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和9的解决问题

8和9的解决问题

8和9的解决问题
8和9的解决问题

《8和9的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

教材分析:《8和9的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其内容与6和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首先,用同一情境图呈现了三个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其次,在呈现数学问题的主题图中,由于用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是后续学习纯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加减法中的“用数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创设的情景,有趣的森林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通过有趣的森林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一定的梯度,先寻找信息,解决有关小鹿的问题,紧接着是关于鹅的情景图,学生寻找信息并会提数学问题,最后的有关蘑菇的情景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景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题意,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的说出解题过程。

教学重、难点:从图文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同时体会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8,9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先来热热身。

9-3= 0+9= 3+4= 6+2=

2+4= 8-1= 2+7= 7-5=

2.看图解决问题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去森林公园游玩,如果同学们能解决如下问题就可以获得门票,有信心吗?出示大括号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答?

(3)为什么用加(减)法计算?

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大括号图,我们知道了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时用加法计算,而知道总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的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大括号图复习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从一共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为这节课的图文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图中有什么?(大森林里有树,小鹿,蘑菇,鹅)大森林很美丽!但它有一些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你愿意吗?

(一)小鹿图

1.(电脑演示课件)通过刚刚的观察,你能获取到什么数学信息?(生:一共有9只鹿,跑走3只鹿,还剩几只鹿?)大家一起读题。

2.你是怎样知道一共有9只鹿的?(数数、看上面的文字)

3.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图中的文字信息很重要,同一个条件有文字又有图时就可以不用再数数了,直接看文字即可,这样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

4.我们从图中找出了信息,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板书:找)接下来我们求还剩有几只鹿?怎样解答?(板书:算)9-3=6(只)

5.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6.我们做完还要检查解答过程是否正确。(板书:查)

数字找对没有?9,3,6分别表示什么。方法用对没有?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得数算对没有?9可以分成3和6,得数是6,都正确

7.那最后我们一起来答。(板书:答:还剩6只。)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场景引出数学问题,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白鹅图

1.看,森林里还有一群鹅,关于鹅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8只鹅,游走了3只)

这题题目只给了我们相关的条件,我们就要根据情景自己提出问题。(可以提出还剩几只鹅?)

2.怎样解答?独立完成。反馈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们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1题的铺垫,尝试放手,以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蘑菇图

1.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同桌交流,关于蘑菇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三句话表达

2.交流反馈,汇报。题目树根下是有5个蘑菇吗?有没有不同意见?(问题提得真好,一共有几个蘑菇,可通过数我怎么发现树根下只有5个蘑菇啊?那究竟是5个还是6个?)

3.其实如果数学问题中的某些已知条件直接用文字表达后,就不需要再通过数数得到了。也就是说有图有文字时我们以文字为主。跟老师一起读:有图有文字时以文字为主

4.怎样解答?谁来列式?(6+2=8(个))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接下来检查信息找对没有?6个,2个。方法用对没有?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得数对不对?6往后数2个就是8,所以都对最后我们要答,答一共有8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获取数学信息的

能力,懂得数学问题的某些已知条件直接用文字表达时,不需要再通过数数获得,同时也加深了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6.师生总结:通过解决图里的3个问题,我们知道了虽然没有大括号图,但是只要是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一样是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的一部分一样是用减法计算,而且从蘑菇这题我们知道,当题目中出现了图又出现了具体的文字时,我们获取信息就以文字为主。

三、巩固练习

1.森林公园里真神秘,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都给我们小朋友发现了,真厉害!接下来老师再带大家去参加闯关大战,敢接受挑战吗?

2.第一关练习十二第1题,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用三句话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四、全课总结

最后我们想想在森林公园里我们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一共有9只鹿,

跑走3只,

1找还剩几只鹿?

2算9-3=6(只)

3查答:还剩6只鹿。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 □○□=□□○□=□□○□=□□○□=□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解答正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减)法?

