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

? ?

? ? | |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

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

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

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

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

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

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

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

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所以编导并没有

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

(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

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

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

牙斗牛士)。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

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欧洲

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

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

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

望。

究竟是因为具有了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改进中国的指南针并修改设

计帆船,开始了航海事业的新探索。而当时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明争暗斗。纪录片用了12分钟介绍了恩里克,虽

然他一生没有跨越海洋,但是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欧洲的天涯

海角:罗卡角)

公元1487年7月,在他死后的27年,葡萄牙船队继续南下,遇到

风暴,风暴中船队迪亚士向

西飘到了13个昼夜,他命令船队北上,意外的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

非洲的最南端,由于这次发现原于风暴,所以迪亚士把这里称为“风

暴角”,但诺昂二世却郑重的把这里改名为“好望角”。

然而葡萄牙掠夺来的财富与白银并没有发展国内的工业,仅仅增加

了贵族奢靡的风气,这时候,邻国西班牙在女王伊莎贝尔的率领下,占领了最具有伊斯兰教风情的格拉那达。历史给于了西班牙一个机遇,在葡萄牙备受冷遇的哥伦布得到女王的召见,并在协议下“向西

走也能到达东方”。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出发了。一路上船员

们几乎暴动,哥伦布一再伪报行程与保证最后3天不到达就返航的

情况下,到达了北美州的巴哈马群岛。而他认为已经到了印度,于

是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甚至西班牙的国庆日10月12日就是

根据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协定的。

古代人并不认为海洋是开放的,在教会的协调下,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而西班牙却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1519.9.20另外一个被西班牙冷遇的航海家,麦哲伦开始了他的新航线,虽然他在菲律宾被杀,但也无愧航海家的称呼,然而伴随着的

却是美洲两大文明的悲歌。墨西哥与秘鲁,印第安人与本土族人被

流行病与屠杀,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墨西哥人说西班牙语,美国南方边境和南方各个州的第二语

言依旧是西班牙语。)

为什么葡萄牙与西班牙富甲一时,却后未能成为强国,当我们再去

马德里西班牙广场,每一个走近塞万提斯的人都忍不住用手触摸一

下堂。吉柯

德......(看下图,美国至今很多广场和shopping中心都叫:piazza,

原因就在这里)

【第一集忆情总论】

海外游子很想看该纪录片,于是我让大家重温该片,因为我刚看了

第一集,且不喜欢走马观花,于是等我写完12集,最后写一下后记

与评论。目前没有看过或者没有仔细看却感兴趣的,就先谈第一集

的感受,稍后汇总。但是已经感觉到有上世纪80年代《河殇》的影子。

《大国崛起》第二集荷兰崛起

2009-09-18 10:58:49 分类:政治 | 其他 | 评论(0) | 浏览(17) 随着

钟声的敲响,述说荷兰的篇章拉开了序幕。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

今日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荷兰。

这个有着1/3国土仍位于海平面之下的国家,如若没有复杂的水利

设施,荷兰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将会被潮汐每天淹没两次,正是这样

一个国家,在300年前,也就是17世界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

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背景:伦勃朗的名画《市政官员》1662年191.5x79cm)。[看到这里虽然才开始,但是已经敏感到今日片中一定会提到荷兰画派,且会给不少的时间,看到最后,终于验证了我

的看法。]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地方,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述说呢?

第二章小国大业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荷兰人的崛起正是从海洋生物

鲱鱼开始的,14世纪前后,小小的鲱鱼提供给了荷兰1/5人口的生计。为了鲱鱼,荷兰人与苏格兰人爆发了三次战争。1358年,一个

叫威康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去除鱼肠子的

方法,因为节约时间与保鲜,当时没有冰柜,于是荷兰人把这个周

边共有的资源转化为了自己独享的资源。直到今天,荷兰很多人还

保持这种饮食习惯,一刀切掉肠子,捏着鱼尾直接放如口中。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荷兰面北海,内靠欧洲大陆,欧洲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于是

荷兰挖掘了很多运河,构成了当时在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

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新的商业集散地的可能。〔地理位置〕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

荷兰人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因为缺少王权与人力,

荷兰只能靠商业体制与竞争技巧进行贸易,这与西班牙,葡萄牙式

的暴力掠夺有本质的区别。然而,他们有着一个强大的对手,英国?荷兰将会用什么方式来击败英国呢?

