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

5-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

5-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
5-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

高等职业教育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

应用英语

二、专业代码

660102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 “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应用英语专业就业面向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对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相

关岗位或岗位群。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初始岗位群有涉外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涉外档案与技术资料管理等,发展岗位群有涉外生产管理、

客户管理、援外项目管理等;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初始岗位群有涉外秘书、商务秘书、销售助理、行政助理、外贸从业人员等,发展岗位群

有行政主管、外贸业务主管等中级岗位。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一)培养目标

应用英语专业的开设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相应产业对接,与行业紧密结合,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技能和相关业务技能,在科技、贸易、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及文化交流中,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端

技能型英语人才。

(二)职业核心能力

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培养方向相符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如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所需要的采购销售、行政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能力,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所需要的行政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等能力和一定的外贸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相关职业能力。

(三)培养规格

1.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

德素养。

(2)文化素质: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科学素养。

(3)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质、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以及

相关的职业素质。

(4)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

应用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为英语交流能力和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如下:

(1)语言交际能力:具有满足相应行业岗位需求的中、英文语言交际能力。

(2)知识获取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及

信息处理能力。

(3)知识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

能力以及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4)社会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5)职业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就业创业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3、知识结构

(1)语言文化知识:具有比较扎实的中英语言基础知识和中西方文化背景

知识。

(2)文理基础知识:具有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

(3)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专业培养方向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操作常识。

(4)工具性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

七、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建议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建议学生可考取以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证书名称颁证单位等级

全国英语翻译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外国语大1四级

证书学

秘书(涉外)职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级

业资格证书

全国IT 职业英

3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一级

语水平考试

开设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建议学生可考取以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证书名称颁证单位等级

1 秘书(涉外)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级

业资格证书

2 LCCI文秘证书英国伦敦工商会一级

3 全国英语翻译证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外国语大

四级书学

4 剑桥商务英语证教育部考试中心、剑桥大学考试二级

书( BEC)委员会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职业能力分解

应用英语专业以培养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为根本任务,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前瞻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吸收行业企业

专家参与,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该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行业业务能力有机融合,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为例,根据行业调研和专业调研,该专业主要岗位群集中在涉外秘书、商务秘书、行政助理、销售助理等核心岗位和外贸从业人员等相关岗位,其职业能力分解如下:

序核心工作岗位及号相关工作岗位

涉外秘书、商务秘

书、行政助理、销1

售助理

(核心岗位)

典型工作

任务

社交礼仪培

文书写作

招聘面试

涉外商务接

电话沟通

差旅安排

介绍展示

会务组织

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熟悉秘书工作应具备的素质、技能及其社交礼仪

掌握基本社交礼仪

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

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涉外文书写作

熟悉企业招聘流程

能读懂英文个人简历

熟悉涉外商务接待礼仪

能恰当得体地接待外宾

熟悉英语电话沟通礼仪

能恰当使用电话英语进行交际

能编制旅行计划和日程表

熟悉酒店、机票预订和国外旅行手续办理流程

具备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

能用英文制作 PPT介绍公司并进行展示

熟悉外事会务组织和服务的流程

序核心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

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号相关工作岗位任务

能熟练进行会议记录

能用英文妥善安排会务工作

能严格按照文件批复流程处理文件

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办公软件

文件处理

能条理清晰地进行档案管理

能保持高度的保密意识

熟悉英文财务报表

财务协助

能协助编制英文财务预算

熟悉产品营销

营销协助能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点和企业实际进行市场推广

能熟练介绍本公司相关业务流程及产品特点

能运用中英文进行书面及口头交流

能运用电话接听技巧

客户开发与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技巧

联络能熟练运用基本的市场营销技巧

能进行市场调研并制订营销计划

能运用 CRM(客户管理)基本知识和方法

外贸从业人员询盘、报盘、能运用中英文撰写询盘、报盘文书

2

(相关岗位)还盘、接受能运用中英文进行初步的价格协商

能填写及缮制常用商务单证

商务单证缮

能初步审核常用商务单证

能进行基本的单证归档管理

能据单安排产前准备并协助制订生产计划

订单处理

能跟踪样品生产并与客户沟通确认样品

客户服务能撰写中英文商务信函及其他应用文

序核心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

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号相关工作岗位任务

能运用中英文进行口头交流

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办公软件

能介绍本公司相关业务流程及产品特点

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冷静应对突发事件

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技巧进行解释与说服

能对一般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能进行基本的订舱、保险及报关报检操作

货物运输

能进行货物到达后的查验

能跟踪货款收付

货款收付

能协助准备各项议付单据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

1.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打好语言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

