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摘要】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儿童可以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体;也可以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还可以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总之,游戏是幼儿的需要,是幼儿的学习,是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幼儿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机会,寓学习与游戏中,使游戏与幼儿教育相融合,让幼儿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

【关键词】幼儿游戏学习

游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玩,但儿童的游戏却不同与成人的玩,它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游戏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欢。通过游戏,儿童锻炼了肢体,训练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可以说,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学习,发展的。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儿童对游戏是爱好的,应满足这个爱好,不但要有游戏的时间,而且要让游戏渗透幼儿的生活,儿童的整个生活是游戏”。游戏不仅使幼儿情绪愉快,而且是他们的一种严肃的活动,正如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的:“游戏对于学前儿童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大多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日益重视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但也要看到,当前广大幼教工作者对儿童的游戏认识还很不一致,对游戏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游戏无益论。“勤有功,戏无益”一直是人们用以告诫孩子要努力的一句名言。特别是在当前片面追求智力的思潮影响下,部分家长和教师把早期教育简单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惯和运用。表现为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前阶段,剥夺孩子游戏的权利,以腾出时间来“学习”。家长的这种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影响了教师,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这种心态,一些教师便处处压抑儿童好玩的天性,向孩子灌输“贪玩的孩子不好”的观念,而用生硬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那些并不适应他们当前水平的知识技能(如学写字等),或者用简单粗暴的“填鸭式”教学破坏那些对儿童来说原本是美好的事物的形象(如绘画等)从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让幼儿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其中之一就是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一、幼儿游戏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它最符合幼儿生理和幼儿心理特征。因为,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因为幼儿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创造性游戏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事物,模仿成人的劳动、学习、生活等活动,反映出对事物的态度,幼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模仿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但是,幼儿本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不能完成成人的学习,劳动的任务,这就产生了幼儿的愿望和心理上的矛盾,而幼

儿在游戏中就能解决这一矛盾,使幼儿得到极大的心里满足。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游戏性教育,在游戏中发展儿童想象力,促进儿童感官的迅速发展,促进儿童各种心理过程更快,更好的发展,促进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的成长和形成。

而且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玩”,即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他们的思考、验证、创造、吸取知识的方式,是他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游戏为孩子思维、情感、社会行为等早期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基础。那种“填鸭式”“传授式”教育,将幼儿大部分活动时间放在纯粹的技能训练和不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超前学习知识上,即使产生短暂的效应,其意义也不大,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迅速发展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有些急于求成的做法,甚至有害无益。

所以,要关注幼儿的整体性生活就不能忽视游戏作用,让游戏在幼儿教育和幼儿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

具体地我们都认识到游戏能有力地促进幼儿体、智、美、德几个方面的发展。

第一、游戏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中,有运动量大的活动也有运动量小的活动。有全身运动也有局部运动,加上许多游戏在户外进行,幼儿可以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各个系统的功能均能得到加强。

第二、姆林斯基说;“游戏犹如火花,他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的确孩子们要反映和再造他们参观过的周围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反映在作业中学习过的故事、童话、诗歌、音乐、舞蹈的内容,首先就要记住这些作业的内容,情节,并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创造性的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就促进了儿童思维、语言、记忆、注意、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运动中枢神经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善,儿童的智力在迅速发展。

第三、戏可以促进幼儿优良道德品质的成长。当幼儿与伙伴们一起游戏时,他们的与同伴发生争吵吃了亏时,就要学习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和挫伤。另外,幼儿在游戏思想情感开始、向社会化发展。为了能与伙伴一起玩,他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中,在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模仿成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反映成人美好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

第四、游戏能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游戏一般离不开音乐和美术活动。幼儿在玩“小剧院”游戏时,需要表演节目。在玩“娃娃家”“商店”等游戏时,需要装饰和美化;玩“照相馆”游戏时,需要画画“照片”。这些都离不开美育。

而且,游戏还是师幼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

案例:我变了(背景9:20 中班游戏活动)

教师在指导幼儿做游戏,她让每个幼儿到创设的活动背景“亲情树”里面去找来自己的照片,然后想其他小朋友介绍。完了以后教师让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镜子,来照镜子,并说;“小朋友们照照镜子观察一下自己与刚才在照片上看到的相片有什么变化。

教师走到小雪跟前,小雪有点拘谨地看着老师。教师蹲下来。拉拉小雪的手轻柔的说:“小雪好几天没有来幼儿园了,去了外婆家是吧/ 老师可想你了,你想老师吗?”小雪的脸上显出快慰的神情,接连着点头。教师伸出手在小雪红扑扑的脸上反复抚摸着。

