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烹饪原料学》第二、三章练习题

《烹饪原料学》第二、三章练习题

《烹饪原料学》第二、三章练习题
《烹饪原料学》第二、三章练习题

《烹饪原料学》第二、三章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猪肾(腰子)的主要食用部位是()。

A.皮质部 B.髓质部 C.肾盂 D.全肾

2.“百叶肚”是指牛的()。

A.瘤胃 B.网胃 C.瓣胃 D.皱胃

3.家畜肉的颜色主要与()有关。

A.肌原纤维蛋白 B.肌红蛋白 C.基质蛋白 D.胶原蛋白

4.下列鸡中,属于肉用型的是()。

A.狼山鸡 B.白来航鸡 C.白洛克鸡 D.北京油鸡

5.江苏菜“美人肝”是用()为主料制作的。

A.鸭肝 B.鸭心 C.鸭胰 D.鹅肝

6.猪肾(腰子)的()部有较重的臊味,常在初加工时去掉。

A.皮质部 B.髓质部 C.肾盂 D.肾包膜

7.猪肚主要是由()组织构成。

A.横纹肌 B.平滑肌 C.心肌 D.致密结缔组织

8.肉松属于()类肉制品。

A.脱水制品 B.腌腊制品 C.灌肠制品 D.炸制品

9.以鸭胰为主料制作的名菜是()。

A.爆双脆 B.美人肝 C.吹肝 D.鲃肺汤

10.下列鸡中,属于肉用型的是()。

A.白洛克鸡 B.白来航鸡 C.狼山鸡 D.北京油鸡

11.家畜肉的主要食用部位是()。

A.结缔组织 B.脂肪组织 C.肌肉组织 D.骨骼组织

12.猪大肠主要由()构成。

A.平滑肌 B.横纹肌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

13.家畜肉的最佳烹调期是()。

A.僵直期 B.成熟期 C.自溶期 D.腐败期

14.下列鸡中,属于肉蛋兼用型的是()。

A.狼山鸡 B.白来航鸡 C.白洛克鸡 D.乌骨鸡

15.有“动物人参之称的家禽是()。

A.乌骨鸡 B.肉鸽 C.火鸡 D.鹌鹑

16.香肠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肉制品,属于()。

A.腌腊制品 B.脱水制品 C.灌制品 D.风干制品

17.家畜肉中含量最高的组织是()。

A.结缔组织 B.脂肪组织 C.肌肉组织 D.骨骼组织

18.猪胃俗称猪肚,主要由()构成。

A.平滑肌 B.横纹肌 C.结缔组织 D.黏膜

19.供饮用和烹饪加工用的牛奶是乳牛产的()。

A.初乳 B.常乳 C.末乳 D.异常乳

20.下列鸭中,属于蛋用型的是()。

A.北京鸭 B.瘤头鸭 C.金定鸭 D.高邮麻鸭

21.猪蹄筋是利用猪的()供食用。

A.肌肉组织 B.软骨组织 C.致密结缔组织 D.疏松结缔组织

22.下列家畜肉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

A.牛肉 B.猪肉 C.兔肉 D.马肉

23.羊肉的膻味主要与其肉中的()有关。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矿物质

24.牛奶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糖原

25.下列鸭中,属于肉用型的是()。

A.北京鸭 B.娄门鸭 C.金定鸭 D.高邮麻鸭

26.板鸭中最有名的是()。

A.建瓯板鸭 B.南安板鸭 C.乾州板鸭 D.南京板鸭

27.猪肾(腰子)供食用的主要部位是()。

A.皮质部 B.髓质部 C.肾盂 D.全肾

28.下列牛肉中,品质最好的是()。

A.黄牛肉 B.牦牛肉 C.水牛肉 D.奶牛肉

29.下列家畜肉中持水性最强的是()。

A.牛肉 B.猪肉 C.兔肉 D.马肉

30.猪大肠是常用的烹饪原料,它主要由()构成。

A.骨骼肌 B.平滑肌 C.黏膜 D.结缔组织

31.甜炼乳是在鲜乳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并浓缩到原体积的()加工成的乳制品。

A.20% B.30% C.40% D.50%

32.下列鸭中,属于肉蛋兼用型的是()。

A.瘤头鸭 B.北京鸭 C.金定鸭 D.高邮麻鸭

33.火鸡是重要的家禽之一,它原产于()。

A.墨西哥 B.欧洲 C.巴西 D.泰国

34.蛋黄具有乳化作用,是因为蛋黄中含有较多的()。

A.脂肪 B.卵磷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35.马肉中含有较多的(),故马肉在成熟后往往有一定的酸味。