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专业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相关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相关业务活动的实际运作,培养基本实践能力,提高操作技能与专业技能。

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三)课程分类及学时建议(含实践学时)

应用英语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种类型。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

文等,建议 300-400 学时。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英文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等相关课程,如:综合

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翻译以及其他语言文化知识课程,

建议 800- 900 学时。

3.职业技能课程:包括体现职业岗位资格要求、与工作场景和业务流程密

切联系的课程,如:机械英语、技术资料管理、秘书英语、秘书实务、外贸单证

制作、国际贸易实务等,建议800-900 学时。

4.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包括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

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网上创业、公共关系、沟通技巧等,建议 100 学时左右。

(四)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建议开设以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课程):

1.综合英语:该课程是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学生较

扎实地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有效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奠定基础。

2.英语写作:该课程是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英语词法、句法基本特点并熟悉篇章布局常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以使其能够用英文正确、清楚、符合逻辑地表达思想,熟悉相关

工作岗位所需的应用文体格式和习惯表达,正确撰写应用文。

3.英语听说:该课程是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提高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4.文秘英语:该课程融英语语言工具与秘书职业技能于一体,以秘书工作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用英语进行秘书业务处理的职业能力。内容包括秘书在涉外企业中涉及到的来访接待、电话沟通、会务组织、文书写作、文档管理、招聘面试等任务。

5.各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相关行业需要,开设一些体现职业岗位准入和职

业资格要求所需核心能力的特色课程。

(五)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校内专业实

践不少于 4 周,毕业实习不少于16 周,并达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应用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教学场所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

分。前者可在普通教室和实训中心进行,后者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按照课程类型,校内实践可分为语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校外实践可分为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环节。

1.语言实践:指语言技能的操练,突出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2.专业实践:指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

3.综合实践:指结合语言技能和职业技能的综合性训练。

4.社会实践:指学生利用节假日自主参与社会调查、学习和服务等活动。

5.顶岗实习: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在企业导师的

指导下,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习与工作过程,包括实地考察、岗前培训、短期

服务等形式。

6.毕业实践报告:指学生结合毕业前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

与技能,对来自实际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并提出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毕业实践报告环节包含选题指南拟定、指导教师选派、选题、开题报告、毕业实践报告撰写与指导、毕业实践报告评定等流程。

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专任教师

开办应用英语专业应有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

准入制度。专任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除保证公共课程教学外,各门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至少应配备专任教师两人,主

要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生师比为18:1。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 15 人,专任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不

低于 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不低于30%,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应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2.兼职教师

开办应用英语专业应有“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外聘兼职教师不少于专

业教学团队总人数的20%,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外聘专业教师至少应具有中

级以上职业资格和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

3.实训室管理人员

每个教学实训室应配备不少于一名专职实训室管理人员。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室、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等。

1.教室。教室分为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和专业实训教室。教室应该满足

各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校要制定教室管理制度,配备专人管理。

2.实习实训设备设施

(1)教学实验室及实验设备

学校应按照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数不得低于总教学时数的 40%),设置与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购置必要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 200 万元,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并根据学校五年规划本专业招生总数,生均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值不少于万元。

(2)校内实训基地

应用英语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形式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种,

其共同特点是建立仿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突破传统的课堂局限,实行“学做合一、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提高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目的。

校内实训基地以仿真的职业场景为教学环境,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教学组织形式,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学校可按照应用英语专业的社会需求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共享),实训基地设备投入不少于200 万元。

应用英语专业的校内实训设备设施,应贴近一线岗位群工作环境,以多功能

和资源共享为主要原则,按照实训功能大类划分实训室。以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为例,主要实训场地和设备建议按40 人/ 班配置如下:

序实训实训功能适用课程主要设备及数量参考

号室面积

(m2)

