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商务车技术参数要求

一、商务车技术参数要求

一、商务车技术参数要求
一、商务车技术参数要求

一、商务车技术参数要求:

1、发动机型式:4G64

2、轴距:2776mm

3、长*宽*高:4705*1780*1690(mm)

4、排量:2350 cc

5、最小转弯半径:5.5m

6、最大马力(ps/rpm):130/5000

7、最大扭力(kgm/rpm):20.9/3000

8、驱动型式:前置前驱

9、排档型式:手自排一体

10、燃油规格:93号(含)以上无铅汽油

11、转向机构:齿条齿轮动力辅助转向

12、前悬吊:麦花臣独立式(附防倾平衡杆)

13、后悬吊:半拖曳臂独立式(附防倾平衡杆)

14、刹车型式:四轮碟式

二、商务车配备要求:

1、安全配备: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电子刹车力分配系统

(EBD)、正副座SRS气囊、四门防撞钢梁、全座安

全带

2、空调音响配备:冷暖空调自动恒温、8碟VCD音响系统、前

置多功能液晶屏幕、印刷音响天线

3、其他:真皮座椅、座位数7位、四门防夹电动窗、CCD倒车

监视器、前雾灯、驾驶座八向电动可调整、车身颜色

为银色、铝合金钢圈。

一、面包车技术参数要求:

1、发动机型号:4G64

2、轴距:2435mm

3、长*宽*高:4945*1695*1970(mm)

4、排量:2350 cc

5、最小转弯半径:11m

6、最大马力(ps/rpm):130/5250

7、最大扭力(kgm/rpm):20/2750

8、驱动型式:后轮驱动

9、排档型式:五速手排

10、燃油规格:93号(含)以上无铅汽油

11、转向机构:齿轮齿条+动力辅助

12、前悬吊:叉骨式与扭力杆式独立悬吊

13、后悬吊:车轴式叶片弹簧

14、刹车型式:前碟后鼓(液压附真空倍力装置)

二、面包车配备要求:

1、安全配备:电子式ABS、倒车雷达、防盗报警器、前雾灯、

第三刹车灯、尾门雨刷、尾门除雾、尾门照地镜。

2、空调音响:前后分离式空调、CD音响系统。

3、其他:前门电动窗、遥控中控锁、电动后视镜、真皮座椅、

座位数12位、车身颜色为上白下银、可调方向盘、

铝合金钢圈。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2010-11-1施行) 1 关于定型试验检测机构要求 1.1 定型试验由工信部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 1.2 定型试验检测机构要严格遵照工信部工产业[2009]第26号《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检验工作监督管理规定》进行汽车产品的定型试验。 1.3 定型试验检测机构在进行产品检测时,应对企业填报的备案参数表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不用解体通过观察即可辨别的产品参数和特征与产品实物符合性进行核对。 2 对定型试验要求 2.1 定型试验不能采用进口整车(包括采用进口车身或按CKD方式装配的整车)作为检验样车。 2.2 定型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2.2.1整车 2.2.1.1 主要技术参数

