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奥数:《逆向思考》

二年级奥数:《逆向思考》

二年级奥数:《逆向思考》
二年级奥数:《逆向思考》

二年级奥数:《逆向思考》

前铺知识

一、逆向思考:顺序反了

逆向思考其实就是倒着来。在我们生活里,倒着来的例子无处不在,比如:上山,倒着来就是“山上”。所以我们发现,倒着来,就是它们的顺序反了反。

二、逆向思考:运算方法也反了

逆运算(+-互逆、×÷互逆)

例:填上合适的数,使得算式成立:

()+2=3

()-2=3

()×2=6

()÷2=3

解析:小朋友立马能够知道答案。1+2=3,那这个1是怎么得到的呢?如何从3和2,变到1呢?3-2=1。第二小题,答案是5,5是怎么来的?2+3=5。第三小题答案是3,6÷2=3。第四小题答案是6,2×3=6。

()+2=3,3-2=1

()-2=3,3+2=5

()×2=6,6÷2=3.

()÷2=3,3×2=6

像这样能相互倒着求的运算,我们称为逆运算。+和-互为逆运算,×和÷互为逆运算。

三、还原问题

已知变化过程和结果求原来,就是还原问题。

例:有一群孙悟空在花果山玩耍,其中7个孙悟空去打妖怪,现在还剩下8个,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孙悟空?

解析:变化是走了7个,也就是少了7个,变成了8。说明原来比8多7个,所以原来是:

8+7=15(个)

答:原来一共有15个孙悟空。

课前思考

1.变化过程只有一个的话能一下子就看出来,但是如果变化过程很多,应该如何表示呢?

2.一堆糖果,吃了用了一半多2颗,还剩下6颗,原来是多少颗呢?

如何预习?

为了保护孩子课前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及保证课堂效果,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1.忌给孩子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孩子在听过家长讲的例题和知识点之后,在上课的时候会出现不愿再听老师讲课这个情况;而且家长的讲题思路或许和老师的思路会不一样,这样会使孩子的思路混淆。

2.过犹不及,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也要充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强势,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样子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消减,严重地甚至会消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我们预习的目的是承上启下,既回顾从前学习的知识,又引起孩子对未来课程的思考,因此家长可以把我们的这份预习资料打印出来,让孩子自己看一看,如果孩子有不明白的,您可以适当点拨。

《逆向思考》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总结】

一.逆向思考:已知变化过程与结果,求原来

一个数,如果不告诉你是几。但是告诉你这个数经过了一个变化,得到了一个结果,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例】()+2 3

【解析】

小朋友一下子就能反应过来是1。所以我们发现,可以通过变化过程与结果,求出原来的。这样的思考方法被我们称为逆向思考。

二.逆运算(+-互逆、×÷互逆)

我们知道逆向思考不仅顺序反了,计算方法也反了。像这样运算方法反一反,也就是能相互倒着求的运算,我们称为逆运算。

【例】1.()+2 3

2.()-12 13

3.()×2 6

4.()÷2 6

【解析】

第一小题我们都知道答案是1,那这个1是怎么得到的?一个数加上2等于3,那如何从3变回到这个数呢?减去2!

()+2 3

所以我们发现,顺着来是+2,倒着来是-2。

同样地,第二小题,

) -12 13

如何从13变回到这个数?+12

就可以了!所以,顺着来是-12,倒着来是+12。

我们发现,顺着来是“+”,倒着来就是“-

”;顺着来是“

-”,倒着来就是“

+”,所以

+和

-互为逆运算。

6 ( 6

,所以×和÷互为逆运算。

三. 顺序图

怎样画顺序图?不知道的数可以用方框,或者()表示,然后画一个箭头,箭头上写第一个变化过程,再得到一个数,不知道的还是用()表示,这样一步一步按照顺序,最后得到结果。

【例】A 说:“我减去3,加上2,再减去3,得20”,你知道A 代表哪个数吗?

【解析】

(2421) +2 ) -3

答:A 是24.

四. 注意

1. 一半:“÷2”

2. 用多了,则剩少了:“-”

用少了,则剩多了:“+”

【例1】蓉蓉老师买了一堆苹果,吃了一半,还剩下50个,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解析】

吃了一半,那剩下来也是一半,也就是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是÷2。

) ÷2

列式:50×2=100(个)

答:原来一共有100个苹果。

【例2】第二天,蓉蓉老师买了一堆哈密瓜,吃了一半多一个,还剩下50个,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哈密瓜?

【解析】

变化过程是一半多一个,其实这里是分两步,先一半,然后多吃了一个。吃一半就是÷2。那这个多吃一个,是应该+1,还是-1呢?用了多1个,说明剩下来的就少一个,所以应该-1.

列式:50+1=51(个)

51×2=102(个)

答:原来一共有102个哈密瓜。

【例3】第三天,蓉蓉老师买了一堆樱桃,吃了一半少1个,还剩下50个,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樱桃?

【解析】

吃了一半少1个,一半是÷2,少一个呢?少吃了一个,剩下来就多了,所以是+1.

50

列式:50-1=49(个)

49×2=98(个)

答:原来一共有98个樱桃。

《逆向思考》补充题

一、基础巩固

1.一个数乘9,减去9,除以9,加上9,结果是10,求这个数是几?

2.有一天,孙悟空偷走了哪吒的混天绫。第一次他剪了混天绫的一半,

第二次他又剪去剩下的一半,第三次他又剪了剩下的一半,还剩8米,哪吒的混天绫原来长多少米?

二、强化提高

1.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去蟠桃园里偷吃蟠桃,第一次吃了所有蟠桃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吃了剩下的一半多3个,还剩下7个,求原来蟠桃园里一共有多少个蟠桃?

2.西天取经的路上,蜘蛛精抓走了唐僧。孙悟空为了救出师父,便去盘丝洞抓妖怪。第一次抓走了所有妖怪的一半,第二次抓了剩下的一半少5个,第三次抓走了一半多4个,最后还剩6个。原来盘丝洞里一共有多少个妖怪?

三、超常挑战

孙悟空帮小猴子们摘香蕉,原来摘了一堆,又摘了2个,小猴子吃了一半,于是又摘了2个,小猴子又吃掉剩下的一半,孙悟空一共摘了100次,最后还剩2个香蕉,原来是有几个香蕉?

答案详解:

一、基础巩固

1.

(2) ×9 (18) -9 (9) ÷9

1)

+9 10

2.

) ÷2 (16) ÷2 8

列式:8×2=16(米)

16×2=32(米)

32×2=64(米)

答:哪吒的混天绫原来长64米。

二、强化提高

1.

22) -2 (20) ÷2 (10

-3

7

列式:7+3=10

(个)

10×2=20(个) 20+2=22(个)

22×2=44(个)

答:原来蟠桃园里一共有44个蟠桃。

2.

() ÷2 (15) ÷2

列式:6+4=10(个)

10×2=20(个)

20-5=15(个)

15×2=30(个)

30×2=60(个)

答:原来盘丝洞里一共有60个妖怪。

三、超常挑战

有小朋友看到一共摘了100次,哇塞,难道要画100次吗?!我们发现变化都是重复的,不妨我们先画一下最后两次的顺序图。

(2

) +2 (4

列式:2×2=4(个)

4-2=2(个)

2×2=4(个)

4-2=2(个)

我们发现,每经过一次完整的变化,都是从2又变回到2,所以变100次还是2。 答:原来是有2个香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