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饮片批生产记录

中药饮片批生产记录

中药饮片批生产记录
中药饮片批生产记录

******** 饮片有限公司批生产记录

产品名称

规格

批号

生产日期

批数量

生产指令单

净选生产记录

()制生产记录

包装记录

成品放行审核单

品名:规格:批号:包装规格:检验报告单号: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 一、中药饮片验收入库前须检查购进品种是否符合饮片购进合同条款,不符合的不予验收。 二、中药饮片验收前要查看生产经销企业与其销售人员资质证照、有质量内容的合同协议。购进验收记录必须真实、完整,购进验收记录保存不得少于2 年。验收记录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效期,购进日期,经销企业名称,声场企业名称,验收人及质量检查验收情况等。 三、验收毒性等特殊中药饮片,必须检查生产企业是否持有《毒性中药资格的饮片定点生产证》,经销企业是否具有经营毒性中药饮片资格,验收必须两人以上在场,记录必须双人签名。 四、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 五、中药饮片的各品种、片型应符合各自规定的片型规格,厚薄均匀,整齐,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等,异型片不得超过± 10% 。中药饮片炮制品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仍应具有原有的气和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如出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挥发及腐烂等均为不合格,在验收时要严格掌握。 六、对中药饮片的质量验收除对外观进行经验鉴别外,还可借助于显微、理化鉴别,并对中药饮片如纯度,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 七、验收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必须存放专用区域并设有明显标志。 八、中药饮片包装要选用符合国家药品包装质量标准的材料,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禁止采用麻袋、竹筐、塑料纺织袋及其他不利于药品安全保管的包装材料和容

器,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均为一次性使用,不得回收重复使用。实施文号管理的,在包装上还应注明批准文号。 九、对货币与单据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 有权拒收,告知采购人员并向经理室回报处理。 十、遵守财务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生产指令单管理规定

生产指令单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目的 通过对指令单的管理,使整个生产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机加车间的零部件加工过程指令单和装配车间的压缩机装配过程指令单的管理。 3术语 无 4职责、规定、流程 4.1职责 生产部计划员负责指令单的编制 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对不合格品评审意见进行跟踪生产部车间负责指令单的实施 规定 4.2.1下单: A、下单数量:根据月度生产计划中日计划数量和前期指令单的完成情况(目的是控 制月度实际生产进度和车间在制品数量)确定下单数量 B、下单产品型号、图号及名称: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情况下单。当零部件 备料(用ERP中的生产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刀具、工装等生产准备符合要 求后,编制指令单。

C、下单周期:机加车间指令单每周一、三、五各下一次,装配车间指令单每天下一次。 D、下单时间:应提前一天以上下单给仓库、车间,便于仓库备料、车间进行生产准 备。市场急需时,下单时间可变更。 例:星期三、星期四机加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星期三装配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4.2.2配料: A、配料及补料数量:配料是根据新指令单和车间反馈的前期指令单实际完成情况(目 的是控制车间在制品数量)按指令单配套发料,并同时打印《领料单》(ERP自动下账)。补料是装配车间因零部件不合格,需补发物料到车间补料仓(应确保补料仓的物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车间班组长应提前通知仓库,仓库补料、打印 《补料单》(ERP自动下账)。 B、配料产品标识:机加产品应每配料箱或筐内放置《产品跟踪卡》。装配车间应每配 料箱或筐内放置《产品标识卡》 C、物流要求:按不同班组对应的物流工位器具目视表要求配料。 D、配料地点:机加车间的零部件配料到相应班组的毛坯存放区。装配车间需清洗的零 件配料到清洗车间的待洗区;装配不需清洗的零件应配送到车间对应零件的配料缓冲区(见地面标识)。 E、配料时间:每天下午3:00后将车间第二天需求的物料发到车间(车间收料后,应及 时在相应的单据上签字确认)。部分物料可第二天早上9:00前配送到车间(前提是不能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4.2.3生产: A、生产进度:按指令单完工时间安排生产的先后顺序。