□○□=□□○□=□□○□=□□○□=□(3)小结反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1 .出示主题图: 观察情境图, ?只 □○□=□ (1)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提问: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语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 3、看图列式计算。?个 9个 □○□=□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准确解答。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实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首先能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析题目,从而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准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学生列式6+3=9(个)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 解答准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2.出示图: (1)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解答。 (2)交流讨论: 学生列出算式:8-4=4,10-4=6之后,教师要追问。

师:你觉得哪个算式准确?为什么?图上确实有10只鸡,你为什么要用8去减? 做种让学生发现:两只大鸡和要解决的问题没相关系,是多余条件。 (3)小结反思: 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通过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情境图,先注重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 提问:相关沙堆,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语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当学生解答出 8-3=5(个),教师要追问。

8和9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8和9的用数学教学设计》介休市教育教育局教研室孟淑芝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把书第57页主题图制作成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8和9分成和组成。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电脑演示森林画面。激情设疑: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回答:有小鹿、蘑菇、鹅、小河等;)森林里真美啊,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鹿在干什么? 三、自主运用数学。 1、电脑演示课件:小鹿图。(体验减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甲:有9只小鹿在森林里玩。 乙:有3只小鹿跑了。 集体:有9只小鹿在森林里玩,有3只小鹿跑了。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汇报) 问题有:①还有几只小鹿?②还剩多少只小鹿? (3)让学生集体说出: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后来跑了3只小鹿。还剩多少只小鹿? (4)引导解决问题。(并强调学生说说大括号、问号的意义)小组讨论并汇报: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跑了3只小鹿,还剩几只小鹿在玩。应该用减法表示9-3=6。 教师听汇报:并板书9-3=6。 2、电脑演示课件:蘑菇图。(体验加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甲:树根下有6个蘑菇。

《8和9的解决问题》教案

《8和9的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的内容,是在学了6、7加减法中的用数学: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取代了原来老教材的应用题。通过“解决问题”教学,既要求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又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为学习更复杂的解决问题打好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学会小组合作。 3、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四、教学过程: 出示情景图:1、课件播放美丽的森林一角。 2、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鹿,天鹅,蘑菇,大树,小河、小草。通过播放美丽的森林的图片,学生兴趣大增,学生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交流小鹿的问题(一) 1、课件展示小鹿奔跑的部分 2、谁愿意来说说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关于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4、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这(指幻灯片呈现的内容)就是数学信息。问题出来了,你们会解答吗?1、仔细观察小鹿的图片,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有9只鹿 跑走了三只 2、学生:通过数,或图片中告诉我们的 3、学生:还剩几只小鹿。以前问题是一个问号,在这里是一句话。一共有9只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鹿? 4、尝试列算式。 5、说说为什么用减法?学生:还剩几只?通过课件展示小鹿的部分,让孩子直观的发现数学信息,也更容易集中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列的算式,让其他的孩子发现问题,可以让孩子黑板订正,。交流蘑菇问题(二)1、课件展示蘑菇部分 2、仔细观察,关于蘑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3、对学生出现的争议进行引导,树根下到底有几个蘑菇,从哪里能够肯定? 小结:文字中告诉我们树根下有6个蘑菇,而数只有5个,所以这时候数是不准确的,要相信图片中告诉我们的。关键是文字信息很重要。 4、根据信息和问题,列算式,并解答1、仔细观察图片,小组之间交流 2、学生提出问题:树根下有6个蘑菇,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也可能出现不同意见 4、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让学生说出:一共有几个?1、课件展示蘑菇的图片,让

8和9解决问题教案

8和9的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57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说出图意,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快乐的学习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能找准有效信息,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完整流畅的说出图意 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用数字来解决问题,那我先考考你们,谁来说一说图中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图中左边有四个南瓜,右边有五个南瓜。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师:怎么解答(学生:4+5=9) 师:为什么用加法(学:两部分是合起来) 师:现在问号的位置变了,还跟原来的解法一样吗(学生回答并解答)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境,通过观察、交流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美丽的大森林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去解决呢(出示大森林情境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学:天鹅、小鹿、蘑菇和大树) 师:关于鹿,从图里知道了什么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文字和数数的方法) 师:看来关注图中给我们的文字信息很便捷,就不用再数了。 师:除了知道“鹿共有9只”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①跑了3只②还剩几只鹿)

