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6.63 KB
- 文档页数:32
收稿日期:2013-08-07;修稿日期:2013-08-19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2007BAD07B06);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闽教科〔2007〕20号)作者简介:陈洪彬(1989-),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果蔬采后生物学与保鲜技术。
通信作者:林河通(1967-),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果蔬采后生物学与保鲜技术,通信地址:350002福建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E-mail :hetonglin@163.com 。
技术综述番石榴果实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陈洪彬1,3,林毅雄2,陈南泉2,林福兴2,林河通2,3(1.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州350002)摘要:就番石榴果实采后不耐贮运,制约中国番石榴产业的发展等问题。
对国内外番石榴果实采收以及采后热处理、涂膜、1-甲基环丙烯(1-MCP )、CaCl 2、杀菌剂、辐照、臭氧等果实采后处理技术及包装、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综述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番石榴;果实;采收;采后处理;保鲜中图分类号:TS2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95(2013)05-0039-05doi :10.3969/j.issn.1005-1295.2013.05.011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n Postharvest Handling and Fresh-keeping Methods of Guava FruitsCHEN Hong-bin 1,3,LIN Yi-xiong 2,CHEN Nan-quan 2,LIN Fu-xing 2,LIN He-tong 2,3(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2,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3.Institute of Postharvest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Guava (Psidium guajava L.)production in China is restrict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fresh-keeping of the guava fruits dur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This paper gives review and prospect on guava fruit harvesting ,postharvest handling methods including heat treatment ,coating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CaCl 2,bactericide ,irradiation ,ozone treatment ,and postharvest packaging ,storage and fresh-keeping methods.Key words :guava (Psidium guajava L.);fruit ;harvesting ;postharvest handling ;fresh-keeping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又称芭乐、那拔、秋果、鸡矢果等,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 )番石榴属(Psidium ),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果树[1-2],也是近年来中国南方重点发展的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申报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公用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产业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行业准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资源利用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资源节约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节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节能概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能源消耗的种类、数量及使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产业化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市场需求分析1.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鲜、健康的果蔬有更大的需求。
2.冷链物流发展:冷链物流的发展使得果蔬的远程运输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果蔬的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提供了便利条件。
3.跨境贸易:随着进口水果蔬菜的增多,对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的需求也在增加。
二、技术条件分析1.采后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果蔬采后处理技术,包括清洗、分类、分级、除草剂、杀菌、防虫、熏蒸等,提高果蔬的品质和存储期限。
2.贮藏保鲜技术:采用冷藏、冷冻、真空包装、保鲜膜等技术,延长果蔬的货架期限和保持其新鲜度。
3.信息化系统:建立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管理、追溯、品控等功能。
三、资源条件分析1.物质资源:果蔬产量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提供充足的原料和生产条件。
2.人力资源:拥有丰富的果蔬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人才,有能力开展产业化开发。
3.资金支持:政府支持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保障。
四、竞争对手分析1.国内市场:目前国内果蔬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拥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对于质量和品牌要求较高,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品质和服务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保持一致。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偏好的转变,需求减弱等都会对产业化开发造成风险。
2.技术风险:产业化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技术风险较高。
3.竞争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是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风险。
