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发展我国法务会计的思考

姓名:冉艳丽

学校:郑州电视广播大学

专业:会计本科

年级:04秋

学号:041020182

指导教师:朱瑞华

答辩日期:

成绩:

目录

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2)

一、法务会计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2)

二、法务会计产生的必要性 (3)

(一)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3)

(二)司法审判公正进行的需要 (4)

(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扩展的需要 (4)

三、我国发展法务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一)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务会计理论结构 (5)

(二)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5)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的低下 (6)

(四)没有形成专业化法务会计人才队伍 (7)

四、发展我国法务会计的基本策略 (7)

(一)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经验,构建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框架 (7)

(二)修订完善目前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与法律的交流与互助 (9)

(三)加快改革会计师事务所,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10)

(四)推进会计教学制度改革,培养大批专业化法务会计人才 (10)

参考文献 (12)

发展我国法务会计的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中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会计和法律的结合才能得到解决,因此法务会计也就应运而生。本文从了解法务会计的定义与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法务会计产生的根由及必要性,以及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我国建立法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体系进行了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务会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人才

在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自从有了财产物质的分割和经济利益的确认,就已经有了法务会计的实践。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立法体系完整性和财产利益关系的相对单一性的限制,法务会计并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只是在海上航运业和保险业出现之后,才将会计与法律结合的业务推到了会计实务的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说法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从市场经济产生就已经存在了法务会计的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法务会计这种会计和法律相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也必将在成为会计学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的同时,又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的增长点。有鉴于此,本文对法务会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状况做出了思考和研究。

一、法务会计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所谓法务会计,就是恰当运用财会专业知识和法律调查技术,搜集相关证据,为公正合理解决经济纠纷中的责任归属问题提出专家性意见。

法务会计的定义最早是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香港召开主题为“舞弊与法务会计”的研讨会上产生的,与会人员将法务会计定义为“通过财务技能的运用以及对未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将证据规则与此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学科。”它印证了其在英译中“ forensic”的“法庭的”本意,也同时体现了法务会计主要为法庭服务的功能。

目前,对于法务会计的定义世界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由各个国家具体的经济发展背景以及法务会计在不同国家发挥的不同作用所决定的,但

是随着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对于法务会计本质的定义一定也会在国际上不同国家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在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只是近几年才被单独提出来得以研究和发展的,因此在文献资料上相对较少。李若山教授对法务会计定义如下:“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的一门新兴行业。”在其他学者中,盖地也较早地介绍了法务会计的含义与国外的研究状况;俞景忠对法务会计产生的必要性、理论结构、以及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了讨论;这些文献对于传播新学科知识,推动系统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对法务会计的探讨的过程中大多数作者只是停留在对国外研究内容的介绍引进上而没有结合我国具体的会计法律问题现状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尽力在此方面有所弥补和突破。

二、法务会计产生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依法规范的竞争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以既定的法律规范来平等协调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行为,而不是以超经济的行政权力来干预人们的经济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工具,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和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使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导致了会计活动中众多的法律问题的出现,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经济纠纷已经影响到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律师、法官将会计师推上了被告席,越来越多的律师也认识到了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会计和法律,而且要想真正保证它的健康运行,还必须得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这种认识就引导了大批有志之士来研究法务会计。法务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十分需要法务会计。

(二)司法审判公正进行的需要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

情况下,调节经济关系的主要手段是法律而非行政权力。所以,经济纠纷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就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但是,司法审判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证据充分有效的基础上的;因此,收集与之有关的证据,就成为解决经济纠纷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活动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信息都是以会计凭据为载体的,正因为如此,会计信息的各种载体即各种会计凭证和会计账薄就成为司法鉴定和司法取证的主要来源。所以,若是掌握了大量对当事人有利的真实会计证据,就等于在司法审判中获得了主动权。但是,会计证据的收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司法鉴定部门和当事人的律师来讲,它不仅需要法律知识,还需要熟练的会计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对于传统会计人员来讲,只有单一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证据学知识和与之相关的法律调查技术。由此,法务会计人员则正好符合了司法鉴定和司法取证的需要,也有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进行。

