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画的内容与形式

油画的内容与形式

油画的内容与形式
油画的内容与形式

油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油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因此油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油画技巧的掌握,而且还要加强学

生对油画形式内容的表现和精神内容的传达。油画教学不能简单重复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作画方法

油画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实物或对景写生等方法,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征,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生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周围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变化掌握不住,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短时间内抓住事物的特征,并用油画颜料表现出来。

首先考虑构图完整,饱满。对象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还要注意画面的色调问题,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

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色彩关系的现象。如果没有对事物的观察,很容易把握不好,容易概念化。这就要求学生在作画时,须一边考虑色彩关系一边把握素描关系,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抓住大的明暗关系。如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等,把物体画得丰富而有变化。将自己对

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去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难免单调。深入塑造具体物体时,力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层次要衔接自然,质感的表现也要充分。表现时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处理,有的地方可表现得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笔带过,画面中次要的物体简单地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切不可面面俱到,到处都刻画得很仔细,造成主次不分、呆板、没有层次和空间感的现象,也容易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三、在材料和技法上。不断鼓励学生创新表现。并且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油画创作的思维表达最终要通过油画所需的特殊材料和特殊技法来表现。在沟通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艺术成就的获得除了历史与个人才华以外,都是与材料技法精益求精密切相关的。油画的材料是其物质性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许多伟大作品的产生都是与材料的绘画技巧的革新有关。油画以各种颜料、材料为媒介融于作品创作之中。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系统地介绍油画材料和技法的应用知识,尤其是注重材料和技法的传统型应用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材料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能以最有表现力、最合适的材料和技法来表现作品内容。艺术表现要在一定的艺术构思之上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尔德将之概括为五种类型:写实、象征、形式技巧、主观表现、主体构成等。在与学生沟通、合作中,要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的不同追求.可以在写实与非写实的艺术语言之间。在西方现代理论实践与传统民间美术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使学生避免急于求成.抄袭取巧的创作倾向,使学生对风格形式的探索既执著严谨,又呈现多样化的风貌。

二油画创新式教学方案设计

笔者主要考虑理工科院校艺术教学学生背景不同、课时有限的特点,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油画教学几种创新式教学方案,以在更有效利用课上时间,做出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教学尝试,寓教于乐,在学生掌握油画基础知识,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也会正确树立油画艺术观念,完善人格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两种具体的教学模式:

1模拟型教学模式

模拟型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适当选取一定的课时,使学生和老

师互换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考察学生对所述内容理解与发挥。一般由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切身参与其中,为弥补此方面的不足,提出兼顾全面的模拟型教学模式:在进行模拟型教学前二到三周布置教学安排,可以发放一些参考材料或指出一些参考文献,使学生分成数组,分别有不同的讲述内容;学生然后围绕小组的“教学任务”搜集、整理材料,集思广益,形成文稿;再分别由各小组推举陈述人完成任务,陈述期间,其他同学做好记录,指出优点与不足,最后完成教学内容,讨论各组的“教学方法”,给未参加陈述同学发言机会。通过该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全面、透彻,又有表述能力、集体荣誉感培养,增强学习动力,真正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也为教师安排下一步教学计划和方式提供参考,了解学生所需、及时从教学中丰富教学、创新教学。

2讨论型教学模式

讨论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老师的教学内容完全展示的集中体现,通过学生从各种接触信息及第二课堂的成果与感受,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在课上就某些作品或问题产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互动、思维互动中培养兴趣及绘画意识,激发创作灵感,真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积极的思维,提高课上教学效率。同时在讨论中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比如对所述材料的背景分析能力、相应材料的搜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对问题洞察及深层思维能力等。比如在临摹观赏课上,对一幅作品从色彩、意境、内涵等方面进行讨论,适当配以音乐辅助,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心无杂念而又集中注意力地进人欣赏状态。讨论中产生问题、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火花、讨论中展现油画作品魅力。所以可以说,该教学模式对提供教学创新、作品创新的思维契机以很大帮助。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信息反馈

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细致考虑后,形成更为详细的教学内容及处理临时变化的教案,在2004—2005第一学期油画风景教学中予以实践。通过实践表明,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绘画意识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应有的训练。其中,在一位同学作业中写到:模拟型教学给了我们自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在学习基础内容的同时,也锻炼了各方面能力;另外期末考试成绩也作为教学成绩的侧面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效果,右

下图为油画风景学生成绩直方图,反映出该成绩近似服从

正态分布。

四结论

教学实践表明:模拟型教学模式和讨论型教学模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油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油画艺术正确观念,材料搜集整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所需,寓教于乐提供帮助,真正做到在油画艺术殿堂中使教师与学生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早日让思维碰撞的火花结出硕果。

。我们汰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一切绘画知识.包拈在校

期问搞的艺术创作.都是学习绘画艺术巾的一项基本“语

言”内容,而油画基础教学中的第一项“语言”应首推素描

训练。

一、油画基础训练中的素描课

在油画基础教学中素描训练应当是大量的艰苦的,它是学习油|I!|j艺术入门的第一步,是先导。素描的训练等于美感的训练。智能的训练,技能的训练,对油画家形成艺术观、审美观,提高艺术素养也起着重要作用。马蒂斯说:“如果索描与理性相联系,而色彩与感忡相联系.那就应当先IfIli素描,以求发展理性,并且能够循着理性的道路引导色彩。”徐悲鸿认为:“素描、色彩要完善结合,如果不能,则首先是抓素描造型,色彩不突出,应先解扶素描,以索描带动色彩。”可蹦讲素描是油画教学和其他绘画教学的第一矗现方法,油画作品的形成首先是从素描形式开始的.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当然解决素描的办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相互交流,穿插,取长补短.我们认为在油画教学中的素描训练应当有它的规律性。

