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痹诊疗方案总结、分析、评价2017-2020年

项痹诊疗方案总结、分析、评价2017-2020年

项痹诊疗方案总结、分析、评价2017-2020年
项痹诊疗方案总结、分析、评价2017-2020年

项痹病(颈椎病)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价(2017)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

2.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

3.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4.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017年度项痹病(颈椎病)疗效总结

疗效分析:项痹(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趋向于年轻化。

在本年度我科病房收治的167位病人中,45位为首次发病,且年龄大多小于40岁。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痛伴上肢疼痛,局部肌肉稍僵硬,因就诊及时,通过针灸、手法、牵引、理疗及中西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其中61位患者病程较长,除了颈项上肢部疼痛明显外,局部肌肉痉挛、劳损明显,通过上述方法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消失,但局部肌肉仍感僵硬,低头时间较长后稍感酸胀,达到显效标准。还有45位患者处于颈椎病急性期,且从影像学观察,颈神经根受压有轻度移位,经上述方法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消失,但上肢仍时感酸痛,达到有效标准。另外还有16例患者上肢麻痛症状较

重,影像学提示颈椎椎间盘突出较大,神经根受压移位明显,通过上述疗法治疗,症状无改善,建议手术治疗,无效。

项痹病(颈椎病)疗效总结评价、难点分析、解决思路及措施(2017年度):

1.疗效总结评价: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项痹”范畴,本诊疗方案根据项痹病症候的不同情况,分型施治,2017年我们通过在原有治疗颈椎病的基础上加强了中医中药治疗的参与率,通过针灸、手法、牵引、中药口服、中药外敷等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2.难点分析:部分患者经现有方案治疗后颈肩上肢部疼痛得到缓解,但局部肌肉仍僵硬、痉挛,影响颈肩部活动。

3.解决难点的思路及措施:通过学习文献可以发现:针刀对于颈项部肌肉软组织松解的作用非常明显。文献指出,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调节力的平衡;二是促进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三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四是疏通体液滞留和促进体液循环;五是促进局部微循环。因此通过学习掌握针刀治疗颈椎病技术,2018年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肌肉僵硬、劳损、条索状处予针刀疗法治疗,以松解局部粘连,缓解劳损。

参考文献:中医药同步2017年6月第16卷第3期,P70.《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文献附后

项痹病(颈椎病)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价(2018)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

2.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

3.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4.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018年度项痹病(颈椎病)疗效总结

疗效分析:

在2018年度我科病房收治的157位颈椎病病人中, 42位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痛伴上肢疼痛,局部肌肉僵硬,且病程大多小于1月,通过针灸、手法、牵引、理疗及中西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其中58位患者病程稍长,除了颈项上肢部疼痛明显外,局部肌肉痉挛、劳损明显,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肌肉劳损硬结点针刀松解治疗后9位患者症状消失,符合临床治愈标准,49例患者劳累后感颈肩部酸胀,达显效标准。还有43位患者处于颈椎病急性期,且从影像学观察,颈神经根受压有轻度移位,经上述方法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消失,但上肢仍时感酸痛,达到有效标准。另外还有14例患者上肢麻痛症状较重,影像学提示颈椎椎间盘突出较大,神经根

受压移位明显,通过上述疗法治疗,症状无改善,建议手术治疗,无效。

项痹病(颈椎病)疗效总结评价、难点分析、解决思路及措施(2018年度):

1.疗效总结评价:本年度诊疗方案在2017年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予小针刀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经针灸、手法、牵引、中药口服、中药熏蒸等治疗后酸痛消失,但肌肉仍僵硬、劳损明显的,予针刀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符合临床治愈标准,从而临床治愈率较2017年提高了5.53个百分点。

2.难点分析: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诊疗过程中观察到,在现有治疗方法下患者急性疼痛缓解较慢,急性期病程时间较长,特别是急性期患者入院时疼痛剧烈,影响睡眠,生活质量较差,短期之内无法缓解疼痛。