2.2.2改装车 2.2.2.1 主要技术参数 2.2.2.2 基本性能 2.2.3半挂车 2.2. 3.1 主要技术参数

2.2.4新能源车辆 新能源汽车应按照工信部工产业[2009]第44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要求,依据GB/T 18388-2005《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 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等相应试验规程进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性能、专项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性能和可靠性试验可以不在试验场完成,但性能试验路面的选择应符合GB/T 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的要求,可靠性试验路面的选择应符合GB/ T12678-1990《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的要求(特殊情况由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确认)。 2.2.5专用车 专用车除按2.2.1-2.2.4条款适用类别进行试验外,还应依据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性要求,对专用装置结构、功能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要求。 2.3 试验样车数量 2.3.1主要技术参数试验样车数量为1辆。 2.3.2基本性能及专项性能样车数量为1辆。 2.3.3专用性能试验样车数量,标准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数量为1辆(2.2.1-2.2.3项目可共用一辆样车)。 2.3.4新能源汽车样车数量按GB/T 18388-2005、GB/T 19750-2005等标准规定。 2.4 系族车型中性能试验车型的选取 系族车型的性能试验可选择代表车型进行。由制造厂提出报告,说明系族车型的组成情况与选择代表车型的理由。检测机构根据系族车型的情况确定试验方案,特殊情况时由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确认。 2.4.1作为系族车型的代表车型应进行性能试验。 2.4.2不同总质量的车型中,总质量最大的车型应进行性能试验。 2.4.3几种不同的发动机与不同的传动系匹配形式应分别进行性能试验。 2.4.4不同形式的驾驶室应分别进行性能试验。(由普通驾驶室、半高顶驾驶室、高顶驾驶室或由单排驾驶室、排半驾驶室、带卧铺驾驶室构成的系列驾驶室可以认为驾驶室形式相同。) 2.4.5不同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应分别进行试验。 2.4.6对于轴距为多个数值的整车或底盘,性能试验将最大轴距和最小轴距进行检验即可代表中间的轴距情况。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主要有下面几项。 (一)汽车的动力性 这是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汽车必须有足够的平均速度才能正常行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能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正常行驶。这些都取决于动力性的好坏。汽车动力性可从下面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 1、汽车的最高车速指汽车满载在良好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汽车行驶速度的能力。加速过程中加速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和加速距离越短的汽车,加速性能就越好。 3、汽车的上坡能力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以最低挡位在坚硬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来表示,称为最大爬坡度。它表示汽车最大牵引力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上述三项指标要求各有不同。轿车与客车偏重于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对最大爬坡度要求较严。但不论何种汽车,为在公路上能正常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均速度和加速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为降低汽车运输成本,要求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尽量多的运输量。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为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 (三)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是安全行驶的保证,也是汽车动力性得以很好发挥的前提。汽车制动性有下述三方面的内容。 1、制动效能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的能力。常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评价。汽车的制动效能除和汽车技术状况有关外,还与

汽车制动时的速度以及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有关。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在短时间内连续制动后,制动器温度升高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称之为制动器的热衰退,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的能力。当左右侧制动动力不一样时,容易发生跑偏;当车?quot;抱死"时,易发生侧滑或者失去转向能力。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现代汽车没有电子防抱死装置.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对驾驶员转向指令的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轮胎的气压和弹性,悬挂装置的刚度以及汽车重心的位置都对该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的稳定性是汽车在受到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以及抵御发生倾覆和侧滑的能力。对于汽车来说,侧向稳定性尤为重要。当汽车在横向坡道上行驶。转弯以及受其他侧向力时,容易发生侧滑或者侧翻。汽车重心的高度越低,稳定性越好。合适的前轮定位角度使汽车具有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装载超高、超载,转弯时车速过快,横向坡道角过大以及偏载等,容易造成汽车侧滑及侧翻。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的冲击,会造成汽车的振动,使乘客感到疲劳和不舒适,货物损坏。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不得不降低车速。同时振动还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在行驶中对路面不平的降震程度,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物理量评价指标,客车和轿车采?quot;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当汽车速度超过此界限时,就会降低乘坐舒适性,使人感到疲劳不舒服。该界限值越高,说明平顺性越好。货车采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汽车车身的固有频率也可作为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从舒适性出发,车身的固有频率在600赫兹~850 赫兹的范围内较好。高速汽车尤其是轿车要求具有优良的行驶

CT技术参数对比表

技术参数对比表东芝Aquilion ONE 东芝Alexion Power 东芝Activion 16 图片 上市时间2002 2012 2008 机械运动指标 机架孔径(CM)72 72 72 机架倾斜角度30度正负30度 扫描视野180-500mm 240-430mm 180-500mm 床纵向最快移动速度130mm/s 130mm/s 130mm/s 纵向可扫描范围1800mm 1830mm 1800mm 探测器 探测器类型(闪烁晶体材料)东芝专利量子探测器(固态稀土陶 瓷)稀土陶瓷东芝专利量子探测器(固态稀土陶 瓷) 探测器排列方式(列/Z轴)16x0.5mm+24x1mm 1mm*16 16 x 0.5mm + 12 x 1mm 探测器单元总数35840 11520 22400 DAS数量14336 11520 探测器与DAS系统设计 X线系统 发生器功率60Kw 42Kw 42KW 工作电压范围80-100-120-135 KV 80-135 Kv 80-100-120-135 KV 工作电流范围10-500 mA 10-300 mA 10-300 mA 球管热容量7.5MHu 3.5MHu 4MHu 球管冷却率1386Khu/分864Khu/分 球管焦点大:1.6x1.4 小:0.9x0.8 mm 球管保证次数 球管类型

