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收益分配 答案

第七章 收益分配 答案

第七章 收益分配 答案
第七章 收益分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资本保全约束规定不得用于支付股利的权益资金是()。

A.资本公积

B.任意盈余公积

C.法定盈余公积

D.上年未分配利润

【答疑编号1327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本保全要求公司股利的发放不能侵蚀资本,即公司不能因支付股利而引起资本减少,盈余公积和上年未分配利润都属于留存收益,其减少不会引起资本的减少,所以可以用于支付股利。资本公积来源于原始投资,其减少会引起资本的减少,所以不能用于支付股利。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确定收益分配政策的法律因素内容的是()。

A.资产的流动性

B.偿债能力

C.资本积累

D. 超额累积利润

【答疑编号1327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产的流动性是公司因素的内容,其余选项均属于法律因素的内容。4.某公司2006年度净利润为500万元,预计2007年投资所需的资金为1000万元,假设目标资金结构是负债资金占60%,企业按照15%的比例计提盈余公积金,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发放股利,则2006年度企业可向投资者支付的股利为()万元。

A.25

B.100

C.500

D.75

【答疑编号1327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6年度企业可向投资者支付的股利=500-1000×(1-60%)=100(万元)

5.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A.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B.剩余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疑编号13276,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都希望公司能多派发股利。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这意味着就算公司有盈利,公司也不一定会分配股利。而在其他几种股利政策下,在公司盈利时股东一般都能获得股利收入,因此,剩余股利政策是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6.()只是比较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疑编号1327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只是比较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7.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是()。

A.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

B.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和支出

C.有利于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D.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答疑编号13278,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

(1)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2)由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年度间是经常变动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应当随着公司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保持分配与留存收益间的一定比例关系。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8.在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够稳定时,采用()对企业和股东都是有利的。

A. 剩余股利政策

B.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C.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 固定股利政策

【答疑编号1327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四种股利分配政策的比较。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够稳定时,采用这种股利政策对企业和股东都是有利的。

9.某企业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480万元,全年固定成本570万元(含利息),变动成本率55%,所得税率33%。年初已超过5年的尚未弥补亏损40万元,按15%提取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比率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40%,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则2006年的未分配利润为()。

A.365.82

B.110.78

C.166.17

D.276.95

【答疑编号1328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006年税后利润=(2480-570-2480×55%)×(1-33%)=365.82(万元)

提取的盈余公积金=(365.82-40)×15%=48.87(万元)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40+365.82-48.87=276.95(万元)

应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276.95×40%=110.78(万元)

未分配利润=276.95-110.78=166.17(万元)

10.()是股票的所有权和领取股息的权利分离的日期。

A.预案公布日

B.股权登记日

C.除息日

D.股利发放日

【答疑编号1328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除息日,股票的所有权和领取股息的权利分离,股利权利不再从属于股票,所以在这一天购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享有已宣布发放的股利。

11.股票分割后没有影响的项目有()。

A.每股面值

B.每股市价

C.股东持股比例

D.普通股股数

【答疑编号1328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股票分割后对有关项目的影响:

有影响的项目:(1)股数增加;(2)面值降低;(3)每股市价降低;(4)每股收益降低。无影响的项目:(1)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2)所有者权益的结构不变;(3)股东持股比例、股东持股市场价值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1.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包括()。

A.造成资金紧缺,影响公司后续发展

B.发起人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

C.降低企业股票价值

D.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

【答疑编号1328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的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资产流动性降低,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2)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

(3)股票回购可能使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兑现,而忽视公司长远的发展,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

(4)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容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或操纵财务信息,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2.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资本保全原则

B.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C.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D.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答疑编号13284,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分配的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3.确定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公司因素主要包括()。

A.盈利的稳定性

B.股利政策惯性

C.偿债能力

D.现金流量

【答疑编号1328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确定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公司因素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投资需求、筹资能力、资产的流动性、盈利的稳定性、筹资成本、股利政策惯性和其他因素。

4.股利相关论包括()。

A.MM理论

B.信号传递理论

C.所得税差异理论

D.“在手之鸟”理论

【答疑编号13286,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股利相关论包括股利重要理论(“在手之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

5.“股利无关论(MM理论)”建立的假设条件包括()。

A.市场具有弱式效率

B.不存在所得税

C.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

D.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影响投资决策

【答疑编号1328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股利无关论(MM理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假定条件包括:(1)市场具有强式效率;(2)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3)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包括发行费用和各种交易费用);(4)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影响投资决策)。

