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复习指导(精编版)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复习指导(精编版)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复习指导一、化学复习思路指导

二、化学解题技巧指导

1、仔细审题①认真审题,提取有用信息:从题号开始,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同时,还应适当揣摩命题人的意图,顺着命题人的思路去分析和答题。

②深入分析,仔细推敲文字叙述、图、表、资料,挖掘隐含信息。

③看清题目要求。如:选正确或错误(不正确),现象还是结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从强到弱还是从弱到强,填序号还是名称还是化学式,填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计算保留几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去查试卷给定的,特别注意题后括号内的答题要求等。

2、细心答题、认真复查:中考采用答题卡,所有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务必看清题号排列顺序,答案与题号一致(注意题号排列顺序)。做好选择题后及时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填、涂答题卡要规范。注意答题规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如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条件、配平、箭头。不写错别字、化学用语书写规范;计算题要有规范格式(解:设质量x、化学方程式、质量关系、比例式、求解、答等)。特别提醒:14—20题中的选择题答案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完整填写,而不是只考虑一种最直接的可能。

3、先易后难、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碰到个别难题或拿不准的题目先放一放,等到会做的题目完成后再攻克。对于难题,要多读题目,提炼重要信息,将考查点和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尝试从题目中获取答案。

4、仔细复查,不留空白:一般理化联考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剩余,所以尽量做到落笔即对,不要寄希望于复查,但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认真复查,先检查有无漏页、漏题,其次检查把握不大或分值较高的试题,如发

现某些答案不妥时,必须反复推敲,确实有了正确答案,才可划去原来的答案。一些实在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尝试回答,尽量不留空白。

三、化学试题结构和考查热点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15分),主要考查:双基知识的识记及应用。

[选择题方法指导]:1、看清题目再落笔,注意看清选择的是“正确”还是“错误”的。2、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要把几个答案分析比较,逐一排除,并要想好排除其它答案的正当理由。3、审题时做好标记,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打√,说法错误的选项后面打×,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在题号上先做上记号,等到题目全部答完,再回过来思考,可能会有新的收获。4、从考卷抄到答卷上时要再检查一遍,不要抄错。选择题全部做完后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选项做上记号(注意检查题号要一致),然后统一涂卡,涂卡要规范。

例1.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

量比为1:2:2

C、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D、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126g

E、三聚氰胺中含有15个原子

F、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3个氮

分子

G、三聚氰胺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氮原子构成

H、三聚氰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1、物质由元素组成;2、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3、分子由原子构成;

4、看清是元素质量比还是原子个数比;

5、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

一般不写出。

例2.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m1 的值是4.4

B.m2 的值是4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此反应中甲、丁间

反应的质量比是7:8

注意: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算出反应后的未知质量;2、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并算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和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根据物质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算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

例3. 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 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 中一定有Fe、Cu 和Zn B.锌有剩余时,N 中一定

没有FeCl2 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 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 中一定有ZnCl2 和FeCl2

注意:1、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2、特别注意所加金属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是否都能反应;

3、滤液中从最活泼的金属开始考虑,滤渣中从最不活泼的金属开

始考虑。

例 4.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

分溶解,只有B

物质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B>A>C

D.t1℃时分别制成A、B的饱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比A中的大

E、t1℃时,A、C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F、温度从t2℃降到t1℃,A物质一定有晶体析出

G、不饱和溶液B蒸发溶剂一定会成为饱和溶液

注意:①是否饱和,②比较溶质的质量是否为等质量饱和溶液,③溶解度是指该温度下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量,不是100克溶液。④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不饱和要转换为饱和的话一定要说降温到多少摄氏度。

例5.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①②③④

A.图①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B.图②表示高温下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

C.图③表示向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D.图④表示向等质量的金属Mg、Al分别滴加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注意:①图像题一定要注意各个点尤其是起点在哪儿,②要注意横坐标和纵标分别表示的量,尤其要注意是反应时间还是加热时间,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要看清,物质的质量与质量分数(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时),金属和酸反应要看清是反应时间还是酸的质量

例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NO3→KCl

B、Fe2O3→FeCl2

C、Cu(OH)2→CuO

D、CO2→Ca(HCO3)2

E、Cu→Cu(NO3)2

F、CH4→C

G、CO2→O2

注意:1、书后家庭小实验及资料中的一些信息;2、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熟记能够结合的阴阳离子对)

例7. 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B.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C.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D.物质丁是复合肥

注意:一定要先将图中粒子写成化学式,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

A NaCl

Na2CO3溶

液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

涤、干燥

B KCl固体MnO2固体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

烘干

C KCl K

2

CO3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D KNO3溶液KOH溶液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注意:①除杂题选用试剂能否过量,②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例9、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

