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

(根据张敏灵老师的英文PPT)—————————————————————————第一章

软件系统的特点:

1.复杂的创造

很多功能

实现许多不同的(往往又是矛盾的)目标

包含许多组成部分

不同的参与者

开发流程和软件生命周期经常持续很多年

2.容易发生变化

客户或终端用户需求变化

发现错误

开发者有了很好的理解

新技术出现,员工变迁

软件工程的定义:

1.建模

软件工程师通过建模解决复杂性问题

模型:系统的抽象体现,使我们可以回答系统的问题并直观理解系统

2.问题求解

在有限的预算和时间下,模型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OOSE: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需求获取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对象设计

实现

测试

3.知识获取

软件工程师收集数据,组织成信息,形成知识

非线性过程

4.原理驱动

软件工程师需要了解作出决定的环境条件和做出这些决定的基本原理用来应对变化

SE概念:

技术、方法和工具的集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预算以及变化出现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参与者和身份

系统和模型

生产产品(内部产品+交付产品)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符号,方法,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的集合,解决一类问题或说明如何以及何时每个方法需要被用到

本书用到的方法论:

1.需求获取和分析

2.系统设计和对象设计

3.变化相关的活动

4.配置管理

SE不仅是有关开发,也关于管理

开发活动: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实现测试

管理活动:交流,原理管理,软件配置管理,项目管理,软件生命周期

第二章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面向对象软件建模中出现的标准

创始人:

OMT (James Rumbaugh)

OOSE (Ivar Jacobson)

Booch (Grady Booch)

用途广泛:

功能模型:用例图(用户角度)

对象模型:类图(对象、属性、联系、操作角度)

需求分析—>分析对象模型—>应用概念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模型—>系统接口描述

对象设计—>对象设计模型—>解决方案对象的详细描述

动态模型:交互图—>在一系列对象之间进行一系列消息交换来描述行为状态机图—>针对某一个对象的状态转换

活动图—>针对控制和数据流描述行为

用例图:

描述系统功能,在需求获取和分析时使用,从外部角度来关注系统行为

用例:描述系统提供的功能,产生用户可见的结果

参与者:任何与系统交互的人(用户,另一个系统,系统的物理环境)

参与者在系统边界外,用例在系统边界内

(乃们一定要记住用例名是写在这个椭圆下面的啊T T 学长考试的时候全写在里面了!)

类图:

描述系统的结构

类:描述具有相同结构和行为的对象集的抽象

对象:在系统执行过程中被创建、修改和销毁的类的实体

有状态(包括属性值和与其他对象的联系)

类图的成分:类,对象,属性,操作,联系

交互图:

在用例中涉及的对象(参与对象),表现的就是这些对象之间发生的交互

状态机图:转换包括对象未来可以转向的状态和转变条件

活动图:

活动:代表一系列操作执行的建模元素

针对活动来描述系统行为

其他活动的结束、对象的可用和外部的活动都可以出发活动的执行

与流程图相似:控制流(操作发生的顺序),数据流(操作中对象的交互)

用例图:

《extend》代表异常或很少调用的用例,箭头指向被扩展的用例

《include》代表被分离出来的用例,箭头指向使用的用例

《inheritance》代表一个用例可以通过添加细节特化另一个更一般的用例,箭头指向那个一般的用例

用例描述:

1.用例名称

2.参与者

3.事件流

4.进入条件

5.退出条件

6.特殊需求

类图:

表现系统的结构

需求获取分析中对应用域概念建模

在系统设计中对子系统建模

在对象设计中说明类的详细行为和属性

类:代表一种概念,封装属性和操作,每个属性有一个类型,每个操作有一个签名,只有类名是强制的信息

实例/对象:实例代表一种现象,实例名有下划线,名字可以只包括类名

关系也可以通过属性来刻画

关系类可以用自己的操作和属性,用虚线连在关系线上

聚集:

共享聚集:表示一种“属于”继承,空心菱形

组合聚集:更强形式的聚集,生命周期必须一致,实心菱形限制(qualification):减少关系的复杂性

继承:“是一种”的继承,通过分类简化分析模型,子类继承父类的操作和属性包:可以用UML包机制来组织子系统

对象模型建立步骤:

1.找到新的类

2.定义名字、属性、方法

3.找到类之间的关系

4.标注一般的关系(has\owns,etc.)

