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学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学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学认知实习实习报告

南京,苏州与上海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大三的暑假,我们开始了与以往美术实习不同性质的认知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切身了解建筑的好机会,作为建筑学的学生,理应对世界的各种建筑有一些了解,虽然不能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总是要通过其他的途径进行了解。作为建筑师,开拓眼界尤为重要。此次建筑参观实习使我扩大了视野,了解了建筑设计发展动态,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古建筑,体验城市形态,感受城市建筑的尺度,可谓受益匪浅。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在此文中,我重点对四类建筑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分别为纪念性建筑,展览建筑,教育建筑主要针对建筑系馆,还有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之上海新天地与南京1912

一.上海新天地

1.地理位置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卢湾区的太平桥地区,淮海中路

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高雅繁华的淮海中路及黄陂南

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

2.空间形制

新天地的核心空间是一条南北向长条形广场,被正中东西向的

兴业路分为南里北里两个部分,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建筑组成,

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以展现新天地的国际元素。南里则在拆除

部分旧建筑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栋总建筑面积67888平方米的购物,

娱乐,休闲中心。

3.空间特色

新天地保留并改建石库门而形成传统里弄空间之变体,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以符合时代需求,在整体规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石库门建筑,穿插部分现代建筑。南部地块则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为主,配合少量石库门建筑,并由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整个新天地区域的核心即是串联南北地块的步行广场,通过这个条形空间,原有狭窄私密的传统里弄空间被部分地敞开,形成了区域的公共活动中心,公共性较强的零售商业和饭店沿此布置,在步行广场的周边则保留了旧的城市肌理。

4.设计手法

环境元素新旧相容而非相融,在建筑改造上,针对经营场所的

需要和功能,对原有的住宅建筑,如修枝剪叶般作出有条理地改动,

拔去几幢房后,曾淹没于弄堂内一座漂亮的荷兰式建筑便跃然而

出,拆去违章建筑,市区不多见的弄堂公馆开始重见天日,这样,

被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各呈特色,彷佛一座座历史建筑陈列馆,仍旧

是石库门,外部空间依旧是青砖步行道,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厚

重的乌漆大门,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仿佛时光倒流,

重回当年,而一步跨进室内,却是又一番景象,原先的户隔墙被全部打通,呈现宽敞的空间。

5.巧用材料

保留下来的石库门由于历史较长,加之过度使用,缺乏保养,早已面目全非,部分必须重建,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基本特点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设计保留原有的砖瓦作为建材,一个旧字,其代价远远超过了新砖新瓦。在建筑细部和新老交接处大量使用具有现代

性的材料和手法,为怀旧的环境气氛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大至建筑综合体的整片玻璃幕墙,小至街头的路灯都可以感受到现代的设计手法,而非简单的恢复或者延续旧的环境,如街道的铺地,材料使用了拆房所得的旧砖,但是与花岗岩和水泥板块相配而形成全新的构图,新天地在旧城更新中对环境设计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新天地大都是以一种忠实保存城市传统文化的角色示人,可谓是有创意地解决了旧城改造的经济和人文效益的矛盾。

作为一个大型的示范性旧城中心区公共空间开发项目,新天地的设计成功地运用了地区原有的特征符号,赋予其全新的功能和空间秩序,从而塑造了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新环境,新天地从根本上说是新的!可以说它是用旧建筑的瓶装了新城市活动的酒,更可以说它是用新的环境设计观念的瓶装了旧城市环境元素的酒。

二.南京1912街区

1.历史地理与空间形态

南京1912街区紧邻的长江路是南京的明国建筑文化一条

街,沿路分别有人民大会堂,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市图书馆,总

统府,梅园新村等等,除了在建筑风格上与新天地有明显差异之

外,还在于南京的1912是在原有零散的明国建筑基础上,通过

设计建造新明国建筑群,将新旧两类建筑巧妙的安排在一个社区

里面,并使之以L型的分布状态紧紧围绕在总统府周围,由 21

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 个

街心广场组成,而新天地是完全利用原有建筑形成的院落格局,

翻新改造,基本是修旧如旧,整新如旧,两个街区一个是新建,

一个是改造。

由于南京1912的大部分建筑需要重新设计,设计中采取了折衷主义的手法来复建新民国建筑,具体来讲就是带有民国符号的现代建筑。

2.材料运用

青砖作为建筑传统回归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这里青砖被当作为艺中特殊的设计语言来增加亮点,大胆尝试,采用了各种手段,有拼花,45度斜砌,镂空等等,尤其窗户的结合部都有着非常出彩的设计。