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

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

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

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注意:推断题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具体见框图式推断题解题必备知识(二)16、17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题,一般是生活中的化学。这部分要保证全部得分。注意审题要仔细,例如:题目要求中是写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还是序号等;有时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如Ca不能写成Cu,CO不能写成Co,碳酸钠不能写成NaCO3;专用名词不能写错,如下列字容易写错:木炭、活性炭、金刚石、过滤、溶解、吸附、乳化、酒精灯、药匙、坩埚钳、长颈漏斗、量筒、水槽、肥皂、棉花、催化剂、钙、聚乙烯、质量守恒定律、饱和溶液、中和反应。化学式容易混淆:苏打(纯碱)、小苏打、氨水、硝酸铵、葡萄糖、蔗糖、淀粉、醋酸、酒精、甲烷、有毒工业用盐……

例10.(1)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2) “雪碧”饮料中的酸___________;

(3)可作化肥且易挥发的碱;(4) 可用作补钙剂的盐;

(5)高梁、玉米发酵、蒸馏后得到的乙醇;(6)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7)白糖、红糖的化学式;(8)食醋中的主要成分;

(9)由两种原子团组成的盐; (10)有强烈氨味的氮肥且属于盐的

是;

(11)炼铁的还原剂; (1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3)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14)用于建筑材料的碱

例11.(1)食品包装防腐的气体是__________;(2)炼钢的气体的是________;

(3)工业用盐有毒的是;(4)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________;

(5)干粉灭火器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6)炒菜用的盐;

(7)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是;(8)制肥皂的碱;

(9)胃液中的酸;(10)最简单的有机物;(11)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13)医疗消毒的有机物

例12.小明学了化学后,观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在家中,小明发现用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作用。

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碘沾到了衣服上,回家可以用_________洗去。(2)制作下列用品所列出的材料中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 A.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

C.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D.导线:铜丝芯、塑料皮

(3)小明在家自制净水器时,使用了小卵石、石英砂和活性炭将水净化,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性,同时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

(5)在厨房炒菜时,小明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6)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妈妈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其灭火原理是;

(7)小明发现,炒菜后洗净的铁锅,如果没有将水擦干,第二天就会生锈。铁生锈的原理是铁粉跟空气中的发生了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若要将铁锈除去,可以使用家中的调味品______。小明可以采取措施防止铁锅生锈;

(8)厨房里重要的调味品——氯化钠,它是由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9)庄稼出现了倒伏情况,据此判断应该给庄稼补充的营养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10)小明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的原因是;喝下汽水常常会打嗝的原因是

(11)食物中的六大基本营养素,米饭、玉米、

马铃薯、面粉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鱼肉、牛奶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

例13.化学方程式分散在各种题型中,书写要注意配平、条件和箭头。另外注意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常见的重要及易错的方程式有: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过氧化氢中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4)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5)碳还原氧化铜;(6)铜与硝酸银;

(7)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9)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10)用盐酸除去铁锈;(11)铝制品耐腐蚀;(1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13)实验室制氢气;(1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5)电解水。

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在题目的情境中找到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正确书写它们的化学式,然后根据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的数目不变进行配平,有时需要补充完善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水会省略),最后检查配平、条件、箭头是否完整。

例14、(1)a ZnCO3·b Zn(OH)2·c H2O受热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种产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石膏(CaSO4•2H2O)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

式:。

(3)铁路工人在野外焊接钢轨时,点燃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化的铁来焊接或修补钢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电解饱和NaCl溶液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乙同学重新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

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第18题是实验室制取气体(O2、CO2和H2):要弄清楚药品、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检验方法、验满方法。其中反应装置中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如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还是装置组合,并且要看清楚装置的正误,另外选择收集装置时要注意收集气体的要求,如:较纯净的气体或干燥的气体。(思考: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排水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已经集满?)还要注意导气管的形状判断收集方法及制取方法等。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

例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组装装置A制取气体时,酒精灯应该在固定试管之(填“前”或“后”)放置。(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该方法收集气体如果不纯,可能原因是,实验结束应先,后,防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还需要如何改进,防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应略,防止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F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则气体从端通入(填“a”或“b”)。用B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得操作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B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如果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将B中的换成。

18题最后会有一个有难度的课外小实验,可能会有一两个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察的知识点一般都源自书本,所以思考问题时不妨联系一下学过的书本知识。

例题1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三所示装置(K1、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实验Ⅱ:打开K1,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Ⅲ: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①实验Ⅱ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

象有。

②根据实验Ⅰ和Ⅱ(填“能”或

“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

应。

③实验Ⅲ,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装置的锥形瓶内,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则A中溶液除酚酞外还可能含有溶质是(填序号)。

A.NaCl、HCl B.CaCl2、HCl C.NaCl、CaCl2D.NaCl、CaCl2、HCl

(四)19题,流程题——物质制备题,

流程题的目的一般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考试热点:反应方程式书写;原料预处理(粉碎,酸洗、碱洗目的);除杂试剂的选择和除杂顺序;反应后溶液或固体成分的判断(试剂过量问题);过滤后滤渣或晶体的洗涤目的和方法;是否洗涤干净的检验方法;常用提纯方法[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浓缩、蒸发结晶(T升高、S增大不明显)、降温结晶(T升高、S明显增大)、蒸馏(沸点不同)等];调节溶液pH;防氧化方法;可循环利用物质的寻找(隐含循环物的寻找)及循环利用意义等。

