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2013年小麦等农作物审定文件

山东省2013年小麦等农作物审定文件

山东省2013年小麦等农作物审定文件
山东省2013年小麦等农作物审定文件

附件1

山东省第四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

——主要农作物品种

一、小麦(4个)

1.鑫麦296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6号。

育种者: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935031为母本,鲁麦23号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株型半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与济麦22相当;株高76.0厘米,亩最大分蘖103.5万,亩有效穗42.0万,分蘖成穗率40.6%;穗型长方,穗粒数38.8粒,千粒重40.2克,容重795.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

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越冬抗寒性中等。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6%,湿面筋35.7%,沉淀值34.3ml,吸水率65.5ml/100g,稳定时间2.9min,面粉白度74.7。

产量表现: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87.25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52%;2012~201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99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1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5~18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山农24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7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银兴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从创建的Ta1(Ms2)小麦轮选群体中选择可育株,多代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偏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株型稍松散,穗层不齐,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与济麦22相当;株高75.4厘米,亩最大分蘖103.4万,亩有效穗43.8万,分蘖成穗率42.4%;穗型纺锤,穗粒数38.9粒,千粒重41.3克,容重788.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越冬抗寒性好。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1%,湿面筋34.6%,沉淀值36.4ml,吸水率66.0ml/100g,稳定时间4.9min,面粉白度76.6。

产量表现:在2009~2011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81.08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

5.80%;2012~201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41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7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和纹枯病,预防倒伏。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3.泰山2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8号。

育种者: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3262为母本,皖麦38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中等。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与济麦22相当;株高73.3厘米,亩最大分蘖117.6万,亩有效穗42.7万,分蘖成穗率36.3%;穗型纺锤,穗粒数37.0粒,千粒重42.7

克,容重811.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条锈病近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越冬抗寒性好。2013年生产试验部分试点遇倒春寒危害顶部小穗不育。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3%,湿面筋33.5%,沉淀值21.6 ml,吸水率64.7ml/100g,稳定时间1.5min,面粉白度73.4。

产量表现: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76.24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00%;2012~201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77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9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6~18万。注意防治蚜虫,预防倒伏。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4.阳光10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9号。

育种者:郯城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泰山21为母本,192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型半紧凑,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比鲁麦21号早熟1天;株高70.8厘米,亩最大分蘖90.5万,亩有效穗37.8万,分蘖成穗率41.8%;穗型长方,穗粒数36.1粒,千粒重39.3克,容重782.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越冬抗寒性中等,抗旱性较好。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32.9%,沉淀值39.2ml,吸水率64.6ml/100g,稳定时间12.0min,面粉白度76.6。

产量表现: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

验中,两年平均亩产466.86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4.77%;2012~2013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0.39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8.6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注意防治蚜虫和叶锈病。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旱地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旱肥地种植利用。

附件2

山东省第四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一、苹果(4个)

1.首富3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0号。

育种者:莱州市小草沟园艺场。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3年从“首富2号”中选出。

特征特性:中熟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88,平均单果重287.0克;果面光洁,着鲜红色,片红,着色指数92%以上,着色快,摘袋后6~7天全园着色67%以上,比红将军着色早2天,优质果率达95%,比红将军高25%以上;果肉乳黄色,肉质细密,脆爽多汁,甘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4%,硬度8.7公斤/厘米2;无采前落果现象,耐贮运。果实发育期145天左右,在烟台地区9月中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300公斤左右;矮砧第4年亩产2600公斤左右,第5年亩产32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3~4米×4~5米,矮砧一般为1.5~2.5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树形;选用嘎拉、元帅系等为授粉品种;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富士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2.山农红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1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5年从小国光中选出。

特征特性:晚熟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82.9克;果面光滑,全面着鲜红色,上色比对照品种小国光早60天左右,成熟期果皮花青苷含量132.7Ug-1FW,比小国光高168.6%;果肉黄白色,质细脆,果汁中多,酸甜适口,有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4.5%,硬度8.0公斤/厘米2。果实发育期180天左右,在烟台地区10月中下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3~4米×4~5米,矮化自根砧或中间砧一般为1.5~2.5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树形;选用富士为授粉品种,或选用专用授粉树;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小国光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3.沂源红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2号。

育种者: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0年从普通富士中选出。

特征特性:短枝型晚熟品种。百叶鲜重109.7克,比对照品种宫崎短枝高32.3%;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87,平均单果重335.2克,比宫崎短枝高16.6%;果面光洁,着艳丽红色条纹,全红果率86%;果肉黄白色,细脆多汁,香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7%,硬度8.6公斤/厘米2,比宫崎短枝高8.4%;耐贮运。果实发育期185天左右,在淄博地区10月中、下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3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2.5~3.5米×3.5~4.5米,矮砧一般为1~2.5米×3~4.5米;采用自由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树形;选用金帅、嘎啦等作为授粉品种;肥水及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与一般富士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4.烟富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3号。