1.结构素描教学。

结构,即不变的因素,“结构为基础的造型才能抓住索描的关键.而光线与明暗则是可变的.带有相对的偶然性。结构有两种:(1)解剖结枸;(2)几扣胆占构。这个期间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皇占构的认识来加强形体感的塑造。另外.学生对物体“横断衙”的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画“横断面”是对表现形体的又一深层理解.这个阶段解剖教学耍跟上。

2.默写素描教学。

学习素描的基本要求应是:理解~表现一记忆,在结构索描的学习基础之上,应增加默写素描训练。具体方法是:在画完一幅习作之后,要求学生再背着画一幅默写作业,然后同写生的那一张作业进行对比,这样做能够克服那种只重表现盲目实践,离开模特就画不了画的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们的一种活的造型熊力。为了实现活学基本功的能力,安排的作业程序是:长短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写生与默写结合。通过宴践证明,默写的作业要比写生更加理解,表现手法主动.刨作意识强.艺术“个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现。

3.创作素描训练。

这种索描的训练,首先体现于课堂上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师首先将授课意图讲清,要求学生把所要表现的对象看清,然后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把见到的对象表现出来。在习作过程中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手法可以不同.物体及对象的组合自由,整个作业过程不要单提“准”字来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强调理解,目的明确,画起来轻松,以“我”为主,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去体验教师的具体教学要求。在这段教学中应安排开设黑白构成课.使学生对黑白灰在画面上有意识的设置基本关系奠定基础。

4.全因素素描训练。

这是建立在前三种索描训练基础之上的索描综合性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幅习作中体现出物体的结构、型体、量感,质感、色调、空间感、艺术感。全因索素描属于长期作业(数量不必过多).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索描上的综合性能力。

二、油画技法、工具,材料使用教学

索描教学为进入油画的学习打开丁一崩门,而掌握油画的工具、材料及油画技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墨的.这是就技术而言。过去在油画教学巾.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上专业课期间临时向老师学习一点他j}j材料、工具和技能的方法.没有专门设油画技法、工具、材料使用课程,这是完整学习油画过程中的欠缺。拽们认为此课必开.掌握油画工具及材料、技法的运用是为完成油画作品必备的能力.一幅好油画作品的形成.际r深厚的油画艺术造诣外.还应学会掌握如何制做画市lH及媒介的配方,新媒介新技术的使用无疑给画家H更大的创作自由和进行选择的余地。油画是外米画种.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油画大师ff]都对油画的材料、技法、工具有潜心的研究.当代的画家们更注重此项问题的探索,这一打J的确是为产生优秀的油画艺术品增添了光彩。目前在我们的}||j画教学中应当注重这项课程的开设,它是油画教学中~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油画色彩基础的训练

有人讲色彩感觉是天生的,不必教。我们觉得这种观点未免太绝对了。我们承认天赋,但感觉上的误区也同时存在,人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各自不同。当我们把一笔颜色摆到画布上时,这笔颜色就必然涉丑到:色相、纯度、明度、面积、形状、位置,与周围色彩的关系、视觉的感受力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原始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通过专业的学习,用理论来充实、指导和协调这种感觉,使它循着一条正确的途径向前发展。另外,在油画基础色彩训练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观察心理和对画面色彩驾驭的能力,在教学中可分为这样几种训练方法:

1.寻找色弗感的训练。

由于学生刚从寮描(黑白灰)学习中走向色彩的学习,不免画面出现单一的倾向.这时应引导学生对物体固有色的认识,并在固有色的基础上采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杜到物体的环境色.并且要求学生将环境色进行“强化”表现,这是使学生由“黑白灰”对比法向“冷暖”对比法转换的最好方式,这时应多采用油画静物教学.同时要开设色彩构成课,使学生对色彩如何在画面上摆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压缩使用颜色数量的训练。

国画教学中有“惜墨如金”之说,而在一些油画大师的调色板上.总是能够保持一个相当猿窄的颜色范围,他们以种类最少的颜色创造出了最q:富的色彩效果,他们着眼于色彩内在的性格和潜力.槊巾最有效的色彩力量表达情感。舍弃与此无益的蒯色。因此,教师应当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调色板上的颜色数量适当的控制,培养学生用较少的颜色找到和调配出色彩的微妙变化,这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色彩的教学方法。

3.设计邑彩的训练。

塞尚曾说:“画而——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戈系的和谐。“在以上两种色彩练习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牛从色彩的写生中跳出来.把所要描绘的物体及色彩在画而上重新组合.有意识的进行夸张和减弱.达到一种新的和偕和统一.这样做能够锻炼学生主动认识色彩和表础包彩的能力,也是鼎能发挥色彩“个性”的方式。这个阶段教师最好让学生主动认识色彩和表现色彩.让学生放开去想.去实践.教师只提建设性意见,更多的留给学生自己去做。_

_4.写实色彩的训练。这种色彩训练是将前三种训练方式综合在一起的所谓“全因索色彩”教学,是对前段教学的巩固,应当重视画面上的形、色、体、情全方

位的训l练.过是油画教学中的长期作业。五、油画创作课及环艺课的结合训练学习绘画基础是为艺术创作服务的.基础教学一旦同创作教学相分离,那将失掉了学习艺术的意义,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分就在于此。学生的创作不能仅靠几堂创作课去解决削题.更多的注重是培养学生们的创作意识,(其实创作意识一开始就被容纳在每段教学中丁)。我们认为院校中学生所搞的创作应届于学习创作草本规律的范畴,在要求上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应与成熟艺术家的创作有所区分,更主要的是在能力的培养上,但不否认在学生时期有好的油画创作出现。油画艺术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就同环境有关.我们觉得油画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掌握油画作品如何与周围环境结合的技巧,如果掌握丁这一点就更有利于油画艺术在社会上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因此,给油画专业学生开设环艺课大有益处。社会在进步.艺术也必然发展,公众对艺术的欣赏以及对油面作品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多,油画专业的学生通过环艺课程的学习后,会更主动的在未来社会空间中去寻求油嘶艺术的发展空间。以上是在油画教学中所想到的几十数学环节。社会在前进,一切事物都在发展。油画艺术需要不断的探索,油画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可笔者总有一个难以改变的念头:艺术总要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因为在这里谈的基础.笔者认为基础就是最本质的东西,它是不变的。基础就应当“扎实”,而“扎实”就要比“轻浮”好.但“扎实”不能学“死”,“轻浮”也决不能代表“前卫”,到任何时候概念不能混淆。虽然谈了油画基础教学的几个环节,但井下是经过这几个教学环节就能成为油画家了,这还要有驾驳艺术“语言”的综台能力,艺术素质的全面培养以致阅力、文化底蕴、凡生经历等等。