3.解决难点的思路及措施: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到: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椎退行性变导致颈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和炎症因子的化学性刺激所致,表现为相应神经根支配区疼痛或功能障碍。临床上病人疼痛症状较重与神经根受局部炎性刺激有关。因此将消炎镇痛药准确注射到颈神经根周围是解决急性期疼痛的关键。通过学习并掌握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技术,我们2019年在B超引导下行责任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在颈神经根的周围注射消炎镇痛药物,以消除受累神经根周围炎症。观察疗效。

参考文献: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4),P311.《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献附后

项痹病(颈椎病)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价(2019)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

2.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

3.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4.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019年度项痹病(颈椎病)疗效总结

疗效分析:

2019年度我科病房收治的162位颈椎病病人中,53位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痛伴上肢疼痛,局部肌肉僵硬,且病程较短,上肢症状较轻,通过针灸、手法、牵引、理疗、针刀及中西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

其中52位患者病程稍长,除了颈项上肢部疼痛明显外,局部肌肉痉挛、劳损明显,通过上述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消失,疲劳后感颈肩部酸胀,达显效标准;

44位患者处于颈椎病急性期,且从影像学观察,颈神经根受压有轻度移位,经上述方法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消失,但上肢仍时感酸痛,达到有效标准。

另外还有13例患者上肢麻痛症状较重,影像学提示颈椎椎间盘突出较大,神经根受压移位明显,有6位患者通过上述疗法治疗并配合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消失,上肢时感酸痛,达有效标准;余7位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建议手术治疗,无效。

项痹病(颈椎病)疗效总结评价、难点分析、解决思路及措施(2019年度):

1.疗效总结评价:本年度诊疗方案在2018年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颈神经根受压移位明显的病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配合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颈神经根受压移位明显的病人入院后即予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后颈及上肢疼痛在短期内明显得到缓解,总有效率较2018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

2.难点分析:(1)通过既往随访病例发现部分患者自我锻炼意识不强或没有较好的锻炼方法导致出院后短期内病情容易反复;(2).部分患者疼痛好转后上肢出现麻木症状,且麻木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3.解决难点的思路及措施:

(1)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太极拳运动能恢复颈椎的柔韧性、灵活性及稳定性,可预防颈部的疲劳性损伤,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颈部疼痛等。其主要作用机制有:1.类牵引作用,有助于“骨合缝、筋入槽”;2.“类发汗作用”,有利于舒经理筋、行气活血;3.“类镇静作用”有利于调节情绪、舒缓压力。2020年度我们将太极拳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指导患者太极拳训练让患者学会康复锻炼,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复发的机率。

(2).相关文献指出:肢体麻木类疾病病程多较长,久病必虚,

血虚经脉失养,气虚血运无力,血行不畅而瘀滞。治疗上宜补气血,活血通络。因此2020年度对于项痹患者后期出现肢体麻木的病人我们拟在原方的基础上辩证加减,配合加予中药:党参、黄芪、鸡血藤等对症治疗。观察疗效。

参考文献:

1.环球中医药2016年12月第9卷第12期,P1497.《太极拳运动对颈椎病预防保健作用的机制探讨》。文献附后

2.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月第01期第18卷,总第104期,P62.《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85例》。文献附后

优势病种总结分析模板

附件2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 一、基本情况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1年5月到2011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痧、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

汤剂76例(9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7.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例(93.8%),针灸治疗65例(80.3%),推拿治疗41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例(28.4%),康复治疗81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例(97.5%),其他疗法46例(56.8%)。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中风后手足肿胀、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 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 一、基本情况 白疕(寻常型银屑病)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2、3%,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46、2%),静脉滴注

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92、3%),紫外光照射13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与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与其她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就是急性期还就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与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她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