扫描参数 360度扫描时间0.5s 0.75s 0.75s 最薄层厚(mm)0.5mm 1mm 0.5mm 螺距指数HP 0.563 to0.938,0.975 to1.5 0.625-2.0 可连续扫描时间100s 100s 100s 512x512矩阵重建速度(幅/s ) 15 图像质量 高对比度分辨率(NTF为50%,10%,2%,0%时分别标出) 18Lp/cm at 0%MTF 14.5Lp/cm at 2%MTF 8.0Lp/cm at 50%MTF 18Lp/cm at 0%MTF 14.5Lp/cm at 2%MTF 18Lp/cm 低对比度分辨率(注明测量模体型 号、直径、剂量、mAs) 2mm@0.3% 20cm体模,3mm@3HU,14.7mGy 2mm@0.3% 计算机系统 所用计算机类型64 bit CPU 内存大小3G 显示器数目、尺寸 2 X 19英寸19英寸1280 x1024高清显示屏19英寸 在线硬盘容量217G 基本套的主要配置功能 降低扫描剂量的技术措施、各种三维图像处理功能、以及血管造影、心脏检查、灌注成像、低剂量肺扫描等功能可以完成5mAs低剂量普查, 心脏检查和其他检查 特色三维全景成像功能能获得无失 真的三维影像,业界最先进的微辐射 三维双空间迭代平台,使本设备成像 剂量仅为同档次16层CT的1/2 可以完成5mAs低剂量普查,器官增 强检查和血管造影成像 其他主要特点智能导航功能帮助即使没有CT实用 经验的医生也能在5分钟内掌握CT 的操作,完成高品质的CT检查

5.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附件5 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序号参数名称 1产品商标 2产品型号 3产品名称 4企业名称 5底盘型号 6底盘ID号 7底盘生产企业名称 8底盘名称 9底盘商标 10底盘类别 11外形尺寸长(mm) 12外形尺寸宽(mm) 13外形尺寸高(mm) 14燃料种类 15排放依据标准 16排放水平 17转向形式 18货厢栏板内尺寸长(mm) 19货厢栏板内尺寸宽(mm) 20货厢栏板内尺寸高(mm) 21轴数 22轴距(mm) 23钢板弹簧片数(前/后) 24轮胎规格 25轮胎数 26前轮距(mm) 27后轮距(mm) 28总质量(kg) 29轴荷(kg) 30额定载质量(kg) 31整备质量(kg) 32准拖挂车总质量(kg) 33质量利用系数 34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kg) 35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人) 36驾驶室准乘人数(人) 37接近角(°)/离去角(°)

38前悬(mm)/后悬(mm) 39最高车速(km/h) 40发动机型号 41发动机生产企业 42发动机排量(mL) 43发动机功率(kW) 44油耗(L/100km) 45VIN 46其他 47反光标识型号 48反光标识商标 49反光标识生产企业 50防抱死制动系统 51生产地址 52底盘生产地址 53车辆类型 54车身或驾驶室型式 55车身或驾驶室型号 56车身或驾驶室生产企业 57迎风面积(m2) 58空气阻力系数 59车身(或驾驶室,含顶盖)本体材料60最小离地间隙(mm) 61最小转弯直径(m) 62轮胎气压(Mpa) 63轮胎层级 64轮辋规格 65轮胎生产企业 66带双车轮的车轴数 67带双车轮车轴位置 68转向轴数量 69转向轴位置 70转向轴满载轴荷(kg) 71驱动型式 72驱动轴位置 73驱动轴数量 74前桥(轴)型号 75前桥(轴)生产企业 76后桥(轴)型号 77后桥(轴)生产企业 78前悬架型式 79后悬架型式