6.()的依据不是股利无关论。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疑编号13288,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剩余股利政策的依据是股利无关论,其他三种股利政策的依据则不是。

7.关于股票股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股票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B.股票股利会导致股票每股面值降低

C.股票股利不会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

D.股票股利不会引起负债的增加

【答疑编号1328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公司派发股票股利,不会导致每股面值降低,不会导致股东财富的增加,也不会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和负债的增加,但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8.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点有()。

A.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B.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

C.有利于投资者安排各种经常性的消费和其他支出。

D.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

【答疑编号1329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点:

(1)由于股利政策本身的信息含量,它能将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以及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的信心等信息传递出去。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可以传递给股票市场和投资者一个公司经营状况稳定、管理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号,这有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有利于稳定公司股价。

(2)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有利于吸引那些打算做长期投资的股东,这部分股东希望其投资的获利能够成为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以便安排各种经常性的消费和其他支出。

9.确定股利支付水平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

B.企业的投资机会

C.企业的资本结构

D.股利信号传递功能

【答疑编号1329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确定股利支付水平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2)企业的投资机会;(3)企业的筹资能力及筹资成本;(4)企业的资本结构;(5)股利的信号传递功能;(6)借款协议及法律限制;(7)股东偏好;(8)通货膨胀等因素。

三、判断题

1.资本保全原则要求在具体的分配政策上,贯彻“无利不分”原则,即当企业出现年度亏损时,一般不得分配利润。()

【答疑编号1329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资本保全原则要求公司股利的发放不能侵蚀资本,即公司不能因支付股利而引起资本减少。资本积累约束要求企业在分配收益时,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另外,它要求在具体的分配政策上,贯彻“无利不分”原则,即当企业出现年度亏损时,一般不得分配利润。

2.公司的老股东出于控制权考虑,往往要求较多地支付股利。()

【答疑编号13294,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为避免由于增发新股,可能会有新的股东加入公司中来,而打破目前已经形成的控制格局,股东就会倾向于较低的股利支付水平,以便从内部的留存收益中取得所需资金。

3.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取偏松的收益分配政策。()

【答疑编号1329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通货膨胀会带来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固定资产重置资金来源不足,此时企业往往不得不考虑留用一定的利润,以便弥补由于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而造成的固定资产重置资金缺口。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取偏紧的收益分配政策。

4.代理理论认为,较多的派发现金股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因此最优的股利政策应使两种成本都最小。()

【答疑编号13296,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代理理论认为,较多的派发现金股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因此最优的股利政策应使两种成本之和最小化。

5.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持有低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的投资者,为了取得与高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相同的税后净收益,必须要求一个更高的税前回报预期。()

【答疑编号1329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持有高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的投资者,为了取得与低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相同的税后净收益,必须要求一个更高的税前回报预期。

6.公司应按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向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

【答疑编号13298,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公司应按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向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

7.只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就可以发放现金股利。()

【答疑编号1329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发放现金股利的基本条件:(1)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2)有足够的现金。

8.宣布日是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答疑编号1330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股权登记日是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9.股票分割能有助于公司并购政策的实施,增加对被并购方的吸引力。()

【答疑编号1330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股票分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分割能有助于公司并购政策的实施,增加对被并购方的吸引力。

10.盈余不稳定的企业较多采取高股利支付率政策。()

【答疑编号1330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盈余不稳定的企业由于对未来盈余的把握小,不敢贸然采取多分政策,而较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