六、产业化开发策略1.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与果蔬的种植户、采购商、运输商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2.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果蔬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谋求技术突破。
3.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展【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果蔬产业迅速发展。
蔬菜、水果已成为继粮食之后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从1993年开始,水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水果第一大国。
在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 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的情况下,我国每年生产的果蔬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30%。
说明我国在果蔬保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同时也说明在保鲜领域隐藏着极大地潜力,研究发展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进展一、我国果蔬生产概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果蔬产业迅速发展。
蔬菜、水果已成为继粮食之后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从1993年开始,水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水果第一大国。
2003年果园面积9436.7千公顷(14155万亩),产量7551万吨。
其中,苹果、梨、桃、李、柿的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梨产量占60%左右;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列第三位;全世界荔枝70%产于中国。
山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主产省区,年产量1060万吨,之后依次为河北(767万吨)、广东(718万吨)、陕西(621万吨)。
2004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7954千公顷,产量54032万吨,居世界第一。
二、果蔬保鲜蕴藏巨大商机尽管我国果蔬产量如此巨大,而且其采摘到销售过程中所损失的数量也是个非常巨大的数目。
据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生产的果蔬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30%,年损失价值近800 亿元人民币,主营果菜农民按2亿估算,平均每个农民年均少收入600元。
[1]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 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在果蔬保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同时也说明在保鲜领域隐藏着极大地潜力,即果蔬贮藏保鲜背后蕴藏巨大商机。
林芝“黑钻”苹果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徐丹丹吴东海李兴博袁超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4期西藏林芝地区受到印度洋暖流的影响,虽然海拔高,却是一个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并存的地区,年降雨量约为650mm,年均温度为8.7℃,年均日照时长在2022小时以上,无霜期更是高达180天,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苹果的生长。
“黑钻”苹果是西藏林芝近几年才开始种植的一种独特的新品种,由于地理条件独特,林芝“黑钻”苹果果实表面具有独特的深紫色,色泽艳丽,果实着色度为90%-100%,能够看到果肉当中独有的紫色花纹。
同样的大小,“黑钻”苹果会比其他苹果沉很多,这是因为果品的质量不一样,“黑钻”苹果的密度更高。
成熟了的“黑钻”苹果所散发出来的芳香烃特别香,口感清甜爽脆,一口下去,汁水饱满。
“好看、好吃、营养、安全”的优质果品,已成为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林芝“黑钻”苹果营养丰富,富含花青素、糖酸、酚类、维生素类物质和矿物质,得到了国内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分析了林芝“黑钻”苹果的采后状况,并介绍了PE硅窗袋通风贮藏技术等对苹果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提高果农收益。
一、苹果资源及品质特征林芝“黑钻”苹果的种植始于2011年,随着政府对农业的重视,“黑钻”苹果经过品种选育与改良,种植面积已由2011年的400亩迅速发展到2021年的2000亩左右,产量达到100万斤左右。
林芝“黑钻”苹果果实色泽好,富含花青素,果质紧实,糖分高,积累养分较多。
“黑钻”苹果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成熟,贮藏时间较长,一般常温贮藏在2个月左右,可自然存放到春节前后,也可以采用冷藏等方法长期贮藏,贮藏后的果实风味和品质几乎没有变化。
比如,采用1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CP)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果实放到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保鲜。
二、“黑钻”苹果采后状况与问题林芝“黑钻”苹果已经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农业的优势产业,但是由于采收技术不当、采后贮藏技术跟不上等因素,采后果实损失较多,并产生了一定量的残次果品。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7)3.1项目区概况 (7)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8)3.3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0)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4.1建设单位概况 (11)4.2研发能力 (11)4.3企业财务现状 (12)4.4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2)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3)5.1市场分析 (13)5.2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15)5.3市场风险分析 (16)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17)6.1建设任务和规模 (17)6.2项目规划和布局 (17)6.