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从容说课

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与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资料的增长不协调,因此,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发展也是有害的。目前,只有地球环境适合人类生存,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明确资源、科技水平、生活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该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可达16亿左右,但目前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已十分突出,特别是人口与淡水、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更加突出。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正视我国人口与环境的严峻现实,深刻理解实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1.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2.地球及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3.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环境的限制性。

2.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图片、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现象。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了解、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

3.通过了解我国的环境容量,明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加强对我国国情国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1.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类型?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什么形的曲线?

生(回答)

1.“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J”形曲线。

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展示“人口爆炸”漫画。

资料:1970年全世界人口为亿,按每年20‰速度递增,2005年可达到67亿,2075年将是268亿,前景令人忧虑。人口学家预言: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每35年翻一番,到3550年,人类自身机体总质量将会等于地球的质量!

师“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现象。

板书: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爆炸”

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课件展示:

“世界‘10亿’人口年表”

(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

1.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2.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生地球上的总人口从公元初年的2亿增加到10亿,大约经历了1800年的时间;从10亿增加到20亿,大约经历了100年的时间(1830~1930年);从20亿增加到30亿,大约经历了30年的时间(1930~1960年);从30亿增加到40亿,只经历了14年的时间(1960~1974年);从40亿增加到50亿,只经历了13年(1974~1987年);从50亿增加到60亿,只经历了12年(1987~1999年)。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间隔逐渐变短。

生 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世界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呈“J”形曲线增长。

师这种“J”形曲线有何特点?

生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11页“活动”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对两种观点加以分析评论。

生(阅读、讨论,得出意见)赞成观点二。

师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即“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9,在三个世纪以内,将会是4 096比13。他的“两个级数”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而虚构出来的。若据他计算,当今世界人口应超过550亿,与事实不符。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马尔萨斯在人类历史上较早地提出人口问题,并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明确地摆到社会面前,是有参考价值的。他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因而在当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承转)人口爆炸式地增长,但人类唯一的家园——“地

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的生存发展可能会受到环境的限制。

板书:

二、环境的限制性

生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必须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反过来,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课件展示:

漫画“人与资源”

提问: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生揭示人与资源的深刻矛盾,说明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师资源是制约人口数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人类获取的资源的数量,与科学技术水平有关,科技水平越高,越能够拓宽和加深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页的活动“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思考问题1、2、3。

生1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生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会日益广泛和深入。因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资源的利用率会不断提高,会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承转)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只有建立良性循环关系,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师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土地资源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着缩小。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P12页“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下表。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选择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空格内。

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并将适当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

A.破坏生态平衡

B.土地退化

C.人均耕地减少

D.破坏植被

E.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F.毁林开荒

G.自然灾害频繁

H.粮食需求增加

生自上而下、自左至右依次为:CHDBGEFA(说明:H与C,A与F可互换位置)。

师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带来哪些影响?

生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师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难以再生,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弥补矿产资源的迅速减少甚至枯竭的状况?

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利用会日益广泛深入,资源后备储量会有所增加,对一些可能耗尽的矿产资源,人类应寻找新的可以代替的资源。

师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品种日益增加,类型越来越多,要求不断降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某些矿产资源的减少。再加上海底矿产资源,如锰等的开发利用已经提上日程,使许多重要矿产的储量至少可保证今后若干年的需要。钻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给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为什么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生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上水污染等。

师华北地区水资源为什么紧张?

生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少,降水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等。所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目前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该地区水源紧张的局面。

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人类毁坏森林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生大面积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状况,地球能一直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我们生活的地球空间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空间有多大?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环境人口容量

师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生人口容量是指全球或某一地区的资源能够供养多少人,环境生态能够承载多少人,而不是指地球有多大的空间,有多少人的立足之地。

师人类本身占据的空间与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区别的。有何区别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页“人类的空间”材料,思考问题。

生(回答)人类本身所占据的空间并不算大,当前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怀特岛上,但人类的生存空间却要大得多。

要了解地球的人口合理容量,必须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

[问题探究]

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2.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

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1.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课件展示:

材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讨论)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找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师(归纳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人类获取资源的数量,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拓宽和丰富人类的生存环境;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外部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的利用来实现的,开放能够增大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消费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师读“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漫画。请学生阅

读教材P下标14活动“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分析三派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你同意哪一派的观点呢?