上海新天地的青砖采用的是英国式的沏法,局部用红砖点缀,新天地是用色,而1912则是用形。

4.空间结构

上海的旧式弄堂相对狭窄的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结构诸多缺点在这里成了设计师发挥想象的有利之处,这些打破平衡的节奏感正符合现代建筑的某些特点,也符合现代人口味的

空间组合。比如说设计中将两栋距离很近的楼用玻璃盒子连接

起来,或是讲里弄的部分路段与其接近的建筑围合在一起,形

成建筑的内院,非常巧妙,但是由于南京1912的很多新民国建

筑是后来设计建造,已经极大的满足了现在功能的使用需要,

这种新天地的大胆做法并不多。

相对于新天地狭窄曲折的弄堂,南京1912的接到就宽阔

不少,行走路线也相对明确,而且在新明国建筑设计时,就已

经有意识的在新建筑和老建筑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带,围合出了

几个空间节点,而且设计者特意设计了一个高18米的塔钟使之

成为整个街区的制高点,为L型的街区创造了视觉中心。

3.建筑形式

屋顶:到了民国时期,开始讲究中西合璧,对传统建筑的坡屋顶进行改良,因此,在

1912的新民国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坡屋顶,作为两层的低矮建筑,除了造型的需要外,更有保温以及排水等功效,同时顶部加以老虎窗,更丰富了顶部造型。

阳台:这里的阳台同时出现在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和南京的民国建筑,与现代意义上的阳台有明显的区别,这种西式小阳台是传统建筑在于西方建筑慢慢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无论从外形到装饰,亦或是方位朝向都与我国的传统建筑是有区别的。

青灰色的墙体是南京1912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及色系,红色墙体是南京1912最原始的建筑及色系,原滋原味,起到点睛之笔。无论尖形屋顶还是弧形的门窗,都有着中西文化的合璧,建筑物之间用透明玻璃廊桥相互连接,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玻璃、钢构、青灰砖及红砖都是南京1912的主要建筑材料,在中西文化的结合之下产生的现代时

尚元素,古朴典雅的民国建筑、五光十色的异国情调,

烟灰色调为主的老式洋房里,包裹的是最前卫的摩登

生活,英式小楼和小阳台也是南京1912典型的建筑风

格,从图上分析,整个商业体是“L”型,其动线成井

字或着田字型双动线,主动线围绕整个建筑群外部,

次动线围绕整个建筑群内部,简单明了。

展览建筑之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与宁波博物馆

一.上海博物馆

1.总体介绍

上海博物馆地下一层半地上五层高度,市政府办公大楼与广场使北面显得重要,南面正对延安路也显得重要,东西面又遥对空旷绿地仍显得重要,而且屋面的第五个立面同样十分重要,都是环境空间的视觉中心。

2.体型特征

设计的四周能见的方体基座与圆形放射的全方位体型相结合,形成鲜明的体型特征,四个方向的高耸拱门方圆相间又使建筑轮廓创造特别个性,设计还考虑东西两翼的延伸,来增加延安路,上面宽,强化南北轴线的方向性,使之达到不凡气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3.建筑与景观

考虑到同广场空间成片绿化空间的融合,

设计方形的台阶式建筑,逐步上收,其四周平

台绿化,把广场东西的绿化引伸向上,直至博物

馆建筑屋顶上的绿化,形成绿化中心点。建筑与

空间按功能要求,巧妙地采用室内室外空间有

机组合,下部大而上部逐步减少的建筑构成来

创造建筑与广场的空间尺度关系,使人具有亲

切感、层次感。

方圆的自然交融还可产生丰富艺术气息的过渡空间,达到远观有鲜明的建筑轮廓,近观有空间序律。结合下沉式广场与出入口的不同标高台阶,空间更为活跃建筑与广场、车道博物馆同人民大道、人民广场”字形相嵌。

设计在北面组织平交与下沉的立体组合使人流达到方便安全,并以平台踏步、绿化花

坛、雕塑小品,作导向与对景,还利用广场的开阔对人流疏散起缓冲作用,按陈列展览的不同功能分别出入口,南面以延安路开拓绿化广场,以人车分流的立交,组织人流与车流分别出入。同时均考虑残疾人进出之通道。

二.宁波博物馆

1.建筑风格

宁波博物馆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这种建筑理念是在对建筑非人性倾向的反对中诞生的。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同时要符合现代生活,用现代技术,有时代感。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对建筑的设计,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程建筑。深层的人文思考随处可见。在空间中营建时间的感觉,获得同环境的更高层次的和谐,营造出这样一个东西参半,向往传统的江南建筑。

