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整理版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整理版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整理版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整理版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

1.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3.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做谓语,如:适当的休息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5.辨证:辨析考证。如:科学家多方辨证。也是中医术语:辨证用药。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也同“辨证”第一义。

6.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7.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绝不至于到你说的那种程度。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这点灾害不致影响今年的收成。

8.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这座山长年积雪。

常年:①终年、常期,如:老刘常年坚持长跑。②平常年份,如:这块地常年产量不过400斤。

9.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病人迟缓地迈着步子。

10.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如:为人处事。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老王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11.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如:伺候病人。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2.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13.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14.大义:大道理,如:深明大义。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15.度过:用于时间方面。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如:渡过黄河,渡过难关。

16.反映:①反射。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居民向街道反映楼前乱停车的问题。

反应: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②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③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群众对这个政策反应强烈。

17.妨害:使受损害。如:过量的防腐剂妨害健康。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

18.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如:你能分辨出这两种颜色吗?

19.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

20.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本领和武术。

(辨: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21.过度:形容词,过分。

过渡:发展变化到另一个阶段。

22.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23.化装: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化妆: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24.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25.截止:不再向前延伸,不带时间宾语,但可以说“截止到×月×日”。

截至:暂时切断,并未终止。一定要带时间宾语,说成“截至×月×日”。

26.精炼: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动词。

精练:说话作文扼要简单,形容词。

27.考查:①考核检查。②考证。

考察:①实地观察调查。②深刻观察了解。③考验审察。

28.里程:路程。

历程:经历的过程。

29.利害:名词,利益和损害。如:利害关系。

厉害:形容词,凶猛、剧烈。如:车摇晃得很厉害。

30.留连(流连):舍不得离开。如:美好的景色让人留连忘返。

留恋:动词,对象为祖国、故乡、母校、亲人、生命等。

31.牟(móu)取:限于名利,贬义。如:牟取暴利。

谋取:对象宽泛,中性。

32.品位:名词。①官阶。②物品或文艺作品的质量。如:这场音乐会很有品位。

品味:动词。①尝味道。②仔细体会。如:品味人生。

33.启示:启发指示。如:这一事件给我们很多启示。

启事:一种公告性文字。如:张贴启事。

34.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

情谊:侧重于友谊。

情意: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

35.权利:侧重于利益,与“义务”相对。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权力:侧重于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36.实验: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如:化学实验。

试验: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性观察,如:试验一下,看看这个话筒能不能用。37.题材:作品的材料内容。

体裁:作品的表现形式,如:他喜欢用小说体裁来写作。

38.体形:身体形状,如:体形匀称。

体型:身体类型,如:特殊体型。

39.停止:不再进行。

停滞:受阻碍而不能顺利发展。如:因为资金问题,工程停滞了三个月。

40.无礼:如:傲慢无礼。

无理:如:无理取闹。

41.协调: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作动词用。如: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谐调:侧重于比例匀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

