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磊政治毛中特讲义重点

石磊政治毛中特讲义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34X)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8X)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3X)

X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但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X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X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A、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X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X)

a、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X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X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X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2X)

A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B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C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X2、特别注意: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不同点是: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是: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以及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都以实事求是为理论精髓,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0X)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5X)

X1、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A: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

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B: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为毛

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

C: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阶

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X2、开始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X3、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X4、走向成熟。(1934-194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

X5、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5X)

X1、毛泽东思想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X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X3、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

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

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

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

的又一重要内容。

X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是中

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

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

的灵魂之一。

X5、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基本立足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X)

X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X2、

a、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b、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c、1992年,十四大对这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X3、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X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X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

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X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M见P6)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X)

X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X2、a、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b、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c、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d、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X3、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X4、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X5、《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X6、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b、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X7、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X8、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X9、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原因:

a、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b、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c、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X10、习近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3X 4F)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7X)

X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X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X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X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X5、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b、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c、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d、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X6、到抗日战争时期,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X7、解放战争时期,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6X 2F)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5X 2F)

X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X2、1948 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X3、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X4、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

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X5、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X6、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

讲话》中将官僚资本明确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他指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

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由于官僚资本是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密切结合,

是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的资本主义,并构成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X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X8、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X9、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X10、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

X1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X12、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X1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X14、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F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和对象决定的,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由于:近代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敌人主要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革命的锋芒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所以,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仍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

第一,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第二,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第三,它有了新的前途。

第四,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第五,它有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明确指针。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社会主义革命为前途的、处在十月革命所开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的、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X15、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使政治和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完成而右倾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却没有看到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X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X2、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X3、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

X4、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要实行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X5、“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X6、“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F2)“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因?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因此,这种保护不是无条件的。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9x 2F)

X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8年10 月和11月,毛泽东在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b、《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现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d、《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F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4y)

y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见P28)

y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a、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b、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髙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y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M 见P6)

X2、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X3、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X4、“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F4)1.统一战线

y1、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y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y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经验:a、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中,c、中国共产党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方针。d、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X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X6、这支军队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这支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X7、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X8、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X9、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M6)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1X)

X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X2、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

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X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X4、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X5、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此同时,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这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X6、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a、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b、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 (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C、此外,为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X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X8、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X9、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X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需要。

X11、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a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c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髙级的国家资本主

义形式。

d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1X)

X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a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c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X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X3、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改造: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X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X5、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X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X7、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

a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b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c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d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X8、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X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a、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

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b、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c、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定息)。

X10、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a、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

路线的明确要求。

b、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X11、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X)

X1、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原因。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确立。

c、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d、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二、X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a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b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

的主人。

c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 第四,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F5)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y1、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y2、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和

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X1、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a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b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c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X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X3、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

X4、党的十八大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X5、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X6、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活力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X7、基本路线的内容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

目标的基本途径。: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

根本立足点。

X8、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髙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

辩证统一关系。

a、最髙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b、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c、坚持最髙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F6)1944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 “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 “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民主阶段;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1)毛泽东科学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在一定历史阶段实际采用的现行政策的辩证关系。

(2)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将经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脚踏实地地实践这个纲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3X)

X1、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X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a、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c、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d、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X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第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第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X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原因

a第一,髙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c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X5、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F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y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掲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y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y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b、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

X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F2)四个全面一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y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y2、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一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否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

y3、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a、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整体部署,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b、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c、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6X)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X1、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X2、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b、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c、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X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

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X4、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X5、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X6、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X7、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X8、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X9、全面深化改革

X10、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X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

b、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c、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X1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

a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c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X13、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X14、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贏的对外开放战略。

X1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a、第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b、第二,全面提髙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二是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

c、第三,全面提髙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33X 4F)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6X 2F)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4X 1F)

X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X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X3、这一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X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F1)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y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y2)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真题)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

动时间为尺度,而 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8X )

X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

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X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a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 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 、生产力 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 、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时,社会就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

X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为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为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分配原则。

X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 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X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必要性。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各种生产要素都是 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的原则,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

X6、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就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X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 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X8、特别注意分配领域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很大的区别。 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所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

a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分配原则,它只是社会 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b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马克思在预计社 会主义社会已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条件下,设想按劳分配将在全社会范围内,由社会按统一标准直接分

主义公有制企业又各个企业劳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高有低,对国家的贡献有大有小。因此不可能在全社会 进行直接的分配。只能先根据各个企业提供给社会的有效劳动量,在各企业之间进行分 企业根据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对本企业的劳动者进

行分配。

c 、就全社会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 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d、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F2)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y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体现出的特点包括:一是从髙速增长转为中髙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y2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a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b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c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d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y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因,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

y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a、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b、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c、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d、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X1、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X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a首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b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工业化以城镇化为载体,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二者的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c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一变化是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不能分开的一个整体。d最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

X3、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X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X5、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二节(F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5X 1F)

y1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措施

a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y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a、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e、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y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y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a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c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d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y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一是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y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五大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