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

适用对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

课程学时:共34学时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为实践性课程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综合分析训练;重点掌握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与工具;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课程开设对象

本课程开设对象为数学计算机学院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共开设4个实践项目,主要侧重综合技能的训练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的

(四)指导教师

课程由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讲授教师负责。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践教学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的实践项目。

(五)实验设备配置

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有OFFICE软件和其他试验系统/ Microsoft Project / Power Designer,可访问Internet。

(六)考核与报告

1.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写出实验报告(例如系统分析报告等),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包括四项实验项目)进行审阅、评分。

3.所有实验报告成绩即构成本门课程考试成绩。

实验报告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实验操作(40分)

实验操作方法正确,能熟练操作软件开发所需的工具;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正确,并能解决问题;实验结果正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共计40 分(有问题酌情扣分)。

(2)实验报告(60分)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各实验要求提交的所有文档;实验步骤记录详实、正确;实验结论正确、真实;实验文档整体完备,正确、详细;认真发现问题、解决并归纳问题。计60分(有问题酌情扣分)。如果实验总结报告有雷同均以0 分计。

无故缺席课程4次(含)以上,本门课程成绩以0 分计。

实验一采用Microsoft Project 完成项目管理

(一)实验目的

掌握IT项目管理的构成要素,了解项目管理的过程,并能够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对项目的

范围、进度、成本、人员等进行有效管理。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是一家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的IT企业。目前该公司的开发人员受客户委托正在开发

一套新的OA产品。项目开发组决定运用Microsoft Project 软件高效地管理项目开发过程,该

OA产品要求从2013年3月11日起建设,要求在2013年7月1日之前正式上线,并且工作越快开

展越好。

项目组在与客户交流后了解了基本的系统需求,通过技术核心小组的充分讨论,采用头

脑风暴法,对项目进行详细工作分解结构,并对各个工作包工作量采用PERT评审技术进行

估计。然后根据工作包的关联关系和项目的人员情况,进行进度计划的制定。其主要工作内

容安排如表1 所示。

表1 OA产品开发主要任务安排

序号项目任务前提任务工时数(天)A 策划与立项——10

A1 信息系统企划无 5

A2 客户商谈确认A1 5

B 系统分析——40

B1 问题分析A2 10

B2 数据需求分析B1 15

B3 过程需求分析B1 15

C 系统设计——30

C1 功能模块设计B2,B3 15

C2 用户界面设计B2,B3 5

C3 代码设计B3,C1 3

C4 数据库设计B2,C1 7

D 系统实现——30

D1 编码和单元测试C1 15

D2 集成与系统测试D1 12

D3 系统安装与切换D2 3

E 试运行——10

E1 运营测试D3 7

E2 用户培训D2,D3 3 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项目组每周召开项目例会,并通过周报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

本、问题和风险进行信息发布。项目每月进行项目小结,并发布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策划与立项的里程碑是与客户签订合同;

分析阶段里程碑是系统分析规格说明书;

设计阶段的里程碑是系统设计说明;

实现阶段的里程碑是系统的交付;

试运行阶段的里程碑是项目验收。

项目在每个里程碑结束时,对阶段里程碑进行总结和评审,跟踪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对下一里程碑的工作量和进度进行重新的评估,细化和调整下一里程碑的工作计划,并把结果发布给项目相关人。

根据上述陈述,对该系统项目进行项目管理,采用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完成如下任务:

(1) 完成项目的范围管理

(2) 完成项目的进度管理

(3) 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

(三)实验指导

1 项目范围管理

步骤1:制定项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日期范围),以便创建一个新文件。文件名为“姓名(或第N组)——项目管理过程实验”(N为小组编号)

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生成空白的甘特图视图。

(2)单击“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或从工具栏上的保存标识对文件进行保存。

(3)从“项目”菜单中选择“项目信息”命令,将弹出项目信息对话框。

(4)因为项目要求在四个月内完成且越快越好,因此在项目信息对话框的“日程排定方法”下拉列表中设置“从项目开始之日起”,并设置项目优先级。

步骤2:确定项目范围,并对项目进行分解,逐步形成实施项目所需的任务列表(工作分解结构)。

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按表1的内容依次将任务输入甘特图的任务表中,(也可以通过WORD或EXCEL文件导入)。

按住Ctrl键,用鼠标在任务表格的序号栏选中“策划与立项”下面的“信息系统企划”和“客户商谈确认”两项任务,右击,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降级”命令。

重复步骤(2),将二级任务在任务表格上进行降级。

对于周期性任务,则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周期性任务”命令,此时会出现“周期性任务信息”对话框,填入具体信息后单击“确定”按钮,甘特图中便会显示出该项周期性任务。

2 项目进度管理

实验步骤:

步骤1:输入任务工期

具体步骤如下:

在任务的“工期”微调框中键入所需的工期,格式可以是月份、星期、工作日、小时或者分钟。此外,如果要表明该任务的工期是估计值,则应该在后面键入一个问号“?”对于项目的里程碑,相应的任务工期应该为0。