1 语言利用多媒体英语听力、英语口教师主控台(投影、卡

实训设备进行英语、英语语音、综座、实物展台、服务器)、室语语言基本合英语等座椅、课桌及台式电脑、技能训练互联网接入设备

2 涉外利用仿真办文秘英语、秘书实按公司框架(前台、总

文秘公场景、真实务、办公自动化、经理室、会议室、开放实训的办公设备办公室管理、中英式办公室)装修构建,室开展办公室文速录、商务接洽办公室配备电话、办公设备操练、涉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

外接待及会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会

务组织等模议室配备投影仪等设备

拟训练128 128

(3)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社会、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最佳场所。校外实习基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

德为目标,通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使学生接触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工作,体验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缩短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适应期。

学校应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与应用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关系稳固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岗位均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3.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

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建立校园网和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内

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支撑服务。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教材选用要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应为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英语及相关

专业教材,可优先选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及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的内容和语言应具时代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2.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应拥有教学必备的、门类较全的英语图书资料,总量应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专业核心期刊10 种以上,具有本专业信息资料查阅所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3.数字化(网络)资料

学校应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共享型应用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专业核心课程应配备数字化(网络)资源,包括网络课程、视频库、音频库、电子期刊等。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教育等人才培养理念,遵循职业教育和人

才成长规律,根据相关行业工作特点和用人需求变化,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

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

各校应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

的职业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教学过程要与工作过程对接,体现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积极推进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成绩评价的改革。在考核方式上,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力度,在考核内容上突出知识技能的应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而有所不同,测试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开放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的

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评

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重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考核

评价。

同时,要努力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落实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六)教学管理

1.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学校应设立应用英语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应配备不少于两名本科以上学历并

具有所开设应用英语专业知识结构的专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

2.教学文件

学校应建立以下完整系统的专业教学文件: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分年度

实施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成绩考核制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及课表、实践教学计划及大纲、顶岗实习计划及大纲、使用教材目录等。学校教学文件应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毕业后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获取国内外相关职业的最新信息;积极参与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岗位技能。

学生毕业后如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时,可选择英语语言类或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继续深造。可通过参加国家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或通过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升本考试,进入相关专业接受继续教育,完成本科段课程学习;也可以通过国外高校英语水平考试,赴英语国家继续进行本科段课程学习,为职业生涯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听说课 一、教学流程 听说课以听说为主,读写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些素材深入研究和挖掘,灵活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一)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二)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三)每日播报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课上探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展示新句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句型; 3.专项练习:结合本课新单词对新句型进行专项练习,并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遵循单句、问答、对话,低起点、多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新句型的专项练习,要充分利用本课新词汇,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部分如果不需要成为独立部分,可以与三、3.的读后学部分结合起来。 (二)听力训练 教师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等。 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 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本环节需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可采取造句、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本环节根据听力素材设计,可以没有。 (三)对话处理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过。 2.听后读(阅读):学生默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可以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词组半句翻译练习4

235.Almost 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peech given by Mr Green. 几乎所有的人对格林先生的发言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36.Only in this 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glish.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精通英语。 237.Could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instructions myself? 我可以自己看一看说明书吗? 238.Some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ocolate. 有些人十分喜好(酷爱)吃巧克力。 239.He came bac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 他回来和我说几句话。 240.Students must ___________________to a good library. 学生必须有机会使用好的图书馆。 241.Fat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ir children's personalities. 父亲对孩子们的个性有巨大的影响。 242.He ___________________ his ability since he failed in the exam. 自从考试不及格,他就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了信心。 243.News med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ople's mind. 新闻媒介对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244.We shall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 the manager about it. 我们除了向经理投诉这件事之外,别无选择。 245.You mu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ld people. 你必须尊敬老年人。246.I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roommate. 我和我的舍友相处有困难。 247.We saw him ____________________, so we stepped aside. 我们看见他正向我们走来, 就让到一边。 248.It is because of all these achievements that w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progress. 就是这些成绩让我们对将来的发展怀着坚定的信念。 249.No one can ________________ the wheel of history. 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的车轮。 250.If he can just__________________ a little longer, we can get help to him. 如果他能再坚持一会儿, 我们就能使他得到帮助了。 251.They __________________ the hand of friendship to me. 他们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 252.We__________________ finish the work before dark, but the heavy rain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原计划在天黑以前干完这项工作, 可给大雨耽搁了。 I (39个) 253.He is always c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nger. 他面对危险总是镇静自若。 254.He is so mild that I have never heard him spea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总是很温和,以至于我从来没听过他大声说话。 255.________________, I'm glad you __________________ , for it will serve as a warning to you.