船再好,也要靠驾驭船只的人。一个叫巴伦支的船长,亲自率队试

图往北到达亚洲,他经过了三文雅(今俄罗斯的一个岛屿),却遇

上了风暴,他们被迫在北极圈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靠打猎来

换取食物与衣服,8个人死去了,他们始终没有动委托人的货物,里

面就有他们所需要的药品与食物。春去东来,他们用生命作代价,

守望信念。回到荷兰后,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济法则,信誉!(一

种虚拟货币价值)。从此,荷兰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城市早期是建立是贵族的领土之上,贵族们拥有军队,对城市进行

保护,实质巧取豪夺日渐富裕的市民们,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

的选择,他们像购物一样,从贵族中买得了城市的自治权。从此,

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不能直接向他们征税。市民自治,为荷兰的

城市注入了发展动力。

1579年荷兰各自为政的省份联合抗敌西班牙,1581.7.26荷兰人在

海牙废除了国王与各省的统治权。而荷兰人却找到英国女王为他们

充当保镖,但是英女王收的保护费比被他们赶走的贵族还要高,

1588年,联省(7个)共和国成立。西班牙切断了荷兰的海路,而

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间商们,他们渴望财富,于是决定自己开

辟新航道往东方与美洲。

1620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东印度公司成功的将分散的财富积

累成为对外扩张的资本。市政厅也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加强

了公司的信誉与权限。10年不发红利为何没有人提出意见?这是因

为1609年,荷兰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

特丹。虽然他们还未能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

历史学家认为,荷兰的市民是现在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连绵战争,但是在银行的货币依旧自由流通,荷

兰银行甚至贷款给自己的敌人,西班牙。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

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

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

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在东亚,

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

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

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

夺取了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

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

河口,东印度公司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个城市叫:纽约。

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中心。1648年,荷兰市民建议建造

新的市政厅,他们用了8年时间,超过70万吨的黄金迎造了这个伟

大的建筑,只有创造历史的人民,才有这种追求历史的野心。1656

年落成后,市民7天7夜狂欢。冯德尔,这位被成为荷兰莎士比亚

的诗人为之写了颂歌。

不久荷兰东印度公司去了东方,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背景:

故宫藏画),所有的外交使团都遇到一个麻烦,对皇帝行3拜9扣

大礼,实际上,到18世界末,没有一家外交史团愿意接受这种抠刻

的礼节,但是荷兰人却接受了。(史证:当时一位荷兰人写到:我

们不愿意因为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当然是通商与赚钱。顺治大喜,赏赐了不少礼物给他们。

17世纪,荷兰人赚来的钱并没有被用去装饰贵族的宫殿,而是被市

民阶层用来装点自己的住所,这一历史场景被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

朗与弗美尔等一批现实主义画家所记录,艺术市场非常繁荣,在艺

术史上,一直在我心中的疑惑此刻也被解答,因为荷兰画派的作品

是唯一一类不画贵族与教皇,都是在描绘市民阶层甚至底层人民的

生活。

【篇二:大国崛起解说词】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

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

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

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

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

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

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

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

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所以编导并没有

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

(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

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

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

牙斗牛士)。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

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公元1487年7月,在他死后的27年,葡萄牙船队继续南下,遇到

风暴,风暴中船队迪亚士向西飘到了13个昼夜,他命令船队北上,

意外的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由于这次发现原于风暴,所以迪亚士把这里称为“风暴角”,但诺昂二世却郑重的把这里改名

为“好望角”。

然而葡萄牙掠夺来的财富与白银并没有发展国内的工业,仅仅增加

了贵族奢靡的风气,这时候,邻国西班牙在女王伊莎贝尔的率领下,占领了最具有伊斯兰教风情的格拉那达。历史给于了西班牙一个机遇,在葡萄牙备受冷遇的哥伦布

得到女王的召见,并在协议下“向西走也能到达东方”。1492年8月

3日,哥伦布出发了。一路上船员们几乎暴动,哥伦布一再伪报行程

与保证最后3天不到达就返航的情况下,到达了北美州的巴哈马群岛。而他认为已经到了印度,于是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甚至

西班牙的国庆日10月12日就是根据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协定的。古代人并不认为海洋是开放的,在教会的协调下,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而西班牙却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1519.9.20另外一个被西班牙冷遇的航海家,麦哲伦开始了他的新航线,虽然他在菲律宾被杀,但也无愧航海家的称呼,然而伴随着的

却是美洲两大文明的悲歌。墨西哥与秘鲁,印第安人与本土族人被

流行病与屠杀,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墨西哥人说西班牙语,美国南方边境和南方各个州的第二语