IAT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I A T 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部门: ____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03=30分) :2016适用于( E )组织的现场。 A.生产件 B.服务件 C.售后市场零件 D.配件 +b+d +b+c+d :2016允许删减( D )。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顾客和供方的财产 D.以上都不对 TS16949:2009认证证书的失效日期是( C ) 年10月1日年12月31日年09月14日年09月14日 4.过程方法采用( F )管理过程和整个体系。 A.持续改进循环 C.系统管理方法 D.基于风险的思维 +b+c+d +d 5.内部审核员应当了解( D )。 A.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审核 B.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ATF16949适用的要求 +b+c 6.组织应明确的社会责任有( D )。 A.反贿赂方针 B.员工行为准则 C.道德准则 +b+c 文件应保存的时间是( C )。 A.三年 B.当年加一个日历年 C.产品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 D.按认证机构的要求 8.可疑产品包括( D ) : A.没有标识的产品; B. 标识不明的产品; C. 用偏离校准状态的仪器检验的产品; +b+c 9.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 D ) : A.返工/返修; B. 拒收和报废; C.让步和降级改作它用; +b+c 10.产品的控制计划的类型包括( E ): A.样件 B.返工 C.量产 D.试产 +c+d 二.判断题. (对. 错. 10 x 3=30分) 1. ( ) 组织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结果。 2. ( ) 内部审核须依据年度审核计划安排,对于有早晚班的公司审核可以只审核一个班次来代替。 3.( ) 公司定期的设备保养计划就是设备预见性的维护计划。 4.()关键设备就是指公司的贵重设备,并要进行现场标识与识别其易损配件进行管制。 5.()对公司没有设计责任的产品,可不进行可行性评审。 6.()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人员都有权停止生产。 7.()IATF16949中的“应”表示要求,而“宜”表示建议。 8.()组织没有产品设计责任时,删减条款是可以的。 9.()当过程能力不足且不稳定时实施持续改进。 10.()从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其质量责任在于顾客。 三简答题:( 35=15分) 1.请说明哪几个方面需要实施“多方论证” 答:项目管理、供方选择、开发和确定特殊特性、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制造可行性。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 第一,平均收益AR 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 需求曲线重叠。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 第二,边际收益MR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 曲线。其原因在于AR 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相同,而且M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 值是TR 曲线的斜率,即dQ dTR MR ,所以,当MR>0时,TR 曲线是上升的;当MR <0时,TR 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达极大值。 图 7-1 垄断竞争厂商的AR 与TR 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 )515(=-=d e , 或者,2)23(2=-=d e ,根据)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方法同(1)。B 点所对应的MR =-1。 3、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23所示: (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SM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 图 7-23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1Q 3-6Q 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由垄断厂商 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0.1Q 3-6Q 2+140Q+3000 得边际成本140123.02+-=Q Q MC , 厂商的总收益23.25Q -150Q 3.25Q)Q -(150Q P TR ==?=, 其边际收益Q MR 5.6150-=; 垄断厂商要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 MR =,即Q Q Q 5.6150140123.02-=+-,解之得均衡产量:)(20舍去负值=Q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B)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 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内审员考试试题 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质量 " 定义中的 " 特性 " 指的是 (A 。 A. 固有的 B. 赋予的 C. 潜在的 D ,明示的 2. 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D. 一般质量特性 3. 方针目 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 行为科学 B. 泰罗制 C. 系统理论 D.A+C 4. 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系统图 B. 矩阵图 C. 亲和图 D. 因果图 5. 认为应 "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 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 确定 危险源的性质 D A+C E A+B 7.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 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 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

A. 广泛性 B. 时效性 C. 相对性 D. 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 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 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 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A 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 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 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 出来 C 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 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 。 A. 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 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 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 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 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 A. 识别培训的需要 B. 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 提供培训 D. 评价培训有效性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 7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乘数 投资的利率系数 货币 货币政策乘数 货币幻觉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 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 IS 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 LM 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 在 LM 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 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 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 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 只要挤出效应小于 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 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 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 12. 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13. 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 IS 和LM 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15. 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 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 需求的利率系数 政策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摩擦性失业 自愿 失业 非自愿失业 财产税 所得税 流转税 累进税 累退税 比例税 财政制度 自动稳定器 度平 衡预算 充分就业 存款准备 金政策 、判断题( F , T ) 补偿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 再贴现 政策 年 预算盈余 单一货币供给规则 公开市场业务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滴定分析法 习题解答 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 2CO 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若称取Na 2CO 30.1317g ,溶于水后用HCl 溶液滴定,共用去HCl 溶液23.83mL ,试求HCl 溶液的浓度。 解:Na 2CO 3+2HCl===2 NaCl+ CO 2+H 2O 13L mol 1043.010 83.2321061317.0--?=??=HCl c 2. 近似浓度为0.1mol·L -1的NaOH 标准溶液,用草酸(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质标定。欲使滴定时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在20~30L 范围内,则草酸的质量范围为多少? 解:2NaOH +H 2C 2O 4===Na 2C 2O 4+2H 2O g 126.01262 10.110203-1O 2H O C H 2422=????=)(m g 189.01262 10.110303-2O 2H O C H 2422=????=)(m 3. 下列数据各几位有效数字? (1)7.655 (2)6.023×1023 (3)4.8×10-10 (4)p K a =7.20 (5)0.01023 (6)51.14 答:(1)四位(2)四位(3)两位(4)两位(5)四位(6)四位 4. 应用有效数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3-0.254+789.10=791.7 =)(--34 10 34.2354.21032.44.52???? 4.2 (3)(1.276×4.17)+(1.7×10-4)-(2.176×10-3×1.30×10-2)=5.32 (4) (51.0×4.03×10-4 )+(2.512×2.034×10-3)=0.0256 5. 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下列过失的情况,试说明每种情况下NaOH 溶液所测得的浓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1)滴定管中NaOH 溶液的初读数应为1.00mL ,误记为0.10mL 。 (2)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应为0.351g ,误记为0.357g 。 答:(1)偏小;(2)偏大。 6. 由于一级标准物质H 2C 2O 4 ·2H 2O 部分风化,若用其来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答:偏低。 7. 测定含有Mg(OH)2 的试样时,称取1.403g 试样,在250mL 容量瓶中配成悬浮液,吸出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30.00mL0.07600mol ·L -1的标准硫酸溶液,待反应