按下ENTER键。

步骤2:设定项目工作日历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更改工作时间命令”,将弹出对话框,可供进行工作时间的修改,以满足加班或者工作时间调整等特殊需要。

假设某个月每周六都要加班,则可以按住Ctrl键用鼠标在日历上选中所有星期六的日期,选中“非默认工作时间”单选按钮,在“工作时间栏”中输入预定的加班时间。

步骤3:定义任务的依赖关系

项目中的任务在时间上的关联性分为如下4种情况:

完成-开始(FS):只有在任务A完成之后任务B才能开始。

开始-开始(SS):只有在任务A开始之后任务B才能开始。

完成-完成(FF):只有在任务A完成之后任务B才能完成。

开始-完成(SF):只有在任务A开始之后任务B才能完成。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取“任务名称”栏中要按所需顺序连接在一起的两项或者多项任务。选取不相邻任

务,可以按住Ctrl键并单击任务名称;若选取相邻任务则按住Shift键并单击希望连

接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任务。

(2) 根据任务之间的先后关系,单击工具栏上的“链接任务”标识,从而建立任务之间的

相关性。注意此时的时间相关性为“完成-开始”类型。

(3) 重复上面步骤,直到所有的任务建立了关联性。

(4) 需要改变或删除任务相关性时,可以直接在条形图之间的连线上双击鼠标,便会出

现标题为“任务相关性”的对话框供修改。

3 项目成本管理

步骤1:增加项目资源

具体步骤如下:

(1) 单击“视图栏”中的资源工作图标识,将出现“资源工作表视图”。

(2) 在其中填入资源名称和相关信息,若要更改资源信息可以双击,弹出相应的“资源

信息”对话框进行设置。

步骤2:分配资源

具体步骤如下:

(1) 在甘特图视图中,选中任务,单击工具栏上的分配资源标识,将弹出“分配资源”对

话框。

(2) 通过CTRL键选中多个不连续的资源,设置使用单位,即资源的使用率。

步骤3:基准计划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工具”菜单下的“跟踪”子菜单,然后单击“保存基准计划”命令。

(2) 在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比较基准”和“完整项目”两个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录入实际成本和时间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视图”菜单下的“工具栏”子菜单,再选择“工具栏”子菜单下的“跟踪”命令,将

出现跟踪工具栏。

(2) 在甘特图视图中的“任务表格”中选中被跟踪的任务,单击“跟踪工具栏”上的更新任

务标识,将弹出“更新任务”对话框。

(3) 在“更新任务”对话框中设置目前的任务进度信息。

(4) 从“视图”菜单或“视图栏”中选择“跟踪甘特图”命令以查看实际和基准计划信息。

步骤5:盈余分析(可选)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视图”菜单下的“表”子菜单,选择“其他表”命令,将弹出“其他表”对话框。

(2) 选择“盈余分析”选项,然后单击“应用”按钮,在追踪甘特图视图中显示所有的列,

可以查看项目情况。

(四)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验结果提交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要求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2. 该项目的PERT图。

3. 该项目的关键路径。

4. 该项目的甘特图。

5. 该项目的人力资源分配图。

实验报告采用word形式提交。

实验二采用PowerDesigner进行过程建模

(一)实验目的

了解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认识并理解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与构造,掌握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了解业务过程建模的CASE环境,并能够运用CASE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与描述,形成完整的过程模型。

(二)实验内容

某文化艺术售票公司欲在公司的局域网开发一个售票系统,为互联网申请订票和电话订票的用户进行订票服务和售票服务。公司的职能机构如图1所示。

该公司是一个文化艺术演出售票公司。它与演出公司签订代理售票的合同,然后通过广告、杂志、互联网等宣传渠道吸引客户。客户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手段预定演出票。公司通过电话跟用户确认演出项目、场次、时间、票价等,通过快递公司把票送到客户手中,客户一手交钱,一手取票。快递公司把票款收齐后回公司财务交票款。演出结束后,公司与演出公司结账,把剩余票退回,并上缴应付的票款。如果是先付钱,则结账后根据剩余的票退回票款。

通过调研,开发小组了解到各部门的系统要求以及整个系统票务加工处理过程。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所了解的各部门需求可以简述如下:

商务部。负责收集演出项目计划、演出公司、演出场馆资料,并加以维护。负责与演出公司签订售票代理合同并输入合同。演出场馆也可能举办演出。合同主要内容是签订先付款后售票还是先售票后结算的结算方式,以及售票的代理折扣。商务部有权决定对大客户的票款折扣。维护其他部门必须共享的分类信息,例如行业编码、演出分类编码。

