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痰湿型”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痰湿型”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痰湿型”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痰湿型”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 察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腹针、启宫丸中医周期疗法、二甲双胍、达英-35、克罗米芬、HCG联合应用)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 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妇科、不孕不育专科治疗的PCOS不孕症中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中医辨证为痰湿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腹针、启宫丸中医周期疗法、二甲双胍、达英-35、克罗米芬、HCG联合应用)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的生殖激素、生殖能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痰湿型腹针启宫丸治疗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于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故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 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治法也各异。本研究对2011年6月 至2012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妇科、不孕不育专科治疗的PCOS不孕症 中60例中医辨证为痰湿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研究的病例按随机方法(符合研究条件,自愿选择不同疗法,按就诊 先后、对应疗法,分别编成1、2、3号,1、2、3号分别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21例、中西 药结合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19例。治疗组年龄20~36岁,平均(26.6±4.3)岁,不孕时间1~10年,平均(2.6±1.9)年。中西药结合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 均(26.3±4.9)岁,不孕时间1~8年,平均(2.6±1.7)年。西药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6.7±4.7)岁,不孕时间1~9年,平均(2.7±1.6)年。3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 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有正常性生活,排除夫妇免疫性不孕、配偶精液异常、女方输卵管因素等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孕,治 疗前肝肾功能、皮质醇检查无异常。 PCOS诊断标准:采用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在鹿特丹会议上确定的标准[1]: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 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毛、痤疮等)或实验室证据,排除引起高雄激素血症 的其他原因,如肾上腺疾病、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③单侧或双侧卵巢含有12 个以上直径2~9mm的卵泡或(和)卵巢体积>10ml。以上3项中具备2项。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新编中医妇科学》的分型标准[2]辨证为痰湿型:月 经量少,月经延后或闭经、经期延长,带下多,形体肥胖、多毛、面部痤疮,婚 后不孕,舌红或白,苔腻,脉弦滑。 1.2 治疗方法 将符合研究病例按随机方法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3组。 (1)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医腹针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辅穴:中极,气穴(双穴),下风湿点(双穴),水道(双穴)。腹针 治疗3天1次,经期停止治疗。整个过程用启宫丸(药物组成:茯苓、苍术、陈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 (22) 1病因病机.................................................................................................................... 2诊断标准.................................................................................................................... (33) 3中医治疗.................................................................................................................... (33) (33) 3.1辨证论治.......................................................................................................... (44) 3.2专病专方.......................................................................................................... (44) 3.3针灸推拿.......................................................................................................... (44) 3.4中药周期治疗.................................................................................................. (55) 3.5药枕................................................................................................................ (55) 3.6中药贴敷..........................................................................................................