5.决定关系之间的多重性

6.重审关系

7.找到分类(使用继承)

8.简化、重组

顺序图:

在分析中,优化用例描述,找到更多的对象(参与对象)

在系统设计中,优化系统接口

消息—>参与对象,消息是参与对象中的方法

水平虚线箭头代表数据流

在消息前有个*代表迭代重复发送消息,在消息前有个[布尔表达式]代表一种发送消息的条件

消息指向一个对象的激活(就是对象下面的长方形)则代表创建(creation),在最后的激活上有个代表销毁,销毁可以代表一个对象有用的生命的结束

状态机图:

状态:满足一个对象(或系统)某种属性的一种情形

转换:被事件、条件或时间触发的状态转变

Action动作:不可被打断的,有转换action,内部转换action,

entry/action,exit/action

Activity活动:在状态内部的可能是长时间的活动,当退出转换被调用的时候activity会被打断,用do做标签

嵌套状态机:内部转换来减少复杂度

活动图:

是状态图的特殊形式

活动图中的状态是活动(“功能”)

活动结束自动跳转,不需要驱动

活动图对于描述系统的工作流程非常有用

活动允许对“决定”(一个菱形)和“并发性”(竖线,包括把控制流分成几个线程和同步多个活动)进行建模

活动还可以被分成若干个泳道,代表这些活动是被哪个对象或子系统实现的

第三章

角色:

定义了责任(要去做什么)

责任被指定到角色身上,角色被指定到人身上

任务:

描述了被管理人员追踪的最小数量级的工作,包括:

1.角色

2.工作产品

3.开始时间

4.计划工期

5.需要资源

工作产品:

可见的任务产出,交付到用户手中的叫作交付产品

活动:

一系列相关的任务

可能会以不同的名字再次被包含到更高级的活动当中

允许关注分离

在活动中存在优先关系

计划内沟通:

问题陈述,客户评审,项目浏览,同行评审,现状浏览,集思广益,发布,事后浏览……

计划外沟通:

需求的澄清,需求的变化,问题求解

同步沟通机制:

面对面交谈,问题和正式会面,会议,同步群件

异步沟通机制:

电子邮件,新闻组,万维网,Lotus公司的Notes

(其他重点可以看书,还是多看看中文比较好,毕竟试卷是中文....)

第四章

软件生命周期:

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细节设计,实现,测试

需求说明用自然语言,分析模型用UML

功能需求:描述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与实现无关

非功能需求:不与功能行为直接相关的方面

1.可用性:必须是可测量的(网购需要的步数)

2.鲁棒性(健壮性):错误的输入,外界环境的改变…

3.有效性: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比例(不要总是down机)

4.性能

5.可支持性

限制(伪需求Pseudo requirements):由客户或环境提出

需求确认:

1.正确性:是否代表了客户的本意

2.完整性:系统能应用的场景是否全面

3.相容性:没有相互矛盾的需求

4.明确性:需求只能有一种解释方式

5.可实现性:需求能够被实现和交付

6.可追踪性:每个系统行为都可以追踪到一系列的功能需求

需求获取的不同方式:

1.绿地工程:需求从用户和客户处抽取

2.再工程:新需求从现存系统中抽取

3.界面工程:需求从技术使能者或新的市场需求抽取

场景:一种陈述性描述,所描述的是,在人们使用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的时候他们所做的和所经历的。(这是根据老师PPT上的原句翻译的,个人认为书上99面的翻译是错的。

原句是:”A narrative description of what people do and experience as they try to make use of compute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As-is 场景:描述了当前情况,常用于再工程项目,通过观察用户并将他们的活动描述成场景,一次来理解当前系统

Visionary空场景:描述了未来的系统,常用于绿地工程和再工程项目。开发者和用户两个方面。

关于用例的在前面已经有了,再稍作补充:

用例是场景的抽象提取

用例可以被多个对象使用

分析的关键:从用例出发,找到参与对象

第五章

对象建模的步骤:

1.类定义

2.寻找属性

3.寻找方法

4.寻找类之间的关系

实体对象:代表被系统追踪的持久性信息(应用域对象,也被称作“业务对象”)边界对象:代表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

控制对象:代表系统所执行的控制任务

不同的对象类型让我们更好的应对变化

对象类型起源于Smalltalk(Alan Kay):

Model, View, Controller (MVC)

Model <-> Entity Object

View <-> Boundary Object

Controller <-> Control Object

版型机制,模板机制(stereotype mechanism):

在UML中可以引入新的建模元素类型《String》Name

还可以用图标(icons)和图形符号来定义模板

在用例中寻找参与对象:

1.选中一个用例,观察事件流

2.做语法分析(Abbott’s Technique),名词就是对象或类的候选项,动词就是操作的候选项

3.定义不同对象的类型

注意:这只是在用例中寻找对象,如果是整个对象定义过程,则是如下:

1.从用户和应用域专家处获得一系列场景

2.从场景中抽取出用例

3.再进行上面“用例中寻找参与对象”的过程,同时还要进行的是组建UML类图

组建类图的过程:

1.类定义(语法分析,领域专家)

2.属性和操作的定义(有时在类之前就被发现)