(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扩展的需要

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会计中介组织,由于其承担的职能,使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它的作用。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两条:一就是利用会计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二是为自身所代表的特定的利益群体服务,承担着联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通过这些服务使自身获得发展。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的服务种类有:财务报表审计(包括工商年检)、验资、资产评估、税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咨询、外汇年鉴和企业并购重组等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会计师事务所只有紧紧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使自身得到业务方面的扩展和规模上的扩大,法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正好顺应了这种趋势并推动了它的向前发展。

法务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但法务会计主要是围绕会计调查和法律支持两方面进行的。前者主要是通过会计记录、会计资料、会计人员,调查有关涉嫌犯罪行为,如贪污盗窃单位财产、会计欺诈、证券欺诈、保险欺诈、行贿受贿和回扣等,后者是在会计、审计人员和司法人员、律师等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主要是涉及经济损失、财产分割的法律诉讼中提供诉讼帮助。

因此,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中吸纳大批的法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广泛开展法务会计方面的业务,必定会在未来的会计市场拥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三、我国发展法务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弥补了传统会计职能的不足,而且在客观上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脱离出来,市场经济体制也才刚刚建立,因此,从各方面来讲,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都会受到我国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它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谈我国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法务会计过程中所遇到主要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务会计理论结构

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我国的会计业界和与之有关的法律业界在这方面都正处于思考和摸索时期。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虽然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但是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结构。法务会计的实务工作在会计实践中开展得轰轰烈烈,可是,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来指导。这就造成了在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上没有一套现成的模式可以用来借鉴和参考。

(二)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在专门为会计法律问题而制定的《会计法》中,没有提及会计问题中的民事责任问题,类似问题也反映在公司法、合同法和证券法中。因此,一旦涉及到民事纠纷,作为专门处理会计法律问题的会计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如上海浦东的一位投资者因为红光实业公布虚假财务报表而向法院起诉,要求红光实业及有关中介机构赔偿损失。但是法院却由于现行法律法规中缺乏关于如何来认定虚假财务报表责任,如何确定投资者的经济损失的具体法律解释的原因,故法院不得不认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将其案驳回。这也只是它的一个小小的案例。对2002年我国审理的第一件证券民事诉讼案——渤海集团民事诉讼案来说,由于法律缺陷所造成的损失就大了。在这个案子中,由于《证券法》、《股票条例》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等法规对重大遗漏属不属于虚假会计信息陈述,以及虚假会计信息和股民的损失之间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等问题的规定上不一致,导致了投资人惨重的损失,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和公众对我国良好经济秩序的信心。

从这两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市场经济发展将会受挫,法务会计的功能和作用也将无法施展,就没有办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的影响

法务会计目前在我国主要存在于三个领域:企事业单位、司法机关及国家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因此,社会中介机构尤其是会计中介组织中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状况和执业质量直接影响着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建立与良好发展。

中国自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职业、重建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以来,尤其在1991年开始举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和1994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来,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壮大,到2005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拥有注册会计师会员13.9万人,其中,执业会员6.9万多人,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会计师事务所有5350多家。这些数字一方面表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是令人欣慰的,注册会计师对经济的迅速发展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但是,我们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它同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广泛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大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水平。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是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能真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的前提是独立、客观、公正。但由于目前市场环境不完善,各事务所之间的业务竞争激烈,从而造成个别会计师事务所以委托单位为衣食父母,违反职业道德,放弃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使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度严重下降。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更为深刻的了解到,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具严重失实和有重大疏漏审计报告的行为,使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害。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的发展来说,不仅丧失了自己的行业信誉,而且影响了法务会计这一新兴行业在我国会计业务中的发展壮大。因为在会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会首先接触到法务会计的实践,并且会有众多的注册会计师加入到法务会计的行列,这种趋势必然形成将来我国的法务会计人员主要集中在会计师事务所里。所以,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务会计行业信誉的建立以及在未来业务中的发展。

由此看来,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的低下,不仅给我们的传统会计行业敲响了警钟,而且同时影响了新兴会计行业的进入,这对于法务会计的发展是不公平的也是十分不利的。

