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必读文献

政治学必读文献

政治学必读文献
政治学必读文献

一、导语

虽然“政治学”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古希腊,但不可否认“现代政治学”发端于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成立,标志着政治学在大学里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拥有正式的研究机构;到1903年美国政治学会成立及1906年《美国政治学评论(APSR)》专业杂志创立,标志着政治学研究从传统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中进一步独立出来。自此之后,过去一百余年来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背景、研究主题、研究方法、[①]理论框架和评价标准的演变(见表1),特别是20世纪中期后,在追求社科研究科学化的背景下,通过对不同学科理论和知识吸纳,完善和充实了政治学理论基本框架,使其影响力不但在发达国家获得显著地位,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学科研究专业化和科学化产生重要影响。如源自西方学界诸多耳熟能详的专业术语、理论流派等研究成果不但广泛用于分析、解释和验证发达国家政治现象,也在发展中国家促进不同语境下政治学理论融合、延展和演化。

表1:美国政治学发展与变迁

注:改编自Munck,G.L.,&Snyder,R.,Passion,Craft,and Method in Comparative Politics.JHU

Press,2008,pp.39-40

方法指导理论探索与实践。从表1可见,政治学的学科复杂性、研究内容丰富性、理论流派庞杂性使得难以基于单一维度或简化的名词对其予以描述,但在其发展变迁史中,无论是研究目标和视野的设置,理论生成和概念的变化,还是评估标准和学者价值取向的差异等,均最终反映在以方法论演变为表征上。特别是当代政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方法变得更加多元,变革节奏更加频繁,但任一学科研究方法变革必然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政治学研究方法亦然如此。这也导致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政治学的蓬勃发展、引领之势,丝毫掩盖不了各种对它质疑之声,其中既有来自非西方国家政治学者的诘难,也有来自其自身学者反思。如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兴起初期,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瓦林(S.Wolin)在《以政治理论为业》中,便忧心忡忡总结了彼时研究方法选择偏好带给美国政治学的影响:其认为政治学研究科学化取向形成“自满的政治态度、微不足道的研究内容、逐步衰落的教育”[②]等负面效应。

围绕“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取向在20世纪中后期的争论,政治学研究方法家族还带来诸如“后行为主义”等新概念兴起,试图折中或调和不同研究方法使用者歧见,但这并没有降低相关争论的激烈程度,“有关政治学方法论争论一直存在,并在未来不会减弱,”[③]也构成本学科的独特特征。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之后,各种研究方法为获取政治学研究内部的话语权或影响力,导致争论进一步升级。如2000年10月15日在一封发给美国政治学会会员——其信件署名引介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常用的俄文“改革”[④]——被称为“改革先生”的匿名来信中,批评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刻意定量化的取向及其所引起的学科研究范围和视野等偏好,匿名信中指出:“当前政治学研究存在过多强调方法新颖性的贡献,忽略对现实问题解决的考量,通过对经济学经验主义研究模仿而丧失政治学应该关注的本源”。不同学者对此信中观点的评价掀起了新一轮政治学研究方法争论高潮,其争论之广,参与者之众,影响之深刻为以往历次争论中所未有,也被冠为新世纪研究方法“改革运动”。本文通过系统化回顾2000以来美国为代表的政治学发展现状、改革运动发生缘由、发展历程,并深入评价不同研究方法最新进展、在学科中使用特征、对研究议题的影响,进而为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繁荣提供他者实践的借鉴。

二、新世纪政治学研究方法运用新特征

整体来看,21世纪美国政治学的主体格局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就学科发展而言,由于政治学研究内容繁杂,大多数美国大学不单独设立政治学系或者政治学院,而是将其划分到人文学院之中(School Of Humanities Or Liberal Arts),以利于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竞争。同时,根据学科研究主题差异,政治学依然传统的细分为政治哲学,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美国政治,政治学研究方法等不同分支。

而发生变化则是,不同研究主题采用的方法出现趋同态势,特别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经济学等学科方法借鉴,相关统计方法和数量模型对政治学影响进一步加剧,使得基于历史、文化和档案等传统研究方法处于边缘,政治学刊物发表成果中更多趋向于采用定量分析技术。当然,这种趋同性的内部又存在若干研究方法使用的不平衡,具体如下:第一,发表的学术成果中,定量研究方法在不同时期存在使用的不平衡,同时,定量与其他数理研究方法也存在使用的不平衡。以《美国政治学评论(APSR)》刊文为例,从1906到1988年发表的2529篇论文中,共有619篇(24.5%)采用了定量数据分析方法。虽然表面上这一总体比例并不多,而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不同阶段予以考察则可见:以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的兴起为分割点,定量研究文献的发表在此时间之后显著增加,此类文献占年度发文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不足1/4跃升到50%以上,但此时一个显著问题是:这类研究多纯粹借鉴其他学科定量分析方法,并没有贴近政治学研究特征而展现出方法论的独创性;随后以20世纪70年代作为新分界点,此时期定量研究重要创新是从之前大量采用政府部门数据,走向学者使用原创性数据,但总体刊文比例伴随对行为主义的反思而有所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论文从对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的借鉴逐步走向和原创性方法进行融合,所刊论文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又开始进入新的高峰。[⑤]在今天看来,这种不同时期阶段性差异体现出不同年龄段学者对研究方法认识的差异,或者说新生代学者群体中更娴熟也更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此外,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采用也存在差异,如21世纪以来,《美国政治学评论》投稿中虽然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论文一直保持着50%以上的比例,相关数理分析方法和小样本分析方法的采用却一直保持较低的比例(见表2),近年来新兴的数理建模等方法采用也处于较低水平。

表2:美国政治学会会刊《美国政治学评论》所投稿件研究方法使用分布(%)。

注:作者根据历年《美国政治学评论》总编报告整理而成。(注:统计数据反映刊物投稿分布,但最

终刊物发表文章分布接近于此各项比例)

第二,在政治学亚学科中,不同主题或领域存在研究方法采用不平衡。如“美国政治”研究中使用定性方法要低于“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等分支学科,[⑥]以“美国政治”研究为主的刊物为例,通过统计《政治学美国学刊(AJPS)》,《美国政治学评论》,《政治学研究(JoP)》在1989、1992、1995、1998、2001和2004等年份发表的“比较政治学”领域论文可见:“总量只有不到8%是定性文章,其中《美国政治学评论》中定量文章则高达90%,且26%的论文使用了数理演绎模型”。[⑦]但在亚学科“比较政治”研究中,通过对其三大代表性刊物(世界政治、比较政治研究、比较政治学)在1989、1992、1995、1998、2001及2004等不同年份刊发319篇论文数据汇总则可见:“63.3%的文章是定性研究的,36.7%文章是定量的,仅有4.4%文章使用数理演绎模型”。[⑧]这组对比数据可见“美国政治”研究为主的刊物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高于其他亚学科刊物,而定性研究方法使用则低于其他亚学科刊物。

就不同主题的研究方法使用而言,如在政治行为分析中定量研究方法使用高于政治制度或政治哲学分析等主题,以《政治学美国学刊(AJPS)》2011年编辑报告统计结果为例,偏好使用定量和数理模型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民意分析和投票行为研究领域,分别位列其年度投稿量的第一和第二。

第三,不同学者群体对研究方法使用存在不平衡。如对2000到2009年四份美国主要英文政治学期刊(APSR、AJPS、JS、PS)发文数据分析表明:“使用定性方法的女性占24.3%,男性则为18.8%”,[⑨]男性学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显著高于女性。由于定量研究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充分的经费支持、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和严格的学术训练,女性在上述方面弱

势使得定量研究方法采用低于男性学者亦是情理之中。当然,这也与政治学者群体中女性退出比例高于男性有关,如“在职业生涯中期退出的女性比例是男性2到3倍,2006年美国政治学会全职教授只有17%是女性”。[⑩]且鉴于女性学者本身“在顶尖期刊发文比例就远远低于其在教授群体中的整体比例,”[11]也许统计非顶尖期刊中女性对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会有其他的结果出现,但那显然不在本文进一步讨论范围之列。

第四,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政治学教育存在研究方法要求的不平衡。如2007年有学者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荷兰,挪威,瑞士,和英国有关政治学研究方法教学要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美国硕士层次政治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研究方法教育要求较为薄弱;政治学本科生的研究方法教育课程也普遍要求较低(见表3)。上述数据与2003年对美国303所政治学研究教育现状调查相比,研究方法教学要求普遍下降。彼时,60.8%的政治学本科生,78.8%硕士生和46.8%的博士生需要修习研究方法课程。

表3:美国大学政治学教学提供研究方法课程的比例(%)

注:Thies,C.G.,&Hogan,R.E.,“The State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Methods Training in Political Science”,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s,Vol.38,No.2,2005,pp.293-297.

