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

中国报告网

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https://www.doczj.com/doc/524732184.html,

?【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

?【出版日期】2016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有关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为了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港口码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港口码头行业相关概述

1.1.1 港口的定义

1.1.2 港口的功能

1.1.3 港口码头的分类

1.2 港口其它的相关介绍

1.2.1 港口的水域

1.2.2 港口码头泊位

1.3 港口码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3.1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港口行业管理体制

(2)港口行业整体布局规划

(3)港口行业政策与法律法规

1.3.2 港口码头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宏观经济对港口码头的影响

1.3.3 港口码头产业环境分析

(1)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状况

(2)全国水路运输运行状况

1.3.4 港口码头行业口岸环境分析

(1)中国口岸发展概况分析

(2)主要水运口岸情况分析

(3)中国保税区情况分析

第二章:国际港口码头业发展状况

2.1 国际港口码头业概况

2.1.1 国际港口的发展概况

2.1.2 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状况

(1)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

(2)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

(3)国际油轮运输市场

2.2 欧美港口码头业发展

2.2.1 欧洲港口码头业发展状况

(1)欧洲港口码头业发展概况

(2)欧洲主要港口发展现状

2.2.2 美国港口码头业发展状况

(1)美国港口码头业发展概况

(2)美国主要港口发展现状

2.3 亚洲港口码头业发展

2.3.1 亚洲港口码头业发展概况

2.3.2 亚洲主要港口发展现状

(1)新加坡港

(2)香港港

(3)釜山港

(4)高雄港

(5)迪拜港

(6)东京港

(7)横滨港

第三章: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1 中国港口码头业发展状况

3.1.1 港口码头行业发展现状

3.1.2 港口城市互动发展分析

3.1.3 港口码头业面临的问题

3.1.4 港口企业发展模式及趋势

(1)港口企业主要发展模式

(2)港口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3.1.5 中国港口行业周期分析

(1)中国港口行业周期现状

(2)未来港口周期性趋势分析

3.2 港口码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3.2.1 港口码头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3.2.2 港口码头行业供给现状分析

3.3 中国港口码头业建设情况

3.3.1 集装箱港口建设策略分析

(1)泛渤海经济圈

(2)长三角经济圈

(3)珠三角经济圈

3.3.2 沿海及内河港口建设情况

3.3.3 中国港口码头建设投融资分析(1)港口码头建设投资分析

(2)港口码头建设融资策略

3.4 中国港口码头运行情况分析

3.4.1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发展状况

(1)港口运行特点分析

(2)港口企业运行情况

3.4.2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行数据分析(1)港口码头行业运营情况

(2)主要港口码头运营情况

第四章: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区域发展分析4.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发展分析

4.1.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发展概况

4.1.2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竞争合作分析4.1.3 环渤海地区重点港口运行分析(1)大连港

(2)营口港

(3)天津港

(4)秦皇岛港

(5)青岛港

(6)烟台港

(7)日照港

4.2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发展分析

4.2.1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发展概况

4.2.2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竞争合作分析4.2.3 长三角地区重点港口运行分析(1)上海港