3.类关系的定义

4.多重性的定义

5.任务的定义

6.继承的定义

动态图为对象模型发现和补充操作

顺序图:

布局:第一列——初始化用例的参与者

第二列——边界对象

第三列:管理剩余用例的操作对象

创建:边界对象在用力初始化的时候被创建,控制对象由边界对象创建

访问:实体对象被控制对象和边界对象访问,实体对象决不能调用边界对象和控制对象

构建顺序图中,可能会有新出现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被认为是接受这个事件的类的一个public权限的操作

集中控制式结构,操作可以交换顺序,有新需求时可以插入新操作

非集中式控制结构,操作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和顺序性

UML状态图符号(Notation)

事件是斜体,条件用[]括起,动作和活动之前都要加/

Notation是根据Harel的工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超状态:

其中有很多嵌套子状态

从其他状态进入超状态是进入的第一个子状态

从超状态的任意一个子状态都可以离开

两种类型的并发性:

系统并发性:

对象并发性:

导航路线:

状态图可以被用作用户接口的设计

状态:界面名称

活动/动作:在界面名下面,前面有个“·”,一般只有退出动作会写出来状态转换:退出动作的结果(点击按钮、选择菜单、光标移动)

Model verification检验模型之间转换

model validation把模型结合实际进行比较(更高一层),正确性、完整性、

一致性、无歧义性、可实现性

对象模型占主要:系统有很多类,这些类的状态无关紧要,但是类之间的关系很复杂

动态模型占主要:模型有很多事件:输入、输出、异常、错误等

功能模型占主要:模型执行复杂的转换(计算包含许多步)

RAD (Requirement Analysis Document)

第六章

“There are two ways of constructing a software design: One way is to make it so simple that there are obviously no deficiencies, and the other way is to make it so complicated that there are no obvious deficiencies.”- C.A.R. Hoare

设计目标是对不同利益关注者的权衡

子系统:

在UML中以包的形式出现

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和类是子系统的“种子”

服务:

功能模型中的用例是服务的“种子”

服务在系统设计中被定义

子系统接口:

是服务的优化,需要被很好的设计并很小

子系统接口在对象设计中被定义

Application programmer’s interface (API) :

APIs 在实现中定义

层次:

一个子系统向另一个子系统提供服务

某个层次只依赖于它下层的服务,并且对它的上层一无所知

UML中,Depend on 用实线,calls用虚线

划分:

一个层次可以水平的被分为独立的子系统,即划分

同一层的划分之间可以互相提供服务

划分是低耦合的子系统

P2P关系

虚拟机:

上下层之间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关系(关于子系统)

封闭架构(模糊):上层只能向其下一层调用操作

可维护性,灵活性

开放结构(透明):每个虚拟机可以向任何一个下层的虚拟机调用操作

运行效率

一致性:测量一个子系统中各个类之间的依赖程度(高)

耦合性:测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依赖程度(低)

体系结构风格:子系统分解的模式

客户端/服务器:

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向称谓客户端的子系统实例提供服务

客户端知道服务器端的接口

服务器端不知道客户端的接口

常用于数据库

缺点:不能满足P2P的要求

P2P:

ISO =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OSI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仓库(repository):

子系统访问和修改单一的数据结构

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子系统之间交互需要通过仓库完成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软件工程概述 1.软件特点 软件: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资料,以及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成分,具有无形性。其主要内容包括:程序、配置文件、系统 文档、用户文档等。 2.软件分类 (1)按功能划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2)按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 (3)按规模划分:微型软件、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软件。 (4)按服务对象划分:通用软件、定制软件。 3.软件发展阶段 (1)程序设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 (2)程序系统时代(20世纪60年代)。 (3)软件工程时代(20世纪70年代起)。 4.软件危机 (1)危机现象:软件开发成本与进度估计不准确,软件产品与用户要求不一致,软件产品质量可靠性差,软件文档不完整不一致,软件产品可维护性差,软件生产率低。 (2)危机原因:软件的不可见性,系统规模庞大,生产工程化程度低,对用户需求关心不 够,对维护不够重视,开发工具自动化程度低。 5.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须的相关文件资料。 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涉及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能够为经济、高效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1)工程方法:结构化方法、JSD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2)软件工具:具有自动化特征的软件开发集成支撑环境。 (3)工程过程:在软件工具支持下的一系列工程活动,基本活动是软件定义、软件开发、 软件验证、软件维护。 (4)工程管理:项目规划,项目资源调配,软件产品控制。 (5)工程原则:分阶段生命周期计划,阶段评审制度,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 成果能清楚地审查,开发队伍精练,不断改进工程实践。 (6)工程目标:开发成本较低,软件功能能满足用户需求,软件性能较好,软件可靠性高, 软件易于使用、维护与移植,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并及时交付使用。 (7)工程文化:包括工程价值、工程思想和工程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软件测试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完美版)

