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纸过程典型控制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33
DCS在在造纸流程中的应用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因其具有控制和危险分散、管理和显示集中的显著特点仍被作为当今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的主要控制系统之一。
造纸生产车间为高档胶版纸车间,车间主要由碎解打浆工段、流送上浆工段、抄纸工段、完成工段等工段组成除以上主要的工段外,本车间还有各种辅助的工段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辅助工段有:真空段、清水段、密封水段、蒸汽冷凝水段、压缩空气段、润滑油及液压段等。
1.主要生产流程1.1 碎解打浆工艺长纤维浆板由皮带输送机运输到水力碎浆机,控制碎浆浓度 4-5%,碎解浆进入贮浆塔充分浸泡润张后,会在打浆的过程中使得纤维可以充分帚化,然后进入三台串联的盘磨进行打浆,当打浆度达到 35°SR 左右,再进入成浆池。
打浆度由DCS 控制盘磨进退刀来实现。
短纤维浆板皮带输送机运输到水力碎浆机,碎解浆后进入贮浆塔,再经两台串联的盘磨打浆,打浆度控制到 30 °SR 左右,进入成浆池。
打浆度的控制由DCS控制盘磨进退刀来实现。
APMP 浆经过盘磨疏解机后进入成浆池,打浆度同样由 DCS 自动控制。
制浆车间的草浆进入贮浆塔后,再经过高频疏解机把草浆疏解后进入成浆池。
湿的损纸由圆网浓缩机进一步浓缩后进入成浆池;干的损纸需要由碎浆机碎解成浆后进入贮浆塔,再经压力筛除杂后,所得到的良浆由高频疏解机疏解后进入成浆池。
上述五种浆依据特定比例由浓浆泵输送到配浆段,配浆后的浆料送至流送上浆。
1.2 流送上浆工艺由打浆段泵送来的浆进入到配浆系统后,依次加入增白剂和染料等,然后浆流经混合池送入抄前池,需要在抄前池加入阳离子淀粉[1]和中性施胶机 AKD 等,浆再经一次冲浆泵与网部白水混合后送入除砂器系统进行浆料净化,经由除气器除去浆料中的少量空气,除气后,浆再经过加填之后到上浆泵,经过二次冲浆的浆料进入压力筛系统后得到的良浆再进入布浆器,均匀分布后的浆进入流浆箱喷浆上网。
造纸DCS控制系统分析作者:沈华杰来源:《卷宗》2020年第17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造纸DCS控制系统,包括造纸工业生产过程特点,系统工程设计等。
关键词:造纸;控制;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造纸行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现场操作到采用集散控制系统控制,从靠工人的经验判断纸张质量的好坏到用质量控制系统来控制产品质量,从靠工人的眼睛来判断纸张外观纸病到在线纸病检测系统,这些技术的发展带来造纸行业的变革,使造纸无论从质量还是从产量上都是有了质的飞跃。
1 造纸工业生产过程特点造纸同其他行业一样,作为一个工厂、一个生产流程或某一个单元,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条件来组织生产和进行操作。
为使整个生产过程不出偏差,这就要求有好的测量控制系统来保证。
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完全依赖于被控制的工业生产过程的特性和要求。
所以,深入了解造纸工业生产过程特性,是进行集散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对于一个造纸生产过程,从控制的观点来分析,可用生产过程扰动作用、生产过程特性和顺序控制要求三个方面来考虑。
1.1 过程扰动作用造纸工业生产过程,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作用,使得生产过程不稳定,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最终影响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
这些干扰来自原料(包括浆料、化学品、添加剂)的质量和供应情况;产品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变化;生产过程设备的稳定性;环境条件改变,比如季节的更换;与其它工厂或装置之间的连结关系;设备特性的漂移和衰减作用;过程物料的波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质量问题,可以是原材料质量的波动,产品规格的改变,即物料或产品的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如长纤维及短纤维比例的变化。
有些物流与其它工厂或生产过程相连结的,因前后连结的调度等原因,要求过程操作改变。
典型的设备特性漂移和衰减作用,如热交换器随着生产的进行而结垢,从而影响传热效果;加入化学品的活性改变,这些都将影响纸张的物理特性。
过程物料输送过程,常常因固体物料堵塞管道,或管道破损,而影响物料流量不稳定。
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在纸张印刷和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设备。
传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离合器、连杆、齿轮、链条等组件。
它们的协作能够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分别为系统组成、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维护。