2.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回归、继承有两个思路。一个是从地方的建筑形式上出发,照搬或是符号化地出现在现代建筑上。还有一种是从建筑的内涵出发,去研究传统建筑形式所形成的原因,从这些内在原因出发选取为我所用的内涵。宁波博物馆建筑反映出这种设计理念的一些痕迹,即在新乡土主义风格中体现对传统的时代解读。

宁波博物馆建筑本身承载了宁波丰富的文化

信息。远看它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座灰房子,

很平和。走近它,看到的是一幢“半山半房”的建

筑。主体三层,局部五层。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

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

体。这些山体以这一地区低矮丘陵地貌为特征,避

免过度设计。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成微微向

南滑动的态势。一抹水域横贯主入口大通道,并向

北环绕在建筑外围,蕴涵宁波历史从渡口到江口再到港口的发展轨迹。而在建筑内部,两层以上为一个高低起伏的公共活动平台。从建筑整体分裂出五个单体,营造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和园林建筑一步一景的意味,集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实现博物馆文化与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

3.形体材料

宁波博物馆采用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平面布置,就现代博物馆功能需要而言,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外立面的开窗法以及装饰性外墙采用浙东地区瓦片墙和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瓦片墙的面积约占整个博物馆外墙的一半。立面外墙面整体垂直中又各具微妙倾斜.其中垂直处采用“瓦片墙”,倾斜处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这些旧砖瓦来自宁波周边地区,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存留下来的,相当于把宁波历史砌进了博物馆。主要有青砖、龙骨砖、瓦,甚至还有打碎的缸片。年代多为明清至民国期间,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期的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

这样一个新建造体系接续了“循环建造”的中国传统.因为这类砖、瓦、陶片都是自然材料,是“活的”,为建筑产生了一种和谐沉静的气氛。这些旧建筑材料如果不回收,并被创造性地再使用,就不能体现它们特殊的价值。瓦片墙只是博物馆的一道装饰性外墙,使建筑在达到特殊的地域文化意味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这个颇具特色的瓦片墙是工匠一片片堆砌起来的,

清水混凝土墙最后选用了江南随处可见的毛竹。因为,毛竹在中国承载了很多的人文色彩。竹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如果采用大理石等

材料,成本将会非常高。它们将记忆收存和资源节约合二为一了。就像中国园林的建造,宁波博物馆特殊的材料做法使它已经变成了有生命的环境。十年后,当“瓦爿墙”布满青苔,甚至长出几簇灌木,它就真正融入了历史。

三.苏州博物馆

1.设计背景

由于选址的特殊性,贝幸铭在做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时,提出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新馆的设计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新馆成功融入了历史街区,也给古城老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设计对环境极为重视,没有造成冲突,而是在和谐中寻找中国建筑特别是苏州建筑的现代之路。

2.区位环境

苏州博物馆新馆毗邻的拙政园,忠王府,狮子林等传统园林建筑,贝聿铭在设计中吸取了传统园林造园手法,传统园林追求自然山水,形神兼得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空间环境意趣,园景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因此,在设计中把叠石,理水,树木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重要因素考虑了进去,这一点成为新馆最大的特色,也是和其他地方的博物馆不同之处。

3.整体布局

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汇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

新馆布局上延续了江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

4.建筑材料

虽然形式布局上都是借鉴了江南院落组合,但在建造之时,建材的选用并没有用传统的木料,而是用钢和玻璃取而代之,新馆与江南传统民居十分统一,苏州传统的建筑是青瓦屋顶,但贝幸铭选择了意相近形相远的灰色花岗石,在下雨的时候,灰色花岗石便会便成黑色,如此,未取当地一物则苏州古典建筑中的黑,白,灰全有了。

5.造型艺术

苏州博物馆新馆里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

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构成,贝聿铭在设计建筑

时,将坡顶设计成几何形体,在形式上继承了

传统古建的斜屋顶,又突破了传统大屋顶在采

光方面的不足。

新馆建筑空间的造型是群体建筑,在整个

新馆的中央大厅和西廊的展厅处,各有两处突

出的方形建筑,以适当的高度出现,并且通道

直接通向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主体建筑是由复

杂的几何形体组成,主体建筑顶部则是现代建筑中常出现的方盒子,方盒子像雕塑一样穿插在主体建筑之上,建筑主体之间的穿插使得本来就有高度差异的个体以适当的比列关系融洽成一个整体,其中,三角形是贝聿铭设计中最常见的,也是他最喜爱的一种形体,因为三角形