软件测试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的兼容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

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发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设计测试用例也要以熟悉软件的业务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测试。 另外就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纠正了几点误区: 1. 有位大师曾说过:“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来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由此我自认为测试就是为了找到bug,然而一个学期的测试学习经验告诉我这是错误的,如果只是为了找到BUG,那么BUG会成天缠着你。

软件工程重点整理

软件工程重点 (吐血整理——林新发) 红色的是重点中的重点 前面数字是课本页码 第一章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3软件的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有形的系统元件,其开发成本和进度难以准确地估算 (2)软件是被开发的或被设计的,它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一旦开发成功,只需复制即可,但其维护的工作量大 (3)软件的使用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和老化问题 4软件的分类 (1)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 (2)支持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软件开发环境等)、 (3)应用软件(如实时软件、嵌入式软件、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事务处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等) 6软件工程定义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制作软件的工程 7生存周期 软件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这个过程即为计算机软件的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活动: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 12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了解一下) 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18瀑布模型(重) 系统工程、需求分析与规约、设计与规约、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运行与维护 第二章系统工程 41系统工程的任务 (1)识别用户的要求,确定待开发软件的总体要求和范围,

(2)系统建模和模拟 (3)进行成本估算,做出进度安排 (4)进行可行性分析,即从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分析待开发的软件是否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若干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中作出选择。 (5)生成系统规格说明书 42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成本、效益、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纯收入) (2)技术可行性(风险分析、资源分析、技术分析) (3)法律可行性 第三章需求工程 48软件需求 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 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或人的需求、环境需求、界面需求、文档需求、数据需求、资源使用需求、安全保密要求、可靠性需求、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其他非功能需求 50需求获取方法与策略(重) 建立顺畅的通信途径、访谈与调查、观察用户操作流程、组成联合小组、用况 51 图3.2 53 创建用况模型的主要步骤 (1)确定谁会直接使用该系统,即参与者(Actor) (2)选取其中一个参与者 (3)定义该参与者希望系统做什么,参与者希望系统作的每件事将成为一个用况 (4)对每件事来说,何时参与者会使用系统,通常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用况的基本过程 (5)描述该用况的基本过程 54需求分析原则(重) 1.必须能够表示和理解问题的信息域 2.必须能够定义软件将完成的功能 3.必须能够表示软件的行为(作为外部事件的结果) 4.必须划分描述数据、功能和行为的模型,从而可以分层次地揭示细节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学期就快要结束了,到了最后一周居然还有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还要考试真的有点忙啊,不管怎样还是好好干吧,把对工程的理论研究、学习成果用于实践也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和提升工程能力的有效手段嘛。 工作内容安排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拿到题目,听取老师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要完成的工作、预期要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讨论和确定选题。这真正的课程设计才算开始了,经过组长,组员的反复研究、论证后一致决定选择:实习题目4:开发一个基于Web的BBS系统,包含一般BBS所具有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管理、发贴功能、贴子管理、主题词查询、用户信息修改和查询等。 这个题目对于现代化的网络交流来说发展的成熟而且符合当代互联网大众的网络需求,符合现代网络对信息分享讨论的爱好,我们一致预测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将会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交流介质。 确定选题后我们开始软件开发的第一步,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内容,分块分工完成模块,我分到的主要部分就是分析论坛里面的帖子内容,用户的爱好,然后解决用户的索引需求,把用户的索引需求智能的、友好的呈现给用户,把这部分的代码编写,测试,把用户界面做好就是我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内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把我的这部分内容做好,做得完美,我的好好的分析一下,对全组对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认真分析了本部分的内容和本部分要实现的功能,对本部分实现的主要思想理清,认真设计界面,还有对队员们的模块能有效的结合起来,让他们的模块也能有效的供我使用,做好我的接口也方便其他模块与此的衔接。 问题与解决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遇到了好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第一次接触HTML网页开发,第一次邂逅JSP web应用程序开发,第一次有了原来开发应用程序是需要数据库的,对于这些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了解HTML的基本语法,需要学习JSP web 应用程序web app的开发方法,需要实践配置数据库TOMCAT、SQL sever,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需要从头来,对于这些方面我就像一张崭新的白纸,怎么能在短短的四五天时间内将这张白纸绘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呢,这是我们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没有找借口,我们没有懒惰,我们更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到图书馆“大采购”求资料,找到想要的,真想把图书馆搬到课程设计实验室。接下来就是根据我们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内容分模块编写网页源代码,修复bug,测试代码,连接数据库这样我们的全新的基于web的BBS论坛就成功上线了。

【软件测试学习心得】

【软件测试学习心得】 第一篇: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09301028 张如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