当然,对研究方法教育要求还与相应国家教育制度有关系,在强调注重学科研究深入而非通识教育的北欧则发现更加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特别是定量研究方法,如荷兰,挪威等(见表4),而强调通识教育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则相反。研究方法课程也是英国政治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并且欧洲政治学会在2003年就提出方法论课程(包括统计学)学分是获得政治学本科学位基本要求之一,[1,2]但在东西欧也还存在不同情形,如政治学研究起点较晚的中东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期刊发表的政治学论文中50%以上的文章为定性分析,最高年份甚至可以达到80%。[13]

表4:不同国家政治学学习中需要研修定量方法课程大学的比例(%)注:Parker,J.,“Undergraduate Research-Methods Training in Political Science”,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s,Vol.43,No.1,2010,pp.121-125.

总体而言,在研究方法使用不平衡的特征下,新世纪以来定量分析和数理模型在政治学研究成果发表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这种期刊发文的偏好使得政治学领域的初学者和研究者不得不从新思考自身的研究定位。定量研究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垄断地位也带来其他研究方法使用者的不满,为了定性研究重新获得一席之地,定性研究者不断发出有关研究方法变革声音,进而导致政治学研究阵营内部分裂和共识缺失,伴随美国国会议员屡屡提议取消国家对政治资助,美国政治学研究在21世纪遇到前所未有的内外挑战。

三、新世纪政治学研究方法运用的争论及挑战

本部分将通过分析性叙述展现21世纪以来美国政治学不同研究方法使用者内部分裂过程及外部国家资助危机,为下文进一步探索这类事实表象的背后逻辑奠定基础。

(一)政治学研究方法分裂及定性研究者的反诘

新世纪开端,在“改革先生”发送给部分美国政治学会会员的匿名信之前,早在2000年3月所召开的美国西部政治学年会上,两位年轻的女学者就发表了《狭隘的政治学研究生方法论训练》批判研究中的定量取向,进而导致在课程设置、期刊发表中定量研究的“霸权主义”,及对定性研究和诠释分析路径的排斥。到2001年4月,美国政治学会针对学者对该学会出版的两本旗舰型刊物《美国政治学评论》和《政治科学与政治学(PS)》定量偏好批评,及时做出回应并最终同意出版新刊物《政治学展望》(Perspective on Politics)以反映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定性研究者提供新发表平台的《政治学展望》创刊和出版,可以视为定性研究者在此争论过程的重要成果,因为在历史上历次方法论的争论中多最终演变为定量研究提供发表平台而创办刊物,如创刊于1968年行为主义盛行时期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学》,和独立政治学调研数据兴起及政治学数量分析方法创新时期创立的《政治分析(PA)》(1989年创刊)均属此类。

同时,在2000年以来十余年的美国政治学年会中,围绕政治学研究方法使用的争论,多次组织主题圆桌论坛,如“政治学方法论与改革”、“改变一切(Shaking Things Up):政治学未来方向”;以及美国西部政治学年会和中西部政治年会举办的“方法、方法论与改革:定性与解释的方法”、“美国政治学被固化在定量研究中吗”等,形成在专业学科年会中探讨方法论发展的新高潮。到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首次资助“政治学诠释方法工作坊”,随后美国政治学会年会中也首次设立“诠释学方法”为主题的分论坛,[14]进一步扩展了定性研究讨论范畴。

这类研究者层面的争论还迅速扩展到政治学的学习者中,虽然学生对研究方法课程的不满是普遍的现象,[15]但此期间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生们首次开始呼吁老师开设定性研究的课程。为了进一步平衡不同方法在学科发展中的使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定性研究方法联盟(CQRM)从2002年开始提供一年一次的定性研究方法培训(目前更名为“定性和多重方法研究中心”IQMMR);具有四十年历史的耶鲁大学社会与政策研究院(ISPA)也在21世纪初期为研究者和初学者提供年度的田野实验研究培训,这两培训机构的影响力目前仅次于密歇根大学开展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校级联盟(ICPSR)举办的暑期定量培训。

上述定性研究者推动下、学习者要求下、相关机构培训支持下,自2003起,美国政治学界越来越多的定性研究讲习班开课,越来越多的定性研究文章和专著出版,如《反思社会不平等》、[16]《案例研究与理论拓展》、[17]《改革:政治学研究的反叛》、[18]《让政治学变得重要》、[19]《案例研究:原则与实践》、[20]《定性研究手册》、[21]《公共行政与非盈利部门管理研究方法》。[22]

但一个饱受来自学科内部关于研究方法争论的专业往往造成学习者的不坚定、研究群体的不稳定和研究结果被不同方法拥趸的互相否认,进而导致学科发展的信用、效用危机和市场适应性危机。新世纪以来美国国会议员屡屡动议取消对政治学研究资助,这在许多学者看来即是当前政治学研究方法采用中存在市场化适应不足。正如30年前里奇(D.Ricci)指出:定量研究表面上带来的是政治研究变得更专业化和科学化,但事实则是政治学的悲剧,因为“这将降低政治学作为对当前国家体制和民主价值支持解释功能的发挥,提高公众对政治学的理解门槛”。[23]同时,依赖大量数理模型支撑起来的政治学研究文献导致阅读受众缩减,即为“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的最好例证”。[24]

(二)政治学研究的外部挑战

政治学内部的学术争论被嗅觉敏锐的政客所扑捉,作为政治学研究重要资助来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屡遭被提议取消的压力,从2009年美国参议院议员科伯恩(T.A.Coburn)