言依旧是西班牙语。)

为什么葡萄牙与西班牙富甲一时,却后未能成为强国,当我们再去

马德里西班牙广场,每一个走近塞万提斯的人都忍不住用手触摸一

下堂。吉柯德......(看下图,美国至今很多广场和shopping中心都叫:piazza,原因就在这里)

【第一集忆情总论】

海外游子很想看该纪录片,于是我让大家重温该片,因为我刚看了

第一集,且不喜欢走马观花,于是等我写完12集,最后写一下后记

与评论。目前没有看过或者没有仔细看却感兴趣的,就先谈第一集

的感受,稍后汇总。但是已经感觉到有上世纪80年代《河殇》的影子。

《大国崛起》第二集荷兰崛起

随着钟声的敲响,述说荷兰的篇章拉开了序幕。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

今日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荷兰。

这个有着1/3国土仍位于海平面之下的国家,如若没有复杂的水利

设施,荷兰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将会被潮汐每天淹没两次,正是这样

一个国家,在300年前,也就是17世界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

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背景:伦勃朗的名画《市政官员》1662年191.5x79cm)。[看到这里虽然才开始,但是已经敏感到今日片中一定会提到荷兰画派,且会给不少的时间,看到最后,终于验证了我

的看法。]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地方,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述说呢?

第二章小国大业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荷兰人的崛起正是从海洋生物

鲱鱼开始的,14世纪前后,小小的鲱鱼提供给了荷兰1/5人口的生计。为了鲱鱼,荷兰人与苏格兰人爆发了三次战争。1358年,一个

叫威康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去除鱼肠子的

方法,因为节约时间与保鲜,当时没有冰柜,于是荷兰人把这个周

边共有的资源转化为了自己独享的资源。直到今天,荷兰很多人还

保持这种饮食习惯,一刀切掉肠子,捏着鱼尾直接放如口中。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荷兰面北海,内靠欧洲大陆,欧洲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于是

荷兰挖掘了很多运河,构成了当时在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

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新的商业集散地的可能。〔地理位置〕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

荷兰人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因为缺少王权与人力,

荷兰只能靠商业体制与竞争技巧进行贸易,这与西班牙,葡萄牙式

的暴力掠夺有本质的区别。然而,他们有着一个强大的对手,英国?荷兰将会用什么方式来击败英国呢?

荷兰人打败英国就像以往设计一把小刀一样,是从重新设计一艘价

格低廉的船只开始的。以往的船只因为需要架设火炮,所以造价也高,荷兰人设计出仅仅装载货物,放弃火炮的方式,虽然每次出航

都具有危险,但是船只的成本大大降低,

船再好,也要靠驾驭船只的人。一个叫巴伦支的船长,亲自率队试

图往北到达亚洲,他经过了三文雅(今俄罗斯的一个岛屿),却遇

上了风暴,他们被迫在北极圈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靠打猎来

换取食物与衣服,8个人死去了,他们始终没有动委托人的货物,里

面就有他们所需要的药品与食物。春去东来,他们用生命作代价,

守望信念。回到荷兰后,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济法则,信誉!(一

种虚拟货币价值)。从此,荷兰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城市早期是建立是贵族的领土之上,贵族们拥有军队,对城市进行

保护,实质巧取豪夺日渐富裕的市民们,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

的选择,他们像购物一样,从贵族中买得了城市的自治权。从此,

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不能直接向他们征税。市民自治,为荷兰的

城市注入了发展动力。

1579年荷兰各自为政的省份联合抗敌西班牙,1581.7.26荷兰人在

海牙废除了国王与各省的统治权。而荷兰人却找到英国女王为他们

充当保镖,但是英女王收的保护费比被他们赶走的贵族还要高,

1588年,联省(7个)共和国成立。西班牙切断了荷兰的海路,而

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间商们,他们渴望财富,于是决定自己开

辟新航道往东方与美洲。

1620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东印度公司成功的将分散的财富积

累成为对外扩张的资本。市政厅也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加强

了公司的信誉与权限。10年不发红利为何没有人提出意见?这是因

为1609年,荷兰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

特丹。虽然他们还未能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

历史学家认为,荷兰的市民是现在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连绵战争,但是在银行的货币依旧自由流通,荷