“小雪一定在外婆家吃了许多好东西,那么照照镜子看,你变了吗?”小雪一边听凭老师的抚摸,一边细声细气回答:“长胖了。”教师听后笑出了声,随即亲了亲小雪,对她说;“真好,在照照镜子,看看还有什么变化。”小雪高兴的拿着小镜子认真的照着。

通常无论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还是对他们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之时,人们都会把“喜欢孩子、热爱孩子”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但是。透过“我变了”这个案例。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在和小雪的游戏过程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并非他职业角色的需要,那时一种发自教师心底的对小雪的喜爱之情,是一种互动中一方对另一方所怀有的一种非常自然的人际情感。提及滋生这种情感的动因,一方面也许是那句俗语“日久生情”所揭示的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互动行为与人际情感状态的一个通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友好还是敌对,一般都是和常见到的人彼此建立起来的——当然是和我们认识的人。”这一原则意味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越接近,彼此之间互动行为发生的机会就会越多,也就越容易了解对方,容易对对方产生好感(当然也有可能是相反的情感)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可谓朝夕相处,事事相关,预期的或者是现实的密切而有频繁的互动往来,是教师喜欢幼儿的基础;是另一方面,幼儿特有的童稚与率真,特有的与成人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常常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自己的需求,唤起教师心中美好的情感体验,表露幼儿的心声,进而让师幼之间多一份沟通与了解。

除此之外,游戏还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之所以成为儿童期的主导活动,是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分不开的。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一方面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生活,一方面经验、能力有限,这就决定了儿童只能以游戏为主导活动。游戏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初级形式。这就决定了儿童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的性质和内容,因而可以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儿童社会,从而使儿童的各种社会能力得到发展。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从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同伴那里学习游戏中所需要的态度和技能,如顺序、转换、分享、合作,以及理解他人思想和情感的能力等。同时,由于游戏的集体性在游戏中对已感知的东西的重复就不仅是在行动中进行,而且也可以在有效的谈话形式中进行。这种谈话和言语的交流无疑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使儿童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总之,在各种形式游戏中,儿童渐渐习得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应当具备和掌握的社会技能和品质,使儿童能够更好的理解和适应这个社会,从而有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游戏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幼儿,是怎样对认识的世界进行取舍,再造的,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窥探幼儿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定的基础,为今后的事业和生活道路创造灿烂的前景。

一、“游戏”儿童才是健康儿童

(一)游戏就是学习。

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游戏。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等经验,是学会了学习,同时玩也培养了健康的身心。

(二)游戏就是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孩子玩的过程包含众多因素,重要的因素有四种:

1、自发性;游戏是孩子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形成的自发性活动,是由孩子亲自决定,亲自选择的。生活中某一情节,某一事件,某一物质都可以引起孩子玩的欲望。

2、情绪的展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流露出愉快、兴奋和喜悦的情绪。游戏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愉快的了解未知事物,在游戏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令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是经过自发的选择而采取的行动,他们愿意以自己的力量克服在其中产生的任何困难。

3、想象力的发挥;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能充分想象,进而产生强烈的表现欲。因此,多数的孩子喜欢玩变化无穷的原始素材。如沙土、积木等,正是由于这些可以塑造孩子创新意识的原始素材的存在,孩子才能无休的玩下去。

4、自由的行动;游戏本身就给了孩子自由的空间和适当的环境,使孩子可以自发性地开始玩耍,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体验,拓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发挥想象力,发展潜力。这些因素起源于生活,又促进孩子在生活中快乐的玩。游戏既能促进孩子想象和思维的发展,又能开发孩子的潜力。

(三)游戏是智能教育

游戏对孩子的影响相当深远。最初,孩子不一定会主动跟大家玩,只是在旁边和自己的朋友做同样的游戏,但是他们会慢慢的融入团体的游戏中,甚至,后来为了争玩同一种玩具与其他发生冲突。在发生冲突时,孩子们才知道原来别人和自己的立场不同。为了和朋友一起做游戏,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并且慢慢的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可见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了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玩耍中渐渐长大,渐渐懂事了。

每一次的玩耍中都能让孩子收获很多。例如:孩子在玩沙时,发现泥土加水会变软,用泥土制成的容器却能够盛水。孩子们由此了解泥土和沙子的性质。另外,孩子们在捏撮泥土时,可以将泥土变成圆的、扁的、长的等各种形状,这就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素材的特征及形状大小等方面的辨别能力。又如孩子在玩泥过程中采用堆积,搓揉等手法,成功的制作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以制作过程又让孩子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游戏与幼儿教育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游戏让孩子自己选择

儿童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包含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决定权和参与权。教师应在了解儿童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及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的进行活动,所以教师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做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开诊所”、“丢手卷”“捉迷藏”-----这么一问,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没有太多乐趣或我们认为无意义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就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