解题方法:阅读题头,仔细阅读题干信息、资料;精读流程,尽可能写出流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浏览设问,串联解题信息,如主要原料、辅助原料、反应原理、试剂是否过量、箭头指向、具体操作、主要产品、辅助产品等。

1、原料预处理①矿石粉碎

②灼烧:考虑与氧气发生反应煅烧:考虑高温分解注意:在空气中煅烧

水浸考虑物质的溶解性

③溶解酸浸考虑物质能否与酸反应

碱浸考虑物质能否与碱反应

有关名词:浸出、浸出率提高浸出率的方法:粉碎、搅拌、升温、增大浓度

2、控制反应条件:①调节pH值的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pH值的调节范围:考虑将哪些离子转变成沉淀,哪些离子不能转变成沉淀

②温度控制:考虑某物质受热分解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加快溶解速率

④原料过量:①有剩余;②能和它反应的全部反应掉

目的:①除杂:将XX全部除去;②转化:将XX全部转化成XX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①结晶:蒸发结晶: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降温结晶: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②过滤:玻璃棒、铁架台、烧杯、漏斗

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降低产率

水洗:除去不溶性物质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③洗涤:冰水洗:洗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

中的溶解损耗

乙醇洗:洗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因为溶于水而造成的损耗。尽快低温干燥(个别情况防止水

洗后在潮湿环境中变质)

4、常见文字叙述规范套路:

①反应使反应更充分、快速

②溶解加快溶解速率

搅拌:③蒸发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浓硫酸稀释散热

检验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XX,无明显现象,证明已经洗涤干净

可循环利用的优点: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②考虑保护环境例14.常见问题:1、固体反应物粉碎的目的;

2、洗涤的目的;判断是否洗干净的方法

3、加入过量某物质的目的是

4、判断加入某物质已过量的方法是;判断加入的某物质已足量的方法是

5、循环利用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循环利用二氧化

硫的目的是。

(五)20题综合探究题:流程题、探究题往往呈现出“起点高,落点

低”、“看似难,做时易”的特点,千万不要因为看到这类题目冗长就害怕退缩。在做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按题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遇到难题,更要多次审题,联系上下文,在题目中寻找有效信息。

这类题目主要通过定性实验和定量测定综合考查探究能力、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评价、计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

考试热点: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数目不变、反应物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现象等对生成物的组成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评价、实验改进等;②反应中点的确定:如何确定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逐滴滴加

....xxx试剂至xxx恰好变成xxx、无气泡冒出、无沉淀生成、沉淀溶解为止)和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最佳质量比;③常见物质或离子(酸、碱、盐、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粉、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铜、H+、OH-、CO32-、NH4+、SO42-、Cl-等)的检验;④样品中某物质含量的定量测定原理、操作顺序(反应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误差分析等(通过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来测定);⑤反应前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其它气体对实验干扰的处理、反应后生成的残留在装置内的气体处理;

其中做计算题要找准已知、所求,分布计算,注意格式。计算时首先化学方程式要写完整(特别注意化学式和配平),相对分子质量要用试卷上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至少要计算两次,计算过程在草稿纸上完成,一定要先简化(找倍数关系),再计算。计算步骤清晰,书写格式规范,注意解设未知数、过程带单位、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结果的保留小数位数、答……。若有多步反应的计算,可以根据元素守恒的原理来计算(运用化学式计算)。

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复习之考点精讲突破提升 考点26 金属活动性(解析版)

考点26 金属活动性 考点精讲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考查,结合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图像题考查物质的反应程度、先后顺序及其溶液中剩余的离子,生成的最终物质。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结题关键。此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重点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以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时读懂题意,提取有用信息,同时联系教材内容,综合应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3.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中的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判断 考向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巧学妙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采用谐音法记忆,即“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 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 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 金属活动顺序表是金属在酸或水溶液中反应的先后顺序。 2. 不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非水溶液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如在金属活 动顺序表中Fe在H之前,但是在高温条件下,H 2可以将Fe 2 O 3 中的Fe 置换出来!反应方程式为: 3H 2+Fe 2 O 3 点燃 ——2Fe+3H 2 O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真题解析 1.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铝B.铁C.铜D.金 【答案】A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在铝、铁、铜、金中铝的活动性最强,故选A。 2.金属X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是Ag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复习指导(精编版)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复习指导一、化学复习思路指导