提出取消为政治学研究拨款的修正案以来(C.AMDT.2631),多位国会议员提出类似动议。虽然此基金在政治学领域科研资助占其总比重并不高,据高等教育透视(Inside Higher Education)数据,2012年其对政治学的资助金额仅有1100万美元,相比其他生物、航天等资助,可谓九牛一毛,仅占2012年NSF全部拨款的千分之一。1999年到2009年该基金也仅为政治学研究提供9000余万美元,而2008年一年为整个社会科学和经济学领域科研资助额就达3亿美元。即使在所有政治学研究资助中,备受科伯恩诘责的过去十年单项资助额度最大的密西根大学美国国家选举研究[25]项目,拨款也仅为500万美元。但国会议员们认为该研究项目所搜集的选举数据无人问津,对选举的预测和评估更不会得到普通市民的关注,因为人们可以从各种报刊、电视和网络媒体中获得各种选举信息。对此指责,一些政治学者进行了积极的反驳,甚至连并非政治学者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也在《纽约时报》博客中撰文称“这些调查所搜集的数据是无价之宝,科伯恩看法有失客观。而且科伯恩也忘记了美国各类媒体对选举报道恰恰依赖了此类政治学智力资源”。[26] 在各社科领域学者的抗议声中,上述科伯恩修正案于2009年底参议院投票中以36票赞成62反对败北。[27]美国政治学研究暂时取得了稳定财政支持。但在2012年5月审核国家科学基金会2013年财政预算时,美国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08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共和党议员弗雷克(J.Flake)提出的针对《商业、公正、科学与相关机构拨款法》修正案(H.AMDT.1094),该修正案明确将政治学研究排除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范畴之外。此外,在2013年3月美国预算案争论之际,参议院议员科伯恩再次提出限制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修正案,并给出相关政治学研究资助限定门框,即除非该研究议题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才可获得资助。这期间由于奥巴马政府关门等因素,为避免政府停摆,科伯恩修正案伴随美国参众两院为期半年的联邦政府提供持续资助法案表决通过而通过,紧接着2013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即取消新一轮政治学研究资助申请。幸运的是在2014年1月通过的新一年度政府预算法案没有关于限制政治学资助的条款,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政治学研究资助经历短暂的终止后得以重新恢复。

此次美国国会取消对政治学的资助后,受到美国各界广泛关注,虽然更多是对美国国会此举持批评态度。如2012年7月的《自然》杂志认为美国国会存在学科的偏见,[28]美国社会科学联合会(COSSA),人文协会(NHA),美国教育委员会(ACE),美国教育研究委员会(AERA)等均发表声明反对众议院通过取消政治学资助的修正案,甚至连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社会行为科学与经济学部也曾表示反对。美国政治学会更是在其网站专门设置了一个对取消资助抗议的专栏。[29]其中,彼时的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布雷迪(H.Brady)发表公开信称:

“取消对政治学研究的国家资助将削弱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将阻碍对他国政治行为的理解,将失去对公共政策效率与公平的认知,同时也将使得跨学科协作中政治学知识出现短板。”[30]美国政治学者还指出:政治学研究事关国家利益,像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E.Ostrom)就是这个群体重要代表。但也有学者给出相反的声音,如美国政治学会刊物《政治学展望》主编埃塞克(Isaac)教授指出:“虽然大部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政治学研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如果说这些研究成果能产生学者所自称的那种明显的公共价值效用则无疑是与自己开玩笑”。[31]

简而言之,美国国会中断对政治学资助的提议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同时也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普遍削减政治学资助背景下发生的,如2012年加拿大就取消了持续40年的旨在促进世界他国学者参与的“理解加拿大”项目资助(Understanding Canada Program)。而诸如政治解释的平庸化、壮大于冷战时期的政治学需伴随冷战结束而结束等削减这类资助理由,[32]其背后的真实逻辑体现有关政治学研究走向和议题选择对现实影响效能张力的激辩,而这恰是由当前政治学方法经历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非健康分割造成的。

四、政治学研究方法争论与挑战的新认知

不同研究方法取向背景下,定量研究者倾向于聚焦行为层面或较小分析单位的比较,而定性研究者则倾向于宏大历史叙事或制度的比较;同时,决策者认为政治学研究无足轻重难以促进对政治现实了解和政治难题处理,而研究者认为政治学研究关系公众国家认同、制度理解等。这些不同立场下的各说各话,呈现研究中对方法论的盲目崇拜或“方法论误导(Methodological Deception)”[33]带来的议题认知错位,难以适应政治发展现实需求,进而引起当前政治学知识再生困境,理论创新窘境,以及影响力下降和定位模糊的趋势,从2014年最新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数据可见,在曾入选或现任的2200名院士及437名外籍院士中,仅有21名是政治学家,[34]远远低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所以,美国政治学会在《21世纪的政治学》报告中才焦虑“新世纪政治科学究竟如何定位”,[35]如何有效履行政治学的使命,解决政治现实问题,将政治学专业知识传播给执政者,让公众认识到政治学家的效用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而更加客观评价不同研究方法对政治学发展的意义,充分认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差异、不足,则成为破解当前困境和挑战的钥匙。

(一)定量研究的价值和不足

就定量研究方法而言,其意图基于规模样本量分析,展现以下层面的分析价值:探索一般性普遍问题、验证已知事实或实证概括、开阔新研究空间、探索因果机制、预测事件发生

或结果等。其分析结果可靠性取决于模型的解释力、变量的因果关系、统计显著性及数据质量影响。

但也存在不同层次的问题,首先,在跨国比较研究中,定量测量为获得观测因果效应的平均水平,可能存在如“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系数误用、测量误差和可靠性差异影响、总体误差率及其带来的分析、概念对等性”等问题,[36]因为在比较过程中,学者常假定其观察值与测量值是有效的,却对于测量值的有效性很少探索。

其次,政治学定量研究中数量模型使用已经占据主要地位,但对模型在研究中所扮演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尚不足;既可能存在“模型的错误设定”,[37]也会在宏观政治过程分析中有以下风险:模型规模(Model Scale,即模型囊括内生性变量的数量,特别是宏观政治过程变迁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何有效扑捉到相关变量等问题),内生性,持久性(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可能仅受短期因素影响,还存在若干受到中长期因素影响的变量与其混合作用)和分析结果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存在一般均衡理论、等价物来协助建立方程模型,但政治学显然不存在这些替代指标等)。这些疑问构成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中固有问题。[38] 最后,数据质量、数据公开和隐私保护依然存在重要问题。如源自学科协调失败或数据测量困境,大量使用的私人部门(如学者个人或NGO组织等)数据存在结构性缺陷:系统性的供应不足、数据生成的系统性无效和数据不透明问题,专业学者如何获得专业数据依然是现实亟需解决。[39]此外,数据的普遍使用既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机遇也带来隐私保护问题,虽然2012年新修订的《美国政治学会政治学专业伦理指南(APSA’sGuide to Professional Ethics in Political Science)》有关数据使用和研究透明度的规定,为数据共享和再验证走出重要一步。[40]越来越多期刊也鼓励或制定政策要求实证研究数据公开以便被再次验证、进一步分析和促进学科发展。[41]但信息收集者和使用者如何平衡数据公开和隐私保护依然有待进一步讨论。[42]

(二)定性研究的价值和不足

定性研究方法核心目标在于对单个样本或独立样本中结果进行解释,倾向于围绕明确理论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意图通过案例选取及理论建构达到将政治学理论影响最大化。对于政治现象的解释,定性研究者常以充要条件视角思考因果关系,进而通过因果机制推演来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存在联系,并常借助比较以探索社会现象对理论发展和政治实践所具有的意义。

但是定性研究方法存在三个显著倾向,即:“对进行一般性概括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倾向于在理论中引入限制性条件(Scope Conditions);与定量研究及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

研究相比,更注重用多元视角观察社会现实”。[43]具体而言: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确信规模较大的样本必定产生因果异质性、理论的误用及因果关系的误设,故而倾向采用较小的范围,以提供理论演化时间轴变迁的指引。如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普遍会划定其理论的适用范围,以使推论仅适用于有限的案例,缺乏一般性概括勇气,不像在定量研究中学者通常更为宽泛地界定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力求对大量案例进行归纳,这也直接导致定性研究因果关系归纳和一般性概括比大样本定量分析更为脆弱。

其次,在定性分析中,学者常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其认为概念界定不清是导致测量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形成有关测量效度的争论多聚焦于特定概念的逻辑结构和具体内涵。相反,在定量研究中,学者很少关注由概念界定和结构引起的测量误差,而是集中探讨模型测量误差和指标变动。

