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文18 小猴子下山(课后作业)

课文18 小猴子下山(课后作业)

课文18 小猴子下山(课后作业)

课文18 小猴子下山

、根据要求说几句话,语句通顺、连贯。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18课 小猴子下山 第1课时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北门小学吴有荭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就是一篇童话。课文讲得就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得经历与结果,说明一个道理:目标不明确,做事不专心,就是不会有收获得。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故事情节单纯明白。易于被少儿读懂、本文语句学习主要就是注意体会不同得词表示不同得动作,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说话。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2、3、4自然段都就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瞧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什么”这样得语言形式来构段得,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把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得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猴”字,能正确认读后面带“子”得轻声词语,认识并能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语。会写“非、常”两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得路线。以此为线索会用“先( )再( )接着( )最后( )”得形式说说小猴子下山路线、 3、情感目标: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下山走到(哪里),瞧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来带着表情、动作、语气学文讲故事。 三、教学难重点 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小猴子得”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四、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圆形得彩色生字卡片 3、小猴、玉米、桃子、西瓜、兔子得贴图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题 1。故事激趣导出小猴子、贴图(小猴子),板画(山)。 2。指导学生认识“猴”、 3.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 4、指导读好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路线 1。自由地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请同学们边读别找小猴子走过得地方。 2、出示图片说说路线、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啊!现读完故事了,那您能根据图片得先后顺序瞧瞧小猴子下山得路线图对吗? 3.练说路线: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再走到(),接着走过(),最后瞧见了小兔子追到了()。 (三)以“小猴子所见" 为线索,积累并读好词语 1、找出课文中“玉米、桃子、西瓜、兔子”得词语 师:瞧,故事中得小猴子出来了,发现了吗?它得表情-—?指名说。 师:您知道它为什么那么高兴吗?指名说。 师:就是啊,它下山来瞧到都就是些好东西啊!小猴子瞧到了那些好东西了呢?指名说:小猴子瞧到了( )非常高兴。随学生说出故事中得“玉米、桃子、西瓜、兔子”把图片贴到黑板上、再出示词语: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2 .指导读好“玉米、桃子、西瓜、兔子”得词语 师:小猴子下山,碰到这么好吃好玩得东西,难怪它会那么高兴啊!能带着小猴子那样高兴得心情读好这些词语吗?指导读词、 (四) 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体会动词 师:同学们带着表情地读,读得真好。小猴子瞧见玉米、桃子、西瓜、兔子,非常高兴,就干什么了呢?下面就请同学读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地读,再指名带读 2。去拼音开火车读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18:小猴子下山》 7 【省一等奖】优质课

《小猴子下山》教案 郝霞飞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重难点: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二、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这天,猴王要过生日,一只小猴子就偷偷溜下山来想给猴妈妈找点 好吃的,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小猴子下山》三、听录音读课文,明确路线 1.思考: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2.排列图片。 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四、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18小猴子下山

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18《小猴子下山》 教 材简析《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四幅插图五段文字,通过小猴子喜新厌旧,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懂得知足,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贪得无厌,三心二意,否则最终将一无所获。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坐不住、好动、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是三心二意。本课内容的安排正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因而,教学本课时,在熟读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懂得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掰、扛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常、往七个生字。2.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通过学习课文,快速 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 ”等动词。4.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 从故事中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重点1.会认猴、结、掰、扛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常、往七个生字。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从故事中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课时 划分 2课时 教学 准备 课件、卡片。 信息技术整合与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 要点 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文本导入课题 B A 导入课题 3 自制文本认识生字 C G 学习生字10 自制文本理解内容 E F 学习内容10 自制 1、媒体类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2、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3、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4、媒体来源包括:A.下载;B.自制 教学过程 初备复备 第一课时 目标: 会认猴、结、掰、扛等4个生字,会写块、非、常、往四 个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一、图画导入。 1.课件出示猴子的谜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18课 小猴子下山 (第1课时,共2课时) 【正文】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去,摘了桃子扔玉米,摘了西瓜扔桃子,见兔子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 这篇课文的构段特色很明显,第1、2、3、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课文后面的习题也要求学生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个语言形式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不能三心二意。 这篇课文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段的内容。第一课时重在识字,学词,读句,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在学习中渗透本文的构段特点,第二课时重在体会本文的构段特点,并能根据这一特点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同时从中得到启示。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会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因此,本课重在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图,读一读句,做一做动作来学习文本,理解词句,积累语言。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猴、结”等7个生字,会写“非、常”两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读懂故事内容,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三)利用动作演示理解“掰、摘、扛、扔”这些动词,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注意朗读,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教学难点:利用动作演示理解“掰、摘、扛、扔”,并能正确区分。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桃子形的生字卡片,玉米、桃子图片,玉米地里、桃树下、瓜地里词语条。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引语:今天,王老师带了一位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图片)瞧,这是谁啊?(课件出示:小猴子,认识生字“猴”,读好轻声)以前你听过哪些有关猴子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路线 1.第一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标出自然段。 2.第二遍,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 3.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贴词条。 4.课件出示填空,梳理小猴子下山路线。 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块(玉米地里),再走到一棵(桃树下),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8:小猴子下山》 教案(新教材)

