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环境地质?

地质通报

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第27卷第8期2008年8月Vol.27,No.8Aug.,2008

一定的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作用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会产生特定的环境地质问题[1]。矿山地质环境是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环境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与环境有时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必然破坏矿山地质环境,而地质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破坏矿山资源(如矿区土地

资源、风景景观资源、水资源等),唯有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2]。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社会进步与物质繁荣的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者导致资源毁损、诱发地质灾害、污染矿区环境[3-8]。

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矿业经济健康发

收稿日期:2008-06-02;修改日期:2008-07-02

地调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1/400万中国矿山环境地质编图》

(编号:1212010741505)、《小秦岭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编号:1212010741003)、《典型矿区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方法》(编号:200312300030)、《重点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编号:200412300057)、《全国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编号:200412300056)资助。

作者简介:徐友宁(1963-),男,博士,研究员,从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E-mail:ksdzhj@sohu.com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徐友宁

XUYou-ning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Xi′anCenterofChinaGeologicalSurvey,Xi′an710054,Shaanxi,China

摘要: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

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8)08-1235-10

XuYN.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ntheminegeologicalenvironment:presentstatusandoutlook.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27(8):1235-1244

Abstract:Mineenvironmentgeologicalproblemscausedandaggravatedbymineresourceexploitationarebecomingimportantfactorsaffectingthenormalmineproductionandhumanecologicalenvironmentsafety.Forrealizingthegreenminingobjectiveofcarryingoutresourceexploit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simultaneously,itisnecessarytoreduceandalleviatenegativeinfluencesofminedevelopmentontheminegeologicalenvironmenttothemaximumextentwhilerationallyexploitingandutilizingmineralre-sources.Accordingtotheexperienceandunderstandingofthe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ftheminegeologicalenvironmentinthelasteightyears,the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rising,development,researchsignificance,methodspresentstateandprogressofmineenvironmentalgeologyandproposesthemaindirectionandcontentofthestudyofmineenvironmentalgeologyinthefuture,withanaimofgivingimpetustotheworkofminegeologic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whilepromotingtheresearchonmineenvironmentalgeology.

Keywords:mineenvironmentalgeology;minegeologicalenvironment;investigationandresearch;presentstate;outlook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展的瓶颈之一。目前,中国不断加大、加强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资源压力有望缓解。但是,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作通常会降低采矿权人的收益,加之法规不完善、监管的缺位及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不到位等,导致中国矿山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闭坑及破产矿山遗留的环境地质问题无人买单。新一轮矿业开发热潮当中,部分地区仍在重蹈“先破坏、先污染”的矿业老路。

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和破坏了矿山地质环境,不但直接危害矿山生产,而且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如矿区土地沙漠化、矿区河流污染等)。严重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地质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工作者的任务之一。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资源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它不属于社会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而属于整个人类社会[2]。因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工作。本文试图总结2000年以来,国土资源大调查部署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为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地质环境监管及决策的科学依据,增强企业和公众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和认同,推进“补偿性、循环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业。

1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

矿产资源开发区大多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或崩塌、滑坡、泥石流原生灾害高发的山地区,其开发活动触发和产生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一方面是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人为地质作用使其形成复杂化。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已成为影响和改变矿区地质环境的最活跃、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力,成为加剧矿区地质环境变化的“催化剂”。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9],较大的地质环境容量和良好的地质环境质量有利于矿业的正常生产,脆弱的或恶化的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矿山正常生产。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已经超过了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10]。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亦称矿山地质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弃土堆渣的堆积作用等塑造了人工地貌景观,改变了地应力的平衡和地表地球化学场等),它叠加在矿山原生地质环境上并且与原生地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原生矿山地质环境随矿业活动时间、强度而呈现复杂的、动态的变化。而矿山地质环境变化一旦超出了矿区地质环境的容量,就会产生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危及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存环境的安全。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就催生了一门专门研究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矿山环境地质学。

当代科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或融合[11],依据研究目的、对象的不同,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2个方面并进。矿山环境地质学从环境地质学中分出,是学科发展和研究需要的必然产物[12]。1980年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宣言,标志着环境地质学兴起,20多年来环境地质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专业化趋强,所以向许多分支学科发展。矿山环境地质学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95年,王思敬[13]认为初具轮廓或正在发展中的分支学科有环境地球化学、城市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等。1995年刘传正[14]在其《环境工程地质学导论》中提出了矿区环境(工程)地质。1996年刘起霞[15]提出了矿山环境工程地质学。2001年张永波[16]在其《水工环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一书中,认为矿山环境地质学是介于矿山地质学与环境学之间的边缘学科。2003年刘广润[17]在环境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图中,明确了矿山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03年潘懋[18]认为矿山环境地质学是环境地质学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综上所述,矿山环境地质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此前尚无专门论述矿山环境地质学的专著和论文。

笔者[5-8]认为,矿山环境地质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地质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研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制约关系,以及由此产生、引发和加剧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旨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轻和减少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以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应用

1236

第27卷第8期

性学科。

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意义、对象和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作为环境地质研究的一个主要手段和途径,在矿山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是一项集实用性、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和防治方案)、交叉性(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性(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六位一体的地质工作,在调查中推动矿山环境地质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又促进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200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有计划地部署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标志着中国公益性、系统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开始。2.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意义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了工业化初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开发模式,一系列矿山环境公害事件促进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目前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步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普遍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矿山环境准入制度,严格的执法力度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19-21]。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矿山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方面,包括环境修复治理及矿山闭坑后重金属对水土环境持续污染的风险研究[22-35]。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矿业开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清水绿山”。依法监督管好矿山地质环境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障矿区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应是矿山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矿山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损害了当代人及后代人的利益,损害了矿区及其影响区公众的利益,其危害的广泛性、社会性决定了现阶段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研究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点,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地质调查工作。旨在查明矿产资源开发会产生哪些问题,影响和控制因素是什么,不同的地质环境、不同的开发方式、不同的开发阶段的问题是什么,矿山地质环境时空如何演化,减少或减轻其危害的方式和途径,如何预测预防,等等。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主要服务于:①为政府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技术支撑;②为政府部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提供基础资料;③为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④为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征收额度提供核算依据;⑤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⑥促进学科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对象

公益性、基础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对象为矿区及其明显影响区、影响公众利益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包括2个方面:一是调查评价矿山原生的地质环境质量和容量,预测评估原生地质环境对矿山建设、开采、选冶活动的影响,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预先措施;二是调查研究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加剧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和危害情况,研究影响和控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因素,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机理,不同类型的矿产开发环境地质问题模型。其调查内容包括:①矿山社会经济概况;

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③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④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和效果等。

2.3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方法

正如环境地质学面临的许多问题涉及到海量的数据、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不可能通过单一的学科或仅某个学科就能加以解决[10]一样,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充分借鉴和吸收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生态环境、环境科学等的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野外调查、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等工作程序。以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和先进的“3S”技术相结合,调查与研究结合,一般性调查与重点解剖相结合,调查与动态监测相结合,野外调查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调查数据化、评价定量化、结果科学化、过程规范化。要求其主要工作方法及手段如下。