最后,定性研究方法论者更愿意相信社会现实是复杂的,并尝试以多元视角予以解读,进而形成以路径依赖、临界值的存在、交互作用、策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双向因果关系(Two-directional Causality)或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s),以及等效性(Equifinality)或多效性(Multifinality)等作为常用解读术语。这些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将会影响到对政治现实认识叙述(Knowledge Statements)的有效构建及验证。例如,皮尔森(Pierson)就将比较政治学学者对研究背景、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限制性条件的高度关注,与他们对世界复杂性的集体认识相联系。他认为,比较政治学者“已经被那种认为现实中的因果关系充满了多样性并且受环境左右的本体论所深深吸引”。[44]班尼特和埃尔曼(Bennett,Elman)也持有与之相似的观点,[45]这类看法在2006年美国定性研究方法学会(IQRM)发给与会者印着“因为生活是复杂的”T恤衫即为这一群体的最好明证。实际上这种叙述具有误导性,一则认为定性研究学者都持有复杂的世界观,而定量研究学者的世界观则较简单的假说与现实不符,二则认为定性研究者有时在研究中会给出比定量研究者更为简化的概括理论也是与事实相左。

当然,无论何种研究方法,都存在若干共同的不足,如定性和定量研究都离不开对相关案例或变量的选取,而这种选取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学者研究的结论。这即为案例(变量)选择性偏见(Selection Bias)。目前,政治学研究中的选择性偏见问题自1990年学者格迪斯(Geddes)观察到并提出之后,[46]随后金(King G.)等人在1994年再次强调指出,普沃斯基(Przeworski)等在2000年也分别指出,经过这些具有影响力学者的关注之后而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差异

恰当理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具体差异有助于更好的认识不同研究方法的本质。从上述分析可见,虽然不同研究方法的总体目标均为实现对政治现象有效描述与合理因果推断,但他们至少在以下十个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解释路径、因果关系、多变量解释、等效性、范围延展和因果归纳、案例选择、加权观测、关键案例、缺失项(Lack Of Fit)、概念与测量等(见表5)。除了这十点以外,也许还有其他差异存在,但已有研究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类别对理解和交流障碍的产生至为关键。

表5:定量与定性研究对比

改编自:Mahoney,J.,&Goertz,G.,“A Tale of Two Cultures”,Political

Analysis,Vol.14,No.3,2006,pp.227-249.

综上,不同研究方法对政治现实解读都具有其各自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政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崇拜,是缺乏对“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差异的真实理解,进而导致误解被逐步强化。定量分析从本质上包括数字的使用,但也严重依赖于文字解释,定性研究也会运用一些数据,许多定性研究方法事实上也需要定量研究的支持性信息。当然,鉴于两种研究方法传统的上述差异,有必要注意的是,定量研究中好的建议和实践也许在定性研究中并不那么适用,反之亦然。同时这种差异还带来对学科研究的不同影响。

(四)不同研究方法对政治学的学科影响

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相辅相成,宏观来看,研究方法的秉持关系到研究主题选择,专业定位,知识积累,研究过程规范和研究结果可靠性;微观来看,研究方法还为政治分析提供

“概念澄清、理论发展与验证、观念对比、因果推断等工具”。[47]现代政治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之后,由于方法论选择或偏好所造成的学科发展变化也逐步显现。

首先,在不同研究方法的影响下,政治学研究正在分野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和整体主义(Holism或Non-Reductionism)。前者认为政治研究应该是:通过分析个体行为及个体间相互关系来解读政治现象,后者则认为对上层建筑如国家,制度,文化的分析才是政治学研究核心内容。[48]如理性选择理论影响下的政治学者多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者,哈耶克和波普尔等均认为诸如社会、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等概念过于抽象,应该避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和解读,因为对于宏大历史现象的解释永远难以穷尽,只能永远在接近。而源自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影响下的政治学家又多为方法论的整体主义者。此时,制度变迁,体制变迁是整体主义者研究中的常用词汇,并将社会科学复杂性作为从整体层面考量的重要理由。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相关共同体如国家,政党,文化或制度等究竟是政治行为的副产品还是本来就独立存在的实体,或仅和政治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其次,导致“诸多已发表文献的研究动机多为方法驱动的研究倾向(Method-driven Research)而非议题驱动的研究结果”,忽略学科理论创新和知识有效积累。“问题驱动的研究”是以针对现有知识和已有解释缺陷、矛盾的鉴定等为起点,而非以数据或案例设计,概念澄清为起点。[49]我们认为科学的研究进路应该是“确定学科所面对核心问题和研究主题,进而采纳针对这些主题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50]才能避免注重数理抽象化而非现实关注,忽略重要议题或宏大议题,忽略文本。政治学研究的“方法驱动”倾向也验证了学者韦巴曾经的担忧:“政治学中出现诸多研究范式革命和方法论变革的运动,如从比较历史研究到制度主义,从行为主义到后行为主义,从批判主义到后实证主义,从结构主义到诠释学派等,但却很少有推进其学科进步的运动。”因为“方法驱动”所探索问题常存在韧性(Toughness)不足,像不同的方法论革命中一重要目的就是“为寻求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类型的普遍法则,这反而可能会弄巧成拙”。[51]

再次,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方法偏狭具有功利性。从研究资助角度,如果学者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政府支持,就需采用以定量方法为主轴,有学者发现受美国政府资助的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中采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比是9:1”。[52]而如果学者希望发挥政治科学影响力,受到公众的关注,就需要对与政治有关的“宏大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并积极主动向公众传达他们的研究成果,如哈佛政治学教授帕特南(R.Putnam)和斯考切波(T.Skocpol)均无不表示对当前学者逃避政治研究“宏大主题”的担忧,当然,也有学

者并不同意此观点,如罗伯特·达尔认为,虽然今天只有很少人研究权力,但并不意味对权力研究的不充分,而是相反。

最后,执着一种研究方法取向还对政治学的初学者带来深刻影响,忽略政治现实主题使得政治学专业学生从一开始就聚焦过小的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或相关性验证,忽视了理论与实践间关系。派卓斯克(Petrocik)曾以政治学中选举研究为例,指出目前此类问题的研究方法偏好“忽略对经验事实的解释”,[53]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使可观察的经验规律淹没在日益增长的复杂模型之中,遮蔽研究中重要的背景信息”。[54]所以,约瑟夫·奈在《政治学靠边站》忧心的指出,“政治学正在滑向沉迷于各种说辞,脱离政治现实而不食人间烟火的危险方向,”[55]因为目前的政治学研究者一方面自身研究成果难以有效吸引政治学界以外的公众,另一方面也缺乏向观众解释此学科知识的动力和勇气。

以上通过梳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间的主要价值、存在问题、相互差异及其对当前学科的影响表明: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法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统一政治科学的研究。所以,近年来,不同研究方法的竞争带来相应的新发展,而各自被诟病的不足则带来新融合的趋势。

五、割裂还是融合?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新趋势

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最大变化是从“问题发现”转变到“问题解决”层面,[56]这种转变以及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需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分野。政治科学的工作不仅是对日常政治进行评论或为处理政治时事提供理论,而是聚焦政治有效运作的基本特征,为实现更有效的政治生态创造条件。当前由于研究方法的偏狭带来政治学科发展挑战使其无法为“问题解决”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57]其实方法使用上都有得有失,不存在简单的从“最坏”到“最好”的层级划分,但存在语言和研究工具的区分,[58]他们“松散的被整合,内部却激烈的竞争着”,[59]新世纪以来,相关研究方法也不断通过互相借鉴和创新,在争论中有新发展。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新发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通过学者的不断努力,在各自领域近年来均有新突破,如在定量研究方法使用上,首先是随着数据获取便捷使得政治学家更容易验证传统宏大理论或政治现象,更加创新的分析成为可能,特别是不同时期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定量研究者转向使用有别于面板分析(Panel Data Analysis)的混合时间序列横截面数据(Pooled Time-Series Cross-Section Analysis)方法,这一定程度上弥补定量研究对于宏大社会现象解释时存在的