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症的療效。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痰湿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自拟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对照组行达英-35与克罗米芬序贯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论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疗效显著。 标签:益肾化痰调周;PCOS;痰湿型不孕 中医”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症候,与西医学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相似,患者的肥胖、多毛、闭经不孕、卵巢无排卵是患者不孕的核心问题。笔者采用自拟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2016年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PCOS痰湿型不孕的女性患者,且3个月内均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年龄20~30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自拟益肾化痰调周法)30例,对照组(达英-35与克罗米芬序贯治疗)3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监测BBT及妊娠率,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两个方面作出疗效评价。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疾病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治疗原则》、《中医妇科学》有关内容,制定不孕症PCOS中医诊断标准:①育龄妇女结婚2年以上,夫妇同居,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受孕而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怀孕者。前者称全不产,后者称断续;②排除生殖系统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1]。 1.2.2中医症候的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治疗原则》、《中医妇科学》有关内容制定标准:痰湿型:婚久不孕,形体肥胖,月经推后、稀发,甚或停闭,带下量多,色白质粘,头昏心悸,胸闷泛恶,面色晄白,苔白腻,脉滑。 1.2.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欧洲人类生殖协会(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于2003年在鹿特丹联合发起PCOS研讨会制定的标准:①排卵少或不排卵;②临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现;③超声显象卵巢体积>10 ml,可见≥12个直径2~9mm的卵泡;除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殖症、柯兴综合征、卵巢或肾上腺肿瘤。具备上3项中2项即可成立,同时除外其他因素的不孕,3个月内为接受过相关治疗,未使用过相关激素治疗。 1.4方法 1.4.1用药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本分试题

第六章病因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 A.两者互不转化 B.两者相互作用 C.两者互不关联 D.两者对立制约 E.两者静止不变 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 A.暑 B.湿 C.寒 D.风 E.热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入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E.寒邪侵及血分 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E.以上都不是 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凝滞收引 E.易袭阴位 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热(火)邪 D.湿邪 E.燥邪 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 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 A.夏末秋初 B.近冬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E.春末夏初 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E.寒邪 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伤津耗气 B.易生风动血 C.易扰乱神明 D.易致肿疡 E.易阻遏气机 16.易致肝风内动的是: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热邪 E.风邪 17.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8.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暑邪 19.虚邪是指: A.微邪 B.较弱的邪气 C.瘀血 D.贼邪 E.致病邪气的通称 20.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着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着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着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着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 2.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3.虚中夹实 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4.实中夹虚 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5.真虚假实 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6.真实假虚 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邪正盛衰总结 证例 实腹中胀痛,大便不通,水肿等 虚神疲乏力、动则气喘、畏寒怕冷

实中夹虚高热伤津 虚中夹实脾虚水肿,气虚血瘀 真虚假实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 真实假虚大便不通导致的热结旁流 要点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痊愈。 2.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死亡。 3.邪正相持: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4.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 5.邪去正虚:邪气被祛除,正气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2.阴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要点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2.阴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要点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要点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阴盛格拒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热假寒证。 要点五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阴阳失调总结 阴阳证型 阳偏胜实热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论文

