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建模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建模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建模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建模课程设计研究

课程设计研究格式模版

封面模板 《数据库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莆田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系 年 月 日 主要包含内容 前言 第章 绪论:规划 第章 需求分析 第章 概念结构设计 第章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第章 数据库物理设计 第章 数据库系统实施 第章 测试报告 第章 操作说明 第章 系统开发总结与心得。每个同学写一份。 第章 运行维护报告 附: 系统使用说明书 程序清单 下面是“进销存财管理系统分析设计”报告的主体框架供大家参考 《数据库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莆田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系 年 月 日 目录 前言······························································· 第章 绪论:规划·················································· 第章 需求分析···················································· 第章 概念结构设计················································ 第章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第章 数据库物理设计·············································· 第章 数据库系统实施············································第章 测试报告··················································第章 操作说明··················································第章 系统开发总结与心得·········································· 第章 运行维护报告··············································· 系统使用说明书····················································· 程序清单··························································· 题目 东华社区图书馆馆藏书籍情况 查询系统 班级 计应 学号 姓名 张晓勇 指导教师 王智明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名称:扬子烯烃厂丁二烯装置控制模拟设计设计时间:2006.2.20~2006.3.10 姓名:毛磊 班级:自动化0201 学号:05号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2006年3月

1.课程设计内容: 学习《过程控制工程》课程和下厂毕业实习2周后,在对扬子烯烃厂丁二烯装置的实际过程控制策略、实习环节的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组态软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扬子烯烃厂丁二烯装置,设计一个复杂控制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复杂回路和3-5个简单回路),并利用组态软件进行动态仿真设计,调节系统控制参数,使控制系统达到要求的控制效果。 1)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每个人根据下厂具体实习装置,确定自己的课程设 计题目,每1-3人/组; 2)选用一种组态软件(例如:采用力控组态软件)绘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3)绘制控制系统原有的控制回路; 4)利用下厂收集的实际数据和工艺要求,选择被控对象模型,利用组态软 件,对控制系统进行组态; 5)改进原有的控制回路,增加1-2个复杂回路,并进行组态; 6)调节控制参数,使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7)写出设计工作小结。对在完成以上设计过程所进行的有关步骤:如设计 思想、指标论证、方案确定、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原理分析等作出 说明,并对所完成的设计做出评价,对自己整个设计工作中经验教训, 总结收获。 2. 进度安排(时间3周) 1)第1周选用一种组态软件绘制系统工艺流程图;绘制控制系统原有的 控制回路; 2)第2周利用下厂收集的实际数据和工艺要求,选择被控对象模型,利 用组态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组态; 3)第3周(1-3) 改进原有的控制回路,增加1-2个复杂回路,并进行组态; 调节控制参数,使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4)第3周(4) 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5)第3周(5) 演示、答辩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姓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题目武科大城市学院后勤集团综合办主任岗位分析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 2011级人力2班 姓名漏斗户主 指导教师廖宇 2013 年12 月12 日

一、需求分析 (2)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 (三)课程设计思想 (2) 二、企业背景 (2) (一)企业简介 (3) (二)、面对的问题 (3) 三、工作分析的流程 (3) (一)工作分析的必要性 (3) (二)工作分析的目的 (4) (三)、工作分析的方法 (4) (四)、信息的收集 (5) (五)访谈记录表 (5) (六)、问卷调查表 (9) (七)、工作信息的分析 (11) (八)工作分析结果—工作说明书 (13) 四、应用—招聘 (15) (一)招聘广告 (15) (二)招聘结构化问题 (16) (三)人员测评评定表 (18) 五、心得 (20)

一、需求分析 (一)课程设计题目 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在武科大城市学院的应用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工作分析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分析问卷的设计制作以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实验要求: ⑴熟练使用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工具; ⑵掌握工作分析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基本操作; ⑶掌握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运用; ⑷掌握设计并编制职位说明书的方法; ⑸掌握工作分析在定编定员、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程设计思想 收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后勤集团的组织结构相关资料绘制组织结构图进行分析,确定进行工作分析的必要性;然后,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对组织岗位进行调查,编制职位说明书:最后将编制的职位说明书在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录用、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等方面投入应用。 二、企业背景