浅谈绘画的抽象形式美

浅谈绘画的抽象形式美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审美要素及原则的总和。绘画作品中真正给人视觉享受的是形式美的抽象因素。本文从色彩、肌理、笔触和构成这四个方面结合名家名作对艺术中抽象形式美的语言進行简单的分析,指出画家应通过组合安排,巧妙的运用形、色、线条、笔触、肌理等等的绘画抽象构成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的、生动的,具有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 标签:抽象;形式美;色彩;肌理;笔触;构成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审美要素及原则,在绘画中,它区别于对自然形态的描绘,而是作者归纳出来的抽象形式。它的具体表现是通过画面的色彩、笔触、肌理等绘画语言,按照抽象美的规律进行适当的组织,构成美的形式。 绘画作品真正给人视觉享受的就是这些抽象因素,而内容则是通过思想和情感经验影响人。对视觉美起决定因素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绘画作品的魅力就体现在它形式美的营造上。下面就从色彩、肌理、笔触和构成这四个方面对绘画中抽象形式美的语言进行分析。 色彩是绘画中最具感情,最有感染力的绘画语言。色彩有客观写实的色彩和主观感情的色彩。现代主义之前的色彩,基本上都属于客观写实的范畴,印象主义以前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仅限于对物体不受任何影响的整体印象的色彩,也就是“固有色”,事实上固有色也不是客观的颜色,在艺术家实际处理中往往采用了符合黑白布局需要的单纯色彩,这样的色彩能够给我们带来简洁和真实的形式美感,这种感觉在根本上仍属于抽象范畴,只是那个阶段的人们并没有系统的抽象认识,在无意中反映了抽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光色变化的热爱与追求,从现实主义开始直到印象派,画家们赋予了色彩新的表现意义。这一阶段的色彩是美术史上最为“客观写实”的阶段,尽管如此,画家仍利用灵动的笔触来体现抽象的形式感。随着笔触的发展,从修拉开始人们正式开始以科学方式研究色彩的抽象形式。另外,色彩语言的表现被引向了注重主观感觉的道路,在绘画作品中赋予艺术家特有的主观感情,这和艺术家的选择与作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从色彩的表现可以看到艺术家作画时的艺术情感和艺术个性。正如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凡高宣称的那样:“色彩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是精神的力量。”不管是新印象的理性,还是后印象的感性,自此开始,抛开具象,纯粹抽象艺术,表现性色彩研究拉开帷幕。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研究对抽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总结,自此人们也认识到真正对色彩美产生支撑作用的不是写实形象而是其内在的抽象组织形式。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变化,表现为高低、纵横的变化,粗糙或平滑的触感。肌理作为绘画表现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更好的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而且还能独立的表现美,显示出艺术家的内心激情。 为了追求肌理效果艺术家们努力的创新,将生活中偶得的肌理,如墨滴入水

论浅论中国画之墨色美

论浅论中国画之墨色美 中国画是一门融汇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注重精神的注入,着意抒情写意的艺术。中国画的形式美凸显了中国画的艺术精华。广义地来看,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狭义来说,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性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后者,即相对抽象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就本文而言是指中国画运用特有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宣纸等,运用表现技法形成了一整套的用笔用墨规律,通过对形象的概括,笔墨的描绘,意境的渲染,创造出独具特色中国画的形式美。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从形式美的角度对中国画进行审美具有现实的意义。 从深层次的看,构成画面形式的基本因素是点、线、面和色的黑、白、灰因处理手段不同所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性味。而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造型和表现手段。通常把产生线条的方式及其结构如勾勒、皴擦、点,叫做用笔,把墨色的色相如焦、浓、淡、重、清或含水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枯湿效果叫用墨。 关于中国画的笔墨理念的发展。从古代文人画到现代出现的商品画,都在讨论笔墨的问题。第一感觉冲击力给观众以最直接的审美感受,中国画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它的核心原则归结为天人合一的特点。中国传统画中笔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形式美的规律,他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成为民族绘画的精粹。创新艺术才能保持其本质的精魂,故艺术创作不能墨守成规,那么如何看待我们中国传统绘画在笔墨上的遗产,如何正确吸收现代在与中西文化碰撞之下的有益成分和发展中国的笔墨形式之美,这就值得去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就笔墨这方面来进行论证。 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写意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有比较显著的特点:对自然美的表现力。正因如此,中国写意画作品创作命题是永远的形式美。 人们生活在形式美的的汪洋大海中,从日常生活用品及装饰品,其选择角度主要是形式和形式美。小是不起眼睛的东西,大到衣、食、住、行,人们都有这种选择的经历。在艺术欣赏方面,园林建筑、音乐、书法等门类的形式美欣赏,已经近乎必然。惟独对绘画这个最具有强的形式美的艺术门类,却往往站在具象的角度进行挑剔和品评。栩栩如生很像已成为庸俗评论的习惯。这和绘画的原始功能物状写实的影响分不开的,但不管怎么样,撇开形式美来论中国绘画,很不妥当。构成画面的形式美的基本因素是作为形的点、线、面和作为色的黑白灰。而中国画偏偏具备这些特点,具备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也叫水墨画。画中国画要用笔墨,鉴赏中国画要论笔墨的形式美展开来论的。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段和表现手段。国画大师石涛认为,笔墨的功能:一是行天地万物;二是从于心。即主张再现与表现统一。石涛的笔墨论,除了讲究以上功能之外,在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方面,主张笔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和谐统一。形式主义,自然主义与他的相对论是相对立的。 一、笔墨的概念及关系 笔墨是构成绘画色彩形象的技法手段的总称。通常把产生线条的方式及其结构如皴,擦、勾、染、点,叫做用笔,把墨色的色相如焦、浓、淡、重、清或含水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枯湿效果叫用墨。 笔墨是构成中国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的意境,构图都最终靠笔墨来完成,笔墨具有材料学和色彩学形象的双重内涵,因此,对笔墨的研究必然成为探讨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问题。笔法和墨法在理论上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墨随笔出,笔法必兼用墨法,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所以二者关系是相互依存,难以分开的。李可染说实际说来,笔和墨是难以分开的,用墨好多由于用笔好,不善于用笔而善用墨的很少见。笔墨中国画充分运用毛笔的