给人以稳定,刚直的感觉,

在新馆里,我们仍能在大厅中看到两个倒三角形,比如在检票入口的建筑屋顶部有所运用,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新馆的形式给人以简洁,抽象,有力度,符合现代主义提倡的简化性。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有现代特征,并且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向外看去,便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苏州民居的屋顶坡度是一致的,贝幸铭从苏州地域性元素提取一部分,并与巨大的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形式组合在一起,给人强烈的几何雕塑外形,这种现代主义建筑几何雕塑的外形,干扰了人们对苏州传统建筑的印象"中国的建筑是融合的,感性的,柔性的,而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外形上给人的感观是单纯,机械,理性而刚性的。

6.空间环境

庭院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使人感到开朗宁静,与传统假山处理不同的是,新馆的假山的处理是现代式的抽象手法,并没有用古典园林中的太湖石,而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排成一排堆在水边,自然形态为美,与几何图案式!简洁的现代庭院相人在造园中,形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的效果,贝聿铭设计这片石景,同样取意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他用水阻隔人与石,就是不让人在石边留影而破坏了石的尺度感和整体的气氛,同时营造出一种,隐喻的意境,只是与传统园林中的假山有所不同的是,游人不能参与其中,只可远观,而不可裹玩矣。

新馆的庭院可以说是在整个博物馆中最吸引人!最出彩的地方,在这个庭院中,无论游客站在哪个角度,都能够一览无余观看到整个庭院空间形态的变化,先是被南面一组现代建筑群整体几何形体和错落有致的轮廓线所吸引,灰色花岗岩的屋顶在天空衬托下呈现出现代建筑构造的风韵,北面舒缓的苏州传统建筑形体及天际线,很显然地形成了比较,水,是组成园林的要素,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古人认为水为园林的血液,水在新馆中的运用主要在庭院内的大面积水景与室内莲花池水景,再加上水中浮萍,营造出天地无限景的意境,水中有莲,有鱼,有盆景,处理手法虽然现代,但从中也可看出传统园林造园常用的元素,新馆庭院中的水面属于静态的。

7.景观节点

桥在园林中的作用除了实用之外,最重要的是起到了连接作用,桥可连接风景点,点缀风景,增加园林情趣和意境美,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桥,也是精心安排的,直线和折线的交叉,放置在庭院的中心,虽然采用的是平桥,通过折线的形式,也能感受到曲桥的曲折宛转,蜿蜒在水上,加上石栏低矮,给人感觉简洁轻快,与其说是人在桥上走,到不如说是人在水上走,同时,桥把水面隔成一大一小水面,使大的水面更加大,小的水面更加悠远。

苏州园林中亭最多,素以亭多著称,有园必有亭的说法,由于亭的形态多样,极为丰富,可谓古代建筑中美的一个符号,作为现代主义的庭院这种符号当然是不能缺失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亭也是别出心裁,双层玻璃顶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亭悬于水面,北可观石与桥,东则有建筑与松梅,南则于建筑大堂的亲水平台以及建筑立面互为对景,西侧则有竹林做背景,这样以亭为中心,营造出另一番意境,也是对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的一种解构与重组。

8.新馆庭院对传统园林的借鉴与创新

传统园林追求自然山水的意趣,园景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因此,在选址上总把自然的山,水,树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首要因素考虑进去,在自然山水上加以改造整理,结合建筑,假山,花木构成园景,古代匠师们运用他们长期积累下的造园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室外桃源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令人陶醉的效果,这一点仍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贝聿铭从苏州的地域性文化中提取到的只是一些地域性符号,色调以粉墙黛瓦为主,进

入馆内取自古画景观图式的庭院山水布局,八角塔身内部造型的展室,巨大的漏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叠石,与几何形体相互组合,这种象征手法是装饰性的,从处于建筑的雕塑性外表,实质上还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处理手法。

设计是需要借鉴,同时也需要创新,对传统的借鉴,可以使得我们在历史中找到我们的坐标,找到我们的回忆,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模仿与复制传统,我们只能迷失在历史当中,设计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新馆的建成,在引起广泛的同时,必然也会引发更多专业评论而带来更多的启示,

9.内部空间环境

使得空间变的丰富,空间的形式往往与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功能许的条件下,适当的做一些空间的变化,可以破除空间本身的单调,从而借助相互之间的对比使得空间丰富而多变。

