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方案任务书(数据结构)

课程方案任务书(数据结构)

课程方案任务书(数据结构)
课程方案任务书(数据结构)

平顶山工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0814101/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指导教师张芳芳、杨斌、张延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018年2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时间:第1周

2、设计地点:计算机系机房205、212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数据结构课程之后的实践教案环节。该实践教案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要求学生在设计中逐步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科学的软件工作方法。学生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结合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正确分析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存储结构,并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算法。

2、提高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学生通过上机实习,验证自己设计的算法的正确性。学会有效利用基本调试方法,迅速找出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并且修改。

3、培养算法分析能力。分析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水平。

学生认真主动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

课程设计,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

1、运动会分数统计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工程,和w 个女子工程。工程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工程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

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

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

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工程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可以按学校编号或名称、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工程的情况;可以按工程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5)数据存入文件并能随时查询

输入数据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学校的名称,运动工程的名称;输出形式有提示,各学校分数为整形;界面要求有合理的提示,每个功能可以设立菜单,根据提示,可以完成相关的功能要求。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

测试数据:要求使用全部合法数据、整体非法数据、局部非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以保证程序的稳定。

2、飞机订票系统

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录入:可以录入航班情况< 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数据文件中,数据结构、具体数据自定)

<2)查询:可以查询某个航线的情况<如,输入航班号,查询起降时间,起飞抵达城市, 航班票价,票价折扣,确定航班是否满仓);可以输入起飞抵达城市,查询飞机航班情况;

<3)订票:<订票情况可以存在一个数据文件中,结构自己设定)可以订票,如果该航班已经无票,可以提供相关可选择航班;

<4)退票:可退票,退票后修改相关数据文件;

根据以上功能说明,设计航班信息,订票信息的存储结构,设计程序完成功能。

3、文章编辑

功能:输入一页文字,程序可以统计出文字、数字、空格的个数。静态存储一页文章,每行最多不超过80个字符,共N行;要求

<1 )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数和空格数及整篇文章总字数;

<2)统计某一字符串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并输出该次数;

<3)删除某一子串,并将后面的字符前移。

存储结构使用线性表,分别用几个子函数实现相应的功能;输入数据的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大写、小写的英文字母、任何数字及标点符号。

输出形式:<1)分行输出用户输入的各行字符;

<2)分4行输出"全部字母数"、"数字个数"、"空格个数"、"文章总字数"

<3)输出删除某一字符串后的文章。

4、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任务: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程序设计要求:

<1)采用交互工作方式

<2)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选一种>

查询菜单:(用二分查找实现以下操作>

<3)按姓名查询

<4)按学号查询

<5)按房号查询

<6)打印任一查询结果<可以连续操作)

5、地图着色问题

设计要求:已知中国地图,对各省进行着色,要求相邻省所使用的颜色不同,并保证使用的颜色总数最少。

6、校园导航问题

设计要求:设计你的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

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 最短路径)。

7、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主要分为两大功能:

<1)图书管理(增加图书、查询图书、删除图书、图书借阅、还书>;

<2)会员管理(增加会员、查询会员、删除会员、借书信息>。

8、学生成绩管理

实现功能:输入、输出、插入、删除、查找、追加、读入、显示、保存、拷贝、排序、索引、分类合计、退出。

9、二叉排序树的实现

用顺序和二叉链表作存储结构

<1)以回车('\n'>为输入结束标志,输入数列L,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T;

<2)对二叉排序树T作中序遍历,输出结果;

<3)输入元素x,查找二叉排序树T,若存在含x的结点,则删除该结点,并作中序遍历(执行操作2>;否则输出信息“无x”。

10、最小生成树问题

设计要求: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网络,只需保证连通即可,求最经济的架设方法。存储结构采用多种。求解算法多种。

11、通讯录的制作

设计目的:用〈〈数据结构〉〉中的双向链表作数据结构,结合C语言基本知识。

编写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以把所学数据结构知识应用到实际软件开发中去。

设计内容:本系统应完成一下几方面的功能:输入信息------ enter(>。显示信息 ----------- display( > 。查找以姓名作为关键字-------- search( >。删除信息------- delete( > 。

