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中英文浅析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中英文浅析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中英文浅析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中英文浅析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中英文浅析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foreign expansion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mode.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实际上,作为一种客观趋势,早在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就已经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它是与资产阶级所开拓的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以及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近代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资本的伴生物,是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张的过程,也是民族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应当是而且只能是为消灭剥削和不平等的新的更高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n objective trend is inevitable in the process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scope of productivi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stant flow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cross borders, making the world increasingly closer economic ties, become an interdependent, indivisible entity. In fact, as an objective trend, in the early 15-16 century, with the capit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have been sprout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with the bourgeoisie in exploration of the world market, world history and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modernization of closely linked, it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capital, is with the capitalist innate. Therefor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s also a process of national history to world history, it is a course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it should be and can only be the foundation for for the elimin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unequal new higher social system.

一、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

On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和推动者。不管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变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向外扩张而实施剥削和掠夺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年前就曾指出:“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立、占据统治地位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的阶段,这种扩张性早在资产阶级的环球航海时就已经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拉开了序幕。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emergence of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global expans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dominant and promoter. No matter how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apitalism, but one thing is certain,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of outward expans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plundering and has not changed. In response, Marx, Engels pointed out that as early as 150 years ago: "as to the East India route America and discovery, expand exchanges, workshop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the production campaign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New products from where the input, especially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gold and silver in circulation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es, and a heavy blow to the feudal ownership of land and labor; adventure expedition, colonization, first was the market may expand to and expanding world market, -- all this creates a new histor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Note: "Marx selected works of Engels" volume first [M],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5, page 110th.) What is the historical stage? Is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has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ed, dominant and expansion to other areas of the world stage, this expansion in the early bourgeois circumnavigation already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icked off.

实际上,欧洲早期探险家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东亚的黄金和市场,但他们不经意间发现的新航路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即使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这段历史对于西欧的意义,“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鲜明的…断裂?,其原因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而且主要在于由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注:[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某种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延续了几个世纪。”(注:[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这种变化就是指欧洲向全球扩张而将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了“中心—外围”结构。

In fact, early European explorers sailing activities is to look for the purpose of East Asia gold and market, but the new route they inadvertently found for the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provides conditions to the world of expansion. Even some western scholars also think that this period of history to Western Europe's meaning, "before and after 1500,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had a distinctive 'fault', its reason lies not only in 1492 and 1498, Europeans discovered America and eastern new route, but mainly by the beginning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from Europe to the outside of the propagation." (Note: (beauty) Gunder Frank: "silver capital" [M], 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 2000 edition, P. eightieth.) "Of course, since sixteenth Century, especially since the Europeans mergers in America and Europe to Africa, resulting in the Eurasian Affairs and World Trade participation degree more and more high, changed some sharp regional relations. The change of centuries." (Note: (beauty) Gunder Frank: "silver capital" [M], 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 2000 edition, P. 104th.) This change is refers to the European and global expansion and the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nto its market and the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forming a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狭小的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扩大的需要,于是,“资本一方面……要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更多地去消灭空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3页。)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其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实际上也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化。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productivity, a small domestic market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capitalist productivity, rapidly expanding so, "capital hand...... To win the whole earth as its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it tries to...... The reduced transfer of good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time to a minimu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It is in the space is to enlarge market, strive for more to destroy the space with time." (Note: "Marx Engels complete works" volume forty-sixth (under [M]), people's press, first edition, thirty-third pages.) According to the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productive forces decide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of capitalism, globalization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globalization, is actually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s globalization.

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资本主义扩张的不同表(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论文网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现。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foreign expansion in history, said from some kind of degree, different form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capitalist expansion (copyright statement: This article reprinted from the online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copyright belong to the original owners.) Now.