大客户部。负责联系大客户,即团体购票的客户。输入大客户的订单,经过电话销售中心核实后由电话销售中心下达订单给财务部。负责维护大客户的信息资料。

电话销售中心。如则通过电话、互联网与客户联系,并且负责值班接听客户的订票查询、订票要求电话,询问要求的演出名称、地点、场次、时间、票价、座位和送票时间,一旦客户决定了就输入客户的订票数据,如果是新客户还要输入客户的资料(姓名、住址、电话、EMAIL、手机、身份证号等),下达订票单。负责维护个人客户的信息资料。当收到客户从互联网发来的订票信息后,也要核实后输入订票单。当客户要求加票、减票、调票和退票时,负责分别开出相应票单给财务部,进行加票、减票、调票和退票。一旦订票单下达后就不能修改,只能通过加票、减票、调票和退票手续修改。

财务部库房。财务部包括库房和会计两部分。库房负责根据合同到演出公司取票,并把

票单输入到计算机中。负责接收电话销售中心的订票单,并为每张订票单分配票,当处理完订票单后,根据客户要求决定何时送票。送票时开出快递单(包括快递公司编码、名称、快递员编码、姓名、客户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手机、订票单号、快递类型、快递费用、票款、结款时间)。负责维护快递公司、快递员信息。当接到电话销售中心的客户要求加、减、调、退票单后,负责为订票单加、减、调、退票。如果客户已经付款,通知财务部退款,并通过快递公司送票/取票退款。

财务部会计。财务部包括库房和会计两部分。会计根据订票单收快递公司取来的票款、加票款,和支付减票/退票退款。负责演出结束后与演出公司结账。需要先付款时先开支票让票房去交钱取票,每月底根据快递单统计支付快递公司快递费。

办公室。负责维护雇员的信息,负责维护每个部门,每个雇员的权限。例如:大客户部的雇员彼此不能察看属于个人维护的大客户部信息,只有部门经理可以查看所有雇员的大客户信息。但是电话销售中心的个人客户信息对部门所有雇员都是共享的,谁输入的个人客户资料则谁负责维护。

经过需求获取后,识别问题,确立了本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及时准确地响应客户要求,从计算机订票输入到生成快递单送票,把客户所要的演出票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严格履行加票、减票、调票、退票手续,满足客户要求。

严格执行大客户订票最终由电话销售中心下订单的规定,大客户的客户资料授权访问,每月统计大客户部每个人销售业绩,作为考核的依据。

每月分部门分类统计销售的票数、金额,送票数、金额,每月和快递公司结算,演出结束后按照合同与演出公司结算。

计算机维护客户资料、演出资料,提供灵活的查询手段。

严格控制订票折扣,一律由商务部按照规定输入。

管理好系统权限,不同授权用户执行不同操作,记录操作人员的编码和时间,保证数据的安全保密。

完成与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的接口。

根据上述系统开发的陈述,进行系统分析,完成如下任务:

(1) 完成该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分析。

(2) 绘制该售票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图。

(3) 逐层绘制该售票系统的数据流图。

(4) 利用CASE工具在进行分析建模时辅助建立数据字典。

(三)实验指导

创建业务处理模型(BPM)默认会创建一个业务流程图(BPD),BPD的绘制方法如下:

1 定义业务流程图

(1) 选择File ——New菜单项,在Model type中选择“Business Process Model”打开新建流

程图的属性窗口。

(2) 在Name 中输入流程图名称“newBPD”,然后单击“OK”按钮,将在WorkSpace 下的

BPM下新增“newBPD”节点,右侧工作区打开一个新的业务流程图。

2 定义起点

(1) 在工具面板(Palette)中选择起点标记,然后在BPM工作区中单击鼠标,单击处会

增加起点图标。

(2)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光标,或在流程图中右击鼠标后取消选择起点工具。双击起点工

具后打开起点的属性窗口。

(3) 在起点属性窗口的General 标签页中输入起点的名称(Name),代码(Code),注

释(Comment)等属性。

3 定义处理过程

(1)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处理过程工具,在BPM工作区中单击鼠标,所单击位置就会增加

一个处理过程的图标,新增处理过程的名称默认为“Process_X”,其中X为处理过程

序号。

(2)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指针工具或者右击鼠标,取消选择处理过程工具。

(3) 双击处理过程图标打开处理过程属性窗口,设置其属性。属性包括原型(Stereotype),

是用户定义的值,这些值来源于原有对象;组织单元(Organization unit),表示某

个组织于某个过程相关;复合处理过程(Composit);动作(Action),定义处理

过程执行动作的种类、类型和周期等。

(4) 修改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保存所作修改。

4定义组织单元

(1) 在工具面板上选择组织单元工具图标。

(2) 在流程图中单击鼠标,单击位置会增加一个组织单元的图标,新增组织单元的默认

名称为“OrganizationUnit_X”,其中X为组织单元序号。

(3) 在工具面板选择指针工具或者右击鼠标,取消选择组织单元工具。双击组织单元图

标打开组织单元属性窗口,设置其属性。

5 定义流程

(1)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流程/资源流程工具。

(2) 在流程图中在其中一个处理过程内单击鼠标并拖动鼠标至第二个处理过程,释放鼠

标左键。两个处理过程之间会增加一个流程的图标,新流程默认名称为“Flow_X”,其中X为流程序号。

(3)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指针工具或者右击鼠标,取消选择流程工具。双击流程图打开流