小猴子下山 一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 1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一起叫出他的名字吧!他就是小猴子(贴图),有一天调皮的小猴子下山来了,可是他却垂头丧气的回家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走进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跟老师齐读课题,18 小猴子下山。 2 小猴子下山到底都看见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的听老师范读课文。 3 同学们,你们想自己去读一读课文吗?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94页,注意在朗读时读准字音,并思考小猴子下山后都去了哪些地方?开始吧 4 好,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读完了,谁来说一说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贴图 5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猴子到达的第一站玉米地吧!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你发音非常准确并且声音洪亮!真棒!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本课出现的四个生字宝宝,谁能带拼音领大家读一读?好,下面。同桌之间交流生字。准备,开始。 6 谁来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个字? 7 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个生字,第一个是姓hou的侯,第二个是时候的候,跟老师读,他们有什么区别?时候的候要多一竖,现在你还能再来记一记猴这个字吗?我们可以说是一只姓侯的小猴子。 8 好,你还能认识哪个字?结在这里要注意,结是一个多音字,跟老师读,结果子,结束,在文中我们把它读作结。 9 你还能认识哪个字?扛,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做扛得动作,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做扛得动作?扛大米、扛东西,当我们用到扛得动作时说明东西很沉。 10 掰掰是左中右结构,同学们猜一猜,掰这个字是想表示什么样的动作啊?没错就是表示用手把东西从中间分开,所以左右是两只手,中间是分开的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动作!看古代劳动人民多有智慧啊,他把想要书写的字通过一幅画表示出来,通过小篆隶书的不断演变,就成了我们今天楷体的掰字。 11 生字我们已经认识了,把生字再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读一读吗?指名读多会朗读的孩子啊,谁能像他一样再来试一试? 好,孩子们,我们快跟随小猴子一起去看看眼前的景象吧!小猴子看到的是结的怎样的玉米?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子看到这些玉米他会说些什么? 他开心的都合不拢嘴了,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来读一读吧接下来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谁能带着动作读一读?谁再来?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读一读。请同学们带着动作一起读。 12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累了,于是他唱起了歌,同学们和他一起跳起来吧! 13 好,小猴子下一站到了那里?恩,刚才我们用了读一读,认一认,品一品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运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小学语文:小猴子下山

18.小猴子下山 一、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从故事中深受启发教育。 三、课前准备: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教学辅助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 ②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固生字。 (1)同桌游戏,互考字卡并组词。 (2)全班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对口令:火车火车这里开!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推荐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选“最佳代表”,奖励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 (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部编版《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公开课

《小猴子下山》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使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使学生在学习中释放出自己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植自信心。 2、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文章中出现的小猴子成为学生本人,开口说话交流,赋予小猴子于情感、态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促进情感体验的内化。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3个生字,会写“非”、“常”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谜语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谜语) 2、揭示课题: 它是谁?我们一起把它喊出来吧!(课件出示小猴子图片)读小猴子小猴子读轻声就显得更活泼可爱了!)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下山)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比较猴和候。 1、出示动画范读: 小猴子下山干什么去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听故事的小朋友就请坐端正、竖起小耳朵、睁亮小眼睛。(放视频) 听完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认识这只淘气的猴子呢?那就请同学打开语文书翻到94页,一起去认识认识它吧!在认识小猴子之前呢先听听它对我们的要求,谁来为大家读读? 2、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自己大声读读课文 (2)碰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几次,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拿出铅笔标上小节符号 三、识字读文。 1、过渡:

小朋友读得真带劲。小猴子要来考考你们了,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小猴子又带来了第二个问题:你们是不是和字宝宝们都交上朋友了呢? 2、认识12个生字: ⑴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 ①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夸小老师) ②谁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例“蹦”引导生字谜:山下有个小朋友在踢球。) ⑵去拼音读生字: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游戏巩固:送桃子。 小猴子跋山涉水来到了课堂上,实在太累了特备想吃桃子,谁能为它送送桃子呢? 小猴子饱餐了一顿,有力气了,又想出难题了,它为这些字宝宝找来了好朋友! 我猜这难不到你们,对不对?那大声告诉老师你行不行? ⑷课件出示词语:男女生分组读并站起来。 (5)进句子读生字词。 同学们读得真棒!(夸夸自己吧)接下来我们一起做做游戏,我做动作你来猜。(掰,扛,扔,摘,捧,抱) 现在,调皮的字宝宝又跳进句子里了,那你能找到它的家吗?你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吧! 3、再读课文。 过渡: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还想再听听你们的读书声。和小猴子一起下山吧。 4、图片排排队。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有几张调皮的图片也来凑热闹了,它们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四、小小书法家 想成为小书法家吗?那赶快做端正了!认识它吗(非),读读它。它一人和孤单,能为它找朋友吗? 1、出示“非”、“常”两个字,口头组词,并用非常说一句话。 2、会认会说还不够,我们还要会写呢!一起看看它们怎么写。 “三看”:一看结构,二看压线笔,三看笔顺。 3、老师一边范写一边数笔顺。 3、正确坐姿,(头正肩平脚着地)请同学们在书上的田字格里描红一个书空一个,并引导回忆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互评。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认识了12个生字,写了两个生字,读熟了课文。为自己祝贺祝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去和小猴子交朋友!下课! 六、布置作业。 今天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1、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难点: 1、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2、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你看门禁 一、导入 大家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打一动物)(猴子)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没错,就是小猴子,

一起来叫叫它吧。(猴子轻声读好),板书“小猴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过了本课的生字宝宝,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去掉拼音后你还认得它吗?(开火车认读) 三、自读课文,说明要求。 ? 1、今天我们跟小猴子一起下山,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看看小猴子下山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读课文吗?? 2、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第二遍,读给你的同桌听。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划出来。 四、学习课文。 1、课文的主角就是猴子,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再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再次读一读课文,回答问题。 2、指名回答问题 玉米地→一棵桃树底下→一片瓜地→跑进树林里 3、四段分四个组读课文 4、小组合作讨论:这些东西都长得怎么样呢?从哪些词语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确实是好东西?找出词语。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精品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块、非”2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课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几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

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教学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准备】 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字卡 3、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喜欢的都不一样),老师最喜欢小猴子(贴图)。我还知道有一只小猴子在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8 小猴子下山 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 1、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1、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2、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 四、教学准备:PPT

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打一动物)(猴子)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没错,就是小猴子,一起来叫叫它吧。(猴子轻声读好),板书“小猴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过了本课的生字宝宝,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去掉拼音后你还认得它吗?(开火车认读) 三、自读课文,说明要求。 1、今天我们跟小猴子一起下山,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看看小猴子下山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读课文吗? 2、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第二遍,读给你的同桌听。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划出来。 四、学习课文。

一下语文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后,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___又_____”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 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字。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等词,并能练习说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孙悟空的视频,出示猴子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共同交流你知道的关于这一动物的特点。 生1:小猴子爱吃桃子、香蕉。生2:小猴子又聪明又可爱,还很顽皮。 生3:小猴子会爬树,喜欢在树上荡秋千。生4:金丝猴是一种珍稀动物。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小猴子下山),学生齐读课题。 3.随题识字。 学习生字“猴”:“猴”读“hóu”;猴子是动物,是反犬旁,右边“侯”比“候”少了一竖。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再自主拼读,同桌互读互纠,教师随机正音。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然后和同桌相互交流。 3.(课件出示生字:掰、扛、扔、摘、捧、抱、追)指导识记。 (1)指名读,教师正音。 教师正音:“扛、扔、捧”是后鼻音,“摘、追”是翘舌音;“掰、摘”的韵母都是“ɑi” (2)分类识记:“掰、扛、扔、摘、捧、抱”都是手部动作,“追”是脚部动作。 ①“掰”:两手一分就是“掰”(动作演示)。“掰”表示双手把一物分成两份。 ②课件出示小猴子的动作图片并和生字一一对应。(课后第3题) ◆看图读生字,边读边做动作。(“扔、捧”的韵母都是“enɡ”) ◆同桌合作读:一个读生字,一个做动作,然后一个做动作,一个读生字。 ③师生一起说词语,做动作。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抱西瓜 ④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做动作,比一比谁做得快。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感谢各位老师指导! 【设计理念】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使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使学生在学习中释放出自己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植自信心。 2、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文章中出现的小猴子成为学生本人,开口说话交流,赋予小猴子于情感、态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促进情感体验的内化。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3个生字,会写“非”、“常”两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谜语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谜语)

