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织服装制作工艺精编

针织服装制作工艺精编

针织服装制作工艺精编
针织服装制作工艺精编

针织服装制作工艺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一、针织面料的特性

针织服装大都是以棉、涤和涤棉纱的针织面料为原料,其特点是质感柔软、伸缩性较大、透气、吸汗、穿着舒适随意、富有个性,适合运动服便装、男女休闲时装和内衣等。我在实习期间,所接触的主要是针织面料的成衣。因针织面料除了上述部分特性方面外,还具有脱散性,卷边性,易起毛起球性等其它特性,所以在成衣的缝制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工艺方式来对待。

二、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为:验布→技术准备→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衣片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印绣花等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三、缝制的缝纫设备材料要求

而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

程实行流水作业。制衣过程中,选择缝针缝线看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则不然,不仅要满足技术上的要求,还要顾及美学要求,从缝线与缝料的颜色搭配、缝线的细度选择多方面考虑,才能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因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的特性的差异问题,在缝纫的材料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其具体的缝制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

(一)常用的针织缝纫设备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常见的平车机以高速平车机,转速在3500~5000r/min)、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

由于针织织物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和包缝机是缝制针织时装的主要机种。其它设备还包括锁眼机、钉扣机和套结机等。

包缝机常见的有三线包缝机(俗称拷边机)、四线包缝机、五线包缝机(俗称三针五线)。其转速可分为:中速(1500~3500r/min)、高速(3500~5000r/min)、超高速(5000r/min以上的)。

(二)缝纫材料的要求

1、缝线一般纯棉针织面料采用9.8tex×4或7.4tex×3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线,化纤针织面料采用7.8tex×2的弹力锦纶丝和5tex×6的锦纶线。缝线要达到下列质量要求:(1)缝纫机用纯棉线(缝线)应采用精梳棉线,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均匀度。

(2)缝线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防止在缝纫过程中不会由于线的曲折或压挤发生断线现象。

(3)缝线必须具有柔软性。

(4)缝线必须条干均匀光滑,减少缝线在线槽和针孔中受阻或摩擦,避免造成断线和线迹张力不匀等疵点。

2、缝针缝纫机针又称缝针、机针。服装缝制中针、线以及针迹密度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服装面料质地及工艺的要求。对应不同的面料,必须选择合适的缝针。

我国使用的缝针的粗细以号数来区别,粗细程度随着号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粗,服装加工中使用的缝针号型一般从5号~16号,不同的服装面料采用不同型号的缝针。

在机针的选择上,应选用表面光滑,没有毛刺。伤痕、绣点等粗糙、孔和槽的连接处倒圆、光滑的镀铬等隔热合金的机针。针织服装的缝针一般采用圆头机针。

(三)缝纫线迹的种类和特点

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在缝制上的最大区别是采用的缝迹类型不同。梭织服装应用锁式缝迹较多,而针织服装以应用

链式缝迹为主。由于针织物具有伸缩性和脱散性,要求缝合裁片所用的缝迹必须与针织坯布的延伸性和强力相适应,使缝制品具有一定弹性和牢度,并防止线圈脱散。经常受拉伸的部位还要选用弹性好的缝迹。

服装加工中,缝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观的线迹。线迹可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链式线迹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二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单根缝线的称单针。其优点是单位长度内用线量少,缺点是当链线断裂时会发生边锁脱散,常用在衣片之间的缝合处。双根缝线的线迹称为双针,其弹性和强力都较锁式线迹为好,同时又不易脱散,所以常用在下摆、袖口的卷边等拉伸较多的部位。

2.锁式线迹亦称穿梭缝迹线,由二根缝线交叉联接于缝料中,缝料的两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弹性较差,但上下缝合较紧密。直线形锁式线迹是最常见的缝合用线迹,由于用线量较少,拉伸性较差,只有在衣服不易拉伸的部位,象袖口、兜边、订商标等才使用弹性小的锁式缝迹。

3.包缝线迹是由若干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料边缘的线迹。根据组成线迹的缝线多少而称呼其名(单线包缝、双线包缝……六缝包缝)。其特点是能使缝料的边缘

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边缘脱散的作用。当缝迹受拉伸时,面线、底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因而缝迹的弹性较好。

4.绷缝线迹由两根以上针线和一根弯钩线相互穿套而成,有时在正面加上一根或二根装饰线。绷缝线迹的特点是强力大,拉伸性好,缝迹平整,可起到防止织物边缘脱散的作用。滚边、滚领、折边、绷缝拼接和饰边等处常采用绷缝缝迹,这样既有很高的强力和弹性又能使缝迹平整

四、针织服装缝制过程的技术要求

服装的缝制整体上要求规整美观,不能出现不对称、扭歪、漏缝、错缝等现象。条格面料在缝制中要注意拼接处图案的顺连,条格左右对称。缝线要求均匀顺直,弧线处圆润顺滑;服装表面切线处平服无皱痕、小折;缝线状态良好,无断线、浮线、抽线等情况;重要部位例如领尖不得接线。缝份要适合于所用材料(面、里),要适合于所采用的缝合形式(缝型),折边缝的外观不能有斜裂现象。折边量要适合所用材料(面、里);折边量必须均匀一致,平整;下摆的面布和里布的折边量要相配。要按指定的、与面里料、缝型和缝线相符相符的针迹数进行缝制。各部位的缝制要良好;面线与底线宽紧须相配;缝线牵紧;止口缝迹宽窄、缝迹开始与结尾要一致;缝纫机送布齿的痕迹不能留在衣片上。

五、针织服装工艺缝制技术要求的个人心得总结:

通过长期间的所学所见,对针织服装工艺缝制技术要求,我有如下总结:服装的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的,而每一道环节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高效益来为工厂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我认为根据面料特性选用合理的缝纫设备,以及合适的缝纫材料作为缝制生产工序的前提下,同时加强工人们的自身技能水平,才是真正的提高工厂的效益的可行之法。