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 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 的兼容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发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qq群论坛里使我对测试方法和设计分析有了大致的接触和深入了解。收印象深刻的有一下几点。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简要知识点) 一、. 软件过程五个模型对比(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增量、螺旋、喷泉模型) 二、可行性研究: 1、任务: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四个方面:技术、经济、操作可行性、法律 3、数据流图四种成分:1、源点/终点2、处理3、数据存储 4、数据流 三、需求分析: 1、任务: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清晰、具体的要求。 2、结构化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3、实体联系图:1、数据对象2、属性3、联系(1:1、1:N、M:N) 四、总体设计: 1.任务:回答“概括的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也就是说应该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结构。 2.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具体实施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 3.模块独立:内聚和耦合 4. 耦合表示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的互连程度,应尽量选用松散耦合的系统

5. 内聚(Cohesion): 一个模块内各元素结合的紧密程度 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变换流和事务流 五、详细设计: 1.任务:确定应该怎样具体的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2.过程设计的工具(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 七、测试: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每个程序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所以可以对该模块进行单独的测试。由于每个模块都有清晰定义的功能,所以通常比较容易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案,以检验每个模块的正确性。 2、集成测试: 在单元测试完成后,要考虑将模块集成为系统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问题,所以在单元测试结束之后还要进行集成测试。这个步骤着重测试模块间的接口,子功能的组合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的功能,全程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等。 3、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基本路经测试)

软件工程学习心得作业

软件工程作业

软件工程心得体会 通过这半学期我对软件工程的学习,老师在课堂上从软件工程的基础到用户的需求分析,最后到黑盒白盒测试通过自身做过的一些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解了软件工程这门本身枯燥乏味的课程,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通过让我们自己去做一些需求分析,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对我们悉心的知道,在课外还让我们多看一些有关软件工程方面最前沿的理论,通过这段时间我读了《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件工程案例》这两本书,通过自己的读书学习,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软件对于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个软件的维护也十分重要,下面我就讲一些关于软件维护的知识。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花费的精力和费用最多的一个阶段。由于操作系统软件和基础软件版本升级或应用管理系统软件的不断开发、完善,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但当运行环境改变或者系统功能、性能需求发生变化,使原软件不能通过维护的手段满足用户需求时,则需要进行软件更新。 1.软件维护的类型: 软件的开发过程对软件的维护有较大的影响。若不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则软件只有程序而无文档,维护工作非常困难,这是一种非结构化的维护。若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则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容易进行维护工这是一种结构化的维护。非结构化维护活动只能从阅读、理解和分析源程序开始,这样做难以弄清系统功能、软件结构、数据结构等问题,常常造成误解。同时由于没有测试文档,也不可能进行回归测试很难保证程序的正确性。这种软件维护

方法仅在软件工程时代之前采用。在进行结构化维护活动时,需从评价需求说明开始,弄清楚软件功能、性能上的改变;对设计说明文档进行评价,并进行修改和复查;根据设计的修改,进行程序的变动;根据测试文档中的测试用例进行回归测试;最后,把修改后的软件再次交付使用。这对于减少精力、减少花费和提高软件维护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2.软件维护的困难: 软件维护的困难主要是由于软件需求分析和开发方法的缺陷造成的。软件生存周期中的开发阶段没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就会引起软件运行时的维护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读懂别人的程序是困难的。 (2)文档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表现在各种文档之间的不一致以及文档与程序之的不一致。 (3)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在人员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4)软件维护不是一项吸引人的工作。 3. 软件维护的费用: 软件维护的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是不断增加的,它在1970 年占35%~40%,1980 年上升到40%~60%,1990 年上升到70%~80%。软件维护费用不断上升,这只是软件维护有形的代价,另外还有无形的代价,即要占用更多的资源。由于大量软件的维护活动要使用较多的硬件、软件和软件人员等资源,这样一来,投入新的软件开发的资源就因不足而受到影响。由于维护时的改动,在软件中引入了潜在的故障,从而降低了软件的质量。 4.软件维护的分类

软件测试期末复习总结

1.1 软件质量至关重要 软件无处不在,软件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软件的影响越来越大,软件的受众越来越多。人们对软件越来越依赖,但是软件是人编写的 1.1.1 软件错误案例研究 Disney的狮子王1994-1995,Intel 奔腾浮点运算1994,美航天局火星极地登陆1999,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1991,千年虫约1974,“冲击波”计算机病毒2003,放射性设备治死 1.2 何谓软件缺陷 通通称为:软件缺陷(Bug) 1.2.1 软件缺陷的定义 软件缺陷对应于需求(功能)规格书 (1)软件未达到规格书标明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规格书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功能超出规格书指明范围 (4)软件未达到规格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功能 (5)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1.3 软件缺陷出现的原因 (1)系统分析的原因 对产品的理解不全面、不到位; 需求不断改动 开发团队重视程度、沟通不够 (2)系统设计的原因 说不出来就做不出来 1.4 软件缺陷的修复费用 (1)费用呈几何级数增加 需求阶段:1 设计阶段:3-6 编程阶段:10 内部测试:20-40 外部测试:30-70 产品发布:40-1000 (2)费用增加的原因 软件范围扩大 关联增大 熟悉程度减少 模块间影响扩大