软件建模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学习领域课程是软件测试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学生学习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及结构化程序之后开设,项目综合实训及测试综合实训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能够运用各种软件建模进行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和管理,准确理解软件技术文档,能无障碍的阅读英文任务,能借助工具阅读及撰写英文技术文档。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C程序设计基础》、《软件测试技术》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Java案例分析》等。 1.2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本行业特点,注重专业素质教育; ?倡导项目驱动,强调动手实践; ?整体目标明确,教学组合灵活; ?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榜样作用; ?着眼就业岗位需求,开发有效课程资源。 本课程本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的设计理念,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体现在实际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整个课程将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及技术融入软件项目的进展中,有效应用建模手段,让原本枯燥的软件工程理论有了生动的项目载体,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分析、设计、管理全过程,能够对软件工程思想有具体的了解,并掌握在此过程中建模技术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设计简单的软件开发项目的能力。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和撰写各类技术文档,阅读英文任务书,从而提高他们对中英文技术文档的阅读及撰写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要思路:遵照课程目标,将课程分解为三大主要模块,即讲练结合模块、课内实践模块和课程设计模块。该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规律和稳扎稳打原则,具有“讲”、“学”、“做”三位一体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高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最终目标。

实习-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级 2009—2010第二学期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新宏昌重工业集团大区经理工作分析小组成员:成员—张艺蓝学号:021******* 刘伟伟学号:0812080209 刘岩021******* 杨婷婷0812080221 严志玮0812080118 (小组成员按姓氏排列)

目录 企业背景与存在问题分析 (3) 一、企业背景: (3) 二、存在的问题: (3) 大区经理工作分析的流程 (4) 一、工作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4) 二,工作信息的收集 (6) 三、工作信息的分析 (18) 四、工作分析的结果 (19) 大区经理工作说明书 (20) 应用及反馈总结 (23) 一、工作说明书的使用培训 (23) 二、工作说明书在绩效方面的反馈 (23) 三、启发与总结 (24)

企业背景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背景: 新宏昌重工集团是一家集专用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总部位于京、津、唐黄金三角地带的河北省三河市,现有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三河市新宏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云南宏昌天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三河市新宏昌重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五家分公司,集团现有员工近3000名,年产值逾20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机械500强”和“河北省交通运输业10强”企业,现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专用车生产企业,是中国专用车行业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新宏昌重工集团坚持以“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铸就品牌”为企业信条,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使命,坚持“干才、人才、将才、帅才”的用人理念,吸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不断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和营销创新。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树立了新宏昌重工集团特有的“快乐服务”的服务理念,努力让用户从购买到使用享受一个快乐的过程。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宏昌重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晓冬紧紧围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带领着新宏昌人为“建成中国最大的改装车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改装行业第一品牌”而不懈奋斗。 作为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宏昌这一类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迎接新的挑战,销售部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且销售的成败还影响着企业运行的效率,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 新宏昌重工集团把销售部门作为重中之重,市场销售部下设职位的岗位有销售总监、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助理、大区经理、办事处经理、店面经理、渠道经理、销售代表、销售统计员等,环环相扣,相互协作。本质上,按照区域的分支机构大区经理是销售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行使该地区的销售职能。在隶属关系上,大区经理对总销售部负责,受销售经理的直接领导和监督。大区经理由销售经理提名并报批后任命,向销售经理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区域分支机构主要从事当地市场的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市场调研、促销等各种市场营销活动,是厂家与当地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但是新宏昌集团的区域分支机构存在以一些问题,大区经理对工作职责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销售缺乏计划性和策略性,表现在不同地区公司层面反应程度不同,缺乏对区域市场的灵活操作,体制上没有活力,运作模式全国一盘棋,没有针对不同一市场采取不同策略等等。现在就这些问题进行工作分析。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四项基础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转为以“学”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点,适宜以实践知识为学习起点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按学生的特点,发掘学潜能,发展个性,学习实践知识和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再遭遇智慧关闭的经历,多让学生体验智慧开启和增强自信的经历,要把我们的教育从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变成塑造成功者的教育。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建构获得的。灌输式教学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建构知识和理解自身的机会;学生通过探究和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专兼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专业系统化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不仅要获得专业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和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化的职业能力,有能力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课程以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按照职业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课程内容首先强调获取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性知识,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然后是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理论知识)。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教师是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协调人,学生是行动主体,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专兼职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和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果”,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软件建模与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建模与分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教材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耿誉 学号: 1204431117 专业班级:软件1241 指导教师:潘欣赵健 起止时间: 9月7日至 9月18日 成绩评定 内容表现成果报告总评 成绩