织法介绍:-

1、元仝-

元仝是指前后针床都参与编者按织的情况下,斜角刀仔打起的织法,为方便过梳,通常最后半转元仝将字码放松少。-

-

2、过梳-

过梳是指利用弯针板将纱线从一张针床中的织针上转移到另一张针床上的织针上的过程。-

织完元仝之后,首先将前针床上含有纱线的织针顶起,使之针舌全部打开,利用弯针板先纱线转移到弯针板上,然后转移到另一针床的空针上。-

-

3、单边-

单边是指只有一张床密针,将机头后面的两个刀仔打起,只让前针床参与编织的织法,织片时字码上提,织出来的衫片字码结些,衫片较短,反之衫片较长。-

-

4、坑条-

坑条又称罗纹,是双面编织物的基本组织,它是由正面线纵行和反面线纵行以一定的组合相间配置而成,通常坑条可分为规则性坑条及不规则性坑条。规则坑条是指底面的坑数一致,例如:1×1,2×2,4×4坑条,不规则坑条是指底面的坑数数目不一,例如:4×2,3×6,12×3坑条。-

在坑条的排针方法中有两种不同的前提,一种是指针对针,另一种是针对齿,同是一种坑条织法在不同的前提下其排针方法不同,以简单的2×2坑为例:-

A.在针对针的前提下其排针方法为底面排两针空两针。-B.在针对齿的前提下其排针方法为底面排两针空一针。-在通常的情况下多以针对齿的情况为主。-

-

5、修花-

修花是指毛衣织造过程中的加减方式,由于毛衣织造过程中,直接织成衫片而不用裁剪,因而必须靠边加减针来实现,减针是指将两边纱线往内移进几针,之后将移织后空

出织针压下退出,加针是指在织造过程中在两边分别顶起多少针的方法,通过减针可使布片幅宽逐渐变小,反之通过加针可使布片幅宽逐渐变大,例如:2-1-5是表示每织两专每边减一支针,如此重复五次,加减针可分为修无边花与修有边花,修无边花是指减几支针用几支扒,修花后可见修花位在布片的边缘,而修有边花是指减针时规定夹几支针,所用支扒数目为减针数目加上夹边针数。例如:要求夹三支边,减一针则用五支扒,修花后可见修花位在布片的边缘往里第四针位。& {" C% u4 ?: -

-

6、搬针-

搬针是指减针过程不能一次完成,例如需在布片中间减一针则需将其外面相邻织针上的纱线往里移.一针并重复此过程,直至布片的边缘后将空针退出,此过程称之为搬针。--

7、三平及四平-

在前后针床都密针的情况下,将左后刀仔打起其它三个刀仔都打落的织法称之为三平,四个刀仔都打落的织法叫四平。-

-

8、令士-

令士是指前后针床密针间隔单边的织法,即是先在前针床织几专单边后将纱线全部过梳到后针床织$单边的间隔织法。-

-

9、搬揽-

搬揽是指通过搬针织法形成一个揽角的织法,例如后针床密,针前针钉顶起四支针平一专后将面上四支针从中间为界,向两边搬两针后将原来的针压下,如此搬花数次达到规定宽度,再依次往里搬针直至重新合成四支针的织法如此开成一个揽角。-

-

10、挑吼与抽针- -

挑吼是指在织造过程中,将某针的纱线移到旁边织针而形成一个吼的织法。-

抽针是指在织造过程中,让某些织针退出针织过程的织法,通常用于记号之用。-

-

11、柳条,扭绳,谷波,打鸡,珠地-

柳条是指机头对角字码刀仔其中一对放低,另一对顶上,两面针床均有织针参与(排针方式可为1×1,密针,2×2等,视客要求而定)的织法。-

-

扭绳是指在编织过程中每隔一定的转数相邻几支织针上的纱线互换的织法。-

-

谷波是指几专四平相隔几专面元仝或底元仝的织法。-

-

打鸡是指两针床密针,元仝一专平半专(织元仝进不参与编织的两个刀仔轮流放下)的织法。-

-

珠地是指密针或1×1的情况下三只字码放下而另一只字码升起七成的织法-

-

12、二三级打花-

通常采用三种针(高脚长舌,高脚,低脚),但视乎需要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当机头上中山提起,织一专或半专打花再织四平,如此间隔的织法为二级打花;当机头上下中山一齐提起,织一专或半专打花再平织,如此间隔的织法叫三级打花。-

-

13、冚毛-

冚毛是指利用特殊的纱嘴引导两种不同的毛料从纱嘴的不同位置进入编织过程而使织出衫片的效果是一种毛料盖在另一种毛料上,底面各呈现不同毛料的织法。-

-

14、猛花-

猛花又称曼波是指在编织过程中利用手制控制后针床移动而使织出的衫片出现规律性的斜纹的织法-

-

-

针织基础知识-

毛织机械主要分为横式手机、花机、普通电机、电脑机。现在先介绍通常生产中最常用的横式手机。-

-

横式手机-

横式手机是指人工操作,靠边手摆动使机头在针床上左右移动而完成针织过程的织机,机号是说明针坑上排针的疏密程度,即机号越大,针坑上规定长度的针数越多,反之则针数越少,横式手机的一般种类有3针,3.5针,5针,7针,9针,12针,14针,16针,正常的横机幅宽为36英寸,加长机可达48英寸。例如7针机则表示机板上七道针坑的长度为一英寸,其它针种类推,由于粗针产品(通常9针以下为粗针,以上为幼针)所用纱线较粗,因而其产品花款比幼针产品复杂。: -

机板针数的计算公式(7针36寸机)-

总针数=36×7=252支-

横式手机的结构:-

1、机头:机头是织机的心脏部分。-

2、机头轨道:使机头工作平稳。-

3、手推柄:节约工作力的装置。-

4、针床:又称针板,是横织机的重要部件,上有针槽,内有织针,筒口有齿口,齿口是用来握住沉降弧; *,协同舌针完成弯纱和脱圈。-

5、塞织槽和塞织:针床上有塞槽和塞织,上塞织主要用来稳定舌针;下塞织主要用来固定底脚弹簧的位置。-

6、圆盘式喂纱装置:主要是调节纱线的张力。-

7、织针:横机大多采用舌针,其材料一般用60号钢丝或钢片压制而成,可分为针钩,针舌,针种。-

8、后针床移动杆:可用于调节后针钉的左右移动。-

9、机板螺丝:固定针床之用。 -

10、毛刷:在编织过程中将舌针刷开。-

11、导纱器:引导纱线正确参与编织的装置。-

12、字码调节装置:控制大山上下移动而改变密度的装置。-

13、刀仔:连接螺山控制其是否参与编织的装置。

常用的针法和花型

1.珠地——(单吊目)

在衫身上直的一条一条,而每条又是一粒粒象珠一样帮称珠地(又称元宝针);双机板排针同四平;半转打花半转平;底右面左松,面右不动(特殊要求除外)。珠地要开面包针,留意花针与挂砣和面左字码.

