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6).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6).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

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

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2.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1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5.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迁移方式称( )。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水平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

1.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2.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E.举一反三

3.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E.智力

4.下列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传统的迁移理论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理论有科学理论做支撑

B.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

C.现代迁移研究较重视认知特性的探讨

D.传统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研究无实质性进展,现代迁移理论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E.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属于现代的迁移理论

5.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三、填空题

1.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_____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2.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incoat时,可以产生_____迁移。

3.陆钦斯的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4.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_____。5.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迁移。

6.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

7.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他强调____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8.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将学习划分为_____迁移和_____迁移。

9._____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0.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_____、网络化。11.以_____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12._____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13.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_____对迁移的影响。

1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_____两种。

15.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_____的关键环节。转

四、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

2.定势

3.重组性迁移

4.一般迁移

五、简答题

1.简述迁移的作用。

2.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3.简述迁移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4.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六、论述题

1.阐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根据迁移性质不同,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题干为负迁移的含义。2.C[解析]早期迁移理论中,桑代克提出的是共同要素说。认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能发生迁移。

3.A[解析]略。

4.D[解析]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负迁移。“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故选D。

5.A[解析]根据迁移的分类,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体现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属于正迁移。故选A。

6.C[解析]题干为水平迁移的定义。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将学习迁移划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7.B[解析]定势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题干即为学习定势的作用。

8.A[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9.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被认为是缺乏科学的依据。

10.C[解析]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心理背景,故其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11.C[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12.A[解析]略。

13.C[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4.D[解析]垂直迁移又叫纵向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15.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BC[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2.ABCE[解析]D属于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3.ABC[解析]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

4.BCD[解析]A项错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而E项关系转换理论应属于传统迁移理论。5.ABCDE[解析]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三、填空题

1.认知

2.具体

3.量杯

4.负迁移

5.水平

6.正迁移;负迁移

7.苛勒;顿悟

8.一般;具体

9.同化性

10.一体化

11.安德森

12.教学程序

13.相互作用

14.阻碍

15.能力与品德转化转载

四、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一般迁移: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从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方法和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来,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

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准

确、有效地提取有关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迁移的问题。(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

键环节。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有效的迁移原则,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应用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的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式上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3.①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②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4.(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1)形式训练说。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2)共同要素说。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迁移才能产生。相同或共同要素指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3)经验类化理论。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则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贾德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4)关系转换理论。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

2.第一,相似性。两项学习任务中含有共同成分的多少决定相似性的大小。如所含共同成分较多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以学习材料的相似性为例.英语和法语这两种学习材料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彼此之间很容易产生正迁移。而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共同成分较少.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迁移。

第二.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第三.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先前的学习对后面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的影响即为学习定势。许多实验表明.学习定势对新课题的解决有两方面的作用: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

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教师资格证考题教育学同步训练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考试大【关注考试大,就是关注自己地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地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地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地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地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地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地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地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地,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地不同,而无本质地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地是某一段时间内地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地和永远如此地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地文化地概念,会随着社会地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地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地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地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地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地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地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地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地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地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地一项是( ). A.专门开设地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地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地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地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地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地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地(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地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一) -06-26 18:20:57 来源:信阳考试网作者:编辑组信阳考试网【大中小】浏览:802次评论:0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 1.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中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4.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马克思主义认为,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30、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小学教育学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与答案第七章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C 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D 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A 4.《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A 5.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D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B 7.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B 8.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课的任务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B 9.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D 1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B 11.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C 1 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 育学试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就是脱节就是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得就是(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就是( )。 A、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B、柏拉图得《理想国》 C、斯宾塞得《教育论》 D、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昆体良 B、杜威 C、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得作者就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得教育机构就是( )。 A、城市学校 B、堂区学校 C、主教学校 D、教会学校 9、西周得官学已有较完备得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就是国学,一类就是( )。 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得教育代表作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人得教育》 D、《教育过程》 11、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就是指( )。 A、教育就是一种阶级现象 B、教育就是一种上层建筑 C、教育就是人才培养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得范畴 12、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 )。 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社会服务 13、教育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得发展并不同步这就是教育得(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就是具有阶级性得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得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 A、六艺 B、六学 C、六识 D、六经 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著名得教育家就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得教育思想得就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小学教育学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08-07 20:57:18|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在 17 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 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 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 C.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教育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学《教育学》复习试题[教育学复习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教育学是(A)。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 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 2.学校教育产生于(A)教育阶段。 A、古代 B、原始 C、近代 D、现代 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D)。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A)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5. (C)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 B、埃及 C、雅典 D、斯巴达 6.教育学就是研究(C),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 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 7.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B)。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9.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10.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B)。 A、《理想国》 B、《政治学》 - 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1.被人们看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2.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C)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 B、存在主义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要素主义教育学 13.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15.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C)。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16.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D)。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C)。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 2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分析 1.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2008年4月)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评析】答案为B。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 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2.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2007年)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评析】答案为C。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A.教学测验 B.教学评价 C.教学测量 D.教学鉴定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B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新)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

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活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四、论述题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4)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测试大【关注测试大,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和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B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D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C )。