2、揭示课题: 它是谁?我们一起把它喊出来吧!(课件出示小猴子图片)读小猴子小猴子读轻声就显得更活泼可爱了!)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下山)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比较猴和候。 1、出示动画范读: 小猴子下山干什么去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听故事的小朋友就请坐端正、竖起小耳朵、睁亮小眼睛。(放视频)听完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认识这只淘气的猴子呢?那就请同学打开语文书翻到94页,一起去认识认识它吧!在认识小猴子之前呢先听听它对我们的要求,谁来为大家读读? 2、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自己大声读读课文 (2)碰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几次,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3)拿出铅笔标上小节符号 三、识字读文。 1、过渡: 小朋友读得真带劲。小猴子要来考考你们了,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小猴子又带来了第二个问题:你们是不是和字宝宝们都交上朋友了

1.小猴子下山 史文丽

小猴子下山 滨州实验学校史文丽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好朋友,谁来跟他打个招呼? 学生:你好,小猴子。 老师:非常有礼貌,而且读得很准确,小猴子的子在这里是轻声,要读的轻一点,短一点,大家一起来试试。 学生:小猴子。 老师:再轻一点,再短一点,来一遍? 学生:小猴子。 老师:这一遍就好多了,像这样的字课文里还有呢,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小兔子桃子 老师:并不是所有的子啊,都是这样读,像山东历史名人,孔子,孟子,他们的名字里边的子就读本音,三声。说起猴子啊,大家特别熟悉,十二生肖有他,国画邮票由它,雕刻中也有他,在中国猴子不仅寓意吉祥,而且还是很多故事的主角呢,你都知道哪些和猴子有关的故事? 学生:小猴子下山。 老师: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 下山两个字我们已经学过了,你们来说比顺老师来板书。 学生: 横竖撇,竖折竖竖。 老师: 谁来读课题? 学生: 小猴子下山。 老师: 注意读书干脆利索,不能拖音,再读一遍。 学生:小猴子下山。 老师:真棒,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学生:小猴子下山。 老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先听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课文读完之后标出自然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文94页开始读课文吧。 学生读课文。 老师:老师说的大声读课文,把你的声音放出来,这样呢老师能听到你的朗读声,这样就对了。 老师:孩子们稍微停一下,如果能自己读自己的就更好了。 老师:请同学快速坐好,会借助拼音读准词语了吗?孩子们。 掰抗扔摘捧抱 学生:会。 老师:请你们来试一试,来看大屏幕。(借助图片、动作读生词。) 学生读课文。 老师:读的非常好,如果有话筒声音更响亮,请坐,大家一起来,真棒,这么短时间都能读得这么好。去掉拼音的话还行吗?试一试,同桌两个人互相检查一下,如果不小心忘记了怎么读,可以借助图中小猴子的动作帮你想起来,同桌两人开始检查吧。 学生互读。 老师:都会了吗?那如果生词跑到老师的手里面,你还认识他们吗?不过这一次难度增加了,你要一边读出他的名字,一边做出相应动作,有没有信心?看第1个图片说一句话,请你来,非常准确,看第2个,请说一句话,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和做动作的方法,认识“结、掰、扛、摘”等12个生字,会写“瓜、非”两个独体字。 2.通过板贴,梳理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并能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尝试说说故事的情节。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在朗读中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教学重点: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尝试说说故事的情节。 教学难点:借助插图,抓住关键词把故事说清楚,说完整。 课前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马老师,和我打个招呼吧!我们班的孩子真热情,真可爱,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大家都读过这个故事了吗?都读过了呀!那我相信下面的这个游戏肯定难不倒你们了。下面图片中的事物,哪些是故事里出现过的呢?故事里有的大家就说有,故事里没有的就说没有,准备好了吗?出示课件:小猴子、桃子、向日葵、南瓜、西瓜、兔子、萝卜、苹果、玉米。 师:哎,全对了,你们真棒!说明大家预习的很认真! 一、游戏导入 1.读好课题 师:好,我们上课了,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小猴子下山》,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小比较简单,猴要注意了,猴子是一种小动物,所以左边是——反犬旁,右边呢也读侯,我们一笔一划来写…… 师:谁来读课题—— 生:小猴子下山。 预设:读不好:注意读好“子”的轻声,再读一遍(生读)这样就读好了! 读得好:真好听!“子”读得又轻又短。谁还想读? 生:小猴子下山。

