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防范矿井主要灾害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及各煤矿必须建立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组织机构,对矿井灾害预防进行全面监督、分级管理。

第三条各矿井必须编制《矿井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矿井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经设计、生产、机电、通风、地测、调度、安监等业务部门会审签署意见后,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复,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所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矿井财务、供应计划。

第二章矿井顶板事故预防

第五条各矿井采、掘工作面及井下所有工程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作业规程

必须报矿有关科室和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作业。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煤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第七条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遇到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条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柱、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九条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工作面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第十条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

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第十一条采掘工作面要坚持有组织地进行顶板动态监测和顶板离层监测,并定期对顶板管理和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十二条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前探梁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禁超作业循环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要加强巷道贯通、巷道交叉口、长距离独头巷道等薄弱环节的顶板管理,遇地质构造变化、掘进巷道贯通要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三条采用锚网、锚喷等支护时,锚杆必须做拉拔试验,必须对顶板离层进行监测,对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试验记录。

第十四条公司及各煤矿生产技术部门要定期检查、分析顶板活动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第三章矿井瓦斯事故预防

第十五条各矿应按规定对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报公司审定后,上报集团公司汇总审核,然后上报省厅(局)批复。

第十六条每个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检测制度,瓦斯检查人员

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报告。

第十七条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煤矿主要负责人、总工程师审阅,签字。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每一矿井必须从生产管理上对采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积聚。遇地质构造导致的瓦斯异常,应采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瓦斯处理排放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分级进行。

第十九条井下各处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及超限处理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矿井要制定瓦斯超限后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十条井下所有的盲巷、报废巷道和采区必须按规定及时封闭并挂上警示牌。

第二十一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严格执行区域防突为主、局部防突补充的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建立健全防突管理机构,配备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一)采掘抽衔接正常。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

须编制采掘衔接中长期规划。充分考虑瓦斯抽采因素,做到“四量”平衡;坚决执行“以风定产”和“一抽定产”;严格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和工艺。

(二)瓦斯抽采量、利用量和抽采进尺要作为年度安全目标考核指标;

(三)基建矿井: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进入二期工程施工前,必须形成由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揭露突出煤层前,高瓦斯矿井进入三期工程施工前,必须建成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并投入运行。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瓦斯地质技术体系和区域突出性预测方法、指标体系;预抽防突钻孔等必须全部、均匀的覆盖整个采掘区域的突出煤层;积极开展保护层开采和区域预抽。

第四章矿井水灾事故预防

第二十二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治水机构和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规范探放水工作,强化防治水监督。

矿井每年必须制定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上报公司审批,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矿井必须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和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害预测预报、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公司防治水管理部门、各煤矿每年雨季必须对井上、下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并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进行安全程度评估。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整改。

第二十五条矿井必须有井田范围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地下水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井田范围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在水害情况查明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二十五条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等作业,撤出作业人员,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带压开采的矿井必须完成水文地质补勘工作,采用物探钻探方法,对构造陷落柱的导水性进行探查,并采取防治水措施。下组煤开采前,必须对上部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

第二十七条矿井必须按规定进行物探。应加强对可疑区、构

造区和采动影响区的物探工作。

第二十八条矿井必须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管理人员和防治水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第二十九条带压开采矿井要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实时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测。

第三十条地面防治水:

(一)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

(二)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

(三)受滑坡威胁的地段,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四)地面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闭;

(五)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

(六)报废的井筒必须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封填;

(七)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河道沟通等现象。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第三十一条井下防排水

(一)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外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正常用水量大于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有效用量应满足V=2(Q+3000)的要求,但主要水仓的总有效容积不得小于4h的矿井正常涌水量。采区水仓的有效容积应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二)水泵必须保证工作、备用和检修数量,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管必须保证工作能力和备用数量;

(四)主要泵房至少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应高于水泵房地面7m以上;,另一出口通井底车场,且应设既能防火又能防水的密闭门;泵房和水仓的连接通道,应设置可靠的控制闸门;

(五)水仓沉淀池每年至少清两次淤泥;

(六)基建和改扩建矿井在永久排水系统形成前,各施工区必须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七)如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类型复杂以上的基建和改扩建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必须按设计建成双回路供电系统,必须形成有地面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永久性排水系统;

(八)带压开采矿井必须考虑非正常涌水量的排放;

(九)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

第三十二条井下探放水

矿井探放水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

(一)根据采掘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二)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

(三)探水作业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和操作规程;

(四)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

(五)用钻孔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

第三十三条坚持“一定、二查、三专、四探、五保障”防治水工作体系,切实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真正

实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模式。

严格执行九条禁令:

1、采掘活动区域必须采取地面三维地震、瞬变电磁法等物探手段,查明老空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等水害情况,否则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2、必须对地表河流沟谷的塌陷情况进行调查治理、对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严禁采掘活动;

3、井下开拓、掘进必须在先进行物探的基础上实施“有掘必探”,实行“探掘分离”,否则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4、回采工作面上覆老空水、岩层水及本煤层老空水、钻孔水等水害威胁未解除前,严禁回采;

5、探放水施工必须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严格执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并进行联合安全确认和责任移交,否则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6、受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必须通过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进行带压开采可行性论证,划定安全开采区域,制订承压安全开采方案,否则严禁在承压区进行采掘活动;

7、矿井排水系统能力不符合要求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8、没有配齐“三专”,不能保证探放水工程到位和业务正常开展的矿井,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9、严禁“越层越界”和在防隔水煤柱中从事任何采掘活动。