两面有不相称的外观和结构,正面线圈大而圆,反面极为细小的条状

2.柳条——(双吊目)

1X1罗纹,在衫身上也是直的一条一条,但没有珠状,故称柳条,双机板排针同四平;控制键全开,底左面右字码密(放高),底右面左字码松(放低)。(换一边也可以)

区别柳条字码,要看是否条直,开针要开斜角,且针跟打花字码靠.

由于每一行纹路包括多行线圈,所以衫身阔度向擅长程度很大,生产速度比较慢,然而厚度和重量及丰满手感,是其它组织不可达到的.

3.打鸡——-

双机板排针同四平,1转元同半转平,字码适当。

正面和反面相同,比三平和四平更稳定,因为织片线圈张力相称,所以不会卷曲而特别适合需要结实,稠密和稳定的针织衫.

4.过令士——(桂花目)

将机板的机针进行几专面针,过底针几专这样达到的效果.

5.扭绳——又叫辫子花

分3支扭支,6支扭6支等,扭绳左右两边一定要1-2支底针,这样在才显出扭绳的主体感,(又称麻花)这里举例,扭绳有一般扭绳,蝴蝶绳,鸳鸯绳.等. 在多针扭绳时,可在扭绳

位将底放几支针以拉长线圈.

6.搬针——收针

同一组织单支针或多支针向多方向搬移。

7.缩针——也可以说是收针的一种

但是做法比较特别,故列出来.同一组织多支针整体移动.

8.谷波8.谷波——

排针同四平,织谷位时,关底边2个控制键,面针(单

边)可织多几转后再与底针相连,形成一个鼓起的波浪形和卷纹形.排针单面也行,(单边谷波)织谷位时,放底边2个控制键,先平半专,后关底边2个控制键,将面针(单边)织多几转后,再将底针过到面,形成一个鼓起的波浪形。

即在衫上某个部位留一个空位,再由空位组成图案。此处介绍挑狗牙.是挑吼中的经典做法.

9 多种颜色相间。

11.坎111.坎毛——.

分底面两层,面一色,底另一色,通过坎毛纱咀,面毛把底毛得严密。

打花——(又称集圈组织):

打转或多转含在针嘴内,再织半转把此含针织平,此组织形成打花。

有一级打花和二级打花. 主要通过排针来改变一级和二级打花区别.机针有高脚和低脚,长舌和短舌之分.

根据花形来排针即可,常见的有波萝花,芝麻花等

芝麻花:半转1x1双反面交针

桂花:一专1x1双反面交针.

双芝麻花为一转2x2双反面交针.

13.漫波——

每转向同一方向移动机板,数转后往返,形成的组织是漫波.主要用于坑条的上梳,常用的是毛衫上的毛毛穗(柳条+漫波).

14.休止------(顶针)-

工作原理是将不工作的机针顶起,就不会吃线;这样在织片的过程中,可控制任意部位织针暂停或恢复织片的状态,从

而实现领位,膊位,胸部,下栏,口袋,衫脚,直接在型及各种花型图案.

15.花机挂毛——

每半转在机针上把毛纱用手搭成的图案(又称挂毛),全为手工搭线.

16.拨花(打吼)——

花样打在专业的卡纸上,(目前市场上有24目和28目),固定在卡纸机上,打开指定键盘,用多条色纱(可达6色左右)织出的图样,(或用打吼机头织出的有规则挑吼花款)。也可以用单个色打,形成各种花形.

针织服装设计 针织服装的裁剪

第七章针织服装的裁剪 第一节裁剪前的准备 第二节裁剪方案的制定(略) 第三节裁剪工程 第四节净坯用料计算

第一节裁剪前的准备 一、棉针织物门幅的确定 二、合成纤维的门幅确定 三、对色、配料 四、验布 五、回缩

一、棉针织物门幅的确定 棉针织物光坯布的实际门幅是由轧光定型工序所确定的。 (一)轧光定型的作用 由于棉针织物在漂染加工中,受到一定的拉伸,产生长度伸长、门幅缩小、丝缕歪斜等现象,因而轧光定型的作 用即是: 1、改善织物的品质:纠正丝缕歪斜、使布面平整并具有 一定的光泽。 2、定型坯布幅宽:坯布轧光幅度的大小是根据坯布类别、 织造的筒径、密度标准(部颁标准)和坯布的缩率,再 结合各厂具体染整的工艺条件和经验而决定的。

(二)扎光定型的种类 轧光幅度以每隔2.5cm为一档。分: 1、涨轧:经轧光后使坯布门幅加宽。常用于绒布织物,因针 织绒布织物经拉绒后,长度伸长,因而绒布织物一般采用涨轧二档或三档。 2、平轧:经轧光后使坯布门幅不变。棉毛织物由于其结构的紧 密性,在加工过程中变形较小,一般采用平扎或缩轧一档。3、缩轧:经轧光后使坯布门幅缩小。一般汗布类等单面织物采 用缩轧二档或三档。 因为轧光幅度为每隔2.5cm为一档(指筒状宽度),因而棉针织物光坯布的幅宽规格以5cm分档,与内衣规格的档差5cm形成对应的关系,不同规格的成衣选用不同幅宽的织物,对应由不同筒径针织机编织。这就是针织坯布规格的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不同规格的成衣选用不同幅宽的光坯布,构成以上的原因之一。

二、合成纤维织物的门幅确定 合成纤维织物的门幅确定是通过热定型获得的。 热定型的作用:获得平整的布面; 降低收缩率; 提高尺寸的稳定性和抗皱性; 改善织物的风格; 调整织物门幅; 使织物达到规定的幅宽和克重。 热定型方法;干坯布定型:热风定型。 染前定型; 染后定型等多种方法。

