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地质制图发展趋势

遥感地质制图发展趋势

遥感地质制图发展趋势
遥感地质制图发展趋势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遥感地质制图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5月

遥感地质制图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地质图与遥感制图

地质图是一种反映某一地区地壳表层的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内容包括各种地质体(地层、岩体、矿床)及地质现象(断层、褶皱等)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这些内容按一定的比例尺和图例垂直投影到同一水平面就构成了某一地区的地质图。按地质图的比例尺、范围及内容,一般可分为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等。地质图一般附有综合地层柱状图、剖面图等,可以反映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和发展过程。

遥感制图是把地质解译结果(包括地面检测资料)绘制绘制成图的工作。

二、地质图制图方法

1.原始制图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工地面地质调查和查阅已有地质资料

后的地质图制作。

2.计算机地质填图和制图。

3.由于遥感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现在遥感技术在地质制图中得到广泛运用

三、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

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包括对经过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的地质解释,是指应用遥感原理、地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以目视方法揭示遥感图像中的地质信息。

遥感图像地质解译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岩性和地层解译

解译的标本有色调、地貌、水系、植被与土地利用特点等。

②构造解译

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勾绘和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形迹的形态、产状、分布规律、组合关系及其成因联系等。

③矿产解译和成矿远景分析

在大比例尺图像上有时可以直接判别原生矿体露头、铁帽和采矿遗迹等。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多波段遥感图像(尤其是红外航空遥感图像)解译与成矿相关的岩石、地层、构造以及围岩蚀变带等地质体。除目视解译外,还经常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矿产信息。成矿远景分析工作是以成矿理论为指导,在矿产解译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将矿产解译成果与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查资料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圈定成矿远景区,提出预测区和勘探靶区。利用遥感图像解译矿产已成

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手段。

遥感地质成图过程:

四、遥感地质制图的难点

1.数据来源多,格式不够标准,不够规范

由于在地质制图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地质信息,也需要DEM信息,文本信息等。这就导致不同数据可能不符合标准规范。

2.遥感影像对地质解译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遥感仅仅涉及到地球表面,而地球表面覆盖也阻挠了我们对地质信息的提取。

探测深度不够,对地下岩层的解译仅仅使用遥感技术还不够精确。

3.遥感地质制图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规范。

五、遥感地质制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1.信息提取方向上的改进

(1)热红外多光谱数据处理和提取

不同的地物,由于其辐射特性不同,将区别地表现在主分向量F的不同上,根据这一特征可由TIMS图像数据识别出不同的地物。

经去相关处理后的TIMS图像上可识别的信息量有相当大的增加,彩色色调较丰富,增强了地物细微发射率的差异,即提高了岩石、矿物的可识别性。

(2)成像光谱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电磁波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区域,获取许多非常窄且光谱连续的图像数据,利用0.40一2.50um光谱段特征,可将研究区大部分岩石和矿物有效地识别出来。

2.多元数据采集一体化

(1)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把来自多个传感器和信息源的数据进行联合、相关、组合和估值,对不同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碎屑岩识别较为有效。

(2)与其它数据融合

野外实测数据采集、现有地图数字化采集、GPS数据采集等等数据与遥感数据相融合沉积岩地区进行地质制图是有效的,其在岩层、岩性识别以及层位定界方面均能满足1:20万常规地质制图对地层划分的要求。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判断题 1、各组名称和各组分配次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 2、单项数列只有一栏数值。() 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其分组方法均对总体按某标志分组。() 4、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5、简单表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 答案:1、√2.×3.√4.√5.×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2、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 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 3、变量数列中各种频率的总和是()。 A.大于100%B.小于100% C.等于100%D.不等于100% 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2,组数为6,则组距为()。 A.8.6 B.8 C.6 D.9 5、某变量数列,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一组B.75在第二组 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 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 C.变量D.指标 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成为()。 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总标题D.指标数值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A.统计表的名称B.各组的名称 C.统计指标的名称D.指标数值 9、在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为()。 A.…B.×C.-D.0 10、区分简单表与分组表是看()。 A.对总体是否分组B.对总体按几个标志分组 C.宾词部分有几栏数值 答案:1.C;2.B;3.C;4.D;5.B;6.B;7.C;8.C;9.B;10.A 三、多项选择题 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 2、统计分组的关键()。