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建设 1.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置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疗仪。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 1.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特色优势建设 1.收治的“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服务了498人次;蒿蛇酒、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病种少。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全年,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门诊1201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有效率达到了96.6%。其中治疗:面神经炎(单纯性)127例子痊愈98例(77.2%),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5例(4.0%);颈椎病123例痊愈85例(69.1%),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3例(2.4%),肩周炎42例痊愈28例(66.7%),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1例(2.4%);中风后遗症(恢复期)87例痊愈26例(29.9%),好转59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2例(2.4%)。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0日 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 一、基本建设方面 1.2015年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添置消炎止痛仪,微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2.完善治未病功能,增加减肥治疗室,骨质疏松症防治室。 3.针灸走进住院临床各科室,在住院临床各科室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大力推广中医特色治

诊疗方案设计及优化总结材料

青冈县中医医院 2011年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价分析总结及优化方案 慢性肾衰及肾风为我科优势病种,慢性肾衰根据常见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一般认为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本病的描述,散见于水肿、呕吐、癃闭、虚劳关格等病症之中,本病多食水肿、淋证、消渴、血尿等病迁延日久的结果。诸症消退后,长期呈虚劳的表现,其后期呕吐常与癃闭并见,再结合本病的严重预后,故应属于中医“关格”范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科以慢性肾衰竭作为我科的优势病种之一。针对慢性肾衰及肾风的患者,发挥中医中药特色,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应。 一、慢性肾衰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2011年我科出院病人共计 366人,其中有慢性肾衰竭患者195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95例,年龄49~79(59.39士4.35)岁,病程—天(11.12士1.72)天,其中脾肾气虚证型患者52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26.6%,脾肾阳虚证型患者30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5.3%,气阴两虚证型患者26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3.3%,肝肾阴虚证型患者30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5.3%,阴阳两虚证型患者33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6.9%,湿浊证患者5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25%,湿热证型患者 8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4%,水气证型患者4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2%,血瘀及虫毒证型患者4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2%,中医特色疗法有穴位敷贴,按摩刮痧等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病例185人次,

占慢性肾衰竭总数的95 %,中药汤剂病例160人次,占195人次中的82.1%。 治疗方法:2011年我科制定的诊疗方案。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20%。 (3)血肌酐降低≥2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l项,即可判定。 有效: (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0%。 (3)血肌酐降低≥1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报告 2011年 我科自2009年对专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0年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通地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总结: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本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实施方案一年多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疗效分析及优化方案 A腰痛病: 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门诊实施率: 83."9%,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方法:368例病例中,中药汤剂25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108例,超短波325例。就治疗方法看,中药汤剂使用广泛,下一步继续注重特色 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 血瘀证164例,寒湿证98例,湿热证70例,肝肾阴虚证36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 ⑤治疗周期: 平均10天; 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 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 中药使用率70%,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辩证施治率100%,中医药治疗比例及去年同期中医药治疗比例提高5%。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 腰痛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对病情不了解、私人诊所片面夸大治疗效果, 对中医中药的不信任等原因;我科室中医特色不明显,患者对治疗方法依从性 差。在以后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细致解释。进 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⑨优化方案: (1)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视康复治疗,住院期间指导及协助病人做康复锻 炼,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与肠癌.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得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一:胃癌 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 201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与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得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得处方.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得效果.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与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得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胃癌与中医学得“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医宗全鉴》对胃癌得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由于癌细胞得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其发病率、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 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自2011 年至2013 年12 月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以来,共依照路径管理住院患者共72例,完成70 例,平均住院18.2 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烫熨、拔罐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81 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 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6 例(9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7.1.%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 例(93.8%),针灸治疗81例(100%),推拿治疗41 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 例(28.4%),烫熨治疗81 例(100%),

内科基础治疗79 例(97.5%),其他疗法46例(56.8%)。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 >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方 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 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某些 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中风后手足肿胀、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 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3. 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脑梗死。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 一、基本情况 白疕(寻常型银屑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2.3%,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46.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92.3%),紫外光照射13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

2015版项痹病中医诊疗方案讲解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项痹病 西医病名: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