针织服装制作工艺

一、针织面料的特性 针织服装大都是以棉、涤和涤棉纱的针织面料为原料,其特点是质感柔软、伸缩性较大、透气、吸汗、穿着舒适随意、富有个性,适合运动服便装、男女休闲时装和内衣等。我在实习期间,所接触的主要是针织面料的成衣。因针织面料除了上述部分特性方面外,还具有脱散性,卷边性,易起毛起球性等其它特性,所以在成衣的缝制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工艺方式来对待。 二、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为:验布→技术准备→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衣片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印绣花等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三、缝制的缝纫设备材料要求 而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制衣过程中,选择缝针缝线看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则不然,不仅要满足技术上的要求,还要顾及美学要求,从缝线与缝料的颜色搭配、缝线的细度选择多方面考虑,才能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因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的特性的差异问题,在缝纫的材料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其具体的缝制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 (一)常用的针织缝纫设备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常见的平车机以高速平车机,转速在3500~5000r/min)、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 由于针织织物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和包缝机是缝制针织时装的主要机种。其它设备还包括锁眼机、钉扣机和套结机等。 包缝机常见的有三线包缝机(俗称拷边机)、四线包缝机、五线包缝机(俗称三针五线)。其转速可分为:中速(1500~3500r/min)、高速(3500~5000r/min)、超高速(5000r/min以上的)。 (二)缝纫材料的要求 1、缝线一般纯棉针织面料采用9.8tex×4或7.4tex×3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线,化纤针织面料采用7.8tex×2的弹力锦纶丝和5tex×6的锦纶线。缝线要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1)缝纫机用纯棉线(缝线)应采用精梳棉线,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均匀度。 (2)缝线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防止在缝纫过程中不会由于线的曲折或压挤发生断线现象。 (3)缝线必须具有柔软性。 (4)缝线必须条干均匀光滑,减少缝线在线槽和针孔中受阻或摩擦,避免造成断线和线迹张力不匀等疵点。 2、缝针缝纫机针又称缝针、机针。服装缝制中针、线以及针迹密度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服装面料质地及工艺的要求。对应不同的面料,必须选择合适的缝针。 我国使用的缝针的粗细以号数来区别,粗细程度随着号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粗,服装加工中使用的缝针号型一般从5号~16号,不同的服装面料采用不同型号的缝针。 在机针的选择上,应选用表面光滑,没有毛刺。伤痕、绣点等粗糙、孔和槽的连接处倒圆、光滑的镀铬等隔热合金的机针。针织服装的缝针一般采用圆头机针。 (三)缝纫线迹的种类和特点 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在缝制上的最大区别是采用的缝迹类型不同。梭织服装应用锁式缝迹较多,而针织服装以应用链式缝迹为主。由于针织物具有伸缩性和脱散性,要求缝合裁片所用的缝迹必须与针织坯布

服装设计入门学习教程之服装纸样放码原理

服装纸样放码原理 一、放码档差值的确定 放码档差值是指服装号型每档尺寸之间的差值,是纸样放大或缩小过程中最重要的尺寸依据。 放码档差值是依据相邻两个号型之间规格尺寸的比差来确定的,即在相邻的两个号型规格同一部位尺寸之间,用后一个号的尺寸值减去前一个号的尺寸值就得出该部位尺寸的放码档差值。

放码档差值有按等比例规律变化的,也有不按等比例规律变化的。 不按等比例规律变化的衣长、袖长、袖口、裤脚口及零部件纸样,则需将全号型再归类分档处理,以求各类放码档差值。 当号型规格表中部位尺寸不全时,如无前领深、后领宽、袖窿深、袖山高等尺寸,则可运用纸样制图的公式规律与方法,以及人体比例分配关系求取这些部位的放码档差值。

二、放码范围的选择 纸样放码范围的选择有以下三种: (1)仅对纸样进行高度或长度的放大与缩小; (2)仅对纸样进行围度或宽度的放大与缩小; (3)仅对纸样进行高度或围度的放大与缩小; 高度或长度的放大与缩小 高度或长度的放大与缩小是指在人体围度尺寸不变的基础上,以人体的高度比例为依据,仅在服装纸样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档差值的放大或缩小,即是将纸样加长或缩短。 的体型分配计算,可将档差值2.0cm分为8份,得出每份0.25cm,再将0.25cm分别置于人体的头、颈、胸、腰、臀、膝及小腿等部位,依据此分配数据,便可得出两个号型之间服装长度部位尺寸加长或缩短的档差值。

袖窿深档差值为:0.25cm。 腰节长(背长、腰直)档差值为:0.25cmx2=0.5cm。 若衣长取到臀围处,则衣长的档差值为0.25cmx3=0.75cm。若袖长取到手腕处,则袖长的档差值为0.25cmx3=0.75cm。若裙长取到膝围处,则裙长的档差值为0.25cmx3=0.75cm。

第五章 针织服装纸样设计

第五章针织服装纸样设计 针织物的特殊性决定了针织服装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款式造型方面力求简洁、流畅、精练;在结构设计中以直线、斜线和简单的曲线来表示,不宜采用省道和过多的分割线,衣片数量少的特点,因而我国现行的针织服装样板设计,传统的内衣样板普遍采用规格演算法。这种方法是以规格尺寸、衣片形状及丈量部位为主要依据。结合面料、工艺等影响因素,进行样板设计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定型产品的设计。随着针织内衣外衣化、外衣时装化的趋势,规格演算法已不能适应设计、技术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面料弹性的不同,细部规格尺寸的确定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比例关系,或者象梭织面料那样直观,一目了然,而是与面料的组织,性质有关,表现的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关系。其二:对于紧身合体的服装需要运用面料的弹性来实现,存在运用多少弹性量的问题。这类服装通常使用弹性较大的面料,面料静态时的制图此例不再“相似于”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分配,而且面料弹性的运用分方向性,同时要求各细部尺寸在运用面料弹性的多少表现出合理性和一特性。因而比梭织服装的结构更具有复杂性,表现出不确定性,否则,会感觉不舒适,更谈不上审美性。宽松型的针织休闲服装是近年来针织服装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样板设计不仅需要达到预想的造型效果,更要保证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因而,需要建立适应发展的针织服装设计的整套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原型法是服装结构的核心内容,它做为人体平面制图模板,提供了满足服装合体性的已知条件。通过放松度或收缩度来打制服装样板,设计时得以摆脱复杂的经验公式束缚,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的方式去探索,去实现预想的服装造型、款式,有利于拓宽思路,促进设计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沟通。基于这种思想,本章节的内容是寻求综合针织面料特点的针织服装基本纸样`,通过基本纸样的建立,讲述运用基本纸样实现不同造型的针织服装设计方法。 第一节针织服装纸样设计系统 服装的廓形有H、O、S、X、A和Y六种基本状态,其结构表现为三种趋势:一是合体曲线型结构趋势;二是宽大直线型结构趋势;三是介于两者之间

