作面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10.采掘工作面巷道修理安全技术措施; 11.采掘工作面重要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2.主要通风机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13.天治煤矿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所谓初次放顶是指采煤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后,通过人为措施使直接顶第一次垮落的工作。 1、初次放顶前,必须成立以生产副矿长为首的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要求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有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跟班指挥,检查措施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加强护顶支护,提高支架的初撑力及稳定性。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 3、初次放顶期间,应适当加大控顶距,一般要比正常控顶距增加一至二排。同时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以便在顶板突然来压时可及时进行加强支护。 4、初次放顶期间,对于顶板难以垮落的工作面,回柱放顶不应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 5、开切眼内顶板破碎或离层严重时,不得反向推采若干排。 6、复合顶板或人工顶板下初次放顶期间,可适当降低采高,但最低不应低于1.4m,以免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的 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来压时,一般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1、加强支护,沿最大控顶采空区一侧增设1-2排密集支柱。 2、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沿煤层倾斜方向按最大控顶采空区后侧每隔5-8米增设一个木垛,增设一棵三柱的戗棚或一梁三柱抬棚。 3、适当加大工作面控顶距,以增加工作面支架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4、采取小进度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以保持煤壁的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5、落煤后及时支架,并保证足够的支架数量和支架质量。 6、在工作面和采空区内设木信号点柱。 老顶周期来压,可采取同初次来压时一样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同的是周期来压时,要尽量缩小工作面的控顶距。此外,采空区里的支柱一定要回收干净,使直接顶充分垮落,以缓冲老顶垮落时对工作面支架的冲击。 矿井新开采煤工作面沿走向方向开采15m以后必须加强初次来压的监控。由各井负责人现场检查督促。出现周期来压预兆时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对照以上措施严格实施。 7、工作面初次来压以后必须加强周期来压的监控。由作业班组长加强检查。矿压显现以后必须及时向矿井负责人汇报,做好周期来压的防范准备。矿井负责人必须现场检查督促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施组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06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施组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施组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创廊坊市文明安全工地。 1、为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本工程确立创廊坊市文明安全工地管理目标。采取切实措施,使施工现场管理井然有序,标准、规范。工地整洁卫生、围挡严密,各种防护措施明确到位。 2、施工现场设置企业统一标准的围挡、大门形式,在大门内侧设置企业统一格式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标志牌、安全制度板、消防保卫制度板、环境保护制度板、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按照平面布置设立临建设施。施工现场材料、成

品、半成品严格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并做到码放整齐美观,保证场区整洁。 3、施工现场设排水坡,运输道路平整、坚实、畅通。 4、明确划分施工区和生活区,并实行责任区分工负责制,确保施工现场整洁、环境优美。 (二)施工安全: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分级搞好安全宣传、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工作,做到思想、组织、措施三落实。 2、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安全预想活动,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特殊工种要做到持证上岗,进场新工人(包括民工)必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选修课作业 1、叙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对消防车道的规定。 答: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 3)沿街建筑物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其间距不宜超过80m 4)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道 5)易燃易爆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藏区,应设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6)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7)建筑物的封闭内院,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8)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中对建筑装修的规定有哪些? 答:1)装修材料的燃效性能等级,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2)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3)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B1及装修材料使用 4)单位质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5)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涂料,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

使用 6)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和存放文件的房间,其顶棚、墙面应采用A 级装修材料,地面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7)建筑物内的厨房,其顶棚、墙面、地面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 8)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对灭火设施的一般规定是什么?答:1)在进行城镇、居住区、企事业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 2)消防给水宜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如合并不经济或技术上不可能,可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宜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 3)室内消防给水可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或低压给水系统,如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管道的压力应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 4)高层工业建筑的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压力,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防设备水压的要求 5)消火栓给水管道设计流速不宜超过2.5m/s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中对供电系统的规定有哪些?答: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进行的措施2)供电系统的设计,除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外,不应按一个电源系统检修或故障的同时另一个电源又发生故障进行设计 3)供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供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4)高压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 5)据负荷的容量和分布,配变电所宜靠近负荷中心 6)在用电单位内部临近的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 7)小负荷的用电单位宜接入地区低压电网

检修安全技术措施(修改后)