(1)遥感调查。采用大比例尺SPOT5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较准确地圈定部分面积性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历史上多期影像的对比,揭示面积性对象的时空变化。

(2)地面调查。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路线穿越法为主,结合追索法。在重要地段和典型点实施剖析工作,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3)样品测试。采集矿山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样品,部分矿区还可采集环境污染响应样

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1237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表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划分

Table1Typesofproblemsofmineenvironmentalgeology

品,分析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通过与地区背景值、国家相关标准的对比评价,评价矿山水土环境质量现状。与矿山历史上已有的数据对比,分析水土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

(4)动态监测。对重大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隐患点、水土环境重金属及其环境响应严重区实施动态监测,为矿山地质灾害、缓变性地球化学灾害[36]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5)其他手段。如探槽、浅井等轻型山地工程,原位试验,尾矿渣淋溶试验,土壤复垦及室内盆栽试验,树木年轮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反演矿区环境污染历史[37]等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及创新能力。

3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8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中安排了近4000万元的调查经费,涉及区域性矿山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典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研究、全国性图件编制等50余个项目,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绩效最为显著的业务领域之一。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和进展。

3.1初步查明了中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2002—2006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实施了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组织完成了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是建国50年来第一次初步摸清了国内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及危害。在此基础上,各省区编制了省级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管、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001—2006年,西安、

沈阳、天津、宜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及成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完成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及西南地区区域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2004—2006年由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煤水文局、辽宁地质调查院分别完成了《陕西潼关金矿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陕西大柳塔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东神-准格尔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辽宁阜新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等专题调查,详细查明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形成因素。

3.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及特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既是矿山企业获取经

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又是一个影响、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集中分布于大、中型矿山。改革开放以来,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呈现分散、普遍的趋势[9],旧有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没有消除,新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又接踵出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从局部点发展演化到区域性。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的原则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案和分类系统。目前有以矿山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38]和以矿山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3-5,7,39-40]。笔者[3-5,7]从公益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目的出发,遵循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以矿业活动导致的结果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划分为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三大类型及众多的表现形式(表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一般的环境地质问题最突出的区别在于矿业活动是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其主要特点如下。

(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类型、严重程度与开发的矿产资源种类(如石油天然气类、煤矿类、金属矿产类、石材类、水泥灰岩类、卤水盐矿类等)、开发方式(露天开采、井下开采等)、地质环境条件(山地型、黄土高原型、戈壁沙漠型、平原盆地型等)、开采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5,7-8];勘探、开发和闭坑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238

第27卷第8期

既有地表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破坏、土壤污染等),也有井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矿井热害、瓦斯及煤尘爆炸、偏帮冒顶、矿井透水等),后者不属于公益性调查研究的对象。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具有频发性。如陕西潼关金矿区采矿弃渣随意堆放在高陡山坡、峪道中,1994年、1996年发生2次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目前矿渣型泥石流隐患仍然十分严重,属高频泥石流区。

(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既包括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人类经济活动共有的地质灾害,还包括了矿山特有的地质灾害,如采矿塌陷、尾矿库溃坝、矿山水土环境污染。危害严重,影响持久,以致于矿山闭坑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存在影响。

(4)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受国家法律政策的影响明显,只要法律完善、依法监管到位,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就会降低。3.3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趋于成熟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是在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地评价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优劣或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按照评价目标、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依照评价阶段可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历史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单问题评价、多问题综合评价等[38,41-43]。

(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以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作为评价的对象,在划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种类指标等级的基础上,直接以“问题”的多少、严重程度作为评价对象,将其评价结果分为“极严重”、“严重”、“中度”和“轻度”4级,或“严重”、“中度”和“轻度”3级[41-42,44]。

(2)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矿业开发导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同时考虑了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植被、气象水文、矿业开发的强度、开发方式及人口密度等因子[45],将矿产资源开发区地质环境的质量分为“极差”、“差”、“一般”和“较好”4级。

无论何种评价,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指标等级。其方法有三,一是直接引用国家或行业标准,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情指标;二是依据有关资料设定的指标,如土地压占与破坏、水资源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指标;三是依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制定有关比率指标或绝对指标[41-42]。目前矿山环境地质评价方法较多,如指标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灰局势评判法、环境污染指数法等。3.4矿山环境地质编图成果丰富

矿山环境地质图件是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在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规范的点、线、面的符号、颜色、花纹等图式图例,直观形象地表达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程度、分布等。基本图件包括基础性图件、评价性图件和对策性图件三大类。基础性图件包括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实际材料图、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遥感影像解译图、实测剖面图、各种原始数据分布图等。评价性图件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评价图、综合评价图、预测评价图等。依据评价对象可细分为单项问题评价,如泥石流灾害及其隐患分布图、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分布图、矿山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图、矿区土壤Hg污染评价图、矿区地表水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评价图、土壤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评价图等。对策性图件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的区划建议图,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目的性图件,是在现状评价图的基础上,依据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矿山区位条件的重要性、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等完成的。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区图、矿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建议图等。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精度及范围,中国已经编制了不同尺度的矿山环境地质图件。如1∶2.5万—1∶5万典型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图,1∶12.5万陕西潼关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图集,1∶50万—1∶100万31个省区矿山环境地质图系,1∶250万区域性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图系。目前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正在编制1∶400万中国矿山环境地质图。上述图系(件)从不同尺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程度及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内容。

3.5调查的技术要求日趋完善

2002年5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组织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2002年8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编写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实施细则》,规范了全国31个省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估项目的实施,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西安地质矿产研

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1239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究所系统总结了《陕西潼关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陕西大柳塔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等项目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编制了《大型矿山(区)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目前,正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规范》项目,将为进一步规范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起到重要作用。3.6矿山环境地质研究成果丰富

2003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矿山环境保护研讨会,出版了中国首部以矿山环境地质为研究内容的主题专辑(《西北地质》2003年增刊),有力地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研究及防治工作。出版了《矿山环境理论与实践》[38]、《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8]、《矿床地质环境模型与环境评价》[43]专著。截至2008年5月10日,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下列关键词的论文有:“矿山环境”1606篇,“矿山地质环境”551篇,“矿山地质灾害”449篇,“矿山重金属污染”74篇。内容涉及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对象、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矿区水土环境污染及其效应、矿山地质灾害、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修复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图件编制、信息系统建设等众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矿山环境地质。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矿山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重建等内容。

(1)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响应研究。陕蒙接壤的神府东胜煤矿区是中国13个亿吨级矿区之一,由于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成为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46-52]。笔者在《陕西大柳塔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项目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大柳塔煤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效应,一些新的认识对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条件下煤炭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53-60]。

