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旋转

第12课旋转

第12课旋转
第12课旋转

第12课旋转、裁剪图像

活动目的:

学习对图片的旋转、翻转、裁剪处理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旋转图像

1、在Acdsee项目清单窗口中,双击一张图片,进入图像浏览窗口。在该窗口中单击“工具”菜单,见66页图1。

2、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旋转/翻转”命令,弹出如67页图2对话框,使用旋转、按钮,使图像在水平、垂直方向旋转或翻转,转到满意时,单击“确定”按钮。

3、自己能行

每个旋转、翻转按钮上都有一个数字,代表旋转或翻转方向。请说说图3的“福”字用到对应按钮的编号是多少。

活动二:“扶正”照片

我们拍出来的照片不一定都是正的,这是拍摄是角度的关系。在这里可以用“Acdsee”来“扶正”。

1、选中一张图像,进入图像浏览窗口,单击“工具”菜单中的“在编辑器中打开”命令,打开如68页图4.

2、单击“图像”菜单中的“旋转”命令,打开“旋转”对话框。见69页图5。

3、在图6中所示,输入角度值,单击“确定”按钮,旋转后的照片见图7。

活动三:裁剪图像

见图7,扶正的图像整个图片又歪了怎么办?

我们要用裁剪方法去去图像的黑边,使照片更加美观。

1、单击编辑器窗口底部绘图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

2、按住鼠标左键,在图像中拖动鼠标,画出一个带8个操作柄的虚线框,框内的图像就是我们要剪出的内容。(见图8)

3、将鼠标指针移到操作柄上,鼠标指针变成双箭头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拉动线框到需要的大小。

4、将鼠标指针移到线框内,双击图像,裁剪出如图9所示的图像。

5、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或“保存”命令,将图像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见图10。

动动脑筋,动动手:“另存为”和“保存”有哪些异同?

第13课补修照片

活动目标:

学习对图像修补的方法,提高对Acdsee软件的应用能力。

活动过程:

引入课题:

来自数码相机或扫描仪的图像,经常会因为拍摄者的经验不足扫描仪的原因而偏色,为了提高图像的欣赏效果,我们需要对进行一些补救处理。

活动一:图像处理――曝光处理

1、在主窗口中选择一张图像,打开编辑器窗口。见73页图1。

2、见图2,单击“调整”菜单中的“曝光”命令,弹出图3“曝光”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预览窗口中,可以看到调整前、后的图像。

3、见图3,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黑”、“白”标尺上的滑块,调整图像曝光量,仔细观察预览窗口中的图像变化。

4、调整到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器窗口中,保存图像,完成操作。

活动二:调整图像色彩和色调,

1、见图4,单击“调整”菜单中的“红/绿/蓝”命令,在“红/绿/蓝”窗口中,分别调整红、绿、蓝三色的值,观察图像颜色变化,满意后,保存图像。

2、单击“调整”菜单中的“色调/饱和度/亮度”命令,在“色调/饱和度/亮度”窗口中,分别移动色调、饱和度、亮度标尺值,观察

图像颜色变化,满意后,保存图像。

活动三:调色器的使用

调色器类似平时画画时使用的调色盘,在调色器中可以调出各种颜色,通过练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习惯的调色方法。

(一)使用调色板调色。

1、进入编辑窗口。

2、单击窗口中色彩选项框中的“1”处,弹出调色器窗口,见图5。

3、将鼠标指针移到调色板“2”中的某种颜色上,单击鼠标左键,观察“纯色”标尺框中的“3”中的颜色变化。

4、使用鼠标移动“纯色”标尺,观察“颜色/纯色”窗口中的颜色变化,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调色完成。