第3章 单元小结

第3章单元小结 C语言程序的执行部分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的功能也是由执行语句实现的。C语言中的语句可以分为表达式语句、函数调用语句、复合语句、空语句及控制语句五类。 1、本章的主要内容 (1) 格式化输入、输出库函数的使用。重点介绍了格式化输入函数printf和格式化输出函数scanf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其中格式控制字符串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地方,格式化输入和输出可以按照某种输入输出格式来进行。 (2) 字符的非格式化输入、输出库函数的使用。 (3) 程序的控制结构。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由此构成了程序的三种控制结构,这三种控制结构在程序中相互嵌套,从而构造出各种各样的程序。 2、选择结构 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是两种重要的表达式,主要用于条件执行的判断和循环执行的判断。 C语言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条件语句以构成选择结构。 if语句主要用于单向选择。 if-else语句主要用于双向选择。 if-else-if语和switch语句用于多向选择。 任何一种选择结构都可以用if语句来实现,但并非所有的if语句都有等价的switch语句。switch语句只能用来实现以相等关系作为选择条件的选择结构。 3、循环结构 本章重点介绍了与C语言三种循环控制结构有关的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及for语句,所涉及到的主要关键字有:while、do、for、goto、break、continue。 C语言提供了三种循环语句。 for语句主要适用于循环次数确定的循环结构。 循环次数及控制条件要在循环过程中才能确定的循环可用while或do-while语句。 三种循环语句可以相互嵌套组成多重循环,循环之间可以并列但不能交叉。 三种循环结构可以相互转换。 可用转移语句把流程转出循环体外,但不能从外面转向循环体内。

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前言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三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 3.1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3.1.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3.1.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3.1.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3.1.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

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3.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2.1臭氧层 3.2.2大气气溶胶 3.2.3有害气体 3.2.4气候变化 3.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3.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3.5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四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4.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4.3 3S一体化 4.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4.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4.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五总结 六参考文 一前言 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遥感数据源向着更高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空间分辨率发展的同时,处理信息技术也更加成熟;在应用方面,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是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

泛和深入。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是指从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的感知的意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3.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遥感发展史

遥感发展史 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地面用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广义的讲,遥感技术是从19世纪初期(1839年)出现摄影术开始的。19世纪中叶(1858年),就有人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可称为航空遥感受的第一次试验,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并将航空像应用于地形和地图制图等方面。可以说这揭开了当今遥感技术的序幕。 随着窨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有了很在发展。遥感器从第一代的航空摄影机,第二代的多光谱摄影机、扫描仪,很快发展到第三代固体扫描仪(CCD);遥感器的运载工具,从收音机很快发展到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遥感谱从可风炮发展中国家到红外和微波,遥感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从图像的直接传发展到非图像的无线电传输;而图像元也从地面80m*80m,30m*30m,20*20m,10m *10m,6m*6m。 在这期间,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处理和提供和卫星的遥感信息,而且具有航空航天遥感信息采集的能力,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像航空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红外线扫描仪、多炮谱扫描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多种用途的航空航天遥感受仪器和用于地物波谱测定的仪器。而且,进行过多次规模较大的航空遥感受试验。 近十几年来,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多种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如假彩色合成仪,密度分割仪,TJ-82图像计算机处理系统,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等。 1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 1.1 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 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类型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出现 现已发展起来的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500km)和太阳同步卫星(600~1000km)。传感器有框幅式光学仪器,缝隙,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仪,微波散射计,雷达测高仪,激光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它们几乎覆盖了可透过大气窗口的所有电磁波段,而且有些遥感平台还可以多角度成像,如三行CCD阵列可以同时得到3个角度的扫描成像;EOS Terra卫星上的MISR可同时从9个角度对地成像。 (2)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不断提高 仅从陆地卫星系列来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有4个波段(MSS),其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50nm,空间分辨率为80米,重复覆盖周期为16-18天;80年代的T M增加到7个波段,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37nm,空间分辨率增加到30米;2000年后,出现增强型TM(ETM),其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可达15米。法国S POT4卫星多光谱波段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87nm,空间分辨率为20米,重复周期为26天;SPOT5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米,重复覆盖周期提高到1-5天。1999年发射的中巴资源卫

