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各国的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分析当前世界大国和强国的教育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教育投入稳中有升,发展趋向回暖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差异明显,各区域发展状况日趋分化,但总体维持着低增长态势。美国的经济增长稳定,欧盟多国降中趋稳,日本处于低位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小幅回升。经济的逐步回调使得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教育经费紧缩的状况有所好转,教育发展趋向回暖。

据《2014德国教育报告》显示,2010-2012年,德国教育支出增加了46亿欧元,总支出达2474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2014年,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用于教育的公共预算支出上升20%;2015年,德国联邦政府全面承担助学金项目拨款,并将额度提高了7%,同时提高家庭收入额度上限,惠及11万名大中学生。2016年6月,德??联邦政

府又提出了两项新的高校资助计划――“创新型高校计划”和“青年学者促进计划”,其中“创新型高校计划”项目计划投入5.5亿欧元,在未来10年由德国联邦政府与高校所在的州政府按9:1的比例共同承担,应用技术大学在经费支持和资助数量方面将占总额的50%以上。

2014-2015年度,英国大学的总收入是331亿英镑,较2013-2014年度的307亿英镑有所增长,其中财政盈余19亿英镑,相当于总收入的5.6%,较2013-2014年的3.9%与2012-2013年的3.7%有较大增幅。英国政府也多次加大教育项目投入,2016年4月,教育部宣布将斥资2亿英镑投资建设儿童社会福利创新项目,以彻底改变全英最弱势的儿童及其家庭,为陷入困境的年轻人提供改变人生的机会。

2016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预算草案,承诺将提供1577亿欧元支持各类项目发展,比2016年的预算额度增加了1.7%。草案预算同时包括“伊拉斯谟+”(Erasmus+)计划和“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计划的年度预算。关于“伊拉斯谟+”计划,草案承诺将为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提供20亿欧元,相比2016年,增加了16.2%。草案还承诺为“地平线2020”计划提供103亿欧元,相比2016年增加7.9%。

美国联邦教育部自2010年以来进行了七次创新投资发展性竞争拨款项目(简称i3),总投资超过13亿美元,用来

鼓励学生学习和改善学校环境,其中超过2亿美元拨给了私营部门,为50个州的学校和非营利合作伙伴提供支持。加拿大安大略省也于2016年6月27日宣布将投资11亿美元,用来修缮和更新学校的基础设施,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世界银行对各国教育的贷款资助也大幅提升。2016年6月,世行向孟加拉国提供了两个教育贷款项目,共计21.3亿美元,主要改善其高等教育。此前,世界银行还向印度中央区政府提供了3亿美元的贷款,向塔吉克斯坦政府提供了1500万美元的教育贷款,用于支持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等。

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

是振兴国家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经合组织2014年发布的《收入不平等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报告显示,收入不平等现象减少的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收入不平等现象增加的国家,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会“随着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导致其所接受的教育逐渐恶化”,致使社会流动性降低和人口技能发展受阻,而教育机会均等程度较高的社会,其经济增长速度则相对较快。

从区域来看,《欧洲2020战略》指出,欧盟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型经济。教育方面的目标包括,到2020年实现20~64岁人群的就业率达

75%;将未完成基础教育的人数控制在10%以内;30~34岁人群中至少40%接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减少2000万贫困和受排斥的社会人口等。

俄罗斯在《2020年前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方案》也提出,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创新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支出,预计202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GDP值的7%,俄罗斯将提升高质量教育的普及率,使其符合经济创新发展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以及每个公民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国民竞争力,2015年,美国向教育领域共投入690亿美元。奥巴马政府认为,教育是对推动国家经济、国民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特别是要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完成率,以加强社会亟需人才培养,推动国家经济建设。

由经合组织发展中心、拉美开发银行、联合国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经济委员会三家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2015拉美经济展望》指出,为应对拉美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之态势,在全球经济变革的背景下,拉美国家应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从而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在经济产值的直接贡献方面,2014年,英国的高等教育产值达到731.1亿英镑,占GDP的2.8%,其中国际来源为107.1亿英镑,共创造75.7万个全职工作岗位,约占全国就