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3.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4.气虚血瘀证:颈臂刺痛,痛处固定,上肢麻木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晦暗。舌质淡暗有瘀斑,苔少,脉细涩。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四)鉴别诊断 1.肩凝病: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 三、治疗方案 (一) 针灸疗法 1、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针刺取穴:颈夹脊天柱玉枕风池 大杼肩井、肩髃曲池 外关合谷后溪膈俞 双侧取穴,肩髃、曲池外关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 艾灸取穴:大杼膈俞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附件2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 一、基本情况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1年5月到2011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痧、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

剂76例(9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7.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例(93.8%),针灸治疗65例(80.3%),推拿治疗41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例(28.4%),康复治疗81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例(97.5%),其他疗法46例(56.8%)。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中风后手足肿胀、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 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 总结和评估 (—) 骨伤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估 共收治腰腿痛、股骨颈骨折、急性腰扭伤患者例,其中腰腿痛 91 2020年4月19日

例,股骨颈骨折例,急性腰扭伤例,现总结如下: 在所收治的病例中中医参与率达到100%,所有病例中未出现无效病例原有的以西医治疗为主的疾病在加入了中医治疗后效果非常明显。急性腰扭伤以往西医认为是小关节突紊乱,以牵引、局部封闭、神经沮滞治疗为主,效果不明显,用中医手法治疗后立竿见影辅以推拿,中频,电针等疾病痊愈很快。骨伤科病人,受外伤卧床以后,以往西医均给予止血药物,临床观察此举意义不大,反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当前我们常规对卧床患者应用活血药物预防血栓,如用西药对老年患者又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因此我们应用中成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ml每日一次15天一疗程,同时在受伤后1-3周应用伤科接骨片三片/次,3次/日,接骨七厘片, 1.5/次,3次/日,全年无一例血栓形成患者。 腰腿痛的患者单纯的西医以骶疗,手术为主,但经过观察发现手术后有大部分患者疼痛依然存在,现在改变观念不轻易手术,以系统 92 2020年4月19日

保守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主要治疗,效果比单一的西医治疗明显。方药以“腰舒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腰舒汤”药用桑寄生10g、狗脊10g、党参10g、当归10g、熟地黄10g、丹参10g、川牛膝10g、全蝎3g(研末吞服)制川乌10g 存在问题: 1.由于西医治疗诊断明确、见效快,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中医方药煎服繁锁,中医治疗见效相对较慢不容易让患者接受纯中医治疗,很多患者都是在看西医无效的情况下被迫选择中医。 2.在确定常规病诊疗常规中医病种时,没有充分考虑病源情况,运行1年来发现骨质疏松症及股骨头坏死病例在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中并不常见。 3、无专科实验室及专科研究人员,因此没有专科人员搞科研课题,学术论文论著少。 4、中医为中国传统医学,师承及家传现象明显;中医学习周期长、见效慢,年轻人不愿学习中医,在人才建设方面较吃力。 5、诊疗常规已经制定,但执行力度不够,不能完全按照常规进行。 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1、在社区做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中医宣传。在某些病种,应用 中医理论方法确实做出特色疗效,让患者接受。对待疾病,不一味强 93 2020年4月19日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

2016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6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 1、诊疗常规执行情况 2016年住院患者按照中医诊疗方案治疗,从血瘀气滞证、湿热痹痛证、风寒湿困证、肝肾亏虚证四型论治,采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愈62例,临床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5%。 2、疗效评价方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VAS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游动标尺,正面是无刻度10 cm长的滑道,"0"端和"10"端之间一个可以滑动的标定物, "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背面有"0~10"的刻度。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滑动标定物至相应的位置,疼痛测量尺的背面是有具体的刻度,根据标定物的位置可以直接读出疼痛程度指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大于"8"分为"差"。 3、中医治疗效果评估 中医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证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证侯血瘀气滞、湿热痹痛证、风寒湿困证、肝肾亏虚证分别进行了证侯疗效统计。血瘀气滞证临床治愈率81%,临床显效14%,无效5%,有效率94%,腰腿疼痛改善率达82%,腰部活动受限改善率达84%,托马斯征改善率达80%;湿热痹痛证临床治愈率69%,