3.8教学设计--中心对称图形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小结与思考) (第1课时) 连云港师专附中王加梅 一、课标要求: 1、通过旋转的具体实例,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 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也彼此相等; 2、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能探索出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较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3、梳理出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回顾、思考本章所学的知识及思想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梳 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相关知识的认识,能有条理的、清晰地阐述自己 的观点; 3、通过“小结与思考”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本章复习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回顾本章知识,梳理所学内容,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难点:本章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章的知识,使所学内容系统化; 五、思路设计:本节教学应以中心对称为主线,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研究图形旋转的性质,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研究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本章所学内容: 1、旋转———图形的旋转————绕着某点旋转180°———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1)复习由一般旋转到图形的旋转,进一步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由转动任意角度到转动180°的情形,培养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观;(3)通过旋转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2、已知:△ABC和一点O,画△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1)点O在△ABC外;(2)点O与△ABC的一个顶点重合 (3)点O是△ABC的一边BC的中点 【设计说明:(1)进一步巩固中心对称的概念;(2)通过本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画法——关键是找对称点;(3)从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尔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和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2、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间断成片分布范围的表示方法。 3、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面积、符号准线、等和表示要素四数量指标具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4、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以电子屏幕实时现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为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5、普通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概貌的地图。 6、质底法:按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普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质量差别的表示方法。 7、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8、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但是两者纸币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而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上某种函数关系条件。 9、视觉重力:地图上的图形,由于所处的位置,图形本身的大小、颜色、结构以及其背景的影响,有些给人轻的感觉,有些给人重的感觉。 10、定位图表法:是一种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的表示方法。 11、连续比率符号: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符号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 12、互补色: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外一原色为互补色,混合可得黑色。 二、填空 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数字资料、文字报告和图片四种。 3、点值法的两种布点方法是均匀布点和地理布点。 4.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地图投影选择与设计、制图网格密度设计、地图比例尺设计。 5.按比例尺分符号可以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6.范围法按照表示的精度可分为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 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遥感制图技术流程简介

遥感制图技术流程 1. 数据准备 1.1 地形图 地形图是进行遥感影像几何精纠正的坐标参照系,也是重要的基础数据,包含多种层面的非遥感信息数据。 目前常用的地形数据多为数字地图。对于尚未有数据地图的工作区域,通常收集纸质地图,经过数据扫描,转换为数据地图。扫描分辨率通常设置为200-400dpi。扫描图通常存在变形,需要利用GIS软件进行几何校正,已达到制图精度要求。 对于早期或常规方法获得的成果图件,在建立数据库及系统分析前,通常也采用图形扫面方法,经系统处理,将纸质图形转换为数字图形。 1.2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是整个遥感制图工作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工作。遥感数据源的选择一般包括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力、时相及波段的选择。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数据源的选择还要综合其它非图像数据内容本身的因素来考虑,如成果图形的比例要求、精度要求、经费支持强度及遥感图像获取的难易程度等。 1.2.1 遥感图像空间分辨力的选择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力是遥感数据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了遥感制图所获得的成果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一般各主要成图比例尺对应遥感影像空间分辨力如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目前遥感卫星可以提供从小于1米到公里级的影像空间分辨率,可以满足1:2000/3000的比例尺遥感制图精度要求,制图精度能够满足我国现行的制图精度要求。航空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厘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制图要求。 目前,国内遥感制图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1:1万——1:10万),生态环境监测、城市信息化、大型工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遥感找矿…… 如:利用QuickBird/IKONOS进行违章用地监测、城市绿地与城市用地监测利用eTM/SPOT进行土地利用遥感制图…… 1.2.2 遥感信息的时相选择 地表由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组成、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如地表的温度、水份、天气状况、人类活动等影响使得不同时间地表信息反映在遥感影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遥感时相的选择其目的就是依据用户的需求,能够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影像。 1.2.3 遥感图像的波段选择 一般遥感影像的各个波段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而不同波段的组合则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多波段信息。波段组合总的原则是要最大反映信息量,要能从中有效地识别各种专题信息。如利用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图像数据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一般采用4、3、2三个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MODIS影像数据提供数十个波段数据,可以依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波段组合方式。