业人口的2.7%。澳大利亚接收国际高等教育学生的数量也达到历史峰值,国际教育产业为国家经济贡献产值达10亿澳元,并创造了5000个新的工作岗位,拉动经济发展效果显著。

三、深化应用技术教育改革,

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2015 年12 月,英国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英国学徒制2020年愿景展望》(English Apprenticeships:Our 2020 Vision)。报告提出了政府致力于提高学徒质量的愿景规划,到2020年,学徒数量将增加至300万人,希望各利益相关者、雇主、教育和培训机构、政府部门合力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指出,英国的经济在过去5年内稳步复苏,未来5年将继续巩固这一成果并大力发展经济,以确保每位民众受惠于此,加强学徒培养、提升生产力将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2016年6月10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新技能议程”(New Skills Agenda),旨在确保欧盟国家和利益相关者提高技能素质和劳动力市

场的相关性,以改善缺少阅读、写作、计算和数字化技能人员的状况,助力欧盟提升整体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欧盟区的经济增长。该议程共包含十项行动计划,将在未来2年内逐步实施。

印度政府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了面向多学科、多伙

伴、多目标的国家旗舰计划“研究、创新、技术的影响力”项目(Impacting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2016年4月1日,印度25个政府部门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以此进一步提升国家基础技术机构的研究水平,实现覆盖所有工程学科的技术开发,协助政府实施“印度制造”“数字化印度”“技术印度”等重大举措。

2016年5月3日,韩国政府公布了新的“PRIME工程”方案,旨在缓解产业工厂的人力需求和大学培养的人力资源之间不匹配的问题,重点增加就业率高、符合产业需求的学科的招生人数,减少低就业率专业的招生。此次参与“PRIME工程”的共有21所大学,将会增设与ICT(信息通信技术)融合、智能车辆、生命工程、新材料能源等应用技术领域所需要的专业。

日本文部科学省也于近期召开了中央教育审议会,讨论创设新型“专门职业大学”。该类大学和普通大学组织架构相同,修业年限将设定为“2~3年”和“4年”,前者为毕业生授予“短期大学学士”学位,后者为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其教学内容包括:毕业前修满的学分中三至四成必须是实习科目;学生需要在正规企业进行实习,2年制的学生需要完成300小时以上的实习量,4年制的学生需要完成600小时以上的实习量。教师也需要具备企业工作经验。“专门职业大学”将同时面向高中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开放申请。

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各国政府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据经合组织《教育开放政策2015》(Education Policy Outlook 2015)报告显示,目前经合组织各国的改革方案中,约有16%的措施聚焦教育公平和质量。许多国家制定优先政策扶持弱势学生或拥有不同学生群体的学校。例如,英国制定了学生教育补助政策,智利颁布了优惠补贴法律,新西兰对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屿族裔群体进行特别扶持,澳大利亚和波兰也致力于扩大儿童早期教育及护理课程的招生规模并提高其教学质量。

从单国别来看,美国一直是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典范国家。为有效推动教育改革,加利福尼亚州于2014年起,正式执行号称40年来最大教育改革的“地方经费分配办法”――Assembly Bill 97法案。该法案赋予地方更多教育自主权,核心是打破过去教育经费分配贫富不均的状况,在全面提高学生人均经费标准的前提下,让公立学校和特许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均衡分配,以减少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均而导致的不平衡现象,改革期限为8年。此外,奥巴马政府还于2015年提出,要让美国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成为免费教育场所,对所有人开放。该计划随后在田纳西州正式启动,联邦政府承担75%的费用,并在未来10年投入600亿美元,预计每年惠及900万学员。

2016年3月,美国联邦教育部任命新的委员会成员起草《每??学生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第一款A部分两方面的试行条例,取代《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新法将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包括要求各州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在那些低绩效的中小学、低毕业率的高中以及学生群体成绩一直不佳的学校开展行动,实现高中毕业率达到82%、优质幼儿园数量显著增加、超过100万非洲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学生能够上大学等。2016年7月27日,美国联邦教育部面向各州和学区发布了关于《每个学生成功法》新规定的指南,将重点帮助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为这些学生提供稳定、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促进教育公平举措务实有效。