1.5 软件测试员的职责 观点1: 试图验证软件是“工作的”观点2: 设法证明软件是“不工作的” (1)发现软件缺陷(2)尽早地发现缺陷(3)确保发现的缺陷被修复 找出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1.6 软件测试员应具备的素质 (1)专业技能: 软件工程知识,软件相关知识,熟悉编程知识,相关的业务背景知识 (2)基本素质 有条理地思维,打破砂锅问到底,细心、责任心,有幽默感 (3)专业素质: 探索精神,善于发现缺陷,不懈努力,创造性,追求完美,判断准确,老练稳重,有说服力1.7 软件测试原则————原则是指导测试实践纲领性的指导 1、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 输入量、输出量、实现途径多,提交的产品是可接受的,而不是没有缺陷的 2、测试无法显示潜伏的软件缺陷 可报告已发现的缺陷,却无法报告潜伏的缺陷;报告的内容:根据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 3、找到的缺陷越多,说明缺陷越多 一般情况下,缺陷和寄生虫一样,成群出现,程序员的疲倦,程序员常犯同样的错误 经验: 成群的出现可能是大灾难的征兆 4、杀虫剂怪事——软件测试越多,其免疫力越强 出现的原因:相同的方法重复使用,人的因素缺陷性质的因素 应对方法:变换测试方法、测试程序 5、并非所有的缺陷都能修复 没有足够的资源,不算真正的缺陷(也许可说成一项功能),修复的风险太大,不值得修复(商业风险决策)是否修复的决策,需要有项目管理、测试员、程序员共同参与 6、软件测试的其他原则 事先定义好质量标准;测试要随开发的启动而尽早开始;第三方测试更客观、更有效;重视测试计划、重视文档 7、测试是一项讲究条理的技术专业 2.2 何谓软件工程 何谓工程的方法 工程不同于科研、创造 工程:受资源限制、成熟的、可重复的、只许成功 明确地定义试图解决的问题,然后使用和开发标准的工具和技术来解决之 内容:理论、方法学、技术、工具、管理、组织 软件工程定义 系统的、规范的、定量的方法在软件的开发、操作和维护中的应用(IEEE610.12-1990定义)多人构造多版本软件(Parnas定义) 2.1 软件工程简史

软件工程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知识点汇总 1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 1.1 软件工程:○1应用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方法来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将工 程应用到软件;○2对○1的各种方法的研究 1.2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1.3 软件工程三要素是:方法、工具、过程 软件工程的方法:是指完成软件开发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 软件工具:是指为软件工程方法的运用提供自动半自动的软件支撑环境 软件工程过程:是指将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综合起来以达到合理、及时地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一目的 2 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模块化原则、信息隐蔽原则、抽象化原则、模块独立原则(内聚、耦合)、 依赖倒转原则、开闭原则等 2.1 模块化原则: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的过程。模 块是程序中相对独立的成分,一个独立的编程单位,应有良好的编程接口,模块的大小要 适中,模块过大会使模块内部的复杂性增加不利于模块的理解和修改,模块过小会导致整 个系统表示过于复杂,不利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2.2 信息隐蔽原则:采用封装技术,将程序模块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使模块接口尽量简单。 2.3 抽象化原则:抽取事物最基本的特性和行为,忽略非本质细节,采用分层次抽象,自顶向 下,逐层细化的办法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 2.4 模块独立原则:是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 且接口简单。要求在一个物理模块内集中逻辑上相互关联的计算机资源,保证模块间由松 散的偶合关系,模块内部有较强的内聚性,这有助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即:高内聚低 耦合) 2.5 依赖倒转原则: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2.6 开闭原则:软件实体应该是可扩展的,但是不可以修改。即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对于更改 是封闭的。 3 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喷泉模型;各种模型的工作原理、阶段、每阶段任务、 特点、示意图; 软件开发模型(也称为软件过程模型):是从软件项目需求定义开始直至软件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 越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3.1 瀑布模型(又称线性模型): 3.1.1工作原理: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后一阶段工作开始的基础.所以,每个阶段都必须交出合格的文档,必须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评审,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可以开始后一阶段的工作 3.1.2 阶段: 计划时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开发时期: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运行时期:运行和维护 3.1.3 各阶段任务: 1.需求分析和定义 在软件项目进行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从软件定义到软件开发的关键步骤,是今后软件,开发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用户对软件产品进行验收的基本依据。需求分析和定义是以用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精选5篇)-最新范文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一:软件测试课收获和体会 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1204013031 许院生 12计本3班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的兼容