(二)使用“三原色”调色。

在计算机中,称红、绿、蓝三种颜色为三原色。使用三原色调色是调色的基本方法。

1、如图5所示。分别在红、绿、蓝三个文本框中,输入数字0,使“颜色/纯色”窗口中的颜色变为黑色。

2、分别在红、绿、蓝三个文本框中输入数字255,使“颜色/纯色”窗口中的颜色变为白色。

3、在“红”文本框中输入数字255,在其他两个文本框中输入数字0,使“颜色/纯色”窗口中的颜色变为红色。

活动四:在图像中添加文字

在图像上添加适当的文字,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图像的内容,使图像内

容更丰富。

1、单击编辑器窗口中工具选项栏中的“文字TI按钮,在窗口中出现的文字格式工具栏中选择字体、字号、字型,见图6。

2、在调色器中设置文字颜色。

3、将鼠标指针移到图像中要添加文字的位置上,单击图像,弹出“文字”编辑窗口,在窗口中输入文字。

4、单击“文字”编辑窗口中的“确定”按钮。

5、完成操作后,保存图像。

你能行:

将图像颜色调整为黄色和紫色。

按照配色原理: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绿色+蓝色=青色。

初中数学旋转专题

旋转证明 一. 利用旋转添加辅助线 例1.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动点,且始终0 45=∠EAF .过点A 做 AP ⊥EF.(1)求证:EF=DE+BF.(2)求证:AP=AD. (3)若△EFC 周长为a ,求正方形的面积. 变式1:如图,点M 、N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已知AB=a ,△MCN 的周长为2a , 求证:∠MAN=45° 1.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AB ⊥BC,AD=2,BC=3,将腰CD 以D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到ED ,连结AE 、CE,则△ADE 的面积是 。 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AF 平分BAE ∠, 探究:BF 、DE 与AE 的关系. 5.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45°,则有结论EF=BE+FD 成立。 (1)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B=∠D=9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是∠ BAD 的一半,那么结论EF=BE+FD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B+∠D=180°,延长BC 到点E ,延长CD 到点F ,使得∠EAF 仍然是∠BAD 的一半,则结论EF=BE+FD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A B C D E F A B D C E F A D M B C N A E D

旋转和平移的联系和区别

旋转和平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旋转和平移都是物体运动现象,都是沿某个方向作运动,运动中都没有改变本身的形状、大小与自身性质特征。 区别: 平移的这种运动现象又称平行移动,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运动方式的特点是图形或物体中任意一点的运动方向和快慢相同,也就是说物体上任意两点的连线,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的运动,移动的距离相等。 旋转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图形或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其运动方式的特点是物体上的各点都绕着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旋转是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那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与旋转的点、方向、位置和角度有关,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和方向。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上所有点或线段的旋转方向相同,旋转角度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旋转的角不一定是一周,也不一定是180度或360度。 判断一种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关键要看两个条件: 第一是图形在运动时是绕一个定点(或轴)运动还是沿直线运动; 第二是图形运动时角度有没有改变。 一点补充: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物体运动形式往往不是作单一的运动。例如:汽车在行使时,车轮是作旋转运动的,车身其它部位有的在作平行运动。自行车、摩托车、直升机等交通工具也是这样的。钟摆的运动方式不但是图形围绕某一个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又是图形围绕某一个中心位置作圆周运动,因此它既有振动的本质特点,又有转动的某些特点,我们把它运动方式称为摆动(又称摆动现象),像秋千、跷跷板的运动都属于摆动。 其实,“平移”是物体向一个方向运动,有起点,也有终点。而“旋转”是物体以一个点为中心,在作圆周运动;或者说,“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轴在作圆周运动;“旋转”可以说物体在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再则,物体“平移”运动时,离开了物体的原来位置;而物体作“旋转”运动时离中心点位置不变。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二 线与角:旋转与角》 公开课获奖教案_0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难点:周角的特征。 关键:借助具体情境,感知平角、周角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活动角,折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角。(板书:角)你还记得什么是角吗?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小结: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画出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举列说说身边的角。 (二)尝试操作,感悟新知 1.转一转 教师:请同学门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得到一个角。(这时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角)(揭示课题:旋转与角) 师:将你们通过旋转得到的角举起来,互相看一看,都是什么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是直角,有的是锐角,还有的是钝角。 师:直角有什么特点?锐角呢?钝角呢? (生答) 师:同学们以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刚才老师还发现有几个同学通过旋转得到的角和大家的不太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学生用学具旋转得到的平角和周角) 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角呢?(学生讨论交流) 生:它们不是角,一个是直线,一个是射线。 生:它们是角,一个叫做平角,一个叫做周角。 生:它们都不是角,因为它们没有顶点,没有两条边。 生:第一个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也有两条边。 …… (三)合作探究,掌握新知。 1、师: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意见不一,这样吧,请同学们再次拿出学具,自己动手试试看,能不能旋转出这样的图形,并继续讨论这样的图形是不是角呢?把你的理由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上前汇报? 生:它们都是角,因为它们都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数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操作图形的旋转变换,了解旋转中的一些概念及探究它的基本特征。 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图片现象中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 情感态度 通过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关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 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旋转实验中得出数学结论,初步从奇妙的图形中体会所隐含的数学道理。 重