自2015年5月新政府组阁以来,英国教育部明确表态,加快推行学校制度改革,积极解决学校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16年5月27日发表女王公告,其中涉及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到2017年,政府将把对3~4周岁幼童的免费托管时间由目前的每周15小时增加到30小时;新政府将增设500所自由学校,额外提供27万个入学名额;更多公立学校将接受政府指导,计划将有1000所学校转型成为特许学校。高等教育方面,政府额外追加3万个招生名额,并将完全取消不同地区的招生名额限制,以确保大学“为所有合格的学生提供充足位置”。此外,政府还

将支持创建新的、独立的教师进修学院(Teaching College)计划,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地位,并设置一个新的基金,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法国政府于2016年5月在普利瓦(Privas)举行的第三届农村地区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了多项重要措施:为提高农村学校数字技术的使用率,国家将额外投入5000万欧元,用于支持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学校无线网络流量)和人机联作电子白板的使用。这些举措能够有效填补数字教育计划的资金支持,相应支持项目将会在2016-2017学年推出,并在2018年全面展开。此外,法国教育部将会通过签订农村地区公约,继续支持面临招生人数减少趋势的农村地区――目前已有15个地区签订了公约,另有20多个地区启动了签订公约的讨论。

2016年6月26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和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发布了新一期德国教育报告――《德国教育2016》。报告指出,德国教育目前倍受关注的问题还是教育公平议题。联邦教研部长婉卡表示,促进教育公平是未来德国教育政策的中心任务。联邦政府原本设定的将每年GDP 的10%用于教育的目标并没有达到,但是现在GDP中投入教育的比例已显著提高。2014年,教育科研经费为2655亿欧元,占GDP的9.1%;学校生均经费达到6500欧元,比10年前增加33%。只有当政策能保障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

并创造良好的条件时,教育才能成为人们融入社会的通道。荷兰政府也决定进一步改革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监管方式。目前,虽然荷兰多数学校的教育质量合格,但没有明显提高。从2016-2017学年开始,有关教育部门将向各中小学发送“质量简报”,“简报”会显示各校的教学水平和不足之处,学校委员会须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负责,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新西兰政府认为,学前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过去5年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增加了75%,目前小学入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占85.7%。根据教育部的计划,到2016年该比例要上升至98%。另外,政府还鼓励社会、社区、家庭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透明的公共服务机构和严格的教育审核体系,通过让学生接受灵活的个性化学习,帮助他们在任何教育阶段都能获得成功。

五、加强资源整合,集团化合作战略凸显

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集中资源,推动高校组建集团,以实施统一协调的国际发展战略。丹麦新政府自2011年9

月上台以来,先后对各部门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将原科技创新部变更为科学创新高等教育部,由三个署组成:科学、技术和创新署,大学和国际化署,高等教育和教育支持署。高等教育机构方面,将2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合并为目前的8

所大学和3个科研机构,大学内部院系重新调整和组合,理

顺管理隶属关系;大学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与合并,强化集团化办学能力,着力提升国际交流水平。

为加强国内高校重组,法国政府于2013年在联合体的基础上建立“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共同体”,这是法国高校合并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组建共同体,政府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扭转大学数量多、规模小的局面,加强高校国际竞争力。其他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也或在政府支持下,或自发组合而形成各种教育集团,如巴黎高科教育集团、中央理工教育集团、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教育集团等。这些集团院校在发展的道路上,秉持相同办学理念,实施共同的国际化战略,借集团化优势拓展国际合作。

立陶宛教育科学部也于2013年宣布推出16项联合学习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由立陶宛多所高等教育机构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实施,完成项目的学生将会获得联合学位。立陶宛政府认为,联合学习项目将使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受益,有利于产生新的知识,分享好的教育实践,促进先进理念的传播,提升立陶宛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

?樘岣呓逃?和科研创新能力,瑞士政府也于2013年进行了大规模改革,联邦经济发展事务署、联邦教育科研与创新署以及国家技术创新委员会并入联邦经济部,成立了统一管理的“联邦教育、研究与创新署”,在联邦政府层面形成了

经济、教育、科技和创新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这在世界范围内可谓“独树一帜”。在此基础上,2015年1月,原瑞士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以及瑞士师范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合并为“瑞士大学联盟”。该联盟将进一步统筹瑞士高等教育的框架管理,提升三类大学之间的协调能力,推动瑞士高校与国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六、提高国际人才竞争力,