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 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发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QQ 群论坛里使我对测试方法和设计分析有了大致的接触和深入了解。收印象深刻的有一下几点。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设计测试用例也要以熟悉软件的业务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测试。 另外就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纠正了几点误区: 1. 有位大师曾说过:“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来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未发现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基础部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 2)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国标(GB)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2、软件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是计算机的无形部分;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3、软件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1)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2)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3)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软件。 4、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软件开发的实际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确 ②开发出来的软件常常不能使用户满意 ③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存在漏洞,需要经常打补丁 ④大量已有的软件难以维护 ⑤软件缺少有关的文档资料 ⑥开发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⑦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 5、软件工程:此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的学科。 1)研究软件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开发费用内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高质量是指错误率低、好用、易用、可移植、易维护等)。 2)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①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复习整理 、绪论 1. 软件的定义 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软件=程序+文档) 2.软件工程的定义 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把证明正 确的管理技术和最好技术综合运用到软件开发中;研究经济地开发岀高质量的软件方法和技术;研究有效维护软件 的方法和技术。 3.软件危机的概念,及出现的原因 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未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问题积累起来,形态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 产生原因: ⑴软件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⑵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 ⑶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 ⑷软件开发技术落后。 ⑸生产方式落后,仍采用手工方式。 ⑹开发工具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 4.三种编程范型的特点 (1)过程式编程范型:把程序理解为一组被动的数据和一组能动的过程所构成;程序=数据结构 +算法;着眼于程序的过程和基本控制结构,粒度最小 (2)面向对象编程范型:数据及其操作被封装在对象中;程序=对象+消息;着眼于程序中的对 象,粒度比较大 (3)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范型:构件是通用的、可复用的对象类;程序=构件+架构;眼于适合 整个领域的类对象,粒度最大 二、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的定义,把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个主要活动 定义:一个软件从开始立项起,到废弃不用止,统称为软件的生存周期 目的: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时期;把整个生存周期划分为较小的阶段, 给每个阶段赋予确定而有限的任务,就能够化简每一步的工作内容,使因为软件规模而增长而大大增加了软件复杂性变得较易控制和管理。 主要活动: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P19) 2、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软件运行:软件维护

软件工程复习考点小结

《软件工程》考点小结 1、软件工程的定义及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2、软件工程五个面向实施理论? “五个面向理论”是指“面向流程分析、面向数据设计、面向对象实现、面向功能测试、面向过程管理”,它是在综合“四种开发方法”各自的优点之后提出的软件工程实施理论,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3、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常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哪些?软件生命周期由哪5个阶段构成?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指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软件开发过程应遵循的开发路线图。或者说,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原型模型、XP等模型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4、简述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之间的关系? 在宏观上,迭代模型是动态模型,瀑布模型是静态模型。在微观上,迭代模型与瀑布模型都是动态模型。在迭代和瀑布模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论:要认识与掌握某一客观事物,必须经历由宏观到微观的多次反复的过程。只有从宏观上反复迭代几次,才能看清全貌,掌握事物的宏观发展规律。只有从微观上反复迭代几次,才能吃透每个细节,掌握事物的微观发展规律。 5、何谓软件的“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是描述系统能做什么,即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和界面进行定义。 6、“容错技术”的定义? 容错就是当由于种种原因在系统中出现了数据、文件损坏或丢失时,系统能够自动将这些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和数据恢复到发生事故以前的状态,使系统能够连续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 7、何谓软件的“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就是在系统开发之初,尽快给用户构造一个新系统的模型(原型),反复演示原型并征求用户意见,开发人员根据用户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原型,直到基本满足用户的要求再进而实现系统,这种软件开发方法就是快速原型法。 8、.业界存在哪三种需求分析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好? 业界存在三种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功能分析、面向对象分析、面向数据分析。 以上这三种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的目标系统。目前时尚的方法是面向对象,包括面向主体和面向方法。总的来说,对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说,面向功能需求分析的方法简单明了,而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则复杂抽象。对于以关系数据库为平台的信息系统软件来说,面向数据需求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抓住了本质。但是,这三种分析方法都离不开面向流程分析这根总线:功能、对象、数据都是在流程中产生的,又都是为流程服务的。 9、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什么,输入及输出是?需求分析的难点在哪里? 软件需求分析,其目的是用于说明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限制。在软件工程项目中首先要获取用户的需求,通过对软件需要的提取、分析、文档化及验证,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 输入是软件《合同》或软件《立项建议书》,以及对用户现场的调研、分析和确认,输出是《用户需求报告》/《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的难点是:在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接口方面,开发者与客户达成完全一致的需求,让客户最终签字确认,并保证在项目验收前,需求相对稳定不变。万一需求有一点变化,双方必须履行“需求变更管理程序”,而变更管理程序在签订合同时已经做了规定。要知道,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10、试说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和联系。?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在这里,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黑盒”就是只知道被测试软件的外部情况,主要是界面和接口,被测试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对测试人员来说是不可见的,主要关注被测试软件的功能实现。 白盒测试就是对程序执行路径的测试,又叫做玻璃盒测试(Glass Box Testing)、透明盒测试(Clear B ox Testing)、结构化测试(Structured Testing)、开放盒测试(Open B ox Testing)、基于代码的测试(C ode-Based Testing)等。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联系是:一般宏观上用黑盒测试,微观上用白盒测试,系统集成人员用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构件开发人员用白盒测试方法对构件进行测试,这是常用的测试方法。 11、为什么说需求分析是面向流程的? 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都是在流程中动态实时的反映出来。在所有的流程(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单据流、报表流、数据流)中,数据流最重要,也最具有代表性。因为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一切流程都表现为数据流,或者说是数据流在不同方向的投影。而流程是动态的、实时的。所以说,需求分析是面向流程的。 12、简述实用软件测试的流程?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知识点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 2)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国标(GB)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2、软件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是计算机的无形部分;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3、软件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1)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2)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3)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软件。 4、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软件开发的实际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确 ②开发出来的软件常常不能使用户满意 ③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存在漏洞,需要经常打补丁 ④大量已有的软件难以维护 ⑤软件缺少有关的文档资料 ⑥开发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⑦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 5、软件工程:此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的学科。