关于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情况汇报

关于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情况汇报 为加强中药饮片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地经营中药饮片,杜绝销售假药、劣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细则要求,现将公司贯彻实施中药饮片检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中药饮片购进管理 药品进货是药品经营的第一关,是药品流通中质量管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质管部对供货方的资质进行审核,经有关人员和领导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货;真正把住药品购进的审核表,确保连锁购进药品为合法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合格药品。目前连锁的唯一中药供应商为药业。 ①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 ②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③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④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⑤不得外购散装饮片,加工包装等行为。 2、强化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 在药品验收环节上,为了切实做到验收按程序规范操作,把好药品入库第一关。医药连锁首先从资源配备入手,由质管部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给验收员讲解制度和程序文件,提高验收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质管部人员到验收第一线,抓质量管理制度、程序的实施和落实,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重点对验收员进行岗位检查和考核。

①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②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③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④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⑤分斗包装合格证要放在斗里,没有合格证就按照假药处理; 3、加强中药饮片储存管理 在库药品的存放条件和科学的养护方法,对药品安全的储存,保证质量稳定起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在库药品进行科学养护,合理储存。根据药品储存条件和药品的属性,将药品分别存放于相应的库区中;按药品的属性分类存放;养护工作采取质量普查和重点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对仓库的药品进行科学养护,在养护中切实有效的行使否决权;对近效期药品按月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坚持每天两次定时检查,记录仓库温湿度,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空调降温、除湿或洒水增湿等措施,保证药品储存条件符合其储存的要求,药品质量得到根本保障。 ①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 ②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

生产指令单管理规定

1 目的 通过对指令单的管理,使整个生产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机加车间的零部件加工过程指令单和装配车间的压缩机装配过程指令单的管理。 3术语 无 4职责、规定、流程 4.1职责 生产部计划员负责指令单的编制 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对不合格品评审意见进行跟踪 生产部车间负责指令单的实施 规定 4.2.1下单: A、下单数量:根据月度生产计划中日计划数量和前期指令单的完成情况(目的是控制月度实际生产 进度和车间在制品数量)确定下单数量 B、下单产品型号、图号及名称: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情况下单。当零部件备料(用ERP 中的生产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刀具、工装等生产准备符合要求后,编制指令单。 C、下单周期:机加车间指令单每周一、三、五各下一次,装配车间指令单每天下一次。 D、下单时间:应提前一天以上下单给仓库、车间,便于仓库备料、车间进行生产准备。市场急需时, 下单时间可变更。 例:星期三、星期四机加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星期三装配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4.2.2配料: A、配料及补料数量:配料是根据新指令单和车间反馈的前期指令单实际完成情况(目的是控制车间 在制品数量)按指令单配套发料,并同时打印《领料单》(ERP自动下账)。补料是装配车间因零部件不合格,需补发物料到车间补料仓(应确保补料仓的物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车间班组长应提前通知仓库,仓库补料、打印《补料单》(ERP自动下账)。 B、配料产品标识:机加产品应每配料箱或筐内放置《产品跟踪卡》。装配车间应每配料箱或筐内放置 《产品标识卡》 C、物流要求:按不同班组对应的物流工位器具目视表要求配料。 D、配料地点:机加车间的零部件配料到相应班组的毛坯存放区。装配车间需清洗的零件配料到清洗 车间的待洗区;装配不需清洗的零件应配送到车间对应零件的配料缓冲区(见地面标识)。 E、配料时间:每天下午3:00后将车间第二天需求的物料发到车间(车间收料后,应及时在相应的单 据上签字确认)。部分物料可第二天早上9:00前配送到车间(前提是不能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4.2.3生产: A、生产进度:按指令单完工时间安排生产的先后顺序。 B、生产数量:车间应严格按指令单的数量安排生产。机加车间应确保发出数量全部完工入库。装配 车间应确保按指令单数量完工。装配过程中,当有不合格品产生而影响完工数量时,应从补料库中取料确保完成指令单规定的数量。 C、不合格品管理:能返工、返修的产品均应当班安排返修。机加车间的不能当班返工、返修的不合 格品,装配车间返工、返修后的不合格零部件均应及时交予交检验员,检验员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当天退质量部不合格品库。 D、产品标识:完工的产品应按要求进行标识 4.2.4结单: 仓库按ERP要求对指令单进行结单。对本月不能结的单应在25日、30日分别予以上报。 流程 4.3.1 机加车间流程