二、化学解题技巧指导 1、仔细审题①认真审题,提取有用信息:从题号开始,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同时,还应适当揣摩命题人的意图,顺着命题人的思路去分析和答题。 ②深入分析,仔细推敲文字叙述、图、表、资料,挖掘隐含信息。 ③看清题目要求。如:选正确或错误(不正确),现象还是结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从强到弱还是从弱到强,填序号还是名称还是化学式,填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计算保留几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去查试卷给定的,特别注意题后括号内的答题要求等。 2、细心答题、认真复查:中考采用答题卡,所有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务必看清题号排列顺序,答案与题号一致(注意题号排列顺序)。做好选择题后及时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填、涂答题卡要规范。注意答题规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如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条件、配平、箭头。不写错别字、化学用语书写规范;计算题要有规范格式(解:设质量x、化学方程式、质量关系、比例式、求解、答等)。特别提醒:14—20题中的选择题答案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完整填写,而不是只考虑一种最直接的可能。 3、先易后难、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碰到个别难题或拿不准的题目先放一放,等到会做的题目完成后再攻克。对于难题,要多读题目,提炼重要信息,将考查点和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尝试从题目中获取答案。 4、仔细复查,不留空白:一般理化联考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剩余,所以尽量做到落笔即对,不要寄希望于复查,但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认真复查,先检查有无漏页、漏题,其次检查把握不大或分值较高的试题,如发

现某些答案不妥时,必须反复推敲,确实有了正确答案,才可划去原来的答案。一些实在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尝试回答,尽量不留空白。 三、化学试题结构和考查热点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15分),主要考查:双基知识的识记及应用。 [选择题方法指导]:1、看清题目再落笔,注意看清选择的是“正确”还是“错误”的。2、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要把几个答案分析比较,逐一排除,并要想好排除其它答案的正当理由。3、审题时做好标记,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打√,说法错误的选项后面打×,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在题号上先做上记号,等到题目全部答完,再回过来思考,可能会有新的收获。4、从考卷抄到答卷上时要再检查一遍,不要抄错。选择题全部做完后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选项做上记号(注意检查题号要一致),然后统一涂卡,涂卡要规范。 例1.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 量比为1:2:2 C、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D、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126g E、三聚氰胺中含有15个原子 F、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3个氮 分子 G、三聚氰胺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氮原子构成 H、三聚氰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自主复习指导-提高

化学中考前自主复习指导-提高篇 姓名: 开篇:考前复习,最最重要的还是基础,提高篇的本意只是在掌握好基础之上,再对化学中考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与前瞻性的预测,强调..:解读和预测是对中考复习和中考命题的进行学术型的研究,提高备考的有效性,目的并非押题。 一、读题、审题一定要认真仔细,但并非死扣字眼。 (2009佛山)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 2与CO 的知识归纳错误.. 精选案例点评:很多考生,一看选项A 就直接勾选答案为A 为确误选项了,认为A 选项描述的应该是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是组成(当然,老师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年的命题人(当然一般是高中老师)明显觉得没有必要将“组成和构成”扣得太死。选项B 才是答案,错误相比较A 更加明显。 (2008佛山)24.(6分)小明用实验室一瓶蓝绿色粉末X 进行了以下实验: (1)A 为________,红色粉末Y 为_________。(均填化学式) (2)蓝绿色粉末X 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 A + 2 B + C 。根据推理判断A 、B 、C 三种物质均含有 ____元素(写元素名称),一个X 分子中含有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为个。 (3)溶液D 与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H 2O Fe 2O 3 (2)氧 5 (3)Fe + CuCl 2 = FeCl 2 + Cu Fe + 2HCl = FeCl 2 + H 2↑ (写成2Fe + CuCl 2 + 2HCl = 2FeCl 2 + Cu + H 2↑也给分) 精选案例点评:很多考生被“蓝绿色粉末”和E→F 的反应条件“△”搞得很被动,因为教材上和老师口中只强调铜锈和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而且都是显绿色。而E→F E F C 蓝绿色粉末X A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黑色粉末Z 高温 溶液D 过量稀盐酸 B (黑色粉末) 三种生成物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附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 1.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 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D. 物质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溶液 2.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 只有固体 B. 只有液体 C. 只有气体 D. 固体、液体或气体 3.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 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 用量筒取50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4.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铁锈 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 5.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A. B. NaCl C. NaOH D. CaO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铝制品很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B. 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C. 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D. 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7.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A. 牛奶 B. 泥水 C. 冰水混合物 D. 碘酒 考点二:溶解度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溶液都是混合物 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不饱和溶液一定比饱和溶液含溶质少 D. 浑浊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 2.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3.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增大压强和升高温度均可增大气体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B. 将、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都是饱和溶液 C. 将食盐、蔗糖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D. 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8:1 4.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B. 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可能饱和 C. 甲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不变,乙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复习之考点精讲突破提升 考点21 二氧化碳的制法(解析版)