方法论缺陷,比如对国家转型研究,政治冲突研究等。这类宏大比较(Macrocomparative)方法的采用既是对定量研究批评者的回应,也是定量研究未来的新趋势。[60] 其次,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发展的帮助下,通过自动收集分析文本数据可以帮助政治学家发现鉴定出新的政治特征。因为所有的政治行为都伴随大量政治文本的产生,自然语言统计较好承载了使用这些数据的基本假设,包括文本产生的随机过程,政治变量和可供观察文本之间的功能性联系,变量的本质等。

最后,经济学研究中为避免内生性或样本选择偏见问题的反事实分析法(The Analysis of Counterfactuals),正在逐步引入政治学定量研究之中,[61]其中倾向分数配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内生转换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等主要的反事实分析方法在新近出版的政治学文献中使用越来越多。

而在定性研究最新发展中,如对因果过程观察(Causal-Process Observations,一种评测特定案例特定结果原因的方法)的使用,学者尝试运用过程观察来进行案例分析和假设检测,其有助于研究者:“重现所发生的特定事件或过程,建立展现初始事件和过程发生后的不同结果”,[62]从而提升因果解释的可靠性。这种定性研究方法的新发展使得不需要脱离国家层面的分析,也不需要刻意增加案例数理以增加因果推理的可靠性。[63]事实上,小样本的因果过程观察,特别在国家层面的过程分析可实现对给定理论探寻支持或反对的证据。另一新发展就是在定性分析中引入时间因素,因为之前任何的因果推断和历史解释逻辑都是暂时性的(Temporlity),所以只有加入时间因素,才可以更好的理解制度变迁、政治机制、变化序列和建立过程。[64]

(二)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

除单一研究方法在自身领域中的新发展外,学者还对研究方法运用呈现三种不同路径:方法论的一元论,多元论和方法论的折中主义。一元论者认为多元论只是幻觉,而定量研究者认为多元论者并不真正的理解定量方法,定性研究者则怀疑社会科学内容能否被这类数理表述所解释清楚。[65]尽管如此,一个潜在的共识依然形成:有必要建构政治学研究中定量和定性方法之间的桥梁。

为了促进方法论的融合研究,美国政治学会“定性和多元方法研究委员会”(APSA Qualitative & MultimethodResearch Section)特意设立萨托利奖(G.Sartori Award)及乔治奖(A.L.George Award)以表彰相关优秀研究成果和学者。近年来,多元方法论者格尔茨和马霍尼(Goertz&Mahoney)的论文在2006发表于《政治分析》之后,迅速成为该期刊近十年来高引用和高阅读文献之一。更早之前的如雷吉恩(Ragin)在1987年从定性研究者角度出

版的《比较研究方法:超越定量与定性的分野》[66],以及金、基欧汉和韦巴等1994年从定量研究者角度出版的《社会研究设计》等著作在今天也都具有广泛影响,激起关于研究方法多样性探索的新高潮。

恰当的“研究方法融合”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分析和捕捉研究对象本质。多元方法研究(Multimethod Research或Mixed Method Research)避免单一方法缺陷,通过案例分析、小样本分析,定量分析等路径,增加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应,达到最佳研究效果,扩大不同研究者的视野,有助于打开探索研究对象新因果关系本质的窗口,探索不同国家的共性和差异,克服社会科学研究中“解释性赤字”(Explanatory Deficit)。

其实,多元方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运动时期,但直到21世纪后才真正的被广为认知。具体而言,当前方法论的融合成果主要有如:系统过程分析法(Systematic Process Analysis)、[67]因果关系重建(Causal Reconstruction)、[68]合成控制法、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有效融合定量和定性优点的“嵌入式分析”法(Nested Analysis)、[69]以及跨国研究中可控性比较(Controlled Comparisons)。

本文将重点解释目前广泛使用的“合成控制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政治学研究中比较单位多被归纳到实体单位,如国家,区域。当分析单位是较少的集合体(Aggregate Entity)时,被比较样本的混合(即合成控制Synthetic Control Method)能比单一样本更易发现比较对象特征。因此,为了克服控制组与研究分析组因非相似性造成的误差,通过合成控制法来构造研究分析组的合理对象,即基于数据驱动合成虚拟组样本来分析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合成的虚拟组(对照组)是对所有选用对象一个加权平均,[70]这种方法能够非常明确的显示每一个对照组(选用对象)在构造反事实状态时的贡献,避免把差异较大的分析样本带入试验组,为小样本研究中采用定量推断带来新空间,同时也没有排除定性方法的采用,实现对不同研究方法的有机融合。同时,传统的回归模型所计算的标准差只反映了用微观数据估计宏观效果时的不确定性,是对无法得到的宏观数据一种反映,而合成控制法则克服这种不确定性。[71]

其次是定性比较研究,自密尔(1843)将比较传统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之后,学者都在追寻比较研究方法的变革。1987年雷吉恩出版的《比较研究方法》提议将布尔代数方法与定性进行融合,汲取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中的优势进而形成“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研究者使用,“谷歌学术”显示雷吉恩所著该书已成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引用最多的书,达到3650次。此方法基于不同的编码标准还可以分为三个亚类:清晰集定性比较研究(C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研究(FSQCA),多重值定性比较研究(MVQCA)。

[72]有学者总结认为该方法至少基于5种研究目的被使用:[73]最基本的使用目的是简单数据概括挖掘,使用综合方法描述案例。进而反过来用于数据解释、合成以及类型学建构;检验案例分析的一致性,避免逻辑矛盾,确定解释模型中异常现象;检验现有理论;用于评估新的观点或探索现有理论中的未知知识;实现对新理论的再精细化,链接和深化现有理论。到2014年该方法创立28周年之际,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一方面发表论文和专著增多,另外学术领域不断开拓,甚至“从政治学延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74] 当然,方法的融合和创新也存在若干问题,如不同方法间差异化的本体论与因果关系概念可能导致融合后的方法并没有降低研究误差,交叉验证也不可行;[75]此外,好的多元研究方法融合要求研究者具有很强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背景,但显然很多学者并不具备此条件。而学科内方法的创新同样也被质疑,类似上述定性比较分析不是认为是严格意义方法创新。[76]所谓方法创新也许是将一种已有方法运用到新的研究情景之中,即跨学科方法的采用或是历史中方法在今日的重新再现,很少有真正学科内生性方法的创新,如借鉴自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法即为此类。

六、简短结语及对中国政治学发展启示

上文分析可带来以下三点简短结论。

首先,“不同方法使用者有不同的研究任务和目标”,或者是用不同的研究文化理念来分析同一类社会现象和事件,这时而唤起对宗教的隐喻,有学者在评论该问题时将这比作是对不同神灵的崇拜,[77]也有学者认为仅类似是对“同一神灵崇拜,只是崇拜的形式不同”,[78]所以,“只要有人提及即可引发论战,”即不同方法文化传统中所体现出自身价值、信仰和规范之间的差异,且相互之间表面看似兼容,实则误解丛生,当此研究方法持有共同体的成员向彼方法共同体成员表露观点(无论对错)时,后者可能视之无益,甚至有所轻视。这种表面化的认知和直觉化的评价究其缘由即为上述分析所指出的:对不同研究方法内在价值、问题、差异、最新发展趋势认识不足。