促进学生双向流动

2015年5月,欧洲47国教育部长在亚美尼亚召开会议,共同商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事宜。博洛尼亚进程执行报告显示,约有70%的欧洲学生完成了高等教育课程,其中有一半国家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数仅为30%~50%;经济及语言问题是阻碍学生跨境流动的最大障碍。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欧洲学分转换及累计体系,并深入探讨了如何促进师生跨境流动议题,要求各国在推动师生流动方面继续做出努力。

随后,比荷卢经济联盟(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正式达成决议,比利时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将在比荷卢经济联盟内得到自动认可。该决议的达成标志着比荷卢经济联盟每个国家都将合法地认可其他两个成员国的学

士或硕士学位,为联盟国居民去邻国工作或学习消除障碍。该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跨境流动,并在联盟间形成更加密切的劳动力市场。

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国际化战略,英国政府也委托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办公室(UK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Unit)制定了《英国学生出国学习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英国学生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参与出

国学习项目,并消除英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相关制度障碍,以实现2020年“至少有20%的高校毕业生具备出国留学经历”之目标。

澳大利亚于2014年正式推出了“新科伦坡计划”,将在未来5年里投入1亿澳元,鼓励本国学生赴海外学习和实习,目标是帮助他们获得全球技能和工作经验,加强澳大利亚与亚太地区专业人员、公司之间的联系,培养国际化人才。这是澳大利亚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国内国际学生双向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日本政府内阁会议于2013年通过了《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该计划提出2013-2018年的教育目标,包括把具有国际视野的学习能力提高到第一位、确保每位学生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以及推进免费幼儿教育等。人才培养方面,该计划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国际交流素养,将设立“全球化超级高中”,有关派遣留学生的倍增规划也从2030年提前到2020年实现。

作为加拿大最热门的留学省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特别制定了《国际教育策略计划》,目标是在2016年9月前实

现国际学生数量增长60%。该策略旨在通过奖学金资助等措施,增加本省学生赴国外学习及全球学生到本省学习和工作的双向流动机会,促进本省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七、加强数学等科学学科教育,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

2016年5月,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启动了《2016-2018教育与技能战略》进程。《战略》提出,教育部将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培养,进一步加快学校数字化和ICT建设议程,包括在初等教育融入编码课程,以及将ICT和计算机科学作为中学毕业结业科目等。在高等教育领域,将进一步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会同高等教育部门提出可行性方案,有效满足技能缺口以及ICT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需求等。

英国教育部于2016年7月12日宣布,英格兰约8000多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为确保中国教学模式的成功普及,英国政府决定投入4100万英镑,用于购买或编订高质量的教科书,并推进相关教师的培训,学习如何采用上海式数学教学方法;同时,政府还将建立35所专业数学教学中心,作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台,负责上述工作。到目前为止,来自英格兰小学的140名教师已在国家数学教学中心接受培训。英国教育大臣尼克?

吉布表示,新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英国数学教学的复兴,希望能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实现英国“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的教育理念。

加拿大安大略省也于近期决定投入6000万美元帮助全省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更好的成绩。政府认为,学习数学是当今及未来工作的一个关键需求,该省将于2017年9月开始实施新的数学学习策略,策略将包括增加数学学习时间在内的七项内容,全面提升数学的教与学的能力。

津巴布韦基础教育部也从2016年5月起,着手修订基础教育课程,重点提高国家数学教学和学习的经验。新课程预计在2017年推出,以支持政府推进STEM教育,STEM 教育被认为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八、互联网及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变革

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科技元素,已成为推动人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西兰政府在《2013-2018年教育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并实行数字化教育战略,支持学校和教育者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使学生掌握21世纪的技能。未来3年,政府将投入15亿新元用于保证97.7%的普通学校和毛利语浸入式学校接入超高速光纤宽带网络。教育部将面向校长和教师租借4.5万台笔记本电脑,鼓励教育工作者运用数字技术,更好地发挥数字科技和超高速宽带的作用。