考点21 二氧化碳的制法 考点精讲 中考对二氧化碳制取的考查多为综合性试题,结合氧气的制取一起考查,会给出具体的气体制备原理,结合具体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只要熟记装置选择的考虑因素,解题不是什么问题。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应根据制取气体从原理上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上和操作中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是否明显,药品是否经济、易得、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验满。 2.二氧化碳的检验 考向一、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研究,我们能得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一)、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选择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二)、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 A、选择依据:药品状态、反应条件 B、类型 (1)基本类型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稍向 下 倾斜;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 撤 离导管 ,然后再 熄灭酒精灯 ;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处应塞一团疏松的 棉花 。 ①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入_液面以下_,目的是防止 气体从下端逸出 。 ②块状固体大小应适当,不能很碎,防止反应_剧烈,不易控制__。 (2)固(液)——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的评价 常规装置 改进实验装置 装置图 评价 安装简便 便于添加液 体 可控制反应速率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固体应为块状,不能放置MnO 2) (3)其他可控类型 可控制反应发生停止的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 A 、选择依据: (1)气体的密度 (2)气体的溶解性 (3)其它因素: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是否与水反应 B 、类型 (1)基本类型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备考计划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备考计划为了高效复习化学,提高中考成绩,制定一个复习备考计划是非常 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详细的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备考计划,帮助大家合理规划时间和安排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复习时间规划 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2周) 第一周: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 基础知识。 第二周:继续巩固基础知识,重点复习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 方程式的平衡。 2. 第二阶段:知识拓展与深化(2周) 第三周:学习化学反应与方程式平衡的相关知识,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第四周:重点复习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区别、有机化合物的基本 结构和命名规则。 3.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与模拟测试(2周) 第五周:进行化学实验与应用的相关训练,了解实验操作和观察 现象的基本技巧。

第六周:进行模拟测试,将复习过的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查漏补缺。 二、复习内容安排 1. 复习基础知识 a. 元素与化合物: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合物的组成原理。 b. 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和平衡方法。 c.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学习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 知识拓展与深化 a. 酸碱反应:了解酸碱中的常见物质及其性质,学习酸碱反应的基本方程式和常见应用。 b. 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高低价态的判定方法。 c. 金属与非金属:对比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区别,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d. 有机化合物: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强化训练与模拟测试

a. 化学实验与应用:进行化学实验训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 观察现象的技巧。 b. 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题目,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提 高解题能力。 三、学习方法与技巧 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每日的学习时间,确保每 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复习。 2. 多做习题: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培养解题能力, 提高对题型的把握。 3. 小结知识点: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便于复习时查阅和回顾。 4. 合理分配时间:将复习时间合理分配到不同的知识点上,重点复 习难点,避免一味追求题目数量而忽略了重要知识点。 5. 互相讨论学习:组织小组讨论或与同学共同学习,相互提问和纠 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复习资料准备 1. 课本:复习过程中,仔细阅读教材,重点标记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习题集:准备一本优质的习题集,多做习题练习,熟悉考试题型 和解题思路。

备考化学复习指导

备考化学复习指导 备考化学复习指导 1 1. 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采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关注以下“3 条线”,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结构化,从而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 (1)知识线 a)以某种具体物质为线索。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应用——对环境影响。其中对“性质”的复习应归纳为:物质类属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等方面。“应用”则包括: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物质的分类提纯、环保科研中的应用等。 b)以某种元素为线索。元素——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方法线 化学反应类型讲清反应规律: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应按反应类型注重讲清化学反应的规律,避免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而产生对化学方程式恐怖、混乱、乱用、误用等问题.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3)价值线 a)无机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 b)无机物及性质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联系价值。 c)无机物及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价值。 2. 抓好“三个结合”,进行横向联系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密切联系,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要将这三块内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理论、实验、计算融

为一体。 (1)与基本理论结合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又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灵便运用。 (2)与实验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必须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非但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与计算结合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与计算结合,既巩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3. 总结规律,突出重点 (1)在复习主族元素时,从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入手,匡助学生总结规律。 (2)适时总结规律,有利于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4. 运用比较,同中求异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联系,容易引起混淆,对于这些物质,可采用比较法,进行综合分析,一一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获得坚固、系统、准确的知识。 5. 联系实际,灵便运用 在复习中,应尽可能将元素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能源等实际问题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用于考试的,而是有实际意义的。 综上所述,复习元素化合物要在“全面、重点、联系、灵便”上下功夫,把零散的元素知识变为完整的科学体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备考化学复习指导 2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2023年化学中考备考方案

2023年化学中考备考方案 ____年化学中考备考方案 一、总体考试要求 ____年的化学中考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学生需要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等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下是备考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知识复习 知识的复习是备考的基础,学生需要对化学的基本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下是具体的复习内容: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元素的周期表,以及各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2. 酸碱中和反应:学生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式,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和实验操作。 3. 氧化还原反应:学生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实验操作。 4.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学生需要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的原理,以及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操作和影响因素。 6. 有机化学: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命名规则,以及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 三、实验基础