(2)宁波-舟山港

(3)连云港

(4)南通港

(5)镇江港

(6)南京港

(7)苏州港

4.2.4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规划

4.3 珠三角地区港口群发展分析

4.3.1 珠三角地区港口群发展概况

4.3.2 珠三角港口群竞争合作分析

4.3.3 珠三角地区重点港口运行分析

(1)广州港

(2)深圳港

(3)珠海港

(4)汕头港

4.3.4 珠三角地区港口群规划

4.4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发展分析

4.4.1 东南沿海港口群整体发展形势

4.4.2 东南地区重点港口运行分析

(1)厦门港

(2)福州港

4.4.3 海峡西岸港口群规划

4.5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发展分析

4.5.1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发展概况

4.5.2 西南沿海地区重点港口运行分析

(1)湛江港

(2)防城港

(3)北海港

(4)钦州港

4.5.3 北部湾港口群规划

4.6 长江水系内河港口发展分析

4.6.1 长江水系内河水运发展概况

4.6.2 长江水系内河港口发展概况

4.6.3 长江水系内河重点港口运行分析

(1)重庆港

(2)武汉港

(3)芜湖港

(4)安庆港

(5)马鞍山港

4.6.4 长江水系内河港口发展规划

4.7 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发展分析

4.7.1 珠江水系内河水运发展概况

4.7.2 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发展概况

4.7.3 珠江水系内河重点港口运行分析

(1)南宁港

(2)贵港港

(3)梧州港

(4)肇庆港

(5)佛山港

4.7.4 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发展规划

第五章:中国港口物流发展及国外模式借鉴分析

5.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情况分析

5.1.1 港口物流主要内涵分析

5.1.2 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5.1.3 现代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5.1.4 我国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5.1.5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5.2 港口功能转变与物流体系构造分析

5.2.1 现代港口功能的转变分析

5.2.2 港口物流系统的构造分析

(1)基础设施子系统

(2)物流信息子系统

(3)物流运营子系统

(4)临港产业子系统

(5)协调支持子系统

5.2.3 港口物流子系统间的关系

5.3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5.3.1 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5.3.2 鹿特丹港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5.3.3 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5.3.4 新加坡港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5.3.5 东京湾港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5.4 港口物流合作与竞争框架体系分析

5.4.1 国内外港口物流竞争与合作现状分析

5.4.2 港口物流竞争与合作理论及述评分析

5.4.3 中国港口物流合作与竞争框架体系分析(1)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分析

(2)港口腹地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分析

(3)港口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分析

(4)沿海与内河港口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分析(5)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分析

第六章:港口码头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6.1 国际港口码头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6.1.1 国际港口码头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6.1.2 国际港口码头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6.1.3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分析

6.2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6.2.1 各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情况

(1)中国交通运输结构分析

(2)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3)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分析

(4)港口码头行业的竞争地位

6.2.2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竞争格局

(1)中国三大港口群的竞争格局

(2)集装箱港口竞争格局分析

(3)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分析

6.2.3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的竞争趋势

6.3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替代分析

6.3.1 公路运输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公路货运发展情况分析

(2)公路水路运输替代性分析

6.3.2 铁路运输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铁路货运发展情况分析

(2)铁路水路运输替代性分析

6.3.3 民航运输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民航货运发展情况分析

(2)民航水路运输替代性分析

6.3.4 管道运输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管道运输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2)管道水路运输替代性分析

第七章:中国集装箱港口市场竞争力分析7.1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分析

7.1.1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1)基本面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2)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3)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说明

7.1.2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分析

(1)基本面标杆评价法分析

(2)供应链标杆评价法分析

7.1.3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标杆评价法汇总

7.2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发展模式分析

7.2.1 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竞争模式分析(1)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分析

(2)集装箱港口的功能拓展分析

(3)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竞争案例分析7.2.2 基于多式联运的港口竞争模式分析(1)集装箱港口多式联运模式分析

(2)多式联运国际发展经验借鉴

7.2.3 基于区域经济竞合关系的竞争模式分析(1)国外集装箱港口竞合模式分析

(2)我国港口区域规划现状分析

7.3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7.3.1 集装箱港口国际竞争力提升要素分析(1)宏观层面要素分析

(2)中国层面要素分析

(3)微观层面要素分析

7.3.2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分析

第八章:中国港口码头关联行业发展分析

8.1 船舶制造行业发展分析

8.1.1 船舶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8.1.2 船舶制造行业生产情况

8.1.3 船舶制造行业需求情况

8.1.4 船舶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8.1.5 船舶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8.2 集装箱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8.2.1 集装箱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8.2.2 集装箱制造行业生产情况

8.2.3 集装箱制造行业需求情况

8.2.4 集装箱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8.2.5 集装箱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8.3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8.3.1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规模分析

8.3.2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生产情况

8.3.3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需求情况

8.3.4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8.3.5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8.4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8.4.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8.4.2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生产情况

8.4.3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需求情况

8.4.4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8.4.5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8.5 铁矿采选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8.5.1 铁矿采选行业规模分析

