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某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4月13日全市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会议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区对照《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

在园区规划、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举措,推进园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1-4月份,上级考核开发区的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xxx经济开发区有4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税收收入、出口总额等2项指标增幅居全市首位,开发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引领,在园区定位上调高标准。结合正在编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雄衡”协作区建设规划,细化编制xxx经济开发区2020年-2035年空间规划,目前已完成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正在编制初稿。完成了《xxx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修编,明确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为首位产业,以总部经济为承接重点的产业发展方向。同步推进开发区扩区申报工作,目前,拟扩区地块面积(4.07平方公里)已经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审核通过。

(二)精准招商,在项目建设上提速提效。采取“全员招商+市场化招商”的模式,以编制的招商地图为对接重点,由县级干部带队分区域、分行业进行精准对接招商;

同时充分依托衡水广东商会、北京亦庄产业联盟,开展委托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4月份以来新签约引进了xxx、xxx、xxx、xxx、xx等5个亿元以上项目。xxx、xxx、xxx、xxx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xxx、xxx基地等2个项目采取厂房租赁的形式推进建设,目前已进入车间装修、设备采购阶段。同

时,6月24日将与xxx正式签约,在园区内投资兴建保税物流综合体。

(三)服务保障,在加快发展上做优环境。一是优服务。组建了5支项目建设跟踪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建立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项目跟踪服务日志》,开展全程代办、问题协调、跟踪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强保障。今年以来新收储土地553亩,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了处置僵尸企业、加快“腾笼换鸟”专项行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630余亩。签约的重点项目xxx作为“腾笼换鸟”项目,采取租赁闲置厂房(xxx)的形式入驻开发区,目前已经签订租赁合同,实行3年免租,并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三是抓改革。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全区正在打造的“标准地”共计13个地块,涉及75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区域评估,并制定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规划指标等控制性指标标准,其中7个地块共计511亩,已完成土地转用征收,定于6月24日进行招拍挂。

(四)探索创新,在园区运营上大胆突破。近期与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进行了新一轮的对接,计划安排专业化团队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入驻园区运营管理,同时细化明确了5个重点对接方向。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着眼产业链条延伸和补齐,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二是围绕xxx发展建设和产业承载情况,紧盯中科院雄安新区创新研究院重点项目和关键工作,在xxx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引进一批科技产业高

端人才,建设一批符合xxx需求的科研机构。三是围绕院所技术对接,积极做好企业调研,推进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四是围绕“腾笼换鸟”,帮助长期停产停业企业通过对外合作,盘活资产、焕发生机。五是围绕科技氛围营造,定期开展项目融资路演、院士大讲堂等活动,全面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五)转型提升,在企业发展上培育龙头。一是建平台。围绕全市“9+5”特

色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等传统产业,“一业一策”制定转型升级路线图,加快推进xxx科创大厦、现代农业研究院、xxx等平台建设,其中科创大厦已完成设计招标,xxx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现代农研院a区和b区完成主体建设,c区正在进行第三层主体浇筑,预计年内投入使用。二是强扶持。着眼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设立了开发区技改专项资金1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1600万元、申报技改备案资金7.62亿元,全力支持园区企业技术改造、扩建提升。同时,与建设银行合作,谋划设立“招商贷”,以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注资的形式成立引导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目前已制定初步方案,拟于近期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三是育龙头。以轨道交通产业为重点,依托北官庄交通轨道产业园产业集群优势,成立了xxx县轨道交通产业协会。重点推进区内龙头企业——中佳世纪轨道科技公司创业板上市工作,目前,该公司已于6月22日正式进入证监局第三期辅导阶段。同时,推荐上报了xxx 有限公司、xxx、xxx等3家企业纳入了省级“专精特新”培育库,待正式审核。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聚焦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所涉及的9大类42项具体工作任务,在园区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加快推进开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抢抓机遇,高标准编制空间规划。抢抓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立足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高标准编制开发区空间规划,加快推进开发区扩区申报工作,为园区后续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破解瓶颈,在项目建设上加快进程。一方面,加大与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对接跑办,加快项目用地组卷报批进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用地指标支持,破解土地瓶颈;