日本政府于2014年内阁会议提出了“创造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宣言”,并将此作为国家成长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部科学省调查,截至去年,平均5~6位师生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日本政府计划到2020年实现为学校每人配备1台信息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的目标,覆盖全日本的小学、中学、高中以及特别支援学校,实现完全网络化教学。

德国联邦政府也于2014年8月通过了《2014-2017数字化行动议程》,正式确定以宽带扩建、劳动世界数字化、IT 安全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的跨部委数字化战略,其中第五行动领域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负责,主要涉及教育科研的数字化,具体目标是:聚焦科学领域数字技术的变化,明确数字化知识对创新活动的基础性功能,确保其传播;开展数字型知识社会的教育攻势,充分利用数字化创新潜能,并以科研手段促进对数字变化的理解。

法国政府在2013年设立了法国数字大学城,并自2014年起开设慕课平台,共有30万名学生和成人注册了41门在线课程。荷兰教育部于2015年专门拨款135万欧元支持在线课程的课题研究,同时积极鼓励教育机构开发更多开放在线课程,并计划于2015-2018年每年投入100万欧元用于课程研发。

2016年5月,英国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平台“未来学习”

(FutureLearn)正式启动了第一个大学学分项目,该平台由英国开放大学发起,成员包括利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伯明翰大学、英国远程教育组织等,申请学习的人员将可通过学习网上课程而获得大学学位所需学分,慕课平台的大学学分项目将会引领英国高等教育的新一轮变革。

随着学与教模式的不断演进,未?怼盎旌鲜窖?习”将会更加普及,翻转课堂和自带设备将在未来几年内进入高等教育的主流应用领域,在线学习方式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如由MOOC向SPOC、SOOC模式转变,或以“创客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等。英国著名媒体《经济学人》预测,在线教育将进一步影响教育经济。尽管目前高校的大多数行为还是实验性质,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可以预计高等教育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线课程较低的边际成本将为更多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而在线教育机构和教师也会凭借其广泛的学习群体获得更多收益回报。

参考资料:

[1]Zwei Neue Programme Für die

Hochschulen[EB/OL].https:

//www.bmbf.de/de/zwei-neue-programme-fuer-die-hochschulen-2878.html,2016-05-31.

[2]University Financial Health Check 2016[EB/OL].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313511532.html,/features/university-financial-h

ealth-check-2016,2016-06-02.

[3]英国教育部网站[EB/OL].https:

//https://www.doczj.com/doc/5313511532.html,/government/news/200-million-to-transform-life-c hances-of-vulnerable-young-people,2016-04-03.

[4]Draft EU Budget 2017:10.3 Billion for Horizon 2020,2 Billion for Erasmus+[EB/OL].http:

//www.eua.be/activities-services/news/newsitem/2016/07/07/dra ft-eu-budget-2017-10.3-billion-for-horizon-2020-2-billion-for-er asmus,2016-07-07.

[5]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rks the Success of Investing in Innovation(i3),and Launches Seventh and Final i3 Competition[EB/OL].http:

//https://www.doczj.com/doc/5313511532.html,/news/press-releases/us-department-education-mar ks-success-investing-innovation-i3-and-launches-seventh-and-fi nal-i3-competition,2016-04-26.

编辑潘雅校对朱婷婷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朱家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两年来,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投入在推进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民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有质量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其成败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有关的政策导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是否正确和到位则是主要因素. 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先搞清楚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才能集中资源和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具体的指标是一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95%,两