中药检验报告书书写格式规范 (1)

药品检验报告书写细则实施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药(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要求做到:依据准确,数据无误,结论明确,文字简洁,书写清晰,格式规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9月12日组织制定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附件3“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细则”对药品检验报告书检验项目的编排与格式的要求如下: 1.表头之下的首行,横向列出“检验项目”、“标准规定”和“检验结果”三个栏目。 2.“检验项目”下,按质量标准列出[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等大项目;大项目名称需添加方括号。每一个大项下所包含的具体检验项目名称和排列顺序,应按质量标准上的顺序书写。体现在检验报告书中格式如下: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 检验结果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根据《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附件3“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细则”以及《国家药品工作手册(第三版)》的内容,对于药品检验报告书的书写总体原则如下: 1.检验项目项:按照药典或法定质量标准项目填写。

2.标准规定项:按照质量标准内容书写,如不易用数字或简单的语言确切表达的,此项可写“应符合规定”。 3.检验结果项:具体数值型的,填写具体数值,如不符合规定,应在具体数值后注明不符合规定;描述型的按照质量标准上的描述形式填写。如不易用数字或简单的语言确切表达的,此项可写“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具体填写原则如下: 一、[性状]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项目与要求,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质地、断面、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一)外观 外观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观感的规定,制剂应描述供试品的颜色和外形。具体规定如下: 1.标准规定项:按照质量标准内容书写。 2. 检验结果项:按照实际情况描述,不合格的,应先写出与标准规定不符合之处,再加写“不符合规定”。 3.标准中的嗅、味和引湿性(或风化性)等,一般可不予记录,但遇异常时,应详细描述。

中药饮片生产人员GMP培训综合考试卷

中药饮片生产人员GMP培训综合考试卷 (考前复习资料) ★以上复习试题,请参训人员认真按本资料复习。最终考题内容和体型将在以上复习资料中随机、适量选出。 一、填空题:(请在划线处填写正确答案) 1、GMP的中文全称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进入生产区的操作人员必须更鞋、更衣、更帽、洗手后进人生产区。 3、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均称为饮片。 4、中药饮片的原料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材。须按国家药品标准进行主要项目(至少真伪鉴别)的检验。 5、中药材的浸润原则是药透水尽。 6、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妥善存放,未经批准人员不得进入。 7、药材软化是要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8、从事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该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方面素质。 9、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各级人员应该按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 10、中药饮片生产涉及用火时,有文火和武火之分。 11、炙法是炮制中炮炙项下的一种方法,包括了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其中蜜炙时需要炼蜜。 12、中药饮片生产时,辅料有药用标准的应使用药用标准执行,没有药用标准的应按食用或其它相关标准执行。 13、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更要避免复燃。 14、物料使用时应按批发放,并按入库时间顺序先进先出。 15、生产时须在生产状态牌上填写好生产产品的名称、批号和日期。 16、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17、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物料和文件记录。 18、饮片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任意更改。 19、中药材必须先经筛、拣、选、洗等净化处理后再浸润。 20、有中药饮片生产的企业,仓库人员必须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的知识与技能。 21、库存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必须按规定方法定期养护,防止害虫、霉菌的污染,并有详细记录。 22、原料、辅料要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开存放。 23、物料应该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必须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也要及时复验。 二、单选题(请在括号内填写字母序号) 1、中药饮片生产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最低要求应当采用(B)。 A.自来水 B.饮用水 C.纯化水 D.注射用水 2、中药饮片零头包装合箱外要标明全部批号,并建立合箱记录。可以几个批号为—个合箱?(B)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 四个 3、药材炮炙中,蒸、煮、炖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炙品,用水或规定的辅料(C)。 A.5~10 kg B.10~20 kg C. 20~30 kg D. 30~40 kg E.与待炮炙品等量 4、洗涤某个拣选后的药材时,对水的使用要求是(C) A.流动水重复使用 B.使用静止水 C.使用流动水,且用过的水不能用于洗涤其它药材。 5、下列哪一项不是实施GMP的目标要素:(D) A. 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B. 防止对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C.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D. 与国际药品市场全面接轨 6、在蒸或炖中药材时,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B)侵入。 A.微生物 B.水分 C.粉尘 D.空气