另一方面,加强跟踪服务,针对已签约的重点项目,逐个成立工作专班,全过程跟踪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三是灵活方式,在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进一步细化招商地图,灵活招商方式,运用活动招商、对接招商、以商招商、“云招商”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活动。立足农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逐个行业明确拟对接洽谈的重点企业,全力争引总部经济、行业百强等优质项目。

四是创新举措,在重项改革上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深化开发区改革开放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人事薪酬制度等改革,以改革促进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水平。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内容丰富多角度。

最新整理公司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情况汇报.docx

最新整理公司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情况汇报 一、企业基本情况 联创电声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原第四机械。工业部于1966年从七三四厂搬迁部分生产能力在组建的三线军工企业国营红声器材厂改制而成,专业从事电声器件和防护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内军工防护、电声产品的骨干企业,20xx年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员工200余人,其中科研人员37人。主要产品为轻型保护头盔、通信帽和送受话器组,已在海、陆、空各军种,中航613所、昌飞公司,武汉中元公司、xxx海格公司、北方联创通信公司等国内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得到广泛运用,作为通信、防护设备的配套电声器件。 公司于1997年通过了GJB546军标线认证,20xx年获得三级保密证书;20xx年获得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20xx年首批通过军用电子元器件承研承制单位资格审查;20xx年通过GJB9001B-20xx认证;20xx年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20xx年获得载人航天工程科研生产单位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公司管理体系。 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发展,近三年获得省重点新产品计划15项,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2项,吉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县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9项,已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6项。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公司十分重视科研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及科研经费的支持,近三年共投入研发经费1825万元,引进高端科技人才3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1人次,现有研发人员37名,占职工总数的18.41%,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本科学历11人。 在研发机构建设上,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设有产品设计部、工艺工程部、项目管理部、新品试制部,配备有多物理场仿真系统、电声测试仪、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用于研发;先后与南昌大学、师范大学等院校进行合作,缩短了企业的研发周期;在人才培养上,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每年都招聘一批大学生充实技术队伍,同时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都会邀请行业专家来公司举办专题技术讲座,让技术人员了解行业内最新技术动态和知识。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2019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精选】

