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草稿2_11[1].17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草稿2_11[1].17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草稿2_11[1].17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草稿2_11[1].17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20世纪以来,受科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得以发展,教育科学运动扎实推进。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不仅是门艺术,更是门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即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这种思潮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广泛存在着“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在当今新课程大背景下,学校应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避免无效教学,减少低效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并获得成功,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基于此,在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的悉心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于2011年1月正式开题,计划于2013年12月结题,历时两年多时间。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使语文学科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并运用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它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问

题。

1.有效的目标定位。目标定位的基本要求是:要以学生基础为依据,体现文本特点,力求恰当、全面、明确,力求达到三个维度。

2.有效的内容选择。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的内容孩子已经知道或者根本掌握不了,那么有效性就值得怀疑。语文学科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作“二度开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应当选择最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

3.有效的过程展开。教学应当遵循教学规律,由浅入深地展开,让孩子亲历过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经历探究过程,优化练习过程。

4.有效的反馈评价。当前反馈评价常见的问题:不臵可否,态度暧昧;一概肯定,过于矫情;简单否定,无情指责。有效的反馈评价应建立在客观、科学、公正、肯定的基础之上。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一)主要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2009年9月

成立课题小组;召开开题会;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撰写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10月——2011年9月

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开展学习、讨论研究活动。

(1)两年时间里,课题组教师要大量学习业务理论书籍,做好教科研随笔,勤写教学反思、撰写研究案例、论文。

(2)每一年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步研究计划,通过听课、研讨、专题讲座、专题交流等方式实施实验计划。

(3)每一年度课题组组织2—3次大型活动,对有研究成果及时在区域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并逐步推广。

(4)在实施阶段中,每一年度针对教育现象解决一个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

3.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指导实验教师进行全面总结,展示实验成果。

(2)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请专家做成果鉴定。

(二)阶段性成果呈现形式

现状分析、教学反思、研究案例、研讨交流、专题讲座……

(三)最终完成时间及成果呈现形式

2011年12月为最终课题结题时间。最终成果呈现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展示课等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两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积极开展一系列理论学习和实践

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作,取得一定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1.加强学习,专家引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有效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梳理课堂教学中无效、低效的表现行为;从长远角度说,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这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支撑。课题组订阅大量学习资料供教师们阅读并及时做读书笔记,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统一订阅的学习资料有《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小学生作文辅导》等。两年来,学校多次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如市教科所孔立新、王和欣、车文胜老师,南京民生实验小学杨俊校长,芜湖教育学院承泽恩教授,师范学校张致根主任等。

2.内外兼修,积淀成长。两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为主要活动形式,有计划组织校内互学交流活动。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共有40余人次参与过有效教学研讨课(人均两次以上),从中推选的优质课在市、区级竞赛展示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执教者首先与本年级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备课前大家都要熟悉教材,以便在交流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执教者自己整理归纳,设计教法并实施。执教时课题组所有成员(还吸引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去观课,仔细听,认真记,反复思。议课时,结合集体备课,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讨论。这样一来,不仅使大家在言语交锋中,进行课

题研究的探索,更在思维碰撞中,将自己逐步培养成高品位、科研型教师。同时,学校开源节流,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两年来,我校和南京民生实验小学的友好交流每学期一次,与区内联动学校卜家店小学经常性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课题研讨会、中期论文交流会,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展示或竞赛活动,参加第1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按观摩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增加了教师们的学习机会,增强了科研意识,有利于研究人员开阔视野、汲取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深入反思,提炼升华。没有反思的教学苍白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教师细挖掘、深反思,可谓形式多样。一种是鼓励教师及时撰写“教后小记”,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的良好习惯。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独立备课,要求教师的教后小记都必须是“货真价实”的。另一种是通过研讨交流课集体进行案例反思。每学期,我们都要利用互学研讨课,进行教学反思,并从中遴选优秀作品提炼升华成文章,参加市、区级各类评比并获奖。第三种是小讲座大反思,每两周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我们都安排1—2名组员开展小讲座并提出辩题,内容涉及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准备发言稿,待下次课题组活动时展开讨论,课题组成员对这样的活动拍手称赞。引导教师深入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师对新理念的内化水平和教育教学现象的洞察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创新活动,夯实研究。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拓展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检验。教师策划、组织、引导学生