汽车的重量参数

汽车的重量参数: 汽车的整备质量,亦即我们以前惯称的“空车重量”。所谓汽车的整备质量是指汽车按出厂技术条件装备完整(如备胎、工具等安装齐备),各种油水添满后的重量。这是汽车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该指标既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它与汽车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同等车型条件下,谁的设计方法优化,生产水平优越,工业化水平高,则整备质量就会下降。 整备质量的分析 整备质量:汽车的整备质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辆汽车的自重。它的规范的定义是指汽车的干质量加上冷却液和燃料(不少于油箱容量的90%)及备用车轮和随车附件的总质量。干质量就是指仅装备有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完整车辆的质量。 其实通俗地说整备质量就是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尚未载人(包括驾驶员)、载物时的空车质量。汽车的整备质量还是影响汽车油耗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车辆的耗油量与整备质量有成正比关系的,即整备质量越大的汽车越耗油。例如一辆小型车,如果整备质量每增加40公斤,那么它就要多耗1%燃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购车主要是为了家庭使用,那么选购时应首先考虑经济型轿车,因为经济型轿车车身较轻,耗油量也较小,使用成本较低。市场上排量为1.5L至1.8L 家庭用车的整备质量在1.1吨至1.3吨较合适,如果一辆家庭用车其整备质量接近2吨,那他俨然已经成了“油漏子”,失去了代步工具的价值了。 当然,汽车的整备质量也不是小就好大就不好,大也有大的好处,整备质量大的汽车车稳定性好,特别是急转弯和急刹车的时候,优势很明显。所以,我们在选购自己理想的爱车时,要综合评价汽车的性能的话,汽车的整备质量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参数。 整备质量与总质量的联系 汽车总质量(G )是指汽车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包括驾驶员)、货时的重量。 汽车总质量的确定: 对于轿车,汽车总质量= 整备质量+ 驾驶员及乘员质量+ 行李质量 对于客车,汽车总质量= 整备质量+ 驾驶员及乘员质量+ 行李质量+ 附件质量 对于货车,汽车总质量= 整备质量+ 驾驶员及助手质量+ 行李质量 汽车自重利用系数:这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对载货车而言)。它是指汽车载质量与汽车干重之比。所谓汽车干重就是指汽车无冷却液、燃油、机油、备胎及工具和附件时的空车重量。显然,在载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干重越小,则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也越高,其运输效率也越高。EQ1092F 的质量利用系数为 1.22 左右。随着汽车材料技术和制造、设计技术的发展,汽车质量利用系数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汽车的轴荷分配:指汽车的质量在前轴、后轴上所占的比例。轴荷分配的原则是依据轮胎均匀磨损和汽车主要性能的需要以及汽车的布置型式来确定的。为了使轮胎均匀磨损,一般希望满载时每个轮胎的负荷大致相等。例如,对后轴为单胎的 4 × 2 汽车,则希望前后轴的轴荷各为50% ,而后轴为双胎的汽车,则希望后轴的轴荷按1/3 和2/3 比例来分配。实际上,这些只能近似满足要求,例如,一般载货汽车,其前轴荷分配在28 ~30% 左右。 整备质量与满载质量的比较 整备质量:即整车装备质量,也称为自重。即汽车无乘员或不载货时,仅带有工具备胎,加满燃油和冷却水时的重量。自重低的车一般较省油,但高速时易发飘。 满载质量:满载质量,即满载总质量,也称总重量。即汽车满载时的重量包括:汽车自重、人、货物。如果您的汽车要拉货物,就要考虑总重量与自重的差是多少。 汽车的载质量(载客量):这是汽车的基本使用参数之一。它关系到汽车的运输效率、运输成本、

环卫车辆及设备技术参数

环卫车辆及设备技术参数 0.5吨垃圾箱技术参数及要求 技术参数: 1、与微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配套使用,并确保倾卸后,箱体内无残留垃圾,提供实物照片 2、箱体为整体式密闭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转运中不得有垃圾飞扬及污水滴漏 3、箱体内部采用防腐,详细描述防腐工艺及措施,表面光滑 4、注明箱体主要材质,采用Q235锰板,要求材料的屈服极限≥235N/㎜2; 箱体底板厚度/材质:2.0㎜/Q235 箱体边板厚度/材质:1.2㎜/Q235 箱体顶板厚度/材质: 1.2㎜/Q235 箱体前板厚度/材质:1.5㎜/Q235 箱体后门板厚度/材质: 1.5㎜/Q235 5、箱体两侧各设置2个投料口,还应分别设置投料盖,投料口的设置能最大限度满足箱体容积使用率;投料盖的开启和关闭应灵活、可靠,且露天情况下雨水不进入厢体内 6、箱体后门必须加装密封装置,并且后门密封胶条须耐油、耐腐蚀、耐老化,确保无污水泄漏;后门框和后门应

具有足够的刚度,确保正常使用中不会出现变形 7、箱体有效容积≥1.5m3 8、吊耳中心高度:≤1100mm 9、外形尺寸:≤1900×1600×1200mm 10、要求与乌鲁木齐市现有箱体必须可以互换使用 要求: 1、投标交货日期为合同签定45天内; 2、必须带样品,样品不得喷任何厂家标识,评选以实 物为准。 3吨垃圾船技术参数及要求 技术参数: A、箱体尺寸:(下底长1.7m,上口长2.51m)×1.6m×1.1m B、箱体容积≥5立方米 C、底板材质4㎜普通钢板 D、边板材质3㎜普通钢板 E、底架材质6.3cm角钢 F、箱体要求:防渗、防尘、防滑、防腐 要求: 1、投标交货日期为合同签定45天内; 2、必须带样品,样品不得喷任何厂家标识,评选以实 物为准。 三吨垃圾箱技术参数及要求