(2)矿山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金属矿产资源的采、选、冶活动会导致矿石、围岩中的重金属释放到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造成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元素污染,进而污染农作物、水生生物等人体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群健康,严重者可导致矿区人群癌症高发,影响矿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众多的研究者研究了矿山环境重金属元素污染[61-70],某些矿区成为集中研究的对象[71-76]。其中,研究热点当数小秦岭金矿区,众多的研究者[77-87]从不同方面研究了金矿开发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揭示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为政府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3)矿山泥石流研究。矿山泥石流是山地矿山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88-89],严重危及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人居安全。采矿、选矿过程中不合理的废石弃渣堆积成为矿渣型泥石流的主要物源,由于具有人为性、易发性、频发性、危害集中性、可控性等特点[90-93],相对研究程度较高[94]的自然泥石流而言,矿山泥石流研究程度较低。钟敦伦[95]对矿山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张丽萍[96]对神府煤矿区泥石流的形成有较深入的研究。小秦岭金矿区由于矿渣型泥石流危害严重且十分典型,因此成为研究矿渣型泥石流的地区[97-98]。笔者[90-93]就小秦岭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做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丰富了泥石流灾害学的研究内容。3.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

进入21世纪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了政府的重视。2002年以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通过探矿权、采矿权两权价款费用,开展了国有老矿山、闭坑矿山及责任人灭失矿山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包括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病险尾矿库加固治理、采煤塌陷区治理、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或绿化、煤矸石山治理与绿化、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截止2007年底,中央财政资助治理的矿山环境项目累计达1118个,投入治理资金37.1亿元,其中2007年安排项目321个,投入治理资金12.9亿元(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08),有力地改善了矿山地质环境,减轻了地质灾害隐患对人居安全的威胁,化解了一些矿区矿地紧张的矛盾。截止2007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开展了28家国家矿山公园建设[99],其中黑龙江鸡西恒山、黑龙江嘉荫乌拉嘎、吉林白山板石、湖北黄石、浙江遂昌5个国家矿山公园开园,促进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珍贵矿业遗迹保护及矿业城市的转型。2007年5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的行业标准(DZ/T223-2007),将会更加规范地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

1240

第27卷第8期

护工作。

4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展望

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型”的矿山建设势在必行,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

研究不同类型矿产、不同开采方式、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影响和控制因素;加强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演变研究,如山地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及防治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化研究、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研究、金属矿山废弃矿场土地复垦农作物种植安全研究等;构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闭坑不同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模型,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建立科学、实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关键是制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及不同类型矿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模型,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及预警提供技术平台。

(3)矿山环境地质编图理论与方法研究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目的、对象、范围的差异,需要编制不同尺度和内容的矿山环境地质图系。重点是研究中、小比例尺图件的图面“点”、“线”、“面”的表达方式,制定基本图式图例,规范省区、区域性、全国性等中、小比例尺图件的编制。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研究矿山绿色开采技术、固体废弃物减量化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技术等。建立健全矿山环境地质保护的法规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损坏鉴定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核算依据、补偿机制,矿山地质环境监管与评估的方法等。

(5)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研究

为了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在矿山地质作用下的变化规律,选择典型矿山或矿区(不同类型矿产、不同地质环境背景区、不同开采方式)开展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工作,采用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污染监控、GPS监测等方法手段,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闭坑活动的不同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危害及变化规律、形成机理,为科学预测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6)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示范研究

中国地域辽阔,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大,因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重建工作要因地制宜。目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缺乏示范性工程和技术标准,导致中央财政资助的治理经费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应。选择不同类型矿产、不同地质环境区的典型矿山,开展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及治理示范研究,制定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的技术标准,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7)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动态监测、管理、防治等技术规范或要求,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及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制定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南、矿山地质环境编图指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损害鉴定、赔偿管理办法等,为科学调查、依法监管、合理赔偿提供技术依据。

(8)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一体化研究

在新一轮矿业开发大潮中,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既不能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模仿发达国家的“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模式,必须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之路[100-101]。应树立全新的资源勘查评价、开发观念,规范勘探、开发、闭坑等全过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资源评价与勘查过程中注重提取环境信息,为评价资源开发对水土环境的累积影响提供历史背景资料,将矿床环境模型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响应模型有机结合,为开发前预防、开发中治理、开发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5结语

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矿产资源支撑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修复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日显重要,这一切为新兴的应用性学科——

—矿山环境

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1241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地质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历来是由任务带动而发展的,是在社会发展中获得长足进步的[2],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吸收、借鉴和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动态监测和专题研究,促进矿山环境地质学的创新与发展,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致谢:8年来,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及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殷跃平博士、环境地质处处长张作辰博士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哈承佑,何庆成,贾雪浪.环境地质学的发展与挑战[J].地质通报,2002,(3):118-122.

[2]蒋承菘.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J].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3]徐友宁,武征,赵子长.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类型[J].西北地质,2001,34(2):28-33.

[4]徐友宁,武征,赵子长.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J].西北地质,2002,35(1):45-51.

[5]徐友宁,何芳,陈社斌,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特点及类型划分[J].西北地质,2003,36(增刊):19-25.

[6]徐友宁.矿山环境地质学——

—一个新的地质调查研究领域[J].地学前缘,2005,(2):53-55.

[7]徐友宁.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J].西北地质,2005,38(4):108-112.

[8]徐友宁,何芳,袁汉春,等.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9]张卫东,叶晓斌,张梁,等.地质环境经济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203.

[10]殷跃平.全球地质学复兴:我们正在进入“人类纪”——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环境地质述评[J].地质通报,2005,24(2):99-103.

[11]刘锡清.环境地质学概论[J].海洋地质动态,2005,21(5):1-9.

[12]黄润秋.环境地质现状:问题及对策(代序)[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24(增刊):1-8.

[13]王思敬,周平根.环境地质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1995,3(4):12-18.

[14]刘传正.环境工程地质导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15]刘起霞,李清波,邹剑锋.环境工程地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16]张永波.水工环研究的现状及趋势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17]刘广润.关于环境地质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3,11(4):340-343.

[18]潘懋,李铁峰.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19]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tectionAgency.Assessmentofen-vironmentalimpactofthemineralminingindustry[M].Virginia:Na-

tionalTechnicalInformationService,1979.

[20]HesterRE,HarrisonRM.Mininganditsenvironmentalimpact[M].Cambridge:ThomasGrahamHouse,1994.

[21]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IndustryandEnvironmentCentre.Minerehabilitationforenvironmentandhealthprotectionatrainingmanual[M].France:UnitedNationsPublication,1998.

[22]AlenaKlukanovaStanislavRapant.ImpactofminingactivitiesupontheenvironmentoftheSlovakRepublic:twocasestudies[J].JournalofGeochemicalExploration,1999,66:299-306.

[23]AppletonaJD,WilliamsaUTM,BrewardaN.Mercurycontami-nationassociatedwithartisanalgoldminingontheislandofMin-danao,thePhilippines[J].The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1999,22(8):95-109.

[24]GavinHilson,BarbaraMurck.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miningindustry:clarifyingthecorporateperspective[J].ResourcesPolicy,2000,26:227-238.

[25]GavinHilson.Pollutionpreventionandcleanerproductionintheminingindustry:ananalysisofcurrentissue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0,8:119-126.