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 xxxx年,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争创“国家级园区”为动力,以打造“实力园区”、建设“幸福港城”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提升境界,高标定位,转变作风,重抓落实,全区项目建设快速发展,城区面貌深刻变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全面提升。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2位。在中国城镇五百强中位列第28位。xxxx年完成临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45.9亿元,港口吞吐量6656万吨。 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港口抓膨胀、园区抓项目、产业抓集群”的思路,竭力抓服务、搞协调、促落实,超前解决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资金、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全力推动企业膨胀裂变,做大做强临港产业。今年以来,全区先后新建、续建了油页岩综合利用、香驰大豆、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隆基造型线等10个投资过亿元的临港产业项目,完成项目投入23.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42.7%。其中:我省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香驰大豆深加工项目建设工程基本完工,设备陆续到位并进行安装,为项目配套的供电、供汽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国内最大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加工制造项目喷涂车间工程建设已完工;4万平米2条平台生产线、米码头及对应后方1万平米滑道工程基本完工,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隆基机械定向增发募投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隆基造型线项目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调试,春节前投入使用。 二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大专业招商力度,成立了临港产业专业招商机构,配齐配强人员,专业招商工作全面启动。按照“四新一海”产业发展导向,充分发掘区位、产业和资源三大优势,认真研究与临港产业集群有关联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央企和国内外500强对外投资动态,坚持内外资并举,集中精力做好跟踪落实工作,竭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年内,组织开展了境内外招商活动30多次,先后有北大荒粮食仓储物流、香港欣鸿国际集团商贸城等项目签约。xxxx年,全区完成实际到帐外资2227万美元,进出口总额8.7亿美元。同时,LNG应用成套装置、海上油气装备制造、永晖能源专用泊位等重点在谈项目进展顺利,为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项目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全力助推企业发展。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先后帮助维克斯滤清器、恒通物流、xx船厂、中集来福士等重点企业解决基础设施配套、劳动纠纷、市场开拓、建设手续验收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扶持企业加快发展。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8户,地方级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3户。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产值比重。xxxx年,“兴民”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龙矿油页岩综合利用新增“泰山学者”岗位一个。龙矿集团海下煤炭开采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隆基集团和道恩集团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宇高科列入省自主创新专项计划。依托恒福绿洲新能源公司组建的全省唯一的液化天然气应用技术培训基地,将为全市乃至全省LNG推广提供平台支持。在资本运作方面,加强上市梯队建设,全力帮助企业协调上市过程中遇到的资产重组、募投项目用地、立项及建设手续办理等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再造。兴民钢圈完成4720万股定向增发工作,融资额6.13亿元已全部到位;隆基机械非公开增发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批复,预计融资额7亿元;恒通物流上市资料已报证监会,计划明年年底前完成证监会审批;另外,道恩高分子材料、龙福油页岩上市工作也在积极运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从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现代化的演变规律来看,依靠低廉要素成本和广阔市场需求,后发经济体可实现压缩式高增长。开发区作为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要素集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然而,随着潜在增长率逐渐收敛至前沿国家水平,后发优势对维系高增长的作用愈加有限,很多开发区因此遇到发展瓶颈。本文通过对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经验的总结,为我国开发区转型提出三条参考建议: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二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要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深化对外开放,为企业深层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关键词:高新区,转型,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作为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要素集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地区经济增长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然而,随着潜在增长率逐渐收敛至前沿国家水平,后发优势对维系高增长的作用愈加有限,这也是近些年开发区遇到发展瓶颈的深层原因。为突破瓶颈,实现新一轮以高质量为核心特征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取得积极成效。本文通过总结成都高新区推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成都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成都高新区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统领,转变招商工作重点,着眼产业链全景图,以优化产业结构生态为目标,以强链补链精准招商为抓手,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2018年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123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41%;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销售上亿元的品种达26个,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升至第6位;新登记新经济企业11139户,增速达25%①。 (二)要素优化稳步推进,创新驱动逐渐显现 成都高新区稳步推进劳动力、资本、土地三大经济发展要素优化。2018年全年,通过柔性引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省“千人计划”70名、“蓉漂计划”人才87名、主导产业急需紧缺人才4000余名;启动总投资530亿元的10个PPP项目,助推80余家企业改制上市;腾挪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48亩,建成标准厂房87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动能。全年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9800家,同比增长60%;新增研发机构62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8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8个②。 (三)城市功能优化提升,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成都高新区秉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构建五级绿化体系,有序推进水系、绿地、公园建设。2018年,绿地面积达3385万平方米,人均面积达10.4平方米,全年建成投运15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完成172个拆墙透绿点位,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2条,推进7个老旧院落提升改造,拆除围墙约1.3万米、违法建筑物约

开发区实干创新三大攻坚战谋突破工作总结

开发区实干创新三大攻坚战谋突破工作 总结 **经济开发区 实干创新“三大攻坚战”谋突破 20xx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是**经济开发区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阶段,20xx年该区围绕“**突破、五年翻两番”工作目标,谋划了“11332”工作思路,(即:“1”是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是力争招引一个100亿元以上的战略投资项目。“3”是至少引进3家央企或名校企合作项目入驻**。“3”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即:项目建设攻坚战、城镇化建设攻坚战和绿美建设攻坚战。“2”是20xx年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速均达到20%以上。)坚持实干兴区,创新驱动,狠抓项目,产城融合,绿色生态,全面建设新**。 一、聚力重点项目,“三抓三促”,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项目建设是园区的生命线,该区盯紧抓牢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坚持增量存量一起抓,统筹做好战略项目引进、重点项目推进、破产企业重整、停产企业恢复、闲置企业土地置换、高新产业培育等工作,开创产业项目建设新局面。

(一)抓引进促储备。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特种新材料、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4大产业集群,成立专业地域招商工作组,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新引优”并重,在盯紧战略投资项目、央企、高校上下功夫,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加速园区产业集群式发展。重点跟进杭萧钢构钢管束组合结构体系住宅项目、万力新兴综合商业广场、中国燃气仪表基地、中铁电器装备基地等项目,积极对接智能装备、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等国内外500强企业、知名企业,力争年内开发区至少签约一个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的战略支撑项目,每个县级领导干部至少引进一个亿元以上项目,或引入在开发区注册当年上交流转税和所得税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每名正科级干部至少引进一个20xx万元以上项目,或引入在开发区注册当年上交流转税和所得税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 (二)抓存量促转型。狠抓总投资375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助力园区“二次创业”。其中:中地能、宏伟机械、新兴能源装备等10个新开工项目抓投资早竣工;恒富电商、美科新材料、华北重工、滏淼科技园等4个续建项目抓进度早投产;中邯硼业、**南公铁港等4个竣工项目抓投产早达效。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在政策、技改和资金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重点帮扶三泰胶业、英宏建材、昊德太阳能、金狮棉机、宏大化纤、中科环保等企业获得省市