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选择后,他们才会玩的尽心,学的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己选择“怎么玩,如何玩”。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在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那”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不是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了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从而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

自己选择“我来做XX”。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孩子们主动去玩的游戏常常是角色游戏。但其它游戏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幼儿的智力游戏有角色,如“开超市”游戏,有人当顾客,有人当收银员;幼儿的体育游戏有角色,如传统的“老鹰捉小鸡”娃娃和小熊跳舞“有人当洋娃娃,有人当小熊-----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老师分配角色,而不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这往往忽略力偶啊一些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就应该给予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的去表演。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结合自己的角色。

自己选择“用什么玩”。孩子们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它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它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用什么材料。如拿积塑高楼大厦,火箭、机器人等等。一次和孩子们玩“医院”的游戏,其他材料都有了就差“针管”没有,孩子们就给我建议“用毛笔当针管”我尊重了孩子们的选择。后来在游戏中,我发现他们还用别的东西(筷子、木棒、吸管)来代替针管。所以任何一种事物在孩子们的手中,都可以想象成游戏中的玩具,只要给孩子相象的空间,他们的创造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

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让幼儿更深的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二).在游戏中把握师幼互动的节奏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成人或几教育者对游戏中的儿童放任自流。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并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儿童不可能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由和规则本身就是相对独立的。这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是一样的道理。

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被纳入教育的活动当中。就成为教育儿童,发展儿童的手段或形式。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给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只有当教师与儿童在游戏中相互作用,游戏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热。然而,在教师与学前儿童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节奏又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

节奏是有关速度的问题。在教师与学前儿童的互动过程中也存在着节奏的问题。正如成人和小孩在一起走路,成人一步是小孩子的两步.如果成人不放慢自己的脚步,小孩子就会在后面跑的气喘吁吁.所以,当我们和孩子说话,一起走路时.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放慢自己的速度以适应幼儿的速度.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成人却常常犯忽视儿童学习速度的错误,往往

急于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想法,不给他们思考探索的时间,不给他们与伙伴互动.”磨合’的时间,往往指望一提出问儿童立即给出”正确答案,一次活动“立竿见影”马上看到结果,因造成了学前教育学中存在的肤浅化,形式主义的问题,往往是儿童的学习停留在对手教师语言的机械重复上,成为一种“口头上的学习”。这种倾向不仅在于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存在于游戏活动中。教师总是按自己心目中“好游戏”的标准来指导幼儿游戏。通过在活动中的,从以下九个方面谈谈把握好师幼互动节奏的认识:

1.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有利于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开展开发幼儿智力的一个数学游戏“帮朋友回家”中,我看到那些涂有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卡片时,便认为可以在游戏中教幼儿学会分类。于是,我先让幼儿玩游戏,为画面中找回所缺的几何图形,然后又让幼儿根据图片的颜色,形状分类。幼儿最终按要求完成了任务,然而整个活动过程对幼儿来说,变的索然无味,也未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个活动的何在?经过思考,发现自己能够把握游戏与学习分类联系起来,应该说是很好的创意,当然,也完成预定目标。但是,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好与幼儿互动的节奏。急于通过一次活动就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幼儿按不同标准分类。于是本来可以非常生动有趣的游戏变成了烦闷无聊的课。把这个游戏活动的师幼互动节奏稍稍变动,让全体幼儿都参与活动,变着法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图片的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更换游戏方案让幼儿在教师内找出与图片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的物体,然后很自然的提出按事物的不同性质(颜色、形状)分类。经过以上实例证明,这个活动以渐进式方法来组织与指导为好,应当有不断深入的延伸活动,不宜以一次活动解决所有而问题的思路来组织,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

2、.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有利于增强活动的趣味,使幼儿在心理上更积极的参与游戏过程。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用一种“开商店”的游戏来让幼儿记忆教师先前教过的知识,如说出一样物品(例如香皂)的特征,但不许说这件物品得名称。通常一个幼儿被请到前面来当“顾客”,教师当“售货员”,其他幼儿在后面静坐旁观,这种游戏只要求幼儿记忆背诵,幼儿自己不用主动思考与探索,而且这种游戏只是发生在教师与单个幼儿之间的一问一答,绝大部分幼儿不会耐心坐着听。对于大多数作为旁观者的幼儿来说,这种游戏是没趣为的,他们不可能在心理上参与游戏过程。

3、.把握师幼互动节奏可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叫教师往往会发现,以前在学校中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离具体的教学情境太远,几乎无法在现实当中发挥作用。而在同时,我们对幼儿的了解,对课程的把握,对教学的构思,和同事的协作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种种困惑呢?途径之一就是师幼共同游戏,把握师幼互动的节奏。幼儿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活动,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把握教学尺度。然后通过反思性学习形式形成新的信念体系及专业实践