B.布鲁纳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8.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D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9.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___自愿性___、___广泛性___ 、灵活性、自主性是社会教育的特点。 2、快乐教育又称__畅快教育____,主要是一种教育观念、__教育思想____。 3、“实质教育”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__知识____,而___能力___是可以自然得到发展的。 4、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___深度___和广度。 5、各学科教学都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的___教学内容___与教学过程的__各个环节____之中。 6、在教学过程中__教师和学生____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_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_____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客观依据和物质保证。 7、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___间接(书本)知识___为主,___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___相结合,是教学的客观规律。 8、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__教为主导,学为主体____”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和___学会学习___的学习观。 9、教育国际化即教育要面向世界。也就是说现代教育从__教育目标____、教育制度、__教育内容____到教育管理都要面向世界。 10、终身教育是一种始于本世纪___20___年代,流行于___60___年代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 11、终身教育是一种始于本世纪___20___年代,流行于___60___年代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 12、活动课程的特点有___主体性___、广泛性、___实践性___和灵活性。 13、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___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___,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建设者和接班人____。 14、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___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___,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建设者和接班人____。 15、社会生活条件(环境)包括社会____物质生活条件_、精神生活条件_和社会自然条件。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影响作用。 16、结构主义课程的特征是课程框架不是具体的知识,也不是儿童活动中的___经验___,而是处于学科核心地位的_知识结构_____。 17、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根据___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___的基本观点提出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__阿莫纳什维利____。 18、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___知识信息___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 __讲述____、讲解讲渎、讲演等教学方式。 19、近十余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征表现为广泛性、__全面性____ 、主体性和__不平衡性___ 。

(5)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5) 典型真题评析: 1.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评析】答案为C。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2.动机有激活、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功能。 【评析】指向强化此题旨在考查动机的三个基本功能。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3.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5.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 ),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6.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 )的理论。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 7.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 A.学习动机 B.学业动机 C.成功期待 D.成就需要 8.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0.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和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4.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题中括号。 1.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 B.《师说》C.《学记》D.《大学》 2.《学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乐正克 D、墨子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出自() A.《中庸》 B.《师说》 C.《论语》 D.《学记》 4.重视启发性教学,提出“助产术”的教育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格拉底 C柏拉图 D 昆体良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代表作()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理想国》 D.《政治学》 6.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主义与教育》 7.被人们公认的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 乐正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8.1806年首次发表的,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论》 D.《主义与教育》 9.首次提出“教育学的两个基础是: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0.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小说体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爱弥儿》 C《灵魂说》 D《教育漫话》 11.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 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12.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康德 13.“教育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提出者是()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4.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 A. 《孟子-尽心上》 B. 《大学》 C. 《论语》 D. 《学记》 15.狭义的教育专指() A.家庭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16.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 A.继承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17.“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了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超越性 C历史性 D永恒性 18.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 B神话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19.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0.历史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斯巴达 B埃及 C古印度 D古罗马 21.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是下列哪一社会教育的特点()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2.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六三三制

教育学测试答案

教育学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 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 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夸美纽斯 3.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5.《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其作者是() A.凯洛夫 B.克鲁普斯卡娅 C.杨贤江 D.恩格斯 6.()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8.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9.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对美学的学习 10.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上课 B.教学 C.智育 D.教育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12.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教育机智 13.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论 1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从()开始的。 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D.废科举,兴学校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保育、教育。 2.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陈鹤琴于1923 年创办的。 3.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顺序性和阶段性,可塑性和可变性。 4.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5.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现代幼儿教育应把教师、儿童与环境三要素看作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6.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恒常性(持久性)、兴趣性(多样性)、渐进性原则。 7.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是知、情、行、意。 8.幼儿活动室以向南或向东为宜,每个儿童占地面积平均为~3平方米。 9.战后国外幼儿教育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变化,从照管和保护的意义转而着眼于教育。 10.幼儿教育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和模仿操。 11.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 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 出来的。 12.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 1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他的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 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 14.“尚自然,展个性”是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所强调的教育主张。 15.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强烈。 16.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恒常性、循序渐进性。 17.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恒常性、兴趣性、渐进性原则。 18.幼儿园健康检查包括幼儿入园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 19.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立体系的学科。 20.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着《母育学校》是跨美纽斯在1632 年出版的。 21.幼儿道德意志的特点是自觉性差、抵抗力弱、。 22.保育、教育是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 23.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2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 25.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 26.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称为“内在的潜力”。 27.“使人类一切心智按照一种自然的顺序和谐地发展”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 28.知、情、行、意是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 29.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和强烈。 30.幼儿园课程设计应坚持三个原则:和谐发展、统合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31.现代幼儿教育展现出“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人类化的趋势。 32.瑞典爱伦凯女士提出了20世纪将是儿童世纪的口号。 33.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和。 34.现代儿童观把儿童作为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并确立了现代幼儿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 化的基本发展方向。 35.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着《母育学校》是在1632 年出版的。 36.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从而订立了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准则。 37.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恒常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38.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顺序性和阶段性,可塑性和可变性。 39.陶行知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教育方法。 40.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强烈。 41.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恒常性、循序渐进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