针织服装工艺的缝制技术要求

针织服装工艺的缝制技术要求 一、针织面料的特性 针织服装大都是以棉、涤和涤棉纱的针织面料为原料,其特点是质感柔软、伸缩性较大、透气、吸汗、穿着舒适随意、富有个性,适合运动服便装、男女休闲时装和内衣等。我在实习期间,所接触的主要是针织面料的成衣。因针织面料除了上述部分特性方面外,还具有脱散性,卷边性,易起毛起球性等其它特性,所以在成衣的缝制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工艺方式来对待。 二、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为:验布→技术准备→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衣片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印绣花等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三、缝制的缝纫设备材料要求

而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制衣过程中,选择缝针缝线看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则不然,不仅要满足技术上的要求,还要顾及美学要求,从缝线与缝料的颜色搭配、缝线的细度选择多方面考虑,才能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因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的特性的差异问题,在缝纫的材料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其具体的缝制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 (一)常用的针织缝纫设备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常见的平车机以高速平车机,转速在3500~5000r/min)、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 由于针织织物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和包缝机是缝制针织时装的主要机种。其它设备还包括锁眼机、钉扣机和套结机等。 包缝机常见的有三线包缝机(俗称拷边机)、四线包缝机、五线包缝机(俗称三针五线)。其转速可分为:中速(1500~3500r/min)、高速(3500~5000r/min)、超高速(5000r/min以上的)。 (二)缝纫材料的要求

服装纸样 3

二. 纸样设计的方法 1. 服装基本模型: 方法:通过人体测量,得到不同类型人的内限值(净量),取平均值为依据,制造出人体模型作为服装设计和试衣的标准。 特点:集一般人体美的因素与一身,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应人的体形要求,是人的体形与基本功能的高度集中,它的确立是服装造型科学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 2. 纸样基本型: 将服装的基本模型转换成平面纸样,是纸样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特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款式要求,可建立不同的纸样基本型。 3. 纸样设计的方法: 在基本纸样的基础上,根据款式设计的要求和服装内在的规律,进行变化。 三. 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定义:研究人体的外在特征、运动机能和运动范围对服装结构影响尺度的学问。 服装设计特点: 男装:主要运用材料的性能进行归、拨处理和分割技术。 女装:主要运用褶和省道的变化技术。 四.服装尺寸的设定 1.围度尺寸(胸围、腰围、臀围:“三围”) 围度尺寸≥净围度+ 基本松度+运动度 净围度:以穿紧身内衣的测量值为准; 基本松度:考虑人体的基本松度和呼吸量; 运动度:有利于人体正常活动。 ①胸围 = 净胸围 + 基本松度(不涉及运动度); ②腰围:上衣腰围 = 净腰围+基本松度+运动度 上衣的腰围松度≥胸围松度 裤子、裙子腰围 = 净腰围+基本松度 ③臀围= 净臀围+基本松度+运动度(裤子主要以增加长度来实现) ④掌围= 净掌围 + 基本松度(设定袖口和袋口) 六.人体测量 1.要求: (1)与国际服装测量标准一致;(2)符合纸样设计的要求。 2.要领:(1)净尺寸测量;(2)定点测量;(3)软尺厘米制测量; 3.方法:(1)左手起点;右手终点(2)围度:自然贴紧(无扎紧感);长度:随人体起伏。胸围:以乳点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 腰围:以腰部最凹处、肘关节与腰部重合点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 臀围:以大转子点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 总结: 人体的连接点、凹凸点是人体测量的依据。 它们的连线构成了服装的基本结构线。 第三章女装基本纸样

服装针织的工艺流程

服装针织工艺流程1.常规工艺流程

2. 50台经编机生产线专业设备配台表 纬编: 1. 常规工艺流程

2.专业设备配台表(年生产能力:1000吨) 经编的线圈结构 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线圈,线圈的串套使它们在纵向连接起来,而线圈横向则由沉降弧(纬编)或延展线(经编)或其它成份连接。横向连接的线圈行列称为线圈横列,纵向串套的线圈横列称为行。 1.线圈的组成 线圈由圈柱、圈弧和延展线组成。

2.开口线圈与闭口线圈 线圈可以分为开口线圈和闭口线圈。针前与针背作同向垫纱或有针前垫纱但针背横移为零时形成的线圈为开口线圈,针前与针背作反向垫纱形成的线圈称为闭口线圈,见上图。 3.工艺正面与工艺反面

每一织物有工艺正面和工艺反面,工艺正面为有圈柱的一面。工艺反面即有延展性的一面。织物的使用面可能是工艺正面,也可能是工艺反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4.线圈纵行与横 由一根针形成的垂直方向上线圈位置,称为线圈纵行。纵行数表示了机器上的工作针数。线圈横列表示所有工作织针完成一个编织循环所形成的肩并肩的线圈位置。 5.线圈密度 线圈密度可分为纵密和横密两种。纵密即每厘米长度中线圈横列数,一般用cpc表示。横密即每英寸长度中线圈纵行数,一般用wpi表示。根据织物在不同状态又分为机上密度、坯布密度和成品密度。 经编针织物的特点 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结而成的,根据编织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如通常的运动衣、内衣、袜子及手织的毛衣等织物,都是以纬纱顺次横向编织形成线圈的。而经编是所有织针同时垫纱成圈。 经编针织物与纬编织物相比,一般延伸性比较小。大多数纬编织物横向具有显著的延伸性。经编织物的延伸性与梳栉数及组织有关。有的经编织物横向和纵向均有延伸性,但有的的织物则尺寸稳定性很好。经编针织物可以利用不同的组织,减少象纬编针织物的那种因断纱、破洞而引起的线圈脱散疵点。另外,经编针织物由于能使用不同粗细的纱线,进行不同的衬纬编织,能形成不同形式的网眼组织以及花纹变换简单等等,所以几乎所有的织物组织都能编织出来。但是在另一方面,经编要得到象某些纬编织物那样的成形产品比较困难,一般它必须经过裁剪、缝纫等辅助工序,并且为了顺利编织,还要进行整经。 线圈结构图(Loop structure) 线圈结构图是把经编织物结构放大以后描绘下来,根据线圈形态又可分为实际形态和理论形态两种。线圈结构图形象直观,能清楚看出线圈结构,并能分析导纱针的运动情况。但是线圈结构图的描绘相当费时,对于多梳织物和双针床织物,几乎不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image垫纱imageping diagram)