(最新经营)汽车构造主要性能参数及汽车分类

汽车构造、主要性能参数及 汽车分类 【汽车构造】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主要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利用燃料于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按工作的行程分为: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 按燃料分为:汽油机、柴油机。 按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且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于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2.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 体素是体积单位。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 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 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一般,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的数目越多,重组的效果就越好。 2.2.5算法、重建函数核与滤波函数(Algorithm, Kernel) 算法是针对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规则。算法的主要特征是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含义,所以算法规则描述的步骤必须是简单、易操作并且概念明确,而且能够由机器实施。另外,算法只能执行限定数量的步骤。重建函数核或称重建滤波器、滤波函数。CT的扫描通常需包含一些必要的参数,有的参数可由操作人员选择,有的则不能。重建函数核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算法函数,并决定和影响了图像的分辨力、噪声等等。·在CT临床检查中,可供CT图像处理选择的滤波函数一般可有高分辨力、标准和软组织三种模式,有的CT机除这三种模式外,还外加超高分辨力和精细模式等。·高分辨力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边缘、轮廓的函数,它能提高分辨力,但同时图像的噪声也相应增加。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采用软组织模式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噪声减少,密度分辨力提高。而标准模式则是没有任何强化和柔和作用的一种运算处理方法。

车辆技术参数

车辆技术参数 名称技术参数及规格数量 火场调查车底 盘 底盘:国产合资品牌 1、外形尺寸:长4800-5000(mm)宽1990-2000(mm)高 2、2400-2500(mm) 3、总质量: 3700-3800(kg) 4、轴距: 2700-2900(mm) 5、车速:不低于120(Km/h) 6、发动机功率:不低于95KW 7、排量:2700-2800(ml) 8、燃料种类:柴油(国四排放) 9、接近角/离去角:21/14.5 9、前悬/后悬:960/1090(mm) 1 辆 上 装 一、火灾调查车功能要求: 火灾调查装备车建成后,需具有先进的保障能力,满足以下场合: 1、应急救援现场通信系统,可加入目前已经建立好的网络; 2、配备高倍光学变焦镜头,可拾取现场图像,图像清晰,稳定; 3、配备4G无线路由器,可现场无线上网; 4、配备车顶照明系统,可在自然光照强度不足时开启,总高度>4m,增加 指挥车可使用时间及适应性; 5、调查车可搭载火灾调查取证工作相关仪器、工具。 二、车内布局要求: 1、驾驶区保持原车不变,在驾驶台上方便驾驶员操作的地方,安装倒车 监视和警报器。 2、为了改善后操作人员工作环境,需在后舱加装一车载空调机。 3、在驾驶员背后设置一电视墙,其上安装一32寸电视、摄像机、若干电 源插座,墙为钢骨架、木工板、表面软包处理,颜色与原车内饰相近。 4、靠电视墙左前部布置两组柜,柜上表面设置为操作台面,柜内安装部 分电器设备,靠机柜右边设置一器材柜,用于安装火灾调查相关设备。 5、在机柜后面安装两单人座椅,座椅可旋转、前后滑动、靠背微调。 6、在车尾布置装备柜,柜内设置安装存放各种火灾调查装备,柜内可根 据实际上装设备进行分格安装固定,柜后安装一线缆盘、灭火器等其他相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1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超级电容管理系统 产品功能:总电流采样、总电压采样、模组电压采样、模组温度采样、报警信号开关输入、烟雾信号输入、绝缘检测、CAN输出、开关量输出。 其它要求:CAN通讯功能(参见附件一) 2 产品执行标准:

3 性能要求 3.1 功率 ●额定:功耗≤10W 3.2 控制电压范围 ●控制电压范围:9~36VDC ●具有输入反接、过流保护功能 3.3 绝缘电阻测量 ●绝缘电阻测量量程:0kΩ~50MΩ ●测量内阻 2MΩ 3.4 防反插功能 高压与低压插头插反时,超级电容管理系统不工作,不能损坏。 3.5 使用环境 ●工作温度:-25℃~85℃ ●存储温度:-25℃~85℃