2015-2016第1学期《软件建模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潘欣赵健佘向飞付浩海班级:软件1241-2 地点:9教机房409,411 时间:第1、2周 一、课程设计目的 1、进一步理解、掌握UML的基本概念、结构、语义与表示方法; 2、综合运用UML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与分析的一般方法、常用技术及技巧,树立良好的软件建模思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Star UML建模工具,运用UML建模思想及方法,对各类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建模。 二、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如下: 1.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2. 高校工资管理系统 3. 教材管理系统 4. 酒店管理系统 5. 高校教职工管理系统 6.图书管理系统 7.火车订票管理系统 8.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9.商品库存管理系统 10.医院药品管理系统 11.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2. 高校学籍管理系统 13. 航空订票管理系统 14. 学费管理系统 15. 城市居民户籍管理系统 16.超市管理系统

17.学费管理系统 18.车辆管理系统 19. 房地产管理系统 20. 企业物资管理系统 21、其它自选题目 学生可任选一题或自拟题目(需经指导老师审核批准)。在分析设计题目,做好系统需求基础上,进行如下主要设计: 分析问题领域:确定系统范围和系统边界,设计用例图 设计静态结构模型:建立类图,对象图,包图,数据库建模 设计动态行为模型:建立时序图,状态图,协作图,活动图 设计物理模型:建立组件图,配置图 设计要求:系统设计建模符合面向对象的设计准则及规则。如: 准则: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低耦合和高内聚等; 规则:1)设计结果清晰易懂 2)一般到具体的抽象深度应适当 3)尽量设计小而简单的类 4)使用简单的消息协议、函数或方法 5)把设计变动减至最小 三、时间安排 序号完成内容时间(天) 1 设计准备及需求分析 2 2 设计静态结构模型 4 3 设计动态行为模型 5 4 设计物理模型 1.5 5 编写设计报告书 1.5

(完整版)3DSMAX课程标准

3DSMAX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3DSMAX 课程代码:210002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72 学分:3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应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图形图像处理,学生应热爱所学专业,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较强的自学能力。《3ds MAX 三维动画》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3D Studio MAX 软件广泛应用于影视媒体、广告设计、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本课程旨在讲授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技巧,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产品的开发设计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首先用比较浅显、有趣的技法制作模型,使学生快速建立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学生得以能快速入门,了解和掌握3ds MAX应用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接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3ds MAX的高级建模技巧、贴图的制作与应用、摄影机的设置、布光方法和渲染输出效果图的方法;最后还要补充PhotoShop在3ds MAX效果图中的后期处理、简单动画等方面的应用。 三、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的一般方法,具备运用修改器工具制作三维变形造型,并运用材质编辑工具给三维体赋予材质,掌握放置灯光和摄像机的方法,能创建一个完整的场景,最后通过参数设置制作动画。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一)先(已)修课程和预备知识:计算机文化基础、图形图像处理 (二)相关职业资格:应该获得,鼓励获得计算机等级资格证书。

(四)课程教学资源条件 1.任课教师要求:学院教师必须为艺术类专业且应具有3年以上教学或实践经验。2.教学设施:计算机房、设计公司 3. 知识拓展:美学基础、形态构成基础、计算机基础等 4. 选用教材:?3ds MAX三维动画? 黄心渊林杉刘小玲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其余可根据版本更新,结合当时情况而定,还可收集、参考网络中好的,优秀的案例精选,共享的精品课程内容来增加、补充教学。 5. 考核评价: ●平时练习、作业 30% ●独立制作一个完整场景与模型的效果图(上机) 60% ●提问、考勤 10% 五、编制说明 制定人: 审核人: 时间:

工作研究课程设计(DOC)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院系: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课题:LED数码屏生产设计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1301040210 导师:张红波 学员:傅国宾 时间:2015年12月10日星期四

摘要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简单的说工业工程的使命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本次课设计通过对LED数码管生产作业现场的观察,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工艺流程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等相关知识,对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运用“5W1H”提问技术找原因、运用因果关系(图)法归重点,并用“ECRS”四大原则及动作经济原则等理论对现有系统进行分析改善,提出确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从而提高该工位工人的工作效率。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s calle d IE) is on people, and material, and device, and energy, a nd and information, by composi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 for design, and improv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oor discipline, it integrated using mathematics, and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 nce of specifically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combination engin 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on the s ystem by made of results for confirmed, and forecast and eva luation. Simply put industrial engineering's mission is: "to i mprove efficiency, reduce costs, reduce waste". This times cla ss design through on coated loaded factory scraping ash stati on job site of observation, using basic industries engineering of related knowledge, on job site exists of problem for mo re of analysis, using 5W1H questions technology found causes, and using causal relationship (figure) method owned focus, a nd with mind storm method found countermeasures, and ECRS fou r principles and the action economic principles, theory on ex isting system for analysis improve, made does feasible of imp roved programme, to improve the station workers of efficiency. 关键词:LED数码管生产、生产场地设计、工作流程