参与活动,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爱我校园”现场征文,课堂手抄报评比,庆“六一”书法比赛,“辉煌六十年”经典诵读、自编小故事讲演比赛等。

五、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明显改观,体现在:

1.学生方面。两年来,我们发现学生逐渐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比较轻松愉快地掌握语文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2.教师方面。通过两年的教学研究,教师们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学习型、反思型、合作型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3.学校方面。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得出的一些宝贵经验,深受全校教师肯定,很多教师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有效教学研讨课”年级组教师分工协作、轮流执教的模式,年级组内集体备课,坚持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做读书笔记并定期交流等。这些做法易操作、有实效,得以广泛运用并推广。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总结出了一些研究结论,具体如下:

1.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归纳出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要明确:一节课上什么内容,能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这节课能学到什么等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前一定要明确。

(2)目标要适度: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难易要适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目标要适量: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求全,不能希望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合理的、有所选择的设定目标。

2.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设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朗读: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课堂应注重朗读,让学生会读、多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来领悟、体验。

(2)设臵有效的问题: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设臵有效的、能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让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全面的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

(4)重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有效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这些就是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5)注重课堂反馈:这是检验一节课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环节。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增强课堂实效性。

(6)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课堂形式不能一成不变。不断的变换课堂形式能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常常能让我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7)提高教师个人素养:美丽的板书、动听的言语、得体的教态、和蔼的态度、崇高的人格等,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地方。“只有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这门学科”。我们教师自身应努力提高自己,争做让学生崇拜、喜欢的老师。

(8)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3.有效的教学结构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几乎与所有学科的

课堂教学一样,必须安排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其有效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经过自己独立、充分的思考之后,朗读或者字词句的训练才能成为主体的学习行为。不然,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的教学指向,而无自己的学习目标,只顾揣摩教师的意图,而无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受,其学习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只有读思结合,才能实现从语言到形象,从形象到意义的转换;只有练思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这门工具,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4.有效的练习设计。练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我们不能随意的使用,在练习的布臵和讲评上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练习要精选: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手边使用的作业会进行筛选,选取典型练习题,不让学生去做那些重复的、无用的、甚至错误的练习题,保证学生做题的质量。

(2)练习要适量: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保证练习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数量。我们追求的是质量,而非数量。

(3)讲解要细致:对于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追求一个答案,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真正的能够得其法,能举一反三。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表现在班级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一般是一样的,但课堂实用

时间、学习机会和收获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思维普遍存在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浅露性和缓慢性的特点。

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密度小、质量差。课堂教学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用于低层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较少。

再次,少数教师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无效的“非语文”教学活动掩盖了对文本的理解,整节课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缺乏有价值的思考,收获甚浅。如何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使其对语文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还是一个长期的研究内容。

最后,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有效性”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服务,还是今后的一个持续性的研究工作。

七、课题研究给本校实际教学工作带来的思考

1.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会逐渐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思路。一般来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语文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

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讲解,这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其鉴赏水平。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恰当的讲,还要注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维果茨基的学习潜力理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课文的佳境,渐入学习的佳境。

3.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知,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划一的或标准答案,不能

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课文作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课文,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课文情节或人物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语文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功利的。

4.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

程”。

5.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自2009年11月以来,在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活动,规范过程管理。两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稳步提高,加深对教材和学生