●相对湿度:≤95% ●安装位置:电动汽车电气仓体或盒体 3.6 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IP54。 3.7 振动 满足QC/T 413-2002 第3.12条—产品耐振动性能中的要求。 在如下条件下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无松动现象。 ●频率10-50Hz:振幅2.5mm,扫频频率1oct/min,空间X、Y、Z 3个方向各试验8h。 ●频率25-500Hz:加速度30m/s2;扫频频率1oct/min,空间X、Y、Z 3个方向各试验8h。 注1:振幅和加速度适用于“Z”方向,对于“X”和“Y”方向其振幅和加速度可以除以2。 注2:振动试验时的“Z”方向规定为:与汽车的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 3.8 盐雾要求 盐雾试验按照GB/T 2423.17-2008的规定进行,产品在试验箱内应处于正常安装状态。试验时间16h。试验结束后,产品静止恢复(1-2)h后,通电后应能正常工作,不考核外观。 3.9 使用寿命 产品的使用寿命应大于8年。 4 接口要求

(完整版)汽车主要技术参数概念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概念 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几项: (1)自重(千克):也称整车装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冷却液、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载重量:也称最大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客车以座位计,货车以吨位计。 (3)车长L(毫米):汽车纵向两边缘极端点间的距离。长度大稳定性好,灵活机动性差,长度小空间也小,但经济方便。 (4)车宽B(毫米):倒车镜除外的车身横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宽度大稳定性好,空间大;但驻车面积大,不适宜在狭窄道路上行驶。 (5)车高H(毫米):汽车没有装载时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高度大空间大,惯性大,风阻系数也大,在转弯多和风多地区不宜。 (6)轴距(毫米):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间的距离,轴距长空间容易布置,气派,稳定性较好。但通过能力不适宜在有沟坎的道路上行驶。轴距短空间就小,高速行驶稳定性差。但灵活方便,通过能力好,适合在道路条件较差的山区、村镇和交通拥挤及停车面积狭小的城市使用。 (7)轮距(毫米):同一轿车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宽则稳,但占地多;窄则不稳,但占地少,灵活。 (8)前悬(毫米):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9)后悬(毫米):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0)最小离地间隙(毫米):指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与通过能力有关。间隙大,通过能力就好,但离心力增大,影响稳定性;间隙小,汽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易“托底”,而损伤机件。 (11)接近角(°):汽车前端下沿最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 (12)离去角(°):汽车后端下沿最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 (13)转弯半径(毫米):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汽车转向时,当方向盘打到最大极限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轨迹圆半径。转弯半径越小越灵活方便。 (14)最高车速(千米/时):汽车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高速度。速度越高经济性越差,没有特殊需要能达到150千米/时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15)最大爬坡度(%):指汽车满载时在最大牵引力的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坡度。坡度一船用道路高度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来表示,如在100米的水平距离内路面升高20米,就用20%表示,以此类推。此值于发动机的动力性有关。 (16)平均燃料消耗量(升/百千米):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千米平均燃料消耗量。此值越小越好。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 体素是体积单位。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 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 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一般,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的数目越多,重组的效果就越好。

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

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 第一部分汽车和挂车产品 一、《公告》技术参数 序号项目序号项目 1 产品商标23 前轮距(mm) 2 产品型号24 后轮距(mm) 3 产品名称25 总质量(kg) 4 企业名称26 轴荷(kg) 5 是否基础车型27 额定载质量(kg) 6 底盘型号28 整备质量(kg) 7 底盘ID号29 准拖挂车总质量(kg) 8 底盘生产企业名称30 质量利用系数 9 底盘名称31 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kg) 10 底盘商标32 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人) 11 底盘类别33 驾驶室准乘人数(人) 12 外形尺寸(长×宽×高)(mm)34 接近角/离去角(o) 13 燃料种类35 前悬/后悬(mm) 14 排放依据标准36 最高车速(km/h) 15 排放水平37 发动机型号 16 转向形式38 发动机生产企业 17 货厢栏板内尺寸(长×宽×高)(mm)39 发动机排量(ml) 18 轴数40 发动机额定功率(kW) 19 轴距(mm)41 油耗(l/100km) 20 钢板弹簧片数(前/后)42 车辆识别代号(VIN) 21 轮胎规格43 其它 22 轮胎数 序号项目序号项目 1 整车生产地址1 2 “R”点坐标 2 底盘生产地址1 3 整车供电电压 3 车辆类型1 4 车门数量 4 车身或驾驶室型式、型号与生产企业1 5 车身本体材料 5 最小离地间隙1 6 运送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品名 6 最小转弯直径1 7 专用装置名称、型号、生产企业等 7 带双车轮的车轴数与位置18 悬架型式(前/后) 8 转向轴数量、位置19 行驶记录仪型号与生产企业 9 转向轴满载轴荷20 整备质量状态下,各轴质量分配 10 驱动型式、驱动轴数量与位置21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1 发动机布置型式与位置