A.有机酸 B.葡萄糖 C.脂肪酸 D.肌糖原

36.羊肉的膻味主要与其肉中的()有关。

A.氨基酸 B.低级脂肪酸 C.高级脂肪酸 D.核苷酸

37.干酪是消毒乳在凝乳酶、酸的作用下,将其中的()凝固后,经多步处理而成的乳制品。

A.酪蛋白 B.乳蛋白 C.白蛋白 D.粘蛋白

38.下列鹅中,属于肉用型的是()。

A.中国鹅 B.太湖鹅 C.五龙鹅 D.清远鹅

39.板鸭中品质最好的是()。

A.春板鸭 B.夏板鸭 C.秋板鸭 D.腊板鸭

40.皮蛋是属于()类蛋制品。

A.干蛋 B.冰蛋 C.再制蛋 D.卤蛋

41.脂肪组织是构成畜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占胴体的()。

A.9~11% B.50~60% C.15~20% D.20~30% 42.加工乳制品的最好原料是()。

A.初乳 B.常乳 C.末乳 D.异常乳 43.家畜宰杀后,其肌肉组织的最佳食用时期为()。

A.僵直前期 B.僵直期 C.成熟期 D.自溶期

44.乌骨鸡是著名的()。

A.肉用鸡 B.药食兼用鸡 C.肉蛋兼用鸡 D.蛋用鸡45.结缔组织在畜体内的分布状况是()。

A.前少后多,上少下多 B.前少后多,上多下少

C.前多后少,上少下多 D.前多后少,上多下少

46.香肚是用鲜猪肉切碎后加入调料,灌入()经晾晒而制成的肉制品。

A.小肠 B.膀胱 C.亚麻布 D.猪肚

47.马肉中()的含量较多,因此具有特殊的香味,但也容易发酸。

A.糖元 B.蛋白质 C.脂肪 D.矿物质

48.牛奶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半乳糖

49.下列鸭中,属于蛋用型的是()。

A.北京鸭 B.娄门鸭 C.金定鸭 D.高邮麻鸭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糟蛋是著名的蛋制品,主要产于()()。

A.江苏高邮 B.四川叙府 C.湖南岳阳

D.山东烟台 E.浙江平湖

2.能用于给不显味原料赋味的原料有()()。

A.蹄筋 B.鱼肚 C.火腿

D.鱼翅 E.干贝

三、填空题

1.金华火腿又称,是火腿中的上品。

2.是著名的肉用鸭,是制作全聚德烤鸭的原料。

3.制作皮蛋的过程中要添加,使蛋白质凝固,并使部分蛋白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氨等。

4.肌肉组织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5.如皋火腿又称,是火腿中的名品。

6.是著名的药食兼用鸡,是重要的药膳原料。

7.关节由关节面、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8.结缔组织由较少的细胞和较多的组成。

9.羊肉和牛肉特殊的膻气主要与一些有关。

10.家畜的内脏俗称,也是常用的烹饪原料。

11.禽的肌肉有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之分,鸽的肌肉以较多。

12.家畜宰杀后,其肉经过僵直、成熟、自溶、腐败四个阶段,其中最适宜烹调的阶段是期。

13.糟蛋是我国著名的蛋制品,名产有浙江和四川叙府糟蛋。

14.蛋黄的颜色是由其中所含的决定的。

15.牦牛是肉用牛之一,主要产于,其肉质是牛肉中质量最好的,风味也最佳。

16.火鸡最早是由美洲的人驯化成家禽的。

17.结缔组织是影响畜禽肉质量的重要部分,一般占畜禽胴体的左右。 18.制作皮蛋时必须加的碱是。

19.动物组织中,食用价值最高的是。

20.鸭是常用的家禽,其中是世界著名的肉用鸭。

21.香肠是我国畜兽制品特产之一,其中以最负盛名。

22.家禽的肌肉有白肌和的区别。

23.牦牛是肉用牛之一,主要产于,其肉质是牛肉中质量最好的,风味也最佳。

四、名词解释

1.家畜

2.家禽

3.乳制品

4.人造奶油

5.肉制品

五、简答题

1.如何检验火腿的品质?

2.狗肉在烹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影响家畜肉嫩度的因素有哪些?

4.动物的结缔组织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蹄筋和肉皮属于哪种结缔组织?

5.兔肉在烹调加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6.常用的贮存鲜蛋的方法有哪些?

7.如何检验鸡蛋的新鲜度?