服装纸样尺寸字母的解释

服装纸样尺寸字母的解释 号-代表总体高。 型-代表紧胸围或紧腰围 B-代表胸围的成品尺寸,即根据“型”已放出松度的尺寸。 W-代表腰围的成品尺寸,即根据下体“型”已放出松度的尺寸。 H-代表臀围的成品尺寸。 S-代表肩宽的成品尺寸。 AH-代表前后袖窿各自的弧长。 T-代表大腿围的尺寸。 K-代表膝围的尺寸。 CW-代表袖口的尺寸。 SW-代表袖肥的尺寸。 N-代表领围的尺寸。 SB-代表脚口的尺寸。 L-代表衫长的尺寸。 BL-代表后中长的尺寸。 SL-代表袖长或裙长的尺寸。 TL-代表裤长的尺寸。 FR-代表前浪的尺寸。 BR-代表后浪的尺寸。 IL-代表内长的尺寸。 OL-代表外长的尺寸。 肩缝shoulder seam:在肩膀处,前后衣片相连接的部位。 领嘴notch:领底口末端到门里襟止口的部位。 门襟front fly,top fly:在人体中线锁扣眼的部位。 里襟under fly:指钉扣的衣片。 止口front edge:也叫门襟止口,是指成衣门襟的外边沿。 搭门overlap:指门襟与里襟叠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button-hole:纽扣的眼孔。 眼距button-hole space:指扣眼之间的距离。 袖窿armhole:也叫袖孔、夹圈,是大身装袖的部位。 驳头川lapel: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平驳头notch lapel:与上领片的夹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驳头。 戗驳头peak lapel:驳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驳头。 胸部bust:指前衣片前胸最丰满处。 腰节waist:指衣服腰部最细处。 摆缝side seam:指袖窿下面由前后身衣片连接的合缝。 底边hem:也叫下摆,指衣服下部的边沿部位。 串口gorge line:指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线,也叫串口线。 驳口fold line for lapel:驳头翻折的部位,驳口线也叫翻折线。 下翻折点:指驳领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与第一粒纽扣位置对齐。

无缝针织服装地现状及发展

毕业论文 题目: 无缝针织服装的现状与前景分析所属系、部 : 纺织工程学院

摘要 无缝服装行业是区别于传统服装行业的新兴服装行业。本文从无缝针织技术出发对无缝针织技术与无缝针织服装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从无缝技术发展、技术应用、行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无缝针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原料供应、染色技术改进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了现在国外的无缝针织服装的产业集群与市场容量,同时结合无缝针织服装的技术优势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个分析。 关键词:无缝服装,无缝技术,产业集群,前景

ABSTRACT Seamless apparel indust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new garment industry of traditional garment indus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amless knit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eamless knitted garment seamless knitting technology was summarized, and the seaml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amless knitted apparel industry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raw material supply, dye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home and abroad now seamless knitted appare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market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seamless knitted garments of which is an analysis. KEY WORDS:Seamless apparel, Seamless 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 prospect

服装工业样板设计理论讲解

第一章工业样板设计的概述 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服装工业样板设计相关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掌握服装工业样板的含义、特点、种类、作用; 掌握服装基准纸样的确定; 教学重点:服装工业样板的种类;服装基准纸样的确定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1.1 概念 1、服装工业纸样:为服装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符合款式要求、面料要求、规格尺寸和工艺 要求的可用于裁剪、缝制和整理的全套工业纸样(样板)。 2、服装工业制版:在服装设计这一个系统工程中,由分解立体形态产生平面制图到加放 缝份产生样板的过程。是建立在批量测量人体并加以归纳总结得到的系列数据基础上的裁剪方法,它最大限度地保持群体体态的公共性和差异性的对立统一。 结构设计净样板推板毛样板(加缝份和折边) 3、服装工业推板: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年龄、体型特征、穿衣习惯的不同,同一规格的 服装需要制作系列规格或不同号型。工业推板就是以中间规格标准样板为基础,兼顾各个规格或号型系列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计算,正确合理的分配尺寸,绘制出各规格或号型系列的裁剪用样板的方法 4、服装工业纸样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款式设计的要求进行基准纸样的确定; 根据基准纸样的要求进行成品规格档差的确定; 根据成品规格档差的要求进行全套工业纸样的制作; 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数量进行排料和算料 1.2 常用术语 1、服装样板:是服装工业纸样的简称,也是服装结构样板的简称。是服装工业化大生 产用于裁剪、缝制和整理服装的重要技术资料。分为两大类:裁剪样板和工艺样板。 2、缝份:缝制工艺名词,缝份不同其缝份量也不同。常见的缝份形式有分开缝、倒缝、 包缝、来去缝、装饰缝、滚边、绷缝等。 3、样板推档 4、服装规格:是制作样板、裁剪、缝纫、销售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成衣质量和商品性 能的重要依据。 5、规格档差:主要包括成品规格档差(如衣长、胸围、领围、肩宽、袖长等)、各具 体部位档差和细部档差(袖笼深、口袋位置等) 6、服装号型国家标准:是净体尺寸。 7、服装号型系列:是确定服装规格和规格档差的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现用 GB1335-1991《服装号型》标准。 8、坐标轴

针织服装在现代服装中的地位

针织服装在现代服装中的地位 针织服装在现代服装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过去的普通服装演变到现在潮流服饰,无论在大众圈还是时尚界都成为炙手可热的服饰。 随着服装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对舒适、休闲和运动的崇尚,针织服装已经成为现代服装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针织工艺设备和染着后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原料应用的多样化,能及时顺应流行趋势和对新款式的要求,现代针织服装已经步入多功能高档次的发展阶段。在造型上,人们开始追求舒适合体、随意自然的造型;在整理上,追求熨烫整型方便,同时还追求时尚、在艺术效果上更为完美、品质超脱的服装。针织服装的休闲化、时装化,正是现代人追求自然、环保、时尚心境的充分体现。针织服装的设计和开发在服装的生产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织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连接而形成织物的工艺过程。根据织造方法的不同,针织可分为纬编、经编两大类。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经编针织是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同时弯纱成圈,并在横向相互连接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由纬编织物所形成的织物,称为纬编针织物或纬编布,由经编针织所形成的织物,称为经编针织物或经编物。通常所说的针织物或针织布,一般是指用这两种方法所制得的成品或织物。针织物的延展性比机织物大得多,而且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它有较大的透气性,由于它具有这些特性,所以多用来生产内衣、袜子、运动衣及方便运动的一系列衣物等。 针织是一种民间技艺,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历史,它的历史的引人之处不仅在于许多关于它的神话和传说,而更在于它是如此平民化的、具有亲和力的实用技艺。早在2200多年以前,我国已能以蚕丝为原料,手工编结用于服装装饰的窄带。至今公元四五世纪,编织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地,从棉制的手套到真丝的袜子,直到现在的毛衫、毛裤、帽子、手套及平常所穿的,普遍进入了家庭。针织的早期形态是手工编结,手工编结为人类的一种早期发明。人类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手工针织品是1982年在中国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带状单面纬编双色提花丝制针织物,距今约二千二百多年。国外最早的针织制品为埃及古墓出土的羊毛童袜和棉制长手套,经鉴定为5世纪的产品,现存于英国雷士德博物馆内,从那时起技术不断发展,纪元七八世纪在伊斯兰文化扩大的基础上扩展到各地,从中世纪后期直到拜占庭时代,可以说是欧洲编织技术的成长期。十五世纪,针织手工编织的帽子及较粗糙的长袜,在英国受到普遍的欢迎,而针