中药饮片 中药材验收标准

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省局制定了《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申请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专营企业的,省局将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审批。对符合《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的,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仅限中药材、中药饮片。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如需增加经营范围,必须按照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规定,重新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 批发企业验收标准 第一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条应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第二条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人员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五条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中药),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专业知识。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中药),具备三年以上(含三年)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职在岗,不得兼职。. 第七条从事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同时应具有三年以上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鉴别大部分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并经相应的中药材专业培训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以上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人员,应熟悉中药材的采购加工、中药饮片炮制等知识,并经岗位技能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在质量管理、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中药材、中药饮片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污染中药材、中药饮片或导致药品发生差错的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工作。 第二章设施与设备 第十条办公、营业场所明亮、整洁,其面积应与经营规模相适应,但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办公区与生活区有效分离。 第十一条具有与其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常温库、阴凉库,经营需要低温储存的中药饮片应设置冷库。仓库应有独立的整体结构,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其中阴凉库不少于500平方米。第十二条库区环境整洁、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源。 第十三条仓库应划分待验区、合格品区、发货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零货称取专区等专用场所。以上各区均应设有明显标志,并实行色标管理。 第十四条仓库应有避光、通风、检测和调节温湿度以及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施设备,仓库内墙面、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装卸作业场所应有防止天气影响的设施。 第十五条仓库应有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蛀、防鼠、防霉变、防变色、防走油、防升华、防风化等措施以及安全防火设施。 易串味中药饮片、以及中药饮片中的易燃等危险品种应与其它中药饮片分开存放。

生产指令单

生产指令单 1.目的:建立批生产指令单填写、审批、发放程序,使计划物流部送料与车间接配料按规定程序进行。 2.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品种。 3.责任: 3.1物料计划员负责批生产指令单填写与发放。 3.2 质量部部长负责批生产指令单审核。 3.3生产综合部长负责指生产指令的审批。 3.4生产车间负责按批生产指令单接料配制。 4内容: 4.1生产综合部根据周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并填写(SG/R-PS-001-00)“批生产指令单”,原辅料的数量依据配料量和单品种工艺规程计算。

4.2填写好的批生产指令单由质量部部长审核,生产综合部长批准后下发,填写内容应有品名、批号、规格、生产量及配制用原辅料的品名、规格、用量等。 4.3批生产指令单的指令单要明确规定产品名称,理论用量,与定额用量,并规定出计划工时 4.4经批准的批生产指令单,一式四份,一份为首页,由生产综合部留存,第二份发计划物流部备料,第三份随批生产记录发至车间,第四份发质控员。 4.5计划物流部接到批生产指令单后备料。 4.6 生产综合部下达批生产指令后,车间领料员按指令单规定的物料填写物料领用单,经车间主任批准,方可领料,库房按领料单发料。 4.7 领料时领料员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检验无误后,由仓储主管、库管员、领料员在物料领用单上签字确认。 4.8领料员将物料送至车间脱外间,清洁外包装,执行“物料进入洁净区净化管理标准”(SG/SMP-CS-010-00)。

4.9配料人员凭批生产指令单接料,核对各项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无误后在领料单上签字,返给领料员;车间主任根据批生产指令单按该品种生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 4.10批生产指令单在生产该品种前二天随批生产记录下发。 4.11任何部门在批生产指令单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正常执行时,上报生产综合部解决。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及记录用表