兰银行甚至贷款给自己的敌人,西班牙。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

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

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

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在东亚,

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

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

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

夺取了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

河口,东印度公司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个城市叫:纽约。

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中心。1648年,荷兰市民建议建造

新的市政厅,他们用了8年时间,超过70万吨的黄金迎造了这个伟

大的建筑,只有创造历史

的人民,才有这种追求历史的野心。1656年落成后,市民7天7夜

狂欢。冯德尔,这位被成为荷兰莎士比亚的诗人为之写了颂歌。

不久荷兰东印度公司去了东方,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背景:

故宫藏画),所有的外交使团都遇到一个麻烦,对皇帝行3拜9扣

大礼,实际上,到18世界末,没有一家外交史团愿意接受这种抠刻

的礼节,但是荷兰人却接受了。(史证:当时一位荷兰人写到:我

们不愿意因为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当然是通商与赚钱。顺治大喜,赏赐了不少礼物给他们。

17世纪,荷兰人赚来的钱并没有被用去装饰贵族的宫殿,而是被市

民阶层用来装点自己的住所,这一历史场景被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

朗与弗美尔等一批现实主义画家所记录,艺术市场非常繁荣,在艺

术史上,一直在我心中的疑惑此刻也被解答,因为荷兰画派的作品

是唯一一类不画贵族与教皇,都是在描绘市民阶层甚至底层人民的

生活。

举例:《厨娘》,又名《倒牛奶的女佣人》画家,弗美尔。只有良

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建造出如此健康的体型。这种专注,

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在那些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

离失所,在富足的环境中渡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

1688年9月,一只庞大的舰队开往英国,历史的安排竟然是这样的

巧合,17世界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

界的霸权,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

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忆清总论】

看完此片,感概万千,通读了那么多年的美术史,都不如这里讲得

明白,我一直很困惑当年为何荷兰画派如此盛行,且有别于欧洲其

他国家的贵族化与世俗化,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鲜明风格与愉快的画面,原来是因为经济的繁荣无需考虑衣食而成。荷兰画派的四五位

巨匠,可以说都是划时代的大师,伦伯朗用光到了极点,霍贝玛的

风景,弗美尔的中层人民生活,哈尔斯的戏剧人物......原来都是因为

艺术市场的庞大于非饥饿状态下出现的纯艺术创作。

同时我们看到资本的力量以及荷兰人创造的新经济法则与融资经验。《大国崛起》第三集英国崛起(上)

【篇三: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解说词】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

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

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

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序】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

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

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

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

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

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

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

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

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

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

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

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

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第一集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

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

日耳曼人和摩尔人征服。正如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斗牛士,生活在这

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直到今天,我们

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

险的豪情。

漫长的两千多年,眼泪、创痛和牺牲终于换来了宝贵的自由。

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

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

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12和13世纪葡萄牙的特点是,它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而是

人民的王国,葡萄牙的国王不仅受到贵族、也就是他的臣属的支持,而且得到百姓的拥戴。

强大的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但实现国家的强盛

却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葡萄牙只有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

资源十分匮乏,东面近邻的绵绵战火,又不断侵扰着这块贫瘠的土地,独立之后的葡萄牙王国在经历了两个世纪之后,也依然是危机

四伏、风雨飘摇。

这个率先建立的民族国家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强大的君主制将会给

它带来什么?葡萄牙民族的未来在哪里?一直靠近海捕捞谋生的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被称作“死亡绿海”的大西洋。

这个船型的纪念碑,是1960年葡萄牙政府为纪念“航海家恩里克”

逝世五百周年而建的,碑的正面写着:“献给恩里克和发现海上之路

的英雄”。正是海上之路使葡萄牙摆脱了贫穷和落后的境遇,正是在

恩里克的带领下,葡萄牙启动了征服大海的行程。

恩里克出生在1394年,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

当时的欧洲正从蒙昧的中世纪走出,发轫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如星星之火逐步燎原,科学和人文的思想一点、一点地照亮了欧洲的天空。

就在恩里克王子12岁的时候,1406年,一本尘封了一千两百多年的书籍的出版,引发了一场地理知识和观念的革命,这就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学指南》。

这本书和希腊其他学者的许多作品一样,在当时一度被世人遗忘。其间,在亚洲,这本书并没有被遗忘。而在西欧,一直到1406年才在意大利被关注,从15世纪末期开始被印刷出版,才得到较为广泛的流传。

尽管从今天看,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谬误百出,比如,非洲和南极紧紧相连,除欧洲、亚洲、非洲以外,世界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海洋,赤道没有动植物生存等等,但在当时,它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神话和道听途说的游记,仍然提供了许多较为可靠的地理信息。

世界真的是托勒密描绘的这个样子吗?大西洋真的无法航行吗?巨大的问号折磨着欧洲大陆,也燃烧着痴迷于地理学和航海战略的恩里克王子。

与此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又把葡萄牙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撬动历史的主角就是这些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

今天,连欧洲人自己也很难理解,他们的祖先为什么会对香料如此依赖!