浅谈中国画线描之美

浅谈中国画线描之美 袁博 【摘要】美术作品中重要表现因素——线。线亦称线条,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反应世界中所对自然及生活形态中最概括、简明的表现形式。中国历代画家以线条为造型运用的基本手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概括出许多以线描为形式的艺术美。画家通过这些基本技法来表现所描绘的对象,从而通过运笔、行笔的提、按、转、折的力度;以及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浓淡的节奏感;还有绘画艺术本身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情感美,来给所表达的内容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线描白描骨法用笔用笔 一、中国画的线的概念 1.美术中线的概念 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二维空间中,线是面的边界线。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内在构造的结构线。线亦称线条,线条是绘画中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在写实的绘画中,线条体现为画家对物态质感、量感、重力与动速的客观感应,线条依附于物态性质,反映出曲直、粗细、润涩、软硬等不同特征。中国历代画家以线条为造型最基本的手段,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如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等。 2.线的发展 中国画简称“国画”,指在中华民族长期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所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它是用毛笔、水、墨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1)在表现题材上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竹画、禽鸟画、畜兽画、鱼虫画、宫室画等之分。 (2)在表现手段和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写意、钩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各有蹊径、各有特色。 (3)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中国画讲究笔墨、线条运用、墨色和轻重色彩,通过钩、皴、点、染;干、湿、浓、淡并用,来表现客观物象的结构。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比较自由灵活,即可以用“以大观小”法,画重山叠嶂;也可以用“走马看山”法,画长江万里。中国画也重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不但主张要“外师造化”,而且还要“中得心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世界美术领域里中国画具有特立独行的民族形式和表现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中国画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及质感,有高度集中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二、线描的艺术美 1.线描技法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中,线始终作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存在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绘画艺术风格。要研究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必须从研究线开始。用线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早在远古的结绳记事就已开始,绳即是线。象形文字的出现及其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与线有着深刻的密切的同源关系。 线是中国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不同于西画,西画主要依靠明暗色调,通过光投射到对象上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来造型。中国画则主要依靠线条来造型。线条不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虽然是产生于欧洲,但是当其成为国际艺术媒材时,国界也便只是艺术家的标签而已。如此,油画创作的多元化和其自身的媒材特点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和创作油画的艺术家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成长的背景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通过创作的作品显现出来。油画创作可以表现为具象形态,也可以表现为抽象形态,当然还有意象形态。 意象形态从视觉认同的角度讲,可以包括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宽阔区域空间,但是这种表现的出现不仅与技法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文化背景有关。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各有千秋,但是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必然影响艺术家的作品。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家,其油画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风貌,但是意象化的审美认知却不可否认的成为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内在动因。艺术家的创作固然是由于自身的审美认知,但是外在环境的选择也是导致艺术品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技的发展使得视觉世界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观者对视觉形象的审美转换不可避免的影响艺术家的主体创作,艺术家便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创作环境中主观而被动的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油画作为艺术创作媒材,只是由于艺术家的身份的归属问题,从而使得艺术品也必然留下创作者所在环境的烙印。 “艺术家”不仅是一种职业归属,还是一种社会身份属性。艺术家身份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一个群体,其生存必然要依附在社会各种身份的分工体系的某一个位置,这种非独立性的存在也揭示了艺术本身存在的非独立性。 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等各方面实体和文化的存在都不可避免的影响艺术的发展,而艺术本身也同时存在内部系统完整而又合理的体系。这种内在体系的

合理存在,是通过建构外在各种势力平衡基础上的妥协。 艺术系统的外因环境是负责的,而其内部系统则是以主流艺术家和艺术评判系统相对稳定为存在前提。外围环境的平衡影响艺术系统内部的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围平衡影响着艺术的平衡。 油画呈现出的形态符合绘画的多元形态,只是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有不同的倾向性。具象形态是指以现实生活的事物为标本进行近似性创作的作品形态,即作品是通过写实手法创作的具体现实特征的事物形象。 写实是一种手法,具象是一种效果,二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定位。抽象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特指1910年至1916年之间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开始发起的抽象主义。 后来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等也仍然是对抽象艺术的延续。但抽象形态一种创作标准,是视觉效果所展现的非形象性。 意象形态是处于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之间的部分,具有融合性和主体性。西方以具象形态为主体的传统在面临摄影术时发生了变化,摄影艺术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颠覆了具象艺术的模仿理论基石,而在20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确定具象美术的权威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时代需求和技术的双重作用。 中国艺术传统中的视觉经验是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意象性审美形态,并且并未完全摆脱具象形态叙事性的特点。齐白石说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模糊美学是中国的审美习惯积累所产生的意象审美认知。 当代美术中逐渐形成以意象形态为主的多元化状态,很大成分的原因是由于审美心理的非单一性和视觉中心的多元化。