比例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形状都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空间形状结合着功能和精神的要求可以给人特殊的感受,例如,贯穿西侧展区的走廊是一个相对细长的空间,由于纵向的方向感比较强烈,可以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这种空间形状可以引诱人们怀着一种期待和寻求的情绪,空间愈细长,期待和寻求的情绪愈强烈,在其它的展区空间中,除了矩形的空间,还有一些其他形状的空间,这些空间也会因为其形状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中间高四周低的展厅空间,一般给人以向心,内聚的感觉,而八边形的展厅形成环状空间,给人一种向导感,诱导人们沿着空间轴线的方向前进,设计师在空间的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展品,更加加强了这种感觉,此外,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保证了空间应用的效率,

展示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展示设计不能仅仅限于有限空间的追求,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我们是密切相关的,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将是最基本的要求,满足了这个要求,人们才能感觉到展示空间的舒适,新馆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使得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增加了艺术性的感受。

10.空间序列组合

平面布局上对传统园林的借鉴,直接导致空间的序列组合也与传统园林相近,新馆内部空间的布局采用了传统园林中常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实际上就是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是苏州传统园林最为常见的形式。

在通往主体空间的前部,有意识的安排一个极小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种空间时,人的视线被极度压缩;但走到高大的主体空间时,豁然开朗,从而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振奋,比如,从门厅在进入展区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走道,走到尽头,便是一个较开敞的公共空间连接着两侧的展厅,再往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又可见一较大空间的展区,如此二三,为空间增添了许多趣味。

新馆的内部空间,并非完全是矩形,也有八角形的展区,不同形状的空间之间也形成了对比,虽然不如前一种方式对比强烈,但通过这种对比使得单调的空间得以变。

苏州园林的布局方式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内部空间形式上,序列组合上都具有启示的意义,平面布局是关系到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表现在建筑的布局上,主要体现在不用传统的中轴对称的规则布局,完全按照功能的需求,穿插不同形式的空间,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空间组成比较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观赏路线。

我们可以把它划分成为几个相关联的子序列,其入口部分为一个序列形式,中央大厅部分基本呈环形序列形式特点,西部展厅部分则兼有串联和中心辐射两种序列形式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馆的布局是借鉴了传统园林的一种综合式空间序列形式,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平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都是划分成几何形,以矩形和八边形为主,每个主题展厅都是一个矩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八边形展示空间。

纪念性建筑之南京中山陵与大屠杀纪念馆

一.中山陵

1.群体布局

中山陵的总体布局、空间尺度吸取我国古代

陵墓建筑的特点而又有所创新 ,因地制宜地采

用了沿中轴线次序展开、均衡对称的格局。中轴

线上 ,博爱坊、神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

形成一系列收放结合、大小不一、连续渐进的空

间场所 ,创造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中心 ,有肃

穆、崇敬、奋发的空间序列。

2.设计手法

(1)传统意境的营造及礼制的运用

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把孤立而尺度不大的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贯穿其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整个空间形态形似一座钟,暗示着中山陵是一座警钟,告诫世人要警钟长鸣。

(2)建筑造型和细部设计的运用

整个中山陵的建筑、小品全部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运用,例如牌坊、墓门、碑坊等;色彩也是用的传统的素色,体现出淡雅和庄严的氛围。比如祭堂,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3)传统建筑材料的重视

虽然利用的是国外的技术,但是显露在外面的全是传统建筑材料,例如牌坊、墓门、碑亭、祭堂、墓室、墓塘、屋面,这些“木构件”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和塑造的。

(4)在传统元素应用上的创新

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譬如在它的牌楼后面,种植了大片的草皮和大量的雪松,以一种开放的感觉代替传统中国陵墓前石人、石马带给人的局促感,从而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群众。

二.大屠杀纪念馆

1.总体构思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着意表达的情

感变化是:从战前压抑与紧张的不安定的

气氛到荒凉悲戚凝重而压抑的气氛再到长

时间压抑后爆发的愤怒最后对和平的向

往。老馆营造的是“荒凉悲戚凝重”的氛

围,新馆扩建后有效把老馆表达的情感连

贯在一起。

在总体构思上,新馆是要通过不同的建筑形体设计、整体环境安排来体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纪念馆的平面布局映现“和平之舟”,象征和平;立面形体设计成两把“折断的军刀”,隐寓正义战胜邪恶;“铸剑为犁”的纪念碑作为尾声,表达了中国人民祈求和平的良好愿望。

2.造型设计

大屠杀纪念馆各个区域部分的造型,主要运用体块的组合、错位和墙体来塑造。在设计

中采用了三棱椎、长方体等简洁的几何形体,并在表面赋以坚硬的花岗岩,以示稳固永久。体块主要运用在纪念馆的入口、新馆史料陈列厅及西侧馆藏交流区。

纪念馆入口部分以黑色花岗岩饰面的长长的三棱椎体块配合十几米高的《家破人亡》雕塑展现,突出于周围环境。史料陈列厅地上部分造型为斜插入地面的三棱椎,入口正面形式为长方形,门厅部分为玻璃幕墙。斜屋面成阶梯形,面层采用花岗岩、级配碎石和草皮间隔铺装方式,屋面可站立人群,形成了倾斜状集会广场。