新编夯实基础,活化资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优质精彩实用】

夯实基础,活化资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把握形势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 一是创新理念谋划工作。机构编制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人手紧。我们将全面激发改革管理的生机和活力,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掣肘。树立“一盘棋”思想,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与保障重点工作需要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坚决做到精简、统一、效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具体的矛盾问题,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我们将坚持开门搞改革强管理,积极借鉴各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 二是规范管理机构编制。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的同时,处理好严格控制和满足事业需要的关系,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向亟需加强的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找准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三是提升部门服务形象。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规则,强化“每位同志都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意识,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激发出

人人有分工、处处有任务、“全办齐上阵”的干事创业热情,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规范有序高效、执行有力的日常管理机制。二是主动服务,提升部门形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融入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设身处地为基层、为部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家”的工作作风,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和工作自觉,积极认真沟通、耐心宣传政策、细致沟通解释,引导单位积极转变观念,优化编制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构建“一盘棋”格局,形成“一张网”制度 (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和谋划。重新修订《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凡涉及机构设置、加挂牌子、职能划转、编制调整、人员调整、拟定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申报计划事宜,全部提交编委会研究,任何部门都不得擅自审批机构编制和绕过编制部门请示机构编制问题。编委领导对编委会的召开高度重视,每年平均召开编委会6次,编委会的议事决策职能进一步凸显。构建形成了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全县机构编制工作“一盘棋”格局,真正建立起了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委一家行文、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的“三个一”审批制度,实现职能配置科学化、机构设置最优化、编制配备精简化。 (二)建立完善编办、组织、人社、财政“四位一体”协调配合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控制了人员的“进口”,提升了进人用人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空编使用申请制度,严把人员入口关。实行行政机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汇报

