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解读

2018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解读

考点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如何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

答:无论是青春的喜悦还是青春的烦恼,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要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1)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多参加集体活动。(2)努力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和文明的举止,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从生活小事做起。

2.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征是过渡性。

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前进发展的动力。

3.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的有效方法

①向父母、老师、朋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②自己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可采取如下方法排解不良情绪:注意转移法,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发泄法,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叫喊。理智控制法,如自我安慰、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等。

考点2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人的基本情绪种类有哪些?

答:人的基本情绪种类只有四种:喜、怒、哀、惧。

2.情绪有什么特点?

答: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3.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对人有消极作用。

4.调控情绪的方法

答:(1)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我们应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2)调节情绪的方法:①心理换位法;②注意转移法(去运动场跑步);③合理发泄法(行动调控情绪);

④理智控制法(精神升华法)等。

5.怎样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答:要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1)要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2)要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3)要学会爱和感恩。

考点3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学习压力有哪些影响?

答:(1)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2)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

2.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答:(1)要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2)要正确对待压力,将压力化为动力。

3.考试焦虑有哪些影响?

答:(1)积极影响: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2)消极影响: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4.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答: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③要增强自身实力(重要途径);④考前适当休息。

考点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为什么说人生难免有挫折?

答:(1)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2)它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所以说人生难免有挫折。

2.挫折和逆境对人有什么影响?

答:挫折和逆境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1)积极影响:挫折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2)消极影响:挫折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3)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崇高的理想),要有勇敢地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2)要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3)要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①冷静对待;②自我疏导;③请求帮助;④心理换位;⑤精神升华(最积极的态度)。(4)要磨砺坚强的意志,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4.坚强意志有什么表现?

答:(1)坚持不懈;(2)处事果断;(3)不怕困难;(4)善于自制。

5.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

答:(1)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2)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3)具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

人生。

6.怎样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4)

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考点5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1.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答:(1)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和认识自己:①外在的体征。②内在的精神世界。③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集体评价等途径,客观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正确地认识自己。

2.如何悦纳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答:悦纳自我,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1)客观地评价自己。(过低的评价容易使我们自卑,评价过高容易使我们自负,恰当地评价自己能使我们自爱、自尊、自信。)(2)欣赏自己的优点。(3)接受和克服自己的不足。(4)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考点6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知道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1.生命形态具有多样性

答:(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2)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人类应该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

答:(1)生命需要彼此尊重。(2)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3)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依为命,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

3.为什么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答:(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或独特的),人的生命最具智慧。(2)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我们要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或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4.我们应当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答:(1)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要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3)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4)我们要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善待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考点7 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1.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答:(1)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回报社会。(2)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2.怎样应对险情?(怎样掌握自护自救的常识?)

答:(1)我们要对险情保持高度警惕,要有紧急避险的意识。(2)要冷静判断、镇静应对。(3)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如:牢记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交通报警电话122。

考点8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1.什么是自爱?

答: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内心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什么是自尊?

答: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自尊。

3.做人为什么要有自尊?

答:(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自尊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2)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动力和源泉。(3)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4.怎样做一个有自尊的人?

答:(1)要有羞耻心。拒绝做损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为,做到洁身自爱。(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3)要抛开自负和表面的虚荣,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5.为什么要知耻?(或知耻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人无耻,无以立。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2)知耻是我们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考点9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1.什么是自立?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什么是自强?

答: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3.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答:(1)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自 立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3)自强不息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中华文明得以延绵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4.怎样学会自立?

答:(1)克服依赖心理:①要培养自信心;②要发现自己的才能,尝试独立解决问题。(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②科学支配时间;③学会自主决策;④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5.怎样培养自强精神?

答:(1)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2)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4)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考点10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1.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答:(1)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正常现象。要善于把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2)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做人为什么要有良知的标尺?

答:良知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良知是做人的首要品质,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3.怎样铸就良知的标尺?

答:(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2)要懂得、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3)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榜样,避免误入歧途。(4)学会理性分析。

4.什么是“社会流行”?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答:(1)“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2)“社会流行”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3)对待“社会流行”,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追随。

5.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作出正确判断与选择?或如何正确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

答:(1)对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都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2)对长辈的言行,要分清是非,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如果长辈有错,应予以指出,并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3)对公共传播媒体,要提高识别能力,学会选择,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对“社会流行”,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追随。(5)有时还必须打破情面。要坚持原则,不被动追随他人犯错。(6)坚守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且身体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考点1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有什么显著特征?

答:法律具有以下显著特征:①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最本质的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以规定什么为内容?法律有什么功能?

答:①法律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②法律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怎样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包括:①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②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6.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1)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在哪里?

答:①产生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②实施的手段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是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表现在哪里?

答:①两者都是社会行为规范;②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的精神,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促进法律的实施。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考点1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

(1)根据违反的法律来分,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2)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来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也叫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考点1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1.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答:这是因为: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②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的进程中,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个人权益很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③家庭、学校、社会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坏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④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

答:两部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家庭保护的地位是什么?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地位: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是:第一,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第二,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法律禁止性要求: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4.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4)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5.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