点 熟悉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以及通过实验,探索出中心旋转的基本特征。 难 点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旋转的基本特征,根据旋转图形找对应点。 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感受生活情境 观察物体转动 活动2 再赏物体图形 学习旋转概念 活动3 结合生活实例 再度熟悉概念 活动4 类比脚印特点 探究旋转特征 活动5 改编例题教学 运用也分散难点 活动6 我的地盘我作主

思维天空任我游 活动7 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从文字游戏中,体会物体的旋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旋转”表象认识。 比划观察到的物体怎样运动?引导发现物体转动的共性,学习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从教师列举的生活实例中,说出其中的旋转概念,加深对旋转概念的感知、理解。 从脚印特点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出旋转的基本特征。 学生从教师改编的例题中寻找相等的量,进一步理解旋转的基本特征,为后一节课学习作准备。 精心设置一些由易到难的综合性习题,学生思考完成、巩固知识,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归纳总结,通过课外作业为下节课内容教学打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旋转专题训练

(1)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2BC ,M 是AB 的中点.直接写出∠BMD 与∠ADM 的倍数关系; (2)如图2,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2BC ,M 是AB 的中点,过C 作CE ⊥AD 与AD 所在直线交于点E . 若∠A 为锐角,则∠BME 与∠AEM 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BMD= 3 ∠ADM (2) 分 (2)联结CM,取CE 的中点F ,联结MF ,交DC 于N ∵M 是AB 的中点,∴MF ∥AE ∥BC , ∴∠AEM=∠1,∠2=∠4, ……… 3分 ∵AB=2BC ,∴BM=BC ,∴∠3=∠4. ∵CE ⊥AE,∴MF ⊥EC ,又∵F 是EC 的中点, ∴ME=MC ,∴∠1=∠2. ………。4分 ∴∠1=∠2=∠3。 ∴∠BME =3∠AEM. ………. 5分 【斜边中线+倍长中线例题】已知:△ABC 和△ADE 是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BA =BC ,DA =DE ,联结EC ,取EC 的中点M ,联结BM 和DM . (1)如图1,如果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那么BM 、DM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 是 ; (2)将图1中的△ADE 绕点A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1)BM =DM 且BM ⊥DM . ………2分 (2)成立. ……………3分 理由如下:延长DM 至点F ,使MF =MD ,联结CF 、BF 、BD . 易证△EMD ≌△CMF .………4分 ∴ED =CF ,∠DEM =∠1. ∵AB =BC ,AD =DE ,且∠ADE =∠ABC =90°, ∴∠2=∠3=45°, ∠4=∠5=45°. M D B A C E A D M B C 图1 图2 F A M B C E D 4 3 2 1D C B A E M M E A B C D 9

小学信息技术《移动和旋转》教学设计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移动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区本教材(试用)scratch的第四课移动和旋转,前三节课知识点包括认识Scratch界面,在软件添加、删除角色,切换角色造型等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是移动与旋转,移动的步数数值关系,在循环中步数的变化与角色移动的关系,难点是对旋转角度的理解。本课在设计时,采用以“精彩的马戏表演”为主题,将文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呈现给学生。本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角色的丰富变化提供了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学生刚开始接触scratch软件,已经学会了添加、删除角色,造型编辑与切换的脚本编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重点是移动和旋转,让学生理解移动的步数与数值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对旋转的角度理解,因为四年级学生没有学习过旋转角度的知识点,会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本节课以马戏团表演为主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移动、旋转等命令。 ⑵会设置角色的旋转方式。 ⑶学会运用循环命令实现持续移动。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⑵通过自主探究,了解角色的移动和旋转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个性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⑵通过学习Scratch软件,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理念。 4.行为与创新 ⑴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新知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⑵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搭建,学会使用scratch软件创作。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设置角色的移动和旋转 2.教学难点 设置角色的旋转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以学生探究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全面搭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素材 学生操作素材 ■教学过程