在当时,14、15世纪的时候,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赖香料,因为当时没有冰箱。所以欧洲人对于香料的需求十分急迫,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先是被阿拉伯商人垄断,接着,商路又被突然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欧洲急于摆脱困境,不论是神圣的宗教,还是世俗的商业,都希望能找到强有力的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在陆地上的军事突围失败之后,焦躁不安的欧洲人开始到海洋寻求出路。

欧洲人如何才能成功呢?

萨格里什,葡萄牙最南端的一个小渔村,直到今天,这里仍然荒凉无比。

根据葡萄牙编年史的记载,15世纪时,在恩里克王子的主持下,这里曾经建立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所国立航海学校,曾经有过为航海而

建的天文台和图书馆,这座建于15世纪的灯塔,经历了近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骄傲地矗立着。

我们无从知道看起来面容古板的恩里克王子是因为具有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意大利人、阿拉伯人、犹太人、摩尔人,不同种族、甚至不同信仰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他的麾下。他们改进了中国指南针,把只配备一幅四角风帆的传统欧洲海船,改造成配备两幅或三幅大三角帆的多桅快速帆船,正是这些20多米长、60到80吨重的三角帆船最终成就了葡萄牙探险者的雄心;他们还成立了一个由数学家组成的委员会,把数学、天文学的理论应用在航海上,使航海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通过二十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原来神秘莫测、令人望而生畏的大西洋逐渐显露出一些规律。葡萄牙人终于向南出发了。

每个到葡萄牙游览的客人,罗卡角是必然的选择,这里是欧洲的“天涯海角”,是远航的水手们对陆地的最后记忆。

刚刚进入秋天,冰冷的海风已经吹打得游人无法立足!

千百年来,这块伸入海水的巨石就像一个孤独的老人,无奈地守望着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守望着欧洲的梦魇。直到16世纪,葡萄牙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卡蒙斯在搏击大海的征程中创作了史诗《葡萄牙人之歌》,罗卡角才一扫往日荒凉、失落的阴霾,一跃而成为欧洲人开拓新世界的支点。

“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一天天,一年年,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消失了。

公元1443年,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从罗卡角出发的葡萄牙航海家穿越了西非海岸的博哈多尔角。在此之前,这里是已知世界的尽头。

为了这一天,恩里克王子和他的船队已经奋斗了21年。

与中国郑和的混合舰队相比,葡萄牙人的两三条帆船微不足道,但是,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

随着海外扩张的继续推进,人们到达了越来越多的海域,于是形成了对“大海洋”、即今天的大西洋的全新认识,过去人们认为,“大海

洋”仅仅是一个沿海狭长的海域,现在他们发现,这个大海洋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它同时向南、向西无限地延伸。

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充满了葡萄牙的国库。

幸运的是,就在葡萄牙大张旗鼓地进行海洋探索并从中获利的近一个世纪里,欧洲的其他地区还在中世纪的封闭中明争暗斗:

英格兰和法兰西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贵族之间战争不断;德意志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几百个邦国在进行着远交近攻的游戏;

意大利的城邦正享受着传统贸易带来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

而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还在为光复国土而战。

到1460年,被葡萄牙绘在地图上的非洲西海岸已经达到了4000公里。就在这一年,恩里克去世了,这个终生未婚、在萨格里什苦修了45年的圣徒又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虽然恩里克一生从未亲自出海远航,却无愧于“航海家”的称谓,因为欧洲航海界所有载入史册的伟大发现,都是以他倾一生之力组织实施的航海计划作为起点的。

公元1487年7月,恩里克去世27年之后,葡萄牙航海事业的继承者若昂二世国王,派迪亚士率三艘帆船继续沿大西洋南下。

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迪亚士命令船队掉头北上,这时,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迪亚士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

但若昂二世却郑重地将这个名字改为“好望角”。现在,只要再努一把力,葡萄牙人就能到达梦寐以求的东方。商路即将打通,意味着财富的香料贸易很快就要掌握在葡萄牙的手中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葡萄牙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刚刚统一的邻国西班牙。那么,西班牙人将凭借什么和葡萄牙竞争呢?