在早期的殖民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伴随着军事征服和殖民战争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使得西欧资本主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造成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从沿海贸易商人、航运商和领事的…非正式影响?到对种植园主、铁路建造人和采矿公司进行更直接控制的各种经济关系中,还表现在对探索者、冒险家和传教士的渗透、西方弊病的传入以及对西方的信仰中。……如果说,…西方人的影响?,譬如英国在印度建设公路、铁路网、电报装置、港口和土木工程,最后留下的纪念物给人以深刻印象,那么,它在这一时期多次殖民战争中制造的流血、抢劫和掠夺,更令人毛骨悚然。”(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187页。)

In the early colonial perio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s accompanied by military conquest and colonial war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colonial expansion of European capitalism makes comparison with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has changed,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se areas, is a major cause of these regions in the long-term backward state, these effect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coastal trade merchants, from shipping business and the consul's' informal influence 'to the plantation owners,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companies are more direct control of economic relations, but also in the explorer, adventurer and missionary penetration, Western ills on the West afferent and belief in....... If say, 'Western influence', such as the British in India highway construction, railway network, cable equipment, port and civil engineering, memorial finally left the impressive, so, it made many colonial wars in this period bleeding, pillaging and looting, is with one's hair standing on end." (Note: (beauty)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Paul Kennedy: "great powers" [M], 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1989, pp. 186-187.) 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的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的狭小远远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扩大市场,有两种办法,一是向深度发展,即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二是向广度发展,即将“资本主义统治范围推广到新的领土”,(注:《列宁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545页。)这“新的领土”就是非资本主义环境。于是,进行资本输出,向海外移民,就成为西欧向外扩张的新模式。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acing complet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mbarked on the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domestic market is small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further development. To expand the marke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to the depth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pital organic composition, the market capacity is increasing; the two is to develop in breadth, the "capitalist rule is extended to the new territories," (Note: "Lenin complete works" volume third [M],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Chinese version second, 545th pages.) This "New Territories" is not a capitalist environment. So, capital output, to overseas immigrant, it becomes a new mode of Western expans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向外扩张已不可能,只能借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机寻找新的方式和途径。战后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既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维持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工具,“战后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向全世界的内涵式的扩张,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内化于资本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即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注:房宁、王小东:《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重重盘剥,加重它们的债务负担,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恶化和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注:甄炳禧:《债务:第三世界的桎枯》[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本来是为维持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发展而服务的,但由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操纵这些组织,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西方国家推行扩张政策和干预别国内政的机器,甚至联合国也不能幸免。正如布热津斯基说的:“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可以说代表…全球?利益,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特别是美国倡议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注:[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在经济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在政治上影响并控制这些国家的决策,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向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些实际上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with the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countries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through military conquest mode expansion has not possible, can only borrow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search for new ways. Important strength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capital output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mainta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external expansion, "large-scale cross-border movement of postwar western capital, so that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ppeared to connotation worldwide expansion, to make the world production activities within the capital re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turnover of capital proliferation in the global scope, which formed th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capital." (Note: Fang Ning, Wang Xiaodong: "the Chinese way" under the shadow of [M],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98 edition, P. 266th.)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use of capital output is heavily exploited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rease their debt burden, which is one of the basic causes of deterioration of the debt problem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crisis." (Note: Zhen Bingxi: "Third World Debt: the fetters of litter" [M], world knowledge press, 1991 edition, P. eighty-seven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s to serve to maintain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le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West with its economic power to manipulate these organizations, which to some extent into western countries to implement policy of expansion and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the machine, even the United Nations has not spared. As Brzezinski said: "we must also take special organization global network, especiall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a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ystem.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world bank, can be said to represent 'global' interests, and the components they can be explained as the world. But in fact they a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round, and they 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itiative produced,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initiative of 1944 Bretton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Woods conference." (Note: (beauty)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political strategy" [M],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8, page thirty-seventh.) Assistanc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economy, in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countries and control decision, that "human rights above sovereignty"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ocialist countries with Western values and ideology, which is actually a new colonialism performance.