42.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大学同等学力者都可报考。

学历:学习经历,指持有何级学校的文凭。

43.幽雅:环境幽静雅致。如:环境幽雅。

优雅:举止言谈有风度。如:举止优雅。

44.以至:①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②表示上文情况的结果。

以致: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的结果。

45.终生:多就事业而言,如:奋斗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

高考易混字辨析

高考易混字辨析.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分”和“份”】 分,读fèn时,一般有三个意思: 一是成分,如:水分,养分等; 二是指职责或权限的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等; 三是指情分、情谊,如:看在老朋友的分上,原谅他这一次吧。 份,只有一个读音fèn,也有三个意思: 一是指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 二是作量词用,例如,一份报纸; 三是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七月份”。 ①他的愿望纯属非份之想。 ②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两个“份”,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 这样看来,前面两句中,第一句中的“非份”应改为“非分”,第②句“省份”是对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分辨下面两组词的区别。 1.分子和份子 “分子”有两个读音, 读fēnzǐ时,是数学和物理上的两个名词 读fènzǐ时,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等。 “份子”读轻声(fènzi),多指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2.成分和成份,身分和身份 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汉字规范的角度出发,现在多写作“成分”,“身份”。 【“俱”与“具”】 百废俱兴,也作百废具兴,也说百废俱举。 俱,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现指全、都之意。 具,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现有用具、才能、具有、办、陈述等多层含义。在古文献中,“具”通“俱”,作全都、都讲。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 1 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 2 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 3 滥竽(芋)充数追溯(朔)赃(脏)款洁白无瑕(暇) 4 床笫(第)之私杀戮(戳)旋(弦)律趋之若鹜(骛) 5 甘拜(败)下风沉湎(缅)青(亲)睐再接再厉(励) 6 一筹(愁)莫展迁徙(徒)宣(渲)泄悬梁刺股(骨) 7 鼎力(立)相助九霄(宵)平(凭)添竭泽而渔(鱼) 8 出其(奇)不意松弛(驰)赝(膺)品天翻地覆(复) 9 饮鸩(鸠)止渴气概(慨)蘸(醮)水不能自已(己) 10 有恃(持)无恐粗犷(旷)蛰(蜇)伏微言大义(意) 11 额手(首)称庆发轫(韧)妨(防)碍川(穿)流不息 12 不胫(径)而走精粹(萃)瘙(搔)痒病炙(灸)手可热 13 走投(头)无路凑合(和)坐(做)月子刎(吻)颈之交 14 一鼓(股)作气寒暄(喧)度(渡)假村矫(娇)揉造作 15 美轮(仑)美奂修葺(茸)舶(泊)来品脍(烩)炙人口 16 旁征(证)博引膨胀(涨)明(名)信片疾(急)风劲草 17 迫不及(急)待编纂(篡)流线型(形)呕(沤)心沥血 18 金榜题(提)名装帧(祯)挖墙脚(角)墨(默)守成规18 食不果(裹)腹坐镇(阵)捉迷(谜)藏罄(磬)竹难书 20 不落窠(巢)臼浩渺(缈)老两(俩)口一如既(继)往 21 蛛丝马(蚂)迹痉挛(孪)大拇(姆)指理屈词(辞)穷 22 名门望(旺)族水龙(笼)头声名鹊(雀)起人情世(事)故

1.哀(唉)声叹气 2.按(安)装 3.金壁(碧)辉煌 4.针贬(砭) 5.惨(残)忍 6.璀灿(璨) 7.检察(查)作业 8.为人所不耻(齿) 9.一愁(筹)莫展 10.精萃(粹) 11.看的(得)上眼12.提心掉(吊)胆13.迭(跌)宕起伏 14.重迭(叠) 15.渡(度)假村16.防犯(范) 17.防(妨)碍 18.入不付(敷)出19.扶(抚)慰20.一幅(副)对联21.重蹈复(覆)辙 22.竹杆(竿) 23.卑恭(躬)屈膝24.鬼斧神功(工) 25.勾(沟)通信息 26.悬梁刺骨(股) 27.全神灌(贯)注28.贵(桂)冠29.貌和(合)神离 30.迫不急(及)待31.挖墙角(脚) 32.不径(胫)而走33.巨(剧)烈 34.中恳(肯) 35.馈(匮)乏36.兰(蓝)天37.泛烂(滥)成灾38.发楞(愣) 39.变本加利(厉) 40.再接再励(厉) 41.鼎立(力)相助42.权利(力)斗争 43.厉(利)害关系44.姐妹俩(两)个45.了(瞭)望46.假期邻(临)近 47.另(零)乱48.年令(龄) 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 51.揭开迷(谜)底52.神密(秘) 53.观摹(摩) 54.磨(摩)肩接踵 55.买那(哪)个好呢56.批(披)露57.水蒸汽(气) 58.欠(歉)收 59.亲(青)睐60.一肚子委曲(屈) 61.鸦鹊(雀)无声62.冰雪熔(融)化 63.水乳交溶(融) 64.垂头伤(丧)气65.善(擅)自处理66.伸(申)请 67.出身(生)在晚上68.寻物启示(事) 69.受(授)予奖状70.金榜提(题)名 71.品位(味)老师的话72.情况相象(像) 73.肖(萧)条74.歪风斜(邪)气 75.模形(型) 76.反醒(省) 77.生活必须(需)品78.弦(旋)律79.眩(炫)耀 80.报仇血(雪)恨81.循(徇)私舞弊82.天崖(涯)海角83.沿(延)伸 84.流光异(溢)彩85.心心相映(印) 86.反应(映)意见87.生死悠(攸)关 88.记忆尤(犹)新89.怨天忧(尤)人90.始终不逾(渝) 91.世外桃园(源) 92.渊(源)远流长93.震(振)奋人心94.截止(至)年底95.因地治(制)宜 96.置(质)疑的勇气97.德高望众(重) 98.九洲(州)大地 99.化妆(装)成乞丐100.乘座(坐)火车