化学中考中,实验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以下是实验基础的复习内容: 1. 实验室安全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以及常见实验室危险物质的性质和处理方法。 2.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3. 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馏、加热、冷却等。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综合:学生需要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理解实验中的变化和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推理。 四、重点题型和解题技巧 化学中考中,重点会对以下题型进行考查,学生需要熟悉这些题型,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1. 选择题:学生需要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正确的答案。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答案。 2. 填空题: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填空的策略和方向。对于长答案的填空题,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来确定答案。 3. 计算题: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数值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精确度的控制。

2022年初三化学复习计划

2022年初三化学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的教学的出发点。 二、再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 .立足教材,不超出课标,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 .做到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 .提高做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4 .分类教学和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 .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 .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2022年中考各科目复习指导——化学

2022年中考各科目复习指导——化学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钟华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纳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其次轮为专题复习,马上所学学问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神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进展、科学探究5个专题,目的在于综合学问力量,增加学问构造化、网络化的程度,突出综合力量的提升;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加应试力量。为了到达良好的复习效果,复习时要讲究肯定的策略。 策略1:明确目标,以“本”为本,强化根底 首先要仔细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考生可以明确考试的详细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开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复习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临到中考,假如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学问进展归纳、梳理,没有把学问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构造,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一局部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课本中的习题、例题、试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所以,同学们在考前肯定要认真通读课本,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回归课本,把根底学问、根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如,对于根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其

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展比拟,了解它们的区分与联系,同时按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关系进展分类归纳整理,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 化学用语是基石,工具性和规律性的学问则是钢筋、水泥,应下工夫背、记和训练,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挨次表、酸碱盐溶解性表、化合价、质量守恒、反响类型和复分解反响的条件等都应娴熟地把握。再如,对于元素化合物学问,由于点多、面广、量大,复习时很难形成系统,可按构造、性质、变化、用途的挨次,从个别到一般进展立体式的小结,并与典型试验亲密挂钩。 总之,前两轮的复习肯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学问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学问点进展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脉络清楚、主线突出的学问网络,最重要的是,要将上述网络化的学问敏捷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努力到达融会贯穿的目的,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立体的学问树,最终到达运用自如。 策略2: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强化思维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爱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学问;流行疾病的预防;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安康等学问,以及科学新发觉、新技术等。这类题

致胜中考初中总复习指导用书化学答案2022鲁教版化学

致胜中考初中总复习指导用书化学答案2022鲁教版化学 1、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 A正丁醇(正确答案) B乙醇 C乙醚 D三氯甲烷 2、除了能够沉淀有羧基或邻二酚羟基成分,还能沉淀一般酚羟基成分的是()[单选题] * A碱式醋酸铅(正确答案) B中性醋酸铅 C酸碱沉淀法 D以上都不对 3、下列化合物中β位有-COOH取代的是()[单选题] * A大黄素 B大黄酸(正确答案) C大黄素甲醚 D芦荟大黄素

4、与水不分层的溶剂是()[单选题] * A正丁醇 B石油醚 C三氯甲烷 D丙酮(正确答案) 5、下列不能作为极性吸附剂的是()[单选题] * A活性炭(正确答案) B氧化铝 C硅胶 D氧化镁 6、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A酮基 B亚甲二氧基 C内酯环(正确答案) D酚羟基对 7、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单选题] * A半萜与单萜

B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 C倍半萜与二萜 D二萜与三萜 8、属于二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 A龙脑 B月桂烯 C薄荷醇 D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 9、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到达分离的方法,所谓两相溶剂是指()[单选题] * A两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溶的溶剂(正确答案) B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 C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容的溶剂 D两种互相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 10、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 A苯醌类 B萘醌类 C蒽醌类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流程题【附答案】

2023届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流程题 1.(2022·陕西·统考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生锈铁丝和实验废液(含硫酸铜、硫酸亚铁)制备硫酸铜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1)打磨铁丝的目的是_______。 (2)向固体混合物X中加入稀硫酸后,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不计实验过程中药品损耗,滤液a的质量_______(填“>”“<“或“=”)废液的质量。 (4)固体Y生成固体Z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2022·山西·统考一模)某工厂废液主要含H2SO4和FeSO4,研究人员利用廉价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通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磁性铁(Fe3O4)。分析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加入NaCl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3+6FeSO4+3H2SO4=NaCl+3Fe2(SO4)3 +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电石渣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写1个)。 (3)推测“一系列操作”中可能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写1个)。 (4)步骤②后要调节pH>7才能获得较高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对废液进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2022·广西南宁·三美学校校考三模)以煤粉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1所示: 【背景资料】 a.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呈血红色;

b.“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343432FeCl +3NH HCO =3NH Cl+Fe OH 3CO ()↓+↑ ; c.HCl 在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煤制成煤粉灰的目的是_________。 (2)“酸浸”过程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3)“除铁”时,检验溶液中铁元素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4)“结晶”是向浓溶液中通入HCl 气体,从而获得AlCl 3·6H 2O 晶体的过程。溶液中A13+和盐酸的浓度随通气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5)“煅烧”时除了得到产品和副产品,还生成了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4.(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某金属加工厂有大量金属铝、铁、铜的废弃粉末,为充分利用金属资源,分离和回收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步骤②中所需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 (2)步骤③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因A1(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步骤③逐滴加入试剂至_______为止。 (3)上述流程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出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向氯化铝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填化学式)。

