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认识长度单位

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3.一颗图钉的长大约是()。

4.回形针的长是3()。

5.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6.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7.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8.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9.一张床大约是2(),食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10.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

5米厘米 8米

35厘米厘米

20米米8厘米 180

99米米

2米厘米米10米1厘米

3米厘米米

三.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 (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 2厘米 21厘米 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 4厘米 1厘米 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 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 40厘米-30厘米=()厘米13厘米+31厘米=()厘米 39米+7米+2米=()米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 70厘米-7厘米=( )厘米82米-5米=()米 30米+46米=()米

95厘米+5厘米=()米 1米-10厘米=( )厘米

38厘米+12厘米=()厘米 78米-67米=( )米

84厘米+16厘米=()厘米=()米

17米+25米+43米=()米

76厘米-18厘米+14厘米=()厘米

89厘米-63厘米-19厘米=()厘米

52米-37米-14米=()米=()厘米

38米+25米-27米=()米

1米-10厘米=()厘米

96厘米-47厘米+4厘米=()厘米

100米-55米=()米

81厘米+19厘米=()米

45米-(28米+13米)=()米

34厘米+(28厘米-14厘米)=()厘米

72厘米+8厘米+24厘米=()米()厘米

七.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2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 20.窗户的高大约是2()

21. 图钉的长是1() 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 24. 筷子长15()

九.下面图形各有几条线段?

()()()

()()

()()()

十.比一比,谁跑得快?

(终点)

起点 10米20米30米40米50米

小刚

小强

小亮

1.小刚跑了()米,离终点还有()米。

2.小强跑了()米,离终点还有()米。

3.小刚比小强多跑()米,小亮比小强多跑()米。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练习题(一)

3千米=()米 80毫米=()厘米

1米=()分米=()厘米

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

1米-6分米=( )分米

8千米=()米+()米

38米+54米=( )米

4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

二、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1米50厘米○1米5分米6毫米○4厘米

4厘米○4分米9分米○2米32米+10米○50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34毫米○9厘米

1米○100厘米60毫米○6厘米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5毫米○1厘米-2毫米

50毫米○5厘米3分米○100厘米 2米○2分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

4、粉笔长75()

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

7、10张纸厚1()

8、旗杆高9()

9、课桌高65()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

11、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12、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

13、课桌的高大约是80()。

1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5、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16、我们测量学校东西长度是多少时,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17、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18、从西安到咸阳的路程大约是60(),坐客车大约1个小时能到达。

四、下图是小飞学具盒里的小棒,你知道它长多少毫米吗?

五、改错(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改正)。

2008年3月18日星期二天气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六、算一算

1、八戒一步的长度大约是8分米,有一间房子,房子的长八戒走了10步,宽走了5步,你能知道这间房子的长和宽分别大约有多大吗?

2、用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每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和六边形,哪根铁丝短一些?短多少毫米?

3、小青“一拃”的长度是9厘米。小芹“一拃”的长度是8厘米。一张课桌的长,小青量大约是8拃长,小芹量大约是几拃长?这张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七、动手量一量,再把量得的结果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钮扣的厚大约是()毫米。

香烟盒的厚大约是()厘米。

铅笔的长大约是()厘米。

小拇指的长大约是()毫米。

综合习题

一、填空。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长约2(),还可以说成是20()。

(2)跳绳长约2()。

(3)黑板长约40(),也就是4()。

(4)水杯高约15()。

(5)一枚1角的硬币厚约1()。

(6)太原市去年九月份的降雨量是109()。

(7)蚂蚁长约4()。

(8)食指宽约1()。

(9)铁钉长约3()。

(10)床长约2(),合20()。

(11)课桌高约80()。

(12)大树高约10()。

(13)电话卡厚约1()。

(14)故事书厚约3()。

2、在米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00是()厘米,也就是()分米,也是

()米。

3、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米=()毫米

1分米=()毫米1米=()毫米

4、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排一排。

6厘米4毫米1分米50毫米30厘米1米

5、小明、小红和小丽比赛跳远,小丽跳了8分米,小红跳了98厘米,小明跳了1米,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