xxxx课题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提出的背景 我校自2004年提倡高效课堂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到位,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发挥,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高效课堂模式初步建立起来。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及教学措施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评价机制。新的科学教学观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了求实、求新、求创新的新的发展轨道。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能突出并着力落实“三维”目标,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一线的工作在课堂,把自己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才是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本。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避免有些教师在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自己做起来并不有效。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直面我校现状: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

最新初中英语三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新授课:“学、研、评、展”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流程及操作程序 流程线 教师线 学生线 “学、研、评、展”合作学习模式包含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展示点评、总结反馈四个基本常规环节,从教师组织线索来看可分为指导预习、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归纳提升四个环节,从学生学习线索来看可分为自主预习、交流讨论、展示评价、感悟应用四个环节。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环节既包括学生的自主预习、复习,也包括在课堂对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的自主学习。自主预习主要通过导学案引领。课前教师备课考虑学生自学中会遇到的问题,考虑预习的高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有自学提纲的导学案,具体内容包括: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②怎么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如看书、做笔记、观察图、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④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如识记词汇、复述概念、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等。教师在课前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自学的疑难。课堂自主学习的内容一方面来自教师课前的预设,另一方面来自课堂新生成的问题。在合作研讨之前,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内容、要求与方式先独立地思考、阅读、体会。在此基础上再在教师的引领下再进入第二环节合作研讨。 合作研讨的一般流程如下:检查自学、组内质疑、组内解惑、汇总问题。这一环节中以组内合作研讨为主,也包括教师参与的方式。一般来说,在学生遇到问题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讨论效果最好。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要求同学先陈述自己自主学习(或者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并记录下来的问题,再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进行答疑,不能解决的则生成小组共性疑惑。组间交流时,教师先让各组提出本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接着组织其它组进行解答。所有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进行精讲点拨,这在“展示点评”环节完成。 展示点评的一般流程是:展示成果、点评完善、交流问题、释疑解惑、延伸拓展。实施点评完善、释疑解惑环节时坚持先学生后教师的原则。展示点评有组内展示点评,也有全班的展示点评。这里的“展示点评”主要是指全班范围的展示点评,既包括学生的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以及其成果、提出问题以及其他同学和小组对其的解释和点评,也包括教师的精讲点拨。教师精讲点拨注重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实现知识的迁移。点拨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要害与关键,在思路、原理、方法方面有的放矢,以四 两拨千斤的效果获得问题的突破性解决。精讲点拨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进程中进行随机备

小学英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单位:花东镇花侨小学时段:二0一二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必有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检查、评价教学工作有据。我们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课程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制定《花侨小学英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要做的教学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培养的设计,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有创新,有特色,必须从备课做起。备课形式采取手写、打印相结合,要求前两个单元用手写,后面可以打印。 1、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新理念、了解新变化、调整教学行为。电子备课稿须根据具体学情进行修改。 2、认真通读教材,钻研教材,把握整套、整册教材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定出相应的学期教学计划以及课外活动计划。 3、每一个单元均要有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课时安排、教学目标分析:a.语言知识目标 b.重、难点c.学习策略目标 d.文化意识目标。 4、每一个课时均要有教学内容、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设 计。 5、每一环节或任务设置前必须思考能否发展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什么技能,教案中应体现简单的目标达成。如:产生兴趣、会读、巩固、操练... 6、教案撰写认真规范,目标明确,条理清楚,新旧衔接,突出重点,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渗透新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意识。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6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感知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感知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谈论的论题。 本人从事英语教学五年,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一点想法。“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现在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笔者注意以下问题的处理: (一)抓好语法教学 现行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又极有限。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内容上重复的较多,如音标、字母、日常口语、对话等相当一部分七年级课本中的单词和句子,在小学课本中均已出现。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上存在着脱轨现象,严重地违反了教育学原理。 语法项目等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近些年英语教学方法不断翻新,英语课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容易走极端。在英语课上几乎不讲语法,上课就是全盘西化的授课方式,这种课实质上是很不走俏的课,费时低效不说,学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交际教学法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后来在此理论基础上,肯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讲语法和语法讲的较少的作法是很危险的。英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许多陌生的地方,如单词难记,句子结构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一课。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选取的材料应有趣: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文章、诗词、对话等,都可以用。也可选取英美小说简易本中的东西,让学生读。网络上、报纸上许多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拿来用。 应该注意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 ,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让学生象学古汉语那样,字词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样做,有百益而无一