工作设计说明书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 目的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本次工作分析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学习再明确了工作分析的原则、内容、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设计与评价、工作分析的结果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安排了此次课程设计。通过此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工作分析的理论知识,检验工作分析学习的效果,锻炼和提高社会调研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小企业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1.2意义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2)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3)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4)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5)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2、工作分析为组织职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1)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实现职位对于组织的贡献; 2)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组织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3)借助于工作分析,组织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并通过职位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 二企业存在设计工作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一个重要起点,也是现代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都要以工作分析作为为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职位分析,才能为职位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募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乃至组织结构诊断等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工作分析往往不像在大企业中那样顺理成章,而是会遇到在相对成熟的大企业中不存在或者是表现不那么明显的很多问题,这就使得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工作分析工作,可能要比在大企业中遭遇更多的难题, 2.1工作分析在招聘与录用中的问题 2.1.1.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不到位 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部门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单独设置人力资源部,而是由办公室或行政部等部门兼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忽略了人力资源部是现代企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其日常工作也仅仅局限于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没有行使到人力资源管理应尽的职责。 2.1.2 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对人员的招聘较为随意,更多时候是在人手紧缺或者员工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招聘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他们而言,

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课厦 程门 标软 准件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三维动画制作】 课程代码:04143090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游戏设计 编写人员:苏明辉、林晓丹、吴辉煌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批: 系部审批:

1课程性质与定位 《三维动画制作》是游戏设计专业的课程。该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起到辅助作用,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共同教学的课程。课程以美术为基础,结合软件基础类课程为前导,利用实践结合课堂的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与学,通过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三维动画制作的基础技术,让学生确实提高动画中期制作能力。 课程设计在理念上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以职业能力为述求,重点突出学生的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主要,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2课程设计思路 《三维动画制作》在课程建设中,首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体对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明确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分析课程的性质,确定课程内容。并以真实项目及工作流程为依据,融合序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工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廉价,判断是否达到课程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3dsmax软件进行一般模型的制作、常见贴图与材质的绘制与制作,能深刻理解动画制作的完整流程。能够胜任使用3dsmax软件进行的基础动画制作,为系统地学习后续动漫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思路如下: 1.教学内容上强调实用性,突出行业岗位实用能力培养,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标准,以岗位能力出发选择相关知识点、技能点,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2.教学模式上通过情景、过程、类比、模拟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教学途径与手段,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育人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使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研发认识和实践训练中深怕必须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的收获与建议

《课程设计》的收获与建议 教科1104班林艳萍2011105030408 时间过的真的很快,觉得才刚开学,领了很多教材,新学期又开设了很多新的课程。可这一晃眼一学期就已经接近尾声了,各门课程也都相继上完结束了。一学期过后,在很多方面也有很多的收获,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深了一些。在学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后,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首先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些基本的概念性问题。比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涵义、特点、基本类型、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的联系等,还了解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含义、基本原则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等。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都只是有一个稍微的了解,或多或少的听别的老师提到过一些,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朦胧的状态。而学了这门课程后,对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了新的了解,系统的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系列相关知识。 其次,这门可结束后,除了对这门课的总的概述有了一定的了解外,还对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学习。学习过后,丰富自己以前这方面的知识,对这门课有了全面的认识。例如,在这门课中,还掌握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环境与资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模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