程属性窗口,进行属性设置。流程的属性可以在属性定义窗口中修改。

6 定义终点

(1)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终点标记,在BPM工作区中单击鼠标,单击处会增加终点图标。

(2) 在工具面板中选择光标,或在流程图中右击鼠标后取消选择起点工具。双击起点工

具后打开终点的属性窗口。

(3) 输入终点的名称(Name),代码(Code),注释(Comment)等属性。

(4) 单击“确定”按钮保存所作的修改。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系统的过程建模,根据实验结果提交系统过程分析说明书,说明书要求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该售票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图。

2. 该售票系统的功能分解图。

3. 该售票系统的顶层图(环境图)(CASE工具完成)。

4. 该售票系统的0层图和1层图(CASE工具完成)。

5. 主要数据字典(CASE工具完成)。

实验三采用PowerDesigner进行数据建模

(一)实验目的

了解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认识并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区分逻辑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的区别,掌握实体—关系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了解数据建模的CASE环境,并能够运用CASE工具对数据库进行设计。

(二)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二所提出的项目陈述,进行系统设计,完成如下任务:

(1)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即实体关系上下文图)。

(2)建立物理数据模型(PDM)。

(3)运用模型文档编辑器。

(三)实验指导

1 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

(1) 确定业务问题。在业务处理模型(BPM)中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已经明确了业务流

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需要存储的信息。其中包括与业务有关的实体、实体间

关系、特殊的业务规则等,在此基础上建立CDM。

(2) 建立实体与属性。

选择File-New菜单项,在该窗口选择要建立的模型类型——Conceptual Data Model。

单击?ok”,打开CDM工作区。工作区包括左侧浏览窗口、右侧设计窗口、下侧输出窗口和浮动的工具窗口,可以利用工具窗口中的图标在设计窗口中设计

E-R图。

选择工具窗口中的实体图标,光标变成该图标形状,在设计窗口的适当位置单击鼠标,在单击的位置上出现实体符号。

在设计窗口的空白区域,单击右键使得光标变为箭头形状,然后选中该实体并双击,打开实体属性窗口。Name是指实体的名字,可用中文表示。Code表示

实体代码。Comment表示注释。

(3) 建立实体之间的联系。

定义好实体之后,需要为它们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具体过程如下:

选择工具窗口中的relationship图标,单击第一个实体,按住鼠标的同时将光标托拽至第二个实体上然后释放左键,即建立了一个默认联系。

选中图中所定义的联系,双击则打开联系属性(Relationship Properties)对话框。

在General 页中定义联系的常规属性。

(4) 定义概念模型的属性。

一个信息系统可能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需要建立对应的CDM模型。为使每个模型清晰地描述各自的业务问题,并且方便管理,需要给每个CDM模型定义特定的属性。具体方法如下:

打开所建立的CDM模型,选择Model-Model Properties菜单项,打开该模型的属性窗口进行设置,然后保存模型。

(5) 定义概念模型的显示参数

建立CDM前,需要选择CDM的显示参数,有助于CDM更加准确地描述系统信息。定义显示参数的具体方法如下:

打开所建立的CDM模型,选择Tools-Display Preferences菜单项,在General中设置基本显示参数。在Object View属性项中可以定义所有对象名称长度以及每

个实体的属性。在Format中可以定义显示格式,包括实体图形符号的宽度和高

度。在该窗口中,如果选择“Auto adjust to text”属性,则在CDM中建立的实体

图形符号的高度和宽度可以随着其中输入的字符自动调整。

(6) 定义概念模型的选项。

CDM模型选项包括Model和Naming Convention两类。Model用来设置整个模型选项,Naming Convention用来设置每种对象的命名约定。具体方法如下:

打开CDM模型,选择Tools-Model Options菜单项打开模型选项窗口,进行设置。

单击Naming Convention进行设置后保存。

(7) 创建概念数据模型域。

域是某个或者某些属性的取值范围,域的定义可以使不同实体的属性标准化更加容易。域可以与数据类型、长度、精度、检查参数和业务规则等内容联系起来。创建域的具体方法如下:

选择Model-Domains菜单项,弹出域列表(List of Domains)窗口。

单击该表中一个空行,或者单击Add a Row 工具,在第一个空白行首会出现一个右箭头。输入名称和代码,或者输入名称然后在代码列单击“=”按钮,或者输入代码

再在名称列单击“=”按钮。双击右箭头,打开域属性窗口,在其中定义域的详细属

性。

为域选择数据类型。定义完后,单击?ok”按钮保存修改,并返回域属性定义窗口。

(8) 定义数据项。

数据项是数据字典的基本信息单位。除了直接为实体创建属性外,还可以先定义数据项,然后再把它连接到实体上。定义新数据项方法如下:

选择Model-Data Items菜单项,打开数据项列表(List of Data Items)窗口。

单击该表中一个空行,或者单击Add a Row 工具,在第一个空白行首会出现一个右箭头。输入名称和代码,或者输入名称然后在代码列单击“=”按钮,或者输入代码

再在名称列单击“=”按钮。

为数据项选择数据类型,单击?ok”按钮,并单击数据项列表中另一数据项行。

(9) 管理和检查CDM

创建CDM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准则,由于系统复杂,需要随时对CDM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检查之前可以通过设置检查参数来定义错误级别,检查之后可以对问题进行更正。设置错误及别的方法如下:

打开CDM模型,选择Tools-Check Model 菜单项,打开Check Model Parameters

窗口,在Options页中进行错误级别和自动更新选项设置。

选择Selection页,在该页中选择要检查的对象。

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开始检查CDM模型。如果发现错误或者警告,系统将显示提示信息。

检查整个CDM的具体方法如下:

打开CDM模型,选择Tools-Check Model 菜单项,打开Check Model Parameters窗口,在Options页中选中每个要进行检查的节点前的复选框。

选择Selection页,在该页中选择要检查的模型和对象。

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开始检查CDM模型。如果发现错误或者警告,系统将显示提示信息。也可以使用Check工具栏进行错误更正。如果Check工具栏没

有显示,则可以选择Tools-Customize Toolbars菜单项,弹出自定义工具栏窗口,选

择Check 复选框。

选中结果列表窗口中的某个Warning,单击右键弹出菜单,通过菜单项进行更正或者重新检查。如果是Error,则弹出另外的菜单。

按照Check 工具栏提示的错误和警告进行纠正,直到没有问题为止。

2 由CDM生成PDM

实验步骤:

CDM完成的是信息系统的逻辑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阶段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后台设计,只有将CDM转换成PDM才能完成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

在CDM转换成PDM之前必须选择一种DBMS作为目标数据库,CDM中定义的实体属性的数据类型将转换为目标数据库对应的类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库中数据类型的转换关系在DBMS的定义文件中指定。

CDM转换成PDM的具体过程如下:

(1)生成PDM的过程和选项

打开CDM模型,选择Tools-Generate Physical Data Model,打开PDM Generation Options窗口,在General页中选择生成PDM的方式和参数。选择Generate New

Physical Data Model表示生成新的PDM,选择Update existing Physical Data Model则

与已经存在的PDM合并生成新的PDM。

选择Detail 页,进行细节选项设置。

选择Selection页,选择要转换为PDM表的实体。

单击?确定?按钮,开始生成PDM,在Result List窗口中显示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警告、错误和提示信息。根据提示对出现的警告和错误进行修改。如果PDM中显示

的信息太多,难以阅读,可以通过更改Tools-Display Preferences菜单项设置以减少

显示的信息。

(2)从CDM到PDM的标识符与联系的转换

CDM中的主键生成PDM中的主键和外键,次键生成候选键。CDM中的联系所定义的依赖类型和基数决定键的类型。

在非依赖的一对多联系中,联系连接?一?端实体的主键转换成为两项,一项是该实体生成的表的主键,另一项是为?多?端实体生成的表的外键。

在非依赖的一对一联系中,一个实体的主键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生成的表中做外键。

在非依赖多对多联系中,两个实体的主键迁移到一个新表(中间表)中,同时做该表的主键与外键。

在依赖的一对多联系中,非依赖实体的主键转换成为依赖实体生成表的主键和外键。如果依赖实体本身存在主标识符,则依赖实体的主键也将转换成为它生成的表的主键,两个主键联合做依赖实体生成表的主键。

(3)从CDM到PDM数据类型的转换。

CDM只是用来实现系统的概要设计,其中实体属性的数据类型与将来真正使用的DBMS中的数据类型并非一一对应。当CDM生成PDM时,实体属性的数据类型会被转换成当前DBMS所支持的数据类型,这种转换关系是在DBMS定义文件中预定的。如果需要适当修改,具体方法如下:

选择Tools-Resources-DBMS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列表。

选择一个DBMS并双击,激活DBMS的属性窗口,选择Script-DataType-PhysDataType节点,在窗口右侧的PhysDataType栏和Internal栏可以观察到当前的DBMS和PowerDesinger分别支持的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修改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List of DBMS窗口,单击“close”按钮即可。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该系统的数据建模,根据实验结果提交系统数据分析说明书,说明书要求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该售票系统的主要实体与关系分析陈述。

2. 该售票系统的主要实体关系上下文图(CASE工具完成)。

3. 该售票系统的基于键的概念数据模型(CASE工具完成)。

4. 该售票系统的物理数据模型(CASE工具完成)。

实验四网上书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假设某个体书店店主委托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他创建网上书店系统。该书店以经营英语,计算机书籍为主。