格拉纳达是今天西班牙境内最具有伊斯兰风情的城市,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阿尔汉布拉宫,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火灾兵难,仍然优雅端庄。

五百多年前,西班牙光复运动的最后一仗就在这里进行。1490年春天,西班牙的伊莎贝尔女王率领十万大军包围了格拉纳达。

西班牙王国的重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收复失地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八个世纪。到15世纪,格拉纳达王国还处于穆斯林信徒摩尔人的统治之下。

在格拉纳达对面的这座石头城堡里,伊莎贝尔女王亲自督战。这位女王平素一身洁白,每天要沐浴更衣四次,美貌曾惊艳欧洲王室。但此次她发下重誓:不夺取格拉纳达决不脱下自己的战袍。

1492年1月2日,在西班牙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摩尔人弃城投降。长达八个世纪的战争宣告结束。伊莎贝尔女王亲吻了格拉纳达的土地,与她的丈夫费尔南德国王一起进入阿尔汉布拉宫。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 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 规律。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 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 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 撰稿的高超功力。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 是以人为本。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 政治教育风格不同。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 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 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 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 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本来这是一个很 大很宽泛的主题,但是解说词把重点落实到了人身上,三位为英国 崛起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说是十分典型的伟人身上——牛顿、瓦特、亚当.斯密。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个人有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此典型,可谓精挑细选。 除了转场的亮点外,解说词很好地补充了画面的不足,弥补了电视 画面的一些天生缺点,比如对背景的介绍,内容的概括等方面。例 如第6分钟评价1763赢得英法七年战争的影响:从战争结束起,英 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因为英国已不再仅 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细节方面,有8分43秒:纺织厂无一例外的选址 在河边,揭示当时工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下问题;第23分50秒:出殡的那天??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很简 明得凸显出牛顿在当时的英国受尊崇的程度。在写到英国市场经济 是用的是第33分50秒的一个小细节: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从这些轻松友好的笑脸上,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

须贺港。 为了开辟太平洋航线和抢占东方市场,佩理代表美国总统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这位不久前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的将军十分自负,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 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和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在唯一的窗口长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与荷兰被允许往来通商。17世纪的世界霸主荷兰,让这个两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并由此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 而13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采访:日本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 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 因此,当美国黑船压境时,尽管日本国内对选择开国还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 ? ? ? ? | |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 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 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 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 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 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 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 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 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所以编导并没有 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 (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 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 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 牙斗牛士)。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 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欧洲 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 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 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 望。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3篇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3篇《大国崛起》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 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下面是师达教育网为大家整理 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3篇,欢迎参考~ 篇一: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 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 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 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 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 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 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 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 不可小觑。 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 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 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 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 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荷兰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 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4:56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三百年前的荷兰,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序】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 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 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到夏季,就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荷兰北方航海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 它对荷兰的经济太重要了,很多人以此为生来挣钱。 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人独享的权利。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曾爆发过三次战争。是什么力量使得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完整版)《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英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 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1:08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 第四集解说词:工业先声(英国下)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四集工业先声 这里是英国西北部的一座滨海小城,它的名字叫格里诺克,1736年,工业革命之父、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今天,这座城市美丽而安宁,港湾中停泊着许多漂亮的游艇,街道上汽车稀少,人们生活闲适平静。 不过,大约三百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由于靠近欧洲烟草中心的格拉斯哥市,格里诺克的出海口位置显得非常重要。港口中大型帆船你来我往,城市里载货马车喧嚣奔腾,酒馆里商人们吞云吐雾、高谈阔论。瓦特的祖父和父亲就是这些商人中比较成功的两位,他们从事的是格里诺克最红火的烟草贸易。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 如果进一步扩大眼界看,就会发现瓦特的父辈们在格里诺克与美国的弗吉尼亚之间进行的贸易,仅仅是英国全球贸易中一个小小的部分。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这是当时让所有国家都会眼红的生意。 英国伦敦大学王家学院教授安德鲁?波特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 [大国崛起英国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大国崛起英国的解说词]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1588年7月7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 这一天,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从西班牙起航,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拥有一个显赫的名号——无敌舰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在它的护卫下,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 无敌舰队此行的目的是控制英吉利海峡,教训大西洋上的岛国英格兰。 英西战争源于宗教改革。16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变成了新教国家。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希望英国恢复信仰天主教,接受(信奉天主教的王室成员)亨利八世女儿玛丽的管制。 除了宗教信仰,让西班牙国王挥戈动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格兰人正在试图抢占和扩大海上优势,西班牙帝国的利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一个一直以来并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小小岛国,为什么会对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帝国西班牙发起挑战?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油画上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绣金披纱来装饰的女性,就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在重叠繁复的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人们记住的是一个庄严高傲的王权偶像。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王:“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从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 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仿佛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司马懿带领十五万魏军长驱直入,直奔街亭。当时街亭仅有诸葛亮带领的不足二千兵马,势力悬殊可见一斑。在这个危急关头,诸葛亮急中生智,让士兵打开城门,又让一些 老兵装作百姓,在城门口打扫街道,装出一副毫无防备的样子。 《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 的是深深的震撼……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 15 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 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 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 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 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 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 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 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 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在众多国家中,东亚岛国日本尤让我折服,我们暂且撇开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暂且收起我们对他们敌意的眼光。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 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 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 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 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 国家。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 辉煌。 其中曹操是我最注意的人。他首先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有狡诈。他还有着过人的 胆识才干,谋略超群。求才若渴,用人唯才有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他 雄心壮志谱写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丽诗篇。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1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xx崛起》解说词 第1集完整介绍: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片头】【片名: xx崛起】 【序】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本集片名: 第一集xx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日尔曼人和摩尔人征服。正如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斗牛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 漫长的两千多年,眼泪、创痛和牺牲终于换来了宝贵的自由。 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采访: xx历史学家J·H·萨拉xx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解说词讲课教案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序】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