2012年第17期 组别例数E 2(pg/ml)P(ng/ml)治疗组40治疗前36.06±22.40.30±0.23治疗后110.76±75.46※△0.69±0.30※△对照组 40 治疗前42.64±29.050.45±0.20治疗后 106.05±63.69※ 0.74±0.21※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67-02 任 磊* 摘 要:目的:观察化痰利湿中药配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辨证为痰湿型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为痰湿型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以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用中药苍附导痰丸配合中药周期疗法按月经不同阶段治疗。治疗2个疗程(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主卵泡的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血雌二醇(E2)、孕酮(P )水平及受孕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雌二醇(E2)、孕酮(P )水平、主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较好的促进E2和P 正常分泌、使主卵泡直径增大、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能提高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不孕症;排卵障碍;中药周期;克罗米芬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蒙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 2012年6月12日收稿 而上下气机能够顺畅,促进瘀血畅通。在中医治疗中主要以黄芪为主药并配上六君子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加减药量。参考文献 [1]谢天佑,陈永样.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甘肃中医,2011,24(3):62-63. [2]田晓军.中药治疗慢性胃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7). 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卵子发育成熟障碍;其二是卵子排出障碍。任何一方面均会引起排卵功能障碍而致不孕。最新医学资料显示,起发病率已经达40%左右[1]。针对排卵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西医促排卵治疗已获得较高的排卵率,但妊娠率较低。笔者多年来在治疗功能性无排卵时采用辨证论治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根据月经周期粉阶段用药,并与克罗米芬等治疗作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或其他三甲医院确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年龄在22-4-38岁,不孕年限在2-12年,其中原发性不孕45例,继发性不孕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孕次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根据妇产科学有关诊断依据制定:①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2年未妊娠者。②妇科彩超监测证实无排卵。③排除输卵管因素、免疫性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孕。④男方生殖功能正常[2] 。 1.3排除以下疾病:①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及子宫性闭经等器质性病变。②卵巢功能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 ③肾上腺、甲状腺等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所致者。④半年内用过激素治疗者。 1.4中医辨证:婚后2年以上不孕,体型偏胖,痰多,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中医辨证属痰湿型。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以苍附导痰丸为主方,根据月经周期,于经期配以补肾活血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各12g ,鸡血藤18g ;经后期配以补肾阴、养精血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当归、白芍、鹿角胶、龟板胶各12g ;排卵期配以补肾益气、活血破癥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炮甲珠各 12g ,皂角刺30g ,鸡血藤18g ;经前期配以温补肾阳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杜仲、仙灵脾、巴戟天各12g ,鹿角胶18g 。服用方法:以上四方依次7付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疗程评定疗效。2.2对照组: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mg ,每天1次,连续服5天。治疗2个周期仍无排卵者,根据卵泡监测情况增加剂量至100mg 。疗程同治疗组。3 观察指标 3.1基础体温(BBT )测定: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在每天早晨醒后,不起床,最好在同一时间段,用口表测量体温,将体温计置于舌下5分钟。监测到月经来潮。 3.2B 超检查: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隔天监测卵泡,于主卵泡直径大于17mm 时每天1次。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3.3E2和P 检测:有月经来潮者,于月经周期的12-14天,闭经者于就诊日,上午9时左右取空腹静脉血检测。4 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治疗后能诱发排卵并受孕;有效:治疗后能诱发排卵但未受孕;无效:治疗后不能诱发排卵。4.2治疗结果: 4.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4.2.2两组治疗前后E2和P 比较: 见表2。表2治疗前后E2和P比较表(x ±s )组别例数痊愈 有效 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16(40.0)15(27.5)9(22.5) 31(77.5) 对照组 40 8(20.0) 12(30.0)20(50.0)20(50.0) 67

