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和答案

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和答案

温州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党和政府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之一,这一观点

A.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B.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C.表明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D.肯定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

2.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各种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

制度等,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全民性 D.先进性

3. 我国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中,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 选举结果有可能使选民误认为当选者是“内定”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

B.间接选举

C.等额选举

D.差额选举

村民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基础。回答第5-6题。

5. 在有些地方,少部分候选人通过“买票”贿选的方式当选。这启示我们

A.有经济实力的候选人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

B.候选人必须深入基层,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C.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责任的尺度

D. 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珍惜选举权利

6. 近年来村委换届的参选率不断提高,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

领导岗位。这表明

A.村民选举是公民选举权的体现 B.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C.农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D. 村民选举是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渠道

7. W市发改委就客运出租车价格调整举行听证会,消费者、出租车司机等代表讨论激烈。

提出的意见整理上报市政府后,由其确定方案。若给该新闻拟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履行义务,建言献策 B.接受监督,倾听民意

C.专家智慧,科学决策 D. 听证于民,决策利民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回答第8-9题。

8. 武汉电视台推出《电视问政栏目》,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受百姓、专家的提问和质询,

这种做法有利于

A.改进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 B.扩大公民的监督权知情权

C.消除政府内部的邪恶势力 D.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9. 青年教师都敏俊开车遭遇了某检查站的乱罚款,他通过微博把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到政府

相关部门。都老师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舆论监督制度 B.民主评议会 C.信访举报制度 D.网上评议政府

10.右图漫画《简政放权》体现了政府

A.壮士断腕,建设管制型政府

B.多拳出击,成为全能型政府

C.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

D.减员增效,树立权威型政府

11.政府部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的行为,体现了政府经济职能中的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12.为破解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建设公立幼儿园,履行了

A. 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B. 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C. 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D. 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13.针对日益频发并渐趋严重的雾霾污染状况,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应该

A.不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 积极领导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C.切实进行参政议政民主决策 D.制订相关章程加强自我管理

14.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可能受到政府权力的侵害。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公民求助或投诉的法律途径,这就是

A.开设热线电话 B.推行电子政务 C.设立信访部门 D.行政诉讼制度15.政府依法行政需审慎行使权力。为减少决策失误,政府应当

A.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B. 提高人员素质文明执法

C.坚持合法行政公正司法 D.注重程序正当避免腐败

16.中央纪委开通举报网站、向各地派出巡视组的做法,体现了行政监督体系中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D.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17.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和相关任免决定。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行使立法权和任免权 D.决定全国范围内的重大事项

1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基石”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大代表 D.党的领导

19.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C.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D.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20.党的十五大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

B.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C.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网络红人“秦火火”因利用网络散播不实言论攻击他人和政府被起诉获刑3年。这启示我们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要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④充分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表达自己意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博的开通

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②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创新了政府服务人民的方式④形成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A.①③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3.公民参与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

①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的基层政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在我国,新生婴儿的父母要向派出所登记户口,政府的防疫部门要按时为儿童提供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

①公民接受了政府的管理②政府赋予了婴儿公民资格

③公民享受了政府的服务④政府满足了公民各种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对于行政权力,一般要遵循“法无授权皆禁止”的原则。这说明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②在授权范围内,政府可以随意变通

③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④权力受到监督和约束就能避免腐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击贪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政府是清正廉洁有威信的政府

②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③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条件

④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审议并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回答第27-28题。

27.上述材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

①立法权②任免权③决定权④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关系是

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②两者相互监督

③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④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在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政策的调整旨在

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②坚持立党为公,维护人民利益

③转变党的执政理念,改善人口结构④履行管理职能,提升执政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20分,共3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假日办将2014年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的三种方案在人民网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民众通过网络投票、网络留言、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全国假日办根据民意最终确定方案。

指出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并谈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0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W市市长在2014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民生投入。报告要求政府各部门雷厉风行、立说立行,杜绝政策“出不了门、落不了地”;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材料二:W市人大代表叶某在今年的市人大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建议》的议案。他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项目相对单一,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等问题,希望政府能够推动社区志愿者和公益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1)请从“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角度,说明材料一中《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的撰写依据。(12分)

(2)材料二中作为人大代表的叶某是怎样履行职责的?(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