育种者:烟台现代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2年从烟富3中选出。

特征特性:晚熟品种。果实长圆形,高桩,果形指数0.91,平均单果重315.0克;果点稀小,果面光滑,全面着色,浓红艳丽;着色快,摘袋后开始上色和上满色时间比对照品种烟富3早5天,摘袋第8天着色95.5%以上,比烟富3高11.3个百分点,全红果率81%以上,不易褪色;果肉淡黄色,肉质致密,细脆多汁,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4%,硬度9.2公斤/厘米2,比烟富3高7.0%。果实发育期185天左右,在烟台地区10月下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3~4米×4~5米,矮砧一般为1.5~2.5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树形;选用嘎啦、元帅系、千秋等为授粉品种;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富士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二、葡萄(3个)

1.红翠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4号。

育种者:齐鲁工业大学。

品种来源:杂交育种,组合为巨星×京秀。2000年杂交,2006年选出。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690克;果粒整齐,圆柱形,着生中等紧密,平均粒重8.6克;果面鲜红色,果皮薄;果肉鲜红色,肉质脆硬,风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15.1%,可滴定酸0.48%,Vc含量8.78毫克/100克,硬度1.3公斤/厘

米2;可在树上挂果至九月底十月初。果实发育期50天左右,在济南地区7月20日左右成熟,比巨星早10天左右。

产量表现:建园第3年亩产136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篱架栽培一般为0.8 ~2米×1.8~2.5米,扇形整枝;棚架栽培一般为0.8 ~2米×3~5米,单龙干整枝;修剪、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中熟葡萄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葡萄产区种植利用。

2.红枫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5号。

育种者:齐鲁工业大学。

品种来源:杂交育种,组合为巨星×丰宝。2000年杂交,2006年选出。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760克;果粒整齐,圆形,着生较紧密,平均粒重7.0克;果面紫红色,果

皮薄;果肉紫红色,肉质较软;可溶性固形物15.5%,可滴定酸0.46%,Vc含量7.89毫克/100克,硬度0.2公斤/厘米2;可在树上挂果至九月底十月初。果实发育期65天左右,在济南地区7月30日左右成熟。

产量表现:建园第3年亩产18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篱架栽培一般为0.8 ~2米×1.8~2.5米,扇形整枝;棚架栽培一般为0.8 ~2米×3~5米,单龙干整枝;修剪、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中熟葡萄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葡萄产区种植利用。

3. 烟葡一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6号。

育种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2年从8612葡萄中选出。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果穗多为圆锥形,平均穗重300克;果粒近圆形,着生较松散,平均粒重3.1克;果皮着色整齐,紫红色~紫黑色,果粉中厚;肉软多汁,有淡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4.2%,可滴定酸0.50%;无核率100%;不脱粒,裂果轻;抗性较强。果实发育期60天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一般6月25日左右成熟。

产量表现:保护地栽培,建园第3年亩产15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保护地促成栽培。适宜栽植密度一般为1.0~1.5米×2.0~3.0米,选用篱架“V”形或小棚架整形;注意疏花序、副穗,掐穗尖;盛果期产量控制在2000~3000公斤;肥水、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设施内温湿度调控等与一般保护地促成栽培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葡萄产区保护地种植利用。

三、甜(大)樱桃(3个)

1.福晨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7号。

育种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杂交育种,组合为萨米脱×红灯。2003年杂交,2007年选出。

特征特性:极早熟品种。果实心脏形,果顶较平,缝合线不明显,平均单果重9.7g,比对照品种红灯高10.2%;果面鲜红色;果肉淡红色,硬脆,甜酸,可溶性固形物18.1%,比红灯高2.8个百分点,硬度1.5公斤/厘米2,可滴定酸0.70%;可食率93.2%。花期比红灯早3~4天,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在烟台地区5月25日左右成熟,比红灯早8天左右。

产量表现:建园第5年亩产78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平地一般为3 米×4~5米,丘陵地一般为2~3米×3.5~4.5米;采用自由纺锤形树形;选用早生凡、桑提娜等为授粉品种;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与一般早熟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甜樱桃产区种植利用。

2.早甘阳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8号。

育种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实生选种,2005年播种红南阳自然杂交种,2009年选出。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果实圆心脏形,缝合线不明显,平均单果重7.5克;果皮光亮,紫红色;果肉紫红色,细腻多汁,甘甜,可溶性固形物15.0%,可滴定酸0.60%。花期比红灯早2~3天,果实发育期35天左右,在泰安地区5月15日左右成熟,比红灯早5天左右。

产量表现:矮砧第5年亩产63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2.5~3.5米×4.5~5米,矮砧一般为2~3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小冠疏层形树形;选用拉宾斯等为授粉品种;花果、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与一般早熟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甜樱桃产区种植利用。