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前言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三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 3.1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3.1.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3.1.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3.1.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3.1.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3.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2.1臭氧层 3.2.2大气气溶胶 3.2.3有害气体 3.2.4气候变化 3.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3.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3.5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四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4.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4.3 3S一体化 4.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4.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4.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五总结 六参考文

一前言 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围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遥感数据源向着更高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空间分辨率发展的同时,处理信息技术也更加成熟;在应用方面,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是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是指从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的感知的意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3.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3.1.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1.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3.1.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小结与思考 一、基础知识: 1、平均数:如果有n 个数x 1 ,x 2 ,…,x n ,那么:= x 叫做这n 个数 的 ,简称为 . 2、中位数: 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 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 位置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处于 位置的 数的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方差:用一组数据x 1,x 2,…,x n 与它们的平均数x 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 s =2 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5、极差:一组数据的最 数与最 数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二、经典例题: 例1、在“感恩一日捐”捐赠活动中,某班40位同学捐款金额统计如下,则在这次活动中, 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数是 元. 金额(元) 20 30 36 50 100 学生数(人) 3 7 5 15 10 例2、某户家庭今年1-5月的用电量分别是:72,66,52,58,6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52 B .58 C .66 D .68 例3、某校六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 , 11 , 12 , 13 ,9 , x .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例4、为了筹备班级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例5、小明和小刚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小明 13 14 13 12 13 小刚 10 13 16 14 12 n x x x n +?++21

遥感发展前景

日前在我国举行的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技术成就展上,我国展区展示的"影像中国"演示系统吸引了众多观众:站在"影像中国"演示系统屏幕前,戴上特制的眼镜,原来重叠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而立体。如果利用人机互动进行操作,就可以身临其境地在影像中遨游了。 专家介绍,之所以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因为该系统采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叠加了数字高程模型制作的三维影像。观众利用操纵杆或触摸屏,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各地风光,还能在全国范围内查询给定的位置。 以影像为基础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开辟了人类认知地球的崭新视角,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实现了测绘业的历史性跨越,并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筑石铺路。 测绘技术飞速发展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截至目前,以摄影测量与遥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测绘行业信息化发展步伐,并确立了我国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大国地位。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带动下,我国测绘事业发展进入了以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新阶段。目前,摄影测量与遥感已同大地测量、卫星定位、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工程测量等一起构成了整体的测绘学科与技术体系,使我国的测绘行业在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后,步入数字摄影测量时代。 特别是进入21世纪,数字航空传感器的传入让国内测绘业如虎添翼,城市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从二维走向三维,地图产品不再只由线条组成,而是以影像和三维立体形式来表现。 测绘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我国自主研制的数码航摄仪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已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地形图生产。据介绍,通过数码航摄仪获取的汶川灾区全部图像,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2至0.3米的高清晰水平。我国自主开发的自动道路测量车,是目前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车载移动测量产品,已应用在基础测绘、电子地图、铁路、公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在北京奥运会建设工程中也得到大量应用。 现代先进测绘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过去大地信息的数据采集,要靠测绘工作者的双脚"丈量"土地。如今,卫星和飞机带着摄像机或照相机在空中飞一遍整个测区就可以完成,而且不受地形地貌限制。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就是利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完成月球表面的高度测量后,将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到时候普通人也能一睹月球的真实容貌。 此外,采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已经构建起1:5万以上的全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等,各省区市已经或者正在建立1:1万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引言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可查询到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1它集中了航天、航空、电子、计算机、现代光学以及生物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成为一种先进而有效的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区域开发综合评价分析手段。遥感科技被公认是一种大容量的信息获取手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已显示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日益受到重视。根据联合国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400多个组织从事遥感活动。美国每年利用陆地卫星所得的效益为14亿美元,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避免各种损失为20亿美元,并预测政府在今后每年可以从商业化遥感活动中获取税收14亿美元。2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渐向 X射线和γ射线扩展。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3 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回收了10多颗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得了全色像片和红外彩色图像,并建立了卫星遥感地面站和卫星气 1百度百科遥感技术 2《中国科技论坛》1986年第5月 3中国测绘网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象中心,开发了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云图上,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机上观看到气象形势。4此外,作为我国卫星遥感平台代表的北斗卫星已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可。 二.数据与方法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 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53S 4中国测绘网遥感平台 5国土资源遥感