旋转典型题专题训练(20161020)

旋转典型题专题训练 一、作图题 1.如下左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网格内有一个三角形ABC. (1)把△ABC沿着x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A1B1C1,请你画出△A1B1C1; (2)请你以O点为旋转中心画出△ABC的中心对称图形△A2B2C2; (3)请你以O点为旋转中心画出△ABC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A3B3C3. 2.如 上右 图,△ ABC 三个 顶点 的坐 标分 别为 A(1,1),B(4,2),C(3,4) (1)请画出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1B1C1; (2)请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 (3)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3.如图,正方形ABCD于正方形A1B1C1D1关于某点中心对称,已知A,D1,D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4),(0,3),(0,2). (1)求对称中心的坐标. (2)写出顶点B,C,B1,C1的坐标. 4.如图,由正方形ABCD通过一次旋转得到正方形BCFE,其可能的旋转中心有个.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由△ABC绕点P旋转得到,则点P的坐标为. 二、与角度有关的计算 6.如图,在△ABC中,∠CAB=7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连接EC,满足EC∥AB,则∠BAD的度数为()

A.30°B.35°C.40°D.50° 7.如上中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ADE,且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若∠B=70°,则∠CAE的度数是() A.70°B.50°C.40°D.30° 8.如上右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则∠BAC的度数为() A.60°B.85°C.75°D.90° 9.如下左图,△0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110°,∠D=40°,则∠AOD 的度数为. 10.如上右 图,△ABC 和△BED 是等边三 角形,则图中三角形ABE绕B点旋转度能够与三角形重合. 三、与长度、面积有关的计算 11.如图,三角板ABC中,∠ACB=90°,∠A=30°,AB=16cm,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当起始位置时的点B恰好落在边A1B1上时,BB1的长是cm. 1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PP′的长等于() A. B. C. D. 13.将直角边长为5cm的等腰直角△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14.如下左图,三角板ABC中,∠ACB=90°,∠B=30°,BC=6.三角板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当点A的对应点A′落在AB边的起始位置上时即停止转动,则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结果保留π).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目标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目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本单元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材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体育场(较大数的估计方法),神奇的计算器(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算式的探索),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本单元又专题安排了“计算工具的演变”的阅读材料,以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本单元安排了七个情境活动: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观苗圃(一次试商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国家体育场(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秋游(试商需要改商的除法),探索与发现(四)(探索商的变化规律),抗震救灾(三步的混合运算)。本单元教材编写突出题材的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

九年级数学: 旋转基础知识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旋转及综合专题 一、旋转相关定义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 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 O 叫做旋转中心,转 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如果图形上的点 P 经过旋转变为 P 1 ,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称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5、(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6、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二、旋转相关结论 如 图 , 将 ?ABC 绕 点 A 逆 时 针 旋 转 α 角 到 ?AB 1C 1 。点 B 和点 B 1 为对应点,点 C 和C 1 为对 应点。 结论 1:旋转中心为对应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 线的交点,也即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均经过旋转中心。如图,线段 BB 1 的垂直平分 线l 1 、线段CC 1 的垂直平分线l 2 都经过旋转中心 点 A 。利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利用对应点坐标 求出旋转中心的坐标。由于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均经过旋转中心,因此只需求出两 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析式,然后 联立即可求出旋转中心坐标。 结论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线,且等腰三角形顶角均等于旋转角α。 如图, ?ABB 1 和 ?ACC 1 均为等腰三角形, ∠BAB 1 = ∠CAC 1 = α。