最新中考化学备考方案资料

这次调考化学总分50分。我班化学成绩,平均分29.75,优秀率34.5,合格率88.94.与兄弟学校相比,优秀率,合格率都略低于涧头六中,这说明我班的尖子生不够尖、学困生还待进一步转化。失分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教师对重点知识讲评、落实不到位,没能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生考试一味追求速度,审题马虎,看错写错。(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够清晰和准确,基本技能不够熟练,解题缺乏思路,基本解题方法掌握和运用不熟练。(4)学生解题不规范,推理不严谨,以偏概全,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这必将会增加失误。 为提高复习效率,赶超涧头六中,在未来的70来天中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统筹,完善计划. 1、制定计划。 2、精选资料,高效练习。 学生的复习资料要精,使用一本同步复习资料,是教师精心挑选的。每一轮的复习责任到人,精心选题练习,注重对知识重、难点及学生易错题型的训练。优化课堂练习,精炼细评,提高课堂效率。

3、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循环复习的总目标:梳理知识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热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不留盲点。主要做法是按课本单元顺序进行,着重抓章节知识点过关,要通过复习,夯实基础,通过复习课堂,实现5个落实:梳理知识系统,归纳知识规律,总结解题方法,突破知识难点,掌握解题技巧。 二、科学备考,把握中考命题的特点 试题命题的思路是“重视基础、关注能力、联系实际、促进发展”,试卷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知识面广,情景新颖,复习工作应做到有的放矢,减少随意性。 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近三年的化学中考试题中,每年必考的“双基”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组成、构成;化合价、化学式的关系知识;分子、原子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食物中的营养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等。 2、紧贴社会生活,富有教育性 试题对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近几年来,中考试题逐步扩大知识化、生活化试题的比例,以提高命题的实用性,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身边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关系的真正价值。 3、模拟生活情境,突出知识应用 中考试题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把社会热点、地域文化、先进科技、生活实际及工农业生产与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设置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信息处理,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5、注重过程,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近三年来,中考试题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考查。这些试题把实验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判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分析解决问题,来综合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往往结合定量分析的成份。 6、淡化运算能力,强调计算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计算题的难度逐渐成下降趋势,计算题更加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考能力 加强“双基”教学,是复习课堂的重中之重。中考循环复习要以教材为主,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是命题依据。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教材为中心,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整理考点,做到把知识点熟练巩固,使学科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复习时应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回归教材,“以题带点”,构建知识体系网络 化学复习,很多学生对化学都有这样的体会:知识点多,零碎、散乱,容易忘记,难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呢?关键是把通过“以题带点”训练,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复课模式。 2、注重应用,“以变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能力是中考命题的着眼点、区分点,能力培养的重点是教会学生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通过正向、逆向训练,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复习过程通过规范化科学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中考复习中根据知识考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变式训练,增加知识的开放性,启发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使得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明朗化。

2022中考化学复习计划(5篇)

2022中考化学复习计划(5篇) 中考化学复习打算1 3月——5月 一、学习溶液、酸碱盐部分的新课 溶液和酸碱盐是我们整个学校化学学科中难点的集中出处,所以将这部分新课完好的学习好,并且沉淀下来始终是这个阶段的要求。虽然在3月底这部分新课就会结课,但是我们却不能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完全消化汲取,这就会导致同学在学习了以后不能有效的进行运用,所以在后续的复习中,溶液和酸碱盐要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强化练习。 二、完成第一轮(基础学问)和其次轮(专项训练)的复习 第一轮复习: (1)过记忆关。必需做到记牢、记准全部公式、性质、用处等,假如同学想考比较好的学校,比方人大附、四中、清华附、一零一中等,就要把额外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简化后的溶解性表也背下来,没有精确无误的记忆,就不行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交叉法写化学式、奇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推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等等。过基本计算关:比例法求化学式中元素的比例或者质量分数、总质量法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等,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方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基本宗旨:学问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其次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挨次梳理学问点,进行纵向复习,让考生在头脑中构建完好的学问框架。而到了二轮复习就成了专题的综合性复习,要求考生把学问点串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解题思路。由于距离中考已经很近,考生们要在保持成果稳定的基础上再谋求提高。 其次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坚固把握。在总揽教材,对基础学问把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同学们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消失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非常加以留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总结记忆方法,培育记忆力量。 其次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这要求老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洁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相结合。既要教同学解题要领,关心同学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同学在答题时做到敏捷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虽然其次轮是专项复习,但是时间已经很紧了,考生不能单纯地做专项练习题,要通过做综合性试题提高自己对学问的整合力量。这时候,考生也没有必要再自己找题做,只要做好老师指定的练习就已经足够了。在做试卷时,考生要把自己不会的题标注出来,不同的错误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发觉问题后,准时回到课本找相应学问点,解决之后也标注出来,增添自己的成就感。