生物化学小结与思考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小结 1蛋白质的生物学作用:功能蛋白、结构蛋白 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组成、化学组成)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二十种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名称(三字缩写符、单字缩写符) 4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茚三酮显色、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反应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肽键、活性多肽及一级结构的测定 6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三级与四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亚基)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维持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化学键 7蛋白质的性质:大分子性质、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离心法、凝胶过滤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两性解离(等电点、电泳、离子交换)、胶体性质、蛋白质沉淀(可逆沉淀、不可逆沉淀)、蛋白质变性、紫外吸收及颜色反应 8蛋白质的分类:按外形及组成分类 思考题: 第一次课 1)蛋白质、氨基酸的定义。 2)蛋白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3)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 4)写出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 第二次课 1)什么是氨基酸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2)氨基酸有哪些重要的呈色反应? 3)何谓生物活性肽?举例说明。 4)了解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定义及其主要的化学键。 第三次课 1)解释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及具备生物功能的条件。 2)阐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定义、实在及影响因素。 第四次课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核酸化学小结 1、酸是遗传物质载体的证明和研究历史 2、核酸的化学结构:戊糖、碱基(A、T、G、C、U),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原子编号) 3、DNA的结构:一级结构(核酸序列及其表示、基因及基因组、序列测定)、二级结构(Watson -Crick双螺旋模型、Z-DNA)、结构维持的化学键 4、RNA结构与功能:碱基组成特点、RNA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5、核酸的性质:酸碱性、变性与复性、分子杂交

近世代数_第三章小结

第三章 环与域总结 第一节 加群、环的定义 定义:一个交换群叫做一个加群。 ⑴一个加群的唯一的单位元叫做零元,记作0。 ⑵元a 的唯一的逆元叫做a 的负元,记作-a ,简称负a 。 环的定义:(?+,,R ) ①(R +)是交换群(R 对+封闭); ②· :R R R →?满足结合律,即()()bc a c ab R c b a =∈?,,, ③+和·都满足分配律:即对R c b a ∈?,,满足 ()ac ab c b a +=+ ()ca ba a c b +=+ 称R 在+和·运算下是环。①.R 是一个加群; ②.R 对于另一个叫做乘法的代数运算来说是闭的; ③.这个乘法适合结合律: ()()c ab bc a =,不管c b a ,,是R 的哪三个元; ④.两个分配律都成立: ()()bc ba a c b ac ab c b a +=++=+,,不管c b a ,,是R 的哪三个元。 环满足如下运算: ①00a a =,对R a ∈? ②()ac ab c b a -=- ()bc ac c b a -=- ③()()()()ac c a ac c a c a =--=-=-, ④()()∑∑∑∑=====???? ????? ??=++++++m i n j j i n j j m i i n n b a b a b b b a a a 11 112121 定义:(?+,,R ),若对R b a ∈?,,有ba ab =,即满足交换律的环是交换环。 (?+,,R ),若R e ∈?,对a ae ea R a ==∈?,则称e 为R 的一个单位元。一般地,一 个环不一定有单位元。 (?+,,R ),含有单位元e ,,R a ∈若R b ∈?,使得e ba ab ==,则称b 是a 的逆

遥感专题制图

遥感专题制图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制图是遥感图像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ENVI提供了两种制图方法。第一种为ENVI快速制图(QuickMap),需要在ENVI Classic中完成;第二种为使用ArcGIS制图工具,可以直接加载ArcGIS制图模块,需要安装ArcGIS for Desktop。本课程我们将学习使用ENVI Classic进行制图。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内容 1.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 影像 2.生成快速制图模板 3.自定义地图版面设计中的元素 4.保存为影像文件 1.实验方法 ENVI Classic 地图制图功能能够方便快捷、交互式地将一幅图像绘制成地图。可以先使用ENVI快速制图(QuickMap)功能生成基本制图,然后使用ENVI的注记功能或其他图像叠加功能按需要进行交互式地制图。快速制图可以设定地图比例、输出页的大小以及方