[26]MarszalekH,WasikM.Influenceofarsenic-bearinggolddepositsonwaterqualityinZlotyStokminingarea(SWPoland)[J].Envi-ronmentalGeology,2000,39(8):888-891.

[27]ReneVanBerkel.Integratingtheenvironmental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gendasintomineralseducation[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0,8:413-423.

[28]BellFG,BullockSET,HalbichTFJ,etal.Environmentalim-pactsassociatedwithanabandonedmineintheWitbankCoalfield,SouthAfrica[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2001,45:195-216.

[29]JasonSOgla,WinnieVMitullah,MonicaAOmulo.Impactofgoldminingontheenvironmentandhumanhealth:AcasestudyintheMigorigoldbelt,Kenya[J].EnvironmentalGeochemistryandHealth,2002,24:141-158.

[30]OlgaRigi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theminingandconcentrationactivitiesintheKolaPenisula,Russiabymultidatere-motesensing[J].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2002,75:11-31.

[31]SergioHCastro,MarioSa′nchez.Environmentalviewpointonsmall-scalecopper,goldandsilver,mininginChile[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3,11:207-213.

[32]RapantS,DietzovaZ,CicmanovaS.Environmentalandhealthriskassessmentinandonedminingarea,ZlataIdka,Slovakia[J].Environ.Geol.,2006,51:387-397.

[33]WorashGetaneh,TamiruAlemayehu.MetalcontaminationoftheenvironmentbyplacerandprimarygoldminingintheAdolaregionofsouthernEthiopia[J].Environ.Geol.,2006,50:339-352.

[34]Se′rgioTBossoJacintaEnzweiler.Bioaccessibleleadinsoils,slag,andminewastesfromanabandonedminingdistrictinBrazil[J].En-viron.Geochem.Health,2008,30(3):219-229.

[35]ChopinEIB,AllowayBJ.Distributionandmobilityoftraceele-

1242

第27卷第8期

mentsinsoilsandvegetationaroundtheminingandsmeltingareasofTharsis,RíotintoandHuelva,IberianPyriteBelt,SWSpain[J].WaterAirSoilPollut.,2007,182:245-261.

[36]陈明,冯流,周国华,等.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模型和应用[J].地质通报,2005,24(10/11):916-921.

[37]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潼关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报告[R].2006.

[38]武强.矿山环境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9]武军.云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J].中国地质,1999,(4):14-16.

[40]姜建军,刘建伟.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J].西北地质,2003,36(增刊):1-5.

[41]徐友宁,袁汉春,何芳,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地质通报,2003,(10):829-832.

[42]魏迎春,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量化评价模型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4,(4):47-50.

[43]赵元艺,王金生,李德先,等.矿床地质环境模型与环境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5.

[44]何芳,徐友宁,袁汉春.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客观权值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2008,35(2):337-343.

[45]张进德,张德强,田磊.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J].地质通报,2007.26(2):136-140.

[46]聂镇龙,张光辉,李金河.采煤塌陷作用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以神木大柳塔煤矿区为例[J].勘查科学技术,1998,(4):15-19.

[47]叶贵钧,张莱,李文平,等.陕北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主要水工环问题及防治对策[J].工程地质学报,2000,8(4):446-454.

[48]唐燕波,付利群,华解明,等.榆神府矿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院报,2001,18(2):79-82.

[49]何芳,徐友宁,袁汉春,等.煤矿地面塌陷区的防治对策[J].煤炭工程,2003,7:10-13.

[50]杨宏科,范立民.榆神府煤矿区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6):6-8.

[51]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诱发的环境灾害问题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1):34-38.

[52]侯新伟,张发旺,李向全,等.神府东胜矿区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效应[J].地球与环境,2005,33(4):43-46.

[53]徐友宁,袁汉春,何芳,等.煤矸石对矿山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J].中国煤炭,2004,30(9):50-52.

[54]徐友宁,袁汉春,刘瑞平.酸性矿井水治理方案灰局势决策择优法[J].环境工程学报,2007,1(3):142-144.

[55]徐友宁,何芳,武自生,等.神东矿区开采沉陷及塌陷指数预测[J].中国煤炭,2005,12:37-40.

[56]徐友宁.关于解决煤矿塌陷区社会矛盾的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06,15(8):14-16.

[57]徐友宁,陈社斌,陈华清,等.大柳塔煤矿开发土壤重金属污染响应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7):48-54.

[58]徐友宁,陈社斌,陈华清,等.陕西大柳塔煤矿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4):97-102.

[59]徐友宁,陈社斌,陈华清,等.大柳塔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2008,35(1):157-162.[60]徐友宁,吴贤,陈华清.大柳塔煤矿地面塌陷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效应分析[J].中国矿业,2008,17(3):38-40.

[61]刘占旗,罗福堂,高增林,等.某铅锌矿及周围镉污染区镉接触者健康状况调查[J].2001,17(10):923-924.

[62]王庆仁,刘秀梅,崔岩山,等.我国几个工矿与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原因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2002,22(3):354-358.

[63]王湖坤.有色金属矿山关闭后地质环境保护的思考[J].矿产与地质,2003,17(4):556-558.

[64]卢新卫.黔东湘西汞矿区的环境健康问题研究[J].西北地质,2003,(增刊):146-148.

[65]丁振华,王文华,瞿丽雅,等.贵州万山汞矿区汞的环境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4,25(2):111-114.

[66]廖国礼,王云海,吴超.铅锌矿产资源开发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5):39-43.

[67]张鑫,周涛发,袁峰,等.铜陵矿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环境化学,2005,24(1):213-217.

[68]黄长干,邱业先.江西德兴铜矿铜污染状况调查及植物修复研究[J].土壤通报,2005,36(6):991-992.

[69]陈翠华.江西德兴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及时空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

[70]杨军,郑袁明,陈同斌,等.某铅锌冶炼厂废弃土地复垦整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水土保持,2006,20(2):97-101.

[71]吴攀,刘丛强,杨元根,等.矿山环境中(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J].矿物学报,2001,21(2):213-217.

[72]吴攀,刘丛强,张国平,等.黔西北炼锌地区河流重金属污染特征[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443-446.

[73]宋书巧,吴欢,周兴,等.刁江流域锡矿尾砂库植被恢复与重建野外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4,56(3):44-47.

[74]周永章,宋书巧,杨志军,等.河流沿岸土壤对上游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以广西刁江流域为例[J].地质通报,2005,24(10/11):945-951.

[75]周永章,宋书巧,张澄博,等.河流对矿山及矿山开发的水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以广西刁江水系为例[J].地质通报,2005,24(10/11):940-945.

[76]宋书巧,吴欢,黄钊,等.刁江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2005,14(1):34-37.

[77]张成渝,张鑫,常祖峰.小秦岭金矿带混Hg提金法中的Hg污染及对策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2):18-22.

[78]陈社斌,徐友宁.潼关金矿区环境污染及危害性浅析[J].西北地质,2003,36(增刊):172-175.

[79]戴前进,冯新斌,仇广乐,等.陕西省潼关采金地区汞污染的初步研究[J].环境化学,2004,23(4):460-464.