六、论述题

1.试述蛋类原料的烹饪运用特点。

2.试述家禽肉与家畜肉相比较的优点。

3.试述鲜蛋的理化特性。

4.试述肉类在烹调加热过程中色泽的变化规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S型细菌有毒,会使小鼠死亡;R型细菌无毒,不会使小鼠死亡。 (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①实验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无毒细菌转化为S型有毒细菌。 ②此实验只说明有转化因子,并未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 (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①设计思路:设法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分别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 ②S型细菌中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此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3)噬菌体侵染细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和蔡斯) ①用32P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 ②实验过程: a.标记大肠杆菌: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b.标记T2噬菌体:分别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被标记为32P和35S的T2噬菌体; c.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目的); 1)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2)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d.检测放射性。 ③实验结果: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留在外面。 ④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相关知识回顾: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结构:一般为双链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1分子脱氧核苷酸=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1分子含氮碱基(A、T、G、C) (3)脱氧核苷酸不同的原因:含氮碱基不同 ★2、DNA的结构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顺序稳定不变)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资料整理第三章 判断题部分一.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2: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 次数。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 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 定组限。(∨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 ∨( 可称为次 数分布。)×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12.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B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2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C D。的是( B )3:下列 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家庭按年收入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C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 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两组都可以 D8060—70或70—C、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 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6:、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B、选择的 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A. D、组数的多少不同、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C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 料如下: 2,5,4,4,3,4,3,4,4,2,2,4, A )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B.等距分组A.单项式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C.不等距分组8:在分组时, 凡 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 在组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另立一组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 C.)次数分配数列是( D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A.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划分连

第二章 与第三章练习题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例题?单选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是企业资金运动的()。 A、静态表现 B、动态表现 C、综合表现 D、ABC均正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是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利润 B、利得 C、费用 D、损失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企业的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例题?判断题】会计要素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 【正确答案】对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A.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C.必须拥有所有权 D.必须是有形的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C错误,可以拥有其控制权;选项D错误,可以是无形的,例如专利权等。 【例题?判断题】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可能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 【正确答案】对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A.经营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经营租入的设备不具有所有权,也不具有控制权,只有使用权,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有()。 A.存货 B.无形资产 C.预付账款 D.长期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C属于流动资产。 【例题?多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非流动资产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长期股权投资 D、无形资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A,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不同就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确定以短期交易为目的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限不明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交易为目的的,比如短期持有的股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没有长期持有或短期持有的明确目的,也可以是股票,但是不确定是短期持有,也有可能长期持有。 但是一旦将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上是不允许以后再互相转化的,比如把股票入账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过一阵你的目的明确是短期持有交易的,就不能转出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了。 【例题?多选题】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流动资产。 A、原材料 B、库存商品 C、预付账款 D、持有至到期投资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非流动资产。 【例题?单选题】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A、现时义务 B、潜在义务 C、过去义务 D、未来义务 【正确答案】 A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B.编制统计表 C.统计汇总问题 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 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 A.及时性 B.正确性 C.全面性 D.系统性 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 A.等距式分布数列 B.单项式分布数列 C.开口式数列 D.异距式数列 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 A.随机变量 B.确定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 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 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 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 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 A.交叉 B.不等 C.重叠 D.间断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统计分组 B.逻辑检查 C.数据录入 D.统计汇总 E.制表打印 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 A.组类 B.组限 C.组距 D.组中值 E.组数据 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 A.钟型分布 B.χ型分布 C.U型分布 D.J型分布 E.F型分布 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 A.组距数列 B.品质数列 C.单项数列 D.变量数列 E.开口数列 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 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 B.零件公差的分布 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 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

最新客房服务与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客房服务与管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习题 及答案

第一章客房部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客房: 2.标准间: 3.火荷载: 4.照度: 5.一次性消耗品: 二.填空题: 1.饭店的基本功能是向________________,满足其旅居生活 基本需要。 2.客房是饭店的基本设施和存在的基础,又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3.消费者选择、衡量饭店的最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它也是饭店经营者的追求目标。 4.客房是客人在饭店逗留期间的主要生活场所,这就要求 饭店合理地设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卫生间的主要卫生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大件。 6.客房贮存空间主要是指设在房门进出小过道侧面的 ___________和与其紧靠的__________。