(四)没有形成专业化法务会计人才队伍

由于法务会计在我国是刚刚起步,因此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法务会计人才的缺乏,更不用说形成专业的人才队伍,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法务会计人才队伍。

这主要表现在庞大的会计队伍中,占到绝大部分的就是我国的财务会计人员,这虽然是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背景分不开的,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其他专业会计人才的稀少,造成了在全国各地的人才招聘会上,往往一个财务会计名额就会有几十名毕业生前来应聘和竞争;而对于其他的专业会计方向,却很少有人来问津,在这其中,法务会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纠纷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法务会计人员来解决。但是,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是以财务会计教育方向为主的,对于法务会计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也没有开始尝试。这就形成了实践工作中法务会计人员的供需严重失衡状态。因此,要使法务会计人员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就必须对传统的会计教育实施分流即缩小传统会计的招生培养规模,尽快在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法务会计专业,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法务会计人才队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法务会计人员的大量需求。

四、发展我国法务会计的基本策略

(一)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经验,构建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框架

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但是出现在我国会计中的法律问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即便是在已经有了上百年市场经济发展史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早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美国的内部股票舞弊案和储蓄行业的信贷丑闻的发生,不仅给投资人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使公众对经济秩序的信心大大丧失,美国政府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就对这些经济丑闻的账簿进行了调查。而对这些书面证据进行直接有效专业的判断和追索的方法就是法务会计。于是,法务会计就开始在世界各国悄悄发展起来。

各门科学的发展都要求有理论的科学指导,法务会计也不例外。法务会计的

理论指的是法务会计的基础观念,它主要是由法务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和要素等构成。法务会计是会计领域的一个特定种类,它的假定,原则,程序和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与财务会计相同,但它主要侧重于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即法的视角如违法与合法、罪与非罪、赔与不赔、缴与不缴的属性来分析、判断、计量和核算。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积极实体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涉及法律和办理各种案件时对与会计相关的事项需要监管反映的专项会计。

所以,要想深入了解法务会计,就应先从了解它的基本理论结构入手,下面将对它的理论结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法务会计的目标

法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出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用于法庭作证。法务会计的目标处于基础地位,是法务会计的中心枢纽,法务会计的实务和理论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

2. 法务会计的假设

法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其会计假设与传统会计是一致的,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但是,法务会计假设在其内涵和外延上有所侧重。如法务会计的会计主体不是指某一特定的单位,也不是针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而是对本主体(指社会中介机构和司法机关)及以外的经济活动、经济纠纷、经济犯罪等进行调查、计算、分析和认定。

3 .法务会计的原则

由于法务会计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会计资料为凭据来处理涉及法律法规的会计事项的,因此,其应遵循的原则除了财务会计的客观性、配比性原则外,还应强调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允性原则。

4 .法务会计的要素

法务会计关注的是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和经济犯罪等问题,以会计的凭证、账簿和报告为线索,对所关注的经济问题展开调查,进行分析、计算和取证,从而得出合理结论。所以,法务会计要素也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总体来讲,法务会计目标、假设和概念是属于同一个层次上的会计基础观念,法务会计原则是在其基础上所制定的。

5 .法务会计的功能

法务会计所关注的问题是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和经济犯罪现象,其基本职能是向法庭等职能机构提供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庭客观、公正地对经济案件做出裁决的专业依据。

目前,这套理论所包含的各个内容还不完整不统一,它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在构建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时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是法务会计产生的根源,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要求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即其理论要具有动态和时代感;另一方面还要体现法务会计的学科特性。法务会计是会计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其理论与财务会计有共同部分,但又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和所概括的范围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应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从而加速我国法务会计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完善。

(二)修订完善目前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与法律的交流与互助

当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时,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章健全、秩序井然、功能完备和运转灵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正如第二部分所述,我国落后的法律法规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亟需进行修订和完善。

在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时,最重要有两点:一就是要在法律规范和条文中增加与会计有关的民事责任方面的有关规定。二就是要对虚假会计信息的认定以及由其产生的法律责任的划分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另外,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只是在制度上做出了书面的保障,在实践业务中还要加强会计界与法律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因此,一方面要把民事法律规范制定好,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会计与法律的交流互助,只有这样才能在顺利和公正解决会计法律问题的同时,保障法务会计在我国顺利进行和发展。