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80%,三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人数将达到4000万.要完成这个“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近些年来,尽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似乎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根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已达到5836.99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公告虽然没有提及学前教育的人均经费,但可以想象,差距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时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问题。 在我国,同一地区不同儿童享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以城市为例,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带着他们的子女进入到城入来,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为这些农民工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后在全国并购了一些地方大型培训机构,很快实现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同时巨人的幼儿教育和家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化的品牌格局。同时巨人教育集团注重开辟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资料讲解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使我国的教育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走在前列,教育部领导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洞察其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关于教育技术的由来,学术界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前,远古猿人“用啁晰噪叫、呐喊、呼号、杂嚷单音字,有时用半音乐式的音调等交换意见“。这是原始教育技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后来产生了口头语言,但尚未出现课本,这时口耳相传、口授手示之术是教育的主要技术。在公元前 469-399年,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公元前551—479年,东方的孔子的“启发法”,则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技术遗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原理是:他常常先装作别人比自己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引导对方承认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接着他凭借反复桔难和归纳,引伸出明确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 3 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古代至 19C 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 初至 20C50 年代:学前公共教育( 3 岁—入学前) 3.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 0~3 岁的早期教育和3~6 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 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 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 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 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 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 № .2 :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出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 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庞大,机会仍旧专门多,然而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猛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以后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庞大,市县级都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立即开启! 按照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进展统计公报》来看,以后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专门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同时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青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都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同意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需求群体市场。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升。而关于一般投资者来讲,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持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庞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差不多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估量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进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时期,尽管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依旧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而中小

教育现代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付新彦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1) (一) 各省市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 (1) (二)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 (2) (三)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内容存在差异性 (2) (四)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 (2)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3) (一) 学前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3) (二) 中考的选拔性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日益淡化 (3) (三) 教育现代化建设经费逐渐向中西部倾斜 (3) (四) 教育现代化的“软件”更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3) 三、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4) (一) 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法规比较健全 (4) (二) 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工程” (4) (三) 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工程” (5) 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5) (一) 加强苏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建设 (5) (二) 注重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软件”建设 (5) 附录1:2007-2009年通过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的县(市、区)(共62个) (1) 附录2:2001年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工程名单(137所) (1)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付新彦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我国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即使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最早提出建设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上海、江苏、广东和浙江等省市都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为当地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经过教育界领导、专家和学者的长期调研起草、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教育现代化的涵义来看,教育现代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教育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等。所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刚颁布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目标难以实现。为此,曾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的调研和起草等工作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胡瑞文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解读是:“具体来说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达到90%,大学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胡瑞文院长主要从教育层次结构来说明“教育现代化”的某些标准。然而,全国各省市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仅重视教育综合入学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而且也非常关注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学装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的公平性,等等。 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各省市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颁布后,各省市结合本省、本市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起草了各自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其中全面实现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省市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如:北京市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力资源为优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职业状况、社会出身和居住地点等, 均可接受教育, 并得到保障。不让每一个儿童因贫困、疾病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失学或辍学, 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后,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关注, 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网上有关学前教育的4357 条建议中, 实施学前教育“扶贫计划” 的有201 条, 占意见总数的 4.6%。从中可看出, 社会对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贫困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有所诉求, 而且也反映出对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越来越深入人心。 1、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 的投入, 到1997 年拨款达到39.8 亿美元, 比1965 年增长了40 倍, 这一年全美有80 万幼儿得到了资助。1998 年, 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 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在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儿童发展事业经费的推动下, 各州政府也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纷纷增加投 资支持公立学前教育。英国1995 年实施了“儿童凭证计划”, 发给每位 4 岁儿童家长价值11000 英镑的凭证, 以支付孩子的学前教育费用。从1997 年以来, 英国已对学前教育投入了85 亿英镑。日本在近几年也不断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 1990 年比1985 年增加了27%, 1993 年又比1990 年增加了8%。这些国家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举措, 极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快了学 前教育民主化步伐, 同时也为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录生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正象着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法和学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进行适当的改革.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果,尽管它们的内容涵义、体系结构、实施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改革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去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止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现代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这样,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事物的发展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国内外推行的“问题教学法”也要求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以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但是,思考出一个新方案、新观点,除了智能因素外,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种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而且直接影响着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而轻视学,即在教师如何施教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探讨较少.随着人类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外部特征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国家人均C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则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二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获得新的目标和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和科学地探讨和认识这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胡越现实的基础与条件,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认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形成新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良好发展势头与基础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井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支持,包括211工程、省部共建等措施:另一方面是改变了过去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布局思路,在一大批中小城市中建立了以这些地方城市为名称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将自身的发展有效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平稳地实现丁高等学校的学费制度从计划经济下的全部由政府提供,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转变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在经过非常艰苦的改革以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从完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计划经济模式,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另外,反映这种变化的还有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多元化办学局面,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管理体制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已经具有了比较广泛的,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即一大批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改革和发展,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体制、学科与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筹措教育经费等方面,初步具有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的某些基本特征。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发展模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约束”逐步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约束”,并形成了举办主体、管理主体和办学主体相互区别与相互联系的新体制。 第二,对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的一般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性,我们还不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发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幼儿 教育的发展趋势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学前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尤其重视幼儿教育。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也正在把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提到日程上来。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从幼儿园这个角度,对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幼儿教育作了展望,探讨了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发展趋势 一、未来幼儿园的职能和工作形式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幼儿园的职能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教育职能,一个是服务职能。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方式上,将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形式将会在幼儿园消失,幼儿在园里的生活将更为自由欢快,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将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他们乐于从游戏中学习,幼儿园将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可以选择伙伴,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也可以自由交往;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具,充足的玩具任他们选;他们可以选择做任何一种游戏活动,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他们,新鲜