随着苏联、东欧剧变,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西方资本主义失去了长期与之分庭抗礼的对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还会处于主导地位,它们扩张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就如萨米尔·阿明指出的“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中心,拥有资本、生产技术、营销网络并攫取绝大部分利润,其他国家则只是充当全球化生产的劳动力。因此,全球化将资本主义逻辑无情地扩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第三世界国家追求工业化并不能阻止全球化进程,只是加速自己被中心的金融、技术、文化和军事力量所统治。”(注:[埃及]Samir Amin,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The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Zed Books,1997.)所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思考,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抵制西方国家的扩张和霸权主义,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尊严,稳定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long with the Soviet Union, drastic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western capitalist lost long and as an equal competitor, so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also is in a dominant posi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ir nature is not going to change. As Samir Amin pointed out, "the developed country is the center of globalization, capital ownership,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rketing network and grab the most profit, others just as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labor. Therefore, the logic of capitalism globalization will mercilessly expanded 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Third world countries pursue industrialization did not stop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only accelerated their ruled by the center of the financial, technical, cultural and military power." (Note: (Egypt) Samir Amin,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The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Zed Books, 1997) so,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process of the world, we must be rational thinking, both must persist i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ut also against the West Expansion and hegemony, maintain the Chinese nation independence, dignity, steadily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418208791.html,/ promot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第19课 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第19课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前言 1885年,法国共和派人士曾提出“保卫和发扬”的高论,认为殖民征服是必需的。 因为: ①它可以解决过剩的人口问题。 ②具有经济学意义,可以为欧洲制造业寻找市场和原料。 ③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因为上等人种对于下等人种拥有权利。 …… 主要内容: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列强瓜分世界——列强侵略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 一、资本输出与全球扩张 一、资本输出 1.资本输出: 1)定义: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以及实现对外扩张,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 2)形式:开矿山、办工厂、修铁路、设银行等。 3)发展过程:资本输出早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就已经出现,但只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才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4)实质: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后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 5)影响: (1)对殖民扩张: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原因:为独占投资场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从而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2)对世界经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增长及国际分工合作。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3)对各个国家:对不同国家经济影响不同,英、法大量资本输往国外,造成国内投资不足,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美国、俄国吸收欧洲剩余资本,经济发展迅速。客观上给亚非拉带来先进技术,推动亚非拉现代化发展。 2.西方对外经济扩张手段的变化: 近代西方扩张有:军事扩张、经济扩张、文化扩张。 (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扩张手段。 (2)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重要的扩张手段。 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方式,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和程度。 3.西方对外经济扩张手段的变化对殖民活动的影响: (1)一工后,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扩张,使得西方的殖民活动常以通商为目标,要求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殖民扩张加强。 (2)二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经济扩张,使得西方列强开始了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殖民扩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 二、全球扩张 1.全球扩张的内涵:西方国家在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金融制度和世界贸易体系,在资本输出的强大推动下进行的新一轮全球性扩张。 2.全球扩张形成的过程(殖民扩张的过程): 1)开始殖民扩张:近代早期(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等国殖民扩张创造条件。 早期殖民扩张的动力:资本原始积累,掠夺财富。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专题概括】: 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历史分期】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出现近代曙光) 1、背景:1)、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影响: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欧美少数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2、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拓展探究】: 1、《独立宣言》和攻占巴士底狱产生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宣告美国诞生,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对他们所作所为产生影响?(启蒙运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对欧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现代法制社会先河;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美法两国在革命中相互影响的史实?(美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支持;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 4、美国两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三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追求民主、自由、富强等)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9中期)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表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日本明治维新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何自力 内容提要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这就是全球经济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从未像现在这样切实地感觉到彼此的相互依赖和 相互依存。本文对这一现象的形成和实质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边界的扩大,就其本质而言,它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全球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的演进和发展阶段 按照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点,可以将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 来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 一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自产生以来到 19 世纪末,一直以自由竞争为基本模式,具体来说,该模式有以 下特点: 1.在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分布着规模小而分散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剧 烈的无序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足以构成对行业产量乃至价格的控制。 2.按照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原则开展竞争的企业由企业家直接控制。企业家既是企业 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以私人家族企业为主,即使实行股份公司制度,家族也 依然是实际的和真正的控制者。 3.市场价格自发形成,完全受供求规律的左右,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都没有能 力和足够的经济实力把自己制定的价格强加于市场。 4.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 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生产价格规律自发调节资本自由转投,整个资本家阶级都按照平均利润率规律参与市场竞争并瓜分剩余价值。 5.企业的目标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6.由于市场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而市场对外部性问题、公共品供给、自然垄断、 长期性问题缺乏有效的调节,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经济运行失衡,效率与公平错位,经济危 机频频发生。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迅速进行,大型企业开始出现,它显示出了资本主义深刻的结构变革,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由此形成。该模式的特点如下: 1.伴随着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进行,一批大企业得以产生,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 据统治地位。 2.此时经济的中心人物是经营者,该经营者从属于资本家阶级 3.价格不再由市场自发确定,而是由占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制定,自发波动的价格变 收稿日期: 2006- 4- 1 作者简介:何自力( 195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制度分 析、产业组织、现代资本主义。