的深层次研究,并在研究中学习取舍,不断校正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将认真总结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努力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芜湖市银湖小学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材料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提出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字途径,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容。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孜孜探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识字教学流派纷呈:集中识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快速循环识字、成群分级识字、听读识字、本音识字…… 识字教学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换偏旁识字法;拆字识字法;情境识字法;趣味识字法;无 意识字法;形象识字法……但这些流派、方法都是建立在为教师"教"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真正从"学"的角度,从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目标去建构。即使有些是学习识字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意识的识字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之方法多而无序,全而不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手册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确定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实施主要途径,是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场所,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积极而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着力点,是确保新课程顺利推进的必然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键在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评价依据,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四川省武胜县八一乡小学武胜 638409) 实施新课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凸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依 此展开,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做出有益的探索。以下就谈谈个人实践 体会。 一、抓住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了一篇篇浅显生动的课文。因其内容来源于 我们的社会生活,又因其注重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而使他们觉得具体可感,因而带有 很强的形象性,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由感知语言文字而引发感知形象,进而产生联想等一系 列形象思维。 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载体,必须使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等语言 材料中获得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语文材料的形象性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在想象中感知理解,在想象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诱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持久的内驱力。当然,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充 分相信学生,时刻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个性,表达个性,沉 闷压抑的学习氛围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扼杀殆尽。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而教学模式 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育思想与落实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载体。 在学习和借鉴了许多教学模式的优点后,经过笔者的实验研究,我们逐步建构了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检查预习,明确目标——定向自读,整体感知——师生讨论,解决疑难——重点研读,深化理解——梳理小结,整体理解——反馈练习, 巩固运用。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我们试图通过强调预习来培养学生的“思”,在教师的定向调控下(课前 布置预习题),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自学;在师生讨论这一环节中,我们着重 抓住学生在“思”后的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辩”,往往可以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是培养学 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营造热烈和谐的讨论气氛,鼓励保护学生的发言欲望,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地展示思维过程;重点研读的环节,是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思与辩的机会,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更是引导学生深化思维的过程;在梳理小 结的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认识,在思维训练上,是对各种表象进行 抽象思维综合加工的过程;反馈练习的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不是仅仅停留在巩固知识、形成 技能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要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不被条条框框束缚住思维,不 仅要多鼓励学生的举一反三之举,而且要培养呵护学生怀疑、挑战权威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综合这一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六个教学环节当中的外显性学习行为:预习——自读——讨论——研读——小结——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与外显行 为相应的内隐性思维训练:整体感知——质疑思辩——深入理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激发 探究的兴趣。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利用教学模式的张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 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逐步转变学习方式。 三、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教学中,我们不仅指导学生自学,更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品质和习惯的形成,使他们的能力和 人格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推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重新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快角色转变,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全面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标签: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为更好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我认为广大一线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当学生的良师,更要当好学生的益友,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让学生轻松学语文。 一、创环境,造氛围,课堂不再是一塘死水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以往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理解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师都是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直接告诉学生,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你从哪个角度感悟到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这个问题有效地引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分析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这样既帮助学生寻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给了学生一个自己思考寻找正确答案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能自然而然地发挥想象力。因此,采用引导的教学方法,还能增加课堂乐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读学生,品教材,教学有的放矢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总是不那么平衡的,有的学生,老师点一点,他就能理解,有的学生,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也不会,这就要求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不足,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第二步是学会倾听,给学生表达自己的空间,从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三、多鼓励,重启发,点燃兴趣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和质疑往往是紧密相连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例如,在讲解《两

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倾听,可以使说话者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而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倾听,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倾听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教师明明指出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可学生发言时却是我行我素,照说不误;一个同学发言结束,让别人复述时他却是不知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另起炉灶乱说一通;有时老师苦口婆心说上个三五遍,问大家是否明白时,大家是异口同声说明白,但当老师叫起其中的某位同学问他明白了什么时,他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回答了,也是胡编乱造,前言不对后语。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将“注意听他人讲话”当作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社交技能之一。在如今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集锦 读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请听一听那富有感情的朗诵。 你读得多好,看,连竹子也来祝贺你了,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读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其次是理解地读。 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能给我们再读一遍吗? 默读时,贵在可以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就来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吆。默读,要讲究速度,我希望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你朗读得真棒,比中央电台的播音员还出色。 你朗读得真棒,可以和中央电台的播音员相媲美了。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xx同学那富有表情的朗读吧!

