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如何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如何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习惯,爱好和特长。治病讲究一个对症下药,教书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讲究不同的策略。

首先从教学的角度讲,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大多基础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这一部分学生,一些常规性的练习不作严格要求,而是鼓励他们去吸收课本之外的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追求学习的新境界:中等层次的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会严格督促他们完成课内任务,稳扎稳打地做好基础练习,以保证应付各种考试;最差的学生往往基础特别薄弱,学习习惯极差,根本没有学习方法可言,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会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学习计划,投其所好地采取各种鼓励政策,尤其是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及时表扬,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从管理角度讲,要建立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课堂,就必须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其喜好、利益和心理特点的不同加以利用并管理,对其核心人物要善于控制和拉拢。群体管理把面的管理集中到点的管理,更切实可行也更富有成效。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之间通过对学习问题的平等自由的交流而实现的,也就是在课堂上学生认真地倾听以及有秩序地谈论、质疑和与老师进行适度辩论。人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宁静环境的,因此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课堂上需要纪律。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若过分强调纪律的约束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就必然扼杀学生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调动上课的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呢?我认为以下方式较好。

一、制定人性化的课堂纪律

对学生约束得太多,比如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受到压抑,这种课堂纪律制定得再多,学习效率也不会提高。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使课堂管理方式符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应该创造出一种纪律与活跃并存的学习氛围。

二、创造课堂活跃氛围

教师实施课堂管理策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个性的培养。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保持适当微笑,措辞亲切,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信,教态自然大方,从容不迫,随时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幽默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幽默不仅能够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和融洽师生感情,进而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个性飞扬、思维活跃。我们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灵活合理地实施好课堂控制的策略和课堂自由的策略,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之间的平衡。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之间的平衡,并达到理想境界,关键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锤炼教学基本功,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和应变能力。

三、教师参与教学中去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总是扮演听众的角色,课堂上比较沉闷。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以情动人

课堂上学生出现思想开小差,低声讲话或做小动作,在所难免,因为这是学生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即使再高明的教师讲课,甚至是公开课,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缺乏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服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例如,当教学要求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时,教师的心情则应平正、舒快;当教学呼唤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严肃、振奋。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的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的应用,传示给学生,它就会像磁铁般吸引住学生。另一方面,处理问题学生时,更少不了一个"情"字领先,无论是语气还是行为都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帮助他,使其主动配合老师的课堂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