8.5.2 铁矿采选行业生产情况

8.5.3 铁矿采选行业需求情况

8.5.4 铁矿采选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8.5.5 铁矿采选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第九章:中国港口码头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9.1 中国重点港口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1.1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2 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3 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4 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5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码头资源情况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6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7 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8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9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10 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11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9.1.12 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13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14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1.15 重庆港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2 重点集装箱码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2.1 锦州新时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4)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5)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6)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7)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9.2.2 营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4)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5)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2.3 营口新世纪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码头信息化建设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4 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5 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4)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5)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6 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2.7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4)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5)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8 厦门港务集团海天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4)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5)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2.9 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码头地理位置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10 赤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3)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4)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3 重点滚装码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3.1 大连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4)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5)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6)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3.2 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4)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5)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6)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3.3 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3.4 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4)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5)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3.5 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沌口滚装码头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态

9.4 重点油港码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4.1 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4.2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油港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3)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4)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5)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4.3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港务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4.4 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8)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9)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10)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11)企业业务网络分析

(12)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3)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9.4.5 湛江港石化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5 重点矿石码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5.1 上海罗泾矿石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4)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5)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6)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5.2 厦门港石湖山码头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5.3 天津港远航矿石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机械设备能力分析

(3)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4)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5.4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4)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5)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5.5 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海港务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码头自然条件分析

(3)码头作业能力分析

(4)码头吞吐能力分析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十章:中国港口码头行业投资分析与前景预测

10.1 港口码头行业投资风险与建议

10.1.1 港口码头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港口码头行业壁垒

(2)港口码头盈利模式

(3)港口码头盈利因素

10.1.2 港口码头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0.1.3 港口码头行业投资建议

10.2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投资分析

10.2.1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投资建设情况

10.2.2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10.2.3 港口码头资金构成和投资方式

10.3 港口码头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0.3.1 世界港口码头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0.3.2 中国港口码头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0.4 “一带一路”背景下港口码头行业投资机遇及发展前景

10.4.1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

10.4.2 “一带一路”战略受益港口群

10.4.3 “一带一路”战略下港口建设投资规模

10.4.4 “一带一路”战略下港口发展前景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港口码头的功能

图表2:港口的分类

图表3:码头的分类

图表4:中国港口群规划

图表5:中国五大区域港口布局图

图表6:《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图表7: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归纳

图表8: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归纳

图表9:港口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图表10:2007-2015年美国经济成长态势分析(单位:%)

图表11:2007-2015年欧元区部分国家GDP增速下滑(单位:%)

图表12:2015年日本、韩国GDP增速下行(单位:%)

图表13:2005-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图表14:2008-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

图表15:2006-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单位:元,%)

图表16:2006-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单位:元,%)图表17:2011-2015年旅客运输量累计同比增速(单位:%)

图表18:2015年各种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单位:%)

图表19:2011-2015年货物运输量累计同比增速(单位:%)

图表20:2015年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所占比重(单位:%)

图表21:2015年分地区公路水路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单位:万元)

图表22:2006-2015年全国水路货运量变化分析(单位:亿吨)

图表23:2015年中国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24:2015年中国保税区各贸易方式比重图(单位:%)

图表25:2015年中国保税物流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26:2015年中国保税物流园区各贸易方式贸易额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27:2015年中国保税物流园区各贸易方式比重图(单位:%)

图表28:2015年中国保税港区主要经济指标列表(单位:亿美元,%)

图表29:2015年中国保税港区各贸易方式比重图(单位:%)

图表30:201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二十大港口排名(单位:万TEU)

图表31:2011-2015年CCFI和SCFI综合指数走势

图表32:2000-2015年干散货运输运价走势

图表33:2011-2015年波罗的海油运价格指数走势

图表34:横滨港入港船舶(单位:艘,吨,%)

图表35:2011-2015年横滨港海运进出口货物(单位:吨,TEUs,%)

图表36:2011-2015年横滨港贸易额(单位:百万日元,%)

图表37:2015年全国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单位:亿吨)

图表38:2015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TEU的港口(单位:万TEU)

图表39:中国港口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40:2000-2015年全国进出口增长速度变化情况(单位:%)

图表41:2011-2015年中国航运景气度指数及走势

图表42:2011-2015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及走势

图表43:2015年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单位:个)

图表44:2011-2015年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构成(按用途分,单位:个)

图表45:2011-2015年全国港口码头建设情况(单位:个,万吨)

图表46:2011-2015年港口企业景气状况

图表47:2015年港口企业经营指标景气指数

图表48:2006-2015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增长趋势(单位:亿吨,%)