一、系统组成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传动机构,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
1.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是实现造纸机运转的关键部分。
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离合器、链条和齿轮等组件组成。
传动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来驱动整个机器,实现纸张传输和制造。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来控制传动机构的运行。
它主要由互联网通信模块、PLC控制器、文本显示屏和操作按键等组成。
在制造纸张的整个过程中,控制系统会不断检测生产的参数,以保持纸张的质量和数量。
3.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主要是利用流体压力来控制制造过程。
它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阀、电磁阀和油管等组成。
液压系统不仅可以减少传动机构中的摩擦和磨损,也能够为设备提供更稳定的动力和速度。
4.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源之一。
它主要由变压器、半导体器件、开关和电缆等组成。
在运行过程中,电气系统可以保证传动机构的正常电流和电压。
二、系统工作原理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通过将传动机构、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制造纸张的加工过程。
传动机构是送纸筒、洗浆和造纸部分的核心部件。
电机可以通过减速器将高速的电动机转化为低速高转矩的转动力,以达到合适的传动效果。
离合器可以在需要时分离传动机构,从而避免过载损坏机器。
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可以根据生产的需求及时调整机器的速度、材料质量等参数。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来采集生产数据,并将其传回控制室。
操作员可以通过按键或触摸屏实时监测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液压系统主要用于控制设备的能量传递和稳定性。
基于DCS的造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造纸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基于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系统,通过分散的控制器和集中的监控系统实现对造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DCS的造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1)分散控制器:负责对造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控制,包括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调节控制参数等。
(2)通信网络:将各个分散控制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3)监控系统:用于监控造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状态、数据和报警信息,提供运行状态的可视化。
2.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如何控制造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模糊控制等。
根据造纸过程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3.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与传输是构建DCS系统的关键环节。
通过传感器对造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传输到分散控制器进行处理。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模拟量采集和数字量采集,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以太网、RS485等。
二、系统实现1.系统编程基于DCS的造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编程主要包括控制逻辑的编写和数据处理的实现。
控制逻辑的编写根据控制策略确定,可以使用诸如LD (Ladder Diagram)或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编程语言进行实现。
数据处理的实现一般使用高级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
2.设备配置设备配置是指将DCS系统与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和配置,使其能够相互通信。
具体包括对控制器进行参数配置、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接线等操作。