临床显效15%,无效16%,有效率84%,腰部疼痛症状改善率达81%,直腿抬高试验改善率过82%;风寒湿困证临床治愈率72%,临床显效4%,无效24%,有效率76%,腰腿冷痛症状改善率达83%,腰部僵硬改善率达83%;肝肾亏虚证临床治愈率64%,临床显效12%,无效24%,有效率76%,腰腿痛改善率达72%,腰部乏力症状改善率达73%。 4、诊疗常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且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如在血瘀气滞证型中我们发现在活血止痛汤方中随着药物剂量变化临床疗效各异,适当增加乳香、没药的剂量临床具有较好止痛效果,故在临床中对腰痛剧烈,不可俯仰的患者我们将乳香、没药的剂量最大可增加到,疗效显著,但对老年患者不耐攻伐者在增加乳香、没药剂量时应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 6、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难点一:中药对于本病治疗的有效性已有许多临床报道,但中药全身治疗主要缺点是局部的血药浓度低,难以在病变部位形成血药浓度优势,如何提高中药在病变部位的有效血药浓度,提高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是目前的难点。 应对策略:针对中药全身治疗局部的血药浓度低的缺点,在全身用药基础上辅以局部中药药浴、中药汽疗、中药热敷、膏药外贴等局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中医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

2017眩晕诊疗方案总结优化

2017年眩晕诊疗方案 ——分析、总结及评价、优化、难点分析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内伤。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因此我科将眩晕(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肾阴亏虚证,痰浊中阻证等证型。 分析、总结及评价: 2017年全年我科共共收治各种心力衰竭病人106人,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37人,肺心病心力衰竭32人,风心病心力衰竭12人,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11人,尿毒病心肌病性心力衰竭6人,高血压性心脏病性心力衰竭8人。 本年气虚血瘀水停型共42人,占39.6%;阳虚血瘀水泛证型共36人,占33.9%;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占12人,占11.3%;心肺两

虚,痰瘀互阻型占14人,占13.2%。阳气虚脱型2人。1.8%。而未见有痰热壅肺型。在总疗效判定方面,五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91%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7%以上. 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施以平肝潜阳、清肝泻火、补肾滋阴、健脾燥湿,化痰降逆等治疗,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针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治疗方法:2017年度收入院眩晕病人475人,475例病例中,采用中药汤剂350例、中药静脉制剂123例、针灸56例。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二)治疗效果:效率96.3%,有效率3.7%,无效率0%。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及理化指标率均为100%。 (三)治疗周期:平均住院日为7.8天。 (四)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85.7%,中成药使用率76.0%,特色疗法使用率32.0%,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 心衰治疗难点和对策 (一)眩晕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眩晕的发作期,中药作用不及西药迅速和有效,对发作较严重或急性发作期需中西医结合方能缓解,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体,中药降压及改善症状尚需进行深入研究。眩晕缓解期多属本虚标实,是中医药发挥特长的时期.避免诱因,采用补虚泻实、标本兼治的方法可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和肠癌。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一:胃癌 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 201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胃癌与中医学的“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医宗全鉴》对胃癌的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由于癌

细胞的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是目前胃癌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存又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干预胃癌的发生。由于胃癌的病因复杂,患者的体质因素不同,故在胃癌发生的预防和干扰上,要提倡级“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加强对群众的有关预防胃癌的科普宣传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二级预防即提倡“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治愈率达到70-80%以上,而我国仅有40-50%;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监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和HP阳性所致的各种胃病等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应定期复查,对这些癌前病变者应通过X线、纤维胃镜粘膜活检进行监测,一经确诊,尽早争取综合治疗,在监控的同时,对上述这些癌前病变应进行“不懈的治疗,直至痊愈”,中医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难点之二:如何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思维力,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对胃癌病人实施有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最好途径,只有实施正确的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术后巩固治疗、中晚期固本清源、带瘤生存,才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愈胃癌最重要的第一步,对于中晚期病人实施非根治性手术,仅能消灭瘤灶的“主力部队”,但术后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我个人不赞同对实行“二步手术”,因为手术的打击太大,免疫力下降非常明显,中医治疗对于恢复,对预防复发改善症状非常有效。化疗虽对缩小瘤灶、杀灭残留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具有肯定的