2016考研英语超难易混词汇辨析(二)

2016考研英语超难易混词汇辨析(二)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考生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超难易混词汇的辨析。而考研英语知识运用(俗称“完型填空”)着重考察近义词和形近词的辨析。凯程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了高频考察词汇的辨析,希望能够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 1、alleviate, diminish, reduce, decrease, decline这一组动词都有“减少,减轻”的意思。 alleviatev.在痛苦方面的减轻,缓和。 E.g.Nowadays, a great deal can be done to alleviate back pain. 如今,减轻背部疼痛可以有许多方法。 diminishv.指因为不断消耗,在数量方面缓慢减少,也指在素质或者价值的下降。 E.g.We should try to diminish the cost of production.我们应尽力减少生产成本。 reducev.指人为地使某物在数量或重量方面的减少或降低。 E.g.The plan is designed to reduce some of the company's mountainous debt. 该计划旨在减少公司堆积如山的债务。 decreasev.指数量上的减少;力量或者强度的减弱。 E.g.His interest in this subject gradually decreases.他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逐渐减退。 declinev. (数目、价格、比率)下降;谢绝,婉言推辞;衰退,衰落。 E.g.Hourly output by workers declined 1.3% in the first quarter. 第一季度工人每小时的产量下降了1.3% 2、allocate, separate, detach, divide这一组动词都有“分开”的意思。 allocatev.分配,把……拨给。 E.g.Local authorities have to learn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地方政府必须学会有效地分配资源。

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作者: ————————————————————————————————日期: ?

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 七年级生物组总计第课时2017年月日备月日投放课型 主备人执教人 教案设计二次 备课 中考常见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 【教学目标】中考常见文言文虚十一词的意思及用法。 【教学难点】文言文虚词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讲述、探究、练习。 【教学过程】 一、讲述中考常见文言文虚十词的意思及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 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 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易混词汇辨析

1.definite和definitive definite(certain or clear,not vague)“明确的,一定的”。 definitive(authoritative,that cannot be improved)“限定的,决定性的,最后的”;definitive host宿主;definitive organs定形器官;definitive sentence最后判决。 2.dependant和dependent dependant n.(one who depends on another for support)受赡养者。 dependent adj.“依靠的,依赖的”;He…s still dependent on state benefit. The rate of relief is dependent on one?s income. 3.discreet和discrete discreet“考虑周到的,慎重的”。 discrete“分离的,分裂的”;On closer examination,we find that the pattern is formed from thousands of discrete dots of colours. 1.distinctive和distinct distinctive“有特色的”,“独特的”;the distinctive stripes of the zebra. distinct“清楚的,明显的”;a distinct smell of alcohol on his breath.