××××医院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二〇一六年九月

目录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3) 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3)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4) 不合格药品及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4) 中药饮片保管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5) 温湿度记录管理制度 (6) 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6)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7) 煎药室工作制度 (7) 煎药室操作规范 (8) 中药煎药室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 (9) 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 (9)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10) 中药供药企业药品评估管理细则 (11)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12) 附件:中药饮片管理各类记录、表格 (14) 表一:中药饮片供应商资质定期评审记录 (14) 表二: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入库记录 (15) 表三:中药饮片养护检查记录 (16) 表四:中药库中药饮片退货记录 (17) 表五:药房温湿度记录表 (18) 表六:中药房煎药室操作记录 (19) 表七:煎药室煎药设备器械容器日常清洁、消毒记录 (20) 表八: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表 (21) 表九:煎药室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表 (22) 表十:钟祥同仁医院中药处方(病历)点评工作表 (23) 表十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24)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药房)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三、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医院职工及患者,如果发现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权直接向医院领导或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反映,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干涉和打击报复。 四、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对领取和存放的中药饮片进行清理、检查,以防发生变质失效。 五、药剂科(药房)在院长和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供应工作。药剂科(药房)应严格遵守《中药饮片管理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 六、制定和规范中药饮片购进工作程序,做好饮片购销的资质认证工作,合法规范地购进中药饮片。 七、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入库时应对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入库。 八、中药饮片库房应具备与中药饮片性质相适应的存储设备、设施,如冷藏、防冻、避光、防潮、通风、防鼠、防虫等。 九、中药饮片的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近期先用、远期后用的原则,严格按效期管理中药饮片,防止过期失效。 十、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煎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中药饮片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工作。 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一、药剂科(房)负责全院所有中药饮片的采购和供应。采购中药饮片应由药库保管员每月根据药品库存数量和使用情况提出采购申请,经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核后,由采购员严格按采购计划采购。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生产指令单

生产指令单 品名低帮楦型8283数量 下单日期 36373839404136373839404136373839404136373839404112 332112SBL-2黑红102030302010120SBL-3白红153045453015180SBL-5蓝黑 153045453015180SBL-13灰金 15304545301518055 55 SBL-2黑红SBL-3白红SBL-5蓝黑SBL-13灰金 数量单位 1外头0.443SF 印压黑色

红色蓝色金色105SF 2内头0.127SF 红色白色蓝色灰色220SF 3前护眼0.088SF 黑色红色蓝色金色23SF 4后护眼0.127SF 红色红色蓝色灰色171SF 6边侧饰0.121SF 黑色 红色黑色金色118SF 8上后方0.039SF 电绣NIKE 红色红色蓝色灰色75SF 9下后方0.124 SF 印刷红色红色蓝色灰色4Y 5边肚0.028Y(0.383SF) 印刷红色白色蓝色灰色2Y 7领口0.012Y(0.23SF) 画线黑色白色蓝色金色8Y 10舌面0.017Y 画线红色 白色蓝色灰色8Y 11舌里0.017Y 黑色红色蓝色灰色4Y 12后里0.051Y 黑色红色蓝色灰色2Y 13包跟皮0.017Y 红色红色蓝色灰色6Y 14头里0.025Y 黑色白色白色白色4Y 15边里 0.066Y 黑色白色白色白色7Y 16内头补强0.011m 2白色白色黑色

白色7Y 17后方补强0.028Y 白色白色黑色白色3Y 18外头补强0.026Y 白色白色黑色白色7Y 19后棉0.017m 2白色白色白色白色13Y 20前衬0.019Y 白色白色白色白色13Y 21后衬0.021Y 白色白色白色白色15Y 22面衬 0.036 m2黑色红色蓝色灰色11Y 23舌面布标1双白/红白/红白/兰白/金 50Y 24舌里标1 双6m 225鞋带11双白色白色白色白色2m 226鞋带21双黑色红色黑色金色26Y 27中底1 双10Y 28大底1 双白/红白/红白/兰白/金12m 229跟1 双27Y 30天皮2 双白/红白/红白/兰白/金7m 231防水台1

药店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大药房 关于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的自查报告 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经营,杜绝销售假药、劣药。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方案》(***药监办[2015]61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内江市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药监发[2015]29号)等文件精神,我店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本药店经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相关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药店概况药店经营方式:药品零售;注册地址:药店经营性质:个体;药店主要经营范围: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 二、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购进管理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购进中,我们严格审核购进企业的合法性,保证始终从正规企业进购合法批次药品,真正把住药品购进的审核表,确保药店购进药品为合法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合格药品。在购进中做到:(1)所购中药材、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 (2)所购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3)购进进口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5)不得外购散装饮片,加工包装或改换标签等行为。 三、强化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在药品验收环节上,由质管验收人员按照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进行验收。要求: (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5)对特殊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四、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管理我们对在库药品进行科学养护,合理储存。根据药品储存条件和药品的属性,将药品分别存放于相应的库区中;按药品的属性分类存放;养护工作采取质量普查和重点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对库存的药品进行科学养护,记录温湿度,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空调降温、除湿或洒水增湿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药饮片等3个附录