除铁器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前必须将201#胶带运输机上的原煤卸净,并由专人办理201#皮带运输机的停电、验电。 2、检修前必须检查检修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检修工具。 3、检修前要除去吸附在除铁器上的杂物及雷管,并设专人监护。 4、在除铁器上的吸附物未清除干净之前,严禁使用风、电焊作业。 5、检修中谨慎使用铁器维修工具,防止磁铁吸附伤人。 6、检修完成后应清理工作现场,清点工具、配件等,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车。 7、检修作业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理标准汇编》,达到单机完好标准。 泵(渣浆泵、离心泵、清水泵、排污泵)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前由专人对所检修设备及相关设备进行停电、验电。严格执行厂停送电管理制度。 2、检修前必须检查检修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检修工具。 3、检修前应将泵的出、入口闸门关闭并将泵腔内的介质放空。 4、检修拆装时注意部件脱落,防止损坏或伤人,超重的部件需要手动葫芦吊装。并摆放在安全位置,禁止立放,不得撞伤地面和墙壁。 5、轴承拆装时不能用锤头直接击打轴承或其他配件。 6、检修完成后应清理工作现场,防止零部件误留机体内造成事故。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禁止反向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车。 7、检修作业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理标准汇编》,达到单机完好标准。 刮板输送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前由专人对所检修设备及相关设备进行停电、验电、严格执行厂停送电管理制度。 2、检修前必须检查检修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检修工具。 3、检修拆装时注意部件脱落,防止损坏或伤人,超重的部件需要手动葫芦吊装。 4、吊运的超重配件,要摆放在安全位置,禁止立放,不得撞伤地面和墙壁。 5、上圆环链时严禁手伸入星轮中。调整十字头十字板间隙及瓦座中心高时,手不准伸入接合面。 6、检修完成后应清理工作现场,防止零部件误留槽箱内造成事故。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车。 7、检修作业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理标准汇编》,达到单机完好标准。 胶带输送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前由专人对所检修设备及相关设备进行停电、验电、严格执行厂停送电管理制度。 2、检修前必须检查检修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检修工具。 3、更换胶带时,应在离地面15毫米至300毫米位置将接头与原胶带接头处过接,并设专人监护启动按钮,严禁带负荷检修。 4、胶带接头时,用夹板把胶带夹紧固定,检查是否有滑动现象,防止皮带断开向两侧退出。铆接皮带时手锤运动方向不许站人。 5、更换头、尾滚筒时,必须使用手动葫芦吊装,并注意部件脱落,防止损坏或伤人。不得撞伤地面或墙壁。 6、检修完成后应清理工作现场,防止零部件误留在胶带上或底层胶带上造成事故。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车。 7、检修作业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理标准汇编》,达到单机完好标准。 配电室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前由专人进行停电、验电、严格执行厂停送电管理制度。 2、检修前必须检查检修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检修工具。 3、检修前检查起吊、灭火等工具是否完好可靠,必须符合使用要求。 4、不得搭车或借光作业,严格兑规作业。 5、检修中要统一指挥,分工明确,不得擅自接触非检修部位。

安全技术措施。

白佛村改造S1S2S3地块1#、3#、5#住宅楼 及地下车库1标段工程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河北超力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2.安全技术措施分类 按照行业可分为:煤矿安全技术措施、非煤矿山安全技术措施、石油化工安全技术措施、冶金安全技术措施、建筑安全技术措施、水利水电安全技术措施、旅游安全技术措施等。 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可分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措施、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

术措施等。 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3、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安全技术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①消除危险源。 ②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③隔离。 ④故障——安全设计。 ⑤减少故障和失误。 4.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称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该类技术措施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①隔离。 ②设置薄弱环节。 ③个体防护。 ④避难与救援。 5.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①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②漏电保护。 ③绝缘。 ④电气隔离。 ⑤安全电压。 ⑥屏护和安全距离。 ⑦连锁保护。 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采用安全电压,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采取屏护,保证安全距离,合理选用电气装置,装设漏电保护装

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汇编2012

强制性规范合订 目录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1~2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6~30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30~3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第- 1 -页共85页

1.0.5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3.1.2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2.3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条采用;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条采用;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第- 2 -页共85页

胶带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汇编

编号:201105 Xxx 煤矿排矸系统排矸斜坡道胶带机 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企业总部技术负责人:

一、编制说明 根据xxx煤矿井巷设备安装工程进度,我区准备与6月20日开始安装排矸斜坡道胶带输送机,期间进行材料、设备运输,起吊及安装工序。为了保证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装质量,特编制下列措施: 二、施工内容: 胶带输送机二次转运、设备起吊、安装。 三、拟施工日期: 2011年6月20日-8月20日 四、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施工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五、施工前准备工作: 1、准备自制架子车二辆(用于运送胶带)、平板车一辆、3T葫芦3个、5T 葫芦3个、大锤2把、长钎2根、起吊用索具(Φ15.5mm钢丝绳8根)垫铁、道木、扳手、套筒、调高架等工具。 2、提前将胶带输送机所需部件地面装车转运至排矸斜巷。 六、材料、设备运输: (一)、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前准备好运输工作所需材料及工器具,认真检查所用工器具的安全性能,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能投入使用。必须使用合格的平板车、架子车。

2、认真核实巷道运输物件是否能安全通过,轨道是否安全牢靠。确保平巷内风筒等管路、电缆设施、电气设施及运输物件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3、平巷人力运输物件时,车辆前后50M要派人随车监视,防止其他行人和车辆通行。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4、钢丝绳的使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运输物件需捆扎牢固。(用¢12.5mm钢丝绳)。 5、人力推车时推车人只能在车后方推车,严禁在车前方和两侧推车。 6、绞车司机、把钩工等作业人员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 作业。 7、斜巷运输必须做到“三好、四有、二落实”。“三好”:绞车设备完好、巷道支护质量好、轨道道岔质量好;“四有”:有可靠的防跑车和跑车 防护装置、有信号及躲避硐室;“二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检查维修制 度落实。 8、施工人员下井时,必须随身带安全帽、矿灯、自救器,并按规定穿戴 劳保用品,严禁携带烟草和火源,严禁穿花纤衣服。 9、提升前绞车司机与把钩工必须仔细检查各种安全设施、架子车连接装置、钢丝绳、保险绳、必须完好、齐全、灵敏可靠,并查绞车钢丝绳有无打结、压伤、死弯、锈蚀和断丝等安全隐患,如不符合提升要求,严禁提升; 10、提升前,施工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绞车司机必须对排矸斜巷轨道、 供水管及线缆进行检查,只有在确认可以安全提升,方可进行提升作业。以 慢速往上提升,在进行提升作业时要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的制度。 11、把钩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检查所用架子车的连接和装载情况。 对于绑扎不牢固的架子车进行重新绑扎,连接不良或皮带偏载严重有翻车危 险时,严禁发出开车信号。

[整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 分管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管理部门 注:此表一式叁份,分别存留项目部、技术、安全管理部门 年月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总站制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一、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控制目的是保证该项目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分施工作业安全和施工结构安全两大类。为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国家制定了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要求和工会劳动保护、消防防火等一些强制性管理条款,使安全工作得到可靠落实、保障,时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安全管理控制任务: 针对国家制定的相关安全法规,强制标准,结合本项目具体环境,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保险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技术及要求,劳动保护等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三、安全控制要点: 1、对安全工作进行立法(制度),执法(制度),守法(制度)。项目经理部在学习国家、行精干区安全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要项目可行行,强性安全管理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进行经常折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依照安全法规进行工作,使安全法规变为行动,产生效果。 2、对参与安全管理人员加强责任管理,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见后12-24页。 3、建设施工项目安全体系:附图一:项目安全领导小组。附图二:项目安全管理网络。附图三: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附图四: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4、建立分工会组织,对该工程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带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使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个个皆知。

5、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施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选用职工必须经过岗位培训,持有上岗证的熟练工上岗。 6、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措施得当,从人思想重视,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防患于未然,变有害作业为安全作业,确保安全施工。 7、开展安全防护和安全施工研究,发现施工过程中有损职工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开展劳动保护和事故预防的新途径,使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安全工作的保障水平。 8、加强安全检查和考核,每次检查不放过;查处隐患不力不放过;隐患查出不整改不放过),进行有效查处,定期每月召开两次安全生产会议,并对每人、每件隐患进行考核,考核衽奖罚制度,增加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9、给予职工拒绝权: ①在安排职工生产任务时,不安排生产措施,职工有权拒绝上岗。 ②现场条件有变化,安全措施跟不上,职工有权拒绝上岗。 ③管理人员违章、酒后指挥,职工有权拒绝。 ④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不安全,职工有权拒绝。 ⑤作业点条件发生恶化,容易造成事故的情况下,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职工有权拒绝。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安全设施及现场布置 该工程地处市中心建涪路,施工现场与建涪路相连接,交通较为便利:A幢临街,A、B幢形成一20度夹角,B、C幢平行布置(详见总平面图);其中只有A、B幢间有一块180m2空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