浅析油画创作中对美的追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37496613.html, 浅析油画创作中对美的追求 作者:陈欣颖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4期 摘要:油画(anoilpainting)是指创作者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于固定在纸板或木板上的画布亚麻布上作画的创作形式,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具体表现在色彩美、线条美及意境美等方面。在油画作品中,色彩表现力及线条组合能力,是衡量创作者才能的基础性指标,这不仅会影响到整幅作品给人的视觉美感,而且会影响到作品内涵,影响到其意境美的传达,影响到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 关键词:油画创作;美;追求 美,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共同特征,无论是何种创作理念,都应该遵循美的基本特征。油画(anoilpainting)是指创作者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于固定在纸板或木板上的画布亚麻布上作画的创作形式,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会以线条、色彩等方式创作出一副极具美感或思想性的画作,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1]。从美的角度上分析,油画创作中对于美的追求,表现形式 是多种多样的,此次从色彩美、线条美、意境美这三点上进行阐述。 一、色彩美 在油画创作中,要求颜料在干燥后可持续保持鲜艳色泽,这样才能够借助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不同的物体,可见色彩是油画创作中的关键性要素,而色彩美,也是油画作品美学的基本特征。色彩是美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虽仅有红、黄、蓝三原色,但通过量的调配却可幻化出千万种色彩,具有独特而神秘的艺术气息,对于油画创作这而言,色彩表现力是其创作能力高低的衡量指标之一[1]。可以说,色彩是油画作品的灵魂,它 具有色相、饱和度、明度三个基本特征,细微的变化,会使得色彩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而且通过色彩的搭配组合,能够传达创作者的真情实感,引发欣赏者共鸣,为作品塑造灵魂。不同的油画创作者,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喜好,比如说马蒂斯钟爱钻石蓝色、翠绿色、玫红色等色彩,而米罗则喜欢应用中黄色、大红色及黑色等,但是,大家对于色彩美的追求都是极致的,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为例,他的画作色彩夸张、奔放,比如说画作《向日葵》中,以大面积黄色为主基调,配以土黄色、中黄色及柠檬黄,给观众以璀璨炫目的美学感受,展现了出了向日葵顽强的生命力,并将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出来。 二、线条美 线条是油画创作中的基础语言,具有形式美,可塑造空间、形体效果,有着直观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独特的线条美。不同的线条,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官,比如说水平线,给人以规矩、严肃的感觉,曲线,给人以曼妙、喜悦的感官。而且,线条的虚实、粗细,也会传达出不同的内涵,油画创作者会利用线条的这些特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出线条在油画中特有

中国意象油画

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 试论中国意象油画的当下生态 学生姓名:张婉婉 专业:美术学 班级:10美(5) 指导教师:彭尊善 二○一四年四月

摘要 意象油画融合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特征,是代表中国文化典型性格特征之一的绘画语言。中国意象油画在当代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意象油画鲜明的地表达了意象和油画东西交融的特点。在全球文化多元的今天,意象油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彰显了中国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当代意象油画作品的解析,全面分析当代意象油画语言的审美情趣、形式特征。 关键词 意象;意象油画;当下生态 Abstract Imagery oil painting, traditional image fusion Chines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Chinese culture typical 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 painting language.China image oil painting have formed a special China painting language in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 Image oil painting to exp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and painting things blend. In the global cultural diversity today, imagery oil painting to show the meaning Chinese culture, Highlight the China culture.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emporary image of oil painting work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language aesthetic taste, form characteristic. Keywords image; image Oil Painting;The present ecological

浅谈中国画与中国诗的关系

一、前言 中国的艺术家和西方的艺术家一直都在商讨诗和中国画的关系,但是他们各自都有各自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西方艺术家认为诗与中国画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是两者也是有关联的,可以合二为一。如黑格尔认为诗歌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蒂斯也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中国艺术家则认为中国画与诗存在着许多的共融性,本来就是感情的产物,两者相互的交融在一起,可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在很久以前已经有许多的艺术家对此做以了解和研究,并且得到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说诗与中国画都是人类的本性加之感情的结合体。不管是的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还是到了唐代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形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都讲究的是意境美,也就是说意境美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交融的产物。例如明清时期的书法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也有人说诗与中国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变现形式,虽然他们之间有许多相互交融想通的地方,但是这两种艺术也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它们在某些表现形式上也是不通的,各有各的表现领域。 一、诗与中国画的传统性 诗与中国画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它们在很久以前就存在这相互交融的地方,而且两者也是相互影响着,并且在发展中相互影响和督促,使它们都经受了艺术文化的层层洗礼,最后向人类见证了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中,诗和中国画都是依托于艺术形象来表达它们各自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领悟,用语言艺术与大家一起分享艺术的领悟。无论它们两者是在艺术精神,或者还是在内容,意境,审美情趣上都有着交融性和共通性。 中国的诗词绘画开始联系是因为刘褒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首诗作了两幅插画,《洛神赋图》就是晋代顾恺之为《洛神赋》所画的插图。在晋代末期陶潜创作了田园山水诗,并且在这个时候大批的田园山水画家开始出现在画坛,从此诗与中国画的逐渐的结合,在唐代兴盛了起来,在那个时候诗人会给自己所作的诗作画,画家也为自己所画的画作诗,为以后的诗画的发展做了铺垫性的作用。到了宋代,诗与中国画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密切,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并且总结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原则。现在这个原则已经成为了千古定论,所有的诗人和画家都会以这个原则为最高的目标和创作目的,在诗和中国画的创作中有意识的向这个原则靠拢,同时这个美学原则也成为了诗与画创作的美德形式和标准。 从中国的史料上看,中国画流传下来的要比诗多的多,也久的多。例如中国画的岩画、彩陶艺术等等美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形式各种各样,而且色彩也比较单纯,主要是以线条的美感来丰富作品的内容和美化画面,而诗保存下来的作品相对来说就少了许多,剧资料记载,诗歌保留最完整的也只有《诗经》和《楚辞》这两部巨作的了,这两部诗歌不仅都充满了时代精神,还为以后的诗和中国画的创作创造了条件。它们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还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诗与中国画的结合成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诗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的艺术变现形式,他用简练的语言表现现实的生活,中国画属于造型艺术,它用色彩、线条等来描绘出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的形状以表达出思想感情。中国画多是以意造境,究竟是为了意境美,在这一点上诗也是一样。中国画与中国诗词具有同样意义的意境美。 二、诗与中国画的互补性 (一)、诗中有画 对于诗与中国画的结合,我们讨论的不是形式的像与像,似与不似,重点是要放在诗画的本身去,也就这样说,诗不依赖于画而有画意,画也不会依赖于诗而有诗情。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多数都可以说是诗中有画,就像大家熟悉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漠漠水田分白鹭,隐隐夏木啭黄鹂”。这些诗句虽然说不是绘画,但是它们的那种鲜明形象,活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借鉴仅供)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原始艺术是艺术史的开端,它的造型语言古老,朴拙,抽象,充满神秘的魅力,让人们好奇和向往,尤其对现当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从形式语言还是精神内涵上,原始艺术都给我们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发,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中国画艺术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原始艺术精神。 关键词: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岩画;水墨画 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艺术呈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原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思维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它的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独有的原始语言,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影响都非常巨大。本文将从原始艺术的特点,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创作应怎样融入原始艺术精神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一.原始艺术的特点 “原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一个术语,是19世纪初至二十世纪末流行的一种艺术趋势。原始艺术形成于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史前艺术与现代社会文