车牌识别产品技术参数

车牌识别产品技术参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迅泊车牌识别系统产品参数介绍 一、车牌识别仪 显示屏为选配 1、概述: 2、◆?支持牌照类型:普通蓝牌、黑牌、黄牌、双层黄牌、警车车牌、新式武警车 牌、新式军牌、使馆车牌、港澳进出大陆车牌 3、◆?适应车速:0-150公里/小时 4、◆?识别特征:号码、颜色、类型、宽度 5、◆?输出结果:车辆特征图像、车牌图像、牌照号码、颜色、类型、通过时间 6、2、成像 7、◆?高清,MJpeg输出;支持输出JPEG格式抓图

8、◆?支持线圈、视频、485、网络等触发方式 9、◆?支持智能自动、手动调节白平衡 10、◆?手动调光,基于图像的灯光控制 11、◆?基于车牌亮度的曝光控制 12、3、其他多样化功能: 13、◆?支持连续视频采集与抓拍同时具备的工作模式,并且两种模式的成像参数独 立控制 14、◆?支持OSD信息叠加 15、◆?具有即时上报工作状态功能,包括:工作状态、客户端连接状态等 16、◆?支持网络自动连接、即插即用 17、技术参数: 18、号牌识别率:白天≥%;夜间≥% 19、号牌检出率:白天≥%;夜间≥% 20、适应车速:0-150公里/小时 21、输出信息:车辆特征图像、车牌图像,牌照号码、颜色、类型、通过时间 22、数据接口方式:10/100M?以太网TCP/IP

23、图像传感器:1/3" 24、CMOS 25、有效像素:200万 26、最低照度:Lux(标准) 27、信噪比:>50db 28、电子快门:1/1至1/10000秒,22档 29、最佳拍摄范围:3-10米 30、光源发光频率:50Hz 31、防护等级:IP66 32、工作温度:-25℃~70℃ 33、工作湿度:≤?90% 34、电源电压:直流7-24V,纹波<200mV 35、外形尺寸:452×145×133mm 36、重量:2Kg 37、整机功耗:7W

产品技术参数及性能

产品技术参数及性能 (1)垃圾收集容器材料、性能要求: 1.箱体及箱盖采用100%高密度聚乙烯新料; 2.纯橡胶轮; 3.电镀锌钢轮轴; 240L塑料垃圾桶 3)防腐处理方案 塑料桶防腐处理方案 第一.通过技术处理方案 1. 我们采用桶体与盖使用100%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次注模成型,这样保障了材料的均匀密度性,能增加对酸\碱等抗腐性. 2. 所选用的原料熔化温度不低于120摄氏度,自燃温度不低于350摄氏度和软化温度不低于110摄氏度,在高温做业中仍然能保持与酸\碱不产生化学反应。 3. 在塑料桶壁厚至少加工到6毫米以上,这样同时增长了桶防腐的时间性. 4. 塑料表面进行电镀制作,适用于在一塑料元件的表面形成一多重金属层,首先形成一导电介质于塑料元件的表面,接着以无电解电镀的方式,形成至少一化学金属层(如化学铜层及化学镍层)于塑料元件的表面,然后调整塑料元件的表面的材料特性,接着以电解电镀的方式,形成至少一电镀金属层(如电镀铜层、电镀镍层及电镀铬层)于化学金属层的表面。因此,此塑料表面电镀制作工艺除可达到局部电镀的目的之外,其电镀金属层更具有高结构强度及高导电度,同时可使塑料元件能保留其材质的原有特性,达到一定的抗腐性。 第二.通过人为处理方式 1. 在桶体上印刷醒目标签,来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来做到防腐性. 2. 通过环卫工人来增强人民的爱护工共设施意识. 3. 可以垃圾桶存放点树立标志,来提高意识 1. 耐腐蚀性:塑料垃圾桶注入抗热,防冻及防腐蚀材料遇酸、碱等化学品腐蚀后仍能正常使用。 详细说明:塑料桶在测试它的防腐蚀性时把桶放在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例如:Valentine-w 或Manrope,再把腐蚀性化学品温度保持在75摄氏度并浸没48小时后,桶体不应有任何破裂、起泡或变形发生。 2.抗老化性: ⑴材料抗老化轻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老化时间(h)人工老化后冲击强度变化率 6000 ≤40% ⑵注入高质量防紫外线原料,颜色色素5%,保证8年(室外)不褪色。 3.硬度测试指标:≥65。 4. 抗冷热性:工作温度:-30℃~50℃。破坏性试验:-30℃~110℃(软化温度)。 详细说明: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计算机断层成像(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 体素是体积单位。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 体积单位。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 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 CT图像最小的单位。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 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 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 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 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 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 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 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 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 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 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 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 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 小和数目。一般,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的数目越多,重组的效果就越好。 2.2.5算法、重建函数核与滤波函数(Algorithm, Kernel) 算法是针对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规则。算法的主要特征是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含义,所以算 法规则描述的步骤必须是简单、易操作并且概念明确,而且能够由机器实施。另外,算法只 能执行限定数量的步骤。重建函数核或称重建滤波器、滤波函数。CT的扫描通常需包含一 些必要的参数,有的参数可由操作人员选择,有的则不能。重建函数核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它是一种算法函数,并决定和影响了图像的分辨力、噪声等 等。 ·在CT临床检查中,可供 CT图像处理选择的滤波函数一般可有高分辨力、标准和软组织三种模式,有的CT机除这 三种模式外,还外加超高分辨力和精细模式等。 ·高分辨力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边缘、轮 廓的函数,它能提高分辨力,但同时图像的噪声也相应增加。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柔和 的函数,采用软组织模式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噪声减少,密度分辨力提高。而标准 模式则是没有任何强化和柔和作用的一种运算处理方法。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技术参数的基本概念