二、单位换算。

80厘米=()分米3分米=()厘米

()厘米=70毫米2米=()分米

10分米=()米()毫米=5厘米

()分米=60厘米70毫米=()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3米()3分米40毫米()5厘米

1米()10分米80厘米()9分米

26分米()3米60厘米()6毫米

9分米()90厘米5毫米()5厘米

四、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条比6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0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

五、写出下面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毫米

()毫米

六、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后,每段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2、一根木头,截去一部分后,现在长2分米,这根木头截去了多少?

3、小军走一步的长度是50厘米,爸爸走一步的长度是70厘米。(1)谁的步子长?长多少?

(2)小军和爸爸各走一步共是多少厘米?

一、填空。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X

妈妈身高162()一张课桌长大约1()

一块黑板大约长4()一支彩笔长1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2、纸条长()厘米

二、选择。

1、下列线中,线段是()。

①②③

2、闹钟一响,我立即从长2(),宽150()的床上起来,用20()牙刷刷牙。

①米②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20米5米50米8厘米 180

99厘米米 400米550厘米

2米10厘米厘米 8米10厘米8厘米

四、算一算。

1米20厘米=()厘米 25厘米+6厘米=()厘米

42米-18米=()米 200厘米=()米

五、能力拓展

1、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 (2)

可以画()条线段可以画()条线段

(3) (4)

可以画()条线段可以画()条线段我的发现:。

2、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一共有()条线段。

(2)一共有()条线段

(3)

一共有()条线段。

我的发现:。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

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6、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条线中,

【①②③】

2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2、一块橡皮擦的厚1米。…………………………………………()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 30厘米( )29厘米

1米( )100厘米 3米( )2米75厘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米40厘米+26厘米=( )厘米30米+15米=( )米 60厘米-16厘米=( )厘米

1米-12厘米=( )

五、画一画。(10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你能举出三个例子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长度单位复习讲义

长度单位知识点

1.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

(1)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

2.知道1厘米、1米有多长。

(1)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人的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

(3)一拃大约多长,一步大约多长:

3,要知道1米=100厘米,并会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1米=100厘米

4.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1)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从几刻度起量到几是几厘米就用计算方法大数减小数,用数的方法要注意数段。5.会认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数线段。

(1)线段有2个端点,2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

(2)直尺上5厘米到12厘米之间长()厘米。

(3)数较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注意数的方法)

6.会画线段。画线段要标出长度。

如:1)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7.常见考题题型:

(1)填合适的单位。

如:(1)我的床高60(),宽120()。

(2)一根黄瓜长21()。

(2)换算、计算长度单位

如:3米=()厘米400厘米=()米

14厘米-8厘米=()厘米40米+5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实战演练

一、填空。

1、1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高40()厚约5()

高1()22()高70()

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米40厘米+26厘米=()厘米30米+15米=()米60厘米-16厘米=()厘米1米-12厘米=()

6、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2看图,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考察长度的测量)

一、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本单元知识点:

例1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

例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例3初步建立 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例4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技能:

1、知道1厘米和1米大约有多长,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单位。

2、能够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知道1米=100厘米,能进行简单的有关长度单位的计算和换算。

4、给出标准物,通过目测估计出物体大约有多少个标准物那么长。

5、正确地判断线段,画线段。

二、学习方法

学生在选择单位时给学生一个标准,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选择单位时不光要看物体的大小还要看数的大小,例如衣柜的高180(厘米);又如老师的身高1(米)60(厘米),老师身高160(厘米)。

三、习题

(一)基本练习

1、小棒长()厘米。

2、粉笔长7()。松树高10()。自行车每分钟行90()。

3

、6米

90厘米100厘米83厘米

4、下面图形各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二)较难题

1、画一条比5厘米段2厘米长的线段。

2、一条线段的长度是3厘米的2倍,这条线段长()厘米,请你把它画下来。

3、1米—20厘米=()厘米 70厘米+30厘米=()厘米=()米

4、3米+2米

98厘米 57厘米

60厘米—7厘米

5、一杯水,吸管长18厘米,露出水面

7厘米,杯子里的水高多少厘米?