图表49:2006-2015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增速变化(单位:万TEU,%)

图表50:2015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单位:亿吨)

图表51: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TEU的港口(单位:万TEU)

图表52:2015年主要港口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单位:%)

图表53:环渤海主要港口竞争模型

图表54:环渤海主要港口竞合模型

图表55:2001-2015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56:2001-2015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57:2001-2015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58:2001-2015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59:2001-2015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60:2001-2015年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61:2001-2015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62:2001-2015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63:2001-2015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64:2005-2015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65:2001-201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66:2001-201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67:2001-201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图表68:2006-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69:2001-2015年连云港货物吞吐量走势变化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0:2005-2015年南京港货物吞吐量(单位:百万吨,%)

图表71:2001-2015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2:2001-201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73:2001-2015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4:2001-2015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75:2001-2015年珠海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6:2001-2015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7:2001-2015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

图表78:2001-2015年福州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9:2001-2015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变化走势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80:2011-2015年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走势

图表81:2011-2015年长江主要干散货运价指数

图表82:2011-2015年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走势分析

图表83:港口物流子系统关系示意图

图表84:2015年各种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单位:%)

图表85:2011-2015年货物运输量累计同比增速(单位:%)

图表86:2015年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所占比重(单位:%)

图表87:各种运输方式优劣性比较

图表88:各种运输方式能力的排名

图表89:中国港口类型

图表90: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排行

图表91:2011-2015年全国公路货物运量及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92:2005-2015年中国铁路总货运量趋势图(单位:亿吨,%)

图表93:2005-2015年中国铁路货物发送量趋势图(单位:亿吨,%)

图表94:2008-2015年民航货邮运输量(单位:万吨,%)

图表95:2008-2015年民航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单位:万吨,%)

图表96:2007-2015年中国管道运输货运量(单位:亿吨)

图表97:2007-2015年中国管道运输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图表98: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基本面指标

图表99:集装箱港口竞争力供应链评价指标

图表100: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航班密度一览表

图表101: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航道水深一览表

图表102: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经济腹地一览表

图表103:主要集装箱码头操作效率比较表(单位:TEU/H)

图表104:深圳盐田港区提供增值服务种类一览表

图表105:我国八大集装箱枢纽港费用标准(单位:元)

图表106:我国八大集装箱枢纽港海关收费标准(单位:元/票)

图表107:上海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08:深圳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09:大连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10:天津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11:青岛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12:宁波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13:厦门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14:广州港道路交通集疏运情况

图表115: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标杆

图表116:2005-2015年船舶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从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家,人)

图表117:2005-2015年船舶制造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及增长率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图表118:2007-2015年船舶制造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变化趋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119:2007-2015年船舶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走势(单位:亿元,%)

图表120:2007-2015年船舶制造行业销售产值及增长率变化情况(单位:亿元,%)……略

图片详见报告正文??(GY LX)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有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决策风险。

报告样本

下文试读版本来自其他行业,

仅用于说明报告内容和形式。

第四节顺丁橡胶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2013年顺丁橡胶以丁二烯为单体,采用不同催化剂和聚合方法合成。目前,我国顺丁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制鞋、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以及ABS树脂的改性等方面,其中轮胎制造业是我国顺丁橡胶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比约70%。

二、顺丁橡胶产业链模型分析

1.上游

丁二烯通常指1, 3-丁二烯,又称乙烯基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目前,世界丁二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混合C4馏分中抽提得到,这种方法价格低廉,经济上占优势,是目前世界上丁二烯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从炼油厂C4馏分脱氢得到,该方法只在一些丁烷、丁烯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白酒历史悠久,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通常情况下,人们按香型将白酒划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五种类型。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94万千升,同比增长24.38%。四川已经替代山东成为我国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7.5%。 从产品构成来看,浓香型白酒在市场中占统治地位,占总产销量的70%以上;而出厂价格5~30元的低价白酒是主流,约占55%;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低度酒亦成为发展趋势。 2007年国内白酒销量485万千升,略小于同期产量,处于攻略大于求的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我国白酒消费呈现数量减少、度数降低的趋势。而啤酒和葡萄酒等替代品的蓬勃发展,更压缩了作为烈性酒的白酒的生存空间。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白酒消费明显高于收入水平更高的东、南方地区,这表明消费习惯才是推动白酒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收入只是将需要变成有效需求的催化剂而已。 30~55岁的男性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而30岁以下男性由于选择面较广,消费占比并不高。自用和请客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而用来送礼的人不足20%。 口感、价格、品牌是影响人们白酒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调查结果也显示精美包装也有助于购买。从价格方面来看,中低价格的白酒是消费的主流,而高档白酒消费占比非常低。 包装和粮食是白酒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分别占40%和20%左右。白酒制造业在面对极其分散的粮食和包装物供应商时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对于