企业技术进步及创新发展情况 一、“十二五“创新能力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县共申请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共完成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项目27个,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7件;取得省市级科技创新进步奖项工11项;产学研合作企业95家。 二、存在问题 1)是开展产学研工作的企业面还不够广。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开展产学研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2)是科技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政府科技投入较少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两个方面。受财政现状影响,政府实际科技投入受限。 3)是技术合作渠道不多,产学研结合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形成。目前全县企业的技术来源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还是靠自主开发或以乡情、亲情为主要纽带的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技术合作的渠道、范围和领域受到严重制约,产学研有机结合不够深入,新产品的开发受到影响。技术合作的平台还没有真正搭建起来,部分企业信息不灵,不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找不到与高校、科研单位技术结合点。 4)是创新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经营者缺乏相关的科技知识,在经营实践中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缺乏敏锐感,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三、发展思路和重点 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鼓励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都要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加强区域互动、内外联动,突出新型实用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联合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力争到202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家以上,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至少与一家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新产品开发达60个以上,开发国家级新产品2-3个,省级新产品15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主导产业装备总体达到国内中等以上水平。 四、主要推进措施 1)是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平台。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提倡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在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支持高校院所在合作企业设立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2)是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层次高、规模大的产学研展洽会等展会,动员组织企业参加,寻求合作机缘,让企业走出去。同时,在县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把高校、科研院所请进来。 3)是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寻求资金支持,通过吸收风险资金、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等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引资,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能力。 4)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引进和培养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总结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总结 200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凝心集力,坚持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虔州发展战略。紧抓更名机遇,进一步完善的管理职能,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区委提出的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作风再转变、效率再提高,发展再加快,的要求,全力推进工业园区现代化、中心区域城市化、农业产业示范化、政府效能特区化进程,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开创了新局面,呈现了新气象,取得了新成绩。--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我区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经济 运行速度快速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69.7%;实现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财政总收入6106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22万元,同比增长62%。实现固定资产投 资5.5亿元,同比增长41.88%。其中财政收入增长率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位,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跃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二位。――招商引资工作态 势良好。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交通、政策优势,不断创优投资环境,强势推介、主动出击,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4年,全区共引进招商项目40个,其中外资项目15个,内资项目25个。签约外资5158万美元,实进外资4273.2 万美元,签约外资和实进外资分别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101.37%和98%,签约内 资11.98亿元,实进内资15.08亿,实进内资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178%,同比增 长11%。――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招商引资 载体功能更加完善。调整了招商引资方向,明确了项目的准入条件,招商引资工作走上理性化轨道,提高了招商项目质量。进一步创新开发区经营体制,整合优势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2004年,工业园区 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新铺设沥青路2178m,完成了土石方工程25万 m3,铺设自来水管4610m,工业园区各企业新建厂房、员工楼22万m2。目前,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以华坚、华夏、海欣、江铃等大企业为龙头的出口加工贸易、有色金属深加工、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支柱性产业。2004年实现园内工业总产 值15.1亿元,同比增长83.2%,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93.4%,实现 税金3160万元,同比增长40.4%,安置就业1.46万人,同比增长23%。――中心区域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区主动对接虔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围绕把开发区建成虔州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经济活跃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目标,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大力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不断完善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人居环境、服务环境。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利用市接待中心,华坚国际鞋城、市政中心的带动作用,加强项目运用,进一步拓展城区:一是以市接待中心、翠湖山庄为龙头,加快休闲住宅区的建设;二是以师院新校区、应用科技学院为龙头,加快高校园区的建设;三是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其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黄金实验小学敬老院、小康示范村,营造一流人居环境、商业环境,以完善的城市功能集聚大量大口,形成浓厚商业氛围。繁荣市场、兴旺城区,为加快工业开发营造完善、配套的综合环境.开展了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经营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载体建设情况汇报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载体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度,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市相关部门的协助配合下,大力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为抓手,强化创新功能通、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了区域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实现了技术平台建设、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一、载体建设主体,责任机构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1年2月成立了“创新扬州”开发区建设工作小组(关于成立“创新扬州”开发区建设工作小组的通知,扬开工办发【2011】14号),由开发区管委会分管主任担任组长。 二、开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计划) 目前,扬州新兴产业研发园的开发建设规划已报王书记、谢市长核准,实施方案(计划)正在拟定。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情况 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新光源公共服务中心,智谷展厅、接待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创业中心“三新”产业公共实验室等。

四、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和落实专项奖励扶持资金 1、“关于印发《扬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的通知”(扬开管发[2007]101号); 2、“关于加快引进‘领军型国际化创业创新人才’的实施意见”(扬开管发[2008]116号); 3、“关于印发《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商标和名牌发展战略的意见》的通知”(扬开管发[2011]39号); 4、“关于印发《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产品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意见及奖励办法》的通知”(扬开管发[2011]66号)。 五、建成区面积 我区原有建成区面积0.285平方公里(扬州智谷0.128,出口加工区二期0.08,创业中心0.028,新光源标准厂房0.025,八里0.024),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开工建设,新增建成区面积0.083平方公里,合计0.368平方公里。 六、科研用房面积 我区原有科研用房面积1.7万平方米(创业中心LED研发综合楼0.6,智谷研发中心0.57,新光源公共服务中心0.52),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园开工建设,新增建科研用房面积2.9万平方米,合计4.6万平方米。 七、孵化器、加速器用房面积

徐州经济开发区工作汇报

徐州经济开发区工作汇报 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07年5月26日) 简要汇报一下开发区有关工作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2007年是徐州经济开发区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一年,也是攻坚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建设“全市经济发展第一增长极”和“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赶超周边、苏北领先、全省一流”和“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这条主线,突出招商引资、优化环境、产业升级与和谐发展,切实深化一“两个转变,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咬定目标,埋头苦干,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预期目标。1-4月份,实现业务总收入133.2亿元,增长30.3%;财政收入4.84亿元,增长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41.3%;自营进出口总额4.22亿美元,增长34.5%,其中自营出口2.55亿美元,增长25.67%占全市省级开发区自营出口总额的83%;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增长206.5%0预计1-5月份,可实现业务总收入179亿元,财政收入5.6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8亿元,自营进出口总