[80]柯海玲.陕西潼关金矿区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污染评价[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5.

[81]徐友宁.陕西潼关金矿区农田突然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D].西北大学地质系博士论文,2006.

[82]徐友宁,柯海岭,刘瑞萍,等.潼关金矿区农田土壤汞污染评价[J].黄金,2006,27(7):47-50.

[83]徐友宁,柯海玲,刘瑞萍,等.陕西潼关金矿区农田土壤汞污染的环境效应[J].地质通报,2006,(11):1349-1353.

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1243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2008年

[84]徐友宁,柯海岭,赵阿宁,等.小秦岭某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土壤通报,2007,38(4):732-736.

[85]徐友宁,刘瑞平,柯海岭,等.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效应

分析[J].中国地质,2007,34(4):716-722.

[86]徐友宁,张江华,陈社斌,等.小秦岭金矿区不同污染方式土壤垂向

上重金属含量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1):200-206.

[87]张江华,杨梅忠,徐友宁.金矿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影响分析

[J].黄金,2008,29(1):49-51.

[88]谢洪,游勇,钟敦伦.长江上游一场典型的人为泥石流[J].山地研究,

1994,12(2):1259-128.

[89]陈廷方,崔鹏,刘岁海,等.矿产资源开发与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对

策[J].工程地质学报,2005,13(2):179-182.

[90]徐友宁,陈社斌,张江华,等.潼关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潜势度熵权

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06,(5):101-104.

[91]徐友宁,陈社斌,李育敬,等.陕西潼关金矿区泥石流潜势度评价[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2):89-92.

[92]徐友宁,李育敬,陈社斌,等.潼关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地质灾害特

征及防治对策[J].山地学报,2006,(6):667-671.

[93]徐友宁,何芳.西北地区矿山泥石流分布及特点[J].山地学报,2007,25(6):729-736.

[94]康志称,李焯芳,马蔼乃,等.中国泥石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62.

[95]钟敦伦,严润群,陈精日.初论矿山泥石流[C]//中国科学院成都地

理研究所.泥石流论文集(1).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1:43-49.

[96]张丽萍,唐克丽.矿山泥石流[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1-9.[97]李昭淑.陕西潼关金矿区94′

人工泥石流灾害研究[J].灾害学,1995,10(3):51-56.

[98]刘世建,谢洪,韦方强,等.小秦岭金矿区人为泥石流[J].山地研究,

1996,14(4):259-263.

[99]王同文,田明中.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矿

业研究与开发,2005,27,(2):76-78.

[100]寿嘉华.走绿色矿业之路——

—西部大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地质,2001,(12):1-6.

[101]徐友宁,袁汉春,何芳,等.西北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资源?

产业,2003,4:53-55.

《地质通报》第27卷第9期要目预告

早中生代的华北北部山脉:来自花岗岩的证据张旗等晚中生代的中国东部高原:证据、问题和启示张

旗等

大陆岩石圈对扩张机制的响应

———

辽蒙地质走廊中—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邵济安等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在何时何地碰撞JonathanCAitchison等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张岳桥等

通过构造岩鉴别岩石动态重结晶的机制

!!!!!!!!!!!!!!!!!!!!!!杨天南等柴达木北缘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的变质变形演化!!!!!!!!!!!!!张建新等秦岭造山带宽坪群中的变铁镁质岩的成因、时代及其构造意义闫全人等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董云鹏等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岛弧造山作用:火山岩及地球化学证据王立全等

西藏冈底斯带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问题的讨论

朱弟成等

山东沂水地区英灵山花岗岩及其捕虏体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和锆石SHRIMPU-Pb定年

!!!!!!!!!!!!!!!!!!!!!!!!!赵子然等关于中国构造地质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万天丰地质科学方法论的思考———以构造地质学为例潘桂棠

!!!!!!!!!!!!!!!!!!!!!!!!!!!!!!!!!!!!!!!!!!!!!!!!!!!!!!!!!!!!!!!!!!!!!!!!!!!!!!!!!!!!!!!!!!!!!!!!!!!!!!!!!!!!!!!!!!!!!!!!!

!!!!!!!!!!!!!!!!!!!!!!!!!!!!!!!!!!!!!!!!!!!!!!!!!!!!!!!!!!!!!!!!!!!!!!!!!!!!!!!!!!!!!!!!!!!!!!!!!!!!

124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目录 前言 (1) 一、任务由来 (1) 二、目的任务 (1) 三、评估依据 (2) 第一章矿山建设概况与矿山工程分析 (3) 一、矿山建设概况 (3) 二、矿山工程分析 (6) 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 (9) 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9)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3) 三、评估级别与评估区范围 (13)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15) 一、气象、水文 (15) 二、地形地貌 (16) 三、地层岩性 (16)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9) 五、工程地质条件 (21) 六、水文地质条件 (24)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8)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29)

一、评估内容、评估影响因素选取与评估方法 (29) 二、现状评估结果 (29)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34) 一、评估内容、评估影响因素选取与评估方法 (34) 二、预测评估结果 (34)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 (49) 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征 (49) 二、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50) 三、综合评估结果 (51) 四、矿山选址、规划布局方案优化建议 (54) 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估 (55) 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58)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原则 (58) 二、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58) 三、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61) 四、采空地面塌陷监测方案 (62)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64) 一、结论 (64) 二、建议 (66) 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照片 (67)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内容

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省国土资源厅 二○○六年元月

目录 前言 (1) 1总则 (2) 2 术语 (2) 3 评估工作任务 (4) 4 评估工作主要容 (5) 5评估工作级别划分 (5) 6评估工作程序 (10) 7 各级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 (11) 8评估工作技术要求 (12) 附录 A (标准附录)人居因素分级表 (11) 附录 B(标准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12) 附录 C (标准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 (14) 附录D(标准附录)矿山建设规模分类表 (14) 附录E(标准附录)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16) 附录 F(标准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 (16) 附录G(标准附录)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标准 (17) 附录H(标准附录)报告书及图件要求 (17) 附录I(提示附录)报告编写提纲 (21) 附录J (提示附录) 矿业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分类表 (23)

前言 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容包括:总则、术语、评估工作任务、评估工作主要容、评估工作级别划分、评估工作程序、各级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评估工作技术要求和附录。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B、C、D 、E、F、G、H为标准附录,I、J为提示附录。 本技术要求编写组织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顺泉、龙服忠、罗仕康、邱业惠、贵仁、佐海、徐水辉、平、东霞。 本技术要求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规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规范性附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委托单位:XXX 有限公司提交报告单位:四川 省地质矿产勘查 野外调查: 报告编写: 审查: 总工程师: 队长: 提交报告时间:二O 一一年七月