3.3 Creo 4.0移动和旋转

3.3 Creo 4.0移动和旋转 3.3.1 Creo 4.0模型的移动和旋转 Creo 4.0在绘图的过程中,图档的移动、旋转,是使用最为频繁的操作。 最常用有两种操作方法。 一鼠标+键盘通过鼠标+键盘的配合适合使用,可以实现绝大数功能,也是我们绘图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 A 按住鼠标中键,移动鼠标,可以实现模型旋转功能。请注意,此时的旋转中心,有两个选项。 1 按下如图3-3-001所示旋转中心按钮,旋转中心图标显示在视图界面,此时的图形旋转就以这个图标为中心旋转。如图3-3-002 图3-3-001所示 图3-3-002

2 按起如图3-3-001所示旋转中心图标,旋转中心图标将隐藏,此时的图形旋转就以鼠标在图形上面的位置做为中心。如图3-3-003 图3-3-003 B 按住键盘上面的 Shift 键,同时按住鼠标中键,移动鼠标,可以实现模型的移动功能。 C按住键盘上面的 Ctrl键,同时按住鼠标中键,移动鼠标,可以实现模型的放大和缩小。 D按住键盘上面的 Alt键,同时按住鼠标中键,移动鼠标,可以实现模型的旋转。请注意,此时旋转的中点,在我们按住鼠标中键后,在图形界面里面点击的第一个点位置,这个位置就是旋转的中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任意选择模型旋转的中心。这对一些特定的产品中心不在实体中心的零件有非常好的效果。(跟隐藏旋转中心的图标功能一样,可以任意定义旋转中心,不过这个时候的旋转中心的图标还在视图上面) E直接滚动鼠标中键,可以实现图标的放大和缩小。 二图形界面里面的图标控制 打开一个文件或组件,进入绘图界面。点击视图,进入视图界面。如图3-3-004所示。

《旋转与角》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程二、新授 (一)活动1:用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外一条边,摆一摆学过的各种角,并在下面画出来 锐角直角钝角 问:在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摆的过程中发现,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度就越() (二)活动2:继续旋转下去,当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边旋转边思考以下问题: 1.这时形成的图形还是角吗? 2.如果是能找到它的顶点和边吗?并尝试画它出来。 请学生展示画图,并要求学生指出顶点和边,然后强调画法 平角:? ??? 教师揭示:像这样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的角,数学上称之 为平角。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角。 (三)活动3:继续旋转下去,当两条边重合在一起的时候, 边旋转边思考以下问题: 1.这时形成的图形还是角吗 2.如果是能找到它的顶点和边吗?尝试画它出来 请学生展示画图,并要求学生指出顶点和边,然后强调画法 周角:???? 教师揭示:像这样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的角,数学上称之为 平角。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角。 (四)活动4:给每个同学发圆形卡纸,通过对折卡纸探索直角平角周角 的关系。 活动要求边折边思考,讨论: 1.把卡纸对折再对折,观察圆形纸片形成了一个什么角? 2.打开一下卡纸,这时你发现卡纸形成了一个什么角?它跟直角有什么关系? 3.再打开卡纸,这时你发现卡纸又形成了一个什么角?它跟平角和直角又有什 么关系? 4.平角等于多少度?周角等于多少度? 通过动手 操作,让 学生体验 角的大小 变化情 况,理解 各种角是 可以由旋 转变化的 通过旋 转,理解 角的概 念,探索 平角和周 角的形 成,及其 画法