网站主要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有:用户的注册,登录;用户的分级浏览或图书选购;店主对进书,售书,库存,帐目,客户的管理;以及网站的日常维护(比如,网上书店简介;网上书店信息发布;客户留言及对客户留言的反馈)。

如果可能,店主还希望利用电子商务突出自己网上书店的特色和提高书店的经营效益。要求网页能够提供两级图书目录和三层信息(一级目录是图书的基本分类目录;其下是图书的二级目录,它对应于某基本分类之下的书名及其简要信息;当客户点击二级目录中的某本书之后,系统应当显示详细介绍该书的文字与图形信息)。

一般客户可以浏览网上书店内容。欲购书的客户需要注册(提供邮购和管理所必须的有效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等)取得唯一的用户名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便可以购书。

店主应该能够对网上书店的进书,售书订单,库存,帐目(比如,日结帐,日销售额与鸁利额,),客户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

为了便于测试开发的MyeBookStore系统,在系统中应该输入各30 册以上的英语图书和计算机图书。

假设网上书店系统运行在Windows 2000 平台之上,所选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交互网页技术可以采用https://www.doczj.com/doc/5313729357.html, 技术(微软方案)或JSP 技术(Java 方案)或PHP 技术;软件文档的开发和编制可以采用PowerDesigner工具。

由于开发小组对于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和开发技术与工具并不完全熟悉,因此他们需要边学边干,并且采用原型法进行有效的团队开发。

要求:开发小组对上述客户需求仔细研究、分析,同时参考互联网上同类网站开发的功能与技术指标,项目的分析与设计任务采用实验一、二、三训练的方法完成。

实验内容中红色的部分不作要求。

提交的实验结果包括以下电子版开发文档:

1)、项目的甘特图(CASE工具完成);

2)、项目的顶层图(环境图)(CASE工具完成);

3)、项目的0层图和1层图(CASE工具完成);

4)、项目的主要实体关系上下文图(CASE工具完成);

5)、项目的需求分析说明书(WORD格式);

6)、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

7)、项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

8)、项目的数据库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广告设计 英文名称:Advertising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课程性质: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0 实验(实践)学时:12 学分:2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 先修课程:色彩静物、设计素描、字体与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图形图像处理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遵循大庆石油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广告设计课程是为培养从事广告设计与实施的应用性人才而设。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视觉传递艺术,以形象作为诉求的主导因素,用视觉阐述观点。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广告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介于社会学、美学与市场营销学边缘的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广告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要课程,它以图文为主要内容传递信息,通过此课程可以广泛了解观众的视觉心理欣赏习惯,视觉表述的艺术形式,深入地研究媒体艺术和传播行为,解决视觉美学与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并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学生了解广告的运作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企划、创意、媒介流程和国际及本土化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等角度研究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广告人的问题。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广告设计是以“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广告学”等专业基础课为基础。 本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学习“企业形象设计”、“招贴设计”等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熟练掌握“字体与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图形图像处理”中相关知识。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试行) 一、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实验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的重要内容。其要紧目的是: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差不多原理的明白得,把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差不多知识和技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分析仪器;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认真阅读仪器分析实验教材,了解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工作的差不多原理、仪器要紧部件的功能、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仪器。未经老师承诺不得随意开动或关闭仪器,更不得随意旋转仪器旋钮、改变仪器的工作参数等。详细了解仪器的性能,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安全事故。实验室应始终保持整洁和安静。 3、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地学习有关分析方法的差不多技术。要细心观看实验现象和认真记录实验条件和分析测试的原始数据;学会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主动摸索、勤于动手,培养良好的实验适应和科学作风。 4、爱护实验的仪器设备。实验中如发觉仪器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每次实验终止后,应将使用仪器复原,清洗好使用过的器皿,整理好实验室。 5、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简明,图表清晰。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题目、日期、原理、仪器名称及型号、要紧仪器的工作参数、简要步骤、实验数据或图谱、实验中的现象、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咨询题讨论等。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差不多条件实验及试样中微量铁的测定)(4学时) 实验二食品中NO2-含量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取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取光谱的阻碍(4学时) 实验四荧光分析法测定铝的含量(4学时) 实验五原子吸取光谱法测定痕量镉(4学时) 实验六玻璃电极响应斜率和溶液PH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七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4学时)实验八极谱催化波测定自来水中微量钼(4学时) 实验九硫酸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电位滴定(4学时) 实验十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学时) 实验十一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4学时) 三、教材及参考书 1、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1.7) 2、万益群、倪永年主编.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 003.8) 3、谢能泳、陆为林、陈玄杰编.分析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其它讲明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使用专业:环境科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0142110 课程类型:必修课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基础方向课 学时:64学时讲课学时:60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 执笔人:刁春鹏审定人:张金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要求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及结构分析。它具有测定快速、灵敏、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仪器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常用的主要仪器分析方法,介绍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典型仪器的结构与性质,利用这些仪器完成定性、定量、定结构的分析任务,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更好的指导工农业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基础上的后续课程,它为后续课和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它是许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测试手段,并在提高人才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重点介绍光谱、电化学和色谱三大块和质谱法的内容。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 了解仪器的结构及常用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会使用一些仪器。 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了解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后续课的学习及今后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基础上的后续课程,用到先修课的一些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学时:2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pop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pop广告设计》(广告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本科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数: 42 学分数:2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大纲执笔人:申献双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广告学专业本科必修课。 教学目标: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使学生了解pop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类型、创作观念,表现手法和发展趋势,掌握pop广告设计的创意与手绘表现的一般规律,具备pop广告策划与手绘pop广告设计的能力,并能够创造出有新意,符合市场需求的pop广告设计作品。 二、课程内容提要 第一章Pop广告设计概述(7学时) 1课程内容 1)pop广告的定义 pop广告是许多广告形式中的一种,它是英又pointof purchase advertising的缩写,意为“购买点广告”,简称pop广告。 2)pop广告的广义与狭义概念 广义的pop广告的概念,指凡是在商业空间、购买场所、零售商店的周围、内部以及在商品陈设的地方所设置的广告物,都属于pop广告。如:商店的牌匾、店面的装满和橱窗,店外悬挂的充气广告、条幅,商店内部的装饰、陈设、招贴广告、服务指示,店内发放的广告刊物,进行的广告表演,以及广播、录像电子广告牌广告等。狭义的pop广告概念,仅指在购买场所和零售店内部设置的展销专柜以及在商品周围悬挂、摆放与陈设的可以促进商品销售的广告媒体。 3)pop广告设计的发展历史