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千顷学校蔡文静 一、课题的提出: 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科教师几乎都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那么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课堂作用,建设高效的“生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教学成绩,也就自然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主角,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一节英语课,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真正愿意学习、认真学习的不多,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好。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直接制约着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由此可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和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途径。并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优化教学,最终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也有助于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特点,更新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探索更有效的策略。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期待能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学生能减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能够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有较大意义的创新和变革。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策略: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训练练检测的高效性;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4.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课题研究的难点: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重点: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的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的教学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进行实践,通过句型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进一步补充、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小组听课、评课,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讨会,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知识,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形成课堂

初中英语课堂基本要求

初中英语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学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教师应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形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要有所不同,在以下主要课型中应遵循下列要求: 一、听说课 听说课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途径。听说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听说课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⒈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选取课外的。通过放录音、收听广播或音频材料进行听力训练。 ⒉听力练习应培养学生对材料大意的了解,听故事或记叙文,明白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养成边听边记录主要信息的习惯。不要因个别单词而影响或间断整体。 ⒊听力要有检测和反馈手段,通过回答问题、判断正误、复述故事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 ⒋听力测试时要先发给学生检测的试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所呈现的试题,预测所听材料的内容,要点及材料的发生发展过程。

⒌根据反馈情况对问题较大的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增加次数或分段理解,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听力训练应杜绝将材料同篇翻译成汉语。 ⒍口语表达目的是让学生张开口,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口语训练以鼓励为主,采取个人自由表达、问与答、小组讨论、复述故事等形式进行教学。 ⒎口语表达既是能力训练也是真实的语言运用。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阅读课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应采取整体阅读,整体教学的方法,以读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在阅读中学习掌握必要的语言和语法知识。 1.初读: 要求学生进行第一遍阅读,对课文大意有一个大概了解。能通过标题、小标题、图片、表格和短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字来找出相关信息。找出一些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初读后要有反馈措施,可通过判断正误、回答问题等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⒉精读:要求学生再一次仔细阅读。阅读前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语言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相关训练,包括进行词汇、短语及重点句子的分析。本部分应使用板书,辅助练习也可以用PPT课件。。通过总结、分析、讨论、问题等形式进行效果检查。阅读后要求学生了解全文大意,理解每一句话,对重点句子会翻译,重点词组会运用。讲解中要避免通篇逐句翻译讲解。 ⒊再读:要求学生进行第三遍阅读。阅读前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再读让学生对全文进行概括,找出课文和每一段落的中心,根据提示复述文章大意,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操作基本环节

滦南县初中高效课堂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流程 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制定本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我县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强化语言交际训练,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优化课堂结构,实现高效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分三种课型:展示交流课、阅读理解课、综合复习课 一、展示交流课 分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运用”三个环节 1.自主学习: 指课上教师对本课时教学内容中存在的词汇、短语、句型、等学习任务的问题化或者习题化预习。以扫清随后的合作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该环节中,可以根据每课时需要注重的具体内容。有计划地学习一至二个项目,不必同时兼顾以上所有项目。) 具体操作步骤: 教师导入新课后, 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如:词汇、短语、句型、等。 学习方式包括教师示范性领读,学生机械性模仿,听录音、小组组长领读等。 2.)以小组成员的独学为前提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进行类比和拼读记忆。 小组长配合老师检查本组的学习情况,老师巡视各小组,对各小组的学习给予纠错、总结,以便掌握各小组的学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意的问题: 1.)基本词汇短语的学习:必须有教师示范性领读、构词法讲解、零碎语音知 识(如:前缀、后缀、合成词、派生词、元音及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重音、音节划分、连读等规律性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词汇学习习题化,以中考题型为参考,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词汇记忆和 词形变化。如:首字母提示、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英汉互译等。 设置试题时可分层次和梯度,以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上海小学英语一年级学科基本要求