明程度平行发展,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创新起到了革命性的颠覆作用。原始艺术普遍具有粗犷,质朴,单纯的特点,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着极其简洁的线条和浑然天成的色彩,不讲究构图和立体,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从它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感性的积淀是原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感性大于理性,精神盖过物质,它便古拙,纯粹。古代和现代的各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其最大的共性。 二.原始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原始艺术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西方的艺术自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论”占统治地位,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把直接表现自然形态转化为通过艺术家的大脑展现艺术形态。一方面,从各个民族,各种艺术类型相互借鉴;另一方面,回归历史,学习研究艺术的起源――人类童年的艺术。原始岩画带给艺术家们新的造型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三维空间,抛弃了理性的焦点透视,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法国19世纪末出现的“野兽派”就是深受原始艺术影响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塞尚、高更、梵高、马蒂斯等均受原始艺术的影响,从中吸取营养,激发

漫谈意象油画的意境之美

第25卷第4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5,No.4 2010年4月Journa l of Suzhou U n iver sity A pr.2010 do i :10.3969/j .issn.1673-2006.2010.04.030 漫谈意象油画的意境之美 邵建波 (宿州学院美术系,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意象油画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彰显。关键词:意象;意境;笔韵;视觉审美;意象水墨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0)04-0087-03 收稿日期:2009-11-2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 (2008jy x m515)。 作者简介邵建波(6),安徽砀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油画 教学与研究。 中国油画源于西方绘画艺术,可以说是从西方文化的胚胎中孕育而成。中国油画在长期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意象油画在民族土壤中悄然生成。“意象油画则是带有本民族绘画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范畴‘似与不 似’、‘不似之似’有着某种渊源。”[1] 意象油画用中国意象美学观,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以象征、写意、表达的方式,结合现代的艺术观念来表达现实生活的现象,揭示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化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显现。 1 以中国文化视角研究意象油画 研究创作意象油画须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让油画作品能体现中国文化之内涵。 意象油画中的“意象”一词,早已被人们所熟知。“所谓‘意象’,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 [2] “意境”是人们从事艺术创作时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形象 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 在中国意境理论的渊源中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实际上就是指意境。“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达到的境 地,语出佛经。“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即艺术境界。意境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感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3]“意象”与“意境”,虽有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象和意境有着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意境是作者借助多种艺术方法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美好的艺术境界。 2 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之意象 中国油画自产生到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油画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西方古典的写实主义中又进入西方现代绘画浪潮,最终又回到对本土文化的探寻。在古典写实绘画的意象中,一般都维持着“意”与“象”的平衡,观者一般 :190-7 8

当代油画的意象美解析

当代油画的意象美解析 意象油画色彩的运用大大地超越了自然表象,它融入了画家们对色彩的心理意志,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意象油画的色彩运用可随画面主题、意境、画家的情感的需要而打破具体的色彩限制。可见意象油画十分重视画面的笔墨、造型、色彩及章法等给观者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形式美感。 一、意象油画的民族情结 中国当代油画的意象性缘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念,最能体现“油画中国风”,由于受中国深厚的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油画家画出来的油画对于西方人来说仍然是具有东方神韵的,有着东方人自己的绘画思想和独特的审美喜好。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民族情结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意象油画表现了典型的东方意境,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对艺术家的影响,追求“物我为一”“心游神外”的精神超脱,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特征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自然,在笔墨及用笔上强调“偶得”,中国文人绘画主张“大象无形”,给观者以更大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来体现画家的情怀,同时还要更完整充分地表现出画面的气韵,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吸收了传统的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具“逸气”。林风眠先生主张“接受西洋艺术,结合中国艺术,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性的艺术,把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水墨相融合。”这对中国油画向民族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较之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表达方式更显得委婉、含蓄,