pop广告起源于美国的超级市场和自助商店里的店头广告。1939年,美国pop 广告协会正式成立后,自此pop广告获得正式的地位。 30年代以后,pop广告在超级市场、连锁店等自助式商店频繁出观,于是逐渐为商界所重视。60年代以后,超级市场这种自助式销售方式由美国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所以pop广告也随之走向世界各地。 4) pop广告的功能 1、新产品告知的功能 2、起消费者潜在购买意识的功能 3、代售货员的功能 4、造销售气氛的功能 5、提升企业形象的功能 5)pop广告的发展趋势 1、系列pop广告 2、技术的吸收与综合 3、绘式pop广告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 pop广告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⑵教学难点: pop广告的概念和分类形式。 3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pop广告的基本概念、理解pop广告的几种分类的形式,并能够掌握其功能。 第二章pop广告的类型(6学时) 1课程内容 1)什么是店头POP? 置于店头的POP广告,如看板、海报、店招、立场招牌、海报、大木偶站式广告牌、实物大样本、高空气球、橱窗展示、广告伞、指示性标志等。 2)柜台展示POP广告 柜台展示POP是放在柜台上的小型POP广告。由于广告体与所展示商品的关系不同,柜台展示POP又可分为展示卡和展示架两种。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学校 中药教研室 2010. 3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适用对象: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使用技术。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解决中药生产质量检测、监控、中药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问题。 该课程应在完成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为以后的中药化学,制剂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1、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发展趋势; 2、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实验技术 3、掌握仪器结构、原理和应用 4、基本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法的样品处理技术 5、能把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科学研究,中成药生产检测、监控,及新药开 发中去。 三、学时分配(参考)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发展的现状。 2.熟悉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 [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2、仪器分析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难点: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导论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和各种光谱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2、光学分析法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Lamber-Beer 定律及影响因素。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流程和作用 4.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Lamber-Beer 定律 3、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重点与难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广告创意与策划》教学大纲设计