策略以及自己独特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从而冲“破思维定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敏感性,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发展,步入优秀教师的行列。

4、.把握师幼互动的节奏是幼儿视界融合的体现

把握师幼互动的节奏就要求幼儿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种“平视”的眼光去看,去观察,去发现儿童对人,对事所持的各种内在尺度,也即是他们对其他人所给予的各种期望、企盼、要求等。它既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而是与儿童的目光在同一地平线上的“相接”。正是通过这种相接,教师的眼睛通向了儿童的生活与心灵,去理解他们的“几多欢乐,几多愁”,了解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在尺度,肯定他们的动机、意愿、需要与冲动。这种平视它所能,所要体现的是一种“视界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儿童的现实,也看到了他们的可能;不仅看到他们的突然,也看到他们的应然;不仅看到了他们的今天,也看到了他们的明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幼儿教师能够为儿童们设置一种合理,充分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也使他们能够在被理解中充分享受儿童生活的幸福。

然而,教师怎样才能在活动中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

1、.把握好与幼儿的互动节奏,就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兴趣与需要,不要仅仅以“我想怎样教”来设计活动;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敏感的觉察到儿童真正的兴趣,需要什么,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活动目标及步骤。

2、要把握好与儿童的互动节奏,要求教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要允许儿童去“犯错误”不要急于用成人认为“正确”的方法或观点去框住儿童的头脑。

3、要把握好与儿童的互动节奏,要求教师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渐进过程。即使是成为也不一定通过听一次课就能全部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的全部内容。成人可以通过复习来整理,帮助自己深化认识,然而,儿童是不能像成人那样做的。他们的理解发生在活动过程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重复。因此,不要指望儿童可以通过一次活动或一节课就可以真正理解。人的经验是多次实践积累的产物,但实践积累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4、要把握好与儿童的互动节奏,要求教师像平时放慢说话和走路的速度,以适应儿童说话,走路的速度一样,以儿童“学”的速度为标尺定出自己“教”的速度,而且还要适应每个幼儿的学习速度,因为不同的儿童,学习速度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拽着儿童的手,生拉硬拽的强迫儿童跟着自己“跑”。

总之,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可以“教”很多东西,包括游戏本身的技能也可以用很多的方法来“教”。教育实践的游戏中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儿童教与玩的互动。在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师幼互动的节奏是利用游戏教育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尊重儿童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儿童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

幼儿园将游戏与幼儿教育融合是对于传统幼儿园教学中以灌输和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言的,是以游戏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方式。它是以幼儿的积极参与,全身心的投入为前提,以幼儿的自主体验和自我体验为核心,以促进幼儿和谐为目标的教学。这意味着幼儿园教学不再仅是一个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书本把知识对象化,控制情感,以获得客观、精确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想像、

灵性等去直接、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游戏与幼儿教育融合是一种价值取向,指引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促进教师关注幼儿在教学中的独特体验,感受个性化的发展,关注幼儿知、情、意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静态知识的学习。浸润着游戏色彩的教学过程不是师幼之间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共建,共享教学和生命意义,实现生命完整与和谐的过程。

从灌输和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到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是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问题,更涉及到教育观念深层次的变革。这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更是对人的关注。将游戏与幼儿教育融合不仅仅是教与玩的融合,更是情感、体验、教育、人性的和谐的整体性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大学出版社 1999.12

[2](美)Carol E.Catron&Jan Allen著王丽译学前儿童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

[3](美)Hilda L.Jackman 著杨巍等译早期教育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

[4]幼儿教育导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4.9

[5]教育期刊2006.11

[6]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1期

幼儿园教育论文完整版

幼儿园教育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

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 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朴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