其次,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争论及其对学科发展影响与对联邦财政资助期待构成矛盾。“这种两难的境地,体现在无论是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经费”。[79]一方面,方法论的偏好影响到学科研究内容,进而影响到社会对政治学评价甚至国家财政资助;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资助又影响到其研究内容选择和定位。这就带来一个不良的学科发展循环,研究者既不满于研究方法偏好、联邦政治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也不满于此种研究定位下学科影响力下降和为获得政府资助刻意迎合的研究主题或方法选择的现实。由于获取联邦研究资助是该

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并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中如研究生入学率、教职人数等一系列指标,加之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比,长久以来对政治学基础研究资助依然匮乏,学者不得不投向更易获得资助的政治学应用研究,[80]所以也不难理解例如选举行为等应用性研究在20世纪中期普遍兴起的原因了。

最后,研究方法分割导致毫无规则的分支学科发展,使得研究者和学生们难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和一致性的“科学推理的逻辑”,[81]破坏了基于政治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来构建起的学科体系”。[82]

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现状与危机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虽然近年来中国政治学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有关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在中国当前也存在若干不平衡,有学者对8本政治学期刊中涉及亚洲主题的400余篇文献分析发现,研究方法采用上大多为经验性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内容则多以国家为分析单位。[83]这种研究方法偏好当然也是不利于中国政治学进一步发展,以及对中国政治实践的理论化提炼。

当前政治学学研究正从少量的稀疏数据分析转变到来源多样的大数据挖掘;从学者单打独斗到大规模跨学科协作,以及类似实验室般的研究队伍建设;从纯粹的学术追求转型对公共政策、商业政策和工业政策等学术领域施加影响。中国政治学处在这样一良好发展阶段,在追求中国政治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双重愿景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反思需要从以下方面着眼。

首先,进一步探索不同研究方法对中国政治现实解释的适应性,关注不同研究方法使用的平衡和最新发展。如寻求本土化政治学研究建构过程中,定量研究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本土化指标建立和研究变量分解,这样既有利于本土化政治概念的诠释,也有利于本行化理论的生成及其与他国学术研究对话;而在追求理论深化和方法创新中,定性研究和多元研究方法则将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助于将中国政治学研究成果纳入政治学学科理论体系,促进中国政治学研究成果的扩散及演化,为他国提供中国经验借鉴。

其次,吸取美国政治学研究中方法论盲目崇拜或“方法论误导”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反思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对其他学科或理工科研究方法的简单复制倾向。如从20世纪90年代对因果关系探索到近年来兴起的试验方法使用,虽然试验方法在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中有着光辉而悠久的历史,但对于该方法外部效用的担忧和实验受体结构特征的限制使得其常被认为是政治研究中“毫无必要的装饰品”。[84]

最后,面对不同研究方法成果,需怀着对“他者”理解和了解的心态看待,探索一相互尊重的对话道路,任何不顾基本研究目标而谴责“研究方法选择”对于学科发展和进步没有

任何帮助。正如今天,如果回顾赫世曼(Hirschman)在20世纪70年代政治学行为主义兴起时期对研究方法使用的评价依然振聋发聩,他指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无论是盲目的数字游戏(Mindless Number-working)还是难以自制的盲目理论化(Compulsive and Mindless Theorizing),都容易造成对政治现象理解的障碍”。[85]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在朝着此方向予以努力,而国内外相关的政治学刊物也极具远见地为这种努力提供知识传播和理论分享平台,体现中国学派气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政治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 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 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 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50部新闻学必读书目

新闻学专业书单 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荷)迪克着,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美)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保罗·莱文森着,何道宽译:《新新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黄旦:《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 9、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1、尼尔·波兹曼着,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埃默里父子着,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莫利:《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凯瑞着,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6、(英)迈克·费瑟斯通着,刘精明译:《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8、王卫明:《高级新闻采编实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9、(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16年版 20、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罗素着,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2、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3、(英)安东尼·吉登斯着,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4、扬之水:《读书十年》(一、二、三),中华书局,2012年版 25、(美)詹明信着,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97年版 26、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7、(美)詹姆斯·麦迪逊着,尹宣译:《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下册),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2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三联书店,2013年版 29、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杨光斌:《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3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2年版 34、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中学生必读书目及推荐书目

该套书目分为:一、《中学生必读书目》;二、《给中学生文史哲爱好者的推荐书目》;三、《给中学生文艺爱好者的推荐书目》;四、《给中学生科学爱好者的推荐书目》。二、三四种推荐书目包含国家教育部《中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定书目,每一部分各包括图书50种,其中:《给文史哲爱好者的推荐书目》主要分为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科学、经济、历史地理学八大类。 《给文艺爱好者的推荐书目》主要为文学理论、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艺术理论、艺术作品五部分。 《给科学爱好者的推荐书目》分为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地球、生物、环保等科学、医学及农业、工业技术五种。 尽管本书目所列有部分图书本馆暂时还未购到,但作为信息储备,了解该书概况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学生必读书目(共40种) 一.初高中必读部分: (10种) 1.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5.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6.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7.阿Q正传//鲁迅选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8.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9.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初中必读部分: (15种) 初一年级: 1.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 3.童年/(俄)高尔基著;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法)凡尔纳著;范希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5.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中国少儿出版社 初二年级:

国际关系必读书目

国际关系必读书目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五年——一九八O年),法律出版社,1986年12月第2版。 2.《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3.《邓小平文选》第1、2、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第1版及1994年10月第2版。 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5.李宝俊着:《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梁守德、洪银娴着:《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7.[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着:《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王圣诵主编:《国际关系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9.陈向阳着:《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时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0.鲁毅等着:《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1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2.蔡拓等着:《国际关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3.[美]着:《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 (、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年7月第1版。 14.[美]斯蒂芬?范埃弗拉着:《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5.《江泽民文选》1、2、3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6.康绍邦、宫力着:《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7.康绍邦、宫力等着:《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州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8.颜声毅着:《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19. 宫力、刘德喜、刘建飞、王红续着:《和平为上——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九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0.金正昆:《外事礼仪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1.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 22.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3.许嘉等着:《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24.许嘉等着:《“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25.[美]金骏远着:《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政治学专业推荐必读书目

在《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一书中,肯尼思·米诺格向我们推荐了一些政治学的经典书目: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下篇) 卢梭《社会契约论》 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沉思录》(法国革命论) 约翰·密尔《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民主在美国) 他还推荐了在政治学、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因为它们大多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 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维巴诺曼·尼《美国的参与》 在《政治科学新手册》中,古丁和克林格曼也对政治学中最常被引用的书籍作了列表: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 就我个人的阅读范围来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是: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萨托利,《民主新论》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和贡当斯是法国思想家中难得的两个在思想气质上偏向英美思想的人,这本书是整个近代文明中基础性的学术著作。 2、卢梭《社会契约论》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尽管卢梭的思想近来多被指责为法国激进主义的源头,但正如有人指出,我们与欧陆思想之间的差距,其实远远大于欧陆与英美之间的思想差距。这两本书无论如何也是基础性的。 4、洛克《政府论》 5、洛克《论宗教宽容》:作为英式启蒙的代表人物,现在洛克比卢梭自然更受关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路数的差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差异。 6、梅因《古代法》:在这本书中梅因提出了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著名公式:从身份到契约。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最佳诠释。 7、霍布斯《利维坦》:一个非自由主义的国家,就是一只巨大的怪兽。 8、密尔《代议制政府》 9、密尔《论自由》:绝对的经典著作。 10、《拿破仑法典》:即1804年法国民法典。民法及其基本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就是自由主义的法律体现。拿破仑法典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11、亚当斯密《国富论》 12、亚当斯密《论法律、警察、军事、岁入》:经济自由主义的鼻祖。 1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美国民主和法国革命的经典论述。 15、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最早的完整表述。 16、边沁《政府片论》: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早期大师 17、《联邦党人文集》:非看不可的自由主义政治实践文献。 18、《潘恩选集》:我对潘恩的了解最初来源于朱学勤先生的文集《风声、雨声、读书声》。 19、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20、边沁《道德与立法理论导论》2000年 21、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版、四川人民版:不用说了。 22、韦伯《论经济和社会中的法律》大百科版 23、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对于法西斯下社会心理的分析,是我把他看作对自由主义的一种反面认识。 2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人民版 25、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重庆人民版: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是什么促使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而一个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社会绝对是与自由主义为敌的。这是西马站在左倾立场对于自由主义的早期挑战。 26、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21世纪文库”(中社科2000年《历史主义的贫困》) 27、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社科2000年“西方现代思想译丛”:对于乌托邦思想最彻底的清算来自波普尔和哈耶克,这本书无愧于自由主义巨作。

