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预设:

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预设:

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板书:减法定义)

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

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

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加、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

预设:

生: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整理总结: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7.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算式814+1142=1956、1956-814=1142、1956-1142=814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

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交流一下。

预设:

生1:加法是减法的相反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

生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9.学以致用:数学书P3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不计算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

3043-2468=(),3043-575=()

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验证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共同归纳出了如下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中,引导学生对加、减法关系进行整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深层次理解,感受数学的逻辑性。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数学书P3 练习一 1

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①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②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③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④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综合练习:数学书 P3 3

猜猜我是几?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反映出教学设计的问题,努力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六) 作业

练习一第1、5题

(七)板书设计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各部分名称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D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20四下·西山期末) 如果△+□=○,那么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A . ○+△=□ B . ○-△=□ C . □+△=○ 2. (2分)被减数()差=减数. A . + B . - C . × D . ÷ 3. (2分)()+27=50。 A . 23 B . 33 C . 13 4. (2分)如果546+2()8=834,那么()里应该填 A . 6 B . 8

C . 7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5. (2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这两个加数都大。() 6. (2分)依据“ ”不能推出“△-□”的差。(判断对错) 7. (2分) (2020三上·南郑月考) 如果485﹣☆=123,那么☆表示的数是362.() 8. (2分) (2019一下·扶余月考) 根据6+9=15,可以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分别是15-8=7和15-7=8。() 9. (2分)已知☆-△=□,所以□+△=☆。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10. (2分)根据375+466=841,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11. (2分)(2020·嵩明) 根据357-218=139写出一道加法算式是________,写出一道减法算式是________。 12. (2分)比320多72的数是________ ,比680少129的数是________ 。 13. (3分)某厂九月份烧煤26.7吨,比八月份节约4.2吨,八月份烧煤________吨. 14. (2分) (2020四下·洪山期末) 根据算式100-25=7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________ 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 15. (5分) 345+569 16. (15分)直接写得数。 790-500= 60÷60%= 7÷20=0÷9.76= 54+45= 4-1.7= 0.8×0.5=86.32×0.1= 2-2÷3=×2.1= 0.27+0.3= a+ a=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4、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准备训练。 说出算式各部分名称。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课题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1 (1) 先让学生说出每幅线段图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40+30=70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和与加数=关系。 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 从而引出加法的意义; 说清图意,列式。 引导学生把(2),(3)与(1)比较。

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明确第(2)题是求第二加数, 第(3)题是求第一加数。 从中引导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着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将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以比较。 得出: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师: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试做:验算 743+257=1000,对不对?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数 □+6=13 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由生填,讲清怎样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数。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样想的。 三、小结: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加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运用这一关系可以验算加法。 四、巩固练习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数。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生特点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对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相对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加减法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的意义及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相互关系,减法的意义及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为学习求等式中的未知数x及解方程作一定的准备,同时把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计算小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口算:(出示计算小卡片) 45+1661-4535+2055-30 73-5023+5024+1943-2443-19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求学习 l.导入:聪聪给明明出了这样一题,根据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说出741-654=?.明明想求助于同学们,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明明?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来帮助他完成这个问题. 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课题 2.教学减法意义: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问题 (1)出示第(1)题,启发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问: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加法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

————————————————————————————————作者: ————————————————————————————————日期: ?

走进花果山 ——加法的意义 中心发言人:崔晓阳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具的准备:课件、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 体会加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 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5+1=6(只)。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5与1合起来是6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同学们看。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此问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操作小棒来演示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感到高兴! 三、应用练习 师: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小猴子愿意作导游,带我们游览花果山上的百果园。你们说好吗? 1、苹果园 师:小猴子说苹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苹果的挂图,只要说出苹果上算式正确的得数,就能得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投入“摘苹果”的活动中。 2、樱桃园 师:小猴子说百果园里有许多许多的水果。下面要带我们到樱桃园去,你们想去吗? 出示课件中的樱桃园:观察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之后,进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及分数加减法

天天向上学堂精品个性化辅导教案

教学部主管签字:______________天天向上学堂精品一对一辅导数学 7月18、19日家

作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卷 一、填空题。 1.把一根5米长的钢管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 ) ,每段长( ) ( ) 米。 2.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5段,每段长( ) ( )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3.48÷60= ( )30 = ( ) ( ) (最简)= ( )(用小数表示) 4. ( )( ) = 0.75 = ( )( ) =( )÷( ) 5. 0.64=( ) ( ) =( )÷( )= ( ) ( ) (最简)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10g = ( )kg 2030ml =