第五章矿井火灾预防

第三十四条防灭火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有效”的原则。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建立火灾监测系统和防灭火系统,严格执行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制度,杜绝煤层自燃发火和外因火灾发生。

第三十五条矿井外因火灾事故的预防:

(一)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禁止用火炉取暖。严禁携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设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做到人走场清。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和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在带盖得铁桶中,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二)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严禁用煤块、粉煤、炮药纸等易燃物品代替炮泥,同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三)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完好标准,掘进工作面必须按规定安装“三专两闭锁”。不准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井下必须使用阻燃电缆或不延燃橡套电缆、阻燃输送带;

(四)井筒、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或与大巷相连的地点,进风井筒和平硐由地面起向内延伸不小于20m的深度以及暖风机房、暖风道、主扇房、风硐和井下各种硐室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或支护;

(五)对受小煤窑影响的矿井,必须详细掌握小煤窑的开采范围、通风方式及发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受到小窑灾变威胁。

(六)地面和井下都要建立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库储存的消防材料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七)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都要装有防火铁门,铁门要能严密的遮盖井口,并易于开合;

(八)在井口和井下各主要工作地点设置声、光兼备的火灾

信号。

第三十六条矿井内因火灾事故的预防:

(一)在新的煤层开采前,必须对该煤层的煤样进行自燃倾向性鉴定。

(二)在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时,盘区设计应采用后退式,工作面要选择丢煤少、漏风小、速度快的采煤方法。在开采厚及特厚煤层时,必须有专项防灭火设计。凡是一次不能采全高,必须沿顶开采,不能留顶煤。

(三)矿井必须有防灭火设计和防灭火专项措施,并开展自燃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

(四)矿井要每年(或进行通风系统改造时)要进行矿井压能测定,认真分析矿井压能分布状况,综合分析对火区和可能发火区的影响。并依照矿井压能分布规律正确选择风门、风窗、密闭等通风设施的位置,以尽可能降低采空区、火区和煤柱裂隙处的漏风压差,减小漏风量。

(五)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在45 天内对采空区进行防火封闭。对因撤架等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封闭或停采长期供风的工作面,必须制定相应的防灭火措施报所在二级公司审批,消除采

空区自然发火隐患。

(六)对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单一厚煤层或煤层群的矿井,集中运输巷设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内的,必须砌碹或锚喷,碹后的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

(七)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要完善(可与防尘管路系统共用),水源总控阀门应接在进风巷,井下各硐室进风口前后10m 范围要设置三通阀门,主要峒室要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修、维护。

(八)井下必须使用阻燃皮带,井下峒室及其回风道要采取不燃性支护。变电所、绞车房等主要峒室要实现独立通风;

(九)根据矿井自然发火等级应建立注氮、黄泥灌浆、喷洒阻化剂、凝胶阻化剂等综合防灭火系统,以增加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十)加强对火区的管理。每一火区都要按《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批准的措施要求进行管理,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火区管理资料,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由通风部门永久保存。在火区的管理过程中,对符合注销或启封条件的火区要先向集团公司提出注销或启封报告,经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注销或启封。

第六章矿井粉尘预防

第三十七条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健全综合防尘和煤尘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八条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

矿井防尘用水量至少在每年的四季度末核算一次,并提出核算报告。

矿井地面要建立永久性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200 m3,并有备用水池。每年必须对水池进行一次清理。

矿井防尘用水系统中要有过滤装置或采用其它净化方式保证水质清洁,防尘管路中必须安装管道过滤器,并要定期清理积污。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采、掘、开工作面防尘管路不到位不准生产。

第三十九条采掘设备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

综采工作面应安装使用移架喷雾装置,至少每隔6 架安装一组喷咀,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必须在放煤口安装使用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或除尘器。

第四十条公司一通三防部、煤矿必须对粉尘浓度等进行监

测。测定时间间隔为:

(一)有粉尘产生的作业地点,井下每月测定两次,井上每月测定一次;

(二)生产性粉尘中游离的Si0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测定一次。

第四十一条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凿岩,采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严禁干打眼。

第四十二条煤层干燥的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水炮泥、喷雾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其他采煤工作面应采取水炮泥、喷雾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

第四十三条喷射混凝土工作面应采用潮喷或湿喷,不得干喷。喷射前必须冲洗岩帮,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劳保用品。

第四十四条有煤尘爆炸性的矿井要推广使用粉尘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第四十五条矿井要有综合防尘设计,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合理配风,消灭风速超限。

第四十六条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制定隔绝

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按规定设置隔爆水幕、隔爆水棚(岩粉棚)、自动式隔爆棚等。

第四十七条井下煤仓、翻罐笼装车和其它转载地点以及地面煤场、翻罐笼等都应进行喷雾洒水或设置捕尘器。井下所有的矿车都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煤、漏岩粉。

第四十八条井上、井下所有人员工作地点和人行道的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含10%以上游离SiO2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

(二)含10%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和煤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第四十九条煤层倾角大于120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上行通风。

第五十条保证通风构筑物的质量和正确选择构筑物的位置,并加强支护管理,防止大量漏风。

加强局扇的管理和风筒的维修,防止风筒大量漏风,保证推进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正确合理的计算和分配风量,使各采掘工作面、硐室都有足

够的风量,既不使瓦斯超限,又能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第五十一条矿井必须建立巷道定期冲洗刷浆制度,防止粉尘堆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