设计要求:

<1)每条信息至包含:姓名

vSTATE几项

<2)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友好的界面和较强的容错能力

<3)上机能正常运行,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12、哈夫曼编码/译码器

设计一个利用哈夫曼算法的编码和译码系统,重复地显示并处理以下工程,直到选择退出为止。

基本要求:

<1)将权值数据存放在数据文件(文件名为data.txt ,位于执行程序的当前目录中>

<2)分别采用动态和静态存储结构

<3)初始化:键盘输入字符集大小n、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

<4)编码:利用建好的哈夫曼树生成哈夫曼编码;

<5)输出编码;

进一步完成内容:

<1)译码功能;

<2)显示哈夫曼树;

<3)界面设计的优化。

13、图书管理系统

设计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图书管理基本业务。

基本要求:

<1)每种书的登记内容包括书号、书名、著作者、现存量和库存量;

<2)对书号建立索引表<线性表)以提高查找效率;

<3)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采编入库:新购一种书,确定书号后,登记到图书帐目表中,如果表中已有,则只将库存量增加;

借阅:如果一种书的现存量大于0,则借出一本,登记借阅者的书证号和归还期限,改变现存量;

归还:注销对借阅者的登记,改变该书的现存量。

14、散列表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综合实践》任务书撰写人:徐燕萍徐森审定人:徐秀芳

数据库综合实践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数据库综合实践是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系列课程而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数据库综合实践对于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本课程分为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集成调试三个阶段进行。 数据库综合实践的主要目标是: a)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b)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A)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阶段 1) 通过社会调查,选择一个实际应用数据库系统的课题。 2)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写出系统分析和设计报告。 3)设计数据模型并进行优化,确定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B)应用程序设计阶段 1)完成数据库定义工作,实现系统数据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录入。 2)实现应用程序的设计、编程、优化功能,实现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和并发控制技术等功能,并针对具体课题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C)系统集成调试阶段 对系统的各个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和调试,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改善系统用户界面。

三、课程设计任务 1、图书管理系统 背景资料: 1)图书室有各种图书一万多册。 2)每种图书都有书名、书号(ISBN)、一名或多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定价和内容简介。 3)借书证记录有借阅者的姓名、所在单位、职业等。 4)凭借书证借书,每次最多能借8本书。借书期限最长为30天。 设计要求: 1)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 2)设计E-R图。 3)实现新进图书的数据录入。 4)实现对所有购进图书的分类查询和分类统计。 5)能够按书名、作者等分类查询现有图书的数量。 6)记录借阅者的个人资料和所借图书的书名、书号数据等。 2、工资管理系统 背景资料: 1)某单位现有1000名员工,其中有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2)该单位下设4个科室,即经理室、财务科、技术科和销售科。 3)工资由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和奖励工资构成,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工资中扣除。 4)每个员工的基本资料有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和职业(如经理、工程师、销售员等)。 5)每月个人的最高工资不超过3000元。工资按月发放,实际发放的工资金额为工资减去扣除。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顺序表 实验目的: 熟悉顺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了解并熟悉顺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实现在线性表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据元素,并符合下列要求: (1)设数据元素为整数,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 (2)从键盘输入10个数据元素,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建立该表。 (3)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找出表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据元素(用于比较的字段为整数)。 2、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在学生成绩中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并符合下列要求: (1)数据元素为学生成绩(含姓名、成绩等字段)。 (2)要求尽可能少地修改第一题的程序来得到此题的新程序,即要符合第一题的所有要求。(这里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 实验二链表 实验目的: 熟悉链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链式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了解并熟悉链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链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建立存放学生成绩的有序链表并实现相关操作,要求如下: (1)设学生成绩表中的数据元素由学生姓名和学生成绩字段组成,实现这样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表示。 (2)键盘输入10个(或若干个,特殊数据来标记输入数据的结束)数据元素,利用链表的基本操作建立学生成绩单链表,要求该表为有序表 并带有头结点。(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 (3)输入关键字值x,打印出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4)输入关键字值x,删除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5)输入关键字值x,并插入到表中,使所在的链表仍为有序表。(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 实验三栈的应用 实验目的: 熟悉栈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了解并熟悉栈的逻辑特性、顺序和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和栈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 (1)判断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仅有一种括号,小、中或大括号) 是否配对。编写并实现它的算法。 (2)用不同的存储方法,求解上面的问题。 (3)* 若表达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大括号(或中括号),且允许 互相嵌套,但不能交叉,写出判断这样的表达式是否合法的算 法。如 2+3*(4-{5+2}*3)为合法;2+3*(4-{5+2 * 3} 、 2+3*(4-[5+2 * 3)为不合法。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最新)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网络教育学院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 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详见课程离线作业中上传的《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注意:禁止撰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