课件展示:

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

生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课件展示:

(展示时只保留最左一栏和最上一栏,学生回答后分步显

观点着眼点(估计依

据)

主要论点

悲观派当前人口增长和

资源利用加速,

由此引发多种问

题①现今世界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②依照目前科技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的后果不堪设想

乐观派尚未开发利用的

资源;未探知和

未发现的领域①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②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中间派介于悲观派和乐观派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师由于采取的分析和预测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针对这些观点,从全面分析看,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都有失偏颇,只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观点才更加全面,要用辩证

的观点分析人口容量。

师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产物。人口容量有哪些特点?

生人口容量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临界性;二是相对性;三是警戒性。

师临界性,说明人口数量应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的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要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会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

相对性,说明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容量也是不同的。

警戒性,说明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低警戒线。

[活动探究]

教材P15“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地、湘西—黔东

南亚热带台湾中北部、福建

东南部、两广中南

部及滇南

91 90022 900460

热带台湾南部、雷州半

岛、海南岛、西双

版纳、藏东南

22 400 5 600486

干旱及半干旱区内蒙古、宁夏、吉

林西部、河西走

廊、新疆

85 6008 50032

青藏区青海、西藏10 000 1 0004

生(阅读思考讨论后回答)

1.我国最多可承载16亿人。

2.我国环境人口承载力东部比西部大,南方比北方大。

师该表把我国按气候因素分成九个地区,给出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和可承载人口数。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就不同,人口容量也就不同,我国人口承载力南方比北方大,东部比西部大,也说明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各地区可承载人口之和应该就是我国的最大可承载人口数,通过计算,可得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超过这一数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环境就会恶化,因而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警戒性的特点。

课堂小结

由于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导致某些资源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与环境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

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必须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特定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活动与探究的内容:估算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

(1)深入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2)分组讨论,确立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讨论各要素的影响。

(4)根据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对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算。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撰写小论文,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目前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素质太低

D.森林破坏严重

答案:B

2.水能作为自然资源加以利用的历史时期是( )

A.旧石器时代

B.农业社会

C.产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答案:B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认为,全球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应为( )

亿或略多亿

亿亿

答案:A

4.某地区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①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变化②某地某时期

资源总数不断变化

③人口不断迁移④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5.关于全球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各国假定的条件、采用的方法及得出的结果大体一致②出现了悲观、乐观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种不同观点

③中国的人口已达到极限④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较合理健康的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6.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国策是( )

A.珍惜粮食

B.环境保护

C.计划生育

D.控制大城市规模

答案:C

7.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资源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答案:A

二、综合题

8.(1999年广东高考题)下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请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人均收入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答案:答案:依次为i或j、a或b、e或f、j或i、c或d、g 或h、a或b、d或c、h或g、f或e

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以上情况,你认为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3)将表格资料绘成曲线图。

答案:(1)随着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逐渐减少

(2)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略

1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1999年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材料二:全球CO2排放量分布表——各国排放比重(据世界

美国日本中国俄罗

斯印度其他高收

入国家

全世界其他

国家

23%5%15%7%4%19%27%

议定书》在日本京都达成。它反映了人类应对地球变暖这一有害现象的迫切需要。议定书规定38个主要工业国在

2008~2019年期间将CO2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在《千年宣言》中承诺:确保《京都议定书》在2002年联合国环保大会10周年之前生效并按规定减排温室气体。

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宣称,在美国经济下滑时采用低排放、高成本的能源,对美国经济不利。近期宣布退出克林顿政府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对国际环保事业形成巨大阻力,引起全球一片反对之声。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据统计,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近期上升速度加剧,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惊人地上升了℃。地球变暖趋势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2)气候变暖将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3)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为什么招来世界一片反对声?运用所学相关知识(主要地理、政治)分析其原因。

答案:(1)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工农业发展,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草场过度放牧与垦殖,使草场沙化,急

剧减少。

(2)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两极冰川和高山冰川部分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部分城市和低地;②导致热量带——特别是温带向高纬度地区扩展,使耕作区发生变迁;

③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旱涝加剧,沙漠化严重;④威胁地球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导致许多物种的锐减和灭绝;⑤许多气象灾害会加剧,如出现极端高温、水旱灾害、台风等。

(3)排放温室气体引起大气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是全球性的,通过大气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而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理应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破坏了国际环保事业。美国在国际社会中背信弃义,大搞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必然引起全球一片反对之声。