泰豪游戏分院 《广告创意与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广告创意与策划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编写人:姚冲;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是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强的重要基础技术课程。广告策划涵盖广告环境分析、产品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广告目标确定、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战略、媒体选择、广告发布时机确定、广告费用预算、广告效果调查及评估等。广告创意又在课程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在广告运作的框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广告作品直接打动消费者的核心,是为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实现广告目标,经过创造性思维而获得的独特的“好的主意”或“好的点子”。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是广告设计的基础,是使广告活动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捷径。目前美广、装广、影视广告专业均开设本课程,具体课程的细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调整。总体是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写作、电脑操作等能力突出的复合型高等职业人才。《广告策划与创意》锻炼学生公关、宣传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1、(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提升创意能力;策划是广 告的生命,提升策划能力;注重课内课外作业训练,并强调以赛带练,在实战中提升创作水平;广泛阅读:书籍、杂志、网站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着重在市场营销框架中强调广告策划与创意,重广告策划书的撰写能力和广告作品的创意能力的提升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有:美术基础、图像处理 后续课程有:场景设计、角色设计、数字绘画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总32学时 1.教材: 2.参考书目: 《广告创意训练教程》张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广告学》(第四版)何修猛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现代广告策划》潘哲初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广告学教程》张金海姚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当代广告学》,[美]威廉·阿伦斯,华夏出版社,1999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美]大卫·奥格威,中国友谊出版社 《奥美的观点》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0年 《定位》,[美]里斯·特劳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等,解放出版社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 电脑图形设计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设置目的: 广告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介于社会学、美学与市场营销学边缘的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广告设计课程是为培养从事广告设计与实施的应用性人才而设,对电脑图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技能。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包括文字、色彩、版式、图形等在的内其他相关设计课程的知识。是设计基础的综合检验课程。由于广告分类的不同,其相关设计课程内容的应用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4、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备广告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程序和方法,把握不同广告媒体的特点与局限,了解广告传播方式以及制作与实施,能够运用视觉传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广告平面设计与绘制。 5、课时分配: 本课程通过7个单元的学习,广告设计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周学时为4学时,共计15周。在第三学期学习。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强调广告策划的创意与视觉导向功能。 2、要加强学生的全面修养,吸收如经济学、社会学、市场学、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统计学、美学等与广告设计课程关系密切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 3、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注重广告对消费者的引导,又要求学生要根据广告分类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广告内容。 4、把握时代精神,从中外优秀广告案例和本土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发挥最大的创造能力来学习和尝试广告设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课堂讲授、名作欣赏、社会考查、作业点评、示范指导等方法组织教学。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代码】024601102【课程修习类型】必修(平台课程) 【开课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适用专业】化学 【学分数】3 【学时数】总学时48学时 【建议修读学期】二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物理、高等数学、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中、英文)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应化及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状态的分析测试方法,也是其它学科取得化学信息的研究手段,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综合性强,包括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物理和化学的原理、特点、仪器的结构原理、定性定量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本课程主要讲解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分子发光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库仑分析法、伏安与极谱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领域,掌握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际样品分析,并解决相应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健康、食品及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能更快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仪器分析课程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Brief Introduc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core courses in chemical majors. It is not only an analytical test method for study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state and structure of matter, but also a research method of obtaining chemical information in other science.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detection mean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lot of field. The course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with strong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inciple, th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principl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scope of all kinds of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methods. The course explains basic principle ,instrumental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 potentiometric analysis, electrolytic analysis, coulometry, 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various instrumental analysis methods and know where they can be applied. Help the students to gain the abilities of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method to analyze actual sample as well as solving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ng System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201313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1学时(其中实验 9 学时) 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方法和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1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上机实践教学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5 hours, Lab 0 hour) Main Points: Short history,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Objectives, Functions, Multiprogramming, Real-Time System, Batch system, Time-sharing system,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Chapter 2 Computer-System Structures ( 1.5 hours , Lab 0 hour)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人: 李灿平、郭亚莎制定(修订)时间: 2006年 7 月所在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以及发展历史。同时讨论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重点: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 本节按器件工艺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本节重点:多道程序系统的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理解多道程序系统概念。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本节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的类型、特点及适用的对象。 本节重点: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上述三大操作系统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1.4 操作系统功能 本节简单介绍操作系统的五个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功能。 §1.5 计算机硬件简介 本节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自修。

§1.6 算法的描述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有关过程所用的描述算法。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本书所采用的描述算法。 §1.7 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本节介绍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系统管理的观点,用户界面观点和进程管理观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三种观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本章主要讨论操作系统的两个用户接口,并以UNIX系统为例,简单介绍用户接口的使用操作方法。 §2.1 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介绍作业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作业及作业组织(结构)。 本节重点: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作业的基本概念,了解作业的组织。 §2.2 作业的建立 本节介绍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和作业的建立过程。 本节重点:联机输入方式和Spooling系统,作业控制块PCB和作业的四个阶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理解Spooling系统,掌握作业建立的过程内容。理解作业的四个基本阶段。提交、后备、执行以及完成阶段。 §2.3 命令控制界面接口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命令接口界面。介绍命令接口的两种使用方式。讨论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本节重点:命令接口的使用方式。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命令接口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了解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2.4 系统调用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系统调用。同时讨论系统调用的分类。 本节重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内核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系统调用的分类、理解系统调用的功能、掌握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2.5 UNIX用户界面 本节简单介绍UNIX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UNIX系统结构。同时讨论UNIX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分类功能和使用方法。 本节重点:UNIX系统的特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UNIX系统的发展史,掌握UNIX系统的特点,理解UNIX系统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功能。 第三章进程管理 本章详细介绍进程和线程管理的有关概念和技术。 §3.1 进程的概念 本节介绍进程的基本概念。通过程序的并发执行,引出进程具有并发性特征的概念。同时讨论进程的各式各样的定义以及作业和进程的关系。 本节重点:进程的特征。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程序的并发执行,掌握进程的特征。 §3.2 进程的描述 本节介绍进程的静态描述以及进程上下文结构。 本节重点,进程的上下文结构。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进程的静态描述内容,掌握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和进程上下文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