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和学习的启示

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和学习的启示 认知发展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他开创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 角度研究儿童游戏的新途径,反对把游戏看作是一种本能活动,试图在儿童认知发展的总框架中来考察儿童的游戏,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基础 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生起来的,儿童在思考问题时,心理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皮亚杰最感兴趣的问题,故他把心理学的概念引到认识论中,探讨认识起源和发展的问题。 (一)儿童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是客体自 身属性的反映;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以及以后的运算作用于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儿童认知发展的机能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知活动都包括有一定的认知发展结构。它们分别是图式、同化、顺 应和平衡。 儿童在与客体交往过程中,不仅要用己有的动作图式同化或整合客体,而且也应根据客体 的特点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图式,顺应外在的变化。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就是 适应或智力活动的特征。同化成功,个体的认识就处于平衡状态。同化失败。个体就出现不 平衡。不平衡可以推动个体应用调节机制,以达到新的平衡。通过平衡一不平衡一再平衡的 过程,个体的认知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把儿童心理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二、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游戏的。他试图通过研究 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一)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皮亚杰认为游戏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而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但是认知结构的发展在 儿童早期不成熟,所以往往不能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一种是顺应超过同化,是模仿的特征;一种是同化超过顺应,是游戏的特征。在皮亚杰看来,一种图式或活动室模 仿还是游戏,取决于同化和顺应在图式或活动中所占的比列。可见,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游 戏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二)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发展随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呈现出相适应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偶然性。在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水平。与其发生人事论原理中的前三个阶段的智力水平相对应,他把游戏的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或水平: 1.感知运动期一练习性游戏 此阶段游戏以感知动作的训练为主,又称感知运动游戏或机能性游戏。这种游戏是个体游戏 发展的最初形式,是为了获得“机能性快乐”而重复所习得的活动,如反复摆弄玩具,绕着房间四周奔跑等都是该时期游戏的典型表现。 2.前运算期一象征性游戏 此阶段由于表象思维的日渐形成和发展,个体认知图式中开始出现符号功能,个体开始理解一种东西能代表另一种东西。随之,以假装为特征的象征性游戏日趋成为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包

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实践

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实践【摘要】现代幼儿园更加注重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通过“寓教于乐”的模式来让幼儿获得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幼儿的幸福感,锻炼幼儿对事物的专注度,增加知识的获取量,培养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幼儿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既定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实践探索 幼儿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游戏教学是幼儿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幼儿由于年龄小,单纯的知识讲解难免会让幼儿感觉枯燥,无法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度。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通过游戏教学,就可以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能够高效且集中地完成眼前的游戏。这样从小便能够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那么,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有哪些注意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开展游戏教学 幼儿的教学内容应该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来进行幼儿的教育。幼儿由于年纪小,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使得幼儿不仅获得游戏的乐趣,也能够学会一些生活的必备技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来完成游戏,然后指出其中的不妥之处,给幼儿纠正之后,再次重复游戏内容。通过反复地做游戏,就可以让幼儿掌握一项日常生活技能。比如,在教幼儿“刷牙”这项技能时,教师可以通过儿歌记忆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顺口的儿歌轻松记住刷牙的方法。当幼儿通过儿歌大致记住了刷牙的步骤,教师再根据儿歌步骤展示刷牙过程,让幼儿在记住儿歌的基础上去理解歌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多展示几次刷牙的步骤,以使得幼儿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再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刷牙。教师应该耐心指导,直到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这一动作为止。做完游戏后教师应该主动夸奖幼儿,让幼儿感受到幸福与快乐,也有利于下一次游戏的开展。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开展游戏教学 在大部分家长的认知中,孩子到了幼儿园就是要学到知识,游戏教学对于幼儿的发展作用不大。游戏教学要能顺利地开展,势必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以及开通班级微博等方法,来使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给幼儿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家长一个了解幼儿的媒介。同时还可以让家长有时间的时候多访园,增加陪伴幼儿的时间,并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让家长能够切身体会到游戏教学对于幼儿的好处,使得家长乐于接受游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家长对于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教学而言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家长与幼儿对游戏的共同体验,幼儿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提升幸福感。比如,教师在进行“贴鼻子”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游戏。首先家长准备眼罩等游戏道具,以便游戏的顺利进行,接着教师和家长应该仔细认真地给幼儿进行游戏规则的讲解,让幼儿能够明白游戏如何进行。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幼儿,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接着幼儿通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 一、入园、离园的安全要求 1. 入园时家长务必把幼儿送交本班老师,办理交送幼儿手续(如登记、使用接送卡、刷电子卡等。 2. 幼儿每天由家长来接,如有特殊情况请家长与班上教师及时沟通,接幼儿时同样要完成与班上老师间的交接手续。 3. 班上教师要认真看护幼儿入园、离园,幼儿入园时应做好晨检工作,保管好幼儿物品,如幼儿携带有危险物品(如没有家长交待的药物、锋利物品等),要与家长及时沟通。 4. 上午开大门时,教师应站在本班大门口迎接家长,与家长简单交谈幼儿情况。 5. 晚班老师将每个幼儿交到家长手中,最后用点名册清点人数,确认幼儿都接走后方离园。 二、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安全要求 1. 卫生间、盥洗室地面要保持干燥、不湿滑,无积水。 2. 妥善保管清洁,消毒用品,确保幼儿不能触及。 3. 培养幼儿养成入厕有序、便后洗手、盥洗时不打湿地面的好习惯。 4. 建立良好的进餐常规,与家长一起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5. 营造安全、卫生、整洁、有秩序、温馨的进餐环境。 6. 引导幼儿进餐前后不做剧烈运动。 7. 开餐前后,饭、菜、汤要放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烫伤。 8. 注意饭菜的温度,粥、汤要等食物降温后再盛入碗中。 9. 保证进餐时间,不催饭。 三、幼儿午睡环节的安全教育 1.睡眠的环境应保持安静、空气清爽、温度适宜、光线柔和。 2.园所要提高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教师要加强班级午睡常规的建立与管理。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引导和提醒幼儿睡前入厕,不做剧烈活动,避免情绪过分激动、紧张,难与入睡。 4.培养幼儿具备初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不蒙头、不俯卧等),学习自己叠放被子,依次脱衣,并放好鞋子等。 5.教育幼儿不站在床上打闹、穿衣、叠被等,以免跌下床。 6.教师在幼儿午睡时要时常巡察幼儿午睡情况,及时处理午睡中出现的问题,为幼儿盖被,以免受凉,严禁脱岗和睡岗。 7.妥善保管好幼儿药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8.每天为幼儿提供的开水在放温后才倒入保温桶,不要让幼儿直接接取开水,以免烫伤。 四、幼儿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应注意安全教育 1. 体育活动中应该避免急骤性的静止活动,如疾跑中突然静止等,以防控制不住,突然摔倒。 2. 避免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活动,如顶头、拉手拔河、掰手腕、长跑等。 3. 户外活动时老师要做好准备,认真检查场地安全、检查幼儿穿戴安全。如:检查器械是否有异物,是否松动、断裂等不安全因素;检查衣服、鞋是否合适。 4. 建立必要的活动常规,引导幼儿幼儿有秩序地玩,不互相争抢、推拉、打闹。