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2015年春季学期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5年9月1日。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 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

课程方案任务书(数据结构)信管

河南城建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083213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指导教师张延红、薛冰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018年6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时间及地点 1、设计时间:第15周 2、设计地点:计算机系机房212、207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数据结构课程之后的实践教案环节。该实践教案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要求学生在设计中逐步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科学的软件工作方法。学生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结合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正确分析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存储结构,并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算法。 2、提高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学生通过上机实习,验证自己设计的算法的正确性。学会有效利用基本调试方法,迅速找出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并且修改。 3、培养算法分析能力。分析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水平。 学生认真主动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程设计,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 建议设计题目: 1、运动会分数统计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工程,和w 个女子工程。工程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工程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014(1)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专业: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组序: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4 年9 月

上篇程序设计基础 实验一 Java编程环境 【实验目的】 1.掌握下载Java sdk软件包、Eclipse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掌握设置Java程序运行环境的方法 3.掌握编写与运行Java程序的方法 4.了解Java语言的概貌 【实验内容】 一 JDK下载与安装 1. 下载JDK 为了建立基于SDK的Java运行环境,需要先下载免费SDK软件包。SDK包含了一整套开发工具,其中包含对编程最有用的是Java编译器、Applet查看器和Java解释器。下载链接 https://www.doczj.com/doc/5418431438.html,。 2.安装SDK 运行下载的JDK软件包,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设置安装路径及选择组件,默认的组件选择是全部安装,安装成功后,其中bin文件夹中包含编译器(javac.exe)、解释器(java.exe)、Applet查看器(appletviewer.exe)等可执行文件,lib文件夹中包含了所有的类库以便开发Java程序使用,demo文件夹中包含开源代码程序实例。 安装成功后,文件和子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bin文件夹中包含编译器(javac.exe)、解释器(java.exe)、Applet查看器(appletviewer.exe)等可执行文件,lib文件夹中包含了所有的类库以便开发Java程序使用,sample文件夹包含开源代码程序实例,src压缩文件中包含类库开源代码。 图1 二.设置环境变量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火车票

SQL上机实验项目设计列车信息查询数据库 学号:24110121 姓名:王若龙

1、实验项目名称: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2、实验项目编号:ab0822420305 3、实验性质:必做 4、实验类型:设计 5、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模型的设计、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6、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数据库,实现列车车次信息和车站信息的基本管理,为列车运行时刻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与统计等功能提供数据库支撑。 要求: (1)设计该数据库E-R图 (2)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规范化 (3)用SQL语句定义并建立数据库表结构 (4)提供以下SQL语句,并加以说明。 查询某车站火车到站出站信息。 查询某列火车沿途经过站点信息 查询从某站点上车,到达某站点,共有哪些列车可供乘坐。 统计某段时间经过某站点的列车共有多少。

(1)设计E-R 图 (2)将E-R 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规范化 车站信息(车站号,车站名) 列车信息(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出发时间,到达时间) 乘务人员(车次,姓名,职务) 经由信息(车次,车站名,到站时间,出站时间) (3)用SQL 语句定义并建立数据库表结构 车站信息表(station ),采用命令行创建方式。 字段名 代码 类型 约束 车站号 sno char (5) 主键 车站名 sname char (20) 列车信息表(train ),采用命令行创建方式。 字段名 代码 类型 约束 车次 tno char (5) 主键 始发站 sf char(20) Not null 终点站 zd char(20) Not null 出发时间 cf time 到达时间 dd time