(三)加快改革会计师事务所,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作为防范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一条重要防线,会计师事物所所从事的审计工

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务报告的正确性和公允性,从而克服会计信息的内外不对称的情况,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尽管我国证券法第13条和第161条有“中介机构负有勤勉尽责的义务,按照本行业公认的行业标准和道德规范对其出具的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规定,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却不论是“银广夏”案件中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琼民源”案件中的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都没有按照此规定去做,而是恰恰相反,都是只顾着收钱,却置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于不顾。又由于这种问题不是出现在个别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是存在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普遍现象,这就暴露了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质量水平低下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深层次上的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改革,应该逐步建立法务会计合伙人制度。国际上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早已经开创了法务会计师合伙执业的先河,早在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银行侵占犹太人存款和财务的事件中,就通过起用了450名法务会计人员,才得以完成客户的委托。并且随着业务量的增多,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法务会计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到2002年时,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含有500名法务会计人员,德勤已有382人。法务会计之所以倍受青睐,主要是由它特殊的会计调查功能和法庭支持功能决定的。它不仅可以协助注册会计师准确全面的完成工作,避免由于注册会计师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而导致的不必要失误,同时由于它又能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会计调查,因此就可以从严格意义上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舞弊,减少因为会计舞弊而导致的经济纠纷案件的发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重新树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形象,并在客观上为自身以后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法务会计行业的发展和法务会计师队伍的壮大。

(四)推进会计教学制度改革,培养大批专业化法务会计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对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99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完成了对美国18种热门行业的追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21世纪18种热门行业中的18种热门职业。这些职业的排列顺序为:(1)会计领域中的法务会计,(2)广告业中的媒体规划,(3)娱乐业中的制作人,(4)顾问业中的管理顾问师等等。由于传统会

计教育的制约,造成了法务会计人员的奇缺,致使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形式下,众多的法务会计职位却是无人问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导致了会计行业发展的滞后。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抓住机会,从法务会计学历教育和在职培养两个方面入手,大力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为此,天津第二人民法院的张硕星设计了“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从现在起用10年的时间,鼓励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辅修法律第二学位,尚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法学自学考试;同时,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法学课程,鼓励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法学双学位。第二步,从本世纪初到40年代,在继续上述工作的同时,在高校会计硕士培养方案中设立法务会计方向;第三步,从40年代后,我国已经具备较强的法务会计师资力量,可以将一些重点院校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转向法务会计,同时建立法务会计博士学位,进一步完善法务会计资格考试制度。

同时,由于法务会计的广泛性,仅仅依靠高等教育的培养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职人员补习相关法律知识,从单一型人才成长为复合性人才。而且,由于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比较强,又有实践经验,所以能够很快把所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再者,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拥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有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设置法务会计部门。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考取律师资格的方式,从事法务会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强注册会计师以及法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技巧的培训教育,向其提供有关部门舞弊的各种资料和服务,使其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掌握法务会计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信息。

在实质上,法务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性边缘学科,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处理会计法律事务的新兴行业,其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如公司法、票据法和证券法等等。由于法务会计的专业特殊性,还要求从业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其中,保密,自律是其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再者,要有独立敬业精神。这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独立与保密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可以认为是审计独立性在此的体现。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务会计,入世后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也需要法务会计,虽然法务会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时期,但是却为我国会计市场展示了

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是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会计新领域,同时也是会计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及时进行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这不论是对于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的开展,还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本文只是对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做出了粗浅的研究,而我国在发展法务会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本文中所研究的范围,所以希望本文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对法务会计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从而为推动我国法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萌等.从安然事件看美国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会计研究.2003.1

[2]盖地,张敬峰. 法务会计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3. 5 : 28

[3]李若山.渤海集团民事诉讼案.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1: 50-53

[4]张硕星. 法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天津财会,2001. 6 : 7-8

[5]张硕星.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大批法务会计人才.会计之友.2001.10

