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与教育测量 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 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 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 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一)一般测量概论

1. 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 测量的基本要素:

(1)参照点:

①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如长度测量

②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如对地势高度的测量。

(2)测量的单位:

①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②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个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3. 测量的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①陈名量表--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经行分类,但该类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可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命名量表(用数字指代个别事物,如用数字给运动员编号);二是类别量表(用数字指代事物的种类,如用1、2、3分别代表不同的职业类型)。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检验。

②顺序量表--其中的数字不仅能够指代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它既没有相等距离的单位,也没有固定的测量原点。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③等距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和等级,而且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适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

④比率量表--具有类别、等级和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或固定的原点。适用的统计方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与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相同。

(二)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

1.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的原因:

①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

②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和完善。

3.标准化需具备的条件:①测验内容的标准化②施测条件的标准化③评分规则的标准化④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4.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

(1)①常模参照测验--以常模为参照编制的测验(如高考只有百分之几的人可以进入重点大学)

②标准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以标准为参照编制的测验(如,视力测验、考驾照)(2)①智力测验--测量个人的智力(一般认知能力)水平的高低

②能力倾向测验--测量个人的潜在才能,预测个人的能力发展倾向

③成就测验--测量个人在接受教育后的学业成

(3)①个别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只能测量一个被试

②团体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测量许多被试

(4)①难度测验--识别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②速度测验--识别个人做题的最快速度

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

1.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2.卡特尔:

①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②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准确性

③认为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3.比内:

①1903年,《智力的实验研究》问世,提出了智力的定义,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