的形式刺激着他们,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启发他们,指引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进步。最高的自由指向最高的自主,最高的自主指向最强的创造力,幼儿园的教育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备课不能局限于写到纸上,而应该从物质准备入手,以物质准备为主,从而实现让幼儿亲自动手,主动学习。要善于营造学习环境,比如把图片贴在墙壁靠下的地方,让幼儿自己去看、去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布置活动室,创设游戏情景等。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要求都将是建议性质的,不强迫,对幼儿的指导是随机进行的,就像远足一样,教师掌握方向,前进的路上大家一起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是朋友、玩伴。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幼儿的思想教育也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使大量的机器取代了人的劳动,休闲的观念也跟过去不同。幼儿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 二、未来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及管理 未来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仍然是包括幼儿园的领导班子、教师、保育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领导班子成员应该是精通幼儿教育的高级管理人才,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业务领导应该是群众公认的业务带头人,能够领导和组织教学教研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来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研究探索的学术气氛。幼儿教师应该是经过幼儿教育专业培训的,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知识和原理进行幼儿教育的专业人才。保育员应该是熟悉幼儿生活和活动特点,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能够保证幼儿生活和活动中的卫生、安全。所有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都应当充满责任感和爱心,能够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民主化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引起学习动机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的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班主任地位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的管理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教师职业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学制 非指导性教学法 学生主体性 人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 教育全国化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挑战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留英博士。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起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主要兼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英国加迪夫大学名誉副校长。 高考招生制度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很多家庭的利益,而且涉及到了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更新、教育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相关教育技术的应用,非常复杂。它是一个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说它牵一发动全身并不为过。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现在可以这么讲,想上大学的孩子们只要不挑大学,不挑专业,上大学已经很容易了。从1998年到2013年的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增长6倍多,普通高校数量增长一倍多,专任教师数增长了两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3年底达到34.5%,高考录取率达到76%。可以这么讲,想上大学的孩子们只要不挑大学,不挑专业,上大学已经很容易了。基础教育发展也非常快。到

去年,我国基础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亿6千万,高等教育是3000多万,加起来我国在学的学生超过3个亿。基础教育学校包括幼儿园在内,已经超过了40万所。校均学生规模,高校增加了2倍,超过1万人,生师比也比过去增长了一倍。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12年已经达到4%,总额超过了2.2万亿人民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层次类型结构,如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层次,以及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首先,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现实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严重短缺,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太少,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根本途径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大学。而办一所好的大学,除了经费充足,改善硬件条件和软件管理水平之外,还要有优良的教师队伍、办学传统、校园文化、校风学风,而这些要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只有87万人,2014年达到727万人,2015年预计达到750万人。毕业生人数增长这么快,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长。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界矛盾下移,质量和公平问题更加突显。比如大家非常关注的,社会上存在的办