[6]中国财会网(https://www.doczj.com/doc/5a5169066.html,).2003.12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案例一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 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是示范性特色专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积淀,一直在成长,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学科式培养等种种弊端,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专业以开放的办学思路,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特征,体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三强化”策略序化课程,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之上保证“五阶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条件,全面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三、实施过程 (一)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流程 本专业注重健全过程监控,积极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乃至家长的调研、走访、座谈和制度试行等,完善适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共管制度,特别是在非毕业综合实习阶段的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体系、校内学习和校外实际工作一致性的教学监控制度、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素质教育制度等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设计流程说明: 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针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开展会计职业岗位群分析; 3.制定初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并进行行业专家论证; 4.依据会计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教学内容; 5.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 6.校企共同全面、全员、全程监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 与实施,并考核评价。 图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调研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群分布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期,广泛的社会调研十分必要。进行实地调研时,本专业直接深入到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的内容涉及会计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代码630302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全日制三年(2+1)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 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财务与会计各岗位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审计及相关财务工作。 三、职业资格要求 要求学生在校三年期间,至少考取财政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证书一个并鼓励学生考取多项资格证书,具体见表“职业资格证书”。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及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知识; 3.具备必备的计算机、数据库及其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强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 5.了解相关的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财政与金融、税法等专业知识; 6.了解国内外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会计数字书写规范、电子计算工具的运用、点钞和验钞技术以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具有熟练的会计业务核算能力,能按会计基础操作规范和账务处理流程核算企业主要会计业务,进行成本计算; 3.具有根据会计业务和会计记录编制会计报告并进行报表分析的能力; 4.能熟练地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投资、筹资、分配决策和编制财务预算、实施财务控制; 5.能熟练地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 6.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拟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程序和撰写审计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于200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400 余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现有在校生400余名。 本专业经过13年的不断探索,为适应社会经济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要求,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卫生事业管理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如下: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构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每年的专业实习检查和学生座谈,结合各实习单位的建议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参照《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课程要求,制定符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经过培养计划的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特色更加突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任教师开展了“整合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如《环境卫生学》课程将原有四个分散的与水质检测相关的实验,整合为一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事前做好实验设计,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从水样采集到水质分析和消毒的全过程实验,将片段式的知识点融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将乳类粗脂肪、蛋白质含量测定及其卫生质量检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性掌握乳类的卫生质量及营养价值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国家标准。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1] 。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 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李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分析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如建立多样性招录标准、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严格实行“宽进严出”模式和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等,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模式;改革;可持续;实践 1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暴露弊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占据主导地位,也是高校的最初使命和基本逻辑起点,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都是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y。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卜,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 2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小科学,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卜举步维艰,大量优秀人才由于“分数问

题”与大学无缘。 2. 1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灌输式教学而忽视主动性学习 我国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环节甚少。期末考试以教师所列“重点”为主,课程成绩也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评定。在此情况卜,学生平时学习懒散,期末考试前则忙于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明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听从而不会质疑,会考试而不会思考,更小会形成开创性思维,难以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3] 2. 2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广度而忽视其深度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必修课很多而选修课甚少,学生小仅学习压力大,而且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导致学生回圈吞枣、浅尝辄止,没有精力和时问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自己喜爱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及相关管理设施小完善,使毕业生知识技能结构小合理、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匾乏、环境适应和职业迁移能力严重小足。因此也难以确定学习重心和专业方向,与我国社会转型、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及其对人才需求极小适应。 2. 3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绝大部分时问都集中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实验设备与实训场地小完善,实验实训制度小健全,实验实训师资力量薄弱等,也直接给实验实训教学带来巨大困难。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探讨甚少,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小理想。学

浅谈会计专业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会计专业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整合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高等学校职业教育优势和信息化资源,逐渐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要求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各项育人支持政策,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学生从仅仅具有“学生”的单一身份转变为具有“学生”、“徒弟”的双重身份,并且在“老师”、“师傅”的带领下开启职业生涯,学习本领、掌握技能,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2高职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究其本质是为经济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培养能做好经济管理活动的会计人才。随着国内GDP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传统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更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能功底。为了让会计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会计专业育人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现代学徒制日益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2.1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创造更多的会计实践机会 会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有限,小型企业的会计岗位更少,不能承担也不可能承担高职院校全班几十人的实习和轮岗,企业很难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长期实训基地和合作对象,学生也不能时常感受到会计专业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幸福感。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行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信心,摆脱原先的实践教学时空的制约,而且可以解决原先因会计岗位分散使得实践教学组织的困难矛盾,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更多