人教统编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案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包括:“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三目内容。 第一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拉丁美洲是最早被殖民的地区之一,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此时西方国家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拉丁美洲的殖民主要采取掠夺资源的方式,这一方式限制了拉丁美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目“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对亚洲的殖民首先是采用股份制公司的方式,直接掠夺,出现了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制公司。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合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殖民扩张的手段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印度、中国等国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第三目“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西方处于商业资本为主导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非洲的掠夺,是以暴力为主要特征,表现在黑奴贸易。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之后,为了把非洲大陆变成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掠夺方式逐渐从奴隶贸易转向领土占有和殖民奴役。第三个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并争夺未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要地,开始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别地图、阅读史料,了解西方列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文本阅读,认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双重作用,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3.通过课堂学习,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感受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家国情

《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等奖教案】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二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与性质,正确评价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问题教学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研究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林肯一生致力于争取民主和种族平等的事迹,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格,获得美国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和作用,以及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难点:正确评价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三、学习流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林肯纪念堂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最有气派的建筑物之一。纪念堂56级台阶代表了林肯一生走过的56年,进入纪念堂就可以看见一尊林肯的座像高高在上,有人要抬头才能瞻仰这位伟人的威容。马克思曾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华盛顿曾带领美国人民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林肯又为什么会与华盛顿齐名?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 讲授新课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知识,并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阅读。 2、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问题 (1)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焦点问题是什么? (2)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3)美国南北战争开始的标志、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4)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如何?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贯彻了“先学后教”教学理念,不追求面面俱到,尽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四步探究”教学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研讨,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联系现实,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受教学时间限制,在个别问题探讨上没有充分地展开讨论。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圣才出品】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一、选择题 1.[单选题]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生产经营的国际化 B.市场交换的国际化 C.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D.社会消费的国际化 【答案】C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ABD三项,都属于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表现;C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只能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单选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 A.根本利益一致,多方联合 B.有利益一致之处,也有矛盾和争夺 C.在经济利益上一致,政治利益上有矛盾 D.在政治利益上一致,经济利益上有矛盾