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约在 150 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 37 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 年,这座依ft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从这些轻松友好的笑脸上,人们很难想象,150 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1853 年 7 月 8 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 为了开辟太平洋航线和抢占东方市场,佩理代表美国总统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这位不久前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的将军十分自负,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 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和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在唯一的窗口长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与荷兰被允许往来通商。17 世纪的世界霸主荷兰,让这个两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并由此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 而 13 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采访:日本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 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序】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

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第一集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日耳曼人和摩尔人征服。正如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斗牛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 漫长的两千多年,眼泪、创痛和牺牲终于换来了宝贵的自由。 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撰稿的高超功力。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以人为本。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政治教育风格不同。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本来这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主题,但是解说词把重点落实到了人身上,三位为英国崛起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说是十分典型的伟人身上——牛顿、瓦特、亚当.斯密。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个人有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此典型,可谓精挑细选。 当片子行进在各个伟人之间时,解说词很好地充当了转场的作用。在第17分钟:“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为什么瓦特会使用这样一种以前的工匠们根本不会想到的方式来进行发明创造?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通过两人之间在科学的继承方面的内部原因完成了人物之间的切换,不显生涩,自然之极。 除了转场的亮点外,解说词很好地补充了画面的不足,弥补了电视画面的一些天生缺点,比如对背景的介绍,内容的概括等方面。例如第6分钟评价1763赢得英法七年战争的影响:从战争结束起,英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因为英国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细节方面,有8分43秒:纺织厂无一例外的选址在河边,揭示当时工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下问题;第23分50秒:出殡的那天……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很简明得凸显出牛顿在当时的英国受尊崇的程度。在写到英国市场经济是用的是第33分50秒的一个小细节: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自己的军队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也都是来自英帝国的棉纺织品。 其实不看片子,我们单把解说词拿出来就是一片很好的散文,给我的感觉这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讲故事。《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伦敦刚刚下过一场阵雨,雾都的空气霎时变得新鲜而清爽。这天晚上,职务仅仅是一个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下了马车,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如此亲切的语言,把大国的故事娓娓道来,丝毫不显生硬。在行文过程中,一点也不罗嗦,因为时间所限,全篇在材料的

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词

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词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力求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在风云四起的时代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寻找各国在强国过程中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序】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

大国崛起观后感素材

《大国崛起》观后感 最近看了电视片《大国崛起》,它对九个大国的兴衰史作了一个扼要的、生动的介绍。我来谈谈个人的几点观后感。 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影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 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 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 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 影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连日本都不如。什么道理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 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有人说,我们的人才不行;有人说,我们的科技不行;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说,我们的人种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图腾”一书就指出,农耕社会使汉族人天生就养