07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D.要素市场 2.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④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10年“两会”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二是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①属于经济手段②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③属于行政手段④是为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A.①④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0年“两会”提出,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的是()。 ①提高存贷利率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③提高外汇汇率④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③④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和市场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7.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是()。 A.公有制B.现代产权制度 C.公司制 D.股份制 8.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其产权关系表现为()。 A.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B.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统一 C.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D.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统一 9.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负责管理日常具体事务的机构是()。 A.股东会B.董事会 C.经理层C.监事会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合伙制B.业主制 C.公司制D.合作制 1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或目标)是()。 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B.统一、开放、合作、有序 C.宏观、自主、法制、有序D.统一、独立、竞争、无序 12.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A.银行 B.企业 C.政府 D.市场 13.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建设和谐社会 C.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14.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D.优抚安置 二、多项选择题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MR,试求: 图7—1 (1)A点所对应的MR值; (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5,5)=2 或者e d =eq \f(2,3-2)=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10,10)=eq \f(1,2) 或者e d =eq \f(1,3-1)=eq \f(1,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 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图7—3 (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 =eq \f(d STC,d Q )=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 =eq \f(d TR,d Q )=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 整理得3Q2-55Q-100=0 解得Q=20(已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 P=150-3.25Q=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大学物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振动学基础 一、填空 1.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是 。简谐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是 。 2.简谐振动的角频率由 决定,而振幅和初相位由 决定。 3.达到稳定时,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 ,发生共振的条件 。 4.质量为10-2㎏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按20.1cos(8)3 x t ππ=-+的规律做运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则振动周期为 初相位 速度最大值 。 5.物体的简谐运动的方程为s ()x A in t ωα=-+,则其周期为 ,初相位 6.一质点同时参与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10.1cos()4x t πω=+,20.1cos()4 x t πω=-,其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相位为 。 7.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4cos(06.01π ω+=t x ,250.05cos()4 x t πω=+,其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相位为 。 8.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当两分振动相位差为0或π时,质点的轨迹是 当相位差为 2π或32π时,质点轨迹是 。 二、简答 1.简述弹簧振子模型的理想化条件。 2.简述什么是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3.用矢量图示法表示振动0.02cos(10)6 x t π =+,(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三、计算题 7.1 质量为10×10-3㎏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按X=0.1cos (8πt+2π/3)的规律做运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试求: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初相位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 (2)最大恢复力,振动能量; (3)t=1s ,2s ,5s ,10s 等时刻的相位是多少? (4)画出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图中指明t=1s ,2s ,5s ,10s 等时刻矢量的位置。 7.2 一个沿着X 轴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在t=0时刻,质点的状态分别为: (1)X 0=-A ; (2)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 (3)过X=A/2处向负向运动; (4)过X=2A 处向正向运动。 试求出相应的初相位之值,并写出振动方程。 7.3 做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0.03m ·s -1,振幅为0.02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时刻为t=0,试求: (1)振动周期; (2)加速度的最大值; (3)振动的表达式。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讲课讲稿

