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112

(由于时间紧,难免会有遗漏和错别字,末尾留有空白请自己添加、修正)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化学有效养分:指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

3、根外营养(叶部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所吸收的养分

4、微量元素: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

5、腐熟:茎、叶、秆等难分解有机物经发酵腐烂成有效肥分和腐殖质的过程

6、杜南自由空间:是指质外体中因受电荷影响,养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和扩散的那部分区域

7、水分自由空间:是指被水分占据并能和外部介质溶液达到物理化学平衡的那部分质外体区域

8、离子通道:是各种无机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

9、磷酸退化作用:肥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易转化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称之。

10、养分的容量因素(Q):是指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也就是不断补充强度因子的库容量。 11、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I):是指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其是土壤养分内供应的主要因子。 12、离子拮抗: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上

13、离子协助: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

、根际: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14

15、养分最大效率期: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

16、养分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17、共质体: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 18、质外体: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

19、控释肥料:通过包被材料控制速效肥的溶解度和释放速率,从而使其按照植物的需要供应营养元素的一类肥料。

20、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反之,即为生理碱性肥料。

21、复合肥料:指通过化合(化学)作用或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有明显的化学反应的肥料 22、有机肥料: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

23、混成复合肥:将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24、厩肥:指家畜粪尿、垫料和饲料残屑的混合物经腐熟而成的肥料。

25、土壤中闭蓄态磷肥:被溶度积很小的无定形铁铝钙等胶膜所包裹的磷酸盐化合物。 26、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的效应称之。

27、土壤缓效钾:包括层状粘土矿物所固定的钾和水云母和黑云母中的钾。

28、铁载体(PS):一种存在于胞外,可富集环境中低浓度的铁并促进其转移到细胞中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29、长距离运输:指养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或沿韧皮部筛管向上或向上移动的过程,由于养分迁移距离较长,故称为长距离运输。

30、磷在土壤中的固定作用:磷酸盐与可溶性的钙铁铝作用形成一系列的Ca-P、Fe-P和Al-P,使磷的有效性降低。

1

31、GS-GOGAT途径(P31上):由谷氨酸氨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起催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的连续反应称之。

32、维茨效应:营养溶液中钙、镁、铝等二价及三价阳离子,特别是三价铝离子在相当广泛的浓度范围内能促进钾、銣等离子吸收的效应;

二、填空

1、海蒙特,1640年,布鲁塞尔,柳条实验。

、李比希,1840年,伦敦,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归还学说。 2

3、法国布森高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必要性、专一性、直接性 (P13上)

5、植物必需营养元素(16种):(大量)C、H、O、N、P、K(中量)S、Ca、Mg、(微量)B(硼)、Fe、Mn、Cu、Zn、Mo(钼)、Cl

6、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方式(途径):截获(钙、镁 (少部分))、质流(氮 (硝态氮)、钙、镁、硫)、扩散(氮、磷、钾)

7、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酶学诊断法

8、养分横向运输的途径: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

9、化学氮肥分为: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胺态氮肥

10、衡量土壤供钾能力的主要指标:速效钾含量;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和数量

11、复混肥料按生产方式分类:化合复合肥料,混合复合肥料,掺混复合肥料。

12、复合肥的养分总量:肥料中氮素(N)、五氧化二磷(PO)、氯化钾(KCl)三者养分含量之和 25

、施肥的关键时期:需肥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13

14、速效磷肥的种类(2种):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

15、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16%—18%

16、硝酸还原酶的辅基(P26上):

17、离子间相互作用:拮抗作用;协助作用

18、ATP酶底物:

19、木质部离子运输的动力:根压和蒸腾作用

20、离子主动跨膜理论:载体解说,离子泵假说

21、磷肥按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弱酸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22、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有:矿质养分种类,矿质养分浓度,叶片对养分的吸附能力,植物的叶片类型及温度

23、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系统有:酶系统和抗氧化及系统

24、旱地土壤根际的氧化还原电位(Eh)值要比土体低。

25、根分泌物的组成包括:渗出物,分泌物,黏胶质,分解物与脱落物

26、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介质中养分浓度、温度、光照、水分、通气状况、介质反应、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苗龄和生育阶段

-2-27、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形态:磷酸根(HPO、HPO) 244

28、忌氯植物:甘薯、马铃薯、甜菜、甘蔗、亚麻、烟草、葡萄、柑橘、茶树等。 29、土壤供钾水平:是指土壤中速效性钾的含量和缓效性钾的贮藏量及其释放速度 30、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2

三、简答

1、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氮素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 途径:氨的挥发,硝态氮淋失,反硝化脱氮

措施:硝态氮肥防止淋失;铵态氮肥深施覆土;氮肥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缓控释肥料;合理施肥量 2、叶部营养特点有哪些,

(1)叶部营养具有较高的吸收转化速率;(2)叶部营养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作用; (3)叶部喷施可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

3、影响叶部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

矿质养分的种类;矿质养分的浓度;叶片对养分的吸附能力;植物的叶片类型及温度 4、影响根际养分浓度的因素,

营养元素种类;土壤缓冲性能;植物营养特性

5、土壤有效养分的含义,

指土壤中那些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无机态养分以及在植物生长期内由有机态释放出的无机态养分 6、氮肥深施的原因,