目录1、前言 1.1 目的与任务 1.2技术标准及评价依据 1.3以为地质工作及本次评价概况 2、矿山建设于开采现状 2.1 矿山建设概况 2.2 矿山开采现状 3、评价范围确定 4、矿区自然环境概况 4.1 气象与水文 4.2 地形地貌特征 4.3 生态环境状况 4.4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5、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5.1 地层与岩性特征 5.2矿区地质结构与区域稳定性 5.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5.4 斜坡类型及特征 5.5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6、评价级别的确定 7、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7.1 现状评价内容 7.2现状评价因素的选取 7.3 现状评价方法 7.4 现状评价 8、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8.1 预测评价内容 8.2预测评价因素的选取 8.3 预测评价方法 8.4 预测评价 9、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9.1 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程度评价9.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9.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10、结论及防范措施建议 10.1 结论 10.2 防治措施建议

1、前言 1.1目的与任务 XXX矿产有限公司于XX年X月X日通过采矿权挂牌方式有偿取得了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矿权,已办理采矿许可证。2011 年4月该矿山因XXX号,因安全问题责令停釆,经县国土局同意调整变更矿区范围,XX 年X月X日XX市国土资源局XX号文,批复划定矿区范围。重新进行储量核实,提交相应的配套报告。企业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 达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障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的目的,根据《矿产资源法》、国务院第XX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发XX号问《关于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规章的要求,特书面委托XX按规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矿区已有地质资料,实地调查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价;依据矿山的开拓方式及采矿方法,就矿山未来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和破坏、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开釆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遭受和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进行预测评价,在此基础上就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主要目的是为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依据,为办理釆矿许可证登记提供资料,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监督和管理。要求提 交评价报告,组织专家组评审,并报XX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

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包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定义、总则、工作程序、精度要求、技术要求、提交成果等内容。 1.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1.2 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参照本技术要求。 1.3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不替代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各阶段的勘察评价工作。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山开采影响到的范围和深度内的岩体、土体、地下水等客观地质实体。 2.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 2.3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因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而引发的崩塌、滑坡、泥(渣)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2.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进行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价,提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 3.总则 3.1 新建矿山以地质环境预测评价为主,生产矿山、改(扩)建矿山以地质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为主。 3.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分析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受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程度;评价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证地质环境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的适宜程度;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3.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进行。按矿山建设规模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三级(表3-1)。 表3-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 复杂程度 评价级别 复杂中等简单建设规模 大型一级一级一级 中型一级二级三级 小型二级三级三级 3.3.1 矿山建设规模分类按原地质矿产部《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执行。见附录一。 3.3.2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依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等分类(表3-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1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方案 方案 编制指南 编制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6年12月

前言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 方案方案信息表信息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方案信息信息信息表表

第二部分 编写提纲 前言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任务的由来 二、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三、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四、方案适用年限方案适用年限 五、编制工作概况编制工作概况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矿山简介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矿区基础信息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二)水文 (三)地形地貌 (四)植被 (五)土壤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水文地质 (四)工程地质 (五)矿体地质特征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及周边矿山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第三章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和土地损毁评估土地损毁评估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资源资源调查概述调查概述调查概述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4.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 4.1.1 矿山地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包括矿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区域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地区的分布;矿山所在地社会,经济状况及远景规划。 4.1.2 矿业活动远景规划:包括矿产资源特点、矿山建设规模及分布、矿业工程布局;矿业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度及采动范围,原地选矿、冶炼的生产工艺、规模、强度;矿业开发远景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各省地矿行政管理部门编制)。 4.1.3 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区域地质概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条件和地质环境背景等。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目录 前言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任务由来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目的任务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评估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矿山建设概况与矿山工程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矿山建设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矿山工程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评估级别与评估区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气象、水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地形地貌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地层岩性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工程地质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水文地质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评估内容、评估影响因素选取与评估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状评估结果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评估内容、评估影响因素选取与评估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预测评估结果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征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综合评估结果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矿山选址、规划布局方案优化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估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对策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对策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采空地面塌陷监测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结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主要参考文献错误!未指定书签。 照片错误!未指定书签。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0 前言 (1) 0.1立项依据及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意义 (1) 0.2主要任务 (2) 0.3编制依据 (2) 1 立项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 1.1某铁矿矿区生产概况 (2) 1.2某铁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1.2.1某铁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3) 1.2.2某铁矿区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4) 1.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 1.4立项治理的可行性 (5)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6) 2.1自然地理位置及交通 (6) 2.2地质环境条件 (7) 2.7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9) 2.8场区土壤及植被特征 (9) 3 弃渣场基本特征、危害性及稳定性分析 (9) 3.1窑子沟弃渣场形成原因 (10)

3.3弃渣场斜坡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3.4弃渣场斜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 (12) 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15) 4.1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目标、原则及技术路线 (15) 4.2设计工况、参数与标准的确定 (16) 4.3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设计 (18) 4.4不同方案的分项工程设计 (19) 5工程监测设计方案 (20) 5.1监测工作的任务及目的 (20) 5.2监测设计主要技术依据 (21) 5.3监测设计的指导思想 (21) 5.4监测工作现状 (22) 5.5监测工作布置 (22) 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施工组织 (22) 6.1施工条件与地形 (22) 6.2地质条件 (23) 6.3建筑材料 (23) 6.4供电与供水 (23) 6.5占地拆迁数量及协议 (23) 6.6主要施工机械 (2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 书编制 目录 前言 一、评估任务由来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三、评估目的、任务 第一章矿山开发和规划工作概述 一、矿山区位条件 二、矿山开发和规划概况 三、以往工作程度 四、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五、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附1 矿山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工作要求 1.1 资料收集 1.1.1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与成果 1.1.2 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资料与成果

1.2 实地调查 1.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 1.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 1.3调查结果验收与复核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及岩浆岩 四、地质构造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水文地质条件 七、矿山开发及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附2 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及条件分析 2.1 块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征 第四系覆盖下块状岩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征2.2 层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征 2.3 可溶岩类岩溶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征 2.4 松散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征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一、矿山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 二、矿山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

三、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四、综合分析归纳现状评估结果 附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专项评估 3.1 露采边坡稳定性评估 3.2 地下开采矿山围岩及地面稳定性评估 3.3 尾矿库(坝)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3.4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3.5 矿山线路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3.6 工业场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一、矿山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一)露天采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二)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三)尾矿库(坝)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四)地下开采采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五)线路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六)工业场地地表工程设施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评估区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一)土地资源环境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二)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三、综合分析归纳专项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前言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应以“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为指导,依据《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针对矿山环境状况和特点,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主要内容: 范围、定义、总则、工作程序、精度要求、工作原则和方法、报告编写要求和附录。 本技术要求规定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各项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技术要求组织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 张洪波陈吉才徐建芳肖桂珍顾福计王淑云罗靖筠 本技术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负责解释。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 1.3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不替代矿山常规的勘查和有关的评价工作。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2.2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总则 3.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3.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 一、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 1、评估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评估范围为矿区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 (1)矿区范围 碎石矿矿区面积1.573Km2。 (2)矿区外矿业活动影响 本矿山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和部分矿区道路在矿区范围内,办公生活区、废石场、部分矿区道路设在矿区之外,矿业活动影响范围超出矿区范围。 现状条件下,工业广场、露天采场在矿区范围内,废石场、办公生活区和矿区外道路(在矿区之外)占地面积分别为96m2、100m2、220m2,现状条件下,矿区之外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为516m2。 预测未来露天采场和工业广场位于矿区之内。办公生活区、表土存放场、废石场、矿区道路、取土场在矿区之外,办公生活区、表土存放场、废石场、矿区道路、取土场占地面积分别为200 m2、996m2、350m2、1080 m2、19004 m2,矿山之外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为11630m2。 (3)矿区周边无其它矿业活动,无影响到本区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 因此,评估区面积为392330m2。 2、评估级别确定 (1)评估区重要程度 评估区及附近无居民集中居住区。距矿区最近的村子是矿区东北500m处的潘家杖子村。 评估区内没有国家和自治区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没有其它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开采的地区,没有自治区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历史文物保护区;没有根据自治区生态保护需要划定的生态脆弱区;没有城市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军事禁区。评估区内也无铁路、省道、重要湖泊及主要水系分布。评估区内无高等级公路经过和其它较重要设施,评估区附近无较重要旅游景区。