九年级旋转专题复习

九年级旋转专题复习 1.下列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是( ) A B C D 2.已知点A 的坐标为()a b ,,O 为坐标原点,连结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1OA ,则点1A 的坐标为( ) A .()a b -, B .()a b -, C .()b a -, D .()b a -, 3.下面图形: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从中任取一个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 4.如图,把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B 、C 在x 轴上,A 、D 关于y 轴对称,将C 点折叠到y 轴上的C′,折痕BP ,则经过P 点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5.(1)点(2,4)绕点(0,2)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2)直线y=2x 绕点(0,2)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直线解析式是 . (3) 求直线y=2x+2绕点(0,2)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直线的解析式是 . 6.如图,已知ABC △: (1)AC 的长等于_______. (2)若将AB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 B C '''△, 则A 点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_____; (3)若将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 ?A 1B 1C 1,则A 点对应点A 1的坐标是_________. 7. 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Q 为CD 上任意一点, AQ 交BD 于M ,过M 作MN ⊥AM 交BC 于N ,连AN 、QN. 下列结论:①MA =MN ;②∠AQD =∠AQN ; ③ABNQD AQN S S 五边形2 1 = ?; ④AQ.MN=QN.C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①③④. (C )只有②③④. (D )只有①②. 8.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DAE =45°, 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 ,连接EF ,下列结论: ①△AED ≌△AEF ; ②△ABE ≌△ACD ; ③BE DC DE +=; ④2 22BE DC DE += 其中正确的是 【 】 (第8题图) A B C D E F 12题 Q N M D O C B A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学实录与评 析 李娟执教(25小) 张国红评析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页和第42页例I、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2、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平移距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风车、陀螺、注射器、算盘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拉个圆圈转转,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两个小组的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转动,其他同学一边说转转转,一边拍手。生活动。 师:看同学们这么开心,就再请两个小组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好不好? 游戏做完了,“你们感觉这两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 [评析]: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前,通过游戏活动,沟通师生情感,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师:我们现在去游乐园看看吧,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你们瞧(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7页的主题图——游乐园)你喜欢玩哪个游乐项目,看一看它是怎样运动的?你快跟着用手势比划比划。(请几位同学用手势比划比划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

生:有小火车、滑滑梯、缆车、摩天轮、转转椅。(边说边用手比划它们的运动方式) 师:同学们,这么多的游乐项目都在运动,我的眼睛都花了,咱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先自己想一想,想好以后再与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说说分类的理由,我们看哪组合作得最好,想得最全面。(小组活动,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生:缆车、小火车、小朋友玩滑滑梯的运动是一类;而大风车、摩天轮、转转椅是一类;分类的理由:缆车、小火车、滑滑梯,它们都是直直的、平平的运动.就把它们分为一类;大风车,摩天轮、转转椅都是转圆圈,所以是一类;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些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了分类,我们把象缆车、小火车、小朋友玩滑滑梯这样的运动(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取个名字?(平移)把大风车、摩天轮、转转椅这样运动(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叫做?(旋转)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运动项目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的分类活动区分出平移和旋转。学生在观察、比较、分类、模仿等活动中形成对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理解概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 本年度主要进行了小课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的研究。此课题的研究我尝试了一年了,我们的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回顾如下: 一、理论学习助我们教学应激性增强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我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并通过对修订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自己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促使自己能成为教材的创编者。只有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组织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在课题研究中,除了自己研读以外,还与同组教师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学校领导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度。 2、互动教研促课题发展。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研组开展了校本参与式研讨,为教学进行互动教研,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师提供经验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着 1、在课题研究中,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练习设计教学的多篇文章。除了自己研读以外,还与同组教师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并进行班班对比的形式,用不同的练习来进行教学,并加以比较,并作好记录加以反馈。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经松,学得愉快。教师注重数学活动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充分地体验

旋转专题复习专题

旋转专题复习专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义乌市)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 A.70° B.65° C.60° D.55°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A′=4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B′C,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B′C. | 【解答】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AC=A′C, ∴△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A′=45°, ∴∠A′B′C=∠1+∠CAA′=20°+45°=65°, 由旋转的性质得∠B=∠A′B′C=6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 3. (2014?大庆)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 A.B.C.D. 【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连接AC1,AO,根据四边形AB1C1D1是正方形,得出∠C1AB1=∠AC1B1=45°,求出 ∠DAB1=45°,推出A、D、C1三点共线,在Rt△C1D1A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C1,进而求出DC1=O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 【解答】解:连接AC1, ∵四边形AB1C1D1是正方形, | ∴∠C1AB1=×90°=45°=∠AC1B1, ∵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 ∴∠B1AB=45°, ∴∠DAB1=90°﹣45°=45°, ∴AC1过D点,即A、D、C1三点共线, ∵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 ∴四边形AB1C1D1的边长是1, 在Rt△C1D1A中,由勾股定理得:AC1==, 。 则DC1=﹣1, ∵∠AC1B1=45°,∠C1DO=90°, ∴∠C1OD=45°=∠DC1O, ∴DC1=OD=﹣1, ∴S△ADO=×OD?AD=, ∴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2×=﹣1,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 4.(2014?苏州)如图,△AOB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的坐标(2,),底边OB在x轴上.将△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O′B,点A的对应点A′在x轴上,则点O′的坐标为()