位,能够选择图像的空间子集进行制图,还可以方便地添加基本地图要素,如地图公里图输出中的自定义注记功能允许插入图例、三北方向图表(Declination Diagrams)/箭头、图像或绘制图和附加的文本等要素。使用ENVI Classic 注记或公里网叠合功能的交互式地制图功能,用户可以修改快速制图的默认叠合设置,合理布置所有的地图要素。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实验设备 装有ENVI5.1的计算机 2.实验材料 一幅Landsat5 TM影像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 影像 1)在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Image File。 2)同时选择RGB Color 按钮,单击Load RGB。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小结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一共三节。第一节“价值尺度”,第二节“流通手段”,第三节“货币”。在作为本书初篇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本章还有第四节“贵金属”,本书中已经略去。关于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与货币的历史部分自然也已略去。除此之外,主要内容、结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同,只不过在本书中,有些地方叙述得较为简略。但是,在本章的注中,增加了许多关于货币理论的新材料。 第一节“价值尺度”。这一节与第一章第三节“价值形态或交换价值”论述的角度相同,都是从理论的、观念的角度展开论述。这一点与第二章“交换过程”不同。第二章是从实际的、人们重复过亿万次的交换事实、交换行为展开论述。“价值尺度”这一节可以看做是第一章第三节“货币形式”这部分内容的继续和补充。在“货币形式”中,作者论述得相当简略,只是开来一个头。因为货币形式的谜无非就是一般价值形式的谜。关于货币的进一步的形式规定在“价值尺度”这一节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这一节要解决的也就是价格问题。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用金或银来表现,也就是金或银作为一般等价物。至于贵金属是怎样取得这个“王位”,作者在第一章第三节通过两极

的对立运动作了详细的论述。金已经是货币。过程已经看不见了。我原来说过,作者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最富创意的,是作者的理论创新,是前无古人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得作者的很多新的思想方法。“等于”、“值”是观念上的、理论上的关系。价值关系并不等于实际上的交换或易手。尽管这种关系源于实际的运动。价格也是这样。一台电脑值五千元,并不等于电脑的价值已经实现。它只是观念上的等同。它实际的存在仍然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物的存在。电脑要从具体物、私人物变为一般物、抽象物只能在流通中实现。价格只是实际流通的理论表现或准备。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劳动量成正比。这是在生产者的背后,不为他所愿地由社会决定的。表面的物的运动由价值规律所决定。平衡只能为经常的不平衡才能达到。这属于生产过程支配人,而人还没有支配生产过程的那种社会形态。价值尺度已经是属于现象形态的东西。事物内部的真实关系已经被它所掩盖。但这并不是这种生产形态的缺点。不同的价值量必须用不同的金量来表现。为了计量不同的金量,必须采用价格标准。金属的重量单位最初作为价格标准,并且获得了法定的叫名。比如英制的重量单位盎司为英镑、先令、便士所取代。货币名称由国家通过法律来决定。通过价格标准,事物内部的真实关系就更看不清楚了。第二节“流通

遥感制图

第 7 章遥感制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遥感的概念与影像地图的概念。 2.了解卫星影像生成专题地图的一般过程。 [本章重点]:影像地图的概念和遥感制图的一般过程。 [本章难点]:遥感系列制图。 [教学时数]: 2学时 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资料制作或更新地图的技术。其具体成果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和遥感专题地图。遥感影像因现势性强,可作为新编地(形)图的重要信息来源。 §1 遥感概述 1.1 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1.遥感的概念 遥感简单的说,它的含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即通过非直接接触目标的方式,而能获取被探测目标的信息,并能通过识别与分类,了解该目标的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有关特征。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和天体进行观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部分组成。遥感平台主要有飞机、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传感仪器有可见光、红外、紫外摄像机,红外、多谱段扫描仪,微波辐射、散射计,侧视