额一5.2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1亿美元。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实 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坚持“三并举、三突破”,突出产业链招商、差异化招商、精细招商和以商引商,重点落实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市场量大、贡献率高的项目,先后在浙江、广东、上海、香港等地举办了投资说明会,并以小分队、多批次、高频率等形式集中攻坚优质项目,在利用外资、大项目和服务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突破了星丰金属、新长江物流、微型车辆等一批较大项目。1-4月份,新批进区项目107个,总投资132亿元,其中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5.6亿美元,实现注册外资7657万美元,占全市省级开发区注册外资的54.4%到帐外资4623万美元,占全市省级开发区到帐外资的79.1,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一半以上。(另:到帐外资6691万美元,增长44.6%占全市省级开发区到帐外资的84.5%)。同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集中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71.86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3个,总投资4.08亿美元。确定了10大年度新开工项目和10大年度竣工项目,总投资70亿元,列为市重点项目12个、省重点服务业项目2个,总投资58.38亿元。目前共有在建项目65个,增长5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5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5亿元,基础设施投入不少于10亿元。

2021年开发区创新工作汇报

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灵魂,是推进科技进步的动力,是高新区的生命之源。成都高新区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立足于成都地区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围绕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功培育了一批知名科技企业,不断为经济发展培育和输送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3年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四川省的57%、成都市的68%,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均占成都高新区总数的7%以上。科技创新为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恒久的动力与活力,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高新区通过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形成了科技成果和人才聚集的“马太效应”。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软件研发企业和人才的聚集,吸引了摩托罗拉、微软、爱立信、联想、中兴通讯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成都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吸引了英特尔、中芯国际、PSI等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到成都高新区投资建厂。由于这些企业在成都高新区的聚集,在最近举行的成都—台湾IT产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成都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企业家和专家们的共识。 一、明确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 成都高新区立足成都作为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拥有的科技人才和 成果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1223”战略中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了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推进成都地区科技资源优势向科技产业优势转移为重点,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建设四级创新创业载体、三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五大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打造一流创新创业平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区域创新创业资源的聚集效应。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加快建成总面积2—3平方公里、能够吸纳2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设施一流、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便捷的孵化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实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形成涵盖不同专业领 域和人才层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核心,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能力,为成都高新区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按照技术创新链做好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 根据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按照技术创新链的构成形态,成都高新区提出了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思路。在成果孵化期,建设适应不同专业领域和人才层次需求的孵化器为主体的创新孵化区;在孵化毕业企业成长期,建设以标准厂房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区;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建设基础和配套条件一流的产业园区;在企业发展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扩张期,建设高水准的总部聚集区。根据园区功能定位,我们将第

《夯实基础 活化资源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夯实基础活化资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为破解刚需增长和严控总量的矛盾,立足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实际管用有效的原则,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着力提升担当履职尽责的能力。 一、把握形势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 一是创新理念谋划工作。机构编制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人手紧。我们将全面激发改革管理的生机和活力,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掣肘。树立“一盘棋”思想,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与保障重点工作需要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坚决做到精简、统一、效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具体的矛盾问题,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我们将坚持开门搞改革强管理,积极借鉴各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 二是规范管理机构编制。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的同时,处理好严格控制和满足事业需要的关系,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向亟需加强的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找准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更好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三是提升部门服务形象。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规则,强化“每位同志都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意识,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激发出人人有分工、处处有任务、“全办齐上阵”的干事创业热情,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规范有序高效、执行有力的日常管理机制。二是主动服务,提升部门形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融入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设身处地为基层、为部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家”的工作作风,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和工作自觉,积极认真沟通、耐心宣传政策、细致沟通解释,引导单位积极转变观念,优化编制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构建“一盘棋”格局,形成“一张网”制度 (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和谋划。重新修订《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凡涉及机构设置、加挂牌子、职能划转、编制调整、人员调整、拟定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申报计划事宜,全部提交编委会研究,任何部门都不得擅自审批机构编制和绕过编制部门请示机构编制问题。编委领导对编委会的召开高度重视,每年平均召开编委会6次,编委会的议事决策职能进一步凸显。构建形成了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全县机构编制工作“一盘棋”格局,真正建立起了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委一家行文、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的“三个一”审批制度,实现职能配置科学化、机构设置最优化、编制配备精简化。