使得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中国绘画不着意于物象造型的精确表现,而注重形象的意趣,以抒情达意为目的,中国绘画是表现性绘画,表现画家的感情与心境。如吴冠中的作品《忆杭州》,其画法明显来源于中国画“虚实”的画法,整幅画将西方材料技法和东方审美内涵完美的结合了起来,更将写意精神发挥的淋淋尽致。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油画意象性是中国意象美学观在油画中的体现,中国意象油画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气质精髓,画面的“虚”与“实”交融互生,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也充分地表现出画面的气韵,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二、西方现代油画对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启示 19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不再是像古典主义那样追求三度空间的造型体系,而是在绘画形式上更加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由于东西方人的生理和文化心理的不同,因此,西方画家对绘画“意象性”的表现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这是与西方画家与生俱来的在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流露和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西方绘画的意象性更侧重于“情绪”,这与中国画侧重于“气韵”的表达有所区别,中西绘画的意象表达内涵虽属不同范畴,但可以相互借鉴吸收。那么西方现代绘画的“意象性”是怎样体现的呢? 从印象主义对色彩的革命以来,西方艺术诸流派在绘画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观成分,绘画基于“表现个性”,艺术家们纷纷表达对艺术的种种理解,如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强调主观情感并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论文)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美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到了现代,人们更是将“美”变成了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啊!既然“美”是在人类追求的精神享受,那么什么才是美呢?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自身文化修养的高低,还有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导致了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有的人喜欢那巍峨的高山,因为只有站在峰顶才会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有的人喜欢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以内那惊涛拍岸,海天一色的景致会使人心旷神怡。还有的人喜欢色彩斑斓的夕阳晚景,因为看着那太阳从西边落下的时候,会让人不自觉的回忆起从前的时光。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是那色彩斑斓的夕阳。这都是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积累,才使我们逐渐的发现了美,进而产生了美学思想。直到近代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之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 arten1714---1762).他是普鲁士哈列大学的哲学教授。他继承了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并进一步加以系统化。美,需要基本的表现形式及法则才能将美的朱笔表达出来。像本文前面所提的山峰.大海和夕阳。就是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认为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法则有以下几条: 形式美法则: 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比例与视觉重心 4.节奏与韵律 5.和谐与自然 艺术美法则: 1.意境与意象 2.美的灵魂及其原动力 先说形式美的法则: 1.对比与统一 对比与统一,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反差极大的要素,成功的搭配在一起。虽然让人感觉对比鲜明强烈,却并不相互矛盾。 对比(对立) 例如,色调中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生活中的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季节中的冬季与夏季,春季与秋季等。 统一(调和),就是将各种差异因素调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与“同”(一致),对比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调和是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并列。例如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是临近的色彩。2 在现实生活中,将两种差异因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觉鲜明.活跃.主题突出却不失整体。 例如,在音乐会里,一首乐曲的高音与低音,长声与短声的巧妙搭配会让听众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的感叹。 唐代诗人陈陶写的《陇西行》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简介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 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对油画民族化 的积极尝试。中国意象油画作为一种新的创 作观念与艺术形态,在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 涵养中生成,极富中国民族特色和美学品格。 意象油画强调以中国人的意象思维方式进行 艺术创造,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体现出 精神的意象追求和意象的画面形态,使它区 别于其它类型的油画。康定斯基说过“对艺术 要素的分析,是通向作品内部的桥梁”。因此 对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加以研究,可以使人 更深层次的理解艺术作品,把握艺术表现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主要从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 要性、意象是油画民族化的基石、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与特征、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当代艺术家作品个案分析等七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探寻意象油画语言的精神内涵和形式语言特征。本书结构严谨,自成体系,图文并茂,观点正确,深入浅出,案例典型,将意象油画的审美观念与形式语言相结合展开论述,由观念到技法,对意象油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索,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读者可从书中获得颇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① 本书在2013年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立项资助。 书名: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作者:高波ISBN:978-7-80250-979-5/D·399 类别:油画-绘画理论-研究页数:132 出版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9月定价:28.00 装帧:平装开本:880毫米×1230毫 米1/16 8印 张出版发行:中国言实出版社(CIP)数据:(2012)第203615 号 字数:200千字

作者简介 高波,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常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视觉形式语言研究与绘画创作。 目录 第一章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 ?第一节油画民族化的必性1 ?第二节油画民族化的必性2 第二章意象——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基石 4 ?第一节“意象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征5 ?第二节意象性在中国油画中的呈现12 第三章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18 ?第一节意象油画的精神源泉与审美趣味18 ?第二节意象油画的创作理念26 第四章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30 ?第一节视像性意象油画30 ?第二节写意性意象油画32 ?第三节抽象性意象油画34 ?第四节结语37 第五章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38 ?第一节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38 ?第二节意象油画语言元素的一般性质与表现形式40 ?第三节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表达手段与构成规律56

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

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 摘要:线条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长期的艺术实践,使得线条形式变得极为丰实,产生了感人的艺术魅力。传统中国画以笔墨精致,形神兼备为上。于是线在国画中的运用就上升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层面。本文试图对中国画当中线的运用进行研究,了解中国画中的线所具有的丰富表现性,书法的关系与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线条;书法;绘画;艺术 ;中国画;造型功能与审美功能 中国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笔墨丰富,意境深远,不求形似,追求神韵,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其中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更是画家造型、传神的重要语言。中国画讲究抒情和写意,为了拓展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用线造型言简意赅,更贴近画家的心灵,富有表现性。线一直是本民族根据自己生活方式、美学观念来思维的艺术语言。纵观中国历代绘画,在形式上一种明显的线条主题就展现在你的眼前,形式的真实性被揭示出来,非常一致地让可视的世界服从于线条,一切都包容在线的变化之中。 引言 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最简练概括的表现语言,是带有主观性的,带有情感的,带有长的粗的细的曲的直的方的圆的快的慢的连续断续·····种种的线,在相互作用中产生节奏,形成韵律,表达情感,丰富的艺术效果和深藏在那些表达机构造型的线与线之间.同时,线也是独立的艺术要素.从古代艺术中我们已能见到线的广泛应用。 第一章中国画线条与书法的关系 < 一 > 书面同源 中国绘画在自身发展演进中,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书法艺术与中国画有着不解之缘,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书法注重用笔的疾缓,线条的力度,书法中的点、划和绘画中的长短、曲直、刚柔、虚实有一致的地方;书法中的分行布白与绘画中的章法结构也有近似之处,至于书法中的韵律、节奏、格调、气势也有共同之处。“善画者必善书”、“言画法者,先明书法”。古往今来,优秀的画家从书法中汲取营养和获得灵感,籍以丰富国画的线条变化。赵孟颊有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借鉴书法的行笔走势,追求书法的线条变化,是画家们丰实绘画形式的有效手段。“书面同源”道出书法和绘画一脉相通的实质,吴昌硕先生有两句诗说得好,“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长期以来,书画家们互相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 二 > 书画同源 中国画起源古代,线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上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工匠以单体的线,让场景活灵活现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