馆藏交流区形体为多个长方体,干挂蘑菇石饰面。“墙”作为一种建筑元素,被纪念馆大量运用。老馆以浮雕墙为主,如劫难、屠杀、祭奠等浮雕墙,外观色彩为石材本色,体量均不大,与老馆建筑规模及色调相协调。新馆纪念馆以墙为载体,配以文字、裂痕、浮雕等装饰手法来表现,如和平广场设计了刻有“V”字的“胜利墙体”。这些墙体通过围合,组织了一种限定的“界”。老馆采用残缺的、破损的墙体围合遮挡,形成有序的空间。新馆则采用方整有力的墙体围合,在入口广场,所建纪念馆屋顶的两侧和纪念公园的水体旁,都设计了长长的清水混凝土墙体,使用墙体围合来隔开城市喧闹,较好地创造了宁静肃穆的环境。

3.空间布局

纪念馆的总体布局主要围绕主题中的情感变化来安排。共分为三个功能区域:东面为入口大型集会广场和新馆,主要功能是集会和历史资料的展出;中间为纪念馆老馆(万人坑展览馆)、祭场及冥思厅,主要功能为对遗址的纪念与哀悼;西面是和平公园,主要功能是表现和平的美好,对和平的向往。

布局的安排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布局形式,特别是老馆非直线式的流线使悼念者缓步行进。新馆运用半开场—封闭—开场的三个空间组合,其中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为悲愤与和平悼念气氛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新馆巧妙结合地上地下空间,由地上延伸到地下,上下共三层,其中地面一层,地下二层。

展馆地上部分为尖刀造型,东端最高处离地面

18米。地下斜型的展馆设计增大了地下展览馆的空

间,营造出不平常的氛围。参观流线从地上到地下

再回到地上,由下层空间走向抬高空间,空间序列

由低向高,象征从屈辱走向胜利、由战争走向和平。

4.设计主题

在纪念性的表达方式上,纪念馆采用了象征手

法,主要体现在广场的设计上。老馆的广场,营造

了沉重、压抑、凄惨、悲愤的氛围,广场周边一线

青草表达生与死的鲜明对比。

新馆的入口集会广场地面材料采用的是灰色

碎石渣,材料上摈弃老馆所用的鹅卵石,设计者的

目的在于改变老馆广场上不能行走的缺憾,让行走

的人们聆听历史的声音。

教育建筑之同济与湖大建筑系馆

一.同济大学文远楼、明成楼与 C 楼

1 文远楼

文远楼三层框架结构建筑,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

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和方法。

(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文远楼的整体方案从平面布局到整体形态塑造,完全是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经典体现。非对称的功能平面原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平面按功能灵活布置,立面为不对称设计。大空间位于两端,中间为教室、办公等小空间。靠近入口处为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在主立面上开窗,直接反映教室地面起坡情况。

外部体量组合灵活,体量的纵横虚实处理得当。以大面积的玻璃窗来显示无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用简洁平整的立面来突出玻璃、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等等。几何长方体的组合叠加,暗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三围反透视的体量,使建筑不再有古典建筑的对称里面,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体量与空间的塑造。

(2)内部空间简洁

内廊式布局文远楼建筑内部流线简洁流畅,走廊、楼梯宽阔,并在细节处施以装饰。建筑内部由中间的走廊串连起各功能空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做法。

(3)简洁又不失传统特色的装饰

通风孔的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壁柱顶端的纹饰如传统云纹,反复使用的小方块母题,像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头。它不单纯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也积极探索了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问题。

2 明成楼

明称楼建于 1985 年,主要由戴复东设计。明成楼体量雄浑,外面饰有废铁屑与陶土烧制成的深红色面砖,也被大家称之为红楼。

(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平面看上去基本对称,但由于主入口并不是对称放置的,造成了空间中心的偏移。依据不同的内容及活动进行组织布局。以进厅为主核心,东面是三层教师行政用房,围绕着一个次核心———多功能厅布置办公用房;西面是两体段四层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两体段中间底层为图书馆,二层为中庭,中庭西部为阶梯教室兼会场。形体上高低错落,变化有致。

