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习教学设计

实习教学设计

实习教学设计
实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姓名:司梅

学号:1302040540020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第五版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讲解需要1个课时。

2.作用: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集合及其表示、幂函数,这为本节课的内容起着铺垫作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本书及函数部分不可缺少的内容。学好指数函数也是为下一节学习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会画指数函数的图象,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函数的作图,由学生观察,归纳出函数所具有的性质,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利用分组合作对指数函数的图像进行分析后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利用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实例考察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教学难点:(1)对底数的分类,理解为何要求底数a>0。

(2)学习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四)学情分析: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的心新生来说他们存在着共同特征

(1)心理特征及年龄特征

爱面子但好奇心和好胜心强、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富有激情、思维活跃但缺乏学习主动性、贪玩,情绪波动较大。

(2)知识层面

数学基础薄弱,但之前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数学中函数的学习,对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学方式:

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应当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培养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学情的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分组归纳、师生共同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四、学法分析:

先由学生自主探究再与同学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y与x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2x 。

问题2(药物剩余问题):某种药物静脉注射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每经过1天,药物在体内的剩余量就减少50%。成人单次注射这种药物1克,经过x天后,药物在体内的剩余量是多少?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y=2x、y=0.84x分别以01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三)新课讲授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的含义:

设计意图:为按两种情况得出指数函数性质作铺垫。若学生回答不合适,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0,1)∪(1,+∞)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都无意义)

(3)若a=1又会怎么样?(1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2:若函数是指数函数,则a=------

3:已知y=f(x)是指数函数,且f(2)=4,求函数y=f(x)的解析式。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思考如何列表取值?

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图像。

设计意图: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弄清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对于时函数值变化的不同情

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利用图像,数形结合。教师亲自板演,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

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由学生自主得出性质,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记忆、更熟练的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a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函数值的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指数函数值域情况。

(四)巩固与练习

例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

(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比较m,n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又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1、练习B组第2题;习题3-1A组第3题

思考题

2、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3、观察指数函数的图象,比较a,b,c,d,的大小。

设计意图:课后思考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并为下一节课讲授指数函数图像随底数a变化规律作铺垫。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