文言文虚词“何”用法辨析

文言文虚词“何”用法辨析 “何”的用法比较灵活,使用频率比较高,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语法功能比较强,与实词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下面我们具体谈一谈“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 ②大王来何操?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五、固定结构。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公文技巧】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

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 一、“机制”“体制”“制度”的区别与用法 “机制”“体制”和“制度”都是多义词,在涉及社会生活时,它们有一个义项意思比较接近,在使用时需要辨析。 “机制”可用来表示“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例如: 1.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2.在继续完善荒山租赁承包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非公有制造林绿化的新机制。 3.这个村的实践说明,让群众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民主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4.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基金管理预测和预警报告制度。 5.这件事也反映出市政府危机事件反应机制尚不够迅速、灵活、高效。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机制”所指,都跟某种“作用”有关。可以说,“机制”多用来指起某种作用的系统;或者说,指某种成系统的作用。 “体制”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工作部署的制度”。例如: 1.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确保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 3.我们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4.这家医院为全市医疗体制改革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5.许多同志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并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体制”指某方面的机构设置和运作。 “制度”可用来指“在某方面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例如:

1.要严肃财经纪律、健全财会制度、加强人员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强化监督检查。 2.“黄金周”休假制度,对我市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3.该企业在劳动用工上,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和下岗分流制度。 4.商家在对消费者承诺的同时,进一步严格内部员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5.要加快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制度”指办事规章或行动准则。 总的来说,如果侧重于指起某种作用的系统,或者说,侧重于指某种成系统的作用,宜用“机制”;如果侧重于指某个领域的机构设置和运作,宜用“体制”;如果侧重于指某方面的规定、规程、规章或行动准则,宜用“制度”。〔杜永道(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5年第4期)〕 二、“有关”与“相关”的使用区别 有位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问,“有关部门”“有关情况”跟“相关部门”“相关情况”有什么不同。 “有关”跟“相关”的意思有所不同。 “有关”表示“有关系”。做定语时表示“有关系的”或“涉及的”。例如:1.请刘秘书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约来,星期三谈一次。 2.对这个问题,有关方面现在都反馈了信息,我明天汇总后把材料交给办公室。 3.请将这个规定尽快通知有关人员,让他们提前作好准备。 4.下面请张秘书把有关情况介绍一下。 “相关”则表示“彼此关联”或“互相牵涉”。例如: 1.各兄弟民族休戚相关,互相帮助,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2.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3.这几年,山脚下两个村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4.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关”往往是说某事物涉及的多个方面。而“相关”则是说两个方面的事物互相关涉。也就是说,“有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对其他事物“单向”的关涉,而且关涉的常是多个事物;“相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跟另一个或另一方面事物相互关涉,即关涉是“双向”的。因此,宜说“这

英语专升本易混词汇辨析总结材料

1. clothes, cloth, clothing clothes 统指各种衣服,谓语动词永远是复数; cloth 指布,为不可数名词; clothing 服装的总称,指一件衣服用a piece of, an article of 2. incident, accident incident 指小事件; accident 指不幸的事故,例:He was killed in the accident. 3. amount, number amount 后接不可数名词; number 后接可数名词,例:a number of students 4. family, house, home home 家,包括住处和家人; house 房子,住宅; family 家庭成员,例:My family is a happy one. 5. sound, voice, noise sound 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voice 人的嗓音; noise 噪音,例:I hate the loud noise outside. 6. photo, picture, drawing photo 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picture 可指相片,图片,电影片,例:Let's go and see a good picture. drawing 画的画。 7. vocabulary, word vocabulary 词汇,一个人拥有的单词量,例:He has a large vocabulary. word 具体的单词。 8. population, people

population 人口,人数,例: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people 具体的人。 9. weather, climate weather 一天具体的天气状况; climate 长期的气候状况,例:The climate here is not good for you. 10. road, street, path, way road 具体的公路,马路,例:take this road street 街道,例:in the street path 小路,小径; way 道路,途径,例:Show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11. course, subject course 课程(可包括多门科目),例:a summer course subject 科目(具体的学科) 12. custom, habit custom 传统风俗,习俗,也可指生活习惯,后接to do; habit 生活习惯,习惯成自然,后接of doing. 例:I've got the habit of drinking a lot. 13. cause, reason cause 指造成某一事实或现象的直接原因,后接of sth./doing sth; reason 用来解释某种现象或结果的理由,后接for sth./doing sth. 例:the reason for being late 14. exercise, exercises, practice exercise 运动,锻炼(不可数); exercises 练习(可数); practice(反复做的)练习,例:Practice makes perfect. 15. class, lesson