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 (一)纺纱 纺纱的目的就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产品质量。 (二)编织 编织就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这也就是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与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就是纬编织物。纬编就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与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与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与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与用针类别等来区分。经编就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与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与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四)裁剪 针织服装裁剪的主要工艺过程: 断料→借疵→划样→裁剪→捆扎。 借疵就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省用料的重要一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缝合处。针织面料按经向网目辅料裁剪,裁剪一般采用套裁方式,常用的有平套、互套、镶套、拼接套、剖缝套等。 针织面料在裁剪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将有折叠痕迹处与有印花的边缘处使用在服装的明显部位。 (2)剪裁中不要使用锥孔标记,以免影响成衣的外观。 (五)缝制 我国针织工业现有缝制工艺及设备就是以中、高速平缝机(俗称“平车”)、中、高速包缝机(俗称“拷克车”)、绷缝车等缝纫机机型为主。由于针织织物就是由线圈串套组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容易发生脱散,故应先将衣片边缘包缝(俗称“拷边”)后再用平缝机等缝制加工。平缝机与包缝机就是缝制针织时装的主要机种。在缝制过程中一般要注意掌握以下要点。 1.缝迹由于针织面料的织物具有纵向与横向的延伸性(即弹性)的特点及边缘线圈易脱散

《服装纸样制图(1)》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纸样制图(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纸样制图(1)课程代码:2010761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2.5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缝纫基础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纸样制图》是服装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服装纸样制图是款式设计到工艺制作的中间环节,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服装纸样制图的原理和变化应用的方式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各种服装款式的区别与联系,重视对款式的准确表达,及工艺设计的关系;熟练掌握基础款式的制图方法及服装结构变化规律,并具备各种款式的纸样设计应用能力。服装纸样制图分制图(1)和制图(2)两个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学期进行,制图(1)在教学中主要注重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除教材中的基本内容,要选择部分企业生产中的款式进行实践练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纸样制图(1)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人体特征与服装纸样的结构关系,掌握量体方法,理解服装纸样制图的本质。 2.掌握比例制图、原型制图的方法。 3.较好地掌握裙和裤的各种款式变化制图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服装纸样制图(1)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在服装整个结构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熟悉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了解人体活动引起的体表变化及性别、年龄、体型等差异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2)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之间的关系,掌握服装规格的制定方式和表达形式,服装部件、部位的结构设计原理和制图方法。 3)掌握服装基础制图方法及在各类款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相关部位的吻合关系,掌握省道的变化、衣片分割、抽褶等技巧,以适应各种款式造型的需要。 4)具有审视服装效果图的能力,按其结构组成、各部位比例关系和具体规格等因素绘制平面结构图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课程主要教学环节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用阶段式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服装的制图步骤与方法,对服装整体结构的理解有所帮助,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须紧密结合,既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图能力,而且又可以通过实践课程解决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针织服装设计心得

针织服装设计心得 摘要:为了探索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件T恤,我们通过分组讨论并分组进行实践,通过两个星期的合作,从最初的纸样设计开始,逐步谈论如何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去进行设计和对所设计衣服的实际操作。因为对实践能力的把握不足,组员讨论的时间有限,不能具体做出所有的正确分析,一直在摸索,包括所设计衣物的舒适性,面料的可行性,机器的可操作性,都是一步一步的进行着摸索和实践。同时也巩固了对缝纫机和拷边机的进一步了解,加强了动手能力。认识到了即使是一件最基础的T恤也是要经过重重步骤,好几道工艺共同完成才能得到一件称心如意的T恤,让我们对工艺方面了解的空白得到了填补。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受益匪浅。 关键词:针织 T恤实践拷边机缝纫机 在最开始针织服装老师告诉我们要自己手工设计并制作T恤的时候,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在于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制作一件衣服,忐忑在于完全摸不到头脑并且有些觉得无从下手,有些期待的从老师那里拿到自己组的布料,由于男生只有两个,所以我们所幸与班上的另外一名留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设计和制作。当然,由于与留学生的沟通不是特别顺畅,其次课下我们之间的联系困难,也对我们的制作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困扰。 1 纸样的设计及面料的分析 对于老师给的版型以及老师给的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并按照相应的数据进行制图,画好纸样,裁剪好相应的布片。在布料的裁剪方面,我们着重注意了裁剪之前的画图时,排列好相应的不同的版样,这样得以用最好的方式节省更多的布料,也更好的避免了面料不够的问题,使得面料有很大的富余量。之后的裁剪过程,我们发现我们组老师所下发的布料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不出意料的话应该是用于制作泳衣等相关的面料,这给我们的裁剪过程还是带来了一定麻烦,所以裁剪过程中我们的过程很慢,很细致,很害怕会一剪子下去将面料剪坏。 2 面料的缝制及所遇到的问题 将面料裁剪后,就到了接下来的缝制过程,我们优先选择的是速度较快的更加方便的拷边机进行各个布料之间连接工作,首先对拷边机进行了一阵的熟悉和操作,才好不容易勉强掌握,但是到了真正的缝制阶段,我们发现并不像我们预期想的那样顺利,由于我们面料的极大弹性,使得很难用拷边机直接将两片布料方便的缝合到一起,即使是缝到一起的地方也会用力一拉就出现崩线的问题,这个我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时本来预期一个下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量并没有顺利完成,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在接下来展示的一天一旦拿得出手的作品都没有,好在指导老师万老师对事件的宽限,我们才得以有机会进行接下来的设计和研究。 3 新面料的操作和重新实践 在最后阶段,我们决定重新选择布料进行操作,并且大胆的选择了斜纹布的非针织面料进去实践操作,一来我们希望能够一次成型,二来也是希望能发现非针织布料在操作过程中与针织面料的区别,以及所做成品与其他组的具体差别。这次的斜纹布相对于之前就变得操作容易很多,按部就班的我们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操作,很顺利很流畅。但是在袖口的缝制连接