师: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关于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是什么问题(学:一共有9只,跑走3只,求还剩几只全班再一起读一读)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答呢(学生回答:9-3=6,追问为什么用减法呢)师:解答正确吗(学生回答) 2. 在观察中巩固提升 蘑菇问题 师:小鹿们有点饿了,来到了蘑菇花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小鹿找找蘑菇吧。你们能在哪找到蘑菇你能根据蘑菇图向小鹿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提问题) 师:你能帮助小鹿解决这个问题吗(先想一想、再列出算式。之后请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并说清楚用加法的理由。) 鹅的问题 师:小鹿吃完蘑菇,看到了有好多鹅,它们非常想和鹅一起玩耍,但需要回答鹅关于它们的数学问题,你能猜猜鹅会问什么问题,小鹿又会怎么解答吗同桌之前互相讨论(学生回答) (三)及时巩固 课本P58—1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些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及练习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金涛(初稿) 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来雪娣(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昕(审稿) 1.直接写出得数 9-3= 0+9= 3+4= 6+2= 8-4= 9-5= 2+4= 5+4= 8-8= 7-1= 2+7= 6-4= 5+3= 4+4= 8-6= 6-3 6+3= 7-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 6 9 0 6 9 2 8 8 2 3 9 3 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 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 解析: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答时,需要看懂问题、寻找条件,并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其中第(2)题中两个梨是干扰信息,而第(3)题中的第二个条件隐藏在“我钓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里。要注意引导学生从

问题入手,认真观察、排除多余条件以及找到隐蔽条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3.小动物们去植树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的能力。 答案:(1)4+3=7(棵)(2)5+4=9(棵) (3)小象和小猴一共种了多少棵? 3+5=8(棵)(还有其他情况,如:比差;或三只小动物一共种了多少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连加做准备。) 解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或者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

8和9的解决问题

《8和9的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 教材分析:《8和9的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其内容与6和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首先,用同一情境图呈现了三个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其次,在呈现数学问题的主题图中,由于用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是后续学习纯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加减法中的“用数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创设的情景,有趣的森林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通过有趣的森林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一定的梯度,先寻找信息,解决有关小鹿的问题,紧接着是关于鹅的情景图,学生寻找信息并会提数学问题,最后的有关蘑菇的情景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景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题意,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的说出解题过程。 教学重、难点:从图文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同时体会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8,9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先来热热身。 9-3= 0+9= 3+4= 6+2= 2+4= 8-1= 2+7= 7-5= 2.看图解决问题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去森林公园游玩,如果同学们能解决如下问题就可以获得门票,有信心吗?出示大括号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答? (3)为什么用加(减)法计算? 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大括号图,我们知道了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时用加法计算,而知道总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的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大括号图复习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从一共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为这节课的图文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学习新知

8和9解决问题练习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金涛(初稿) 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来雪娣(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昕(审稿) 1.直接写出得数 9-3= 0+9= 3+4= 6+2= 8-4= 9-5= 2+4= 5+4= 8-8= 7-1= 2+7= 6-4= 5+3= 4+4= 8-6= 6-3 6+3= 7-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 6 9 0 6 9 2 8 8 2 3 9 3 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

解析: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答时,需要看懂问题、寻找条件,并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其中第(2)题中两个梨是干扰信息,而第(3)题中的第二个条件隐藏在“我钓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里。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认真观察、排除多余条件以及找到隐蔽条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3.小动物们去植树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的能力。 答案:(1)4+3=7(棵)(2)5+4=9(棵) (3)小象和小猴一共种了多少棵? 3+5=8(棵)(还有其他情况,如:比差;或三只小动物一共种了多少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连加做准备。) 解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或者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附答案)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 1.直接写出得数 9-3= 0+9= 3+4= 6+2= 8-4= 9-5= 2+4= 5+4= 8-8= 7-1= 2+7= 6-4= 5+3= 4+4= 8-6= 6-3 6+3= 7-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 6 9 0 6 9 2 8 8 2 3 9 3 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 解析: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答时,需要看懂问题、寻找条件,并根据问题 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其中第(2)题中两个梨是干扰信息,而第(3)题中的第二个条件隐藏在“我钓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里。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认真观察、排除多余条件以及找到隐蔽条件。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3.小动物们去植树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的能力。 答案:(1)4+3=7(棵)(2)5+4=9(棵) (3)小象和小猴一共种了多少棵? 3+5=8(棵)(还有其他情况,如:比差;或三只小动物一共 种了多少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连加做准备。) 解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或者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 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 有几只? 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和9解决问题教案

8、9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根据一幅图写出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利用“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解答”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解决的问题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认识6、7这部分的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出现了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第57页又安排了一组解决问题,其内容与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 学情分析: 教材在呈现数学问题的主题图中,由于用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培养

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是后续学习纯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位置的口诀,比大小的口诀。 2、复习口算。 3+5= 5+3= 8-3= 8-5= 6+3= 3+6= 9-3= 9-6=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 3.手指变魔术列算式。(全班一起回答)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美丽的大森林吗?请大家仔细观察,美丽的大森林里有哪些数学信息。 (二)探究方法 1.交流减法的图意 (1)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现在请同学数一下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小鹿?(全班回答) 有的同学说8只有的同学说9只,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数一下(1,2,,,,,,,9) 一共有几只啊?(9只)大声点,我听不见。(9只)

