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围魏救赵教案

五年级下册围魏救赵教案

研读课文,感悟文章内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自读课文1-2段,了解故事起因

学生自读自悟,批注。指名回答,重点引导句子: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引导理解:魏国国势强大。同时理解齐车想直接去邯郸解救赵国并不是易事。这为下文“围魏”埋下伏笔。

小结过渡:赵国被围,向齐求救。齐国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他们是如何解救赵国的呢?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3-8段,感悟孙膑计策的绝妙

同学们,为救助赵国,军师孙膑和主将田忌出于形势的分析,他们准备采取什么计策?自读自悟、圈画批注,教师巡回辅导。

集体交流、重点引导孙膑分析交战形势的句子,出示句子: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引导学生理解:“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

引导学生研读这段话,继而深入探究:从孙膑的这番话中,你都了解了他的哪些作战策略?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集体交流、引导明白:从这段话中能体会出孙膑的大致作战策略:一是乘虚而入、直取大梁;二是中途设伏、以逸待劳。

继续探究,在这里,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孙膑?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体会孙膑善于分析的品质。

(三)研读课文9-14段,感悟孙膑布局的周密

同学们,作战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百战百胜。孙膑作为军师,他常常了解魏国将军庞涓骄傲自大的脾性。为此,他在救助赵国的过程中,又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了解围魏救赵的具体实施步骤。

学生合作学习、批注,教师巡回辅导。

2、集体交流,引导明白:

孙膑一方面安排主力军队绕道直奔大梁,另一方面故意设下圈套----佯攻襄陵,麻痹庞涓视线,为围魏救赵提供时间。正如孙膑所料,当齐军直达大梁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