当今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谈当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1学6田云丹 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看法。我第一天走进将要实习三个月的幼儿园时,眼前的景象我只能用农家小院来形容。可能是因为这所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所以规模特别的小,孩子们的教室是那种水泥做的平房,而且没有怎么经过装饰,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教室里面只有一个旧的铃鼓,一个小黑板,一盒粉笔。卫生间都是在外面公用的。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当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且大多数老师的第一学历都为初中。这里的老师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刚开始时,我真的觉得很郁闷,因为和这里的老师沟通有一点点问题。而且,开大会时也是用方言讲的。总而言之:一、农村幼儿园里的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年龄大、素质低、公办教师少。这些教师的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素质低,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多数教师已取得中等幼师学历,但第一学历大都为初中。因经费不足、盯班教学等原因,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学活动在低水平徘徊。公办教师比例太低,也造成了教师工资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二、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规范化程度低。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幼儿园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房屋拥挤、陈旧,设备简陋,办园条件极差;二是办幼儿园人数少,办园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三、教师待遇较低,医保、养老缺乏保障。幼儿园仅依靠收费维持运转,教师的大部分工资也靠

收费支付。教师工资待遇低,医保、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幼儿教师一方面严重超编,另一方面难以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幼教师资队伍;大龄教师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大龄教师“粘岗”的问题。所谓粘岗,是到龄后占着岗位等政策的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我觉得学前教育还有些地方需要改善。分别是一下几点: 1、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挖掘培训资源,精心设置课程,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较为系统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技能。二是鼓励优秀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逐步增加公办幼师比例。三是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适当淘汰一部分不合格人员。 2、认真落实“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是各乡镇认真制定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建设目标,让幼儿园建设少走弯路。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建议市、县政府把“幼儿园危房改造”列入年度重点工程,落实扶持资金,为进一步提高办园水平提供保证。三是落实政府责任,明确办园主体,改变多条腿走路的混乱状况。特别是对于联办幼儿园,要形成乡镇政府为主的“联办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卫生系统把专项资金扶持和“小康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办法 3、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幼师工资政府拨款的比例,切实解决当前非常迫切的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幼教工作。二是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1-2015年中国培训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

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doc

第四章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内容概括 与古典数学相比,现代数学的发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具有一些新的特征,本章内容通过数学的统一性、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数学机械化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意义、计算机促进计算数学的发展、计算机促进数学中新学科的发展这些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数学的统一性 ●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 计算机与数学发展 1.数学的统一性 所谓统一性,就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客观世界具有统一性,数学作为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必然也具有统一性。 数学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统一性的反映,是数学中各个分支固有的内在联系的体现。它表现为数学的各个分支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的趋势。 ● 数学的统一性发展的三个阶段 (1)数学从经验积累到严格的演绎体系建立,其特征逐步明显,在中世纪时,从研究对象和方法来看,初等数学有了一定的统一性。特别是17世纪解析几何的诞生,使数学中的代数与几何统一起来,说明统一性是数学的特征。生了变革,结果是数学分支愈来愈多,数学表现的更加多样化。因此,需要重新认识数学的统一性。为此,数学家们作了很多努力,到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布尔巴基(Bourbaki)学派提出,利用数学内在联系和公理化方法从数学各个分支中提炼出各种数学结构。他们认为数学的发展无非是各种结构的建立和发展,“数学好比一座大城市。城市中心有些巨大的建筑物,就好比是一个个已经建成的数学理论体系。城市的郊区正在不断地并且多少有点杂乱无章地向外伸展,他们就好像是一些尚未发育成型的正在成长着的数学新分支。与此同时,市中心又在时时重建,每次都是根据构思更加清晰的计划和更加合理的布局,在拆毁掉旧的迷宫似的断街小巷的同时,将修筑起新的更直、更宽、更加方便的林荫大道通向四方,……。” (2)布尔巴基学派在集合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三个基本结构(即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然后根据不同的条件,由这三个基本结构交叉产生新的结构,如分析结构、布尔代数结构等等。他们认为整个数学或大部分数学都可以按照结构的不同而加以分类,用数学结构能统一整个数学,各个数学分支只是数学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向特殊发展的产物。数学的不同分支是由这些不同的结构组成的,而这些结构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又把所有的分支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说,布尔巴基学派用数学结构显示了数学的统一性。 (3)20世纪下半叶,数学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数学分工愈来愈细,分支愈来愈多,分支之间的联系愈来愈不明显,但是,数学学科的统一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数学的不同分支领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相互融合,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以及数学内部新的综合交叉学科的不断兴起:例如微分拓扑学的建立、发展;整体微分几何研究的突破;代数几何领域的进展;多复变函数理论以及其他数学分支的突破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