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_f371

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 古典诗文 2012-07-06 0520 5d56b7b40102dycc 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 源自高考语文 (一)以(因为)——介词?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③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分析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辨析方法】 以+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作介词 以+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作连词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④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答案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二)动+以+动——修饰?目的?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④作《师说》以贻之。 分析①②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③④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 【辨析方法】 1、看“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2、看“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3、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或“用来”。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②各各竦立以听。③敛赀财以送其行。④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①②④句中“以”连词,表修饰;③句中“以” 作连词,表目的。 (三)与(和)——介词?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③怀王与诸将约曰。④吾今与汝无言矣。 分析四句中的“与”都解释为“和”,①②句“与”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③④句“与”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 【辨析方法】 1、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2、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3、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2)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2) 基础试题 2009-09-28 0613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 “度”与“渡” “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别,报刊上常常误用。仅在标题上出现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 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 关”“过度”。其实,要准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 “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等。“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应注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 “烦’与“繁” “烦”与“繁”同音而义相近,有时可通用,如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但这两个字的字义是有区别的。 要区别“烦”与“繁”的用法,主要掌握“烦”表示人的心态,有三层意思:一是烦闷,如烦乱、烦躁、心烦意乱等;二是厌烦,如不耐烦、这些话都听烦了等;三是烦劳,如烦劳您捎个信等。又可以表示又多又乱,如烦杂、要言不烦等。而“繁”主要表示事物的繁多、复杂,如繁博、繁复、繁华、繁丽、繁茂、繁密、繁荣、繁重、纷繁等。也可以表示繁殖的意思,如繁衍、繁育、自繁自养等。除了通用的几组词(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以外,要仔细分清不同意思,正确使用“烦”与“繁”。 “分”与“份”

“分”与“份”音同而宇义不同,容易混淆。“分”在读fēn时,表示分离、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èn时,就容易和“份”混淆,引起误用。在报刊上常看到:“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该用“分”才对。 “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分”在读fè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①表示物质成分,如水分、盐分、糖分等:②表示重量,如分量超重、分量不足等;③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民成分等;④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分外事;⑤表示格外的意思,如分外高兴、分外明亮等;③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①表示属于一定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 “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①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②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③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 “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 “复”与“覆”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的少数字作了调整,指出“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应根据不同语境,准确地运用复”或“覆”。 “复”仅作为“復”和“複”的简化字,如复原、恢复、复杂、重复、答复等。 “覆”的使用,通常表达下面两层意思:①表示盖住,如覆盖、被覆:②表示倾倒,如覆舟、覆没、覆灭、天翻地覆、重蹈覆辙、覆巢之下无完卵。 “含”与“涵” “含”与“涵”这对同音字,义相近又有区别,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如不加辨析,就会造成同音混用的差错。 “含”与“涵”都有包含、包容的意思,但用法不尽相同。“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容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表示人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夭叫“涵养”,与此有关的“涵容”“包涵”“海涵”等,不能用“含”。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羞、含悲、含泪、含怒、含恨、