【答案】B 【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资本流动,既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面,也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矛盾的一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呈现出复杂性。 3.[单选题]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答案】B 【解析】资本国际化的三种表现形态包括: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是指商品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借贷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间接融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他国兴建生产性企业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国际化和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 4.[单选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各国民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完整版)历史必修知识点默写(十二)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必修知识点默写(十二)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了世界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状态,世界日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为中心的开始出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业革命”) (4)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西欧__________________ 的解体,促进发展。(“价格革命”) 3?列举“海上马车夫”荷兰兴起和在美洲、亚洲、非洲的扩张,列举英国的崛起和在北美、印度的扩张 (1)海上马车夫一一荷兰(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荷兰濒临__________ , __________ 发达,但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许多荷兰人外出从事______________ 活动,来 往于世界各地,赚取了许多钱财,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了_____________ ,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很快建立 (2) “日不落帝国”——英国(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___________________ 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17世纪初,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不久,英 国爆发了革命, ______________ 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以_______________ 为代表的资本主义 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发展 _______ 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物理保障。 4?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主要途径: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进行臭名昭著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进 一步拓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造成发展缓慢、贫 穷落后。 5?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条件: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经济条件:①殖民掠夺为英国提供了资金,扩大了。②提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时空轴线 时政联系 以美国南北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谈反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考点一美国内战 1.时间:1861---1865年。 2.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部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或:南方奴隶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4.北方领导人:林肯。 5.经过: 爆发:1861,南方组成“南部同盟”,挑起内战。 失利: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 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6.胜利原因:人心所向有利于北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士兵作战勇敢;北方在经济、军事、政治多方面都占优势。 7.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依据:美国独立战争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8.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巧记法】领土扩张东向西,奴隶问题矛盾激;林肯平叛维统一,扫除障碍美崛起。

考点二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 ①内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掌权的是幕府将军,天皇大权旁落。) ②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 2.开始:1868年,中下级武士发动倒幕运动。 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1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1.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经济关系 (单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多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包括美国、西欧诸国、新西兰、加拿大、日本。 (单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运动是经济全球化。 (多选)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多选)发达国家采用各种争夺世界市场的方式包括提高关税税率、采用出口信贷、出口补贴、货币强制贬值、对外国商品配额限制、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简答)为什么说货币关系国际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联系和依赖的重要方式? (1)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闲家之间生产、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必然会发生债权与债务关系,从而引发它们之间的货币兑换、比价、货币储备等问题,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金融联系.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被开发和使用,以及通信技术的革命,使世界金融体系的一体化、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髙,也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金融领域的联系。 (多选)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广场协议”的国家为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

(多选)经济实力衰落或落后的国家一般倾向于保护贸易,以弥补产品竞争力的不足。 (单选)“广场协议”表面上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实际上严重打击了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简答)欧元的崛起对美元形成了哪些挑战? 欧元的崛起对美元形成了挑战,一方面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另一方面也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美国为了维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多年来和欧洲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单选)主要是对国际贸易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调节的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发达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府首脑会晤协调机制是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多选)发达资本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主要是运用解决方式是妥协、协调。 (多选)区域经济联盟的形式主要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 (论述)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协调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和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1)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目前在世界上管理和协调 全球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整理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 原因:①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原有的航路被土耳其控制. ②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④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过程:①迪亚士: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非洲好望角 ②哥伦布: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西班牙王室支持)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③达伽马1497年到达印度。 ④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荷兰: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②抢占殖民地:荷兰在北美抢的殖民地,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在亚洲,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占据台湾。③17C成为海上马车夫. 英国: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②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③拓展殖民地:在印度沿海一带建立殖民据点;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651年的《航海条例》矛头指向荷兰,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夺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改名为纽约。1763年英国对法国取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从法国手中夺取了新法兰西和法属加拿大。 2.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①殖民扩张和掠夺②革命或改革运动 三、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发明:棉纺织业技术革新——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与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1807年富尔顿轮船和1825年史蒂芬孙火车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工厂制度的兴起。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率先完成工期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

归纳: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概况.