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毛利率,我们认为生产成本并未我们关注的最主要因素。 酒店依然是白酒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当前白酒的零售终端价格一般相当于其出厂价的2倍,正是由于整个白酒行业的暴利,使得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之间并没有出现激烈的争夺利润的情况。著名白酒生产企业对下游渠道亦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行业结构: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九五”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九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23%;“十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1984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产量的45%,2006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总产量降至8.6%,烈性酒在整个饮料酒的比例日趋合理。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对白酒行业调整的力度加大。 目前,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已见成效,白酒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高中档产品增加,低档产品比例下降。2003年白酒行业开始缓慢复苏,1999年,前20位白酒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只占整个行业的26%,利润占行业的55%,到2006年前20位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已53.73%,占利润比重64.53%。 从香型、酒度、酒质看行业结构。香型是按照白酒的感官品评和理化成份确定的典型。目前,我国白酒分为11种香型,其中主要包括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和兼香型等。 在目前市场上,浓香型占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在60%,清香占12%,酱香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分拆 所属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至科创板上市的预案 2019年12月18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议案》、《关于公司所属企业分拆上市符合<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的议案》等。根据上述决议和《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法规,参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 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8 年修订)》,公司编制本预案。 一、重大事项提示 (一)本次分拆对公司的影响 1、本次分拆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物流与物资贸易等,目前各项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重工”)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之间保持高度的业务独立性,本次公司分拆铁建重工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

称“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分拆”)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 2、本次分拆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仍将控股铁建重工,铁建重工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仍将反映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尽管本次分拆将导致公司持有铁建重工的权益被摊薄,但是通过本次分拆,铁建重工的发展与创新将进一步提速,进而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的整体盈利水平。 3、本次分拆对公司股权结构影响 本次分拆不会导致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更。 (二)本次分拆尚需履行的批准程序 截至本预案公告日,本次分拆尚需表决通过或核准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1、本次分拆相关议案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铁建重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相关议案尚需铁建重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批准。 二、重大风险提示 (一)审批风险 本次分拆尚需满足多项条件方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取得公司股东大会对本次分拆方案的正式批准、履行上交所和中国证监会相应程序等。本次分拆能否获得上述批准或核准以及最终获得相关批准或核准时间,均存

2020-2025年中国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错位竞争策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2020-2025年中国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错位竞争策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错位竞争策略概述 (8) 第一节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错位竞争策略研究报告简介 (8) 第二节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错位竞争策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9) 一、研究原则 (9) 二、研究方法 (10) 第三节研究企业错位竞争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1) 一、重要性 (11) 二、研究意义 (11)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工业制造数据系统概述 (13) 第二节我国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工业制造数据系统所处行业分类及依据 (14)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14)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4) 四、行业技术特点 (17) (1)非标定制化 (17) (2)柔性化 (18) (3)智能化 (18) 五、行业进入壁垒 (18) (1)技术壁垒 (18) (2)客户资源壁垒 (19) (3)人才壁垒 (19) (4)资金壁垒 (19) 六、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19)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及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19)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下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19)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 一、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20) 二、工业制造数据系统市场发展状况 (21) 第四节2019-2020年我国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1) 一、行业竞争格局 (21)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22) (1)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22) (2)Synatec公司 (22) (3)Sarissa公司 (23) 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先惠技术 (23) 一、2020年公司经营情况 (23) 二、公司的竞争优势 (24) 三、公司的竞争劣势 (26) 第六节2020-2025年下游需求应用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26) 一、汽车行业整体供求状况 (27)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xx年工作总结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xx年工作总结 一.酿酒行业运行概况 xx年,酿酒行业的广大职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 __的 __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和“ 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 __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按照十五规划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全行业又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表现在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稳步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中高档产品占有相当比例;酒类产品继续向低度化发展,低度产品占有己上升到80%以上,低酒精度、高营养的啤酒、黄酒、干型葡萄酒己占饮料酒总数的90%以上;新品种、新风味的酒类产品已成为行业的增长点,继续向多样化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品牌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发展中,加大了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持续的竞争力;酒类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去年,利润和税金都有较大的增长;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己成为xx年的一大热点,海外资本促使市场竞争白热化。 啤酒行业,1一12月份产量为2910.05万干升,同比增长15.20%;实现销售收入623.94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利润30.00亿元,同比增长32.72%;上缴税金111.35亿元,同比增长13.10%;利税合计141.35亿元,同比增长16.82%。葡萄酒行业,l一12月份产量为36.73