( )l 125dm2=( )㎡ 175cm3=( )dm34cm = ( )dm = ( )m 7. 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最 小公倍数是()。 8.一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8,这个最简真分 数可能是()和()。 二、约分和通分。 1.把下面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 = = = 2、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再比较大小。 和和 3和3、和 三、分数和小数互化。 1.把分数化为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 = = = = = 2.把小数化为最简分数。 0.8= 0.75= 0.375=

0.91= 1.05= 3.25=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91 0.5 1.01 ( )<( ) <( ) <( ) <( ) <( ) <( ) <( ) 四、解决问题。 1、天鹅每小时飞行88千米,刺尾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70千米,天鹅的速度是刺尾雨燕的几分之几?刺尾雨燕的速度是天鹅的几倍? 2、五(1)班有男生22人,女生1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 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3、李师傅制作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有94个,不合格的有4个。不合格的占零 件总数的几分之几?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知识要点精讲】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减起,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小数加、减法的验算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方法相同。 4.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做小数加、减法与用计算器做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加按小数点键。 【重点难点点拨】 本节知识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知识的难点是列竖式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本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十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典型例题示解】 例1 计算4.375+0.245= 分析:先算将小数点对齐,从千分位加起,满十向百分位进一,百分位满十向十分位进一,和的小数点与加数小数点对齐。 解:4.375+0.245=4.62 例2 计算0.4-0.125,并且验算 分析:连续退位时,注意退一作十,验算方法有两种: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解: 0.4-0.125=0.275 【解题技巧传经】 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把握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不要错位,不忘结果的小数点;③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课本难题提示】 P114~115 练习二十六 10.0.5 0.17 0.53 0.09 12.2.12亿(平方千米) 13*.注意题中的a指同一个数,a-34.6结果相同,变化之处7.2变成72,所以后面的实际多加上72-7.2=64.8,即结果比正确结果多64.8。 【课后作业设计22】 一、计算 (1)直接写结果 6.8+3= 0.7+0.5= 7.2+0.42-1.2= 43.5-4.35= 0.87-0.8= 1.4+0.6+0.4= 0.78-0.78= 1.001+0.1= 5.23×10= (2)用竖式计算(其中第③小题要验算) ①8.4+15.72=②20-5.46= ③8.32+112.7=④24.19-8.7+0.89= 二、判断改错 (1)48.5-2.34=25.1 (2)13.08+2.4=16.2 (3)37.8-24.59=13.39

完整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典型例题: (1)七分之六里有()个七分之一,1里面有()个五分之一,4里面有几个三分之一。 (2)十五分之七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3)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4)把16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位同学,则每人分得()块,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5)一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3。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典型例题: (1)30分米=( )米 35分=( )小时(填上合适的分数)(2)要使九分之x 是真分数,八分之x 是假分数,x=()。 (3) (4)3块橡皮泥做了4个飞船模型,平均每个飞船模型用多少块橡皮泥?平均每块橡皮泥做多少个飞船模型? (5)分母是11的真分数有()个,假分数()个。 (6)如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一百分之九十九,这样的分子分母相差一的分数,分子分母数字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7)写两个分数值是3的假分数()(),写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典型例题: (1)八分之三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要增加()。 (2)比八分之一大,比七分之一小的分数有多少个?举例。 (3)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分数单位必须一样么?

(完整word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加减法综合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加减法综合测试题 第二次月考 姓名: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26 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2、a b =3 ,则a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x 8 中当x x 时,它是个假分数。 4、0.25=( )8 =3 ( ) = 14÷( )。 5、一条路要24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 ),14天修了它的( )。 6、8 14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则分母应该加上( )。 7、用最简分数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300ml=( )L 3月=( )年 24分=( )时 300dm 3=( )m 3 8、将16、 612、 12、 26 12、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0 1 2 9、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有色部分。 ( ) ( ) 二、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2、小明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1 3 ,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 ) 3、假分数就是指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 5、3米的18 ,与1米的3 8 一样长。( ) 6、37 米和3 7 的大小相同,意思不同。( ) 三、选择。(每空1分,共7分) 1、将一根长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整段铁丝的( ),是( )米。 A 、59 米 B 、59 C 、19 D 、1 9米 2、池塘里有鹅15只,鸭子7只,鹅的只数是鸭子只数的( ),鸭子的只数是鹅只数的( )。 A 、 722 B 、715 C 、157 D 、15 22 3、17 ﹤( )﹤1 3 ,满足条件的分数有( )个。 A 、 没有 B 、 3个 C 、 1个 D 、无数个 4、A=abc ,B=acd 则,A,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bc B 、ac C 、abcd D 、bd 5、一根绳子,对折3次以后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 A 、13 B 、16 C 、1 8 D 、无法判断 三、计算(34) 1、口算(8分) 1-13 = 25 + 23 = 0.35-14 = 1712 -1310 = 79 — 16 +23= 3 — 512 —56= 12 + 34 +58= 715 — 1 +815= 2、用短除法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8分) 8和14 12和28 39和42 78和24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A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20四下·渝中期末) 已知▲-●=■,下面不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2. (2分)加法的逆运算是()。 A . 减法 B . 乘法 C . 除法 3. (2分)被减数()差=减数. A . + B . - C . × D . ÷ 4. (2分)里面有41人,中途有9人下车,又上车1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正确算式是:()