幼儿教育中的角色游戏

幼儿教育中的角色游戏 导语: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体现了幼儿的主人翁精神。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相象丰富,能够利用已有的社会知识经验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代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能促进幼儿品质、行为能力和意识的提高,真正体现了现代的宗旨。 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先靠成人的说教是没有好效果,而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能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在游戏中可大大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规则的过程,促进社会化行为的发展。 (开始玩游戏时,都是老师定出主题)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少能想到能主动的去关心别人,只知道别人照顾自己,关心自己是应该的,而通过玩角色游戏,能够体验到帮助、关心别人的快乐,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开始玩游戏时,大都是老师与幼儿确定主题,然后选出一组长,由组长从举手想要参加该游戏内容的幼儿中选择,最后大家共同协商确定角色在娃娃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有时还会有别的角色出现如姑姑、叔叔等,然后孩子们会在自己的"岗位"

上认真的工作,有一次"爷爷"王宇取钱到商店买回一个大蛋糕,问这是给谁买的?他说:"今天孩子过生日,给孩子买的"。 过了一会儿他又领着孙子去看病,他说:"孩子突然发烧,他爸爸、妈妈不在家,只好我陪他去看病",看着他那着急的样子,我说:"快去吧,别耽误了"。我现在真替王宇高兴,因为他平时和小朋友玩时总是你争我抢的,不知道照顾别人,也不能和同伴友好的相处,而通过游戏使他变得懂事了,他在扮"孩子"时也能听爸爸妈妈的话。角色游戏既能锻炼孩子动脑动手的能力,又能使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照顾别人后的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能主动的使用礼貌用语而大部分幼儿是在家长的提醒下使用,如有的家长对老师说,这孩子见了人总不说话,太没礼貌了,而在角色游戏中,我却发现幼儿之间玩的很好,再经过老师正确的引导,幼儿都能正确大胆的使用礼貌用语。在游戏中,有的幼儿去娃娃家做客时,会主动的敲门,娃娃家的小主人呢,往往也是热情的款待"你好,请坐,请吃水果"。 有时还会带客人去参观"动物园"等,商店里的售货员,每次看到顾客去时,总是微笑着说:"你好,请问要点什么?"顾客询问时,幼儿也是认真的回答,顾客走时,还不忘说一声:"请拿好,欢迎下

学前教育热点话题论文题目

学前教育热点话题论文题目 xx 年教育热点话题[日期:xx-04-06] :首钢日报作者: [字体:大中小]xx 年教育热点话题在每年的国家和地方“两会”上,教育问题都会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原因很简单:一来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二来教育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据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学前教育、中小学生减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关注和讨论,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还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学前教育 __年内启动学前教育立法去年 11 月 24 日, __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 月 5 日, 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 民进中央在“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尽早实现学前教育立法,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该提案的主要执笔人,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认为,立法是破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据悉,日前,教育部在公布年度工作重点时表示,今年将启动学前教育立法。 关于学生减负“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小学生“减负”喊了多年,却越减越重。今年,“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__