织与指导以及对活动的评价、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相关内容。而在这之前,这些都是没有了解的。学了这门课后才知道原来幼儿园活动的设计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再次,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老师并不是按照书本知识照本宣科的,而是结合实际给我们讲了很多实例。介绍了黄石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的情况,老师自己去参观考察幼儿园时还拍了照片,让我们了解情况。这让我们感觉很真实,觉得学习了这门课程后很有用。另外,这门课程还让我有一个很大的收获,那就是培养时间观念。由于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们做事不再拖拉,上课做到不迟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这些都是很好的行为习惯。总之,《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收获不小,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很感谢老师的栽培与严格要求。 最后,就说说对这门课程的建议吧,其实要说什么好的建议的话,也称不上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因为这个课堂老师已经做的很好了。就只是提提自己的想法吧,我觉得这个学期的这门课程,老师组织我们去幼儿园实践是很少的,几乎没有。要是能够多带我们去当地的幼儿园实践实践、学习学习,可能这门课程教学的效果就更好了。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与实践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与实践初探 [摘要]文章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为例,分别从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组织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及要点。 [关键词]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实践 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动态优化过程,它涉及两个层次:一是从宏观上来说就是课程开发,也就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课程整体结构和具体结构。课程整体结构即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具体结构即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设计。二是从微观上来说就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体分析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其设计的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突出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本文以“单片机应用技术”为例来阐述一门课程设计的要点。 一、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职业能力和知识认知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龙头”,又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和论证。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一门课程究竟要实现哪些职业能力目标,必须以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应深入相应职业岗位,考察其职业活动,结合区域经济需求,认真做好职业岗位需求的分析论证。同时,对职业活动的实地考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定期跟踪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发展的情况,并及时在课程目标中予以反馈。 2.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是课程的最终受益者和检验者,确定课程目标时要关注学习者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先续课学习及掌握情况、知识经验、发展需要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做到因材施教,按需定目标。

工作分析实验

实验一工作分析与职位说明书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与实战,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团队的协作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分析技术和方法,学会职位说明书的编写与运用。 二、预备知识 1.不同类型组织的组织架构; 2.组织职位的性质;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及其关联; 4.工作分析的通用方法和综合方法; 5.职位说明书的结构和常见体例。 三、实验内容 1.分析不同性质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 2.构思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并制定工作分析程序; 3.利用工作分析方法搜集职位信息; 4.团队协作对职位工作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5.对职位的工作内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分类; 6.撰写职位说明书,包括不同层级的职位。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 1.表1-1工作分析计划; 2.表1-2工作分析的具体项目及要点; 3.表1-3工作日志表; 4.表1-4工作分析观察提纲; 5.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6.工作分析面谈样本: 7.表1-5职位信息分类汇总表; 8.职位说明书范例(一); 9.职位说明书范例(二)。 以上均为纸质材料或电子文档,一般要求每人一份。 五、实验程序和步骤 1.教师讲授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 2.教师发放实验材料; 3.教师进行工作分析小组安排; 4.根据市场环境对模拟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构建,并对各个工作分析小组成员进行职务分工; 5.根据不同职位的性质选择与之对应的工作分析方法并展开分析; 6.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和汇总; 7.编写各层级职位的职位说明书并加以完善。 六、实验考核方法 1.实验内容:在完成实验后,考核学生填写的信息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反映了该职位的实际工作职责与任职资格,所采取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 2.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实验问题的解决对策等主要内容,根据报告的撰写质量进行考核。 七、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 如何理解工作分析在人力管理职能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2.你认为工作分析过程中在收集信息的环节可能会有哪些遗漏?应该如何克服? 3.如何对收集到的工作职位信息的准确性进行评判,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八、附录 (一)工作分析计划 表1-1 工作分析计划

3DMAXVRAY效果图表现课程标准

《3DMAX+VRAY效果图表现》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3DMAX+VRAY效果图表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3DMAX理论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三维设计基本原理,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材质的使用编辑、灯光效果以及VRAY 渲染器的使用等基本设计技能,并能运用于三维景观效果图的制作中。要求学生掌握3DMAX与VRAY渲染器的基本理论、制作方法,加强3DMAX 软件的操作运用,利用课余时间扩展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3DMAX+VRAY效果图表现》是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技术方向学生的专业技术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第一步。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实际案例项目中所需要用到的关键知识点为基础,以项目驱动的形式,

由教师布置项目,学生自主操作,教师辅导,成果点评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3DMAX的软件性质与软件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各项课程打下基础。 (四)课程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3DMAX 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3DMAX基本操作,一个是效果图案例制作。在3DMAX基本操作模块,将讲授3DMAX必修的基础性容和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效果图案例制作模块则选择几个代表性的设计案例来讲授制作。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三维效果图制作的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