(三)提高题

1、有三条彩带,红色的长6米,黄色的长6厘米,紫色的长60厘米。这三根彩带最长的是()。

2、一根彩带先用去26厘米,又用去30厘米。这时还剩40厘米。 (1)这根彩带短了多少厘米? (2)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

3、两块木板各长50厘米,钉在一起,中间接缝处长4厘米。钉在一起后的木板长多少厘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学习要求】掌握长度单位,并会计算.会测量. 【学习内容】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把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1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一填。 1.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物体的左端。 2.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5.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6.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里,填上“>”“<”或“=”。 5米8米32厘米40厘米8米800厘米 35厘米2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6米550厘米 2米10厘米210厘米66厘米67厘米5厘米5米 8米10厘米8米1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三、小小画家。 1.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5.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 四、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82米-5米=()米30米+46米=()米 95厘米+5厘米=()米1米-10厘米=( )厘米 38厘米+12厘米=()厘米78米-67米=( )米 84厘米+16厘米=()厘米=()米 17米+25米+43米=()米 76厘米-18厘米+14厘米=()厘米 89厘米-63厘米-19厘米=()厘米 52米-37米-14米=()米=()厘米 38米+25米-27米=()米 1米-10厘米=()厘米 96厘米-47厘米+4厘米=()厘米 100米-55米=()米 81厘米+19厘米=()米 45米-(28米+13米)=()米 34厘米+(28厘米-14厘米)=()厘米 72厘米+8厘米+24厘米=()米()厘米 五、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2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 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 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六、解决问题 1.一条绳长20米,用去了7米,还剩多少米? 2.小明的身高是80厘米,离1米还差多少? 3.小兔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40米,离学校还有50米,小兔家到学校一共长多少米? 4.一根竹竿长13米,插入水中一截后,露在水面上的部分长5米,水深多少米?

千米的认识 评课稿

篇一:千米的认识评课稿 《千米的认识》评课 付老 师执教的《千米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引 入课题新: 用手 指代表五指山,将原本枯燥的旧知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既能有效唤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长度 单位的回忆,同时又形象地体现了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 ——千米的认识。 2、课 前准备足: 课前 让学生做好调查,留心生活中有关千米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在操场上走1000米的距离,为新 课中很好地感知千米的长度做下了良好的铺垫。 3、联 系生活紧: 新课 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 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在感受一千米的长度时,问学生,在你熟悉的路段中, 你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学生知道了从学校到板摄路口大约是1千米,在学生知道 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了解千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课件屏幕显 示:汽车里程表、公路边的标志牌,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后面的 练习题也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 4、教 学方法佳: 运用 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精练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及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处理的巧妙 (例如:巧妙运用停顿,读出1千米和1000米的不同之处),无一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 质,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教 学习惯好:

从老 师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到对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包括学生 回答问题,作题,审题的习惯等等)都体现了米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做的相当扎实的,这 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6、教 学效果棒: 这节 课通过学习后完成了对千米的概念、进率的认识。如学生从1米、200米和250米的实际长 度推出1000米的具体长度,从1000米=1千米推出2000米=2千米甚至更多。并且能做 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所有长度单位返回到生活中,从实践中自然而然增强学生学 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建 议:1、《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之上。在复习中,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1分米和1厘米的长度数学,充分唤起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 2、教 学千米的例题时,可以先说明用我们过去学过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路程比较麻烦,需要使用更大 的长度单位,这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学习是为了需要而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而学习。 3、在 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社会、生活这一 大课堂中去体验具体的、可感的、鲜活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教 师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深切体 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和实际长度。这样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 泉,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篇二:《千米的认识》总评课 积跬步以至“千米” —— 《千米的认识》总评课 《千 米的认识》是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内容。是学生在一、二年 级时已经认识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后,要认识的又一个长度单位。在整个小学阶段,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厘米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正确的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 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地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学生:直尺(每生一把);1厘米的小棒(每生一根);几厘米的小棒(每生一根);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穿得都很漂亮,那么你的衣服是在商场买的 还是在衣服店里做的?在以前衣服多数是做的。 (1)、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老师完整故事内容: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轻轻地打开课本75页,按顺序认真地看图。(给学生充分 的看图时间,老师在学生看图时给以指导) 师:谁想把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指生)当这个同学讲的时候,咱比比哪位同学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师:看得仔细,讲得精彩,请坐。小徒弟很是纳闷。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2、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想说给大家听? 生:(1)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2)他俩的拃不一样长. (3)师傅量师傅做才行 师:那么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1)师傅量师傅做。 (2)徒弟量徒弟做。 生:(3)用尺子量一量。师:哎,这个主意不错。对,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直尺:(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直尺) 师:你们用的小直尺是尺子中的一种,来看看你的尺子上都有什么? 生:(1)画:师:这些漂亮的画是用来装饰小直尺的。 (2)图形:师:以后画图是你会用得到。 (3)字:师:哦﹑是有一些字。 (4)数:师:你们的直尺上有数吗?看尺子的最左端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板书:0起点) (5)小竖线:师:大家都来看这些竖线有什么不同吗?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叫刻度线。(板书并读:刻度线)请看这些长刻度线,规定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间是1大格。指指你直尺上的1大格。 (6)cm:学生找不到的:看老师的直尺上有两个字母。 师:cm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二、认识1厘米,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1、猜1厘米长: 师:同学们,猜猜看1厘米有多长呀? 生:(1)比划(2)说(3)用身边的物长表示(4)找直尺上的 师:这个小朋友在直尺上找1厘米,大家都来试着找找看? 2、找直尺上的1厘米: 师: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在直尺上试着找找1厘米吗? 师:从0到1。 3、比划直尺上的1厘米: 师:对照尺子比划一下,举起来 4、借助小棒比划、感觉1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评课稿

《认识长度单位》评课稿张英莲前两天有幸聆听了师亚红执教的《认识长度单位》一课,虽然短短40分钟,但教者独 辟蹊径的教学思路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毕余音绕梁,令人回味 无穷。师老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即将教学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与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厘米、米”用一条生命生长线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从“生根—长叶—发芽”的自然生长规律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生命的成长,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演绎了一节充满生命张力的“疑趣”课堂,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1.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交流时,季校长出示了几组打乱的表示阶段性的词语,引导学生将其填入不断向上的台阶上,为接下来的数学探究搭建了台阶,铺设了知识沟通的桥梁。 课始,她设置了一个为厂家提供数学书包书纸数据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数学 书的长、宽、厚,很自然地引出“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建立了已有知识与新知的联系,打下了长度单位的“根”。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她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数学书的厚度、小棒、硬币和银行卡,让学生在用手夹或捏的动手操作中,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从而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开出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叶”。最后,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兴趣盎然地破解了神探柯南带来的3个案件,发“芽”自然水到渠 成。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本课中师老师创设了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指一指、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的 活动中,借助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学生在 不断反思中悄悄地汲取着数学的养分,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体会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整节课,学生非常愿意去做,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对象似乎不再是二年级的孩子,而是一个个孜孜不倦的探究者,因为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用自己的智慧构建了完整有序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我们应该为数学知识在孩子心底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第二单元检测题 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17分 1.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2.测量较长的路程时,我们通常用()作单位。 3.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小明要跑()圈才够1千米。 4.测量长春到北京的路程要用()作单位。 5.3千米=()米5000米=()千米14000米=()千米10千米=()米 1千米-136米=()米 3000米+5000米=()米=()千米 2400米+600米=()千米 16千米-9千米=()米90米+9千米=()米 二、你能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吗?14分 1.小红每分钟步行50()。 2.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驶70()。 3.一只燕子每小时飞行150()。 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5.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大约高8848()。 6.亮亮从家到学校要走750()。 7.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 )。 三、魔力圆圈。(填大于小于等于符号)16分 3200米2300米8000米8001米 5000米5千米400米4千米 1千米870米1千米10000米 6800米7千米9分米89厘米 四、数学门诊。(判断)10分 1.小峰的身高15年后能长到5米。() 2.一条高速公路约长150米。() 3.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火箭一分钟能飞行1000千米。() 5.小莉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6米。()