3.福星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9号。

育种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杂交育种,组合为萨米脱×斯帕克里。2003年杂交,2007年选出。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果实肾形,果顶凹,缝合线不明显,平均单果重11.8克;果柄短粗;果皮浓红色至紫红色;果肉紫红色,硬脆,甜酸,可溶性固性物16.9%,比对照品种萨米脱高1.6个百分点,硬度1.4公斤/厘米2,可滴定酸0.80%;可食率94.7%。果实发育期50天左右,在烟台地区6月10日左右成熟。

产量表现:建园第5年亩产83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平地一般为3 米×4~5米,丘陵地一般为2~3米×3.5~4.5米;采用自由纺锤形树形;选

用早生凡、桑提娜等为授粉品种;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与一般中熟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全省甜樱桃产区种植利用。

四、桃(1个)

1.丹丽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60号。

育种者: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实生选种,1997年播种六月鲜自然杂交种,2003年选出。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尖,缝合线浅,果形对称;平均单果重225.7克,比对照品种六月鲜高21.9%;果皮底色绿白,着深红或鲜红色,着色面积80%以上;果肉白色,完熟时近果皮处有红色素,肉质细脆,果汁中多,甘甜香浓,可溶性固形物13.7%,硬度12.1公斤/厘米2;粘核;可食率

山东作物种植分布及面积和蔬菜种植情况

市场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 1、大田作物:小麦7200万亩,玉米5400万亩,花生1370万亩,,大豆200万亩,水稻170-180万亩。 棉花1100万亩(荷泽地区250多万亩,主要在单县、县、巨野、成武、定,东明;地区100多万亩,主要在梁山、金乡、鱼台;另外地区200万亩,主要在武城,夏津、平原、乐陵、陵县,聊城地区100万亩,主要高唐、临清;东营地区100万亩,滨州地区100多万亩,主要在无棣,沾化、惠民。 2、果树:苹果650万亩(胶东260万亩,沂源40万亩,冠县13万亩,蒙阴7-8万亩。)梨树70万亩(主要集中在胶东地区) 葡萄70万亩(主要胶东地区,其次沂源、新泰、曲阜) 桃树130-140万亩 3、蔬菜2200万亩,其中700万亩为保护地栽培 黄瓜130多万亩(寿光15万亩,青州5万亩,昌乐2万亩,沂南10万亩,莘县7万亩,莱西7万亩,东昌府5万亩,苍山4万亩,济阳2万亩,地区1.5万亩,单县1.5亩), 西红柿120多万亩(寿光20万亩,青州3万亩,临淄10万亩,广饶5万亩,海阳3万亩,苍山3万亩,莘县2万亩,地区1万亩,单县1万亩) 辣椒80多万亩(寿光10万亩,青州3万亩,临淄3万亩,苍山3万亩,莘县2万亩) 茄子30万亩 大蒜140万亩(金乡50万亩,鱼台20万亩,单县20万亩,莱芜20万亩,广饶4万亩,商河8万亩,东阿5万亩,苍山20万亩,平度5万亩,安丘3.2万亩,罗庄4万亩,冠县3万亩,河东3万亩,肥城2.5万亩,乳山1.5万亩,微山2万亩) 生50万亩(莱芜10万亩,安丘20万亩,平度4万亩,乳山1万亩,莱州2万亩,肥城1万亩,沂水3万亩,沂南3万亩,平度2万亩,昌邑2.5万亩,莒县2万亩)。 洋葱:20万亩(鱼台6万亩,安丘1.7万亩,莱芜0.7万亩,肥城0.5万亩,平度0.5万亩,寿光0.5万亩) 葱:140-150万亩(章丘16万亩,安丘20万亩,寿光10万亩,平度4-5万亩,肥城2万亩,店3万亩) 胡萝卜:65万亩(寿光8万亩,青州5万亩,昌邑3万亩,广饶2万亩,潍坊等) 韭菜:70万亩(寿光4.5万亩,青州2.5万亩,昌乐1万亩,安丘1万亩,诸城1.2万亩,沂水1万亩,沂南1.5万亩,沂源2万亩,宁津1.3万亩,0.5万亩,平原0.5万亩,陵县0.5万亩,历城0.4万亩,莘县2万亩,东昌府0.4万亩,县0.3万亩,成武0.25万亩,肥城0.3万亩,胶南0.2万亩,胶东4.5万亩) 芹菜: 35万亩(寿光\惠民\聊城) 土豆80-100万亩(滕州35万亩,昌邑8-10万亩,胶州7万亩) 西瓜280万亩(多为露天种植,保护地集中在潍坊10万亩) 苗圃50万亩 花卉10 万亩 柳条10万亩 1、、威海地区:苹果200万亩,葡萄30万亩,梨树40万亩 平度:苹果15万亩,葡萄10万亩,生4万亩,草莓5000亩 莱西:黄瓜7万亩,西红柿2万亩,大葱5万亩,芸豆2万亩,胡萝卜2万亩 海阳:番茄2万亩,黄瓜0.6万亩 胶州:土豆7万亩