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一年级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编写说明 为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秩序的指示精神,优化幼小衔接的研究与实践,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制各学科一年级教学基本要求,突出“控制要求”“把握节奏”“培养习惯”“丰富形式”“优化环境”等指导思想。 《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一年级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现行《英语》(牛津上海版)一年级第一、二学期教材单元的内容与要求为依据,加入第一学期“学习准备期”自组内容与要求,呈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英语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 每个学期的教学基本要求包括“概述”、“学期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三部分。“概述”呈现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概要及其课时设置。“学期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1-2年级年段目标为依据进行细化。学期“内容与要求”中的“单元目标”是在学期教学目标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各单元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以《英语》(牛津上海版)一年级第一、二学期教材单元作为“学习内容”;从语言运用、学习策略、语言文化三个方面阐述“学习要求”,并提供课时分配建议。 “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评价和管理等视角提出落实教学基本要求的总体建议。 “教学设计举隅”部分提供了若干教学设计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一年级英语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及其实践导向。 《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一年级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由祁承辉主编,戴佐欣、赵文颖、张颖莹、赵健、朱丽莉、朱峻共同参与编写。

【教学基本要求(第一学期)】 一、概述 小学英语学科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包含4个主题单元(Module),即:1. Gettingtoknowyou2.Me,myfamilyandfriends3.Placesandactivities4.The naturalworld。每个主题单元各包含3个课时单元(Unit),每个课时单元由4-5个学 习栏目组成。 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入学的起始阶段,增设为期四周的“学习准备期”,按照《英语》(牛津上海版)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主题,选取并整合部分材料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儿歌、童谣、动画、故事、歌曲等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凸显童心和童趣、情趣和兴趣,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并感受英语语言,并为之后的系统学习做好准备。 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小学一年级每周有2课时的英语课,一年级第一学期共计36课时(按18周/学期计算)。其中8课时为“学习准备期”,其余教学内容约需24课时,另有4课时用于复习巩固和主题活动类的教学内容。 二、学期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心,养成英语学习的正确习惯。 (1)尝试倾听、仿说以及与他人用英语会话。 (2)知道和逐步适应英语课堂基本学习常规。 2.初步形成模仿英语的能力。 (1)能借助直观媒介听、读简单的单词和句子。 (2)能用英语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包括问答、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等)。 3.初步具有学习策略的意识。 (1)能借助直观媒介学习词汇、句子与对话。 (2)能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4.初步具有语言差异意识。 (1)能了解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差异。 (2)能初步感受中西方文化习俗(譬如:购物等)。