的核心工作。 2.2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培育更高的会计实践素养 高职会计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现有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会 计专业人才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面对企业经 济业务缺乏基本的、快速的职业判断能力,信息敏感性不够。因此 迫切需要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会计教学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学习 现状在学校内更新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倡导的 为了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的育人模式。现代 学徒制紧密衔接了高职学生的在校学习,全面深化了针对会计学科 知识的多层次理解,增加学生处理账务的动手机会,应当能够指引 会计专业的同学们更多地参与会计综合实践。 3引企入校共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专业 育人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 紧密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重新设 计整改,审时度势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办学。企业依托人才创造更多 经济效益,贡献社会效益;学校依托企业,整合信息化资源,改革 信息化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双方共赢,共同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这种现代育人模 式更有利于建立平稳、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产教融合。为加 快推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引企入校,依托社会会计服务公司等 成立会计服务分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平台。由合作企业提供经济业务原始依据,在徒弟面前呈现处理经济业务 的法律依据,保障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学校与合作企业 诸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等商讨合作培养意向,签订合作 协议,明确培养总目标和时段目标、合作培养期限、共同考核办法、

2021年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简介摘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内外会计人才培养理论,对我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国际化会计人才”为目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在全球 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内容 摘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内外会计人才培养理论,对我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国际化会计人才”为目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新常态经济的高速运行和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衡量标准已从过去简单地对数量的要求转化为对综合素质的质量要求,会计人才既要有国际化视野和意识,掌握具有国际前沿的会计思想理念,又要熟悉我国的会计实践,实现会计人才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因此,培养目标该如何界定?课程体系该如何设置?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这不仅仅是教育界人士在追问的话题,也是各国高校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加快会计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地位,我校与国际组织(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工会ACCA)合作,将国际会计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以下五个方面完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培养目标 由“专才”向“通才”转变,既“立足专业”又“超越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得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泛知识面,能将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融会贯通、创造性的灵活运用的“软人才”,而不是只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领域有专精的“硬人才”,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界定会计人才的核心素养内涵。ACCA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知识,还涉足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而且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要具备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高效传递的能力。 2设置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将13门课程嵌入到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不是简单地替换,而是通过调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融合课程内容,实现“软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替换式嵌入加专业课程调整的思路,改进的教学计划既没有改变原有专业培养的优势,又能实现高素质国际化