山东优质小麦品种简介

(一)豫麦34号 1、品种来源:郑州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孟201╳中株特)为母本,以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名郑农7号,1994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 2、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大穗早熟品种。白粒、角质,分蘖力中等,千粒重40—50克,穗粒数28—30粒,株高80cm左右,稳产性好,抗倒伏力强,抗干热风,高抗条锈和叶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叶枯病。 3、品质状况:蛋白质含量15.41%,湿面筋32.1%,沉降值55.1ml,吸水率62.6%,面团形成时间8.1分,稳定时间10.3分,面包体积732cm3 ,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宜河南省北中部中高产地区中晚茬种植,中北部地区播期以10月15日左右为宜,南部地区亦相应推迟。播量每亩7—8公斤,返青、齐穗期注意喷洒粉锈宁、磷酸二氢钾及氧化乐果。 (二)豫麦35号 1、品种来源:内乡县农科所用(绵阳84—27╳内乡82C6)F1╳豫麦17杂交选育而成,原名内乡184,1995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5号。 2、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强,千粒重42克,穗粒数45粒,株高75cm,籽粒白色,角质、粗秆抗倒,高抗条锈、土传花叶病,中抗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叶锈病。 3、品质状况:属面包用优质小麦,蛋白质含量15.38%,湿面筋33.72%,沉降值38.5ml,吸水率53.6%。面团形成时间7.2分,稳定时间13分,面包体积788cm3。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宜亩产300—500kg水平的高肥水地种植。播期10月10日—30日,每亩产量5—8公斤,重施有机肥,氮、磷、钾、锌配合,高产麦田在小麦生育中后期注意土壤墒情,保证高产需水要求,小麦齐穗至灌浆初期,叶面混合喷施粉锈宁、多菌灵等,可起到防病,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的作用。 (三)豫麦47号 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于1988年引进新乡市农科所的宝丰7228╳百泉源3199F1代种子经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育成,原名丰优3号,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1997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豫麦47号。 2、特征特性: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千粒重40克,株高75cm左右,分蘖成穗率高,成熟落黄好,耐穗发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中抗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叶枯病、白粉病。 3、品质状况:蛋白质含量15.68—15.80%,沉降值43.4ml,湿面筋37.8—42.8%,吸水率62.4—63.5%,面团形成时间7.5分,稳定时间13分,评价值68,面包体积771cm3,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品质标准。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于豫中北中晚茬中上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中部地区播期为10月中、下旬,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前后,播量每亩6—7kg,晚播适当加大播量,在管理上应施足底肥,适当补充磷、钾肥,为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下达到优质,追肥应掌握氮肥后移原则,一般可在3月中、下旬追尿素5—7kg,灌浆期应注意防治蚜虫。 (四)高优503 1、品种来源:从河北省引进,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在河南省新乡市、濮阳市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2、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幼苗壮、分蘖强,株高85—90cm,茎秆弹性好,叶片上冲,粒角质,千粒重40g,表现抗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在豫北地区一般亩产400—550公斤。 3、品质状况:容重82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16.5%,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46.4ml,吸水率59%,面团形成时间5.8分,稳定时间13分,评价值64,面包体积715cm3,面包评分87.6,属优质面包小麦。 4、栽培技术:可在黄淮麦区早茬示范种植。该品种分蘖力强,播量不宜过大,适播期10月1日—10日,播量应掌握在5—7公斤为宜;亩施粗肥3—5方,碳铵50—60kg或尿素35公斤,磷肥25公斤,春节前适追肥,拔节后一般不再追肥,以防贪青晚熟。 (五)济南17 原代号92414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临汾5064为母本,鲁麦13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47%),亩穗数可达60万,属多穗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长势和长相好;株高75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中早熟(较鲁麦14号早熟2天),熟相好;穗纺缍型,穗粒数30—50粒,顶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38—42克。据多年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15%左右(1978年测定17.8%),湿面筋33.5%—39.7%,沉降值39.8—54.7ml,面团稳定时间9—28min,面包体积800—950ml。其综合品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优质小麦品质指标。可用其生产高档水饺、面包、面条(方