A . 41+9=50(人),50+13=63(人) B . 41-9=32(人),32+13= 45(人)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5. (2分) (2019三上·京山期中) 任何数加上0都得任何数。 6. (2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7. (2分) (2019三上·巴东期中) 一个数与230相加,和是645,求这个数.列式为645+235.() 8. (2分) (2020六上·交城期末) 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9. (2分) (2019三上·苍溪期中) 一个数与298相加,和是645,求这个数.列式是:645﹣298()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10. (2分)(2015·北京) 如果自然数a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10,则a称为“和谐数”.将所有的“和谐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则2008排在第________个. 11. (2分)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12. (2分)口算 64-36=________ 60-40÷8=________ 680+70=________ 150-80=________ 13. (3分)在等式÷(□-)× = 中,□表示一个数,那么□=________(填分数)

分数的意义与加减法的总复习题

分数的意义与加减法的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 2.12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3.910 米比( )米短25 米 比45 米长3 20 米的是( )米。 4.分数单位是81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5.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6. 12 7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变成了最小的质数。 二、选择题 1.25 + 2 5 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 )。 A .分子相同 B 。分母相同 C 。都是真分数 D 。都是最简分数 2.16-64 5 =( ) A .1045 B 。1015 C 。945 D 。915 3.计算513 -0.6+31 7 时,第一步是( )。 A .把小数化成分数 B 。把分数化成小数 C 。用加法运算定律直接计算 D 。用减法运算性质直接计算 4.514 与21 3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514 +213 -514 -213 B 。514 -213 +514 -213 C .514 +213 -(514 -213 ) D 。514 +213 +(514 -21 3 ) 5.王师傅做一件工作要20天完成,他做了5天,还剩下这件工作的( )。 A .41920 B 。1945 C 。14 D 。34 6.某商店八月份利润是415 万元,比七月份多7 8 万元,两个月利润共多少万元?正确的算式是( )。 A .415 +78 B 。415 -78 C 。415 -78 +415 D 。415 +78 +415 7.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5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 2 ,(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4.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 5.1-25 +3 5 =1-1=0……………………………………………( )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59 +89 = 18 +78 = 1924 -1324 = 1936 +336 = 37 +47 = 118 -18 = 14 -19 = 1213 -313 = 89 +411 +19 = 1-16 -16 = 34 +14 +14 = 78 -38 +38 = 2.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415 -1315 +815 41517 +8712 +3217 618 -156 -31516 6.5+116 -4.8 1538 -534 +4.8 9.28-3313 -2213 -18 13 10314 -(2314 +3.9) 1016 -311 20 -2.45+1.6 3.解方程 (1)X -3120 = 3120 (2)6.75+3X= 183 4 4、列式计算。 (1)56 与718 的差比12 与4 9 的和少多少? (2)一个数加上25 ,再减去14 ,结果是17 20 ,求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加法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中加减法的意义是解决有关加减法问题的关键,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才能根据意义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因此,《加法的意义》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运算的开始,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算式。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2——10的加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三句话完整的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体会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会计算和是2——10的加法算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结果是2——10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生活情境,生成问题 1.根据生活情境,提炼数学信息 根据听课教师的座位安排及人数,提炼出数学信息,并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左边有5

位老师,右边有4位老师。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 ①哪边坐的听课老师多(少)? ②一共有几位老师? 处理方式:因为是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所以,如果学生不能提出第二个数学问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并板书在黑板上。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直接口答解决。这样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表述完整的数学问题,“左边有5位老师,右边有4位老师,一共有几位老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借助板书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准确的提出数学问题的范例。) 二、理解意义,生成概念 1.理解“一共”的意义 承接板书出的数学问题,教师紧接着提问:“一共”是什么意思啊?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会用手势和语言表述:“一共”就是把左边的5位老师和右边的4位老师合起来。再进一步提炼出就是“把5和4合起来”,并把这句话板书在问题的下面,以重点突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 (设计意图:手势表示加语言表述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一共”就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而这就是加法的意义。) 2.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让学生借助小棒或圆片表示出“把5和4合起来”。 处理方式:先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学生的方式可能就是简单的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摆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说明还可以用哪些符号来表示“把5和4合起来”。如: ①集合圈11111 1111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典型例题: (1)七分之六里有()个七分之一,1里面有()个五分之一,4里面有几个三分之一。 (2)十五分之七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3)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4)把16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位同学,则每人分得()块,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5)一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3。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典型例题: (1)30分米=( )米 35分=( )小时(填上合适的分数) (2)要使九分之x 是真分数,八分之x 是假分数,x=()。 (3) (4)3块橡皮泥做了4个飞船模型,平均每个飞船模型用多少块橡皮泥?