若在土表施用会引起N的淋失和挥发,从而损失N含量,对植物需求量供应不足,采用深施覆土可以使N挥发明显减少,提高了N的利用率。

7、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尿素均为速效氮肥,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优点:水溶性、肥效快、价格较易接受

缺点:易挥发、易硝化、易流失、易反硝化(利用率低)

一次过多施用会造成减产且污染环境

8、复合肥料施用应考虑哪些因素,

考虑因素:各种养分的形态;土壤中所含养分的丰缺状况;作物类型;作物轮作方式、茬口安排和施肥习惯;施用量、时期和位置(复混肥料通常做基肥,配以适量单质氮肥为追肥)

9、土壤中养分到达根表的两条途径是,

一是根对土壤的主动截获;二是在植物生长代谢活动影响下,土体养分向根表的迁移(质流,扩散) 10、简述养分在木质部的运输,

木质部中养分的移动是在死细胞的导管中进行的,移动的方式以质流为主。包括:交换吸附;再吸收;释放三个阶段。

11、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

包括: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磷肥效果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土壤熟化程度;水田淹水后,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

12、影响植物吸收钾的因素,

土壤供钾状况;植物种类;介质的离子组成;土壤水气条件

13、复合肥料的优缺点:优点:(1) 养分全面,含量高;(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3) 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缺点: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

14、PH对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

+2+2+PH对离子吸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根表面,特别是细胞壁上的电荷变化及其与K、Ca、Mg等阳离子的竞2+2+争作用表现出来,在酸性土壤上由于H+浓度高,抑制植物对Ca、Mg等阳离子的吸收,从而表现出典型

3

的生理缺素症。

15、植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形式是怎样的,

3-+氮:主要是NO—N;NH—N;酰胺态—N 4-2- 磷:主要是HPO和HPO244+钾:主要是K形似进行,如KCl

16、微肥的施用原则,

坚持适时(土壤缺乏时,作物需要时);适量(施用量合理,防止中毒);施用均匀原则等四、论述

1、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失调症状:

(一)铁: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 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酶成分)

缺乏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 ;果树“黄叶病”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

(二)硼:生理功能: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

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

;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

(三)锰: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其它功能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 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

(四)铜: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

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五)锌: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

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六)钼: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氮代谢;促进维生素C

的合成;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促进繁殖器官建成

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中毒症状:茄科叶片失绿等

(七)氯: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活化剂及某些激素的组分;调节细胞渗透压和气孔运动;提高豆科植物根系结瘤固氮;减轻多种真菌性病害

缺乏症:棕榈科植物 (如椰子树、鱼尾葵等) 叶片出现失绿黄斑

中毒症状: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卷曲,老叶死亡,提早脱落。如:烟草叶色浓绿,叶缘向上卷曲,叶片肥厚、脆性、易破碎。

(八) 氮:生理功能: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是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是酶的成分;是叶绿素的成分;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氮素通常被称为生命元素缺乏症:整株: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细小直立,

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 叶脉、叶柄:有

些作物呈紫红色; 茎: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 花:

4

稀少,提前开放; 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 根:色白而细长,量

少,后期呈褐色。氮过量: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

下披,互相遮荫茎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根系短而少,早衰

(九)磷:生理功能: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核酸和

核蛋白,磷脂,植素,高能磷酸化合物,辅酶);参与体内的代谢;提高作物抗逆性

和适应能力(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 缺乏症: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

直立,分蘖或分枝少;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

叶色暗绿,症状从茎基部开始

磷素过多,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

(十)钾:生理功能:促进酶的活化;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改善能量代谢;促进糖代谢;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植物经济用水;促进有机酸的

代谢;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 缺乏症: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

渐枯萎; 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

样的症状;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

2、常用肥料种类及性质

氮肥:P13下

,铵态氮肥(包括: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

4,共同特性(均含有NH ):1.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2.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和固定3. 可发生硝化作用4. 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5. 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

苗易产生毒害6. 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拮抗作用施用情况:硫酸铵不宜稻田,

氯化铵不宜忌氯作物;水田施用氯铵的效果优于硫铵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

3-共同特性(均含NO )1.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 (主动吸收)2. 不被土壤胶

体吸附,易随水流失3. 易发生反硝化作用4. 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5. 吸湿性

大,具助燃性(易燃易爆) 3-施用情况:NO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硝态氮肥在水田一般不宜使用 ,酰胺态氮肥——尿素(urea)分子式:CO(NH)含

氮量:46, 22

基本性质:有机物;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肥料为颗粒状;易溶于水;呈中性

施用情况:尿素表施易引起挥发损失,所以常采取深施

磷肥:P44下

(1)水溶性磷肥:含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其中的磷易被植物吸收,肥效快,属速

效性磷肥 1. 过磷酸钙([Ca(HPO)]普钙, SSP)含有效磷(P2O5) 14,~20, 242 性质:? 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 ?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 ? 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 ? 会发生退化作用

2. 重过磷酸钙 (重钙,TSP)含有效磷(P2O5 )40%~50,

性质:? 深灰色颗粒或粉末状?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 ?