气候条件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气候条件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气候条件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农作物分类作物是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光能、水分等条件有一定要求,由此而制约着作物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分布。 从温度条件看,全世界4种不同的温度地带都各有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种类。①寒温带。有春小麦、春大麦、春燕麦、黑麦、粟、黍稷、马铃薯、豌豆、蚕豆、亚麻、甜菜等;②温带。有冬小麦、冬大麦、粟、高粱、大豆、蚕豆、菜豆、油菜、向日葵、大麻等;③亚热带。有水稻、玉米、高粱、甘薯、大豆、菜豆、油菜、花生、芝麻、油桐、桑、茶、棉、黄麻、红麻、苎麻等;④热带。有水稻、甘薯、木薯、花生、海岛棉、咖啡、可可、橡胶树、油棕、黄麻等。但这种适应性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作物由于遗传基础的变异,经过天然或人为的选择,也能改变其本性。如水稻、玉米、高粱本为喜温作物,通过多年在高纬度地区生长,可以产生生育期短、耐寒力强的品种,能在北纬50°、南纬40°处栽培。甘薯、棉花、苎麻的一些品种也可引种到北纬40°,木薯可引种到北纬25°。同时有些本来适于寒温带的作物,如麦类,也可在低纬度地区利用冬季时节或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但作物适应性变化的范围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将生长不良或不能成活。 从作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看,大致可分为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两类。前者在生长期间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光照时间较长,一般须超过无光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生长而形成花芽。若光照时间不足,生殖生长就会减缓而推迟开花结实;反之则能促进生殖生长。这类作物多为适于北方生长的麦类、亚麻、甜菜、马铃薯等。短日照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黑暗时间须超过有日照时间才能形成花芽,黑暗时间延长可促进生殖生长;而光照时间延长只能促进营养生长。一些春播秋熟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大麻等属于这一类。各种作物所要求的这种特定光照条件,也为其适应和分布的范围规定了限度。其中有些作物由于长期异地栽培,也分化出一些对光照不敏感的早熟品种。至于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如荞麦、绿豆、菜豆等,一般对光照期反应迟钝,只要在温度许可范围内,在任何地区都能发育成熟,是属于光照中性作物。 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耐旱能力,一般可以用标志蒸腾力大小的蒸腾系数表示。蒸腾系数小的作物,如粟、黍稷、高粱、玉米、大麦、黑麦、花生、向日葵等,一般比较耐旱;而蒸腾系数大的作物如薏苡、燕麦、荞麦、大豆、蚕豆、豌豆、油菜、黄麻等则耐旱力较差。有些作物如水稻不仅喜湿,其根系且可浸在水中而无碍生长。至于小麦、马铃薯、甘薯、甘蔗、甜菜、芝麻、棉花等则属于“干湿中间类型作物”。 此外,作物对土壤酸碱程度的不同敏感性,也与其分布地区有关。大致高粱、苏丹草、田菁、苜蓿、向日葵、甜菜等较能耐盐碱;而稻、燕麦、黑麦、荞麦、马铃薯、甘薯、茶等则较能耐酸。大多数作物适宜于中性土壤。 作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一般草本作物从春季播种萌发到秋季成熟收获,其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有些作物如甜菜、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还有如苎麻、苜蓿、甘蔗、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

全国各省农作物分布表

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规定范围 1、山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西瓜九种作物。 2、山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大白菜九种。 3、北京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九种。 4、天津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5、福建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茶树九种。 6、广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蔗、西瓜 7、陕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包括油葵、食葵)。 8、湖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 9、内蒙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高粱、甜菜。 10、河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1、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12、黑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甜菜八种。

薯七种。 14、江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15、河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九种。 16、青海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7、广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八种。 18、辽宁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高粱八种。 19、云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蚕豆、甘蔗九种。 20、宁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胡麻、豌豆九种。 21、湖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2、江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3、贵州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24、重庆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茎用芥菜、柑桔九种。 25、吉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26、甘肃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山东省农作物种植分布