这段话并不好读,也xx同学竟能读出激昂、自豪的语气,不愧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读得真好!准确、流利,还很有感情! 这个自然段挺难读,你却出错少,真不简单! 果然不出所料,比老师读得还好呢! 瞧,xx同学读得多好呀!声音又响又脆,语气充分感情。谁也来试一试? 你那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好,你读得比以前好多了。要保持下去。 如果在诵读时不紧张,你的诵读是非常精彩的。 你读得很流利,声音也很响亮,如果能带着xx的语气来读,肯定很精彩,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虽然我们班男子汉居多,可巾帼不让须眉,对吧!女孩儿们,把你们的魄力展示出来,让男孩刮目相看! 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由你们自己去体会体会。 同学们读得真美,很有味,这就行了。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不就明白了吗? 读书不要慌忙,静下心来读慢一点,一边读一边思考。已经看出来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看法写下来。写完了,要读一读,看看顺不顺嘴。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二节写得很美,大家读读,要读出感情来。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 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 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 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学会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全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三维目标——“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语文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吸引学生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课文。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联系我们的语文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多角度读解读文本。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9-05-08T16:43:39.09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作者:王慧娥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接受。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凝聚着深刻的理性。 王慧娥(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西藏拉萨 850000)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15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接受。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凝聚着深刻的理性。教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分析讲解课文,能够调动学生的感情,使之与教材、教师之间达到感情一致,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出来。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教学效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的汲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想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创设一个优化的课堂氛围。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消除他们心理上的疲劳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先声夺人,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导入、引趣、激情、指向 例如在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前,可以这样导入:“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的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大地。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下午,百万群众云集在街道的两旁,在泪雨和哀哭声中,向徐徐而去的总理的灵车沉痛地告别。这是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一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尽管我们没有亲眼见到那动人的感人情景,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却可以把我们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教师怀着满腔激情,以低沉的语调,稍微慢一点的节奏朗诵着。学生凝视双眸听着,想着……运用激情的语言导入,就能使学生在整节课中精力旺盛,比起照本宣科的讲解,无论如何,其收效都是明显的。 2、针对个体学生,激励性评价 在学生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它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很在意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老师鼓励性的语言会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使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语言,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也就要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时时鼓励,对差的学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的表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语气要委婉,不能伤及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语言“说得非常好,见解很独特,说明你善于思考,有创新能力。但是,如果你能把这种创新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就更好了,更棒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话有表扬又含有批评。 3、适时点拨,唤回精力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采用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而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个时候,不妨使用一些幽默语言适时点拨,以此唤回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克服疲劳。 二、培训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说”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是培养学生语言的能力的过程。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他们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听和说的训练,感受到说话的乐趣,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每篇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年级和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是训练说话时的插图。看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教学中,要从图入手,充分利用插图进行听和说的训练。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了解大体内容后,提问学生:“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后,接着加以点拨,拓宽学生思路,“粉红的桃花开了,白色的梨花开了,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各式各样)野花是什么颜色的也开了。”这样,学生不仅开动脑筋想问题,而且也能使他们说出具体、连贯的内容。 2、采用“你读懂了什么?”训练“说”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较浅的问题是可以读懂的,而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形成差异的、主动的、全面的参与。例如,在上《早发白帝城》,教师让学生纷纷举手,差不多把课文里边的词都讲了。如朝、发、彩云间、千里、还、猿、啼、住、轻舟等。然后老师又说:把词的意思加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有谁读懂了哪些句子?学生又纷纷举手把句子的意思串出来,然后,教师又告诉学生,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首诗的意思,有谁能把整首诗意思说出来?学生又举手用自己的话说全诗的意思。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的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说”的素材,仅仅抓住“说”的最佳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组成了教师与教法,教师与学法,教法与学法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法,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条件,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学法与学生自主的运用科学方法,理解知识,认识语文知识在个人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在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中,体现着全体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的学法服务,也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结构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落实。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所设计的课堂讨论必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向、多向的交流信息,有创造性的让学生学习新知识,交流情感。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方面的探究过程,是获取新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是师生的共同追求的目标。这里分析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从深入研究课本,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练习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了一阵阵欣喜与激动,理性地思考这几年我们的课改之路,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因此,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抓好学生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老师们都知道,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而且必须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后上课。当然,我们平时都布置让学生预习课文,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发现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认识生字,读不通句子……遇上这种情况我就很生气,往往把学生批评一通,横加指责,说他们态度不端正,预习不到位。但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要求到位吗?明确吗?是啊,我们并没有对学生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做出明确的要求,也并没对学生的预习做充分的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做才算预习到位了。所以老师们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要基本做到:1、课文要多读,读通读顺读准确,2、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查资料或作记号,以便课堂中提出来解决;3、想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什么地方不明白,并作个记号等。学生们若能按要求做好课前的预习,那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能更好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如果长期坚持预习,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教学目标也定会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语文情境教学就是把生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语文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采用自制的教具、实物、挂图、简笔画、音乐、语言、表演等手段创设多种类型的情境来教学,使学生从形象上感知,进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悟、想象、创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从而达到智力和能力的积累,使语文教学方式新异,课堂效率高。在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多样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自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比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特别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4、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概念的界定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比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特别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4、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