软件测试方案

软件测试方案 一、软件测试目的 1、论证软件的有用性及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2、总结一套基于软件的成本控制工作方法 二、软件测试涉及的人员及其任务 1、施工员:开工前,负责拟定施工方案、临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编制进度计划、并据此配置由总承包企业(本企业)自行采购的生产工人、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形成需求计划(直方图);施工过程中,根据新的条件随时变更施工方案、临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进度计划以及生产工人、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的需求计划(直方图)。 2、预算员:开工前,负责编制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临时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施工过程中,根据拟建工程设计变更随时计算增减工程量、按期提供现行预算价格资料、根据变更后的临时工程设计随时计算临时工程的增减工程量、定期统计实际进度(实际完成的定额工程量)、随时记录实体材料的供应信息(包括每批次的供应日期、供应商、供应量、价格)、控制期末实体材料库存量的盘点、随时记录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的进退场信息(包括每批次的进退场日期、供应商、进退场数量、价格)、如果使用了本企业的生产工人则还需要负责要对他们进行考勤。 3、料具员:开工前,负责预测和提供估算施工项目成本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的价格;施工过程中,负责向预算员提供每批次材料(机械、周材)的实际价格。

4、项目经理:开工前,负责拟定分包方案、选择分包商和确定分包合同造价、根据项目经理部的人员构成估算现场管理费和其他相关的费用开支;施工过程中,负责确定各个控制期内分包工程的实际进度款支付额、现场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的实际支付额。 5、软件测试人员:总的来讲,负责全面、全过程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的决策支持信息的提供。具体地讲,开工前,负责估算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包括成本汇总、成本项目和量价明细等三个层次)、进行施工项目预期收支情况的对比分析;施工过程中,负责定期核算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实际成本、分析控制期成本差异、计算控制期末成本动态差异、负责动态的施工项目收支对比分析。 三、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

软件工程-期末总结

软件工程期末总结 课程:xxxxx 姓名:xxxxx 学号:xxxxxx 班级:xxxxxx

目录 1.软件工程学概述 (1) 1.1软件危机 (1) 1.2软件工程 (1) 1.3软件生命周期 (2) 1.4软件过程 (2) 2.可行性研究: (2) 2.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 2.2可行性研究的过程 (3) 2.3数据流图 (3) 3.需求分析 (3) 4.形式化说明技术 (4) 5.模块设计 (4) 1.耦合: (4) 2.内聚 (4) 6.详细设计 (5) 6.1结构程序设计 (5) 6.2人机界面设计 (5) 7.软件测试 (5) 7.1软件测试的目标 (5) 7.2软件侧试准则 (6) 7.3测试方法 (6) 8.软件可靠性 (7) 8.1软件质量 (7)

1.软件工程学概述 1.1软件危机 1.1.1 软件危机的介绍: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 问题。具体地说,软件危机主要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 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 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 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1.1.2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这么多严重问题,一方面 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软 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1.1.3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1、认识到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认识到软件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 项目;3、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探索 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4、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总之,为了解决 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软 件工程正是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一 门新兴学科。 1.2软件工程 1.2.1软件工程的介绍: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定 义: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 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 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1.2.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 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 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 合称为方法学,也称为范型。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分别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