混凝土结构实训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实习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混凝土结构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混凝土结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混凝土结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一)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二)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受压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三)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1.理解单向板、双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 2.掌握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3.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4.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 5.学习运用规范。 (四)会利用结构计算软件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出图。 (五)掌握结构施工图(结构基础平面布置图、柱结构施工图、楼板结构施工图、梁结构施工图、楼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二、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三、设计资料及结构设计使用程序 (一)设计资料(详见电子版附件) 乐山市五通桥区某中心幼儿园建筑施工图(三层框架结构) (二)结构计算使用程序 PKPM、探索者、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 (三)实习上课时带上电脑及实习资料,电脑要求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系统(32位),系统安装了Autocad2008版及其以上版本。运用程序和复制拷贝文件时请关闭

所有杀毒软件。 四、参考规范及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 《建筑结构》胡兴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五、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PKPM建模出图 1.图纸目录A4 2.二层、三层、屋面荷载布置图A3 3.框架柱结构施工图A3 4.二层框架梁配筋图A3 5.三层框架梁配筋图A3 6.屋面框架梁配筋图A3 7.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A3 8.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A3 9.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A3 (二)探索者建模出计算书(本项目中的某一跨板式楼梯)A4 (三)手写混凝土构件计算过程(第三层梁结构布置图中4—4轴与B—C轴相交的框架梁3即KL3的配筋,包括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 六、设计时间节点安排及考核要求 (一)设计时间节点安排(实习总时间:2周) 1.第一周周一:布置实习任务; 2.第一周周二:讲解PKPM的功能、安装程序过程;讲解PKPM建模、计算和分析过程;讲解探索者安装过程,探索者建模、计算和分析过程; 3.第一周周三:讲解混凝土构件计算,布置混凝土构件计算任务; 4.第一周周四:学生按照实习任务PKPM建模、计算、分析并出图;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最终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程序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6、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 (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4)用户模式设计; (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 (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 5、数据库实施 (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 (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 (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 (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实验类别:课内实验实验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室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室实验课程编号:N02070601 总学时:64 学分: 4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离散数学 实验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地位、作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2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实验内容 建立某班学生的通讯录,要求用链表存储。 具体功能包括: (1)可以实现插入一个同学的通讯录记录; (2)能够删除某位同学的通讯录; (3)对通讯录打印输出。 3、实验要求 (1)定义通讯录内容的结构体; (2)建立存储通讯录的链表结构并初始化; (3)建立主函数: 1)建立录入函数(返回主界面) 2)建立插入函数(返回主界面) 3)建立删除函数(返回主界面) 4)建立输出和打印函数(返回主界面) I)通过循环对所有成员记录输出 II)输出指定姓名的某个同学的通讯录记录 5)退出 实验二树的应用(2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和排序算法,了解二叉排序树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熟练运用二叉排序树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内容 建立一个由多种化妆品品牌价格组成的二叉排序树,并按照价格从低到高的顺序 打印输出。 3、实验要求 (1)创建化妆品信息的结构体; (2)定义二叉排序树链表的结点结构; (3)依次输入各类化妆品品牌的价格并按二叉排序树的要求创建一个二叉排序树链表;(4)对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输出,打印按价格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化妆品品牌信息。 实验三图的应用(2学时)