3.系统调试与优化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调试包括对各个环节的控制算法进行调整和验证,优化包括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改善。
基于PLC的纸机传动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PLC在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计算机,它通过执行存储程序来实现对工业设备的控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PLC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场合。
PLC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于编程等。
纸机传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运动控制系统,它通过对纸张传输速度和张力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纸张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PLC在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接收输入信号、执行程序和发送输出信号来控制各个传动部件的动作。
PLC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程序设计和调试等方面。
在输入接口方面,PLC需要接收来自传感器、按钮等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内部可处理的逻辑信号。
在程序设计方面,需要根据纸机传动控制系统的具体需求,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在调试方面,需要对PLC控制系统进行现场调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PLC技术不仅在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其他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例如,在化工、电力、交通等领域,PLC被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实现智能交通管理。
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PLC技术的广泛应用性。
PLC在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并为纸机生产厂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纸机传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领域的工业自动化发展提供更强大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PLC在纸机传动控制系统将会朝着更高效、更精确、更可靠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效性:通过优化硬件和软件设计,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和响应时间,从而实现对纸机传动系统的更快、更精确的控制。
造纸厂PLC控制系统的冗余配置与应用导语:在冗余控制系统中,整个PLC控制系统〔或者系统中最重要的局部,如CPU模块〕由两套完全一样的系统组成。
两块CPU模块使用一样的用户程序并行工作,其中一块是主CPU,另一块是备用CPU1引言造纸厂控制系统主要用于集散控制和传动控制,如下列图1所示。
集散控制主要包括制浆流程、造纸流程和仓储流程;传动控制那么以造纸机的分部传动为主。
图1造纸PLC控制系统所针对的主要消费工艺在造纸消费工艺的控制要求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造纸设备在启停和运行经过中发生危机设备和人身平安的故障时,需要自动采取保护和联锁,防止事故的产生和防止事故扩大,进而保证正常启停和平安运行;〔2〕通过对造纸设备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的严密监视,发生异常时,即时发出报警信号,必要时自动启动或切除某些设备或系统,维持原负荷运行或者减负荷运行直至平安退出运行;〔3〕造纸自动化的集散控制要求更快的速度、更有效控制与监测、更高的数据处理才能和抗风险才能,以及更高的集成才能。
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进步控制系统硬件的可靠性来知足上述要求是远远不够的,由于PLC本身可靠性的进步是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冗余系统才可以比拟有效地解决设备平安问题,才能保障整个系统的平安与效率。
在冗余控制系统中,整个PLC控制系统〔或者系统中最重要的局部,如CPU模块〕由两套完全一样的系统组成。
两块CPU模块使用一样的用户程序并行工作,其中一块是主CPU,另一块是备用CPU;主CPU工作,而备用CPU的输出是被制止的,当主CPU发生故障时,备用CPU自动投入运行。
本文将主要讨论造纸厂PLC系统的冗余配置和应用。
2西门子PLC控制系统的冗余配置2.1冗余原理配置造纸厂的西门子冗余系统由A和B两套PLC控制系统组成。
开场时,A系统为主,B系统为备用,当主系统A中的任何一个组件出错,控制任务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B当中执行。