特别归纳: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理解背诵版 1资本主义兴起时期 14-17 经济:行会出现,手工作坊兴起,新航路开辟。 政治:教会权力控制社会,民族国家形成 文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工场手工业时期 17\18 经济:手工工场得到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西欧殖民扩张 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欧洲教会权力较大 文化:启蒙运动 3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760s--1840s 蒸汽时代 经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政治:美国法国、德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代议制逐步完善,工人运动兴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870s--1945电气时代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一战,凡华体系,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45--今 经济: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经济,完善社会保障,重视科教,第三次科技革命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 评价世界近代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标准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定型的时期。评价此时期重要的经济事件、现象、政策要始终遵循生产力标准,即是否符合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圈地运动, 要认识到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消灭了自耕农,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本、市场,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不能仅看到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土地,到处流浪,处境悲惨。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法国大革命土地政策、美国历史上的“ 西进运动” 。法国大革命中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对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具有积极意义, 但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角度看,不利于法国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可以归纳为“ 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 。 ① 三个前提:一是社会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三是资本主义生产系的调整和适应, 例如垄断的出现及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② “ 四个条件”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a. 科技条件b. 市场条件c. 资本条件d. 自由劳动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① 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 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发展成为新 贵族; 另一方面, 农民失去土地, 成为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 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 ② 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 制。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从而形成了小地产制。 ③ 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促进西部的开发。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

精品文档 .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 阶段时间特征原因 一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二20世纪初 (1912-1919中华民国初 期) 短暂春天 ○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1927-1936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较快发展 ○1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较稳定的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积极支持国民政府。 ○3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四1937-1945 (抗日战争) 日趋萎缩 ○1在沦陷区,民族工业或毁于战火,或被日军所吞并。 ○2在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强烈压制。 五1946-1949 (解放战争) 陷入绝境 ○1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大量美货充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2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资本主义。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一,阶段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清政府时期:阶段一。 中华民国时期: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 A 、知识导航 1.掌握德国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2.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3.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及意义。 4.把握俄国彼得一世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5.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6.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B 、知识解读 一、德国统一 1、背景:(统一前的德国) 2.德国统一 (1)和平统一尝试

(2)武力实现统一: ①领导权的争夺:长期以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一直在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日耳曼人,还包括很多其他民族的人。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日耳曼民族统一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普鲁士手中。 ②统一过程: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他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③统一完成:187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3)统一的影响: 二、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领土的扩张 (1)美国独立时的领土:美国取得独立的时候,领土只包括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 (2)美国韵领土扩张: ①美国独立后的政权是由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主联合建立的,他们都热衷于扩张领土。