万干升,同比增长14.70%;销售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7.06%; 实现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且207%;上缴税金9.30亿元,同比增长430%;利税合计17.75亿元,同比增长7.84%。果露酒行业,全年预计产量25万千升,同比增长15%以上。1一12月份销售收入对. 对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39.00%; 上缴税金3.33亿元,同比增长69.45%;利税合计5.15亿元,同比增长25.61%。综观一年来的行业动态,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革,大部分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愈来愈强,行业的发展日趋合理健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表现在: (一).啤酒工业虽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仍呈发展势头。 xx年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业掀起第二次并购高潮,啤酒关税降为零,国内品牌啤酒是否会受到冲击;啤酒原料、能源大幅提价,行业经济效益能否保持稳定;啤酒生产企业集团化、规模化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小企业如何生存等等问题,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一年即将过去,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年初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已得到化解,xx 年中国啤酒工业形势大好,啤酒产量以较大幅度增长;产品销售收入稳中有升;虽然原料价格提升,但行业经济效益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外资并购持续高涨、内资强强联合成效显著;关税降低对进出口并未构成影响;质量、品种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装备国产化的趋势发展较快;啤酒营销逐渐步入现代化管理的轨道。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第一篇公司背景分析 (2) (一)企业的发展变革 (2) (二)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情况 (2) (三)企业的基本经营业绩,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 (2) 第二篇会计报表分析 (4)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4) (二)利润表分析 (18)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23) 第三篇财务效率分析 (31) (一)盈利能力分析 (31) (二)营运能力分析 (35) (三)偿债能力分析 (38) (四)发展能力分析 (41) 四篇杜邦分析模型 (46) 因素分析 (47) 第五篇结论及未来展望 (49) (一)取得业绩 (49)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50) (三)未来展望 (51)

第一篇公司背景分析 (一)企业的发展变革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是一家在中国北京市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国资委于2007年8月17日批准,有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本公司,并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100000000041302。本公司及子公司(统称“本集团”)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及咨询、物流贸易、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截至2013 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233,754.15万股,公司注册资本为1,233,754.15万元。 (二)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情况 公司的控股股东人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持7,566,245,500.占比61.33%。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企业的基本经营业绩,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从本年度财务报告的有关信息,可以了解到,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78,959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结合股份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事故管理”包含对生产安全伤亡事故、险性事件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管理。 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险性事件是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是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识别、预防、消除和整改的管理行为。 第三条对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划分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 30 人及以上人员死亡的事故; 2.重大事故,指造成 10~29 人死亡的事故; 3.较大事故,指造成 3~9 人死亡的事故; 4.一般事故,指造成 1~2 人死亡的事故。 第四条险性事件主要包括: 隧道塌方;模板、支架垮塌;支立钢筋结构倒塌;梁体、提运架梁设备、铺轨机、起重设备(塔吊、吊车等)倾覆;地下工程施工引起地面沉陷及附着物受损;在施边坡滑塌;深基坑坍塌;生产、生活区火灾;铁路交通事故;在建铁路工程溜车;危爆物品丢失、爆炸等。 第五条重大事故隐患主要指可能导致群伤群亡事故的潜