师:真能干,注意了停顿。我们一起读课题。(生读) 2.罗列事物 师:通过刚才的课前小游戏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 生:小猴子。(板贴图画) 师:它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能说全 生:它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板贴相应的图画)(若学生只能讲出一两个,引导:你说出了两个事物!还有补充吗?) 师:你们的记忆力可真好! 预设一个一个说: 师:现在谁能够连起来说一说,小猴子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 师:你们看,当我们连续说看到了哪几样事物的时候,可以在最后用上一个“和”字来串联词语。(当我们连续说看到了哪几样事物的时候,可以在最后用上一个“和”字来串联词语。请你试着再说一遍。看,这样我们就把句子说好听了。) 二、轮读课文,梳理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1.轮读正音 师:小猴子下山,这一路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看一看,(提要求时语速放慢)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语文书翻到94页(停顿,等学生翻到94页),读课文有哪些要求呢?请大家一边看着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说:1、标。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读。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完以后就把小手放端正(动作示范),用动作告诉老师你读完了。开始吧!(师巡视)。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学习!读好以后马上就把小手放端正了,真好!现在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 ①预设第一段: 结读对了:读的真流利,特别是结这个读音,第一声读准了,请你带着大家读。(谁还会读,请你,请你。) 没读对:你读得很流利,但是这里有个字没读好,结是一个多音字,树上长出果实的 时候读第一声:结,跟老师读: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②预设第二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5 18小猴子下山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5 18小猴子下山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作业 (共5题;共35分) 1. (15分) (2019一上·景县期中) 小猫钓鱼。(归类) zhi an q ing ye yun n e (1)声母: (2)韵母: (3)整体认读音节: 2. (6分)读词语,选一选 侦________(A.zhēn B.zhēng)探返________(A.fǎn B.huǎn)回 幼________(A.yòu B.yōu)儿拦________(A.nán B.lán)住 气喘吁吁________(A.yū B.xū)彻________(A.chè B.qiè)底 3. (2分)选择正确的解释。 崇:A.高 B.重视、尊敬 (1)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世界人民都很崇拜他。________ (2)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________ 4. (6分)写出下面的反义词。

来——________ 矮——________ 前——________ 晚——________ 假——________ 短——________ 5. (6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长廊 ________的栏杆 ________的垂柳 ________的公园 ________的宫殿 ________的城楼 二、培优作业 (共1题;共10分) 6.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从体裁来看,本文属于() A . 童话 B . 小说 C . 寓言 (2)给本文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是() A . 叹息 B . 大人物和小人物 C . 蚊子和狮子 (3)文中第一次吹喇叭是因为________ A . 心中无底,借此鼓气 B . 藐视强敌,勇敢出击

2020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8 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教案

18 小猴子下山 课题小猴子下山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出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又__”形式的词语。 4.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 5.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 重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学 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 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2)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 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今天,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 子下山。(板书:18小猴子下山) 3.自己把课题读一读。想去看一看吗?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 图片,导入课文相关人 物,引到课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3:预习要求)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3.想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4) y í ku ài f ēi ch án ɡ w ǎn ɡ qi án x ī ɡu ā k ōn ɡsh ǒu p ǎo j ìn 一 块. 非. 常. 往. 前 西 瓜. 空. 手 跑 进. xi ǎo h óu ji ē y ù m ǐ b āi y ù m ǐ k án ɡ zhe m ǎn sh ù 小 猴. 结. 玉 米 掰. 玉 米 扛. 着 满. 树 r ēn ɡ y ù m ǐ zh āi t áo zi p ěn ɡ zhe x ī ɡu ā b ào zhe 扔. 玉 米 摘. 桃 子 捧. 着 西 瓜 抱. 着 b èn ɡ b èn ɡ ti ào ti ào zhu ī t ù zi 蹦 蹦. 跳 跳 追. 兔 子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 “前、进、满”是前鼻音,“常、往、空、扛、扔、捧、蹦”是后鼻音。“常、摘”是翘舌音。 另外,在这些字词中,读好三个多音字: “空”多音字,本文读“k ōng ”,组词“空手”,还有一个读音“k òng ”,组词“空闲”。 “结”本文读“ji ē”,组词“结玉米”,还有一个读音“ji é”,组词“冻结”。 “只”本文就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 ī”,组词“一只”,另一个读音为“zh ǐ”,组词“只好”。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认读字 词,读准字音,认准多音字,了解多音字的用 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