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度工作总结

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度工作总结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凝心集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虔州”发展战略。紧抓更名机遇,进一步完善的管理职能,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区委提出的“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作风再转变、效率再提高,发展再加快,”的要求,全力推进工业园区现代化、中心区域城市化、农业产业示范化、政府效能特区化进程,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开创了新局面,呈现了新气象,取得了新成绩。 --经济快速增长。XX年,我区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经济运行速度快速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财政总收入6106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22万元,同比增长6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财政收入增长率居全市各县第一位,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跃居全市各县第二位。 ――招商引资工作态势良好。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交通、政策优势,不断创优投资环境,强势推介、主动

出击,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XX年,全区共引进招商项目40个,其中外资项目15个,内资项目25个。签约外资5158万美元,实进外资万美元,签约外资和实进外资分别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和98%,签约内资亿元,实进内资亿,实进内资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178%,同比增长11%。 ――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招商引资载体功能更加完善。调整了招商引资方向,明确了项目的准入条件,招商引资工作走上理性化轨道,提高了招商项目质量。进一步创新开发区经营体制,整合优势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XX年,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亿元,新铺设沥青路2178m,完成了土石方工程25万m3,铺设自来水管4610m,工业园区各企业新建厂房、员工楼22万m2。目前,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以华坚、华夏、海欣、江铃等大企业为龙头的出口加工贸易、有色金属深加工、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支柱性产业。XX年实现园内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税金3160万元,同比增长%,安置就业万人,同比增长23%。 ――中心区域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区主动对接虔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围绕“把开发区建成虔州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经济活跃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目标,坚持以工业化

[民营招商]经济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表态发言

[民营招商]经济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表态发言 经济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表态发言 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发出的动员令,XX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 一、紧盯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层次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一生命线不放松,助推经济社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一方面坚持“机制、依约、督查、服务”四个推进,确保华舜汽车配件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亚联机械等46个项目投产达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出口增长20%以上。另一方面以优化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为立足点,严把“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建设周期和规划设计”四个关口,重点招引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全年引入京津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投资50亿元。打造汽车零部件、装配式建筑、装备制造、现代家居建材等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服务,塑造唐山在天津地区的“四最”营商环境品牌。 二、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加快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建设。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统筹做好产业、道路、燃气、水系等专项规划,实现全域规划、全域管理。二是加快城区建设项目推进。重点推进富力集团投资超百亿元的富力城建设项目,力争规划建设面积43万平方米的首期工程年内主体完工,完成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二期主体工程,新建、改造、提升道路10条,中心城区和海北镇两个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启动实施投资8000万元的教育园区建设。三是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投入550万元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绿化攻坚,完成富康道等14条道路绿化工程,总面积20万平方米。 三、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树牢协同意识,做实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和落实我市和天津宁河即将签署的,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平台。合力推进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加快推进农业高新区建设,在垃圾处理、交通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共享。 总之,我们将围绕打造“飞地”特区发展定位,着力提升城区发展水平,提升项目质量,提升营商服务环境,争创各项工作新突破。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两个率先”目标作出芦台贡献。

心得体会:夯实人才基础,激发经济活力(最新)

心得体会:夯实人才基础,激发经济活力(最新) X县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人才总量不断增长,素质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引领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 县上先后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开发配套政策,以及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已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得到有效提升。 从X县发展的情况来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度融入全市“两带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局,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意识,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选才育才,竭力聚才用才。重点围绕建好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怎样建设人才队伍、如何为人才工作提供保障持续用心用力。 人才资源开发上要紧盯五支队伍。一是党政干部人才。在保持机构改革后党政机关总体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通过中青年干部培训,尽快提拔一批中层副职干部;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农村、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加大公推公选和竞争上岗