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7)6.4项目建设标准及具体建设内容 (18)6.5项目实施进度 (22)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3)7.1投资概算 (23)7.2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24)7.3资金来源与筹措 (24)7.4资金使用和管理 (24)7.5有偿资金清还计划与保证措施 (24)第八章财务评价 (25)8.1评价依据 (25)8.2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 (25)8.3成本费用估算 (25)8.4损益计算 (26)8.5不确定性分析 (27)8.6财务评价结论 (28)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29)9.1环境影响 (29)9.2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9)9.3评价部门意见 (29)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30)10.1农业产业化经营 (31)10.2农民增收 (31)10.3其他影响评价 (31)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2)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2)11.2经营管理模式 (32)11.3经营管理措施 (33)11.4技术培训 (33)11.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4)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5)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35)12.2问题与建议 (35)附录一、附表附表1 可研报告编写人员情况表附表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2-1 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2-2 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3 无偿资金使用明细表附表3 销售收入估算表附表3-1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 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附表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 单位产品成本核算表附表6 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7-1 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8 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9 借款(含财政有偿资金)还本付息计算表二、附图1、现状图2、扩建后的总平面图三、附件附件1 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2 项目单位近两年现金流量表和财务审计报告附件3 土地价值评估报告、土地证、出口注册果园与加工厂证书、省名牌产品证书、信誉等级证明附件4 环评报告和环评审批意见附件5 河北省政府认定重点龙头企业的文件复印件附件6 与河北农大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协议附件7 冬枣气调保鲜科技成果证书附件8 与果农签订的产品收购合同、定货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某果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属民营股份制企业,建于2001年8月,注册资金3600万元,法人代表郭永清,主要经营果蔬生产、贮藏和销售业务,产品以出口为主,现有总资产1.26亿元,资产负债率28.3%,实收资本3600万元,是河北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梨分会理事单位。
蔬菜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蔬菜生产销售不畅、结构性过剩和不足、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补齐蔬菜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设施建设短板,延长蔬菜供应期,增强抵御价格波动风险能力,调研组前往蔬菜种植重点县开展蔬菜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蔬菜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市将蔬菜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坚实施“设施蔬菜、陆地蔬菜和设施农业效益倍增计划,形成了设施蔬菜、陆地蔬菜、脱水蔬菜、冷凉蔬菜四大产业格局,日光温室、拱棚、陆地蔬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201万亩,总产量达到550万吨,总产值88亿元,农民来自蔬菜产业的收入达到1200元。
虽然我市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蔬菜价格年度间和季节间波动较大。
蔬菜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是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其“蛛网理论”的特征比较明显(即:蔬菜的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
从年度间看,2012年上半年-2014年初,我市瓜菜价格整体上扬;2014年4月至2014年年底,呈明显下行态势。
从2014年整体销售情况看,我市55%以上的生产大户严重亏损,35%以上的农户亏损。
2015年再次出现上扬态势,20种蔬菜平均田间批发价2.8元/公斤,同比增长15.7%。
2016年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20种蔬菜平均田间批发价3.05元/公斤,同比增长9.2%。
从季节间看,2016年冬春季(1-4月)全市20类蔬菜平均价格为4.46元/公斤,夏季(7月下旬—8月上旬)价格稳步回落,蔬菜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平均价格0.5元/公斤。
秋季(8月中旬)蔬菜价格开始回升,10月份回升至高位运行,蔬菜平均价格2.34元/公斤。
蔬菜价格年度间和季节间过山车式变化,对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影响较大。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探讨俞华芬高素珍摘要:果蔬保鲜技术作为果蔬采后贮运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我国果蔬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分析了果蔬保鲜原理,并对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现在和存在问题,以期为日常生活中的果蔬储藏保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营养丰富的果蔬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果蔬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且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采后极难保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采用科学、合理地贮藏保鲜技术,能有效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调节淡旺季,繁荣果蔬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果蔬贮藏保鲜原理(一)果蔬采后呼吸作用与贮藏保鲜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提供采后组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且是采后各种有机物质相互转化的中枢。
但在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会消耗果蔬组织内的有机物质。
因此在不妨碍果蔬正常生理活动和不出现生理病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呼吸强度,以减少物质消耗,可以延缓果蔬成熟衰老。