论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发展影响日益强烈,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会计专业作为国内外人才需求较大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就显的尤为重要,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中澳会计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标签:会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故则、能够参与国家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由此可见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迅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会计专业作为国内外人才需求较大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就显的尤为重要。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中澳会计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1 我院项目背景以及专业定位 从2005年开始,我院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林学院开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7年开设了中澳会计合作项目,按照澳大利亚AQTF教学认证体系标准,引进澳大利亚全英文教材,采用我院教师和澳方派遣教师联合授课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英语能力。 中澳会计专业面向社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时借鉴澳洲,和国内相关大学中外合作会计专业招生经验,招生范围包括非艺术类高中毕业生,扩大了招生范围、减少了招生类别限制,实现了考生不分专业自由报考的机制。 学生在入校后,通过第一学年英语的强化学习,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尊重学生自身的意愿选择,把中澳会计专业分成出国留学方向班和国内升学、就业方向班。学生毕业之后也有多种选择途径,既可以选择国内就业,专升本继续深造,也可以按照3+2留学模式赴澳大利亚留学两年,获得本科学位。兼顾考生国内就业和出国留学两方面的职业规划。 因此,本专业与国内普通会计专业相比具有更多优势: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我国会计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国内相关执业证书,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的双语专业课程,使其掌握澳大利亚会计专业知识,获得国外同等学力水平。毕业时如顺利通过外方测试,并完成全部双语专业课,学生即可同时获得我院毕业证及澳大利亚TAFE证书。 2 人才需求分析以及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知识大爆炸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 一、专业名称:会计 二、专业分类:管理学 三、专业代码: 四、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五、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工商企业及事业单位(中小型)会计核算领域,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灵活、心理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掌握和相关就业岗位群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会计软件,可以从事相关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管理(如档案管理)及一定的持续发展的会计管理人才,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思想政治素质: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理想、等政策、知法爱国、专心本职工作,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 2、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文化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善于自学,同时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有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4、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理的知识组成结构,掌握和会计专业相关岗位相适应的能力。 5、职业素质:具备从事会计及其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具有自主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方面;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要为思想政治、人文社科; 3、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一定的对口行业相关的与生产销售等自然科学知识; 4、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主要为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基础统计、市场营销、物流基础、财经应用文写作等方面; 5、专业知识:主要为会计实务、相关经济法规、会计法、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原理和会计软件知识等方面。 (三)能力结构 1、职业基本能力: (1)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2)具有从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应具备的能力; (3)具有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获得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 (5)具备税务会计与税收管理的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力 八、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对此,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设置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模式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随着国家之间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使得不少高校传统、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每年全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创新意识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只有竭尽全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出路。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资源也实现了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积极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当前,不少高校仍然秉承传统的单纯继承性教育理念,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试制度方面,都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继承,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学习模式。“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否善于思考和质疑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只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很多高校教育恰恰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 2.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专业,文、理、工划分得非常分明,并且在学科设置方面没有统筹规划,存在明显的趋同性,像会计学、计算机、英语、物流等专业,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了新的探索和发展方向,会计学专业作为广大学子追求的热门专业,也需要顺应大数据发展要求的、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在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大数据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三个方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大数据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一、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1.大数据的内涵。目前,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没有统一定论,通常认为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存在的、数量庞大且内容复杂的、需要专门的软件与分析工具进行搜集、整理、发掘及分析的那些自许多来源汇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可以从三个层面解释大数据: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第三层面是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 2.大数据的特征。①Volume(数据体量巨大)。据“产业信息网”相关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人类已生产200PB(1PB=210TB)印刷材料的数据量,历史上全人类说过的所有的话大约是5EB(1EB=210PB)的数据量。

而当前,典型个人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为TB量级,但一些大企业的数据量已经接近EB量级,如此海量的数据对我们正确识别真实数据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②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相对于以往便于存储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如图片、视频等多类型的数据对我们的处理及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③Value(价值密度低)。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如何通过强大的算法更迅速地对数据的价值进行“萃取”成为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亟待攻克的难题。④Velocity(处理速度快)。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根据IDC的“数字宇宙”的报告显示,全球数据预计到2020年时使用量将达到35.2ZB。在如此庞大的数据面前,高效处理数据就是企业的生命。 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①德国的FH模式。德国推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被称为FH模式。不仅注重系统的科学知识的讲授,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②英国“三明治”模式。英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采用了实践与学习相交错的“三明治”模式,即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查报告 目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结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比较机械、保守。从课程层面看,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酒店教育受教育传统模式及世俗偏见的影响与酒店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酒店教育,注重研究酒店业市场,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合作,借鉴国外酒店教育的经验,科学办学定位、人才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酒店教育模式。 一、建立以就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实现轮岗定岗、五星定位。 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酒店企业的从业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酒店和酒店产品是及时消费品,所接受的是面对面的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因此,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直接体现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专业的实践性强,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摆在第一位,而且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准,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制定实训方案。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酒店礼仪规范尤其重要。前厅管理与服务能力、客房管理与服务能力、餐饮管理与服务能力、康乐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会展概论、形体训练、计算机应用及实习、普通话的训练、英语听说的训练等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以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对上述的主要课程进行训练,掌握主要的操作要领。 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樊继轩,张锡侯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53-03 <收稿日期>2009-12-15 *基金项目: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科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6AJG0260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继轩(1950)),男,5黄河科技大学学报6副主编,副编审,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锡侯(1935)),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学校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改革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国外概况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何谓模式?《说文解字》称:“模,法也。”[1](P120)“法”即方法。“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式”是描绘现实、再现现实的一