8和9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能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巩固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把书第57页主题图制作成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现在来考考你们,做好准备! (1)要求:看算式,说等于几。 出示:3+5 8-6 9-3 2+6 4+4 9-2 8-1 4+5 9-6 3+6 师小结:答得又快又好!看来你们能熟练地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你们能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吗? (2)师:请看大屏幕,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齐说)前期巩固练习 (复习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师:说得真棒,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三个步骤,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揭示课题: 解决问题 师: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激情设疑)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地方?图里都有什么? (回答:有小鹿、蘑菇、鹅、小河等;) 师:你会分类观察了,真了不起!我们给这些图取个名字吧! 生:小鹿图、天鹅图、蘑菇图。 师:简单好记,当我们遇到比较复杂的情景图时,可以分类进行观察。下面我们先来观察小鹿图。 三、自主运用数学。 1、电脑演示课件:小鹿图。(体验减法的含义) (1)师:用数学的眼光看,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2人)甲:一共有9只小鹿。 乙:跑走了3只。 集体: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 师:你观察真仔细,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9只鹿的呢?” (我是从看那行字知道的,我是数出来的。) 师:得到数学信息的方法真多,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生:数好,有些字我不认识。 生:看字好,有些图画信息被遮住了,容易数错。 生:看字好,有时候还可能数错了。 师:看来寻找数学信息,既可以找文字信息,也可以找图画信息,文字信息更清楚简便,不容易出错。如果不认识字怎么办?(可以问老师,还可以查字典。) (2)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有:①还有几只小鹿?②还剩多少只小鹿? 师:很好!谁还想再来说一说?

8和9用数学解决问题

8和9 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樊炎炎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景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的说出解题过程。 3、体会用数学的过程,感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小黑板出示:算一算 2+3= 4+5= 3+6= 2+7= 5+2= 4+4= 5+1= 3+2= 6+1= 8+1= 0+6= 9-6= 8-5= 6-4= 4-1= 3-0= 7-4= 6-6= 二、授新知,探讨解决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带给我们什么?请大家翻到教材58页,仔细观察上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答:大森林里有小鹿,有五颜六色的蘑菇。 师问:那么这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小鹿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懂图意,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鹿图,思考图中告诉我们什么呢?然后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互相说一说。(生互相交流)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1:从图上我知道了一共有9只小鹿,后来跑走了3只。 师:一共有9只小鹿,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因为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表示一共有9只。 师:那么图中问我们什么呢?也就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2: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完成后同桌互相对照一下。 师:下面谁能把你是怎么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3: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师贴出图画)求还剩下几只?用减法算式计算。9-3=6 (师同时板书) 出示蘑菇图 师:观察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生:题目告诉我们左边有6只蘑菇,右边有2只蘑菇,(师同时在黑板上对应贴出贴画)求一共有几只蘑菇? 师:请大家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然后小组内订正。 找一同学说出算式,师同时板书:6+2=8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看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交流,学会总结) 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a弄清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b确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c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8和9的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8和9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能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巩固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把书第57页主题图制作成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现在来考考你们,做好准备! (1)要求:看算式,说等于几。 出示: 3+5 8-6 9-3 2+6 4+4

9-2 8-1 4+5 9-6 3+6 师小结:答得又快又好!看来你们能熟练地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你们能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吗? (2)师:请看大屏幕,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齐说)前期巩固练习 (复习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师:说得真棒,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三个步骤,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揭示课题: 解决问题 师: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激情设疑)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地方?图里都有什么? (回答:有小鹿、蘑菇、鹅、小河等;) 师:你会分类观察了,真了不起!我们给这些图取个名字吧! 生:小鹿图、天鹅图、蘑菇图。 师:简单好记,当我们遇到比较复杂的情景图时,可以分类进行观察。下面我们先来观察小鹿图。 三、自主运用数学。 1、电脑演示课件:小鹿图。(体验减法的含义) (1)师:用数学的眼光看,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2人)