[课改,英语,课堂]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效改革,通过采取科学的改革措施,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其在教学中存在很大难点,学生对于学习英语自信心不足,缺乏兴趣,基础差,进度跟不上,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对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进而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效率,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为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1.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1.1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进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教师应对45分钟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划分,课堂的前十分钟用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在进行简单复习之后,教师开始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并且在下课前的15分钟对本堂课的新知识进行总结,进而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堂课的重点知识是什么,这对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有很大帮助。此外,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教师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通过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对新知识进行更好的消化,进而有助于建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非常重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问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相应提问[2]。像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提问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果提问英语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则将会因回答不了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回答相应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夯实英语基础,促进学生更长远地发展。 1.3构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导致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深沉和紧张,进而给学生造成紧张感,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不利于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 1998 年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流程图.docx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怎样搞好课堂教学,上一堂节奏快,密度大,效果好的课是老师们反复思考努力追寻的目标之一。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的设计是必要的。 一、课前准备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现在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 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 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 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 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1)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 2)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 3)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是我常用的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展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为指导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特制订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作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审查和选用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目的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五六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注: 1)小学英语的话题范国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2)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以话题范围为主、总量控制在600-700单词、本教学要求对词汇不作具体规定. 四、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五、教材与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语感;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诊备和技术,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六、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一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基本不采用书面测试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要贴近学生生活。笔试主要考查听和读的技能。 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策略初探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策略初探 随着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教师的观念也随之改变,课程实施者的创造性工作多了,学生的生活更有朝气了,课堂教学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为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不断进步和学习,下面我就从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出几点自己的教学体会。一、重视预习作业的作用大部分学生自觉性、独立性比较差,在学习上都是处于被动的角色,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一旦老师不要求预习或者预习要求不够具体,也没有及时检查,那么,预习就是一句空话,课堂教学必然费时费力。学生只有在课前预习了,才能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哪些比较简单,自己能够掌握,哪些是自己不太明白的,这也正是这节课需要认真听的地方。英语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每单元都有许多新单词,对于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单词就是个大难题。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不能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教单词,这些学生不会读,也听不懂,而且学生上课都是比较情绪化的,一旦听不懂,他就没有信心没有耐心再继续听下去了。就我个人而言,设计的预习作业主要有:1.词汇方面:单词拼读(World spelling)、词组认读(Recognition of phrases)、":.cssyq.co" ="" class="">句子认读(Recognition of sentences)。 2. 阅读方面:寻找主题句/段落大意(Finding the topic sentences)、学习重点句子(Study of key sentences)。另外,可以把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设计成填空、选择的形式,题量适中,一般4-5题,适合学生独立完成,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要及时检查预习作业,以便有效分析和统计学生的预习情况,清楚学生在这节知识上哪些地方理解上存在问题,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的有的放矢。久而久之,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不再“怕开口”了,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预习。“预习”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英语的能力。二、提高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讲课教案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列常用短语A be able to do sth. 能,会 along with 和…一起,除了…之外 be about to do sth. 刚要,即将 not only…but also 不但而且 above all 首先,尤其是 amount to 总计,等于 have access to 有…的机会,有…权利 be angry with 生(某人的)气 by accident 偶然 one after another 一个接一个地,接连地according to 根据。按照 one another 相互 on account of 因为,由于 be anxious about 为…而忧虑 take into account 把…考虑进去 any but 除….之外人和事(物),绝非accuse of 指控,控告 apart from 除…之外 be accustomed to 习惯于 appeal to 吸引,呼吁,上诉 adapt to 适应 apply to 应用 add to / add… to 为…增添,增加 apply for申请 add up to 合计达 as…as 象…一样 in addition 另外,加之 as for / to 至于,关于 in addition to 除…之外,(还)) as if / as though 好像,仿佛 adjust to / adjust …to 适应于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in advance 预先,提前 as / so long as 只要,如果 gain / have an advantage over 胜过,优于 as well 也,又 take advantage of 利用,趁….之机 as well as 也,既…又 be afraid of 害怕 aside from …暂且不谈,除…之外 again and again 反复地,再三地 ask for 要,要求 once again 再一次 assign sth. to sb. 分配,布置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反思2篇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反思2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反思2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反思一 实行高效课堂以来,我从期盼——质疑——探索——赞同,觉得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从自己的内心到对历史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走出教师心里屏障 十一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到六道河中学观摩、听课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时间内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导学案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的历史课堂正是通过:基础知识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得。 三、课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1、课前展示:应该在上课之前安排某一个同学根据本节课的需要,有

针对性的安排学生进行激情展示。若需要激趣,可安排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故事等;若学生有能力可说突破难点,可安排学生有梯度的复习需要的知识等。 2、学生课堂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完成的状况。上课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更能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间互相帮助,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讲题中,学生更能找到自信。 3、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使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 4、激情点评,最好是脱稿,此环节让学生有了对题相应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讲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环节明确,达到对题的方法的总结和对知识点的归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得自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总之,对于高校课堂我虽然曾经也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也怕学生虽然上课讨论的很积极,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能融入到新课堂中,是否真正的讨论过导学案中的问题。但是经过实践,我如释重负,学生的整体水平不但没有下降,还稍有提高。这也是让我最为高兴和欣慰的地方。另外,改革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导学案的编写我自己还有很多困惑的地方;课堂上一些新课、习题课、复习课、具体操作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提高上来;怎么能让那些爱学习的学生更加喜爱学习并帮助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同学等等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有收获。 反思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