总理在 3 月 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关于高考改革 __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3 月 6 日, __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透露,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袁贵仁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但是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 __则主要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对于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时间表,袁贵仁表示不会很长,现在异地读书进入高考的学生还不多。延伸阅读今年国家将优先发展教育在今年“两会”上, 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xx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具体的措施有: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 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里,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我们逐渐认识到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 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例一:我们在教幼儿认识水 果时,如果只是教师说教式地让幼儿认识水果,孩子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感到单调乏味,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法,做买卖水果的游戏,让幼儿边买卖水果边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并能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所有的幼儿就会情绪活跃、兴趣倍增,都会主动、积极地去做,活动室便会出现另外一种场面,课后孩子记忆牢固。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又动脑,既玩 得高兴,又复习巩固了概念, 发展和锻炼了幼儿立刻做出 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使幼儿 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学习。 例二:在玩“过家家”的 游戏时,幼儿逼真地扮演爸 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朋友等不同的角色。爸爸送小朋 友去上幼儿园,妈妈上街买 菜;爸爸、妈妈吃饭时怎样给 爷爷、奶奶夹菜;小朋友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见了医生应怎样打招呼等等。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愉快地体验到家庭生 活和社会生活。对于幼儿了解 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怎样 正确对待家庭中每个成员及理 解“家庭”的职能和概念是有深

远影响的。 二、游戏对于培养幼儿语言 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小熊请客》的故事,幼 儿可模仿作品中每一角色的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扮演小熊的幼儿语言憨厚、热情;扮演小猫咪和小花狗、小公鸡的幼儿,用鄙视的态度对待狐狸,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对待好朋友;扮演狐狸的幼儿则尽力表现出狡猾、贪婪的特征。幼儿在游戏中很自然地熟记作品中的语言,富有创造性地、生动逼真地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声调和表情,这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水平,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另外可通过玩积木游戏,使 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以达到自已想象中所需要的形体,为了使建造的物体美观、牢固而不倒塌,在堆积时还要考虑到匀称平衡等问题,做到手脑并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使幼儿增加了了解各种物体的知识面,还逐渐培养了做事认真、乐于动手动脑,失败不气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三、游戏对于增强幼儿体力, 培养优良品质,对美的感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的跑、跳、 投等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可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 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各种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幼 儿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集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 发表时间:2019-06-24T11:19:16.37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1期作者:罗艳香[导读] 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效果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为此,应在这一教育阶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方式和内容,才能符合教学发展的需求。教师作为重要的组织者,要对游戏正确的掌握,并对幼儿起到引导作用,顺利完成游戏,并在游戏中掌握教学内容。 永胜县三川镇梁官幼儿园云南丽江 674208 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效果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为此,应在这一教育阶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方式和内容,才能符合教学发展的需求。教师作为重要的组织者,要对游戏正确的掌握,并对幼儿起到引导作用,顺利完成游戏,并在游戏中掌握教学内容。 一、游戏形式的选择 有效形式的选择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正确选择幼儿游戏,使游戏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具体应从幼儿的兴趣和与教育内容相关两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形式 孩子的兴趣是教育的起点,只有满足兴趣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幼儿阶段,错误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走神,甚至是哭闹。因此要正确发挥游戏的作用,使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我国大量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些适合孩子的教学课程,当然幼儿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还应在教学中针对孩子的个性正确地运用,对游戏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使游戏具有可行性,不可难度过大,要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使孩子既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通过伙伴们的相互帮助完成,总之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 (二)选择与教育内容相关的游戏形式 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虽然幼儿阶段学生要学的东西本应不多,但是依然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游戏形式,使其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如选择看图识字,可以选择与孩子年龄段相符的图片内容,并且采用举手竞猜的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和助推作用,完成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游戏较多,应正确分析,采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游戏,并采取游戏的形式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二、明确教学对象,提高游戏的针对性 对于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应具有针对性,明确教学对象是幼儿,从幼儿的特点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合理,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因此明确教学对象是游戏教学实施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于幼儿游戏教学做出如下要求和调整。 (一)游戏教学应以幼儿为主要对象 将幼儿作为主要的对象,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一方面,将幼儿作为教学对象才能促进下一步教学的实施,也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游戏和其他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始终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对游戏的足够重视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均以游戏开始和结束,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师除了通过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应对幼儿学生具有指导和管理能力,保证课堂纪律和学生的安全,是以幼儿为对象的教学要求之一。将幼儿作为教学对象也是其兴趣被挖掘的主要手段,每个幼儿具有自己的兴趣,尽早的挖掘孩子的兴趣,对于其特长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游戏教学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幼儿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在高中阶段均使用,但是幼儿阶段也处于特殊阶段,游戏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十分重要,重复的游戏最容易使孩子失去兴趣。当然,教师的重点还应放在孩子的应变能力、思考能力提高上,而不是刻意的去编制游戏,经过验证的游戏可以根据现实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甚至可以引入,只要能够满足幼儿需求,并且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便可以应用。 (三)分层次的进行教学 我国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这一部分,尤其是家长,甚至将早教作为培养孩子的唯一出路,这种过于重视的教育使得幼儿教育走入误区,现代很多幼儿园开始大量的学习英语,游泳甚至是钢琴等教学内容,对于这种现象应正确对待,一方面教师和家长都应认真对待这种现象,根据孩子的能力去选择项目,并且尽量不要多项选择项目,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不偏离主方向的基础上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才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与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与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其中,音乐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做好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为更好地实施《专业标准》,在音乐教育领域,教师需要转变思路,加强专业修养,从单一的学科教育理念转变为与幼儿一日生活相适应的“大”音乐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音乐学习的感性基础和增加幼儿接触音乐的体验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入园和离园 入园和离园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主要时间。入园时,要选用活泼、优美的音乐,减轻幼儿早起入园的紧张感和暂时离开家长的焦虑感,对即将开始的一日生活充满期待。如《幸福拍手歌》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4/4拍,旋律活泼、风