Sql_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_图书馆管理系统

序言 (1)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E-R 图 (2)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实现示意图 (3) 三、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图例 (4) 3.1 读者借阅图书 (4) 3.2 读者归还图书 (4) 3.3 读者续借图书 (5) 3.4 读者查询借阅图书情况 (5) 3.5 读者检索图书信息 (6) 四、图书馆管理系统附加功能 (7) 4.1 往学生表中插入列"系部",其值等于学号中代表系部的位的 值,再插入列"专业号",其值等于学号中代表专业的位的值 . 7 4.2 查询每个学生对书本的借阅数量 (9) 4.3 查询各个专业的学生借阅书本的数量 (11) 五、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表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源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表"源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储过程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读者借阅图书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读者还书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读者续借图书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读者查询借阅图书情况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读者检索的图书信息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图书馆管理系统触发器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借书要求(书本没有库存,则无法进行借书操作)错误!未定 义书签。 7.2 借书要求(读者最多借阅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续借次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读者还书信息插入RDeleted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为数据结构课程独立开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对于巩固数据结构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1.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3.提高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学生通过上机实习,验证自己设计的算法的正确性。学会有效利用基本调试方法,迅速找出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并且修改。 4.培养算法分析能力。分析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水平。 5.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用C/C++编程实现。 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问题描述与分析: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 2.数据结构设计:为实现每个功能选择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分析原因及合理性。 3.软件结构设计:设计软件模块之间的结构。 4.算法设计:算法的设计及算法分析。每个部分的算法设计说明,可以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5.程序编码: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进一步求精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源程序要按照软件工程的规则来编写,要求结构清晰,重要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6.调试分析:掌握调试工具的各种功能,设计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的结果。并进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7.总结: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认识及思考等。 8.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分组 1、栈的应用:表达式求值 1)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表达式求值的程序。该程序必须可以接受包含(,),+,-,*,/,%,和^(求幂运算符,a^b=a b)的中缀表达式,并求出结果。如果表达式正确,则输出表达式的结果;如果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

建筑构造实训报告 ?所学专业:建筑施工与管理 指导老师:李立群 实习学生:韩似锋 姓名:韩似锋学号: ?实习目的:? ? ??通过在施工现场实习的方法,使学生对建筑构造课上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大量民用建筑构造的常用做法,为施工图设计打下基础。? 实习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以下内容:????? 1.基础及墙身的构造做法、常用材料。? ????2.楼地面形式、支承方法及面层做法;阳台雨蓬形式及做法。? 3.各种使用性质内外楼梯的形式及结构形式、栏杆扶手的形式及构造做法。?? 4.屋顶结构形式及布置;防水、保温及隔热构造;细部构造。????? 5.装修构造。? 实习体会?: ? 在实习中,我主要认识了有关墙体的构造和墙体在保温隔热方面的做法。在保温方面,具体了解了外墙外保温和夹芯保温两种做法。外墙外保温比较常见,以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加气混凝土作为材料,其中前者外贴一层薄铁丝网或玻璃棉网以增强与外抹灰的粘结强度。块材用砂浆作为胶结材料,砌筑成墙体,起嵌缝作用,同时提

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声能力。墙体的组砌关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块材的垂直缝交错,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同时,我还认识了变形缝,细看了它所处的位置。在参观框架结构的体系中,我认识了填充墙轻质隔墙,用以维护和分割墙体。在砖混结构体系中,认识了构造柱的位置,和柱与墙体咬接的浇筑方法。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通常要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构造柱应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轻墙体的酥碎现象发生。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另外,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 、题目 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地设计全过程二、内容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地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地设计和实现、系统调试和安装等. 三、要求 (一)DBMS 和开发工具地选择