四级考试常见易混淆词语归纳

四级考试常见易混淆词语归纳 advice (n.) 忠告,建议 advise ( v. ) 向……建议,忠告 adapt (v.) 适应,适合;改编,改写 adopt (v.) 采纳,通过;收养 affect (v.) 影响;感动 effect (n.) (v.) 影响,作用,结果;效果;产生,招致 angel (n.) 天使 angle (n.) 解,角度;方面;观点 all together (短语)一起,一道 altogether (adv.) 全部地,完全;总共;总之 assure 使放心,使确信;保证,担保;保险 ensure ( v. ) 确保,保证 insure (v.) 保险,给……保险;保证 注:assure强调"肯定地保证,试图使人相信",常用于assure sb. of sth.或assure sb.that(从句)中,在当"保证得到、保险"讲时,等于ensure 和insure。 ensure的意思是肯定、确信某事,常用于ensure sth.或ensure sb. that结构中。insure最主要的意思是"保险,投保"。 clash (v.) 碰撞;(n.) 碰撞声 crash 摔坏;坠毁;失败; (n.) 失败,瓦解;爆炸声,撞击声 comprise (v.) 包括,包含,构成 compose (v.) 组成,构成;创作 试比较: The United States comprises 50 states.(包括) The committee comprise seven members.(由……组成) Our party is composed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由……组成) Water is composed of hydrogen and oxygen.(由……构成) compliment (v.) 称赞,恭维;( n. ) 问好,致意,赞扬 complement (v.) 补充;( n. ) 补语 consciousness (n.) 意识,觉悟,自觉 conscience (n.) 良心,良知 considerable (adj.) 相当大(多)的,可观的;值得考虑的 considerate (adj.) 考虑周到的,体谅人的

文言虚词辨析

高考文言虚词解析 考纲规定18个文言虚词,以下按高考出现频率高低排列。 [以、为、其、之、而、于、所、且、则、乎、何、乃、若、也、因、与、者、焉] 一、【以】 【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锄头——耜、锄。 【引伸义】 (一)动词 1.古代人们使用锄头在田野劳作——用、使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2.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是人们的普遍认识——认为、以为 【成语举例】习以为常——物以稀为贵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3.让。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词义虚化成为介词,表示词语间的各种语法关系。 (二)介词 1.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以视情况翻译为“用”“拿”、“凭借”“依靠”、“按照”等。【成语举例】以礼相待——以德报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寡人之于国也》) 2.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汉书·西南夷传》) 4.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5.表示带领,率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三)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2011-05-24 中国.阿拉善https://www.doczj.com/doc/5316951682.html,来源: 行署办 【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分量",不是"份量"。份:整体里的一部分。如:把一斤糖分成四份,股份等;分(fen):职责和权利以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分内事等。 "欢度",不是"欢渡"。度:指时间,从此时到彼时,如:欢度春节,度假村;渡:指渡河,从此岸到彼岸,如横渡钱塘江,飞渡太平洋。 "国是",不是"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方针政策、大是大非的问题,如:与民主党派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新事,如:进行国事访问。 "九州",不是"九洲"。九州:指古代的行政区划,九州为古代中国的代称。洲:指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如:五大洲、亚洲。 "嘉宾",不是"佳宾"。嘉宾:指美好的客人,是对客人的尊称,不能错用为"佳宾"。 "备受欢迎",不是"倍受欢迎"。备:完全之意,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倍:照原数增加,加倍之意。 "粗具规模",不是"初具规模"。粗:略微之意;初,第一次,、刚开始之意。 "作"不是"做"。作:用于表示抽象意义的范围。如:作了规定,作了报告,作出努力;做:用于表示具体行为的范围。如:做功课,做工作,做事。二者很多地方不能通用和互相替代。 "截止"不是"截至"。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到……为止,截至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精致"不是"精制"。精致:精巧细致;精制:精工制造。 "聚积"不是"聚集"。聚积:一点一滴地累积;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推脱"不是"推托"。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 "以至"不是"以致"。以至:到,直到。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或扩大;以致:弄得,由此而造成。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 "制定"不是"制订"。制定:定出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决定,不可改变,如制定宪法,制定年度计划;制订:经过研究和商谈拟制、订立办法、措施,还可以修订,如:制订活动方案。 "其他"不是"其它"。有人用"其他"指人,用"其它"指物,其实不然。"其他":另外的,别的之意,用于人和事物均可。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均用"其他"。 "起用"不是"启用"。起用:指重新任用、提拔已离职或犯错误的人;启用:指开始使用、提拔年轻干