服装设计教案

服装设计之教案 义乌市第三中学:蒋利平 前言:服装设计师考试大纲 一、报考条件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考服装设计员(中级工):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工种)工作。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考助理服装设计师(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工种)的中级工等级证书满四年; (2)取得本职业(工种)的中级工等级证书并经过高级工培训结业; (3)高等院校毕业并取得本职业(工种)的中级工等级证书。 3、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考服装设计师(技师):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3年在本职业从事技术操作工作。 (2)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满五年。 (3)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前十名、二类技能竞赛前六名获奖者,省级技能竞赛前六名获奖者,深圳市市级技能竞赛前三名获奖者; (4)获省级、深圳市市级技术革新三等奖及以上者。 二、考纲: 助理服装设计师

服装设计师

一、服装设计的特性 (一)服装设计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形的,通常被人们称为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设计要依赖人体穿着和展示才能得到完成,同时设计还要受到人结构的限制,因此服装设计的起点应该是人,终点仍然是人,人是服装设计紧紧围绕的核心。 服装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密切结合人体的型态特征,利用外型设计和内在结构的设计强调人体优美造型,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人体美,展示服装与人体完美结合的整体魅力。 纵然服装款式千变万化,然而最终还要受到人体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体态骨骼不尽相同,服装在人体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中的形态也有所区别,因此只有深切地观察、分析、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人体在运动中的特征,才能利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服装艺术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服装设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社会政治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这个时期内人们的着装心理与方式,往往能够形成一个时代的着装特征。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政治使人们着意于服饰的精美华丽与多样化的风格。在我国古代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在政治与经济上一度达到鼎盛状态,那一时期女性的服饰材质考究,装饰繁多,造型开放,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着装风格。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使服装的需求市场日益扩大,从而促使了服装设计推陈出新,新鲜的设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服装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生产水平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业利用艺术创造的成果成为传播文化的渠道,新型服装材料的开发以及制作工艺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服装设计的表现活力。 (三)服装设计与文化及艺术的关系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社会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服装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所不在的。我们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东西方民族的着装风格,看得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下,在着装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总体来说东方的服装较为保守、含蓄、严谨、雅致,而西方的服装则较追求创新、奔放、大胆、随意。服装设计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服装造型、色彩等选择上采取相应的变化。同时随着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加,服装设计中也应吸取它国它民族的精华,形成自身独特的服饰

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

2010级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修业年限及学历 1、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修业年限及学历 全日制,基本学制3年。学生可以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可延长修读时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学历:专科(高职)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具备针织技术及针织服装专业基本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于针织产品设计及新产品开发、针织品性能分析检测、针织品经营及贸易、针织品生产技术及管理等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规格要求 (一)综合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

(2)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 (3)身体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正确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处理好友谊及爱情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 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廉洁自律;善于沟通,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二)职业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1)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和软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信息浏览、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2)外语应用能力:可借助字典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及说明书,具有初步口头交流能力。 (3)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使用语言及他人交流;能运用信息撰写比较规范的常用应用文,如调查报告、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标准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服装设计专业(工程方向)修订时间:2011-8-28 课程代码:09010006 所属系部:服装与艺术系学分: 10.5 学时:210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做市场调查,掌握各版型销售情况; (2)能够根据款式确定规格尺寸进行纸样设计; (3)能够制作规格准确,零部件和净样齐全的样板; (4)能够负责对所有样板进行管理和交接的工作; (5)能够对标准版进行缩放的工作; (6)能够进行产品用料的核算; (7)能够试制样衣及对纸样进行分析总结和修正; (8)能够试制样衣及对纸样进行分析总结和修正。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理解工作任务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2)具有组织与协作,管理与协调,学习与适应等综合能力; (3)具有自我发展、积极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 (4)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善于沟通,善于创新; (3)具有责任感,重诚信; (4)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服装纸样设计》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核心能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其前导课程为服装材料和服装设计学,后续课程为成衣工艺和毕业设计、服装CAD等,所以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岗位,符合了本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核心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2、课程开发思路 总体思路: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项目制作为载体,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契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实现工学结合。 (1)分析服装设计专业核心岗位能力,确定课程的学习内容 通过走访服装企业、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获知服装企业对服装人才的需求,分析服装行业发展特点,对服装打板师等相关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2)以项目制作为主要载体,完成典型服装纸样制作 根据服装纸样设计的内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确定以下项目制作模块: 原型纸样制作(上衣原型、袖子原型、裙子原型、裤子原型)、女裙纸样制作、裤装纸样制作、衬衫纸样制作、外套装纸样制作、针织纸样制作、童装纸样设计、服装工业纸样放缩。

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

《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针织服装设计》 总学时数:72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 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 实践教学时数:36学时 课程时段:第四学期1—18周 编写(修订)日期:2007/6/12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性质:《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设置结合了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装产业、市场优势,依托针织服装的产业群以及针织服装设计的工作岗位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主要通过针织服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按照针织服装设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环境来设计教学,本课程是对服装设计知识、服装结构知识、服装工艺及材料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岗位实际运用能力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实现产品及服装成衣为目的,实现服装设计、选材,纸样、工艺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最终手段。 课程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针织服装设计的方法和要点,了解针织服装的结构与工艺方法,掌握针织服装印花、绣花等工艺的操作流程与技巧。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针织服装设计等岗位的相关技能要求,从而达到较高的针织服装设计水平。 二、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针织服装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针织服装的启源与发展 第二节针织服装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针织服装发展的历史、针织服装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针织服装的分类 教学难点:针织服装的特点 第二章针织服装设计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针织服装的设计程序 1. 构思方法 2. 款式开发 3. 材料选择 4. 纸样与工艺 5. 装饰工艺 6. 成衣销售 第二节针织服装的局部设计 1. 领的设计 2.袖的设计 3. 装饰线、结构线的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