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警后的措施和流程

报警后的措施和流程

达到报警条件

基坑工程监测值应符合基坑工程设计的限值、地下主体结构设计的要求及监测对象的控制要求。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按照允许值的80%控制)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制,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初步按照表1所示执行,具体各项目报警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执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 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或者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的50%;

.2 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

.3 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现象;

.4 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

.5 根据工程经验发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

表1 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

报警后处理

如监测过程中发现有达到报警的,应立即检查使用的仪器是否完好和数据处理是否有误,以确保没有误报;如果检查无误,报警属实,则需火速报知施工方、监理单位,并会同施工、监理、测量中心、业主研究应对措施及方案。

待应对措施方案出来后报总监(助理)批准,对报警地段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事故。若情况严重或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

加固处理完成后,对该段地区重新监测,并且监测频率加强。如重新加固后一段时间内再无报警或异常情况,则可解除报警。报总监(助理)批准后知会施工方进行正常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