政治学导论分章阅读书目

《政治学导论》大纲与分章阅读书目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 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Harold Lasswell,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1958. Carl Schmid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第二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 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 ol. 67, No. 2 (Apr., 1958), pp. 164-194. 丹尼斯·朗:《权力论》,陆振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章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版。 Louis Hartz,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 Orlando: Harcourt, Inc., 199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 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 一、入门书 1、国内一般教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用书),及罗斯金等 的教材《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米若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 4、达尔:《现代政治分析》 5、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 6、刘军宁:《保守主义》 7、俞可平:《社群主义》、《政治与政治学》 8、张静:《法团主义》 9、徐迅:《民族主义》 10、李强:《自由主义》 11、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 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 13、中国《宪法》 14、美国《宪法》 15、《联合国人权宣言》 16、《政治学方法论举隅》 17、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 二、提高性著作 以政治学经典著作(商务馆的丛书)及其他专题研究著作为主。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二)国外政治学名著 1、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4、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5、阿特森纳、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 6、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 7、布坎南:《民主财政论》 8、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 9、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 1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 11、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 12、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

13、古丁、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卷),三联书店 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 15、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16、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17、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19、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 20、链鲍德威等:《公共部门经济学》 21、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 22、卢梭:《社会契约论》 23、罗尔斯:《正义论》 2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25、洛克:《政府论》 26、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 27、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 28、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 2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0、密尔:《代议制政府》 31、密尔:《论自由》 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 33、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34、齐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 3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 36、萨托利:《民主新论》 37、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 3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 39、韦伯:《经济与社会》 4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41、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42、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43、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44、戴雪:《英宪精义》 45、詹宁斯:《法与宪法》 46、路易斯·亨金:《宪法与权利》 47、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 48、马丁·怀特:《权力政治》 49、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 (三)中国政治研究著作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3、费孝通:《乡土中国》 4、汤森等:《中国政治》 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 6、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推荐书目柴静《看见》 豆瓣阅读 《课堂上听不到的政治传奇》 《科学发现者》《科学探索者》 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 1、《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 2、《政府论》约翰·洛克,商务印书馆 3、《社会契约论》让·雅克·卢梭,商务印书馆 4、《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商务印书馆 5、《民主新论》乔.萨托利东方出版社 6、《论民主》科恩商务印书馆199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必读书目 1、《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5、《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国改革开放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必读书目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秉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2,《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张耀灿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3,《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李辽宁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4,《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罗国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5,《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赵康太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6,《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必读书目 1、《哲学通论》孙正聿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政治学读书报告

《政治学》读书报告 【摘要】这部书是一部关于政治的专著,写于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时期,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趋于尖锐化。在该书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创立了政治的体系,比较系统的讲述了古希腊时期的西方各个地区的政治体制。 【关键词】政治学政治体制社会人君主制 概括来说,政治学是专门讨论国家和法律的著作。卷一是论家庭,为讨论城邦作铺垫。因为家庭作为城邦整体的部分,从部分入手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城邦。简要论述了城邦的目的。追求至善,也就是全体人民的最高幸福。论述城邦形成的过程,得出城邦的形成是自然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卷二则论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论述了各种整体的弊端,批判借鉴。卷三是公民和政治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城邦、公民和政体。后面几卷分别讨论了,什么是最好的政体、政治变革、平民政体的建立方法和政治思想以及教育等问题。 虽然该书是站在一个统治阶级的角度去看待整个社会的政治体制并从这样一种阶级的角度探寻出一个及合理或者说“至善”的政治统治体制,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奴隶制的国家,但是该书中对于现实的城邦的形成,发展和城邦内部的各个阶级如何在一种合理的制度下和谐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注重依据实际的生活中,从已有的各种政治体系中分析出不足与优势,最后把各个不同的个体重新组合成为更好的政体如在分析了所有的政治体制他认为斯巴达的寡头政体和雅典的民主政体混合的这种混合政体才是比较合理的形式。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所寻找的至善的城邦制度,亚里士多德着眼于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各个城邦在历史上推行的各种体制,最后得出适合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社会体系和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是作为一种动力而存在于社会之中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万物的本原的组成元素是火、水、土、气的“四根说”,继而又提出了外在动力观即事物的产生与消亡是由于这四种元素的混合和分离,而这种推动这种混合与分离是由一种外在的力量来推动的。这种观点在《政治学》有所体现。亚里士多德在讲解政治学时首先是分析了城邦各个基本组成要素,家庭、个人、财产等,并且阐述了这些基本元素的自身特点。亚里士多德写到城邦本身是自然存在的共同体的结合,也就是一些基本物质可以看的见的组成元素如人财产,说到城邦不仅要存在,城邦还应该企求有优良的生活,优良的生活就是城邦中的各种人各司其职、资源合理分、实现公正和至善,而政治体制的制定就是在寻求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体系。当一旦有了合理的政治体制,整个社会就如同在一个完美的框架之下之间阶层之间不会有冲突或是这种冲突的几率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由此可以看出政治体制是一种动力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推动着各个社会元素各就各位,当这动力得当时城邦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但当这种动力使用不得当时城邦内就会发生冲突与矛盾。当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政治制度的差别根源于城邦由以组成的各个部分的差异,差别的基础在于:经济上的贫富和人数上的多少,造成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差别。”而这一过程正好推动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人类的历史也就是在这样以种过程中进步发展,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合理混合政体始终没有得到实现,而且受制于奴隶社会这个大背景,他并没有把奴隶当作人来对待,所以在他的政体框架中对于奴隶这种有理性的人的阶层划分是有问题的。 二、由部分而及于全体的分析方法 在《政治学》这部书中亚里士多德在开篇的第一卷第一章就提到:“在政治学的研究中,要分析出每一城邦所有组成的各个要素而一一加以考察”在对城邦形成分析时亚里士多德把城邦分为:城邦---村落---家庭---个别的人,又逐步分析得出由于人不能单独延续后代