山东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和北方水果的主要产地。随着工业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的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形成了山东现在的多元化种植结构。当前山东主要种植作物如下:小麦6000万亩、玉米4000万亩、蔬菜2000万亩、棉花1300万亩、花生1300万亩、果树1200万亩、水稻170万亩、大豆150万亩。小麦、玉米主要分布在菏泽、聊城、德州、滨州、济南、青岛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菏泽、德州、滨州地区;蔬菜分布在济宁、淄博、潍坊、莱芜、青岛等鲁中和半岛地区;花生主要集中在聊城、菏泽、泰安、威海、青岛等地区;果树则主要分布在烟台、青岛、威海、临沂等半岛和山区。为更清楚的说明山东省的种植结构,以下分别介绍各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和种植特色。 滨州地区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枣树,其中棉花230万亩、小麦和玉米各350万亩,各县均有分布。无棣县和沾化县主要种植枣树,冬枣是沾化县的特有资源;信阳县是中国鸭梨之乡,博兴县则以桑蚕和蔬菜为特色。 德州地区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为主。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棉花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夏津县是传统的棉花种植大县,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和出口基地,素有“银夏津”之称,常年种植在60万亩以上。枣树是庆云县和乐陵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特产为金丝小枣。陵县和武城除盛产小麦、玉米和棉花外,近年又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陵县是鲁西鸭梨和西瓜主产地,其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主销京津唐地区。武城县辣椒种植20万亩,是中国辣椒之乡。平原县除了粮食作物外,有大量的西瓜和蔬菜种植。 聊城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果树、棉花。冠县盛产鸭梨;东阿以小麦种植为主;莘县以小麦、玉米、棉花种植为主。茌平县则是棉花、蔬菜、果树比较均匀。高唐是聊城棉花的集中种植县,棉花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 菏泽地区是山东省粮食的主产区,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地瓜、谷子等,小麦种植面积在800万亩以上。经济作物以花卉、棉花、油菜为主。棉花主要在单县、曹县、巨野、成武、定陶;花卉则主要集中在菏泽市辖区。 济宁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主要种植蔬菜、大蒜、小麦、水稻、棉花。嘉祥县以种植小麦、水稻、大豆、大蒜为主,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金乡县则以大蒜、棉花和蔬菜为主,被成为“中国大蒜之乡”。兖州除种植大蒜外,辣椒种植也是其特色产业。曲阜和泗水是济宁果树的主要种植区。鱼台以水稻为主,是北方的“鱼米之乡”。 泰安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桑蚕、果树、花生为主。泰安市岱岳区和新泰县主要种植花生,是山东省花生主产区之一。肥城和宁阳不但是小麦、玉米的主要种植区,也是主要的果树种植区。肥城有10万亩桃园,宁阳的桑蚕和枣树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东平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和核桃。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泰安市辖区和宁阳县。

农作物需要各种元素的情况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一、各种元素的作用 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和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对粒数和粒重有良好的作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硫还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和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还能调节水分吸收和氧化还原过程。缺硼:生长点和维管束受损。过硼:叶形发皱,叶色发白。

山东目前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及其优缺点

山东目前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及其优缺点 文章摘要粮食安全保障是我国社会经济能否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山东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山东省的气候、土壤适合优质小麦生产。 关键词小麦山东品种栽培 一、山东省气候条件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我国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山东省的气候、土壤适合优质强筋和中筋小麦生产。 二、山东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及特性 山东省的小麦以优质专用为目标,主要集中在这两类小麦上。现将部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介绍如下: 强筋类品种: 1.济麦20号(原代号955159)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2003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9号。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1。2004和2005年均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品种。 (1)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叶片较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2000-2002年两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102.7万个,亩有效穗44.0万穗,成穗率42.8%;生育期237天,熟相中等;株高76.8厘米,穗粒数33粒,千粒重38.6克,容重781.1克/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耳紫色,旗叶中长、挺直。抽穗后,茎、叶、穗蜡质重。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倒伏性中等。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高抗叶锈病,感白粉病。(2)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7.05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78%,2002-200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37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69%。 (3)品质性状 2003年生产试验,山东省种子站统一取样,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结果:粗蛋白含量13.23%,湿面筋29.3%,沉降值37.1ml,吸水率58.4%,形成时间8分钟,稳定时间14.9分钟,软化度30FU。 2003年国家黄淮北片区试,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混样分析,粗蛋白含量14.25%,湿面筋含量31.6%,沉降值54.2 ml,面团吸水率56.4%,形成时间4.9 分钟,稳定时间28.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86BU,拉伸面积126cm2。 (4)栽培技术要点 在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作为强筋类小麦品种推广利用。适宜肥沃的棕壤、褐土、砂姜黑土及土质粘重的潮土(淤土)种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早播,最佳播期范围为9月28日-10月15日。鲁西北及鲁北地区适播期9月28日-10月8日;鲁西南和鲁南地区可适当晚播,以10月5-15日为宜。每亩基本苗10-15万,越冬时合理群体为计划亩穗数的1.4-1.6倍,最终成穗38-42万。施足基肥,浇好

农作物学

1.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层,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表层。 2.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 土壤学中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 3.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是耕作熟化过程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从肥力的实际经济效益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有效肥力:是指在当季生产上发挥出来并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 潜在肥力:是指在当季生产上未能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 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 4. 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属性及发挥肥力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条件、人为因素、社会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它是土壤的经济效应 母质:是指经各种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它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物质。 5. 自然土壤形成的本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共同作用是土壤发生的基础 6. 自然土壤土体构型:①覆盖层(O)②淋溶层(A)③淀积层(B)④母质层(C) 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①耕作层(A)②犁底层(P)③心土层(B)④底土层(C) 7. 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的岩浆直接冷凝和结晶而成的矿物称为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面,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和变质作用后,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性质和成分而形成的新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 土壤原生矿物:是指那些在风化过程中末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一切有机物质的总称。 8、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