2009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docx

2009 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 眩晕 (高血压病 )中医治疗方法总结分析 (眩晕病 ICD R42.01高血压病 ICD I10.11) 一、临床资料 高血压病 (眩晕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从中医的角度讲, 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可辩证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窍四证。 我科在 2009 年 1 月一 2009 年 12 月共收治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人425 例,。其中男 278 例,女147 例;年龄最小 35 岁,最大 83 岁,平均年龄 (55.6 士 10.3)岁。病程 6 个月~20年。 二、诊断治疗标准 (一)西医诊断治疗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 年基层版) . (二)中医治疗参照我院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案执 行。 (三)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版执行。 1、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①舒张压下降 10mmHg 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 20mmHg 或以上; 有效:

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正常范围;②舒张压 下降 10-19mmHg,但未达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 30mmHg 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 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三、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肝肾阴虚 89 人,占 20.09%,肝阳上亢 206 人,占 48.47%,痰浊中阻 56 人,占 13.18%,瘀血阻窍 74 人 17.41%。 从性别分布统计,经 x 检验,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组男性分布多于女性, 男女组构成比具有差异;而肝肾阴虚型多见于女性,瘀血阻窍型男女性别差异 不显著,从年龄分布看,肝阳上亢组主要分布在 60 岁以内的年龄段,肝肾阴虚主 要在 70 岁以上,其余两型年龄分布无明显规律。在血压疗效方面,四种证型总有 效率均在 90%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 85%以上,其中伴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 患者其总有效率较无靶器官损害者低,二者有统计学意义。 四、分析、总结及评价

2009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09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 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总结分析 (眩晕病 ICD R42.01 高血压病 ICD I10.11) 一、临床资料 高血压病 (眩晕)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从中医的角度讲,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可辩证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窍四证。 我科在2009年1月一2009年12月共收治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人425例,。其中男278例,女14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5.6士10.3)岁。病程6个月~20年。 二、诊断治疗标准 (一)西医诊断治疗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 (二)中医治疗参照我院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案执行。 (三)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版执行。 1、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 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正常范围;②舒张压

下降10-19mmHg,但未达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 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三、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肝肾阴虚89人,占20.09%,肝阳上亢206人,占48.47%,痰浊中阻56人,占13.18%,瘀血阻窍74人17.41%。从性别分布统计,经x检验,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组男性分布多于女性,男女组构成比具有差异;而肝肾阴虚型多见于女性,瘀血阻窍型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从年龄分布看,肝阳上亢组主要分布在60岁以内的年龄段,肝肾阴虚主要在70岁以上,其余两型年龄分布无明显规律。在血压疗效方面,四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85%以上,其中伴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其总有效率较无靶器官损害者低,二者有统计学意义。 四、分析、总结及评价 高血压病在中医中多归为眩晕范畴,病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治疗当虚补实泻,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贺州市中医医院 外一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目录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2) 一、诊断 (2) 二、中医治疗 (2) (一)辨证施治 (2) (二)特色疗法 (3) (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3) 三、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3) (一)难点分析: (3) (二)应对措施: (3)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4) 一.诊断 (4) 二、中医治疗: (4) (一)辨证论治: (4) (二)特色疗法 (5) (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5) 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上尿路结石中医诊疗法案 (7) 一、诊断 (7) 二、中医治疗 (7) (一)辨证论治 (7) (二)特色疗法 (8) (三)疗效评价及评估 (8) 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8) 四、应对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诊断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施治 1、内治 (1)、瘀滞证 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 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 症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外治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密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