文言虚词用法怎样辨析

文言虚词用法怎样辨析 本文是关于文言虚词用法怎样辨析,感谢您的阅读! 文言虚词由于其意义的不确定性,一般都有多种用法,在考试或课外阅读中,经常需要分析虚词在具体句中的用法或意义。我们常常无法下手,导致句意的不明了。其实,确定虚词的用法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声明:本文由“华语网――传播语文知识,弘扬中华文明”文言专题频道编辑整理,如有谬误请留言指出。你可以点此查看更多文言字词知识 1、语境推断。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 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 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又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其李广将军之谓乎”,中“其”就是这一用法;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 譬如:有虚词“”的四个句子 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5、代入检验。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

易混字的辨析

易混字的辨析 1暗黯 暗,指光线昏暗、暗地隐蔽或糊涂不明; 黯,黑色,多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 “暗淡”可通“黯淡”,但“黯然”不可作“黯然” 2扒趴 趴,是趴下,卧倒的意思, 扒,则用于靠手的动作,如搔、抓、攀援等。所以“扒 窗户”、“扒墙头儿”不得写作“趴” 3报抱 报;1)告诉,报名,隐情不报,2)报答,报效,忠 心报国,3)报复,报仇,4)报纸或其他刊物;订报,画报,5)传达消息,电报 抱:1)用手臂围住,抱膝,抱住。2)环绕,环山绕水,3)心里存着,抱歉,抱恨终生,4)结合在一起,抱团儿 “抱”“报”字音相同,都可做动词,但表示的意义不同。“报”主要表示告诉、答谢、报复;“抱”表示心里存有和用手臂围住 4爆暴瀑曝 爆:1)猛然破裂或迸发,爆炸,爆出火花、爆发革命、火山爆发、爆发战争。2)一种烹调方法,爆肚

暴:1)突然而猛烈,暴涨,暴风雨,山洪暴发。2)凶恶残忍,暴君,暴行。3)急躁,脾气暴。4)糟蹋,自暴自弃。 瀑:瀑布,飞瀑 曝:晒,一曝十寒 “暴”“爆”“瀑”“曝”自行相似,字义不同,应注意加以区别,“暴”多作形容词,“瀑”只能作名词,“爆”“曝”都可做动词。 5辩辨 辩:用理由和根据说明真伪、是非,辩论、辩护、答 辩 辨:分清,识别;分辨,辨别,明辨是非 6部布步 部:1)部位,部分。2)部门,如“编辑部”。3)门 类,如“按部就班”4)指部队5)统辖,统率如“刘 邓所部”,6)安排布置,如“部署”。 布:1)布匹,2)宣告,宣布,如“布告”、“开诚布 公”等。3)散布,分布。4)布置 步:1)脚步,2)阶段,如“下一步”。3)地步,境 地。4)走,如“亦步亦趋”。5踏,如“步入后尘”。 (“部署的‘部’不能写作‘布’;‘按部就班’的‘部’是‘门类’的意思,不能写作‘步’”)