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要:2015年,我国财政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会计的管理作用,要加强会计的控制职能,把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内部环境因素。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和要求,对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国际化、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培养模式;能力递进;模块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先进可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技能复合会计人员的决定因素。 一、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模式落后,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 目前,几乎所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中基础理论教学比重较大,专业理论课一般倾向于宏观的知识,注重学生基本素养的强化,与专业课的相关性不强。另外,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内容涉及的行业面窄,教学内容的改革不能跟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在学生就业后业务处理过程中

不实用。 2.教材选用模式混乱,教材内容缺乏规范性和实用性 目前,市场上会计相关教材多、杂、乱,教材内容空泛没有新意,知识点粗糙不规范,对于相关的财经、税法的政策调整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弊端使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开启对教材的整合模式成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行者。 3.人才培养模式不统一,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 我国会计制度正处于变革期,与会计制度密切相关的税务制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另外,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特殊性,产生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金融等特殊行业的会计处理制度的特殊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不稳定性造成了与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这就使会计专业在培养人才上难以实现以实践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目的。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1.构建“多岗学习、能力递进、一岗提升、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多岗学习、能力递进、一岗提升、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形成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培养岗位能力,并依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就业适应性。

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FRIENDS OF 高校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体单一、相对封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创新驱动、开放协同、内涵发展、转型升位”为基本思路,依托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在分析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原因的基础上,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及其实践路径,实现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和系统升级,在会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培育了新的特色与优势。 一、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目标(一)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会计人才培养为中心,运用开放、合作、协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社会网络嵌入理论,针对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体单一和相对封闭的缺陷,在促进教学与科研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向深度协同的基础之上,突破深度协同与开放协同的会计人才培养体制壁垒,统筹推进校校之间、校地(政)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之间开放协同的步伐,形成以双向嵌入为单元系统结构、以实质性“会计人才培养共同体”为创新平台、以“人才培养优势互补、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能力同步”为创新效应的一种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激发会计人才培养系统的内生活力,切实增强会计人才培养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会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会计人才培养水平。 (二)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目标是深层次、全方位、双向式地构建内向深度协同和外向开放协同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优势互补、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供需同步”的协同效应,激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生活力。其最终目标是以会计人才培养系统全方位地开放为杠杆解,全面提升会计人才培养水平,培育“基础扎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二、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为了从深度协同与开放协同两个维度更好地构建开放式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体制机制上保障其有效运行,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上确保其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系统设计和实践运行中充分地考虑和遵循了以下五项原则: (一)内生性原则 内生性原则是指在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践运行中,要以双向嵌入的单元系统结构为桥梁,挖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向深度协同潜力、拓展其外向开放协同空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地激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活力,实现外部人才培养优势和资源的内化,提升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自主能力。 (二)后发性原则 后发性原则是指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以“优化赶超”为关键,通过内向深度协同挖潜和外向开放协同整合,集结内外结合的资源和协同活力,较快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位”,充分发挥会计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互补性原则 互补性原则是指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嵌入双方通过各自会计人才培养比较优势的组合匹配或交互作用,实现诸如教学与科研互补、教师与学生互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高校与企业资源互补等1+1>2的放大效应。一方面,弥补了单向嵌入动力不足和结构不稳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双向嵌入强化整体协同意愿和放大人才培养的协同效用,实现会计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水平和人才素质结构的整体提升。 (四)共享性原则 共享性原则是指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嵌入双方依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而形成的实质性“会计人才培养共同体”这一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因共享和共用优质师资、精品课程、实验资源、实务案例、研究成果、教育品牌等而节约会计人才培养成本,进而放大会计人才培养资源的系统价值。 (五)同步性原则 同步性原则是指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植根于内向深度协同和外向开放协同二者之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向嵌入、集成整合,通过外向开放协同,使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能力得以与国内高校、社会要求、国际专业标准保持近乎同步的提升;通过内向深度协同,加大跨学科、跨学院、跨单位的会计人才培养整合力度,以此进一步提升会计科研水平、推进教 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在阐述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目标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改革探索的实践,提出了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实践路径和创新特色。 【关键词】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结构;实践路径;创新特色 *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113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园地 章新蓉1 顾飞1, 2 1.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2.东北财经大学 1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