附件1 中药饮片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第二条产地趁鲜加工中药饮片的,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三条民族药参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 第四条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第五条中药材的来源应符合标准,产地应相对稳定。 第六条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审批的标准炮制。 第七条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第三章人员 第八条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三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或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八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九条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具备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经验。 第十条企业的关键人员以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人员均应为企业的全职在岗人员。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二条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第十三条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四条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第十五条企业应由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中药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药品GMP相关法规知识等。 第十六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进行更衣、洗手;进入洁净区的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符合通则的要求;从事对人体

新版中药饮片GMP

中药饮片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第二条产地趁鲜加工中药饮片的,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三条民族药参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 第四条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第五条中药材的来源应符合标准,产地应相对稳定。 第六条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审批的标准炮制。 第七条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第三章人员 第八条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三年以上

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或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八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九条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具备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经验。 第十条企业的关键人员以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人员均应为企业的全职在岗人员。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二条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第十三条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四条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第十五条企业应由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中药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药品GMP相关法规知识等。 第十六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进行更衣、洗手;进入洁净区的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符合通则的要求;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操作的人员应按规定着装防护,其专用工作

2020年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自查报告

【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自查报告 省局《湖北省中药饮片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文下发后,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安〔〕号)运作,认真执行省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及药品生产经营工作计划,结合中药饮片生产日常监管实际,我局对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了清理检查,现将中药饮片生产专项检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即湖北盛德堂药业有限公司、湖北益生药业有限公司。另有汉川市轻粉厂(生产范围汞制剂轻粉、红粉)、湖北俊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范围左旋冰片)、湖北诺克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范围中药提取)。 湖北益生药业有限公司、汉川市轻粉厂因异地搬迁,现正在GMP认证准备过程中,该企业报告今年年底前提交GMP认证申请。湖北诺克特药业有限公司、湖北盛德堂药业有限公司、湖北俊辉药业有限公司己通过GMP认证。 二、工作情况 加强领导、制定检查方案 为确保中药饮片专项检查工作工作取得实效,我局结合孝感实际,制定了《孝感市中药饮片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发至各县(市.区)局及各相关企业,安全监管科、市场监督科、分别负责中药饮片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专项检查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 制定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针对性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严格实施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严格质量控制,实现质量溯源;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切实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管理水平;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中药饮片行为,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三、检查情况 湖北盛德堂药业有限公司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GMP证书》;湖北益生药业有限公司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GMP待认证。 湖北盛德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年生产中药饮片品规,生产用中药材基本符合药用标准,并相对固定药材产地(大悟县地产中药材);能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工艺规程;基本做到在符合药品GMP条件下组织生产;生产的中药饮片经检验合格后出厂,并随货附纸质的检验报告书;无在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等行为;委托检验项目已按要求进行备案。四、问题情况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原药材检验报告单

原药材检验记录 【性状】 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 横截面: 结果:粉末: 结果:

(2)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 相对湿度:(%) 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 (6:1:1:0.1) 薄层板:硅胶G 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 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 展距:(cm)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T为样品 结果: 【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 杂质称重: g 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 结果: 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 温度:(℃)相对湿度:(%)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 样品编号 1# 2# 3# 干燥品称重: g g g 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 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 结果: 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 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 结果: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 结果:

生产指令单表格

生产指令单表格 篇一:生产计划指令单(临时型)填表说明书(更新) 生产计划指令单(临时型)表单使用说明书 篇二:生产过程管理程序(含表格) 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了使生产有计划、有秩序地正常运行,有效地运用物料、人力、设备(机器、工具),并使之在时间上、数量上、空间上能适当地配合,达到提高生产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此程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部门的作业管理。 3.0 职责: 3.1 业务部:销售计划必须依据相关部门共同合同评审后,于生产前7-10天提供月销售计划,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并针对产品品结构,制订工夹模具、人力、设备负荷和生产排期计划。 3.1.1业务文员:负责根据顾客订单计划向生产部下达工程指令单,重要的生产单必须召开合同评审,业务部、工程技 1 术、人事、采购、生产、品质部门联系会议,布置各相关部门工作任务,掌握生产质量情况,解决生产过程提出的问题,跟踪生产进度和交期。 3.2 生产部 : 3.2.1 计划管理:负责编制生产计划,跟踪生产进度。 3.2.2 产品制造:负责产品生产、加工及自主检验。

3.3 品质部: 3.3.1 负责制定产品检验所需的作业指导书。 3.3.2 对生产部所生产产品的交货(或转出)进行检验。 3.4 工程部:负责制定产品生产所使用的图纸、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技术资料。 4.0 定义: 无 5.0 工作程序: 5.1根据合同评审指令,由总经理在《合同评审记录表》的备注栏中加盖“生产计划指令”章和签字确认后,业务部保留存根联一份,生产部一份,财务部一份。各生产部门应按计划进行生产。 5.2工程部应在生产准备前完善图纸、产品工序流程表、工程总表、原材料清单之《材料、标准件、包材、规格、数量》明细表,校审无误后交文控中心,由文控中心下发至相关部门,并做好签收手续。 5.3采购部接生产指令,根据工程部提供的《材料清单》,查询原材料库存状况后,决定是否需要提交《请购单》 2 5.4生产部根据业务部工程指令单,接工程图纸、《产品工序流程表》、《工程总表》、《原材料清单》之《材料、标准件、包材、规格、数量》明细表。编写《生产主计划》排期、《生产周计划执行表》和《生产日计划》,下达《生产指令单》、生产调度及材料列表、工序计划表,并做好(转载于:https://www.doczj.com/doc/542315127.html, 小龙文档网:生产指令单表格)签收手续。 5.5车间主管班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图纸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计划的质量、数量按时完成,认真做好各工序生产,流转交接签收记录。

中药的饮片检查要点

皖食药监药化生〔2015〕62号 各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及中药饮片附录的要求,为规中药饮片生产监督检查和认证工作,保证中药饮片生产检查工作质量,省局制定了《中药饮片生产检查要点》,现印发你们,以进一步指导检查人员检查和认证工作。 附件:中药饮片生产检查要点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10月13日 附件:

中药饮片生产检查要点 一、检查应重点关注五大方面容 1、中药材质量:中药材是否符合药用标准,产地是否相对稳定。 2、中药饮片标准:中药饮片是否执行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或批准的标准。 3、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饮片是否按标准或规制定相应的工艺规程;是否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是否与生产许可围相适应,是否有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4、人员履职能力:企业相关岗位人员是否具有中药炮制和质量控制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是否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5、诚实守信原则:是否有虚假、欺骗行为,是否有伪造批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以及关键人员冒名顶替或兼职等。 二、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要点 (一)机构与人员 检查项目 1、组织机构 2、质量管理部门 3、关键人员(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生产、仓储等人员 4、培训管理 5、卫生 检查方法及要点

1、检查企业的组织机构图,质量管理部门是否独立设立,职责权限是否建立,组织机构的各个岗位是否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保证整个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 2、检查过程过谈话了解企业负责人是否参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实际履职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足够的资源。 3、检查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的档案,通过查看学历及相关证书的原件,必要时通过网络查询,以判断其真实性以及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兼职;通过谈话交流了解是否能履行实际职能。 4、检查工资发放、社保缴费等财务单据以及通过谈话判断企业的关键人员以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生产、仓储等人员是否为企业的全职在岗人员。 5、通过谈话交流以及实际检验操作判断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人员是否具备中药学知识、中药分析检验知识和实际检验操作技能,是否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6、通过谈话交流以及实际炮制操作判断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是否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7、通过谈话交流和现场考核判断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是否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是否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8、抽查员工的培训档案,检查企业实施培训的容是否与岗位的需要相适应,通过谈话交流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培训实施的效果。 9、检查企业是否有厂房卫生、工艺卫生、人员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卫生措施,是否能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操作人员是否按规定着装防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