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 一选择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是实际变量 a.就业量 b.价格水平 c.通货膨胀率 d.,名义工资率 2.实际GDP和闲暇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a.因失业率上升引起资本存量增加时,会向内移动 b.表面闲暇增加会导致实际GDP减少 c.在就业量增加的情况下会移动 d.以上三个选项都正确 3.就业量的增加 a.引起一国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b. 引起一国生产函数向下移动 c.导致沿着一国生产函数向较高实际GDP向水平方向变动 d. 导致沿着一国生产函数向较高价格向水平方向变动 4.货币工资率为10美元/小时,价格水平为100.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到200,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别么 a.实际工资率是原来的两倍 b.实际工资率上升,但不是原来的两倍 c.实际工资率不变 d.实际工资率下降 5.5个工人的总产出是200美元,6个工人的总产出是222美元。那么第6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 a.40美元 b.37美元 c.22美元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6.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 a.随着雇佣工人的增加,劳动边际产量递减 b.劳动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c.当资本增加时,劳动需求曲线移动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原因是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7.随着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会增加,这是因为 a.这仅仅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们增加他们劳动供给量。 b.这仅仅是因为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c.这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们增加了他们的劳动供给量,并且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原因是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供给量的减少 8.实际工资率的上升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习题第7章

7 一般均衡与效率 判断题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略了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我们真正理解市场经济。()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的可能进行互利贸易的配置点。() 不在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投入组合都是无效率的。() 只要生产是有效率的,产出组合就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只有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商品的生产结构才是最有效率的。()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只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从社会观点来看,契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理想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即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则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商品的某个初始禀赋来说,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资源配置如果无法做到改善某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就是有效率的。() 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没有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竞争性均衡必然是公平的。()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

于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种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 () 从埃奇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 () 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一般均衡总是存在的。()一般均衡是唯一的。()社会福利函数是唯一的。()社会公平观不是唯一的。() 答案 T; F; T; T; T; T; F; T; T; F; T; F; T ; T; T ; T; T; F; T;T; F; F; F; F; F; F; F; F; T。 选择题 与一般均衡分析不同,局部均衡分析()。 A. 集中考虑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相互依赖的性质; B. 在经济中其他因素固定的情况下,考虑一个单个市场、居民户和企业的行为; C. 分析所有居民户、企业和市场同时相互作用怎样解决基本经济问题; D. 以上都是; 局部均衡分析适合于估计()变化的影响,但不适合于估计()变化的影响。 A. 香烟税,公司所得税; B. 香烟税,酒类税; C. 公司所得税,香烟税; D. 公司所得税,酒类税。 研究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被称为下列哪一种分析()。 A. 局部均衡; B. 相互作用均衡; C. 不均衡; D. 一般均衡。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之所以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工资和利息率,是因为()。 A. 这些投入的价格影响成本; B. 家庭的收入受工资和利息率变化的影响; C. 家庭能用闲暇或将来的消费来换取现有的产品; D. 对资本的需求取决于工资率;

全国内审员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A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D,明示的 2.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B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3.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D )。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A+C 4.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B )。 A.系统图 B.矩阵图 C.亲和图 D.因果图 5.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B )。 A.朱兰 B.戴明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E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D)A+C E)A+B 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B )。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 A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B ) A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C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C)。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B )。 A.识别培训的需要 B.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提供培训 D.评价培训有效性 13.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4.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人(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5.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验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16.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A)。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17.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A)组成。 A.信源-信道一信宿 B.信源-信道-反馈 C.信源-信道-新信源 D.信源-信道-信源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19、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发现有以下何种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E ) 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D)A+B E)A+C 1.A 2.B 3.D 4.B 5.B 6. E 7.B 8.B 9. A 10. B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A 18.D19. E 二、填空题 1、ISO9001:2009和ISO14001:2004标准分别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将其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和范围,按经济分析需要设置账户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2.经常项目:记录本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因收益取得、转移支付所引 起的货币收支情况的项目。 3.资本和金融项目:记录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情况的项目。 4.汇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5.实际汇率:指一国的物品与劳务同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换的比率。 6.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7.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8.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汇率,并保持汇率基本不变,将其波动范围控制在 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9.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确定 的汇率制度。 10.国际收支均衡函数:指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函数。 11.BP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以利率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 坐标系中,国际收支均衡函数的几何图形表示。 12.马歇尔-勒拿条件:指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 13.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 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14.IS-LM-BP模型:将BP曲线引入IS-LM模型,即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 加入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便可以形成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 IS-LM-BP模型。 二、选择题 DA DBC CADDA AACB 1.D.一个国家的任何交易,如果有外汇收入,则记入国际收支平衡的“贷方”。 2.A.比较优势理论中认为比较优势是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差异,即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产生。 3.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 汇率制度。 4.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品和资产的需求增加,会使外汇市场上对本国的货币需求增加,促 使本国货币升值。 5.C. 6.C.“美国过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和“外国人对美国物品的需求减少”是等价的都 会使其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7.A.在BP的上方任取一点,与其对应的均衡点相比,利率相同,收入较低。由净出口含顺 可知,其相应的净出口值较高,即有nx>F。即国际收支盈余点。 8.D.国外利率的提高将使得净资本流出增加,BP曲线将往左移。 9.D.间接标价法下地汇率上升意味着一单位的外国货币能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即外币升 值,本币贬值。 10.A. 11.A. 12.A.在内部达到平衡出现国际顺差的时,表明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位于国际收支平衡