(二)果蔬采后蒸腾作用与贮藏保鲜新鲜果蔬含水量高(85%~96%),采收后容易发生蒸腾作用,水分很容易损失,导致果蔬的失重和失鲜、破坏正常的代谢过程、降低耐贮性和抗病性等问题,严重影响果蔬的商品性和贮藏寿命。
(三)果蔬采后成熟衰老与贮藏保鲜果蔬成熟采后的完熟、衰老阶段,伴随着一系列生化变化的合成与降解。
完熟与衰老虽然是贮藏保鲜努力回避出现的生理阶段,然而对大多数果蔬来说,没有这些阶段果蔬就无法达到食用阶段。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乙烯浓度可以延缓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
(四)果蔬采后生长、休眠与贮藏保鲜许多果蔬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再生长的现象,采后生长会导致产品内部的营养物质的转移,造型品质下降,缩短贮藏寿命。
植物及其器官在生长发育或世代交替过程中,遇到不良的条件时,会进入“休眠”状态。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建于2011年5月,出资总额66万元,法人代表***,主要经营果蔬生产、贮藏和销售业务,现有总资产66.44万元,无负债。
1.1.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果蔬贮藏保鲜加工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县京石高速公路出口**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区内规模:年保鲜鲜桃苹果2000吨、保鲜蔬菜2000吨、西瓜1000吨。
总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
建设期限:1年主要建设内容:征地10亩,建设冷库气调和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车间等3250平方米。
市场营销方略:合作社+基地+农户,以质取胜,打造专业社绿色品牌,为**县***及******农产品市提供优质水果蔬菜。
1.1.3项目建设方案以果蔬标准化生产为基础,采用国际标准采后处理技术和气调、速冻和新型杀菌保鲜剂等技术,确保一流品质,选用节能、节水制冷设备,降低能耗。
1.1.4总投资概算:总投资5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4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0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183.5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172.5万元,其它费用75万元(含征地费用)。
不可预见费15万元。
资金筹措:企业自筹资金521万元,申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央补助项目资金15万元。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年总销售收入1600万元。
(2)总成本1235.74万元。
(3)年税后利润128.3万元。
(4)年上缴税金235.95万元。
(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6)税后财务净现值397.44万元。
(7)投资回收期5.34(年)1.1.6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本项目采用果品蔬菜无污染标准化生产、采后商品化加工处理、气调保鲜、速冻保鲜等一系列新技术,技术辐射力较强,将有力带动河北省果蔬冷藏和深加工业的发展。
通过实施本项目,可增加种植基地5000多亩,新吸收2000个农民加入专业社,年总增收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提供新的就业岗位60个。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3、河北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2007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安排意见,冀农开办[2006]114号文件;4、**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河北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2007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石财发[2006]32号文件;5、国家关于三农工作、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企业管理、财务、税收等政策与规定;6、河北省、**市、**县产业发展规划;7、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资料;8、本项目的专家意见。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本项目是当地果蔬产业高效发展的亟需,各项财务评价指标数据均较为理想,具有良好的财务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财务上是可行的;采用的技术先进,市场前景看好,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所采用的设备、装备与工艺技术先进可行,技术路线合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且社会效益显著,产业带动力较强。
项目总体可行。
对企业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新增的工人素质有待提高。
建议:企业要加强工人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素质。
对政府部门而言本项目产业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较好。
建议:农业开发和财政部门给予支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县乃至河北省的果蔬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导致果蔬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2)中低档产品的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效益差,甚至亏本经营;(3)采后加工处理能力有限,规模小,难以与市场接轨,因此,效益较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县鲜桃种植4万多亩,其中优质桃园2万余亩,年产8多万吨,苹果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6万多吨,西瓜种植面积有1万余亩,但是果贱伤农的问题很突出。
**县蔬菜总产量约40万吨,绝大部分以原菜的方式销售,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能力很低,生产旺季积压严重。
随着**县******农产品市场的建成营运,果蔬销售问题将会有所缓解。
但是,要想彻底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必须强化市场指导,解决大规模果蔬贮藏保鲜问题,形成错季销售,才有利于加强农民种果、种菜的积极性,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因此,根据市场的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果蔬采后处理和提高贮藏保鲜技术水平,是果蔬产业发展的亟需。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建设以科技为先导,以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改进采后商品化处理与保鲜技术,目的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