五、体验数学。43分 1.小红的身高是1米4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5分米他们谁高?高多少?10分 2.丽丽从学校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行了2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260米,学校到图书馆有多远?10分 3.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00米,李丽每天跑5圈,李丽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10分 4.校运动会2千米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运动员距终点还有300米,他已经跑完多少米?10分 智慧宫殿3分 “十?一”长假,小明要去看望乡下的爷爷。小明家离爷爷家大约1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要想在中午12:00到爷爷家,小明最晚几时出发?

二年级上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1.2]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 3.回形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9.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里,填上“>”“<”或“=”。 532厘米8 35500厘米54厘米 20厘米5米厘米1米8厘米 99厘米46厘米 2米10厘米66678米108米1厘米 3米10400厘米5厘米5米 三.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厘米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听课感受心得体会笔记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听课感受心得 体会笔记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 笔者多次参加了我乡举办的数学公开课的听课和评课,感受颇深,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进行改革中,一些教师却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重教师“讲”知识,轻学生“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已极不适应进行改革的要求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五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时,只是抽象的讲1千米有多远,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印象也不深刻。《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活动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接触1千米,知道1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单位,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那里,因此,在上这节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下列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首优美乐曲的话,那么情景的创设就好比是悠扬的和弦,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情景,使他们在情景中快乐地学习新知识。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新课伊始,用媒体播放“一辆大卡车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

说:同学们,我们知道比较精确的长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我们课桌的长和宽用厘米作单位,教室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我们乘坐的汽车所行的路程用什么作单位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争着回答:“千米”,这时,教师随机揭题,并说,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就是指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其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正如人们所说“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让学生亲自走出教室,感受1000米的实际长度,并且记录自己走100米所用的时间,根据100米的长度和所用时间去估计1000米的长度,大约从哪到哪?在设计时,我考虑到1000米的长度概念难以建立,于是让学生把长度和时间有机结合起来,利用10个100米是1000米,推算出10个100米所用时间即为走1000米大约用的时

(完整版)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一、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 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⑶.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⑷.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5)数学课本厚7() (6) 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⑴.2米=()分米 ⑵.60厘米=()分米 ⑶.300厘米=()米 (4)80毫米= ( )厘米 (5)6厘米35毫米=( )毫米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 5千米20米○ 5020米 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 5米○50厘米 400毫米○4米 7厘米○62毫米 97厘米○10分米 83米○8厘米 40厘米+6厘米○1米

1千米〇1000米 4米〇400分米 6米〇59分米 1千米〇999米 50厘米〇4分米 10厘米〇1米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③操场跑道长400千米。()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3. 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 三、综合练习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80()。(3)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4)一支蜡笔70()。 (5)1000米=()千米。 四、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距离61() 2、一根跳绳长2 () 3、学校操场长200 () 4、成人3小时行15 ()

5、张老师身高170 () 6、铅笔长2 () 五、填上合适的数。 3千米=()米 5000米=()千米 7公里=()米 4000米=()公里7800米=()千米()米 4千米600米=()米 8千米30米=()米 5050米=()千米()米 7千米5米=()米 3924米= ()千米()米 六、计算后再填。 5000米+4000米=()千米 13千米-3公里=()千米 1千米-800米=()米 7600米-2600米=( )千米 6千米-4000米=()千米 3千米+6000米=()米 七、从大到小排列: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和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二年级上长度单位练习题