在风险,其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进行整治方能排除。比如季节性施工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带来的风险,如果安全教育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合理,管理不作为,容易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 第六条对发生事故(事件)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不力的单位主管领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事故等级,由其上一级单位分别进行处理。 (一)对集团公司、公司主管领导的处理: 1.发生 1 起特别重大事故,撤职; 2.发生 1 起重大事故,免职降为副职,可继续履行原岗位职责; 3.发生亡人事故,股份公司约谈。 4.一年内,发生 3 起一般事故视同 1 起较大事故,2 起较大事故视同 1 起重大事故,1 起重大事故、1 起较大事故、1 起一般事故的叠加视同 1 起特别重大事故。 (二)对工程公司主管领导的处理: 1.发生 1 起重大及以上事故,撤职。 2.一年内发生 1 起较大事故加 1 起险性事件,免职降为副职,可继续履行原岗位职责。 3.一年内,发生 2 起险性事件视同 1 起一般事故,2 起一般事故视同 1 起较大事故,2 起较大事故视同 1 起重大事故。 (三)对项目部主管领导的处理: 1.发生 1 起较大及以上事故,撤职,并处行政降级。 2.一年内发生 1 起一般事故加 1 起险性事件,免职降为副职,可继续履行原岗位职责。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科研咨询、工程监理、资本经营、金融信托、资源开发和外经外贸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国家建设部批准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进出口企业资 格证书。2000年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获得英国皇家UKAS证书。200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香港品质保证局质量/环保/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国际资格证书。作为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连续七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2年排名世界企业500强第112位,排名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第39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位。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变更为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1989年7月,铁道部撤销基本建设总局,组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0年9月,与铁道部“脱钩”,整体移交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2003年4月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11月,成为首批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试点企业。2007

年9月12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2月3日和12月7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12年底,职工总数为287813人,其中在岗职工234219人,管理人员154528人。中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6095人,股份公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4294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71人,高级工程师9326人,高级会计师919人,高级经济师971人。拥有高层次技术专家64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 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名、国家勘测设计大师5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员285名。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经营业务的运营主体,拥有下属子、分公司48家和其它项目机构,主要分布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并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公司办事处、代表处和项目部等境外机构。具体包括中铁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六局、七局、八局、九局、十局、大桥局、隧道、电气化局、建工、港航局、航空港、上海局等17家施工企业集团;中铁二院、设计咨询、大桥院、西北院、西南院、华铁咨询等6家勘察设计科研企业;中铁山桥、宝桥、科工、装备等4家工业制造企业;中海外、中铁国际、委内瑞拉分公司、老挝分公司、东方国际分公司等5家国际业务公司;以及中铁置业、资源、信托、物贸、交通投资、建设投资、海西投资、中原投资、成都投资、昆明投资、青岛投资、北方投资和建设分公司等10余家房地产、金融、投资管理公司。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

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我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调查业在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目前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更使市场调查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我国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调研企业数目还很少,绝大多数调研企业是在1990年以后成立的。1996-2000年这5年期间,国内调研公司的建立达到历史高峰;2001-2005年,新出现的调研企业数有相当回落;2006年以后这三年期间新公司数就更少了,几乎恢复了1990年以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国内调研公司的数目至今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并且这一涨落的规律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几个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调研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北京的企业数最多,后面三个城市依次递减。并且这四个城市拥有的调研公司数目占到国内总数的60%以上,体现了地域分布的高度集中性。这种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也体现了不同地区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差异。一般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市场调研业也相对发达,且业务质量较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要好 入世之后,面对国际调研业的挑战以及各种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引进,国内调研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相对宏观层面上的调研业务有:收集社会资料,对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和监督,了解社会民众对政府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等,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在我国,市场调查业尽管从数量上看有了长足发展,但这与我国具有13亿人口大市场相比,与经济发展要求相比尚有相当大差距,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产业,面临很多问题:

(1)在调查手段和统计技术方面,中国的市场调查业应该还处于学习阶段。由于市场调查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其业务操作基本上还是模仿西方企业的做法。目前,本土从事市场调查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对调查手段和统计技术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市场动态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在抽样标准与置信度的确定、误差的控制方面,不论是客户还是调查公司很少作明确的界定。 (2)在市场调查意识方面,我国的市场调查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市场调查公司也缺乏自我形象推销和塑造自我优势的意识等等。 (3)在行业规范方面,我国的市场调查行业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行业形象不佳在服务产品品牌方面,我国的市场调查业缺乏自身市场定位意识和有力的产品。目前许多市场调查公司所从事的调查业务,大多被动跟随客户的要求,调查介入面广却缺乏专攻方向,因此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不规范,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行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组织制定全国市场信息调查业的发展规划,引导、促进国内市场信息调查业的健康发展。让他们组织制定市场信息调查业行为规范和执行标准,包括从业人员的资质标准、从业企业的资质标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等;监督行业行为,提高行业门槛,维护行业秩序;组织市场调查业者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组织市场信息调查业者的国际交流活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使我国的市场信息调查业,尽快跟上国际业界的发展步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总是要在悲剧发生过后才来组织立法,这就加大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

国内市场调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对策与战略 摘要:调查研究行业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其发展现状及前景对于各行各业的信息获取、战略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国内调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最终对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本文不仅对正在快速增长的国内调研业中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以往相关研究鲜有涉及的方面展开了自己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述。 关键词:市场调研业;调研服务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market research i ndustry is an indicator of a nation’s economy. Nonetheless,there is little systematic and concrete research about this industry in China.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arket research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to remove these obstacles.Besides,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rospects of this industry are analyzed and forecasted. Keywords:market research industry;market research service 在国外,市场调研行业及关于这个行业的研究都已相当发达和成熟。相比之下,我国调研业的发展虽然速度快但仍差距很大,相关研究也零散而不系统,有些内容甚至完全缺失。作为国民经济是否繁荣发达的标志之一,市场调研业发展的健康与否对于一个国家其他各行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国内调研业现状概述 目前国内调研业的现状可概括如下:起步晚,规模偏小,地域发展不平衡,业务面较窄,经验欠缺,现实需求不足,收费及服务标准不一致,缺乏成熟完善的行业规范和管理。另外,专业人才匮乏、调查分析技术水平较低这些因素使本应成为知识密集型的国内调研业目前还基本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尤其绝大多数内资调研企业迄今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也还仅仅是原始或粗加工的数据,与发达的国外调研服务相比远没有达到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程度。这些都是该行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与国外调研业相比,国内该行业发展中唯一明显有利的因素便是市场的巨大潜力,它意味着发展前景的乐观性。 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关于我国调研业发展现状的概括,我们可将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整个行业发展环境的不利性 外部环境的不利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内资企业普遍调研意识差;第二,国内的经济环境还很不成熟,关系强于一切的风气使调研的作用和意义被弱化;第三,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导致个人不敢轻易接受调查访问;第四,国内调研业缺乏来自政府的归口管理,政策法规跟不上,无法可依。 内部环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业内秩序相当混乱,压价竞争使质量不保是典型表现之一,有些调研机构为了利益甚至弄虚作假、违背职业道德,访员和被访者作弊也始终是一个没有明显改善的问题;第二,产品和服务质量差,表现为数据的可信度和实效性普遍较差,数据加工和分析的层次较浅,出不来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第三,行业协会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管理和指导作用,至今没有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则标准。例如,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无论在数据的质量、分析模型和研究的质量、客服的质量等方面差异都不小。另外,收费也没有一致的标准,目前的做法通常是依据研究项目的调查方式、样本量、人工成本、区域、客户具体的经济实力等因素的不同而收费不同,且外资调研公司在同类业务上要比内资公司平均收费高出20%~50%不等,当然服务的标准和内容也有差异。 2.人才和技术分析能力问题 1998~2006这九年中,内地研究性质的调研企业正式员工数从1998年平均19人逐年增长到2006年的平均90人。2006年为止,研究性质的公司小至50人甚至不到,一般百人左右已经算中等偏上的规模,最大的有几百人(例如CTR已属超大型)。一般情况下,研究人员数量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0%~60%不等。而研究人员中真正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指调研分析工作所需的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知识)的人占全体员工比例就更低,不少所谓的“研究人员”是不具备扎实系统的统计分析类知识背景的。所以,研究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欠缺直接会对调研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产生因果关系式的影响,他们是一个调研企业人力资源中最重要且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 然而这种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是有着综合的社会原因的,主要归结为三点:一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及 国内市场调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陈焱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100036) 216 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09年11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