政治学专业推荐必读书目

[引言]这个书目源自新浪政治学博客圈圈主李风华推荐过政治学的书目,我也想起了一些经典著作。记得有位导师说过,读书一定要精读几本,作为自己的学术资源;然后博览,两者结合,才会有所长进。有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反思,自己到底认真读过几本著作。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生,特向诸位推荐以下的著作。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本精读,如斯特劳斯解读霍布斯或马基雅维里一样,那么你将会大有收获。 在《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一书中,肯尼思·米诺格向我们推荐了一些政治学的经典书目: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下篇) 卢梭《社会契约论》 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沉思录》(法国革命论) 约翰·密尔《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民主在美国) 他还推荐了在政治学、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因为它们大多经受了时间的考验。(选择其中的几本)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 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维巴诺曼·尼《美国的参与》 在《政治科学新手册》中,古丁和克林格曼也对政治学中最常被引用的书籍作了列表: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 就我个人的阅读范围来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是: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萨托利,《民主新论》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和贡当斯是法国思想家中难得的两个在思想气质上偏向英美思想的人,这本书是整个近代文明中基础性的学术著作。 2、卢梭《社会契约论》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尽管卢梭的思想近来多被指责为法国激进主义的源头,但正如有人指出,我们与欧陆思想之间的差距,其实远远大于欧陆与英美之间的思想差距。这两本书无论如何也是基础性的。 4、洛克《政府论》 5、洛克《论宗教宽容》:作为英式启蒙的代表人物,现在洛克比卢梭自然更受关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路数的差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差异。 6、梅因《古代法》:在这本书中梅因提出了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著名公式:从身份到契约。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最佳诠释。 7、霍布斯《利维坦》:一个非自由主义的国家,就是一只巨大的怪兽。 8、密尔《代议制政府》 9、密尔《论自由》:绝对的经典著作。 10、《拿破仑法典》:即1804年法国民法典。民法及其基本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就是自由主义的法律体现。拿破仑法典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11、亚当斯密《国富论》 12、亚当斯密《论法律、警察、军事、岁入》:经济自由主义的鼻祖。 1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美国民主和法国革命的经典论述。 15、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最早的完整表述。 16、边沁《政府片论》: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早期大师 17、《联邦党人文集》:非看不可的自由主义政治实践文献。 18、《潘恩选集》:我对潘恩的了解最初来源于朱学勤先生的文集《风声、雨声、读书声》。 19、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20、边沁《道德与立法理论导论》2000年 21、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版、四川人民版:不用说了。 22、韦伯《论经济和社会中的法律》大百科版 23、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对于法西斯下社会心理的分析,是我把他看作对自由主义的一种反面认识。 2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人民版 25、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重庆人民版: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是什么促使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而一个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社会绝对是与自由主义为敌的。这是西马站在左倾立场对于自由主义的早期挑战。 26、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21世纪文库”(中社科2000年《历史主义的贫困》) 27、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社科2000年“西方现代思想译丛”:对于乌托邦思想最彻底的清算来自波普尔和哈耶克,这本书无愧于自由主义巨作。 28、罗尔斯《正义论》中社科“外国伦理学丛书”:虽然这本书以“正义”这样的宏伟叙事作为立论的基础,是对于经验主义的英美传统的某种背叛,所以罗尔斯本人被称为是自由左派,导致了诺齐克的思想反击。但按照哈耶克的理解,罗尔斯与他的差别其实只是叙事修辞上的。 29、罗尔斯《万民法》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2015年09月08日点击:[1421] 责任编辑: 1、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 3、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6、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9、李德顺著:《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哲学原理》、《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读书》、《青年研究》、《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求是》、《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青年报》。 网络资料: 中国期刊网、全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网、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思想政治教育史参考书目 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龚海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张耀灿主编红旗出版社

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张蔚萍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 4、《中国共产党70年史纲》湖北省委宣传部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5、《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1、《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概论》王新山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思想教育心理学》武怀堂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 3、《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王树茂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张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5、《公关心理学》张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参考书目: 1、《教育学导论》沈壮海 2、《教育原理》厉以贤 3、《现代教育论》黄济 4、《教育学》胡德海 5、《教育学》王道俊 6、《教育原理》孙俊三 《组织行为学》参考书目: 1、关培兰编著:《组织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胡君辰、杨永康编著:《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美] 史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美]黑尔里格尔等著:《组织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政治学类大学生必读专业书籍推荐清单

一、通识类: 1. 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 刘军宁:《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张静:《法团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俞可平:《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 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 [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10.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二、中国思想类: 11.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 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5.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7.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8.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9. 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三、中国历史类: 2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 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版。 25.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2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 [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书籍推荐(最值得收藏的书籍)

读完这些书,你的眼界和眼光,立即赶超硕士博士 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眼界,提升谈吐水平,甚至……比那些读了四年、七年大学和研究生的人,看问题时眼光更毒辣,下面这个书单就是为你准备的。 男生借助这个书单,可以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智慧; 女生借助这个书单,可以变得更加有气质,提升才气; 以下书单,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研究生给自己的朋友推荐的书目,汇集而成。在推荐时,避开了专业的、枯燥的书籍,挑选的都是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深度的书籍。为了避免书单太长,每一类最多只列三本,因此,必然错失大量好书,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推荐人出身哲学专业,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以“书虫”闻名,同时旁听过大学文学、史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计算机、数学、环境学、美术、音乐等诸多学科的专业课或讲座,故此书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不容置疑。(点击此处查看这个家伙的QQ空间) 考虑到,理工科出身的人更加需要此书单,故此书单侧重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 1、文学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恐怕90后和00后都不会在关注这本书了,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已经被遗忘的视角——如何从一个狂热的共产主义者角度看待革命。历史书不会讲述革命时的某一个人

的成长历程,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详实的记录。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主人公身上,讲述了一个穷苦小子如何在苏联革命中成长的故事。 之所以放在推荐榜第一位,是因为它影响了中国数代人。 《遥远的救世主》 推荐理由:把这本书列出来,本意是作为年轻人的18岁成人礼的礼物。这本书对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入和残酷,对竞争、爱情、商业都有所涉猎,适合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社会生活教科书”。此书在中年人中广为流传,精英阶层普遍认可和推荐这本书。 《三体》 推荐理由:这部书共有三辑,是目前国内科幻小说的顶峰,作者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水平,提升到世界水平。估计看这个书单的人,多数都对科幻小说不甚了解。这部书通过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社会现实,同时又融入了大量的物理学、天文学知识,并以此阐述作者对社会发展的看法。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读完之后,你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不再是“从自己的眼睛看周围”,也不是从中国看周围,而是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待整个世界。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你无法看开的……强烈推荐。 2、史学类 《明朝那些事儿》 推荐理由:这本书不是严谨的史学之作,而是带有戏言色彩的演绎作品。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写作方式。《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历史的戏言,但太过于严肃。这本书对明朝历史的阐述,诙谐幽默,好不枯燥,非常适合推荐给非专业人士。史学类书籍,真正通俗易懂同时价值比较高的,不多。 3、哲学类 《苏菲的世界》 推荐理由:传统哲学书籍之枯燥,专业人士都觉得头疼。这本书是欧洲一位哲学老师写给孩子看的哲学书,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了西方数千年的哲学演进历史。坦白地说,这本书的质量,比国内一些哲学专业的基础教科书更高,不能不说是国内哲学界的耻辱之一。 《阿特拉斯耸耸肩》 推荐理由:这本书么,即使是国内的一些哲学教授,都不一定知道。作者是美国一位女哲学家安·兰德。安·兰德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女哲学家(据说,女人学习哲学,是对哲学和女人的双重伤害),同时也是好莱坞的一位编剧,一位小说家。这本书既是哲学书,也是小说,阐述了与你在国内无法想到、无法看到的新奇观点。推荐这本书时我比较犹豫,个人觉得,官方最好禁止国内传阅这本书(事实上,在她死后三十多年,她的书才被大陆默许传播)。 4、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阅读书目

南昌大学政治学硕士研究生 《比较政治学》阅读书目 一、比较政治学理论: 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美]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 4.[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1997; 6. Bernard E. Brown,《比较政治学读本》(Compara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二、比较政治学专题研究: 1.[美]阿尔蒙德、维巴著:《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美]罗伯特·A·达尔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7.[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8.[美]霍华德·威亚尔达著:《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9.[美]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美]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斯科克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三、比较政治学国别研究: 1.英国 沃尔特·白哲特:《英国宪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英]考克瑟、罗宾斯、里奇著:《当代英国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7。 2.美国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2;※ 查尔斯·德伯:《疯狂的美国:贪婪暴力新的美国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

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