11.思考:城市、乡村和牧区的人口容量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在单位的地理空间里,人口容量城市大于乡村,乡村又大于牧区。从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来看,影响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环境的空间容量、经济规模及对外的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分析差异的原因从上述因素入手,言之有理即可。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从容说课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理学对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东亚稻米文化、南亚佛教文化、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传统是由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同时,它也能够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作用。 学习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如晚婚的爱尔兰妇女,主要受婚俗的影响。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主要是受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可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能够对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为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与人口的理解,教学中可多让学生收集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生育观念问题上存在差异的材料,再结合这两个地域不同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和讨论,从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与人口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及原因。 教学难点 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的形成。 教具准备 收集我国和西方欧美国家在生育观念、婚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其人口发展影响的相关资料、部分人口数据资料、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学会了解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总结归纳出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方法。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深刻理解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 师以上文字材料揭示了人口发展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文化传统。 师什么是文化? 生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总结)地理学关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课件展示: 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希腊神庙”“荷兰风车”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说课教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新高考)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和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和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和地震有关联。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注意】:地震发生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船上的船员只有上下颠簸。(很重要)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亿光年) (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教学重点 1.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 导入新课 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资源预期寿命图 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 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下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恩里基约湖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有结冰期 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7月份盐度最高 D.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 2.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分布较为均匀 B.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 C.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D.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向东移动。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4.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D.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城市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 A.北京、长沙、广州、贵阳 B.长沙、北京、广州、贵阳 C.北京、长沙、贵阳、广州 D.长沙、北京、贵阳、广州 6.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 B.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 C.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 D.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 7.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 A.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B.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 C.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 D.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下图是摄影师在某沙漠地区旅游拍摄图片的剪影,图中骆驼向西南方向行进,驼影与前进方向垂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拍摄时,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9.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A.5:00B.9:00C.15:00D.19:00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 峰,读图完成10~11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 案(全册完整版) 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 (3)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3)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3) 第二章 (19) 第一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9)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24) 第1课时 (24) 第2课时 (31) 第3课时 (38) 第三节大气环境 (47) 第1课时 (47) 第2课时 (58) 第3课时 (67) 第4课时 (73) 第5课时 (80) 第6课时 (88)

第7课时 (96) 第8课时 (103) 第四节水循环与洋流 (113) 第1课时 (113) 第2课时 (121) 第三章 (130)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30)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39) 第1课时 (139) 第2课时 (148)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59) 第1课时 (159) 第2课时 (170) 第四章 (179)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79) 第1课时 (179) 第2课时 (182)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88)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96)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课前预习】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察到的有限宇宙叫做“”或者“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间的、、、等各种物质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示范教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一) 从容说课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那么,城市化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板书: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最新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的限制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1.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某一事物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 3.城镇空间分布特点:①人口密集地区;②沿河、湖、海地区;③交通运输枢纽;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必修I》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 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 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B.地垒C.地堑D.褶皱 1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设计: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区位及农业区位的含义; 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培养对家乡农业生产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农业的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什么是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产业部门。广义的农业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板书】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讲解】什么是区位?两层含义:该事物的位置;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 【多媒体图片展示】给出下列两幅图,分析其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原因。 【点拨】三江平原: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生产技术较先进、国营农场种小麦。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地势高峻、山地草场广布、粗放的放牧业、放牧藏绵羊、山羊和牦牛。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原因:农业区位差异。 【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哪三种?它们分别是如何影响农业的? 【点拨】

1.自然因素: (1)气候: 光照:万物生长靠太阳。 热量:(积温)决定复种制度。复种制度=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降水:决定农作物类型(水田或旱田) 两者结合: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蔗北菜;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2)土壤:万物土中生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茶树:南方的酸性土壤,甜菜:北方的碱性土壤。 (3)地形: 平原:种植业,原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山地丘陵:畜牧业与林业,原因:耕作不便,不易于保持水土。 (4)水源:灌溉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市场需求量是农业生产的最终决定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 (2)交通:园艺业与乳畜业,其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而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政策:中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提高农产品价格,会增加农民收入。 3.农业生产技术: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品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农业新增产值中,有60%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 【思考】以上为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对象种类差异(农产品类型);而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因素更多地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在这些因素中,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更多的考虑自然还是社会经济因素? 【点拨】社会经济因素。原因:自然条件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条件多变。其中市场是最终决定要素。 【讲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对于具体的某种农业生产来说,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称为主导因素。例: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珠江三解洲的基溏生产——地形;城郊的园艺与乳畜业——市场;江南丘陵的茶树,东北的大豆——土壤;以色列的无土栽培——技术。 【板书设计】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 3.农业生产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