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只要研究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改进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乐学、善学,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是指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文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认识周围环境的机会,通过接触现实世界,产生对世界、生活的爱,从而获取知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是指在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他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语文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需要,探索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克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保证让其他各元智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基础 1、加德勒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八大智能,尽管每个人在这些智能的表现上会有所差异,但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和结合,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问题。简单地说,八种智能也代表了一个人八种不同的能力,分别是: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肢体动作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分析以上概述,我们发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生活化教学能够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能够使个体自身的特殊才能有充分的展示机会。“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应发挥的基本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正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撑下,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有效教学也成为课改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小,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并不断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呢?我们教师必须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小看预习,如果课前预习充分的话,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出色的表现。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初次尝试的过程,对知识有着极大的新鲜感,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自主性。要知道,预习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实施预习的主人。平时,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可以让我们提前学到更多的知识,为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提供更丰富的资源;通过预习,

可以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要有所侧重。低年级的预习应以生字为主,课文为辅。预习包括:读、标、查三项。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直到达标为止。为了保证质量,我要求学生每项至少读五遍,多者不限,还可以变换形式读,给爸爸妈妈读、哥哥姐姐读、对着镜子读等等,不仅达到了读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标:就是先交给符号,标出文章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文中的生字;标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标出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自己并尝试解答。 查:预习生字时,利用教材和各种工具书预习生字的相关知识,比如说结构、部首、笔顺、字义、组词等等。 提高预习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激励。通常,我总会在孩子们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交流。每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听到五彩缤纷、个性飞扬的对话,有的说:老师,我想来当回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老师,我想给大家说说某个词的意思;老师,我会用这个字组词;老师,我要提醒大家哪个字容易读错;也有的说:老师,我很喜欢哪一段课文,想读给大家听听……孩子们在这种轻松自由的交流中,不仅收获了学习方法,而且体验到了预习带来的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依据创新教育相关理论,以培养创新智能为主线发展

学生的创新素质;了解儿童的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总结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语言交际实践、语文操作实践、语文活动课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 1.语言交际实践 (1)课前练说(2)专题讨论(3)主题演讲(4)问题辩论(5)采访活动(6)争当小广播员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 2.语文操作实践 (1)黑板报(2)橱窗(3)手抄报(4)操作与习作(5)语文乐园等方面进行研究。 3.语文社会实践 (1)专题研究报告(2)社会调查(3)访问(4)社区服务的计划与总结(5)观察大自然写心得体会(6)社会宣传等方面进行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效性 课堂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它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那么,语文课堂上怎样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才能真正实现评价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评价的语言要艺术化,活跃课堂 1、评价的语言要幽默。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有位老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树木“葱葱郁郁”的文字,一个学生用

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孩子们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 2、评价的语言要生动。 课堂评价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使评价更富感染力。如在学生取得成功时:“你真是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在学生迷茫时:“真好,你们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又找到了一处,还有没有?”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老师相信你们,你们一定做得很好。”这一句句动情的话语,似春风如春雨,催开了学生心灵的花朵,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新奇的创意和意外的回答,教师需要花些时间耐心地倾听和询问,作出正确、适当的评价。及时地肯定性评价,缓解了课堂气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所以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如果想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那就恰当运用评价语吧!让评价在语文课堂上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二、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有效激励 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因此,要让评价发挥出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