这时,B系统为主,A系统为备用,这种切换经过是包括电源、CPU、通讯电缆和IM153接口模块的整体切换。
第6章抄纸过程典型控制系统6.1 概述由任何一种制浆方法或其组合的方法所生产的纸浆,须在造纸车间抄制成纸张(抄纸和制浆在一个地方,即所谓的综合厂)或把纸浆制成浆板送到距浆厂较远的其它纸厂。
造纸车间的流程,会因为所用纸浆的种类和所生产纸张的质量不同而有所不同。
图6-1-1为抄纸车间的基本流程。
这一流程通常被划分为:纸料制备,纸机和完成整理三部分。
纸料制备又可进一步分为配浆(或称纸浆的混合)和打浆,纸机则可分为湿部和干部。
成192021图6-1-1纸厂基本流程1-商品浆储浆池;2-损纸浆池;3-漂白浆池;4-汇合浆池;5-抄前浆池;6-白水池;7-冲浆池;8-伏辊坑;9-卷曲;10-压光;11-施胶压榨;12-干燥;13-压榨;14网部;15-网前箱;16-白水回收机;17-锥形精浆机;18-磨浆机;19-纸料制备;20-造纸机;21-完成整理;22-配浆;23-打浆;24-湿部;25-干部6.1.1 纸料的制备当纸浆由制浆车间送到抄纸车间时,大多数都不能直接用于抄纸,而且,为了使成纸能具有某些特性,还必须由其它浆厂购入某些具有不同特性的纸浆。
另外人们还需添加染料和添加剂以获得所需的颜色和物理性能,这些操作通常称之为配浆(或纸浆的混合)。
为了赋予纸张一定的机械强度,纸浆需在多种机器中进行磨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器是磨浆机、锥形精浆机和打浆机。
这一操作实质上是让纸浆在锋利且运动的一组刀片间反复通过,由刀片对纤维产生切短和压溃作用。
这组刀片可通过调解其刀刃的锋利程度生产出不同长度的纤维。
打浆可以改善纤维之间的结合,使匀度和紧度得以提高并降低多孔性或提高透明性;但这些要根据纸的种类来确定。
在上纸机之前,制备好的纸浆还需经过筛选,有时还要对纸浆进行净化,即通过离心式除渣器除去浆中尚未除净的重杂质。
6.1.2 纸机(1)湿部纸机湿部最重要的部件是供纸页成形用的长网,它主要由一张无端的细筛网(也称之为成形网)组成,纸浆悬浮液在网上分布均匀。
湿部的宽度取决于纸机的规格,而纸机的车速则由抄造的纸种来确定。
纸浆中的大部分水在网部的前端排掉,从而形成湿纸页,然后网子通过一组真空箱,真空箱能从湿纸页中吸去更多的水分,湿纸页以大约20%的浓度(20%纤维和添加剂,80%的水)离开长网部。
由多层纸页组成的纸板,通常在圆网纸机上成形。
纸浆被泵送到一系列的网槽中,在每一个网槽里,都有一个包覆着网子的网笼,以和其它网笼相同的速度转动。
网槽里的水穿过网子并由网笼的中心排出,同时在网上形成纸页。
与全部网笼相接触的无端毛毯将纸层揭起,形成一个多层结合的纸板。
往往将高级的纸浆用在两端的圆网上,从而使纸板的外表面比较美观。
而次表层由稍差一点儿的纸浆抄成;中间的芯层则通常夹着回收的废纸浆。
(2)干部当纸页离开纸机湿部以后即被送至压榨,在压榨部纸页由无端毛毯(或化纤毯)承托着,附着在毛毯上方的纸页经过两个重辊的压榨以尽量压去水分。
纸页以大约3.5%的浓度离开压榨部,剩余的水分则在干燥部用蒸汽加热的烘缸上蒸发掉。
无端的干布带着纸运行,并将纸页压贴在烘缸的表面上。
6.1.3 完成整理干燥后的纸页便进入到完成部,大部分种类的纸张都要经过一道或更多道辅助处理过程,其中之一是压光,即让纸页在很重的光滑铜辊之间通过,从而将纸压出较为光滑的表面。
对于某些纸,出压光后被卷成较大的纸卷。
根据用户的要求,这些大纸卷还需经过复卷机复卷也可切成较小的纸卷或平板纸。
另外,为了适应在加工纸厂中进一步加工的需要,比如加工成信封、奶容器、商品袋、纸怀以及其他消费品等,某些纸张还应该进行特殊的处理。
纸板用来制造瓦楞纸箱,冷冻食品的折叠盒和其他的产品。
用于生产其它类型纸板的纸浆大都是已脱墨和除去其它杂质的废纸浆。
6.2 打浆过程典型控制系统6.2.1 打浆过程控制基本要求打浆的目的是通过打浆的机械作用,处理水中的纸浆纤维,使其发生物理变化而获得一些特定的性质,以满足纸或纸板生产的质量要求。
它对最终成纸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自1922年Smith提出帚化理论以来,人们对打浆设备,打浆机理以及打浆过程的控制都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并使生产状况发生了更新换代的变化。
比边缘负荷理论用比边缘负荷(Spec ific Edge Load)来表征打浆过程的特性,比表面负荷理论用比表面负荷(Spec ific Surfac e Load)来表征打浆过程的特性。
它们的共同点是用处理单位重量的绝干纤维量所消耗的有效能量来估算比能量。
由于制浆造纸业采用树木、麦草等植物作为原料,个体差异悬殊,诸如树木品种,生长的海拔高度,年龄,采伐季节,贮存时间及腐烂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成纸质量;制浆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可控扰动,它们都会影响纸浆质量的稳定性,需要通过精浆的质量控制来进一步提高上网纸浆质量,因此,仅依靠打浆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仍无法满足要求,必须对打浆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目前,打浆过程控制技术已日趋成熟,比较成熟的打浆过程的控制方案则有比能量控制、打浆度控制和高级的比能—比边缘负荷控制和优化控制等。
本节从工程设计的角度介绍几种控制方案。
6.2.2 单台盘磨打浆控制系统图6-2-1是一种典型的把驱动电机的功率和通过锥形磨浆机纸料的温差结合起来控制转子位置的系统,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转子位置的调整来控制作用于纸浆的机械功的量。
温度检测元件TT-2a,TT-2b分别安装在磨浆机的进出口,测量信号送给温差变送器TdCon-2;TdCon-2则用纸料出口温度减去纸料进口温度,并把与通过磨浆机后纸料所升高的温度成比例的信号传送给温差记录控制器TdRC-2。