(2)丰富的室内空间营造三个围合的内院

明成楼的图案是围合式主题的平面布置基

础上的变异。中心消遣的建筑体量是明成楼的突

破。建筑的平面由于地形的限制,布置成了三个

围合的空间,中间是进入门厅后围合的露天内

院;西边是教室、图书馆和报告厅围合成通高的

钟庭;东边是周边布局设计的办公区,在一层围

合成一个展览空间,屋顶开启天窗。三个围合的

空间处理手法截然不同,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

标高的不同,使得室内空间非常丰富。

明成楼在空间格局上形成在建筑长向的序列空间,但建筑师却把交通流线垂直于序列空间设置,有意打破建筑的空间序列。在功能上建筑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教学区,另一个是办公区,由两个围合庭院组成。互相呼应的围合空间在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导致了平面中心对称性的消解。这种手法与鲁道夫设计的建筑系馆非常相似。三维反透视的手法运用在了入口空间的处理。与文远楼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入口空间的中心偏离,由于有体量高矮的对比,形成了非对称的透视效果,使入口给人以侧面进入的感觉。

(3)设计别致的楼梯

楼梯从主体中分离出来,使其可通达屋面,做成整体体块的装饰件,这一点在 C楼的设计中有所延续,只是明成楼的楼梯在端部采用了 1/4 圆处理,显得与众不同。

(4)寓意深远的“钟庭”

图书馆屋顶上的大台阶是整个学院的核心,可以用作各种用途、方式和规格的交流,并有一个寓意“兼收并蓄”的名字:“钟庭”,以示“大同”。明成楼浑厚的体积感加上深色的面砖,让人看了就会联想到柯布的昌迪加尔的粗野主义的手法,在入口大厅屋顶设计,也会让人联想到朗香教堂的蜷曲屋顶。

3 C楼

C 楼由青年建筑师张斌、周蔚设计,主要为教研、展览之用,内部也有咖啡厅、书店和设计院。它偏在校园一角,在二楼与明成楼相连,前面有一个下沉广场,主入口通过一个拱桥进入。

(1)空间分化的组织逻辑

“三明治”式的摩登造型作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工作单元布满南侧三至七层的所有楼面,是一个静态匀质系统,只有阳台和窗户的组合,才产生稍许凸凹变化。中间是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连廊北侧是一个动态穿插的复杂系统:

导师工作,机动工作单元,楼梯服务单元被作为两个大小、质感、构成各不相同的异质单元“接插”在不同的高度上;之间被三个流动的叠加虚空所包裹。

(2)光线成为建筑的主导

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 C 楼的核心是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它是一个多孔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一部贯穿所有工作楼面的直跑楼梯,以及一系列上下贯通的光井,充足的有些肆意的天光和连续弥漫的空间,使它成为所有师生的交往场所———一个充满不连续情节的随机空间,它容纳了所有的可能性。

(3)丰富的公共交流空间

中庭北侧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及屋顶室外桦树园,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虚实的套叠,使得建筑成为整个环境的过滤器,而且创造了充足的公共交流空间。(4)形体表现弱于材质表现

夺人眼球的新颖材料建筑材料的多元化也是 C楼的特色之一,为了达到空间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建筑内部使用了大量的钢材与玻璃,支撑结构部分主要为清水素混凝土面,给人以工厂的冰冷感,暗示着这是一个生产建筑师的流水线。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商业性质浓郁的中国现代风格,就是这样的流水线教育的产物。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 U 型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工业化材料。建筑师过于追求材料带来的空间的透明与半透明,使材料成了建筑的主角,而违背了密斯追求材料的纯粹性、突出空间的主题性的原则。

二.湖大建筑系馆

1.群体布局

主要包括层次性、整体性及延续性,该建筑是由法学院和建筑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群体建筑。法学院主要强调功能使用, 外形趋于严谨, 面积控制得很严,建筑系则主要以体现丰富的空间为主, 强调提供足够的场所引导学生思考, 增进师生交流。虽然二者性格截然不同, 但是强调建筑群的整体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则是该建筑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 该建筑属于校园内的一个子层次,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体现出自身与校园内部文脉的联系,其次, 建筑群本身也具有层次, 并且二者间保持了形式上的延续与完整。在群体建筑的设计中, 不仅仅是形式上某个符号的复制, 空间的联系与形式上的连接更是设计的重点。法学院东面与建筑系馆西面间距特别小, 廊桥建立了形体的联系。法学院的底层为架空车库, 中部三层采用退后的阳台, 形成一种虚的吸纳感; 建筑系馆平面西侧逐步后退, 于是这条通道逐渐被打开。二者在 5层同时考虑了空中花园, 减少了建筑的压迫感。从整