吸湿性和腐蚀性较强? 不致发生“磷酸退化作用

(2)弱酸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热制法)

1.钙镁磷肥,含有效磷P2O514%,18,

性质:? 灰绿色或灰棕色; ? 溶于2,柠檬酸溶液;? 呈碱性反应(化学碱性,

pH8.0,8.5); ? 吸湿性小,无腐蚀性。

2.其它枸溶性磷肥:钢渣磷肥(炼钢副产品);脱氟磷肥(水蒸气脱氟);沉淀磷酸

钙 (3)难溶性磷肥特点:所含磷成分只溶于强酸

1.磷矿粉[Ca10 (PO4) 6?F2]

5

性质:灰白粉状;难溶于水;呈化学中性;其直接作为肥料施用要求其枸溶率大于15%。 2.其他:鸟粪磷矿粉;骨粉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中性和石灰性土壤:0.5M NaHCO,P<5mg/kg; 酸性土壤:0.03M NHF,0.025M 34HCl,P<15mg/kg;水稻土: 0.3M NaOH,0.5M NaCO24 钾肥:p68下

(一)氯化钾:成分: KCl,含K2O 50%~ 60% (含K 52%,Cl 47.6%)

性质: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易溶于水,呈化学中性;有吸湿性,久存会

结块;生理酸性肥料

(二)硫酸钾:成分:K2SO4,含K2O 50%~54% (含K43.8%, S17.6%) 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溶于水,呈化学酸性;吸湿性小;生理酸性肥料;适合各种作物和土壤(三) 草木灰成分:含有灰分元素,如Ca、Mg、P、Fe和其它微量元素等。其中Ca、K较多,P次之。适用于各种土壤,大多数作物

性质:? 深灰色粉末;? 其中钾的形态以碳酸钾为主,其次是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水溶性钾,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其中的磷是枸溶性磷,对作物是有效的;? 呈化学碱性 (在酸性土壤上使用不仅能供钾,而且可以降低酸度,并可补充Ca、Mg等元素)

(四)窑灰钾肥:水泥工业的副产品

复混肥料(P160下):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一般用作基肥类型:复合肥料 :性质稳定,但其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固定 ;混合肥料(混成肥料,掺合肥料):养分的含量和比例可按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供肥情况配制有效养分表示法:分析式表示法:以N,PO,K2O的含量百分数表示;配合式表式法:用N : PO : KO及25252

,9,9 总浓度的百分数表示,如:“3 : 1 : 1, 45,”,转换为分析式为:27 合理施用的原则:1. 结合作物营养需求状况合理使用 2. 结合土壤状况合理施用

微肥:按元素种类分类硼肥、钼肥、锰肥、锌肥、铜肥、铁肥、含氯肥料。

土壤施肥的优点:后效明显; 缺点:需肥量大,难以施用均匀

合理施用的注意事项:1. 土壤的供应状况 2. 植物的需求特性 3. 天气状况:

主要指温度和雨量 (早春遇低温时,早稻容易缺锌;冬季干旱,会影响油菜根系对硼的吸收,翌年容易出现大面积缺硼;降雨较多的砂性土壤,容易引起铁、锰、钼的淋洗,使植物产生缺铁、缺锰、缺钼症;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发生铁、锰、钼的毒害)4. 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关系: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 5.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微肥(P86下):指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那些微量营养元素,通过工业加工过

程所制成的,在农业生产中做为肥料施用的化工产品,如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钼酸铵,硼砂和硼酸等。生产原理:1.无机单质微肥(硼肥,锌肥,锰肥,钼肥,铜肥,铁肥);2.复混微肥(团粒法、散装掺混法、包涂法、液态肥料混合法);3.有机配合微肥

绿肥(P173下):直接或经堆沤后施入土壤做肥料用的栽培或野生绿色植物体统

称之为绿肥。 (掌握其他基本概念)

3、论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目的:减少损失、提高利用率、延长肥效)

(一)气候条件:在干旱条件下,作物对肥料用量的反应小,增产不明显;

在水分供应充分时,作物对肥料用量的反应大,增产明显

(二)土壤条件:肥力状况:着重中、低产田

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粘质土壤“前重后轻”

土壤反应:酸性土区、中性土区,碱性土区、盐碱地 (不宜用氯化铵)

水分状况:水田区不宜用硝态氮肥;旱地各种均可

(三)作物种类:需氮量: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叶菜类作物 > 瓜果类和根菜类

6

高产品种 > 低产品种;杂交水稻 > 常规水稻;营养最大效率期 > 其它时期,,(四)肥料品种:NH,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NO,N:旱地追肥,少量多次;

43

NH,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 2

(五)施用方法:1、氮肥深施;2、采用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稻田:(1) 基肥——无水层混施和犁沟条施碳铵;(2) 追肥——“以水带氮” 深施尿素;3、施用量——根据目标产量法确定 (六)氮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

1. 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2. 氮、磷、钾配合施用

自我拓展: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