CT技术参数的基本概念(“层”与“排”的区分) 全网发布:2009-08-06 01:20 发表者:田新良(访问人次:6637) “排”是指CT扫描机探测器的阵列数,一般排数越多,探测器宽度越宽,一次扫描完成的宽度越大。有人将多“排”CT称为多“层”CT(multi slice CT,MSCT),在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含义相同,即有多少“排”探测器,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多少“层”图像的采集。但是,如果每排探测器一次采集重建出2层图像,例如,西门子64层CT,实际探测器是32排,每排出2幅图像,因此一次采集可以形成64层图像。CT技术的不断发展,使MDCT在心脏检查方面,无论在扫描时间上,还是在冠状动脉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上都有明显提高,如:64排CT较以往16排CT扫描速度加快,由0.42~0.50 s/周提高到0.33 s/周,一次心脏 扫描仅需8~10 s 简单说,主要就是探测器数量的不同,128排ct的有128个探测器,曝光一次可以生成128幅图像,64排就只有64个探测器,曝光一次有64幅图像。但图像不是排数越多越清晰。排数越多,检查时间就越短。越有利于运动部位的检查,如心脏。但是对于其他部位来说,检查结果差别不大,都能满足诊断需要。多排ct的研发(经历了2排 4排 16排 32排 64排 128排 256排也有样品了)主要就是解决心脏血管检查的,因为心脏是不能停止运动的。检查越快,运动引起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心脏检查肯定是128排要好于64排。 “层”(slice)和“排”(detector -row)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是指C T探测器在Z轴方向的物理排列数目,即有多少排探测器,是CT的硬件结构性参数;而“层”是指CT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DAS)同步获得图像的能力,即同步采集图像的DAS通道数目或机架旋转时同步采集的图像层 数,是CT的功能性参数。 1998年全球主要的CT供应商相继推出了4层螺旋CT,它们均有4个数据采集通道,可同步采集4层图像。然而不同的厂家采用了不同的探测器设计理念,它们的探测器排列方式有非等宽型(Siemens和Philips),等宽型(GE)和混合等宽型(Toshiba)三种,分别有8排,16排和34排探测器;2001年面世的16层螺旋CT有16个数据采集通道,可同步采集16层图像,各厂家都采用混合等宽型探测器阵列设计, Siemens、Philips和GE的探测器有24排,Toshiba的探测器有40排;2004年推出的64层螺旋CT有两种:GE、Philips和Toshiba为等宽型探测器阵列设计,64排探测器经64个数据采集通道同步采集64层图像。Siem ens采用混合等宽型探测器阵列设计,共40排探测器,螺旋扫描时采用球管双焦点技术和Z轴双倍采样技术,64个DAS以每半个探测器宽度快速交替读取投射到中心32排探测器上的两组角度不同的投影,相当于两个32层CT在同时扫描,机架旋转一周可采集到64层图像。GE公司的4层CT(Lightspeed Plus)和8层CT(Lightspeed Ultra)采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探测器(1.25mm*16排),只是DAS通道数目不同。Siemens的双源CT采用双64层CT,其探测器的排列方式与64层CT完全相同,只是扫描视野的大小不同。Philips最新推出的iCT也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