国标舞中身体的移动与旋转技巧

国标舞中身体的移动与旋转技巧 首先必须设法了解怎样去移动,一般人的错误都只动脚而不移动身体,好象在踢正步,但也有一些人只动身体而不动脚,好象在酒醉,身体一直推挤舞伴,这些都是不好的。舞蹈中的移动不是前进就是后退不是左转就是右转,听来简单行来困难,既然要移动就必须先谈到动力(Dynamics)。以下是最简明的一些前进、后退概要: 1.动力来自于重心脚的推送或拉拔。 2.向前移动时重心脚在前脚时,前脚要拉拔,重心脚在后脚时,后脚要推送。 3.前进的移动中每一步都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拉"一个是"推"。 4.向后移动时重心脚在前脚时,前脚要推送,重心脚在后脚时,后脚要拉拔。 5.后退的移动中每一步都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拉"一个是"推"。 6.每个重心脚在推送之前都要有一个准备动作,尤其是做完每个动作之后更更需要这个准备动作,而这个动作我始终认为最重要,因为它会带给您更有速度、更顺畅有力的移动以及更好的音乐诠释,更重要的是给舞伴一个反应的空间。 关于旋转和轴转 很多人都觉得很难,一直跳不好其原因很多。以下是最简明的一些旋转概要: 1.既然是旋转就不能像前进、后退时那样移动快速。 2.基本上 Spin 并不是一个移动的动作,而是一种旋转,Pivot 亦同。 3.通常 Spin 感觉略高转,Pivot 感觉略低转,因此华尔滋的右旋转步(Natural Spin Turn)的第四步是 Pivot,第五步为 Spin。 4.探戈里没有 Spin 只有 Pivot,在阿根廷探戈里头没有 Heel Turn 只有Heel close 或 Heel Touch。 5.在旋转时的那一剎那,不要一直想要移动向前,这是旋转的要领。 6.旋转时前进者是外圈,后退者是内圈(前进制造外圈,后退制造内圈)。 顺便谈谈如何带动女士旋转: (1)有人说用身体的中心点。 (2)有人说用脚 Turn in 或 Turn out。 (3)有人说要用手。 事实上,用身体或用脚或用手这都要看每人的毛病不同而定,一时之间要把它讲得很清楚也是有些困难的。基本上手是带领舞伴往东或往西的重要工具,但光用手将使您的舞跳得很丑陋,要配合身体与脚并且要巧妙应用,善用脚及身体将使我们的舞更细腻更完美,而手则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善用脚及身体,舞会跳得很丑陋,而没有手的牵引根本无法跳舞(不管是前进或后退,左转或右转)

公开课《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公开课《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连成相应的图形。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旋转培优专题

旋转模型1---“Y”形模型例1: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 A=2,PB =3,PC=1、求∠BPC 度数得大小与等边三角形ABC得边长. 李明同学得思路就是: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得图形(如图2),连接PP′,可得△P′PC就是等边三角形,而△PP′A又就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逆定理可证),所以∠AP′B=150°,而∠BPC=∠AP′B=150°,进而求出等边△ABC得边长为7,问题得到解决. 请您参考李明同学得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 A=5,BP=2,PC=1.求∠BPC度数得大小与正方形ABCD得边长. 配套练习: 1、如图,若在正六边形ABCDEF内有一点P,且P A=213,PB=4, PC=2,则∠BPC得度数为______,正六边形ABCDEF得边长为_____、 2、等边三角形ABC有一点P,P A=3,PB=5,PC=4,求∠APC得度数、 旋转模型2---共顶点模型 一、常见共顶点(手拉手)模型结论(请自行证明) 1、共顶点等边三角形结论: (1)△BCD≌△ACE (2)BD=AE (3)∠AFB=60° (4)FC平分∠BFE (5)FB=F A+FC;FE=FD+FC 2、共顶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结论: (1)△BCD≌△ACE (2)BD=AE (3)∠AFB=90° (4)FC平分∠BFE (5)FB=F A+2FC;FE=FD+2FC C A B P F E A C D F D B C A