8和9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8和9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结合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课前交流 师:玩碰碰车游戏,碰碰车碰8下,我碰3 碰几下;你碰4我碰5一共碰几下;然后提出减法的问题,有加法算式想都减法的算式,由易到难学生易接受) 师生玩,生生玩。 玩游戏快乐吗(小朋友们玩的快乐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快乐轻松的心情走进欢乐课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忆旧引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都很喜欢的好朋友,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谁?(熊大,熊二)跟他们打个招呼。 师:看到这两位好朋友开心吗?瞧,他们俩正打算去森林公园看演唱会呢!你们想去吗?但是熊大和熊二说了,要想去森林公园玩,必须要先口算几道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可以设计光头强把森林的动物关在笼子里,只要学生回答出问题笼子就可以打开,熊大和熊二就可以打开锁解救小动物。 出示口算卡片。(知道的可以站起来抢答)

师:大家口算的又快又准,你们都是口算小能手。那就让我们跟随着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森林公园看一看吧。小动物们玩的多开心啊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 生:(有小鹿,天鹅,蘑菇,大树,小河。。。)这里学生或有可能直接说出图片里的数学信息如小鹿天鹅的数量。这是课堂生成问题,需要注意。 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和花草树木使我们的大自然更加美丽,所以我们要热爱自然,保护动物。那么这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同学们想知道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小鹿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懂题意,提出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这幅小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一共有9只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上面写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数出来的)(提示:还可以这样1,2,3,4。。。) 师:你们(小朋友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师:看来关注图中给我们的文字信息很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除了知道“一共有9只鹿”外,还知道了什么?学生不一定能说出还剩几只鹿问题! 生:还剩几只鹿?(带一个问号,这是我们要求的问题,还有吗?) 生:跑走了3只鹿。(你真聪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画表达的意思)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关于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桌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生:一共有9只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鹿? 师:说的很完整,非常的好!谁再来说一说?(声音很响亮,声音很好听,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 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这

用8和9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 8 和 9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零陵区南津渡小学秦大宁 指导老师:彭忠浩 教学目标 1、运用 8 和 9 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 8 和 9 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老师上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小礼物,想看吗?看,这是美丽大森林的 一角,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鹿,天鹅,蘑菇,大树,小河 师:小朋友都很善于观察,森林中不仅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还隐藏着 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问题解决!(板书 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鹿的问题 师:看,已经有小动物迫不及待要和大家见面了!(出示小鹿的情境图)现在请你们 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谁愿意来说说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一共有9 只鹿。 师:你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上面写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数出来的)(提示:还可以这样1,2,3,4。。。) 师:你们(小朋友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师:看来关注图中给我们的文字信息很方便,这里写着,我们就不用数了。而且不容 易出错。 还知道了什么?再观察仔细一下。 生:跑走了 3 只鹿。 师:你真聪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画表达的意思 生:还剩几只鹿?(鹿的旁边还有我们的老朋友“?”,这说明关于鹿我们有数学问 题了,谁能再读一读这个问题?(生读) 师:以前我们的问题用问号来表示,今天我们的问题是一句文字了。 师: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关于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 题?同桌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生:一共有 9 只鹿,跑走了 3 只,还剩几只鹿?(你能把你刚才说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说的真好,谁能照他的样子说一遍?说的真完整谁能更大声的说一说?) 师:原来在这个图里有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呀!小朋友们真棒!小鹿送给你们了,老师 发现你们不仅说的好而且听得也很认真。 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这(指 幻灯片呈现的内容)就是数学信息。问题出来了,你们会解答吗? 师:那么应该怎样解答呢?思考一下,列算式算一算吧! 生: 9-3=6 (只) 师:同意吗? 9 表示? 3 表示? 6 表示什么?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们?(引导学生提问题) 师:(学生如果提不出问题,可以由老师提)那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你能说说 为什么用减法来解决吗?(谁来帮一帮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一共有9 个, 跑了 3 个只就用减。 师:说的很有道理。跑走了3 只也就是从整体里去掉3 只用减。检查一下计算正确吗?(正确)做完题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答正确我们就来回答问题,还剩 6只。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2、天鹅问题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是关于鹿的问题,图中还有什么动物?看,关于天鹅从图中你知 道了什么? 生:一共有 8 只天鹅,游走了三只。 师:同意吗?那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几只? 师:可以吗?从天鹅我们不仅找到了两条相关的数学信息,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数学问 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生: 8-3=5 (只) 师:同意吗?解答正确吗?谁能说一说为什么是8-3生:因为一共有8 只,游走了 3 只,就用 8-3 。 师: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正确我们就一起口答:还剩呢? 5 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