成了“羊”的性格,恐怕连山羊都不是,属于绵羊。别说像成吉思汗那样横扫欧洲了,一见到日本兵打过来了就哆嗦,当汉奸、伪军的中国人就多达几百万,比日本侵华军队人数还多(按照曹刚川文章的说法,当年被我军歼灭的日军和伪军的比例是一比二)。不仅如此,台湾还有不少中国人去充当日本兵,到东南亚为日本人卖命,李登辉的胞兄不就是当了日本兵、死在菲律宾的嘛! 所以,别人敢于看不起我们、欺负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太软弱、太缺乏民族气节。一个人,总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会有出息的;一个民族,不敢冲向世界、征服世界(通过合法途径),就不会强大起来。 说我们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国家没有分裂,证明历代的制度还是起到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说我们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没有火药,就没有热兵器和火箭,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无法产生信息产业,说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辉煌的。那么,是否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存在问题呢?我比较同意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落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后地区缺乏人才。 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一招鲜、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们的普遍就业观,我们的人才往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大国崛起》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书籍。下面是小编整理好的几篇优质的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这一周,我阅读了《大国崛起》这部书,虽然没有读完,但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深深地 吸引了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国崛起》讲述了十五世纪以来的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史和衰败过程。其中既 有如日中天的美国、日本,也有昨日黄花的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都是从不断汲取外国的优点、增强本国的军事实力开始,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其中不少国家还通过侵略战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往往也是在战争的引导下,其中的不少国家由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通过《大国崛起》这部书我们可以看出: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亡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经济,二是军事,三是人民的信仰。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国家便 会像苏联一样四分五裂;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会像近代中国一样被分得千疮百孔; 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团结全国各地人民的信仰,就会像早期德国一样先后出现一千七百余个 独立政权。而今天的中国正在一天天走向崛起,如果没有通过总结其他大国得来的经验去 前进,那么中国也很有可能会沿着其他国家的老路走下去。所以说,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汲取他人的长处,能帮助自己更加快速、高效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这样,而说到我们自身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在学习上,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多汲取别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学习生活,学习别人的长处来不断完善自我。 《大国崛起》不止是针对中国,不只是针对国家发展的好书,而且是针对全世界各国、各民族、所有人的一部好书。它让我们懂得了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走向日趋完美的明天! 老师点评:早看过书评,知道《大国崛起》确实是一部很好的书。遗憾的是老师一直 忙忙碌碌毫无作为,至今还未能认真读读此书。说来真是很惭愧,你的读书心得既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也让老师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前停滞不前的现状!“汲取别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 自己更好的学习生活”,你的这一阅读心得给老师带来很好的启示,谢谢你! 知不足方懂进取,有你这样的好孩子与老师相伴,相信一定能让我们彼此相互促进, 共同成长,你说对吗?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一个国家的崛起势必对整个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翻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欧大陆外有两个大的岛屿,一个叫不列颠岛,另一个叫爱尔兰岛,前者的全部加上后者的北半部以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即英国。这个大小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份的岛国,直到今天,人口也只有5800 多万,可谓“小国寡民” 。面对地图,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样的一个国家何以在过去两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头等强国的地位,而以“日不落帝国” 傲视全球?这个开启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进程的岛国,建立了如此伟业的现象,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其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军事力量——海权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中心线上,海运便利。岛国本身的地理位置,使英国只需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就可以实现对本土的防卫,同时,用它来保护海上交通与贸易,支援海外殖民活动。 二.统治者推行的政策——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统治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其伟大成就离不开女王的开明政策。政治上,她关心臣民,捍卫了她的统治,使用了好的顾问。她的统治帮助英格兰避免了经济上的危机和宗教战争;经济上,伊丽莎白一世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和其他新兴工场手工业。他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呢绒等商品的海外市场。继续鼓励圈地运动,颁布迫害失地农民的血腥立法、徒工法和济贫法。力图用国家政权控制或干预社会经济变革。正如在女王统治时期,海盗猖狂,但女王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还放宽政策,跟他们分赃,同流合污。先是消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再是打败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后,正式拥有海上霸权,四处掠夺殖民地,是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文化上,她任其发展,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等著名人物,使英国文化达到了顶峰。 三.大国政治体系——君主立宪制走符合国情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英国的王朝更替中,“生而自由”的精神一直得以保留多和传承,随着《大宪章》和议会的诞生,“王在法下”的传统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共识。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生产技术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关系方面,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世界格局方面,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的启发很大,研究其历史对中国是有益的。 政治上,巩固国防,加强军事力量。走正确的道路,建立符合国情的大国政治体系,政治民主化,管理开明化;经济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协调经济发展;文化上,加强并普及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也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积极发展创新,走“和平崛起”道路。 一.走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广大

大国崛起苏联解说词

大国崛起苏联解说词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 ? ? ? ? | |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 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 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 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 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 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 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 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 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所以编导并没有 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 (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 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 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 牙斗牛士)。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 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欧洲 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 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 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 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