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该项目的建设是合作社原有基础项目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保证果品蔬菜的质量,扩大产量,提高销售量,在经济效益、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创新、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2、项目建设是国家政策及当地农民的需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特别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将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政府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本项目的实施,能促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将组织农户实施果菜标准化生产,使农民享优质优价和产品包销的益处,预计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以上,总增收超过500万元。
3、增强我省农业竞争力本项目的实施,企业不仅将带动果菜种植业向标准化、绿色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将建立起与果农菜农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我市农业的竞争力。
4、有利于创立企业自己的品牌本项目实施后,企业产品以品质优越、营养安全等特点占领国内外市场,为河北省创立名牌产品,带动**县及周边地区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壮大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知名度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县位于华北平原腹地,京、津、保金三角地带的核心,北距首都90公里,东距天津、125公里,南距**53公里。
3.1.2自然资源状况**县自然条件优越,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每年降水集中于7、8月份。
年平均气温12.5度,全年无霜期189天,年平均降雨量489毫米,相对湿度67%,年均日照2710小时,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季,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水质优良,平川旷野,沃土连阡,很适合优质果品和蔬菜种植。
项目区与基地间交通条件好,距京广铁路、在建中的京石快客高铁、京石高速公路、京昆高速公路和107国道均在本县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3.1.3社会经济状况**县是全国农业大县,面积714平方公里,耕地69.7万亩,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余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
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是畜禽、粮食、蔬菜、果品。
3.1.4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1)产前关联产业:果品蔬菜种植业。
与本项目密切关联的果品蔬菜基地面积2万余亩,涉及农户近5000个,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供应苗木、种子、肥料、农药等重要的生产资料,统一组织产品收购,统一技术指导。
企业与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实行优质优价和价格保护。
农民生产开始有了标准化意识,但技术水平尚参差不齐,需要企业引导并帮助提高。
(2)产后关联产业:运输与零销行业。
社会运力一般情况下能满足经营需要,冷运力量由企业配备。
企业拟以**县******农产品市场为龙头,在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商店,以便更有力占领国内市场。
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本项目选址**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区内,占地10亩,位于**县京石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运输方便、原料就近供应而又离开居民区、符合卫生要求。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优势条件1、政策环境本项目符合**县政府规划,项目实施单位是**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得到县政府的重点扶植,与本项目相关的果品气调保鲜技术,也得到了**县科技局重点支持。
2、资源优势在物质资源方面,**市是全国著名的果菜集中产区,仅**县就有果树面积15万亩,蔬菜产量40万吨。
在人力资源方面,**县靠近***、天津、**等大中城市,可以方便地接受其人才、技术辐射,目前企业聘请了20多名退休技术人员为职员或顾问,招聘毕业大学生20多人。
当地人多地少,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新增工人可就地招聘。
3、市场优势合作社在成立之前,出资农户,特别是以法定代表人***同志就进行果蔬菜经营多年,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天津、**等地建立了销售办事处,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市场经销体系。
4、科技优势企业在种植技术方面,建立了由河北农业大学12名大学教授为成员的技术研发与服务队伍,承担合作社科学种植、科学采摘等技术指导工作。
另外,合作社有一批精通果蔬种植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种植加工技术经验。
5、基础设施条件优势合作社所在项目区域电力设施完善,能保证项目建设需要,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区内征地10亩进行建设,也无须新建太多的配套设施。
3.2.2劣势分析企业劣势:企业的规模还较小,经济实力不够强,经营的产品种类少,尚不能适应客户的大批量多品种求购要求。
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的主要障厚因素是缺少资金,融资困难。
由于企业建立时间不长,资金积累不足。
解决方案: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扎扎实实搞好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起重质量、重合同、重服务、守信誉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高融资能力。
同时,实行强强联合,加强关联企业的合作,广开招商引资渠道,借助大企业的资金、经验与市场发展自己。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县**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于2011年,目前合作社成品112户,法人代表***。
成员出资总额66万元。
目前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不断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合作社建立健全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执行监事)“三会”治理结构,并配备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完全实现了“成员拥有、成员管理、成员受益”,合作社的主要产品是鲜果和鲜菜,销售方向以***、天津为主。
4.2研发能力合作社有较强的自主技术研发和技术协作能力。
吸收多名退休技术人员为职员,聘请河北农大的12名教授为顾问,并建立研发机构,为合作社及成员的种植、采摘、采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