鲁原502小麦品种介绍

鲁原502小麦品种介绍 鲁原502小麦品种为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左右。一、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二、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6三、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高水肥地块种植。四、品种来源:9940168/济麦19五、亩产量:524千克2008~200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7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9.7%;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1 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10.6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 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9.2%。 六、品种特点鲁原502小麦品种的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区试田间试验记载冬季抗寒性好。亩成穗数中等,对肥力敏感,高肥水地亩成穗数多,肥力降低,亩成穗数下降明显。株高76厘米,株型偏散,旗叶宽大,上冲。茎秆粗壮、蜡质较多,抗倒性较好。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穗层不齐。成熟落黄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欠饱满。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3.7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差。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94克/升、774克/升,硬度指数67.2(2009年),蛋白质含量13.14%、13.01%;面粉湿面筋含量29.9%、28.1%,沉降值28.5毫升、27毫升,吸水率62.9%、59.6%,稳定时间5分钟、4.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6E.U、296E.U,延伸性106毫米、119毫米,拉伸面积35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中国农作物分布

1、这四种作物分别就是( )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 菜 B.①棉花②棉花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 蔗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得农作物④得主要原因就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3、图中农作物得分布与下列排序正确得就 是: A①大豆②甘蔗③油菜④棉花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C①油菜 ②甘蔗③棉花④大豆 D①大豆②油菜 ③棉花④甘蔗 4.③处农作物在新疆种植得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北方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可行吗?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例中A 、B 、C 、D 分别代表得经济作物就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7、影响A,B 两种农作物地区分布差异 得主要因素就是( )A 热量 B 降水 C 水源 D 光照。 8、导致①地有A 类农作物分布得主要 影响因素就是()A 纬度 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9、与③地相比较,②地种植农作物得优势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省得油料作物就是____________11、经济作物A 分布地区纬度较_________,温度带属于_________带与_________带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2. 我国油料作物花生主要分布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13.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得就是()A.“南甘(蔗)北甜(菜)”——地形B.“南甘(蔗)北甜(菜)”——热量C.“北甘(蔗)南甜(菜)”——降水D.“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14、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①就是水稻 B 、②就是甜菜 C 、③就是油菜 D 、④就是甘蔗 15、下图中进行得农业生产活动就是(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① ② ③

山东各地区特色作物种植大全

山东各地区特色作物种植大全 鲁中地区 淄博沂源: 沂源县南麻镇蔬菜面积8000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1000亩,是全市绿色无公害蔬菜--佛手瓜的主要生产基地,年种植佛手瓜20万株。 沂源悦庄镇韭菜:苗山韭菜是悦庄镇苗山村为中心,辐射周围若干村形成的地方名优特产,现有栽培面积2.5万亩,年实现总收入12500万元,产品远销哈尔滨、北京等地,是全省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无公害韭菜产地之一。1997年被评为市级名牌蔬菜,2001年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2年11月通过北京市无公害绿色食品检查验收组验收,被列为首批北京市准许进入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2004年被认定为市政府放心菜生产基地。 沂源县鲁村镇16000亩菜花、芹菜、大白菜生产基地,徐家庄乡6000亩菜花、大白菜生产基地,悦庄镇2000亩水培蒜黄生产基地已正式通过淄博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验收,认定为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列入淄博市蔬菜产业升级工程第四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名单。 济南:济南济阳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03万亩,种樱桃西红柿等蔬菜作物 章丘大葱基地:章丘大葱是闻名全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章丘市的绣惠镇、宁家埠镇、党家镇、刁镇、枣园镇。年内,种植面积达到0.67万公顷,总产达到24万吨,60%销往省外。 大白菜基地:大白菜基地已发展到0.67万公顷,年产大白菜40万吨。历城区的唐王镇、董家镇,长清县的平安店镇、长清镇是大白菜的主要产区。 大蒜、菠菜基地:主要分在长清县的归德镇。近年来,大蒜、菠菜基地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商河县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产区之一。至1998年底,全市大蒜、菠菜基地达到0.67万公顷,总产菠菜15万吨,大蒜10万吨,蒜苔4万吨。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营而无公害生产基地:仲宫镇营而村位于卧虎山水库南岸水库沿岸菜地10000余亩,至今已有近30年蔬菜种植历史.村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并在生产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注册"营而牌"商标.这里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质量高,品种齐全.尤其是莴苣和甘蓝栽种统一。 泰安:山东省泰安市房村镇西红柿生产基地:岱岳区房村镇实施“建设大棚西红柿基地,实现强镇富民”战略,全面推广无公害种植、绿色食品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注册了“泰山珍珠”牌商标,并建起了由农业部定点的西红柿专业批发市场。全镇现已发展大棚西红柿1.5万多亩,年交易量3.5亿公斤。