(6)2222AE BD AD BE +=+ (7) ACD BCE S S =△△ (8)I 就是AD 中点,则CI ⊥BE ,CI = 12 BE 配套练习: 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得中点. (1)观察猜想 图1中,线段PM 与PN 得数量关系就是 ,位置关系就是 ; (2)探究证明 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得位置,连接MN ,BD ,CE ,判断△PMN 得形 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 =4,AB =10,请直接写出△PMN 面积得最 大值. 旋转模型3---角含半角模型 例1:通过类比联想、引申拓展研究典型题目,可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得目得. 原题:如图1,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得边BC 、CD 上, ∠EAF =45°,连接EF ,则EF =BE +DF ,试说明理由. (1)补充证明过程 ∵四边形ABCD 就是正方形, ∴AB =CD ,∠BAD =∠B=∠ADC= 90°, ∴把△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至△ADG ,可使AB 与AD 重合. ∵∠ADG =∠B =90°, ∴∠ADC +∠ADG =180°,∴点F 、D 、G 共线. . (2)类比引申 如图2,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90°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 =45°.若∠B 、∠D 都不就是直角,则当∠B 与∠D 满足等量关系___________ 时,仍有EF =BE +DF . (3)联想拓展 如图3,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E 均在边BC 上,且∠DAE =45°.猜想BD 、DE 、EC 应满足得等量关系,并证明. 配套练习: 1、例1中得图1条件“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得边BC 、CD 上”改成“点E 、F 分别在射线BC 、CD 上”,其余条件不变,则EF 、BE 、DF 得数量关系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等边△ABC 边长为1,D 就是△ABC 外一点且∠BDC =120°,BD =CD ,

动作补间(移动和旋转)

Flash是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交互性动画制作的工具软件,从1996年至今,已经发展到现在的Flash8版本。Flash制作出来的动画是矢量格式的动画,具有体积小、兼容性好、直观动感、互动性强大、支持MP3音乐等诸多优点,因此与Macromedia的另外两个产品Dreamweaver、Fireworks并称为“梦幻组合”(Dream Team)。它以其诱人的动画效果、丰富的交互功能和完美的声音输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网站上使用了Flash动画,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件利用Flash动画增强演示效果,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它爱不释手,并出现了很多叱咤风云的“闪客”。 补间动画是利用关键帧定义动画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中的画面对象,然后通过Flash系统计算完成中间的变化过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补间”。由于在补间动画中只存储首尾关键帧中的画面对象,以及帧之间的变化过程,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动画文件所占的外存容量,加快动画的播放速度。补间动画又被划分为两类,即“补间动作动画”和“补间形状动画”。 (1)补间动作动画 补间动作动画是通过更改同一对象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中的位置、大小、旋转、颜色和其他属性来创建运动对象的动作效果。这种动画制作方法在Flash中被广泛地采用,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动画制作方式。 【创建补间动作动画的步骤】 ?第(1)步:在首关键帧中创建动画对象的实例,并设置实例的开始状态; ?第(2)步:在尾关键帧位置处插入关键帧,并设置实例的结束状态; ?第(3)步:在时间线首尾关键帧之间调用右击快捷菜单,或在帧的属性面板中创建补间动作动画。 【补间动作动画设置的要点】 ?创建动画的对象必须是“实例”,且首尾关键帧中是同一实例(即由库中同一元件产生的实例); ?动画的效果可以是“移动、缩放、旋转与倾斜、缓动、颜色(亮度/色调/alpha)”等方面的改变,但不支持形状的变化(指外形轮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