课程设计选题背景及目的

选题背景及目的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为了检验我们的所学是否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当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这次毕业设计。用半年时间完成一个设计方案。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去过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对整个轧钢设备有个初步了解。热轧厂的师傅细心的讲解了轧机的工作原理。轧机是现代钢厂中最常见的一种冶金设备。因此,轧机设备的好坏对轧钢厂的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年产480万吨热轧车间工艺设计。因为实际条件有限,我们的设计只是经过相关理论与经验公式的推导来设计我们所选的冶金设备,经过理论校核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 综述 1.1 热轧板带钢生产状况 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较低。我国一般热轧带钢产品厚度下限是1.8mm,但实际上只生产很少厚度小于2.0mm的热轧带钢,即使窄带钢,产品厚度一般也大于2.5mm。因此,相当一部分希望使用厚度小于2mm带钢作原料的用户,只得使用冷轧带钢。如果能开发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则可代替相当一部分的冷轧带钢使用,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1]。 1.1.1 热轧宽带钢生产状况 国外热轧宽带钢生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2]。无头轧制技术能稳定生产宽薄带钢及超薄热轧带钢,其宽厚比可由传统热连轧的800∶1提高到1 000∶1,并能应用润滑轧制及强制冷却技术生产具有新材料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②薄板坯连铸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汇本参考模板

2015-2016第1学期数学建模课程设计题目: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分配 : 学号: 班级: 时间: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制度的发展,医疗保险事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企业也随之越来越注重员工的福利措施,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分配也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扩大医疗保障受益人口也是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难题,因而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合理的构造出拟合曲线,分析拟合函数的拟合程度,从而为基金的调配以及各种分配方案做方向上的指导。 本文针对A,B两个公司关于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合理分配问题,根据两公司从1980-2003年统计的医疗费用支出数据,科学地运用了MATLAB软件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则进行了多项式曲线拟合,成功建立了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分配模型。最后,对不同阶数的多项式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进行了残差分析,并输出相关结果,得出拟合程度与多项式阶数的关联。 此问题建立在收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以及利用了MATLAB编程拟合曲线,使问题更加简单,清晰。该模型经过适当的改造,可以推广到股票预测,市场销售额统计等相关领域。

关键字:matlab,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阶数,残差分析 一.问题重述 某集团下设两个子公司:子公司A、子公司B。各子公司财务分别独立核算。每个子公司都实施了对雇员的医疗保障计划,由各子公司自行承担雇员的全部医疗费用。过去的统计数据表明,每个子公司的雇员人数以及每一年龄段的雇员比例,在各年度都保持相对稳定。各子公司各年度的医疗费用支出见下表(附录1)。 试利用多项式数据拟合,得到每个公司医疗费用变化函数,并绘出标出原始数据的拟合函数曲线。需给出三种不同阶数的多项式数据拟合,并分析拟合曲线与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 二.模型假设 1.假设A,B两公司在1980年底才发放医疗保障基金。

ug课程标准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目课程) 《三维CAD/CAM》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授课单位: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张红茂2016年5月19日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专业和模具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其功能:旨在培养学生对流行的UG、Pro/E等三维CAD/CAM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的掌握能力,并对现代设计方法有所认识。在现代设计与加工领域,由于大量曲面体的存在,使传统的使用二维工程图来表达零件的方法受到了冲击,三维数字化模型应运而生,数字化模型已成为曲面零件的标准化表达方式。本课程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生成零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为数字化制造技术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前序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手工编制简单零件程序的能力,而对于一般复杂程度及其以上的零件编程,借助CAD模型采用电脑自动编程,弱化了高级程序编制能力,是学生提高水平和能力的较轻松的一条途径。因此,本课程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能型人才。 2.课程基本理念 该课程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CAD/CAM)类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学完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又是连接专业课与学生技能的技术类课程。该课程囊括了CAD、CAM两大项。其中,学生平时表达设计成果、设计理念、机械与模具结构及搞毕业设计等都需使用到该课程所教授CAD 的知识及技能,具体内容包括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工程制图、装配的方法与技巧等。而CAM是将建模原理等理论知识与编程加工等实践过程相结合,将加工过程中的干涉检验等虚拟仿真与工件到机床坐标系转换等实际操作相结合,将软件编程的软环节与定位装卡等硬环节相结合,深入分析数字化制造过程中加工规划、数控加工等关键环节。该方式特别适用于单件小批量零件的加工及新产品的试制,是模具专业必备知识之一,同时也是数控和机制专业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学习该课程是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及加工等岗位作准备。 3.课程设计思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