矿区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模板

矿区地质环境评估 报告

一、前言 ( 一) 工作目的与任务 ******拟进行***铜铁矿床-220米以下矿产开采。***矿区位于******城西南 1.5km, 行政区隶属***金湖街道办事处。根据***国土资源厅鄂土资办发[ ]51号文及《***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进行矿产开发必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规定,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防治和减少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恶化的目的, ******特委托******对该矿山开展矿产开发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并编制矿山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结合以往地质勘探资料, 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作出评估, 包括: 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构造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 2、查明矿山已经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并对其发育程度等进行现状评估。结合矿山开采设计, 对未来矿区地质环境的变化、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危害性作出预测评估; 3、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 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判断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4、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5、提交《*********铜铁矿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二) 评估依据及本次工作概况 1、评估依据 ( 1) 评估委托书, ******, 3月; ( 2) 《*********铜铁矿床储量报告》, ***第一地质大队, 1976年1月; ( 3) 《*********铜铁矿床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阶段工作报告》, ***金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1月; ( 4) 《*********铜铁矿床资源储量检测地质报告》, ******, 10月; ( 5) 《***兴冶矿业有限公司***铜铁矿地下开采工程》,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11月; ( 6) 《*********二期采矿工程初步设计书》,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月; ( 7) 《*********帷幕注浆防治水工程专项评价报告》, ***矿山研究院, 6月; ( 8) 《******铜铁矿( -200米以上)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8月; ( 9)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鄂土资办发〔〕51号文。 2、本次工作概况 *********铜铁矿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于5月8日启动, 在上述评估依据的基础上, 搜集了与该矿床有关的区域地质、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本次调查及研究认为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主要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恢复难易程度、矿山人类活动及环境条件等4方面的内容。由于不同矿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及其作用程度明显不同,因而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时,只能选择一些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经综合分析,选择本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为: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考虑年排废水废液、年排尾矿废石、累积尾矿废石、占用破坏土地、矿山地质灾害等五个指标;②矿山恢复难易程度主要考虑采空区规模、矿类、开采方式等三个指标;③矿山人类活动:主要考虑矿山从业人数及经济类型两个指标;④环境条件主要考虑降雨、植被覆盖率、地质环境质量(水文工程、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三个指标。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作为划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的各个指标界线又不是十分清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经典的数学模型加以度量。因此本次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比较的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即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加权比较法对各矿区的影响评价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得分进行综合累加,从而得到以矿区为基本单元对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然后采用SURFER软件对各矿区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按等级生成等值线,根据等值线圈定全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对全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级评估。 一、影响因素层次分析及其权重分配 层次分析法(AHP)是通过两两因素的对比,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素,最后确定诸因素整体关系的一种办法。进行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是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图6-2-2)。该层次结构模型共分三层:最上一层区域稳定性(R)为目标层;中间一层研究内容(U)为准则层;最下一层影响因素(V)为指标层。各层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对本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正互反判断矩阵。为使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加以定量化,采用A.L.Saaty引入的标度方法(表6-2-1)。采用这些标度,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运用这些标度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经过多次试算,得出判断矩阵(略)。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综合治理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综合治理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物质联系日益密切,在不同国家为本国经济发展谋求最大化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放眼于未来,将目光转向关心因发展经济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重心不再是以掠夺自然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向结合科学技术,自然人文为主的发展方向。但对于各类矿业仍以采掘为主的商业模式。笔者认为了解矿山地质本源,发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广度,探讨更好的治理措施理应提上日程。本文就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综合治理研究这一问题,结合一系列文献资料展开探讨和分析,笔者希望能为尽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 标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治理 矿山是我国成为石材资源大国的强大支撑。矿山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学矿等等。我国石材资源的总储备量居世界前列,全国年生产700多万立方米的荒料,石材开采总量同样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石材矿山的总体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石材资源的利用水平、开采荒料率和矿石回收率不容乐观。矿山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依赖于矿山规模,日产量及年产量,另一方面又与矿山人力资源在采掘作业时体现的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化水平密切联系。矿山资源不可再生,矿山资源不合理开发是困扰我国石材开采几十年来亟待破解的难题。该难题所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深入影响到当地人民及从业人员的正常生产及其生态环境。因此,实现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实现绿色矿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谋求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山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1 矿山地质环境渊源及现状 1.1 矿山地质环境历史渊源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统计中使用的分类和使用用途不同分为十类:①能源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②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等;③有色金属矿产:铜、锌、铝、铅、镍、钨、铋、钼等;④稀有金属矿产:铌、钽等;⑤贵金属矿产:金、银、铂等;⑥冶金辅助用料:溶剂用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等; ⑦化工原料:硫铁矿、自然硫、磷、钾盐等;⑧特种类:压电水晶、冰洲石、金刚石、光学萤石等;⑨建材及其他类: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⑩水气矿产类:地下水、地下热水、二氧化碳气等。这些因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中煤炭居于首位。煤炭产量丰富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量丰富,是最为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炭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自十八世纪蒸汽时代的到来,煤炭成为人类工业化生产,谋求经济腾飞的重要能源之一。 1.2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6 年 12 月

前言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企业名称 矿法人代表山单位地址 企矿山名称 业 采矿许可证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编 主 制要 单 编 制 位 人 员 联系电话 新申请持有变更 以上情况请选择一种并打“√” 联系电话 姓名职责联系电话 我单位已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 公示,承诺按批准后的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 审 请予以审查。 查 申 请 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