力度,疏通单位正职干部“下”的渠道,加大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力度,逐步扩大懂经济、会管理“一把手”配备比例,有效解决干部队伍中行政管理型多、经济发展型和社会管理型优秀年轻干部紧缺问题。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深化生态工业园区人才试验区建设,通过“全职引进、按需选派、专场招聘”等方式,为滨河集团、锦世化工等企业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依托省内外高校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外培训。全面落实《X县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十八条意见(试行)》,支持重点企业建立首席专家工作室,优秀人才领衔科研项目,重点扶持生态工业领军人才和青年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依托落户X的海升集团、台湾芊卉、井泉药业等大型企业,按照“培训—实训—就业”方式,深入推进“10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不断提高本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探索“党建+人才”共建模式,推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联基地、联农户服务制度,为“一轴四区”乡村振兴示范带38个村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振兴。四是社会工作人才。对接城镇化推进需要,制定《关于推进社工义工人才联动服务的实施意见》,选派优秀社工到社区开展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积极推进“三社联动”,扶持鹏程公益协会、智博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社工人才实训基地,鼓励社会从业人员考取社会工作师资格并予以财政奖励,培养一批社工人才队伍。五是县域外X籍人才。制定《X县人才工作顾问聘请管理办法(试行)》,

【最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工作总结范文

【最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工作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 ___经济开发区___工业园位于距主城区5公里的___.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其中纯工业用地557.66公顷,占总用地的61.25%.洪山嘴工业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_00万元,修建一条宽30米,长_98米的双向四车道标准公路. 二.发展规划 园区结合山.水.林.路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现状的分布形报态,进行〝一心.三轴.两片〞的结构布局.一心:依托商业中心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工业园建设中心.规划用地82._公顷.三轴:依托老丹路和洪赵路两条〝y〞字形路网形态,形成西.北.南三条发展轴线.两片:以绿化景观轴为分割,形成东西两个产业片区.西片区为新型建材工业园,位于洪赵路以西,老丹路以北,用地面积_5.64公顷,已入住葛洲坝水泥集团.陶金瓷业有限公司等9家建材企业.东片区为汽车机电产业园,位于洪赵路和老丹路以东,用地面积392._公顷,已入住楚润科技(集团)公司.新飞翔电子.重鼎锻造.科园机械等七家汽车电子企业.充分借助十堰.襄樊.武汉汽车走廊地理条件优势,重点发展汽车配件和机械电子产业业.工业园最南部为仓储物流区,依托老丹路配套相关专业市场.交通设施和各类工业生产活动配套的商业销售.游憩娱乐等设施,形成大型集中的工业产品.商贸展示和货物集散中心.园区将结合自然水系和道路景观系统规划绿地_7.32公顷,形成〝一水城中穿,两区绿带环〞,把洪山嘴工业园建设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完备的生态型工业园.同时,积极承接港澳台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吸收域外资金和战略投资者到园区发展,把园区建成___市建材.汽车机电产业基地. 三.园区经济 ___事处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兴办步伐,积极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有力的促进了全办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辖区内共有国家大(二)型企业湖北江山机械责任有限公司.湖北葛洲坝老河口水泥公司.湖北新飞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___楚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各类工业企业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_家.全办逐步形成建材.汽配.冶金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其中,总投

心得体会:以开发区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以开发区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最新) X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X这个开放大省来说,以开发区升级促进高水平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就是抓住了转型发展的“牛鼻子”。 X的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吸引外资大多名列全国第一,对外贸易一直名列全国第二。其中开发区是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全省131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3/4的实际使用外资,成为X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X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总体来看,在前一轮发展过程中,开发区主要依托特殊的体制安排和低端生产要素所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在各种政策红利的作用下,通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成熟技术相结合,承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的梯度转移,推动了中低端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开发区产业集聚。随着土地、环境、劳动力等传统低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原有经验做法也已被其它地区充分借鉴,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专业化于价值链中低端的条件不复存在。从外部环境看,美欧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信息产业为

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接近尾声,一些更具低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加入到全球竞争中来,开发区中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和生产阶段,不断向东南亚以及我国中西部等地区转移,开发区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开发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方向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不是要脱离全球分工体系,而是要改变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来源,即从以往依托低端和通用生产要素实现高速度增长,转向吸引、集聚、整合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推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通过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X是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但是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和阶段,而是要依托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通过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而实现转型升级,即在原有制造业领域进行深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精致化、精细化和高品质化方向发展;二是依托技术创新包括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开发区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方向转型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