中医基础理论 病机部分习题

第七章病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 B.正气不足 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 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和工作环境 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 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A.正气的盛衰 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 D.禀赋的强弱 E.邪正斗争的胜负 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8.并病是指: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 E.气血两燔 9.合病是指: 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 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10.“重感冒”指: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复感邪 E.肺卫同病 11.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1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1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气 一、气的涵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即氧气)等,即所谓〞人之有生,金赖此气〞。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如脏腑之气。所以,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 二、气的来源与生成:气分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也称为元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后天之气为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合而称为真气或称正气。(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就是气的来源与生成的概括。 三、气的分布及其功用:真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以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明正气旺盛不易患病,正气虚衰容易患病的道理。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一)宗气:积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吸入之清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暖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二)营气:宗气贯入血脉里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中,与血的关系密切,故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的说法。可见营气与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发挥营养机体的功能。 (三)卫气:宗气宣发于脉外的叫卫气。其性刚悍,善走窜,达于体表,温润皮肤、肌肉、滋养腠理,司汗孔的开阖,以防御外邪,故叫〞卫气〞。例外邪侵入机体,卫气即起而抗邪,故发生恶寒、战栗、汗毛竖起等症状。卫气胜邪,则恶寒解,热退病除,反之,则寒热不消,疾病继续发展。 (四)五脏六腑之气:如心有心气,脾有脾气等等。心气不足,则出

排卵障碍从痰热瘀阻冲任论治

排卵障碍从痰热瘀阻冲任论治 摘要:排卵障碍中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肥胖者,属中医的肥胖不孕。古今文献及临床以痰湿辨治多,以痰热辨治少,与临床不尽相符,病机、病位差异大。其病因有四:先天禀赋,过食肥甘,多逸少劳,肝郁气滞。其病位在冲任(相当于卵巢)而不在胞宫。其病机为痰阻冲任,痰瘀互结,郁而化热,肝肾阴虚为本,痰热郁火为标。其证型应辨别痰热兼瘀型和痰湿型。临床注意“三多”:实证多、痰热多、兼瘀象多。其治则化痰为先,随证以清热、行气、消癥、补肾治之。 关键词:妇产科;排卵障碍;痰热瘀阻冲任 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高胰岛素黑棘皮综合征等,现代中医教材和文献,以及古医籍对于肥胖不孕,以痰湿壅塞胞宫立论者多,临床以痰湿辨治者多,以痰热兼瘀立论和辨治者少。笔者根据临床体会,结合现代医学关于上述疾病的研究,认为重痰湿而轻痰热与临床不尽相符,病机病位差异较大。为此,仅就其病因、病机、病位、证型、治则作如下探讨,尚祈同仁教正。 1 病因常见四种,发病常为多因 一责于先天禀赋。父母若为肥胖之体,子女则多丰腴之质。其父母如有肥胖不孕育病史,患者自幼或青春期即形体肥胖,月经初潮迟、稀发或闭经。二责于饮食失常。过食肥甘厚味,日久聚脂生痰。三责于劳逸失衡。多逸少劳、多静少动,水谷精微化失其正,敷布运化失常而生痰。四责于肝郁气滞。肝郁者气必郁。先贤言:肝郁为诸郁之主,气郁为六郁之始。肝郁气滞不行,水液运化失常聚而生痰。气郁久而生火,故痰热相搏为患。证之临床,痰证引起不孕,多为复合因素,单一因素者少。此点与西医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多因性相吻合。 2 病位重在冲任,病机重责痰热(瘀) 历代先贤于痰湿不孕,多责之于脂膜壅塞胞宫,胞脉闭塞不能摄精成孕。朱丹溪说:“肥盛妇人,禀受甚厚,姿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孕,以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故也。”武之望说:“身体肥胖,子宫膜脂长满,经水虽调,亦令无子。”傅青主说:“肥胖之妇,内肉必满,遮盖子宫,不能受精,此必然之势也。”[1]《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现代《中医妇科学》关于痰湿不孕亦作如是说。上述论述认为:痰证不孕,病位在于胞宫、病机在于膜脂闭塞胞脉,不能摄精成孕。古人限于历史条件,难免想当然,形成上述偏颇的认识。在现代医学昌明的今天,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病位当在冲任(相当于卵巢)和天癸发生处(相当于丘脑和脑垂体)。病机为天癸与冲任之间的调节失常。痰之为病,无处不到,上则影响天癸(相当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或天癸迟滞不至,或至多至少;下则阻遏冲任,痰瘀互结,形如癥瘕(卵巢增大,白膜增厚,间质增生,卵泡周围脂肪增多,中医认为属痰阻冲任,形如癥瘕),肾精(卵子)不充,冲任不调,经隧阻塞,月事不以时下,故难成孕。痰湿型一般瘀象不明显,而痰热型多数兼瘀。前者因脾肾阳虚,气不化津,阳不胜阴,故痰湿型无热象瘀象,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七章?病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 B.