7.客房商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是出租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而不发生实物转移。 8.客房房间的供应物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9.客房一般配备三道窗帘,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新式睡床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远红外床、 ___________、________冷床。 11.______星饭店提供金钥匙服务。提供叫醒服务、留言服 务的是______星以上饭店。 12.客房布置内容一类是在________上所必需的家具,兼有 ________作用;另一类单纯起_________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 ()1._____是客房的基础。 A客房空间 B客房设备 C供应物品 D客房卫生 ()2.前厅部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 A分配客房B推销客房C接待客人D接受投诉 ()3.三星级饭店客房至少有______________间可供出租的客房。 A 20间 B 30间 C 40间 D 50间 ()4.据美国康耐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的调查,饭店消费 者把______________列为第一需求。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第3章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 A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 DNA B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 .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 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 A ?碱基 B ?磷酸 C .脱氧核酸 D ?任一部位 3. 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 C . DNA 子链( B . 和 DNA D . 和 DNA 4. 下列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母链稍有不同 ) O 代表五碇軸 O 代去錢服 I I 代农育包碱宰 A D DNA 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 .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 5. B . DNA C . DNA a 代表磷酸,b 为五碳糖,c 为含氮碱基 的b 有一种 的c 有一种 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D . DNA 7.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 .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 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 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 . DNA 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 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C . D . 9.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 ) : (T + C ) = 2.5,则 A . 0.25 B . 0.4 C . 1 10 .下述关于双链 DNA 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NA 双链中(A + G ) : (T + C )的比值 是( D . 2.5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 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 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P70-75 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 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 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 二、判断题 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 【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 【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010.01)P71 【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 ) P74 当组内标

第三章练习学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3.1 第三章的“引子”中分析了,经济增长、公共服务、市场价格、交通状况、社会环境、政策因素,都会影响中国汽车拥有量。为了研究一些主要因素与家用汽车拥有量的数量关系,选择“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的有关数据如下: 表3.6 2011年各地区的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等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1)建立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参数并对模型加以检验,检验结论 的依据是什么?。 2)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经济意义,你如何解读模型估计检验的结果? 3) 你认为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练习题3.1参考解答】: 1)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1223344t t t t t Y X X X u ββββ=++++ 回归结果如下: 由F 统计量为17.87881, P 值为0.000001,可判断模型整体上显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联合起来对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有显著影响。解释变量参数的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0.025(27) 2.052t =,或P 值均明显小于0.05α=,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对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都有显著影响。 2)X2的参数估计值为5.9911,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万元,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增加近6辆。由于城镇公共交通的大力发展,有减少家用汽车的必要性,X3的参数估计值为-0.5231,表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比重”每增加1%,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减少0.5231辆。汽车价格和使用费用的提高将抑制家用汽车的使用, X4的参数估计值为-2.2677,表明随着家用汽车使用成本的提高, “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减少2.2677辆。 3)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6652,说明模型中解释变量变解释了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变动的66.52%,还有33.48%未被解释。影响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的因素可能还有交通状况、社会环境、政策因素等,还可以考虑纳入一些解释变量。但是使用更多解释变量或许会面临某些基本假定的违反,需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 %1%2%5.1++ 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 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 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 是时点指标 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B. 固定资产折旧 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 C. D. 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 B. (2%+4%)÷2=3% C. (2%+4%)÷3=2% 453025%1%2%5.1++++3%1%2%5.1??

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 A. 众数不存在 B. 众数等于均值 C. 众数等于中位数 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 B. 乡村大 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A. 0 20 40 50 60 80 100 B. 0 48 49 50 51 52 100 B x f f f f x f f x f f f x f x x f x x 本题答案选;所以;表示工人数目。 量,表示某组工人平均日产均日产量,表示甲乙两组工人总平甲乙乙甲甲乙甲乙乙甲甲↓↓+=++=∑∑∑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第三章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一第三章练习 一、判断丿 1、(A)。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之间是?种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2、(B)o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3、(B)。人力资源管理是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的。 4、(A)o管理者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的承担者 5、(A)o依照管理洁动与组织目标实现的关系,管理者可分为直线管理者和辅助管理者 6、(B) o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从事的各类汹动的投入时间和具有的附加值是正相关的 7、(A)o企业文化?般是企业创始人或高层领导者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 8、(B)。企业文化?般不是企业创始人或高层领导者价值观念的启接体现 9、(A)o人力资源管理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萌芽的。 10、(A)=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战略管理时代。 11、(B)。如果企业文化以绝对的观点看待公平,那么管理就不会更多的追求结果平等 12、(A)e强化理论认为,要依据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13、(A)o一般认为,正强化比负面强化效果更好 14、(B)o一般认为,负强化比正面强化效果更好 15、(B)o强化理论认为,不用依据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二、多项选择丿 1、(AD)O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英中不包括 A、普通员工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下层管理者 2、(BC)。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英中包括 A、普通员工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下层管理者 3、(ABC) o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从事的活动分为三类,其中有 A、战略性和变革性的活动 B、业务性的职能活动 C、行政性的事务活动 D、招聘活动 4、(ABCD) o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承担四种角色包括A、业务合作伙伴B、变革推动者C、领导者D、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5、(CD)。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承担四种角色不包括 A、业务合作伙伴 B、变革推动者 C、中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6、(ABC) o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中的政治因素包括 A、政治环境的影响 B、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的影响 C、工会 D、经济发展状况 7、(AC)。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中的经济因素包括 A、经济体制的影响 B、工会 C、经济发展状况 D、政治环境的影响 8、(0。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几种 A、5 B、6 C、7 D、8 9、(D)o依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三层,其中不包括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下层管理者 10、(B)o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是()? A.吸纳功能 B.激励功能 C.开发功能 D.保障功能 11、(A)o管理的四大职能当中不包括()<> A.分配 B.计划 C.组织 D.协调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作者:————————————————————————————————日期: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