雷达,专题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并且在不断向多谱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各种传感仪器将记录到的数字或图像信息,通过校正、变换分解、组合等光学图像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后,以胶片、图像或数字磁带等方式提供给用户。用户在进行分析判读或在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支持下,制成专题地图或统计图表,为资源与环境的调查和动态监测,以及军事侦察等提供信息服务。 2. 遥感的分类 按遥感仪器搭载的工作平台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面遥感; 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不同分为: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按具体应用目的不同分为:环境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城市遥感等。 1.2 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遥感信息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性和综合性 (2)多波段性 (3)多时相性 在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逻辑学(各章小结与思考题)

第二章练习题 1、 从概念的分类来看,下面语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什么概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3)(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行政法规)是(法律汇编)中的一部分。 (5)节日里的城市到处鲜(花)锦簇,让人眼(花)缭乱。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3)“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实体概念。 (4)“行政法规”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法规汇编”是一个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5)“鲜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眼花缭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属性概念。 2、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A 、死亡 B 、意外死亡 C 、正常死亡 D 、溺死 E 、非正常死亡 (2)A 、犯罪 B 、故意犯罪 C 、过失犯罪 D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E 、交通肇事 (3)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著名科学家 D 、中国科学家 E 、本世纪杰出科学家 (4)A 、太阳 B 、恒星 C 、出升的太阳 D 、地球 E 、位于北半球的国家 答: (1) (2) (3) (4) 3、 下面对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吗? (1)“中国”概括为“联合国” (2)“等边三角形”限制为“等角三角形” (3)“集体所有制企业”限制为“工业企业” (4)“法”概括为“行为规范” (5)“书”概括为“纸张” 答:(1)不正确,“中国”和“联合国”是全异关系。概括或限制后的概念与原概念必须具有从属关系。 (2)不正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3)不正确,“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工业企业”是交叉关系。 (4)正确,“法”与“行为规范”是种属关系。 (5)不正确,“书”与“纸张”是全异关系。

实验五 遥感图像专题制图

实验五遥感专题制图 一、背景知识 ERADS IMAGINE的专题地图编辑器(Map Composer)是一种所见即所得(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编辑器,用于产生相当于地图质量的图像和演示图,这种地图可以包含单个或多个栅格图像层、GIS专题图层、矢量图形层和注记层。同时,地图编辑器允许您自动生成文本、图例、比例尺、格网线、标尺点、图廓线、符号及其它制图要素,您可以选择1600万种以上的颜色,多种线划类型和60种以上的字体。 ERADS IMAGINE专题制图过程一般包括六个步骤: ①根据工作需要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进行地图图面的整体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图幅大小尺 寸、图面布置方式、地图比例尺、图名及图例说明等; ②准备专题制图输出的数据层,在视窗中打开有关的图像或图形文件; ③启动地图编辑器,正式开始制作专题地图; ④确定地图的内图框,同时确定输出地图所包含的实际区域范围,生成基本的制图输出图面内 容; ⑤在主要图面内容周围,放置图廓线、格网线、坐标注记、以及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 等图廓外要素; ⑥设置打印机,打印输出地图。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遥感专题制图的方法 2.专题制图的组成要素及其布局。 三、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Modeler_output.img 用于专题地图编辑 germtm.img 用于遥感系列制图 四、实验内容(2课时) ·专题地图编辑过程(Process of Map Composition ) ·制图文件路径编辑(Edit Map Composition Path ) ·系列地图编辑工具(Map Series Tool ) 五、实验步骤、方法 1.专题地图编辑过程(Process of Map Composition ) (1)准备专题地图数据(Prepare the Data Layer) 在视窗中打开所有要输出的数据层,包括栅格图像数据、矢量图形数据、文字注记数据等。具体示例如下: 视窗菜单条:File / Open / Raster Layer,打开图像Modeler_output.img。 (2)产生专题制图文件(New Map Composition) 操作方法: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Composer图标/ New Map Composition,打开New Map Composition对话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知识总结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的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系统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道的作用:①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③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 鲜、清洁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3、会厌软骨的作用: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边笑边吃,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道,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吸气肋间肌收缩-----------→胸廓前后径增大 膈肌舒张→顶部回升→胸廓上下径缩小 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呼气肋间肌舒张--------→胸廓前后径缩小 3、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