平均每块橡皮泥做多少个飞船模型? (5)分母是11的真分数有()个,假分数()个。 (6)如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一百分之九十九,这样的分子分母相差一的分数,分子分母数字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7)写两个分数值是3的假分数()(),写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典型例题: (1)八分之三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要增加()。(2)比八分之一大,比七分之一小的分数有多少个?举例。 (3)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分数单位必须一样么? (4)三分之二和一百分之三,谁的分数单位大? (5)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相同,()不同。 (6)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景图)(ppt4)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 生:格尔木。 师: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 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被分为西宁到格尔木段和格尔木到拉萨段这两部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播放课件。(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ppt5) 师: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 生1:如果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两个组成部分。 生2: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所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 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最后投影展示: 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知道吗? 生:如果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分别看作两个部分,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作一个整体,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 生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 生2: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 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

走进花果山 ——加法的意义 中心发言人:崔晓阳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具的准备:课件、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 体会加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5+1=6(只)。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5与1合起来是6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同学们看。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此问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操作小棒来演示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感到高兴! 三、应用练习 师: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小猴子愿意作导游,带我们游览花果山上的百果园。你们说好吗? 1、苹果园 师:小猴子说苹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苹果的挂图,只要说出苹果上算式正确的得数,就能得到又大又红的苹果。 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投入“摘苹果”的活动中。 2、樱桃园 师:小猴子说百果园里有许多许多的水果。下面要带我们到樱桃园去,你们想去吗? 出示课件中的樱桃园:观察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之后,进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会应用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熟悉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明确0在加法中的非凡性. 3.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这一定律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的建立,加法交换律的概括及对它们的理解、把握. 教学难点 学生对加法意义、加法交换律运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4+5637+23180+2042+8+10 12+0 0+17 386+124 124+235 2、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把握加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1)例1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这题怎样解答? (因为已知北京到天津铁路长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就是把137与357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提示:把137与357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板书: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叫加法) 教师明确:这就叫加法的意义. (板书:加法的意义) (2)练习:小强有125枚邮票,小明有75枚邮票.小强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说明理由:已知小强与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与小明共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把两人的邮票数合并起来.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加法等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在137+357=494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板书:加数加数和) 3、有关0的加法.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下第113页整理与复习9-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谁来说说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 揭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9题。 指名回答并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0题。 学生先填空,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3.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1题。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填写的。 提问: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4.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 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并指名说说每组题是怎样比较的。 5.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3题。 指名学生说说每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师提示:结果要用最简分数表示。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4题。 指名回答并说说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113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指名读题。 提问:你能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吗?

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习题精选

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习题精选 (一) 一、填空题: 1.在加法里,一个加数=()-() 2.根据29863+32942=62805可以得到两个减法算式( )或(),这是根据( )。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换成,然后说出是多少。 ()+26=43 90+()=280 4. 三、先计算,再验算。 36695+43187 10384+69835 四、列式,再解答。 (1)76加上什么数得159? (2)一个数加上876得1093,这个数是多少? (3)甲乙两数和是6059,甲数是4108,乙数是多少?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习题精选

一、填空 (1)78+97=78+100○□(2)123-96=123-100○□ (3)267+398=267+□○2(4)435-299=435-□○□ (5)432-()=432-200+2 (6)376+()=376+400-3 (7)()+277=277+100-4 (8)522-()=522-300+1 (9)a+201=a○200○1(10)a-201=a○200○1 二、选择,在正确的算式下面划“√” (1)824+98 A.824+100+2 B.824+100-2 (2)299+372 A.300+372-1 B.300+382-1 (3)524-198 A.524-200-2 B.524-200+2 (4)2563-997 A.2563-1000+3 B.2563-1000-3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189+98 (2)475-94 (3)654+997(4)1672-996 (5)178+296 (6)963-499(7)198+97 (8)601+198 (9)503-97

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求未知数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填空 ()+20=50 300+()=360 50+()=86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1)下载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①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