DBMS 不限(不可使用Viaual Foxpro ),即可以选择任意大、小型RDBMS, 例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Access,MySQL, 建议使用Oracle,SQL Server 等大型RDBMS. 开发工具不限,例如Delphi,PowerBuilder,C++ Builder,.net,ASP,JSP 等等. 注:不可以用Access 等地向导生成应用程序. (二)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 建议采用C/S 结构, 例如Access+VB,Oracle+Delphi,SQL Server +InterDev,Oracle+PowerBuilder,MySQL+ VB,Access+C++ Builder 等, 可选择使用B/S/S 结构,请查阅网络数据库技术相关资料,例如ASP(.NET )、JSP(J2EE) 三)报告封面地要求(见后) 封面从上而下依次为: (1)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 黑居中) (2)设计题目(3 黑居中) (3)姓名学号 (4)指导教师 (5)起始时间,起始时间 四)报告内容格式要求 纸张大小为A4纸.正文为5号宋体, 一级标题:第一章(标题,2号宋体,上下空两行居中,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级标题:§1.1[(标题,3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三级标题:1.1. 1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问题](标题,4黑左顶,占2行). 表名为小5 号黑体,居中,形式如“表1-1 表名” . 图名为小5号宋体,居中,形式如“图2.4 图名” . 参考文献字体为5 号字体. 页眉,页码为小5 号宋体,居中. 五)报告内容要求(参考教材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1)目录 (2)概述 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地、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 (3)需求分析 ①信息要求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地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②处理要求 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地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③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4)概念结构设计生成基本E-R 图 ( 5)逻辑结构设计 把ER 模型图转换为关系表 (6)主要模块地设计以及代码 (7)总结①设计过程中遇到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②设计地体会. ( 8)参考文献. 四、选题(三选一,任选其中一个题目独立完成) 1、教学管理系统 1)信息需求:

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电气系 年级 09级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任课教师制 2012 年 6 月 10 日

实验题目小型超市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编辑能力,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结构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 3、提高学生实践使用SQL语言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主要选用数据库软件设计语言SQL Server 2008版本进行该系统设计。 三、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 本软件对超市的采购、销售、仓库、资金、帐务等实际运作流程均实现了动态的计算管理,使得超市经营者能够迅速的掌控该超市的实际运作状况、合理做出超市的战略决策。软件提供的商品入库流水账、商品销售流水账、商品台账、会计账及各种报表在提高超市工作效率、减少人为的差错、最大限度堵塞漏洞的基础上很好的减轻了采购、销售、仓库、财务等环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全面体现了现代小中型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工作高效、环境轻松的氛围。并且本系统的开发,为超市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第四,本系统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本产品的开发所需的设备在现有条件下,只需要少量的投入资金就可以实现。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数据库设计 (1)系统要求实现:基本资料、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自动编制记帐凭证等管理功能。系统总设计图如下所示:

数据结构任务书

《数据结构》实践教学环节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迷宫问题求解 二、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程序设计项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求解问题的方法并提高学生设计编程实现的能力。 2、要求: 基本要求: 1. 要求利用C\C++语言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2. 突出C语言的函数特征(以多个函数实现每一个子功能)或 者C++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3. 画出功能模块图; 4. 进行简单界面设计,能够实现友好的交互; 5. 具有清晰的程序流程图和数据结构的详细定义; 6. 熟练掌握C语言或者C++语言的各种操作。 创新要求: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系统用户功能控制,改进算法的实现,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等等 三、问题描述和求解方法: 1 、问题描述(功能要求): 可以任意定义一个迷宫,用非递归的方法求出走出迷宫的通路,并把路径输出出来。 要求:存储结构、基本算法(可以使用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测试数据和结果、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另外可以提出算法的改进方法。 1) 迷宫的存储结构要合理; 2) 应该考虑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3) 当确定迷宫的规模以及形态以后要把至少一条能走出迷宫的路径输出出来; 4)程序应当满足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和高效率及低存储量等目标要求,遵循代码规范,方便调试和阅读。 2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可以将问题解决分为以下步骤:

( 1 )迷宫可以采用二维数组来存储,迷宫的通路状态可以用不同的字符来表示; ( 2 )根据问题描述,设计算法的实现; ( 3 )建议在解决问题时要采用栈或者队列数据结构; ( 4 )完成算法的各个功能模块; ( 5 )功能调试; ( 6 )完成系统总结报告以及系统使用说明书。 四、解题过程 1. 分析程序的功能要求,划分程序功能模块。 2. 画出系统流程图。 3. 代码的编写。定义数据结构和各个功能子函数。 4. 程序的功能调试。 5. 完成系统总结报告以及使用说明书 五、进度安排 此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1. 选题与搜集资料:每人选择一题,进行课程设计课题的资料 搜集。 2. 分析与概要设计: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程序功能与数据结 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现程 序功能的算法设计。 3. 程序设计:运用掌握C/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各个模块功 能。 4. 调试与测试:调试程序,并记录测试情况。 5.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6. 验收与评分:指导教师对每个同学的开发的系统进行综合验 收,并由学院考核小组进行随机抽查评分。 六、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或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规范书写,应当包括如下7个部分: 1. 需求分析 2. 系统设计 3. 程序流程图 4. 类关系图 5. 实现代码 6. 总结 7. 参考书目 七、答辩与评分标准: 1 、作业文档: 50 分; 2 、基本功能和要求: 20 分; 2 、设计报告及使用说明书: 10 分;