第二部分编写提纲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二、编制目的 三、编制依据 四、方案适用年限 五、编制工作概况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二)水文 (三)地形地貌 (四)植被 (五)土壤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水文地质 (四)工程地质 (五)矿体地质特征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矿山企业(盖章): 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矿山 基本 概况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邮编 法人代表 电 话 传真 坐标 东经 北纬 矿类 矿 种 企业规模 设计生产能力/104t/a 设计服务年限 年 经济类型 矿山面积/Km 2 实际生产能力/104t/a 已服务年限 年 建矿时间 生产现状 采空区面积/m 2 采矿方式 开采层位 采矿 占用 破坏 土地 露采场 排土场 固体废弃物堆 地面塌陷 总计 已治理面积/m 2 数量/个 面积/m 2 数量/个 面积/m 2 数量/个 面积/m 2 数量/个 面积/m 2 面积/m 2 占用土地情况/m 2 占用土地情况/m 2 占用土地情况/m 2 破坏土地情况/m 2 耕 地 基本农田 耕 地 基本农田 耕 地 基本农田 耕 地 基本农田 其它耕地 其它耕地 其它耕地 其它耕地 小计/m 2 小计/m 2 小计/m 2 小计/m 2 林地 林地 林地 林地 其它土地 其它土地 其它土地 其它土地 合计/m 2 合计/m 2 合计/m 2 合计/m 2 采矿固体废弃物排放 类 型 年排放量/104m 3 年综合利用量/104m 3 累计积存量/104m 3 主要利用方式 废石(土) 煤矸石 合计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续) 含水层破坏情况影响含水层的类型区域含水层遭受影响或破坏的面积/ km2地下水位最大下降幅度/m 含水层被疏干的面积/m2 受影响的对象较严重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类型被破坏的面积破坏程度修复的难易程度旱地、灌木林地、其他草地严重较难 采矿引 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情况种类 发生 时间 发生 地点 规模 影响 范围/m2 体积 /m3 危害 发生 原因 防治 情况 治理面 积/m2 死亡人数 /人 受伤人数 /人 破坏房屋 /间 毁坏土地 /m2 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废石 堆存 未进行 防治 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情况发生 时间 发生 地点 规模塌陷坑/个 影响 范围 /m2 最大长 度 /m 最大 深度 /m 危害 发生 原因 防治 情况 治理面 积/m2 死亡人 数/人 受伤人 数/人 破坏房 屋/间 毁坏土 地/m2 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采矿引起的地裂缝情况发生 时间 发生 地点 数量/个最大长度/m 最大宽 度/m 最大深 度/m 走向 危害 发生 原因 防治 情况 治理面 积/m2 死亡人 数/人 受伤人 数/人 破坏房 屋/间 毁坏土 地/m2 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0 0 矿山企业(盖章):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报告编写指南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 一、前言 任务由来及编制依据 说明评估项目的由来及性质、委托单位及要求,编制依据。主要列出技术依据、资料依据等,包括《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经审批的地质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等。 工作目的与任务 参照“技术要求”规定,分别列出目的与任务,有特别要求的也应列出。 矿区人文与社会经济概况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说明矿区及周边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人数、房屋数量及分布状况,农业、工业生产、交通经济情况等;对重要交通、工程建设、设施、集镇、人口聚居地、文化古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要详细阐明。 本次工作情况 阐明本次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等工作情况,包括周边矿山情况的调查与资料收集。列出收集利用的资料名称。现场调查包括地面及井下调查,调查工作量表中应列出调查的面积、路线长、各类观测点数、矿井数及调查巷道长度等实物工作量。正在生产及扩建矿山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量的井下调查。 二、矿山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置 矿山地理位置,交通等。 地形地貌 简述评估区地形地势、形态成因、地貌类型及特征、分布、形态成因类型的划分可采用国家专业标准ZBD14001-89的附表B,一般应采用Ⅳ级或Ⅴ级地貌类型,补充正负地形组合命名更好。

阐明矿山区一带气象特征及要素、地表水系、水体、水流特征—流量。水位、洪水位一般都应有时间说明。 矿区地质及地质环境 矿区地质 说明所搜集的矿区地质资料名称、编制时间等。 地层岩性 可采用生物地层分层法或岩石地层分层法的地层分层,简述各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与岩浆岩接触时应简述其蚀变带特征。原则上采用示意性地层柱状图表示法,表式见“矿区地层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简表”。 矿区地质构造 概述其区域构造位置、评估区的褶皱、断裂构造、裂隙的发育特征,也可以以表格形式表达;露采矿山的裂隙测量统计必不可少,应系统调查并形成统计图表,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估依据。 岩浆岩 叙述其时代、岩性、结构及蚀变带等。 矿床特征 简述矿层(体)的形态、产状、厚度、规模、空间分布特征,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含量;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变化(附矿床平、剖面图)。 矿区工程地质 概述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岩体类型划分至岩性综合体,一般以地层分层作为类型界线,必要时再分、合(地层的工程地质情况在地层柱状图上专栏表示)。其他需要阐述的工程地质情况包括岩体结构面特征、岩体风化带、岩溶带、蚀变带特征、岩体质量、围岩稳定性、边坡类型和特征及其稳定性、生产矿坑工程地质情况等。 矿区水文地质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 1、了解从(州市、县、镇)至矿山的里程(km)。 2、调查进入矿山区域的道路情况,道路路基和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坍塌滑坡现象(拍照)。 3、调查矿山周围村庄情况,几户、人口数、经济收入、外出人口数,人均收入、经济作物、动植物等等(列表)。 4、调查村庄房屋情况,询问村庄里有没有房屋开裂、塌陷等若有做仔细描述,询问村庄附近山体有没有发生过开裂、蹦塌、滑坡,村庄附近的冲沟、泥石流等情况(拍照)。 5、调查村庄和矿山饮用水情况,村庄的河流、溪沟其水流量、流向、河流宽度、水质(拍照)。 6、调查矿区地形地貌(坡度、高差、排水情况),矿山植被(覆盖率、物种)等(拍照)。 7、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年最高和最低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区域属哪个水系支流有几条。 8、调查矿山周围有没有古(新)滑坡体,其稳定情况、上覆地层、滑距、滑向、植被情况(拍照、列表)。 9、调查矿山道路边坡和平硐口是否有崩塌、不稳定斜坡体,其稳定情况、上覆地层岩性结构构造、崩塌体和不稳定斜坡体大小、坡度和产状、植被情况(拍照、列表)。 10、调查矿山周围是否有泥石流沟,其物质来源、冲沟两岸地层和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沟两岸的植被情况、坡度和坡降比、流向、形状“U”或“V”、对下游的危害情况(拍照、列表)。 11、调查矿山区域内岩溶是否发育,是否有溶洞、溶槽、溶蚀洼地等,其高度、宽度、长度,上覆地层、植被、稳定情况(拍照)。 12、调查矿山岩土体风化情况,岩土体风化程度描述、植被发育情况(拍照)。 13、调查矿山各个老硐和新硐位置,洞口岩层稳定性、洞口植被、围岩体、涌水量(拍照)。 14、调查矿山地表采空区和地下采空区,露天采空区的大小,周围岩性、采空区深度,采空区周围植被,地下采空区大小,地表是否开裂或塌陷,植被发育情况(拍照)。 15、调查矿山工业场,地层岩性、周围的排水设施和拦挡设施。 16、调查矿山排矸场、堆渣场,其高度、宽度、堆放位置、稳定程度、周围排水设施、拦挡设施、危害对象等。 17、调查矿山办公生活区、炸药库、高位水池,其面积大小、位置、地层岩性、对其产生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