(精选)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单选题 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 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 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 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 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 8和9 C 8.5 D没有中位数 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 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 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 C Mo≤Me≤X D Mo≥Me≥X 10. 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 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物理学 第二章、第三章 练习题

第二、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液体沿毛细管上升的高度与管径成比,与表面张力系数成比。 2、写出伯努利方程的数学式。 3、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凹液面下液体的压强平液面下液体的压强。 4、临床医生常根据听诊器听到的声来辨别血流和呼吸是否正常。 5、球形液膜内外的压强差为。 6、由斯托克斯公式知,小球在黏滞液体中运动受到的黏滞阻力为。 二、选择题 1、水平玻璃管,由截面均匀且各不相同的三段串联而成。水从A端流入,从C端流出。在三段管壁上各打一小孔,A段上小孔有水射出,B段上小孔有气泡出现,C段小孔既无水射出,也无气泡出现。设水为理想流体,则三段管子半径关系为: A、R A>RB>RC; B、RB>RC>RA; C、RA>RC>RB; D、RB>RA>RC。 2、关于表面张力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许多小水珠溶合成为一个大水珠会释放能量; B、水银珠在桌面上呈球形,和液体表面张力有关; C、液体表面层分子势能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势能;

D、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其势能最小。 3、一圆形管道中有水流过,测得其雷诺系数为3456。该流体流动类型为: A、层流; B、湍流; C、过渡类型; D、不一定; 三、判断题 1、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液体不润湿固体。 2、毛细管的横截面积小,所以由连续性原理可知,动物体内毛细管中的血液流速很快。 3、一滴水掉到地上,摔成了许多小水滴,则它的表面能将会减小。 4、有人认为从连续性方程来看管子越粗流速越小,而从泊肃叶定律来看管子越粗,流速越快,两者是相矛盾的。 5、绝对不可压缩和没有内摩擦的流体叫理想流体()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的U型玻璃管,两臂的内直径分别为1.0mm和3.0mm。若水与管壁完全润湿,求两臂的水面高度差。(常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73×10-3N?m-1) 水的密度ρ=1000kg/m3)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测试题及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生物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 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B.0.4 C.1 D.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统计学第三章选择题

第三章选择题 1. 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 )。 A. 频数 B.频率 C.频数分布表 D.累计频率 2. 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称为( C )。 A. 频数B濒率 C.比例D.比率 3. 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 D )。 A.频数B濒率 C.比例 D.比率 4. 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 B )。 A.频数 B.百分数 C.比例 D.比率 5.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B ) A.条形图 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 A ) 。 A.环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 7. 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B )。 A.单变量值分组 B.组距分组 C.等距分组 D.连续分组 8. 组中值是( B )。 A. 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B. 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C. 一个组的最小值 D. 一个组的最大值 9. 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C )。 A.条形图 B.箱线图 C.直方图 D.饼图 10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于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C )。 A.条形图 B.箱线图 C.直方图 D.饼图 11 .对于小批量的数据,最合适于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B )。 A.条形图 B.箱线图 C.直方图 D.饼图 12.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 D )。 A.条形图 B.直方图 C.箱线图 D.线图 13. 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C )。 A.条形图 B.对比条形图 C.散点图 D.箱线图 14. 气泡图主要用于描述(B )。 A.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B.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C.两个变量的对比关系 D.三个变量的对比关系 15. 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