②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手段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美国南北战争 (1)爆发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美国独立后,南方与北方的经济都发展起来,但发展模式有很大不同,造成了南北矛盾 经济 南部植棉业的发展,南方种植园主把棉花等工业原料卖到英国,又从英国买回廉价的工业品。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的黑人奴隶猛增 南北不同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南北矛盾。到了19世纪中期,这一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1 8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2)北方的废奴运动空前高涨:19世纪中期,发源于北方的废奴运动空前高涨。废奴主义者建立废奴组织,出版鼓吹废奴的刊物,甚至深入南方组织奴隶逃亡。 (3)导火线: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4)战争经过: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马原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一、全球化研究的三个层面 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的世界范围的全球化研究基本上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也可以说,这个世界范围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层面,也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说的是经济全球化。这是人们最初谈论的范围。70 年代中期新科技产业革命的兴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前提条件,而80 年代初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私有化、自由化、放松控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推广,为全球化进一步提供了政策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开始奉行开放政策,特别是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以后,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西方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开始全速进行,用加拿大左派埃伦·米克辛斯·伍德教授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第一次接近成为一种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已成为真正的全球现象”。①这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1)生产全球化,也就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西方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移到距离原料和市场最近、劳动力最便宜的发展中国家,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东方廉价劳动力成本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 2)贸易全球化,首先是世界商品贸易数量急剧增长,从1965 年到1999 年,全球贸易总量以美元计算增长了30倍; 其次是世界贸易市场的结构转换,不仅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生变化,而且世界贸易的基本格局也相应变化。在北美、西欧和日本这个三角地区的贸易市场不断整合的同时,世界贸易的中心逐步从西方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转移。 ( 3)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不仅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且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交易也逐渐打破壁垒,相互融合,形成24 小时不间断的全球一元化金融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活动主体是跨国公司,它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主要获利者。今天在世界范围内,200 家最大型的公司———其中包括通用汽车公司、壳牌公司、索尼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埃克森石油公司、西门子公司、三菱公司和微软公司等巨人公司———事实上统治了整个世界经济。它们的利润在1983 年至1997 年间增长了224%,大大超过了同期世界经济增长144%的比例。它们的营业额超过了世界190 个国家中180 个国家全部国民生产产值的总和。这200 家巨型公司的销售额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产值总和的25%。② 全球化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著作,把全球化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全球化研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新左派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观点,资本主义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世界体系,由中心区、半中心区、边缘区组成的世界体系。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外,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 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的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③这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动力就是资本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样一来,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就被提前到16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和现在的沃勒斯坦都承认,资本主义是从16 世纪开始的。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以后人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是曲折迂回的,在历史上多次被打断,又多次从头开始。至少在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全球化,后来,它被两次世界大战和20 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所打断。目前进行的全球化不过是历史上那个被打断的经济全球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开始,它在未来肯定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直线发展的。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单选题 1.著名诗人惠特曼写过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在诗中将林肯比喻为率领美国这艘船破浪前进 的船长。下列属于林肯的历史贡献的是()。 A. 使国家获得了独立 B. 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2.日本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历史史实是 ①废奴运动 ②大化改新 ③明治维新 ④闭关锁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历史情境:1863年1月18日,美国南部一叛乱州的几个奴隶在报名参加北方军队。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人权宣言》的颁布 C. 《宅地法》的颁布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4.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 变。这种“转变”得益于()。 A. 农奴制的废除 B. 十月革命的胜利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两个五年计划的推行 5.据相关史料提供的数据: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1863年一年内共 有386处领地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分析这些数据,表明部分农民对“解放”的失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农奴制改革的失败 B. 部分农奴贪得无厌 C. 沙皇专制深得民心 D.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6.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见面以手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 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后面的往往是开枪。这说明()。 A. 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 B. 美国社会不稳定 C. 奴隶制变成美国向往的制度 D. 种族问题严重 7.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总统,最主要是因为他()。 A. 维护统一,解放了黑奴 B. 主张平等,消除了种族歧视 C. 凭借实力,当选为总统 D. 鼓励扩张,促进了西部开发 8.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它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什么历史现象?()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北师大版复习巩固十三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9课从倒幕运 动到明治维新北师大版复习巩固十三 第1题【单选题】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点是( ) ①改革前都面临内外危机②农民都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土地 ③都提倡“文明开化” ④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世纪后半期,在文明开化政策的推动下,日本取消传统文化的中心地位,全面引入西方的思想文化,建立了新教育体系。但与此同时,日本也留存了浓厚的专制思想,如对天皇个人的神化思想等。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戊戌变法 D、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上记下的关键词。该同学学习的应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重在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A、俄国的农奴制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事件中,曾涉及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有( )①新文化运动②明治维新③倒幕运动④洋务运动⑤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1853年时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园家,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与争夺(I)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与争夺(I)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全球扩张的原因和条件。 2.掌握英国的侵略扩张方式、特点。 3.了解法美的侵略扩张概况。 4.掌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 5.了解沙俄的侵略扩张及特点。 6.理解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性质、后果。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它们必然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2.通过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必然趋势。 3.通过克里米亚战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方殖民列强矛盾激化的产物,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观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英、俄、法、美等国资本主义侵略方式、目的、特点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和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2.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 1.比较英、俄殖民扩张方式的目的、方式 2.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评价、认识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教师教学中,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向学生讲述,加深学生认识。 2.比较法: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列表分析比较英、俄扩张方式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思维课题,让学生讨论、思考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4.创设课堂思维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创设相关问题的思维情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简述资本主义历程与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原因

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特点: 实质:是发达国家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 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 新一轮扩张。 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表现: ①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 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③ 国际直接投资 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④ 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 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⑤ 国际组织的建立。⑥ 经济管理制度 的国际化等。 形成原因: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 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迅速发展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层出不 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市场经济制 度的普遍认可。(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必要条件。(6)跨国公司的推动。 土木103班 15号 荣准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土木103班 15号 荣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