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复习之考点精讲突破提升 考点16 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

考点16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精讲 本考点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应用,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运用到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中考以简答题型式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质量变化问题;以选择或填空形式考查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物质组成,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的探究性试题。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质量守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易错警示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 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 两个可能变{ 分子的总数可能变 元素化合价可能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某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 (2)推断化学方程式中的未知化学式及化学式前系数(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3)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变化、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相关数据问题(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①“化学反应”是前提。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参加反应”是基础。只计算“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③“质量总和”是核心。质量总和包括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④“质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也不是分子总数守恒。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训练卷——自然界的水(word版有答案)

2022中考化学复习基础训练卷——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吸附②过滤③沉淀④蒸馏。 A.③②①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液氧、二氧化碳、空气B.水、二氧化锰、自来水 C.氧气、蒸馏水、冰水混合物D.铁、高锰酸钾、矿泉水 4.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b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a、b管内气体的质量之比为2:1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两个氮原子:2N B.两个氨分子:2NH3 C.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D.一个钙离子:Ca+2 6.下图是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栅”相当于基本操作中的溶解B.在一级处理中加入明矾可有效帮助沉降C.整个流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消毒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7.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现象是() ①河流干枯或断流②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③河水有异味 ④城市地表逐渐下沉⑤经常出现尘暴、大雾天气⑥土壤沙漠化 A.①⑤B.②⑥C.②③D.④⑥ 8.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是() A.过滤时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将海水淡化 C.生命吸管可以将水净化,得到纯净的水 D.生命吸管中加碘树脂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9.有关下图两个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复习之考点精讲突破提升 考点14 化学式意义、书写和计算(解析版)

考点14 化学式意义、书写和计算 考点精讲 1. 有关化学式的含义经常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社会中发现的新物质或新闻中报道的有害有毒的物质为素材,分析其含义。 2.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经常结合元素的组成的判断,物质分类的判断综合考查有关化学知识,以最新的科技成果或某一化学时间中相互的特殊物质为载体,中考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一般不要书写计算步骤。 1.化学式的意义,写法和读法 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考向一、化学式 1. 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 2O表示水、O 2 表示 氧气。 2. 化学式的意义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对于离子构成的物质,也可表示物质的离子构成)。 (2)化学符号周围的含义

3.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1. 并非所有化合物的化学式都是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如 CH 4、NH 3 等。另外H 2 O 2 、C 2 H 4 等不能用上述方法书写。 2. 当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H 2O 2 除外)。 3. 化学式中原子团个数不为“1”时,原子团必须加括号,如(NH 4) 2 CO 3 。 4. 化学式的书写要按规则进行,不能臆测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1、化学式的书写要按规则进行,不能臆测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2、如元素有可变价,一般在化合物中该元素显高价态时可直接按元素的 名称读出化合物的名称。如在Fe 2O 3 中铁元素显+3价,所以名称读作氧化铁。 也可将数字读出来,即读作三氧化二铁。如显较低的价态,则在该元素的名称前加一个“亚”字,如FeO中铁元素显+2价,所以化学式读作氧化亚铁。 3、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的一般不读,但为了区别其它化合物有时也读出1。如:CO读为一氧化碳 4、对于较复杂的化学式,其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团,书写这部分时要添加括号,将原子团个数写在括号右下角。如氢氧化钙Ca(OH) 2 、硝酸 镁Mg(NO 3) 2 、硫酸铵(NH 4 ) 2 SO 4 。 化学式意义全解(以C 10 H 10 O为例) C 10H 10 O ⎩⎪ ⎪ ⎪ ⎨ ⎪ ⎪ ⎪⎧ 物质分类:有机物 元素种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10+10+1=21 原子数目比:碳∶氢∶氧=10∶10∶1 相对分子质量:12×10+1×10+16×1=146 各元素质量比:碳∶氢∶氧=(12×10)∶(1×10)∶(16×1)=60∶5∶8 元素的质量分数:(以碳元素为例) 12×10 146 ×100%=82.2% 真题解析 1.(2020·大连市沙河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2C 60 ”表示()A.120个碳原子B.2个碳原子 C.120个Co分子D.2个C 60 分子 【答案】D 【解析】“2个C 60”的含义是2个C 60 分子,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2.(2020·焦作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两个氮原子:2N B.两个氨分子:2NH 3 C.氧化铝的化学式:Al 2O 3 D.一个钙离子:Ca+2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