正气不足 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 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和工作环境 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 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A.正气的盛衰 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 D.禀赋的强弱 E.邪正斗争的胜负 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8.并病是指: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 E.气血两燔 9.合病是指: 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 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10.“重感冒”指: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复感邪 E.肺卫同病 11.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1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1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 1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阳亡失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01把病因区分为“外所因”、“内所因”与“不内外因”的医家是(单选) A.唐·王冰 B.宋·陈无择 C.汉·张仲景 D.晋·陶弘景 E.宋·钱乙 答案与解析:B。本题旨在考查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属于记忆性题目,较简单。宋代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 02六淫邪气形成的原因是(单选) A.四时不正之气 B.湿雾瘴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答案与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六淫的含义。六淫是不正之气,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0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多选) A.发病急骤,症状相似 B.与季节气候和居处环境有关 C.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 D.可单独致病或合邪致病 答案与解析:BCD。本题旨在考查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选项A属于疫疠之气致病的特点。 0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单选) A.季节性 B.地域性 C.相兼性 D.传染性 答案与解析:D。此题旨在考查六淫致病的特点。 05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单选)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答案与解析:A。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A对)。寒邪性收引、凝滞,易伤阳气(B错)。湿邪性重着、黏滞、趋下(C错)。燥性干涩,易伤津、伤肺(D错)。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病因与发病(一)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4道) 考点一: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1.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2.病因学说: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学说。 3.中医对病因分类及沿革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试卷1 (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邪气盛则实”的特点是 (分数:2.00) A.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 B.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临床假象 C.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D.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 解析:解析: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2.“精气夺则虚”的特点是 (分数:2.00) A.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 B.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临床假象 C.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D.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 解析:解析: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3.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又兼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属于 (分数:2.00) A.邪气盛则实 B.精气夺则虚 C.至虚有盛候 D.大实有赢状√ 解析:解析: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因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 4.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既可以见到面黄气虚等虚证,又可以见到呕吐腹泻等水湿留滞的实证,属于 (分数:2.00)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似实 解析:解析: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 5.邪热炽盛灼津导致气阴两伤,属于 (分数:2.00)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解析:解析: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6.正气已虚,余邪未尽,因正气难复,致病处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属于 (分数:2.00) 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正胜邪退 D.正胜邪退

史上最清楚易懂的解说:难怀孕的四种体质