体上看, 把厚重的两个实体通过界面复合处理, 形成了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咬合关系, 从形态上加强了二者的群体联系。

2.形体特色

设计者通过对立方体的切割与复合的处理手法来强化建筑的形象特征, 实现形体上的凹与凸, 空间上的实与虚, 并借助流动的影象、变化的光影、穿插的形体来塑造多维的空间。以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交通体系,空间体系作为建筑的焦点, 保证公共空间与交往空间。功能用房则多以灵活轻质隔断处理。室内空间过渡自然, 没有明显的界线。

建筑由单一同质形态衍生出多种教与学的可能性, 通过内与外的一致, 塑造一个厚朴的本源空间形态。这种同质性包括不同公共空间形态的一致, 也包括室内外材质的一致, 并通过单一同质形态为学生提供了思辩的场所。建筑的北向为学校主干道路, 平时嘈杂喧嚣, 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强制性的心理及视觉屏障, 进而营造出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 中空部分吸纳人流。建筑的边庭之外, 形体的凹口恰好形成了一个天井式空间, 成为公共空间的点睛之笔。

3.材料取用

外墙材料对一个建筑的性格和气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选择合理能给人以震撼力的效果。该建筑另一出彩之处便是立面材料的使用。之所以选择水刷石, 这是源于维特鲁威的坚固之说, 人们都渴望坚固庇护的本能。

在校园内, 有数千棵香樟与红枫, 形态优

美,而建筑采用湘江中的石子为材料, 运用水刷

石这种传统工艺为外墙, 正是对周围环境肌理的

一种反映, 并给人以坚固稳重的感觉。广场的铺

地也采用水刷石, 真正做到建筑与大地的结合,

仿佛建筑是从土地中突然长出来的。外墙的石子

具有奇妙的漫反射效果,在不同季节、天气和阳光

角度下可以表现不同的色泽和感觉。

4.建筑元素

(1)墙

墙可以承载光影,通过墙的阻隔、分割与围合,可以阻断外界的喧嚣与繁杂。由于基地南北面宽不大,而东西面相对较宽,考虑北向为学校主通路,喧嚣异常,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人为的心理及视觉屏障,同时营造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中空部分吸纳人流。

(2)桥

桥是人类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东立面为面迎湘江的主立面,在空中庭院上配以引桥,南北贯穿,花园中植上桂花树,形成视觉焦点。在桥上行走,重点在于过程的感知,强化了空间序列,达到心理舒缓的目的。

(3)交流场所

由于工部大楼以通用大空间为主,转化为建筑系馆后,如何避免简单的廊道空间而创造更适合交流的内。在设计中没有框囿于传统的功能分区,而是通过对建筑系师生的心理行为调查分析,认识到建筑系馆内部很多功能空间存在着复合性,建筑系馆是教与学的核心,学生与老师都渴望交流与沟通。

在设计中综合运用边庭、小中庭、空中连桥等组织功能空间,以实现“功能异化” ,如研究室、讨论室、评图室与空中庭院在视觉、交通上融合,使活动与空间一体化。边庭可以过渡内与外,巧借外景,聚散人流,展厅与休闲交流边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立方体的呼吸器。而且建筑系馆的内庭是视觉与交通的双重中心,结合边庭与观光电梯共同营造流动的空间,

并激活场所。

设计初始,我们探究最多的就是建筑系馆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为满足普通教学科研用房的种种功能之叠加,还是设计成一个向学生展示各种流行元素的容器亦或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激发思维的场所,最终我们认为由单一同质形态衍生出多种教与学的可能性才是设计建筑系馆的目的。

相比于同济建筑的独霸性,再相比于交大建筑与艺术系的共享性,湖大建筑系更是与众不同,它与法学教学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组建筑群体,别有一番韵味。

经过这次的认知实习,看了这么多建筑,在对同类建筑之间的差异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同时对不同建筑之间的共同点也学到了些许,应该是不虚此行吧,此文重点对以上四类建筑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或深或浅,亦算一些自己的认识吧。

参考文献

[1]商业空间设计刘利剑、周海涛、张健、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贝聿铭全集林兵、贝聿铭、卡特?怀斯曼、陈大卫电子工业出版社

[3]草图建筑齐康东南大学出版社

[4]博物馆建筑设计邹瑚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创意改变城市充满活力的上海新天地杨宝祥成志军中国知网

[6]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环境研究马远中国知网

[7]上海博物馆新馆设计邢同和中国知网

[8][1]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分析王娟芬中国知网

[9]建筑系馆设计研究张蕾中国知网

[10]有室之用_湖南大学建筑系馆魏春雨中国知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