日语1级易混词组辨析总结

Q1:どんどんとだんだん的区别? A: どんどん形容状态非常强劲,旺盛,一个劲地做某事,或者是事情发展得很顺利 比如说:金をどんどんつかう花钱如流水,一个劲地花钱 どんどん売れる非常畅销 だんだん是按一定的顺序慢慢地变化 如:だんだん増える逐渐增加 だんだんわかってきた渐渐地明白了 其实从语感上来说,どんどん(咚咚)是不是听起来很有气势呢,而だんだん(淡淡)气势就要小多了,得慢慢来^-^也可以这样记忆的~~ Q2: 「さける」と「よける」はどう違う? A: 「さける」と「よける」は、いずれも「他のものから身をかわす」という意味では同じ使われ方をします。しかし、「よける」は基本的にはもっぱらこの意味で用いられるのに対し、「さける」にはこれ以外の用法も存在します。 1)よける」が物理的に回避する動作を指すのに対し、「さける」はそれだけではなく「出会わないようにする」という意味でも用いられます。 ○彼は最近私をさけている。 ×彼は最近私をよけている。 前者は「彼が私に出くわさないようにしている」という意味にとれ自然ですが、後者は「最近彼に向かって行ってもよけられてしまう」というようなおかしな意味になってしまいます。 2)「さける」は次のように「さしひかえる」という意味でも用いられます。 ○薬と一緒にお茶を飲むのはさけたほうがいい。 ×薬と一緒にお茶を飲むのはよけたほうがいい。 このように、「よける」は基本的に物理的動作を表すのに対し、「さける」は同じ回避するという意味でも抽象的に回避するという意味で用いられることがあるという点で両者には違いがあります。 它们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用法. 简单的区分方法: 避开抽象的东西时用さける,如: 避开危险,避开困难... 避开具体的实物时用よける.如: 避开水坑,躲开来球... 但在躲车时两者都可以用. Q3: にもかかわらず和にかかわらず的用法及区别 A: にもかかわら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易混字辨析

易混字辨析 叨(dāo)——叼(diāo) (叼)走唠(叨)(叼)肉絮絮(叨叨) 滋(zī)——磁(cí)——慈(cí) (滋)味(慈)祥(滋)补(磁)卡 歇(xiē)——揭(jiē)——竭(ji?) (揭)穿停(歇)(歇)息精疲力(竭) 醒(xǐng)——醉(zuì)——酿(niàng)——酷(kù) 陶(醉)(酷)爱(酿)造如梦初(醒) 炼(liàn)——练(liàn) (炼)制(练)习训(练)千锤百(炼) 德(d?)——得(d?) (德)行(得)到品(德)(得)失 鞭(biān)——便(biàn)——靴(xuē) (便)利雨(靴)(鞭)炮(鞭)长莫及 历(lì)——厉(lì)——励(lì) 日(历)勉(励)再接再(厉)(励)精图治敞(chǎng)——躺(tǎng)——淌(tǎng) (敞)露流(淌)宽(敞)(躺)椅 限(xiàn)——跟(gēn)——狠(hěn)——根(gēn) (跟)随(狠)毒期(限)追(根)究底 芬(fēn)——纷(fēn)——吩(fēn)——分(fēn)

(芬)芳纠(纷)(吩)咐争(分)夺秒察(chá)——查(chá) (察)觉(查)阅调(查)视(察) 毒(dú)——霉(m?i) 发(霉)病(毒)禁(毒)倒(霉) 骂(mà)——驾(jià)——码(mǎ) (驾)驶辱(骂)(码)头指桑(骂)槐拉(lā)——垃(lā)——泣(qì) (拉)扯哭(泣)(垃)圾拖(拉)机 桶(tǒng)——筒(tǒng) 话(筒)木(桶)笔(筒)水(桶) 介(jia)——价(jià)——界(jia) (介)意(界)限简(介)(价)格 绍(shào)——招(zhāo)——沼(zhǎo)——召(zhāo) 介(绍)(招)收(召)唤介(绍) 配(pai)——佩(pai) (佩)戴发(配)(佩)服搭(配) 颜(yán)——谚(yàn) (颜)料农(谚)(谚)语和(颜)悦色柿(shì)——沛(pai)——肺(fai) 充(沛)(柿)树西红(柿)感人(肺)腑搜(sōu)——瘦(sh?u)——嫂(sǎo)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复制链接][收藏]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f314 办事员 --UID-- 45316 发帖数 7 诚信度 20 油菜花 玫瑰花 注册时间 2006-04-15 最后登录 2008-07-17 在线时间 3小时 加关注 发消息只看楼主倒序阅读使用道具楼主发表于: 2006-04-16 10:54:08 05年下半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考了"起用"和"启用"的用法区别,笔者现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如下 常见易混词辨析 1.【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2.【包含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3.【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4.【出生出身】 “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5.【度过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6.【遏止遏制】 “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7.【尔后而后】 “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8.【反应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