建筑构造实训设计指导书

《建筑构造实训》设计指导书 一、首层平面图的设计要点 根据任务确定平面形状及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墙体的材料及墙厚、门窗的位置及数量、室内外高差、室外台阶的形式和数量、散水的坡度及尺寸;标注门窗代号、标高、室外的三道尺寸及内部尺寸;绘制指北针、剖面图的剖切符号、采光井上的顶板等。图中粗细实线要准确、尺寸要符合模数。二、地下室平面图的设计要点 根据任务确定平面形状及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墙体的材料及墙厚、门窗的位置及数量、采光井的位置和尺寸;标注门窗代号、地面标高、室外的三道尺寸及内部尺寸等。图中粗细实线要准确、尺寸要符合模数。 三、顶层(即二层)平面图的设计要点 根据任务确定平面形状及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墙体的材料及墙厚、门窗的位置及数量、雨罩的尺寸;标注门窗代号、楼面标高、室外的三道尺寸及内部尺寸等。图中粗细实线要准确、尺寸要符合模数。 四、屋顶平面图的设计要点 根据顶层平面确定屋顶的形式、首尾定位轴线号、突出屋顶构件的位置、排水方式、雨水管的位置、分水线位置及排水的坡度等;标注尺寸、屋顶的结构标高等。 五、立面图的设计要点 根据各层平面确定立面图的首尾定位轴线、门窗形式、外装修做法;根据屋顶平面确定立面图的檐口形式,如为有组织外排水,立面图就要绘制出雨水管的位置等;标注三道尺寸及标高。 六、剖面图的设计要点 根据在平面图中的剖切位置和剖视方向,确定剖面图的轴线及内容、各层的层高和剖面形式,总高要与立面图一致;剖面图的檐口形式与立面图的檐口形式要一致;标注三道尺寸及一道标高等。七、楼梯的设计要点 楼梯踏步数取决于层高和每个踏步的高度。踏步高150—175㎜、踏步宽250--300㎜。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18步(为防疲劳)且≥3步(为保安全)。 楼梯段的宽取决于人流的股数,人体宽一般为550㎜,故一般 的楼梯段宽≥1100㎜。休息平台的宽≥楼梯段的宽。栏杆扶手的高 一般≥900㎜,栏杆之间的净距≤110㎜。楼梯段的净高≥2200㎜, 休息平台的净高≥2000㎜。注意平面图中每层楼梯的画法。楼梯平 面图的剖切位置选择在本层地面与本层休息平台之间。楼梯平面图 中的上下箭头是以本层地面为起点标注的。 八、外墙详图的设计要点 选择一外墙从最复杂的位置剖切(一般为门窗洞口处)。内容要与各层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一致。檐口形式与屋顶平面图、立面图的檐口形式要一致。标注三道尺寸及一道标高等。外墙详图应绘制的内容有: 除了标注出定位轴线号、墙厚与定位轴线的关系、三道高度上的尺寸、标高和图例外,还应绘制出以下内容: (1)室内外地坪处的结点:室内外地面做法、踢脚、墙裙、勒脚、室内外窗台、室内外装修、散水、室内外台阶、坡道、防潮层等。 (2)楼层处的结点:楼面做法、踢脚、墙裙、室内外窗台、室内外装修、过梁、圈梁、窗帘盒(杆)、顶棚做法等。 (3)屋顶处的结点:屋面做法、室内外装修、过梁、圈梁、窗帘盒(杆)、顶棚做法、女儿墙、挑檐板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田琳琳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 6月22日- 7 月11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年6 月22 日