难怀孕的四种体质(一):阳虚 阳虚并不单止「冻」,还应该指生命活动功能低下。 人类要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说难不难,说易亦不易,从生物学的角度,人类的自然受孕率本身就不算高,其中原因主要由于女性在每个正常生理周期都只有一颗卵子排出,而且由受精一刻直到分娩,中间还要经过二百四十天的漫长之路。如果由于精子或卵子生成、排卵、受精、孕育过程中的任何一环发生障碍,都可以妨碍整个生育过程,导致不孕不育。 一对夫妇如果有正常频率的性生活,无避孕,如果在一年内仍未能成功怀孕(35岁以上女性为半年),临床上算是不孕,需要察看有否存在妨碍怀孕的原因,如有则应该积极治疗。不孕的原因有纯男方因素、纯女方因素、男女双方都有因素三类,每对夫妇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需要个别分析。如经过临床诊视及检查均没发现异常的,可尝试继续等待,或增加行房次数,把握受孕机会较大的排卵期前后,以增加成功机会。 中医助孕,主要是针对男女双方会妨碍怀孕的疾病及身体状态调治。说实在的,临床上只要是「预备怀孕」或者是「想怀孕而不成功」的个案来到中医师的面前,临证的中医师都一定能指得出「肯定是某一个或几个脏腑、经络气血有问题」,「没特别失调」的个案我敢讲绝无仅有。中医很有这个「本事」,经过望闻问切后都一定可以找

出导致不孕的原因,这点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可以怀孕」是正常的,「不能怀孕」就是不正常,不能怀孕或难怀孕,肯定是有原因的,是由于身体有疾病或失调,当搞好这些身体失调,就一定可以怀孕,这样的假设是完全不正确的。按照这个逻辑,只要身体气血阴阳平和,受孕率应该是100%,这显然不是事实。 中医助孕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客观上会窒碍怀孕的疾病或身体失调,「阳虚」是其中之一。阳虚的意思,不是指怕冻、手脚冰冷,而是指身体整体功能低下,因为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能力不足,以致出现阴寒、寒湿凝结或气滞血瘀的问题。阳虚的原因不仅是吹风受寒、饮食生冷、缺乏运动,还有在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消极的生活态度和负面情绪,会直接令一个人失去拚劲的动力,所出现的身体反应就是疲倦、没精神、不想动、做事提不起劲,因而令整个人的新陈代谢减慢,结果出现水湿痰饮积聚造成水肿、肥胖,在妇科方面因为气血不行而影响月经迟来、闭经、量少、血块多(阳虚血瘀)、经痛(阳虚血瘀)、无排卵等,也可由于身体机能低下而难以怀孕。 中医认为所有疾病以及病征的出现,决非由于单一原因,需要辨证审证,弄清病机,才能对证下药。阳虚反映的是身体活动的动力不足,因此不仅会见乏力易倦、怕冷、胃口差,望诊时患者是没有神采的,面色苍白,说话声音低微无力,走路时步调是拖着的,也可见舌色淡、舌体肿胀、脉沉细无力等,综合各种讯息而得出判断。 因阳虚而不孕者,需要积极增强身体运作动力,温阳驱寒,同时兼治因阳虚而产生的并发症如水湿、血瘀等。常用方剂如肾阳虚可用右归丸,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包括附子、干姜、肉桂、巴戟天、鹿茸等。患者亦需配合均衡饮食,多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活动身体、锻炼体能,以及少吃生冷、少吹风受寒。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注意积极投入生活及工作,时刻保持拚劲,生活充满正能量,避免持续受消极负面情绪困扰,对增强身体的生命动力,扶阳驱寒也非常重要。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习题集

第七章病因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六淫”是指() A. 六气 B. 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C. 六种毒气 D.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E. 风寒暑湿燥火 2.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 A. 季节性 B. 地区性 C. 传染性 D. 转化性 E. 外感性 3.常为外感病致病先导的邪气是() A. 热邪 B. 风邪 C. 寒邪 D. 暑邪 E. 燥邪 4.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暑邪 5.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6.六淫中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7.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8.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A. 津液 B. 气 C. 血 D.精 E. 神 9.在六淫中,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10.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 A. 手足震颤 B. 四肢抽搐 C. 四肢游走性疼痛 D. 角弓反张 E. 四肢麻木 11.下列哪项属于湿邪的性质() A. 凝滞 B. 粘滞 C. 涩滞 D. 瘀滞 E. 动血 12.可致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等症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3.寒性收引可导致() A. 阻滞气机 B. 损伤阳气 C. 耗气伤津 D. 气机收敛 E. 凝滞经脉 14.称为“百病之始”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5.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瘀血 E. 暑邪 16.在六淫中独见于夏季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7.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A. 寒 B. 燥 C. 湿 D. 暑 E. 火 18.导致行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王琪教授治疗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王琪教授治疗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9-05-28T10:31:17.32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项可梦王琪 [导读] 王琪教授作为贵州省第一批名老中医,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对各种妇科常见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治疗不孕症、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病等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贵州中医药大学项可梦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琪 王琪教授作为贵州省第一批名老中医,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对各种妇科常见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治疗不孕症、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病等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本人作为王琪教授的研究生,有幸跟师学习3年,在临床上学习到许多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经验,收获良多。