论意象油画的写意性与作画状态

论意象油画的写意性与作画状态 一、意象油画的理论基础 意象油画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传达。意象油画的本质是油画,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这样它的特性就规定了意象油画必须遵循一些创作原理。意象油画在创作上,追求的是借物抒情,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对客观物象进行整理、思考、筛选、锤炼、升华,再到一种有情绪的抒发。不仅在直觉感性中把握理性经验的创作过程,而且指以意衬托境,造型,生色,抒写四个方面中任何一种或几种组合的视觉特征。它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和玄妙的文化理念,它不单纯只是艺术家内心精神的写照,而是人对自然的一种遵循,一种带有趣味的思考,体味意与象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意象油画遵照的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但不生搬硬套地摹写自然,而是从自然生活中发现,并找到能够激发心灵情感的某种角度,然后进行思考、品味,体会、理解,心灵的筛选、纯化,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写意出来。其实这一过程已经就是人类对自然生活“意象”化了的过程。结果并不完全是主要的,这一过程更有味道。 二、意象油画的写意性与作画状态 (一)意象油画的写意性 意象油画从画面结构到造型是具有写意性的。唐代文人王维提出“写意”一词,写意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历经了数百年。意象油画中的写意性一直是中国艺术家挥之不去的情结。写意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事物。写意主张神似,内心是自由自在的,不拘泥于外形。写

意强调画家的个性发挥,由内而外的释放,这种释放又是藉由艺术家潜能的发挥。艺术家并不是完全依赖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灵去体味,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体会、思考、理解,从而激发出潜意识的一种冲动,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好似“生物链”一样。艺术家不能闭门造车,只有通过大自然给予的客观物象的独特品格,才能激发出自身潜意识的机智,勾勒出自我心灵式的“意象”,从而胸有成竹的、无拘无束的写意挥洒,用情虽好,不如随意传神。 (二)作画状态中的将错就错 随着文明进程的深入,人们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艺术家本身,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深刻、更细微、更具个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凸显主观意识,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自我在其中。主观意识在不确定的过程中发生了突变,极容易改变作画的初衷。这时我们没必要懊恼,与其中规中矩生硬地照搬原有的意图,不如放下包袱,顺其自然的踏上一条崭新的道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除了能体现艺术家完整熟练的画面结构,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展现出每个人心灵的自由和创造力的无限可能,如果总是一味在现成的轨迹中重复绕圈而不大胆的尝试越轨,这样或许会很安全、很稳定,但恐怕永远不会与惊喜有缘,永远也体会不到绘画的妙处。意象油画本身是一种写意性、随意性很强的视觉艺术,它要求作者在创作中自由地挥洒,心性与画面有机地交融,随性而抒发、随画面而生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创作同一画面,那么作画状态不可能是一条水平线的,应该像是“心电图”,不可能一直保持住

意象油画的阐述

意象油画使更多的人进入油画的最高境界---创作。也使更多的人进入了欣赏油画的境界。他的出现使艺术届的纵横面大大的打开,也繁荣着当下的艺术市场和民生。 意象油画的发生与演变是世界艺术史基因的一次突变。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精神通过油画这一艺术表现语言,创造再现的表现。它不单是主观的精神感受,同时包含了对物象的表现。意象油画鲜明的地表达了意象和油画东西交融的特点,是中华民族透析自然意象的思维方式和叙述经验投射转换到油画语言的审美结构中而形成的国际文化身份。在创作观念上,追求“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的审美品格。在创作过程中,提炼对审美客体的直觉感悟,达到“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天人合一的状态。 有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中国传统美术是一种意象艺术,中国传统绘画不管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造型原则中,都带有明显的意象化倾向。这无疑指出了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东方特色。而油画这个本来发生于西方的艺术种类,在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之后,现在的中国油画,在审美趋向和表达方式上都已实现了民族化、本土化。当下的中国油画在各个方面——题材、内容或是表现技法——它都已经融入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精神,更有许多油画家在他们的油画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意象化倾向,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展现出一种民族审美意识。 中国意象油画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艺术风格,它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客观发展。它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生成的,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质的绘画艺术。它不是简单地将中西绘画艺术混乱杂交,而是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发展。它的内在核心是中国的东方文化精神,外在形式上则具备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一些形式语言。其具有既不同于中国画又有异于西方油画的独特审美特征。同时,它又与两者保持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 简单地从字面上看,意象油画既包含了意象又包含了油画这两个层面。这就是说,首先依绘画种类来看,它的性质无疑应该是油画,是油画就要在创作时遵循油画所特有的一些创作规律。其次意象油画的另一个层面是意象。意象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绘画中,主要指“寓意之象”,这在下面会详细论述。总之意象油画,其内涵是油画,外延限定为意象。 中国意象油画追求的是“心游物外”、“物我为一”的一种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神游的境界,意象油画就不能局限于对形象的具体的某一个特定时间的再现,而是要求艺术家经过主观的提炼、概括与取舍,融合自己对自然物象的印象和感悟,对其作一种抒写性形象塑造,精心经营画面形式来传达某种意境。中国意象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它内在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与自然处宇宙相通相融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是中国人特有的东方文化精神,在中国意象油画作品中透现和凸显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