二年级上长度单位练习 题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2007年秋季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内容:长度单位) 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填一填。(34分)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 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 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6、30米+8米=()米 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 54米-4米=()米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是线段。 【①②③】 2(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5分)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2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 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 五、画一画。(10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 段。 六、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你能举出三个例子吗?(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厘米》评课

本次教研周有幸听到张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这堂课老师旨在通过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初步学会用工具量物体的长度。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这节课的一点想法。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注重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给光头强图像做画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相框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接着,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所度量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 在学生认识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的时候,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再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想一想哪些物体长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尝试测量课本的长度,并通过交流掌握测量较短物品长度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这节课教师注重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整个数学过程,特别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最后,从这节课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设计了开放的教学内容,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在处理教材时,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直尺的特点选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张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的机会,始终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探究和讨论,使学生经历了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值得我去学习和反思。 总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新课改教师要先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 填一填。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 )。 3.回形针的长是3( )。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 6.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 )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 ),手指的宽大约是( )厘米。 9.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 )厘米,从6到13是 ( )厘米。 10.三角形是由( )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 )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 二. 在 里,填上“ >”“ <”或“=” 。 5 32厘米 8 35 500厘米 54厘米 20厘米 5米厘米 1米8厘米 99厘米 4 6厘米 2米10厘米 6667 8米108米1厘米 3米10400厘米 5厘米 5米 三. 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 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 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 )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 (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厘米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82米-5米=()米30米+46米=()米 95厘米+5厘米=()米1米-10厘米=( )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1 长度单位练习课

练习课 学习 目标 会统一长度单位,会认识厘米、米,会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 学习 重点 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学前 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刻度尺米尺细线 教学 环节 导案达标检测知识 点1:认识厘米、米。1.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 度。 分析:纸条一端在0cm处,另一端 在6cm处,所以长度为6cm。 答案:6cm 1.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不。 答案:8 知识点2:认识线段。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 “做一做”第1题。 2.指出下面哪些是线 段。 分析:线段应该是直的并且有2个 端点。 答案:第2个和第3个是线段。 2.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 的? 答案:4 5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知识技能(72分) 一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4. m∶2cm化简后是40∶1。()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 =9÷()=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资料:评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 《毫米、分米的认识》的评课稿 听了一节《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课。老师上得很精彩,也很扎实,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展示知识,关注过程。 本节课的新授部分唐老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由于在教授本节课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在讲授1分米有多长,教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分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找1分米的实际长度,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二、设计巧妙。 巧妙的设计,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导入部分,安排“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的习题,还是几题是厘米和米的习题,在“饮料盒8厘米后,设计了一个吸管1()”,此激起学生探寻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练习部分,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活动情境——让学生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交流情境——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交流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毫米有关的信息,以上这些教学设计,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 三、营造氛围,体验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真是其乐无穷。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不仅真正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四、本节课的最大一个的亮点是课堂上老师努力为孩子们在脑海建立一把小尺子。“用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1()。 3.回形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9.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 5米厘米8米 35500厘米54厘米 20米1米8厘米 99米6米 2米厘米66678米108米1厘米 3米400厘米5厘米5米 三.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分米2米21厘米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分米4厘米1米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分米3米+6米=()分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分米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80分米-5米=()米30米+46米=()米 95厘米+5厘米=()分米1米-10厘米=( )厘米 38厘米+12厘米=()分米78米-68米=( )分米 84厘米+16厘米=()厘米=()米 一、填空。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 3.回形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9.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里,填上“>”“<”或“=”。 5米8米32厘米40厘米8米800厘米 35厘米2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6米550厘米 2米10厘米210厘米66厘米67厘米8米10厘米8米1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5厘米5米 三.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厘米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评课记录

厘米的认识评课记录 师1:首先,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施老师注重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量桌子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接着,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所度量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 师2: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

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师3:从这节课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设计了开放的教学内容,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在处理教材时,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一开始的学习,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办法量一量吗?这样的一个导入就是一个开放式的设计,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答案不唯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认识1厘米时,老师先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 厘米的?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