1 设计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2 设计要求 (1)根据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完成项目的数据库概念模型、 物理模型的设计,能够部署到一个DBMS中,开发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完成DB层的功能实现。 (2)学生6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它人为组员,组 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开发语言(C# \ASP),数据 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5)具体指标如下:

1)完成概念模型CDM的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至少抽象出一个数据字典,定义出数据字 典对应得实体和属性 b)汇总实体,小组共同设计出E-R模型 2)完成物理模型PDM的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自己设计的数据字典和实体及其属 性,同时结合选择的DBMS SQL Server要求,定义出相应得表结构和列字段 b)每个小组成员继续定义个人设计表的主键、索引 c)每个小组成员对个人设计表中,至少定义一个列字段约 束 d)小组完成所有表的表名和列名的统一,定义所有的外健 及其类型,完成PDM的模型 e)按照3范式检查数据库PDM模型 3)完成物理模型在DBMS SQL Server中的部署 a)在DBMS SQL Server中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空间和用户及角 色 b)根据PDM模型,生成创立数据库的.sql文件 c)连接到DBMS SQL Server下,运行.sql文件,数据库部署 完毕 4)数据库操作程序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至少要对5个表进行操作;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任务书.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任务书 实验一动态链表的设计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使用VC 6.0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 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运算。 二、实验内容 1.输入一组学生信息,建立一个单链表。 2.遍历该链表,输出学生信息。 3.查找某特定的学生,查找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 4.编写在非递减有序链表中插入一个元素使链表元素仍有序的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建立一个非递减有序单向链表。 5.利用算法4建立两个非递减有序单向链表,然后合并成一个非递增链表。 *6.采用单向链表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存储并实现两个多项式相加并输出结果。 7.编写一个主函数,调试上述算法。 *8.综合训练:利用链表实现一个班级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录入、插入、删除、排序、查找等,并能够实现将数据存储到文件中) 三、实验说明 1.存储定义 #define MAXSIZE 100 //表中元素的最大个数 typedef int ElemType;//元素类型 typedef struct list{ ElemType elem[MAXSIZE];//静态线性表 int length; //表的实际长度 }SqList;//顺序表的类型名 2.建立顺序表时可利用随机函数自动产生数据。 四、注意问题 1.插入、删除时元素的移动原因、方向及先后顺序。 2.了解不同的函数形参与实参的传递关系。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栈、队列的思想及其存储实现。 2.掌握栈、队列的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 二、实验内容 1.采用链式存储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操作。 2.采用顺序存储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操作。 3.采用链式存储实现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操作。 4.采用顺序存储实现循环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操作。 5.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测试上述算法。 *6.综合训练:1)利用栈实现表达式求值算法。 2)利用栈实现迷宫求解。 三、实验说明 1.基本要求:实现算法1、3或算法2、4即可。 2.类型定义 顺序栈示例 #define MAX 100 //栈的最大值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base; int top; }SqStack; 顺序队列示例 #define MAX 100 //队列的最大长度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base; int front,rear; }SqQueue; 3.算法6的每个子功能尽可能写成函数形式。 四、注意问题 1.重点理解栈、队列的算法思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 2.注意算法6的各个函数之间值的传递情况。 3.栈、队列的算法是后续实验的基础(广义表、树、图、查找、排序等)。

SQLserver2008数据库课程设计范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 12 月 22 日 一概述 1.1目的与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具有一定数量数据的机构都开始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来做管理。几乎所有学校也都已经在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机制,大大减少了学校学生成绩管理的工作量。该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要求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科基本信息,以及学生所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要方便学生进行成绩查询,通过该课程设计,应该达到把数据库理论知识更加的巩固加深,加强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的结合起来。 1.2设计环境 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② Microsoft Visual C++ 6.0 二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 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 (3) 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 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登陆失败 用户 验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