这个控制器是一个脉冲持续型控制器,它发出脉冲信号来触发转子位移电机的可逆启动器用的继电器,由此便可按要求向里或向外移动转子,以维持转子具有适度的机械作用(做功)。
主传动电机的负荷功率由变送器Ew T-1测量并传送给记录器Ew RC-1,同时也把这个信号传送给温差记录控制器TdRC-2,以此来补偿它的控制作用。
当出现扰动时,将存在一个时间滞后,直到该扰动作用被温差测量仪表检测出来,才能重新调节转子的位置。
电机负荷功率测量仪表越敏感,检测这种扰动作用就越迅速,从而给温差控制器发出相应信号,以此来补偿它的控制作用。
也可以用手轮来人工操纵。
压力指示仪PI-3用来显示磨浆机可能出现的堵塞和断浆现象。
压力指示报警器PIA-4也用来显示这两种不正常现象,此外在低流量时,取代温差控制器传送到可逆启动器的控制信号而自动地拉出转子并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图6-2-1 磨浆机控制1-未磨纸料进口;2-主驱动电机;3-磨浆机外壳;4-可移动转子;5-磨后纸料出口;6-可逆启动器;7-转子位移用齿轮电机机构;8-手轮6.2.3 多台盘磨串联打浆控制系统图6-2-2是多台磨浆机串联打浆控制原理图,分析其打浆过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打浆是纸浆通过机械作用以改变其物理特性的加工过程,需要控制的主要指标是打浆度(SR)。
影响打浆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打浆设备的形式及其定子与转子的刀间间距,纸浆浓度和通过量等。
2)从便于自动调节的角度出发,常常把纸浆的浓度和通过量(即流量)固定下来,调节对打浆度影响最大的打浆设备的刀间距离,以稳定打浆度。
3)用于间接测量和控制打浆度的参数有:①打浆设备的电机负荷。
在打浆浓度和通过量稳定的条件下,电机负荷大小直接与刀间距离成比例,稳定电机负荷,则稳定了通过打浆设备的每吨浆所耗的电能(称为单位电力消耗)也就稳定了打浆度。
②纸浆经打浆前后的温度差(或温升)。
③直接用打浆度仪表的信号作为控制打浆度的依据。
图6-2-2所示打浆控制系统可对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和草浆等实施打浆度自动控制。
在图中对针叶木浆n为5,其中大锥度精浆机2台(备用1台),双原盘磨浆机3台(备用1台)。
对阔叶木浆n为4,即双原盘磨浆机4台。
对于草浆n为3,即双原盘磨浆机3台。
叩前池中的浆料经泵升压后送往串联打浆系统,经打浆设备的机械作用后送往叩后浆池。
整个打浆系统设置有下列控制回路:1)进入打浆设备浆料的浓度自动控制回路;2)进入打浆设备浆料的流量自动控制回路;浓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用以稳定打浆条件,即稳定进入打浆设备的绝干浆量和压力。
3)打浆设备电功率控制(通过自动进、退刀,调整打浆设备动刀和静刀间隙来实现),其目的是保证精浆机正常运行,避免定子转子之间的机械接触,设备的正常运行以电机负荷为指示。
4)在打浆机出口浆管道上装有压力联锁控制装置,当压力低于某定值时,说明打浆通过量少,定子转子之间可能发生接触,系统会自动停机或退刀。
5)系统设有清洗水压力手动遥控系统,在打浆过程结束时用以清洗打浆设备,为下一次打浆作好准备工作。
6)系统设有打浆过程三通控制功能,可以实现连续打浆和循环打浆的切换功能。
7)打浆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打浆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用打浆度软测量技术测得打浆度(用化验值校正),用以控制打浆设备稳定打浆质量。
叩后池叩前池图6-2-2 多台磨浆机串联打浆控制原理图6.2.5打浆过程控制优化系统(1)打浆度测量分析打浆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打浆的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打浆度是影响纸浆滤水性能的多种因素的综合,是经验指标。
它不仅与纸浆纤维的切断和帚化程度有关,而且受纸浆的浓度,温度,p H值,填料和气泡等因素的影响。
总结起来有:1)设备的种类不同(如:双原盘磨浆机、大锥度精浆机等),用K表示;sb2)打浆用浆板的种类不同(如:木浆、草浆、苇浆等)K表示;jz3)打浆设备数的多少不同,用n表示;4)碎浆用水的种类不同(如:清水、白水等),用shK表示;5)进浆流量的大小不同,用F表示; 6)进浆浓度的高低不同,用C 表示;7)进浆压力的高低不同,用P表示;8)循环打浆与连续打浆的不同,用xhK表示; 9)打浆设备前后的温度差不同,用ΔT表示。
因此,我们把测量打浆度SR的关系式表示为),(01,SR ,K ,K ,K ,KW F,C,P,Δ,f SRsb xhsh jz ni i ∑== (6-2-1)(2)打浆度软测量模型在实际测量中,影响打浆度的主要因素有进打浆设备的绝干浆量,打浆设备的数量、消耗的电功率等,因此打浆度关系式(6-2-1)可用下式表示1SR CF W KSRni i+⨯∑== (6-2-2)式中SR——打浆后浆的叩解度。
SR ——打浆前浆的叩解度。
∑=ni iW 1——打浆过程消耗的电功率。
F ——进浆流量。
C——进浆浓度。
K——与其它因素有关的系数,在线进行调整。
基于软测量式(6-2-2)我们得到了打浆度的测量值。
(3)打浆过程优化1)进刀量自动调整(刀磨损情况补偿)公式的推导设新刀进刀电流为0I ,设备每天工作h 小时,工作m 个月后进刀电流为maxI (打浆设备工作的极限电流),工作时的浆流量为F,工作时的浆浓度为C ,则有下列关系式成立:0000010I m h C F .S sum ⨯⨯⨯⨯⨯= (6-2-3)I I ΔI max -= (6-2-4)ΔIS K sum t =(6-2-5)式(6-2-3)中s u m S 的单位是复合单位TKA (吨千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