万里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 一、选择题 1.集成D/A 转换器DAC0832含有 个寄存器。 A.1 B.2 C.3 D.4 2.一个无符号8位数字量输入的DAC ,其分辨率为 位。 A.1 B.3 C.4 D.8 3.一个无符号10位数字输入的DAC ,其输出电平的级数为 。 A.4 B.10 C.1024 D.210 4.一个无符号4位权电阻DAC ,最低位处的电阻为40K Ω,则最高位处电阻为 。 A.4K Ω B.5K Ω C.10K Ω D.20K Ω 5.4位倒T 型电阻网络DAC 的电阻网络的电阻取值有 种。 A.1 B.2 C.4 D.8 6.为使采样输出信号不失真地代表输入模拟信号,采样频率f s 和输入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 f ax Im 的关系是 。 A. f s ≥f ax Im B. f s ≤f ax Im C. f s ≥2f ax Im D. f s ≤2f ax Im 7.将一个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上断续(离散)的模拟量的过程称为 。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8.用二进制码表示指定离散电平的过程称为 。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9.将幅值上、时间上离散的阶梯电平统一归并到最邻近的指定电平的过程称为 。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10.若某ADC 取量化单位△=81REF V ,并规定对于输入电压I u ,在0≤I u <8 1REF V 时,认为输入的模拟电压为0V ,输出的二进制数为000,则 85REF V ≤I u <86REF V 时,输出的二进制数为 。 A.001 B.101 C.110 D.111 11.以下四种转换器, 是A/D 转换器且转换速度最高。 A.并联比较型 B.逐次逼近型 C.双积分型 D.施密特触发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D/A 转换器的建立时间是反映转换速度的一个参数。( )

内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05年发布了关于 实验室能力认可第二版国际标准文件名称是检测/校准实验室通用能力,代号是ISO/IEC17025:2005。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同采用上述国际标准作为我国实验室认 可的依据,文件名称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代号是CNAS CL01—2011。 3、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依据的文件名称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须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 5、如果实验室要作为第三方实验室获得认可应能证明其公正性。 6、实验室应有政策或程序确保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得到保护。 7、术语“管理体系”一词是指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系。 8、实验室应建立与其工作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维持管理体系的适用和 有效。 9、凡发给实验室人员使用的管理体系文件,都应是现行有效版本。 10、在合同中对包括所用方法在内的要求应予充分规定,形成文件,并易于 理解。实验室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 11、实验室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并将分包安排以 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在适当时得到客户的准许。 12、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供应品,在经检查证明符 合有关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有关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应保存所采取得符合性检查活动的记录。 13、实验室应积极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 14、实验室应有处理投诉的政策或程序。须保存所有与投诉处理有关的记录。 15、实验室当发现不符合工作时,应立即进行纠正。 16、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 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7、如果不合格可能再次发生,实验室须按规定的政策和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此程序须从调查确定问题的原因入手。 18、预防措施是事先主动确定潜在不符合的主动行动,消除可能发生不合格 的潜在原因。 19、每份记录应包含充分信息,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须在工作进行时予以 记录,出现错误应该划改,不许涂改,以免难以辨认。 20、实验室的人员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现实和预期任务相适应。实验室应评 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21、实验室的设施须有利于检测或校准的正确实施,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 效或对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当环境条件危及到结果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或校准。 22、实验室应采用能满足客户需要并且适用的检测或校准方法。应优先使用 国际、区域、国家标准中颁布的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时,或使用变更过的标准方法时应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23、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准确度,对结果有重 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应制定校准计划。 24、使用外部校准服务时,须使用能证实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实验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条件”。这是( )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远大理想”是指( )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