农作物需要各种元素的情况讲课稿

农作物需要各种元素 的情况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一、各种元素的作用 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和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对粒数和粒重有良好的作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硫还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和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还能调节水分吸收和氧化还原过程。缺硼:生长点和维管束受损。过硼:叶形发皱,叶色发白。 锰: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参与呼吸、光合、硝酸还原作用。能够提高含糖率、块根产量。 铜:参与呼吸作用,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缺铜时:生殖器官发育受阻。 锌:对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化还原及蛋白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子粒重量,改变子实和茎干的比率。水稻的缩苗症、玉米的白叶病是有缺锌引起的。 钼:促进豆科作物固氮,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消除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铝的毒害作用。缺钼: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氯:参与光合作用,对很多植物有着相反的作用。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地理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

地理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 地理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 名称主要分布区生长习性农业区位的选择 粮食作物水 稻 亚洲的粮食——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 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主要分布于东亚、 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及、尼 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喜高温多雨、地 势低平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 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 淮河以南(34°N) 玉 米 单产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 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温多 雨,生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小麦 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 最大出口国——美国 水热要求不高; 耐寒耐旱、适应 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 小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 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 小麦一般春播夏收 糖料作物甘 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亚洲,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 四川、云南等省区 喜高温,需水肥 量大,生长期长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 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 外) 甜 菜 亚欧大陆、北美的中温带地区,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 喜温凉,耐盐碱、 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饮料 茶叶亚洲的印度、中国、斯里兰卡 喜高温多雨、怕 涝 红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等, 埃塞俄比亚等 喜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 —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 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 山地生长 可可 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现以非洲为主,拉丁美洲亦 生产 较高的温度、湿 度和雨量分配均 匀 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 保护,本身抗风力弱。所以在热带 雨林带海拔较低处,可可树生长茂 密。 纤维剑麻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从西沙尔港出口,因而也叫“西沙尔麻”。 现非洲的坦桑尼亚占世界总产量的60%。 喜高温耐旱 黄麻 原产于东南亚,现主要产在南亚地区。孟加拉国黄麻的产量居 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黄麻在我国南方种植很广,浙江省最 多 喜高温湿润气候 和肥沃的沙质土 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亚麻温带地区的中国、俄罗斯等 喜凉爽湿润气候 和肥沃壤土 长日照作物 橡胶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喜高温多雨

农作物统计数据(山东)

农作物统计数据(2015年,山东) 2017年6月

目录 1. 2015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1) 2. 2015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单产统计数据 (2) 3. 2015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总产统计数据 (3) 4. 2015年山东省粮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4) 5. 2015年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5) 6. 2015年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6) 7. 2015年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7) 8. 2015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8) 9. 2015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9) 10. 2015年山东省大豆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10) 11. 2015年山东省谷子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11) 12. 2015年山东省高粱种植面积统计数据 (12) 13. 2015年山东省蔬菜+食用菌面积统计数据 (13) 14. 2015年山东省粮食单产统计数据 (14) 15. 2015年山东省小麦单产统计数据 (15) 16. 2015年山东省玉米单产统计数据 (16)

17. 2015年山东省水稻单产统计数据 (17) 18. 2015年山东省棉花单产统计数据 (18) 19. 2015年山东省花生单产统计数据 (19) 20. 2015年山东省大豆单产统计数据 (20) 21. 2015年山东省谷子单产统计数据 (21) 22. 2015年山东省高粱单产统计数据 (22) 23. 2015年山东省粮食总产统计数据 (23) 24. 2015年山东省小麦总产统计数据 (24) 25. 2015年山东省玉米总产统计数据 (25) 26. 2015年山东省水稻总产统计数据 (26) 27. 2015年山东省棉花总产统计数据 (27) 28. 2015年山东省花生总产统计数据 (28) 29. 2015年山东省大豆总产统计数据 (29) 30. 2015年山东省谷子总产统计数据 (30) 31. 2015年山东省高粱总产统计数据 (31) 32. 2015年山东省蔬菜总产统计数据 (32)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氮:就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与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与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就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对粒数与粒重有良好的作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就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硫还就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就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与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还能调节水分吸收与氧化还原过程。缺硼:生长点与维管束受损。过硼:叶形发皱,叶色发白。 锰:就是多种酶的成分与活化剂。参与呼吸、光合、硝酸还原作用。能够提高含糖率、块根产量。 铜:参与呼吸作用,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缺铜时:生殖器官发育受阻。 锌:对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化还原及蛋白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子粒重量,改变子实与茎干的比率。水稻的缩苗症、玉米的白叶病就是有缺锌引起的。 钼:促进豆科作物固氮,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消除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铝的毒害作用。缺钼: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 氯:参与光合作用,对很多植物有着相反的作用。 各种营养元素的作用就是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的,缺一不可,否则整个生长周期不能完成。人们强调施用氮、磷、钾三要素,这仅仅就是由于植物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