现将王琪教授治疗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关键词:治疗痰湿;不孕症;妇科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WJK 1定义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是指有正常性生活夫妇同居1年及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女方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能受孕者【1】。中医上并无独立的“不孕症”这一病名,其根据临床特点,多将其归为“闭经”、“求嗣”、“全不产”、“断绪”等范畴【2】。其中“全不产”指原发性不孕,“断绪”指继发性不孕。临床上多见的痰湿型不孕症主要表现为因脾肾两虚,痰湿内盛所致体形肥胖、带下量多、月经后期或闭经、月经量少色淡,或有腰膝酸软、头晕等症状。 2病因病机 王琪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痰湿型不孕症是以肾虚、脾虚为本,痰湿内生为标。其中肾虚则是根本,肾主生殖,藏先天之精,肾精充盈则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才能正常。导师认为,肾阳虚则命门火衰,肾精不足则生化乏源,不能摄精成孕,故致不孕。肾阳虚寒不能温脾,则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湿成痰,阻于胞宫脉道,则经行不畅,从而影响正常的排卵。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提到:“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3】因此,痰湿的形成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痰湿型不孕症的病因还多与患者平素生活习惯相关。临床所见的本病患者多平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同时缺乏劳动,日久则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化成痰,痰阻胞宫,则难以受精成孕。如《傅青主女科·种子》中记载:“妇人有身体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4】痰湿所致肥胖又影响自身的脾胃功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3治疗方法 导师目前针对临床所见的痰湿型不孕症患者,主要以健脾化痰、补肾益精为法,在“苍附导痰汤”基础上加减形成新的自拟经验方,以苍术、香附、陈皮、茯苓、法半夏、胆南星、续断、桑寄生、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为主要药物组成。方中苍术健脾燥湿,再配伍香附,通行气分,兼入血分;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又健脾;法半夏、胆南星合用强调化痰消脂之功效;加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均能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有助孕安胎之效;另用淫羊藿、肉苁蓉温肾助阳,胞宫得到温煦,则水行痰化。全方既健脾行气、化湿祛痰,又温补肾阳,益精助孕。阴阳和顺,冲任得调,则有利于最终的受孕。 王琪导师在临床运用该方治疗本病的同时,也强调要加强患者平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合理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负担,少熬夜,这些对本病的治疗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恰当的体型都将使得本病的治疗事半功倍。 4临床案例总结 吴某,女,33岁,职工,已婚。未避孕未孕1年,孕2产1,于2017年11月23日初诊。 患者形体偏胖,平素嗜食肥甘油腻之品。末次月经:2017年11月14日。既往孕2产1(10年前“人流”一次,5年前“顺产”一女婴)。自诉1月前查妇科B超提示: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性激素六项正常;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未行排卵监测。平素月经周期多推后半月-2月一行,经期3-5天,月经量少,色淡红,时感腰膝酸软、肢冷畏寒,平素白带量多,质清,无异味。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细。妇科检查示外阴、阴道及宫颈未见明显异常,白带常规结果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脾虚痰湿型),以健脾化湿、补肾益精为法,选用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处方:苍术 20g、香附12g、陈皮 12g、茯苓10g、法半夏10g、胆南星10g、续断12g、桑寄生15g、菟丝子20g、淫羊藿20、肉苁蓉 15g、覆盆子10g、仙茅 20g、巴戟天10g、鹿角霜 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3次。嘱患者少食生冷、肥厚之品,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并嘱患者从今日起开始监测排卵一个周期。1周后复诊。 二诊(2017-11-30):患者述服药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明显改善,白带量较前减少。偶感潮热、出汗,夜难入眠。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滑。排卵监测回示:右侧卵巢见主卵泡大小为15×12mm(尚未排出)。上方治疗有效,在原方基础上去巴戟天、鹿角霜、覆盆子、茯苓,加知母 10g、酒女贞子15g、酸枣仁 20g、五味子10g、锁阳10g、韭菜子10g。7剂继续服用。随诊。 三诊(2017-12-05):患者述服药后睡眠改善,潮热、出汗等症消失。舌脉同前。排卵监测回示:右侧卵巢主卵泡大小18×17mm(尚未排出)。嘱患者今明两日同房。中药在原方上再作调整,去五味子、酒女贞子,加当归继续服用7剂。随诊。 四诊(2017-12-17):患者述昨日月经正常来潮,量较前增多,色红,余无特殊不适。嘱患者经期干净后再继续服药,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随诊。 患者按此治疗方法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前来告知已孕。 【按】本案患者未避孕未孕1年,孕2产1。素来喜食肥厚之品,形体偏胖。平素月经周期推后,月经量少色淡,白带量多,并时感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属不孕症之脾虚痰湿证型。患者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肾阳虚寒,冲任失于温煦;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成痰,痰阻胞宫胞脉,经血不行;再加之躯体肥胖,痰脂雍盛,胞脉闭塞,则难以摄精成孕。患者初诊时伴有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等症较甚,故以健脾益肾、温化痰湿为法,在自拟经验方上再加仙茅、巴戟天、鹿角霜、覆盆子以补肾阳、强腰膝、祛风湿;二诊时上述症状改善,睡眠欠佳,并出现潮热、盗汗,因此调整方药,加酸枣仁、酒女贞子、知母、五味子以滋肾阴、清虚火,宁心神;排卵监测回示卵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