趣而富有朝气。前三句是逐音升高的模拟递进式结构,结尾新颖、简单。大家围坐成一圈,教师将歌词的适当部分替换成已经来园的幼儿的名字,然后带领幼儿按照歌词做拍手、跺脚、拍肩、拍腿的动作。 离园时,包括教师与小朋友说再见,小朋友互相说再见,教师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等环节,适合选用抒情、优美的音乐,如《再见歌》、《小步舞曲》等等,可以使幼儿的情绪较为平稳地等待家长,有序地整理东西。 二、晨练和户外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的户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音乐律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这个环节适合选择动感较强、节奏感鲜明的律动音乐,并结合集体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 如配合音乐《健身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随歌词提示做动作,唱到“转转脖子”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脖子;唱到“往上往上快长高”时,做双臂伸展或跳跃动作;也可以创编新歌词做动作,如歌词可改为“我的皮球我拍拍,我的皮球我拍拍,前也拍拍后也拍,左也拍拍右也拍”。 三、进餐和睡眠 幼儿园的进餐环节,除了要提供有足够营养的食物,还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进餐前需要平稳、明朗的音乐,

从幼儿游戏的特点方面讲

从幼儿游戏的特点方面讲: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这是游戏的本质。但是案例中的游戏,是教师控制下的活动。幼儿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没有自主表达的条件。虽然教师以游戏的口吻说:我们进行一个活动。但是,可以看出,教师一直在用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去感受,去体验,然后去绘画。而非出示一个海底世界,直接让幼儿感知。准备多种形式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来表现。 从游戏的价值中来讲:真正的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美育的发展等等。活动时,如果教师只是提供丰富的海底世界场景,以及各种可以表现美术的形式材料:如橡皮泥、彩纸、水粉纸等等。直接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自我选择,然后探索,表达。教师再根据出现的情景进行引导。将幼儿的最终作品进行装饰、表现。我想这样对幼儿的发展会更有帮助。不过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不一定每个幼儿都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要保证每一个幼儿有发展,可以多设计几个游戏,共同展开,幼儿自己选择。 在此次活动所用的学法有: 1.游戏法:本次活动以“海底舞会”的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保持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练习法: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采取空手练习、操作筷子等方式练习刮画,便于幼儿间交流展示。 3.交流法:幼儿间的交流与评价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自我享受的过程,能较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活动中采取了用立体小

鱼结伴交流、展板分离小组交流、展板合并集中交流等方式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共同评价。 活动设计: 中班游戏活动《彩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滚、踢、抛等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 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报纸做的彩球若干、大篮子若干等、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手持彩球,随音乐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二、一物多玩游戏 1、讨论: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 3、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幼儿 教育的发展趋势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学前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尤其重视幼儿教育。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也正在把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提到日程上来。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从幼儿园这个角度,对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幼儿教育作了展望,探讨了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发展趋势 一、未来幼儿园的职能和工作形式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幼儿园的职能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教育职能,一个是服务职能。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方式上,将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形式将会在幼儿园消失,幼儿在园里的生活将更为自由欢快,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将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他们乐于从游戏中学习,幼儿园将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可以选择伙伴,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也可以自由交往;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具,充足的玩具任他们选;他们可以选择做任何一种游戏活动,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他们,新鲜

的形式刺激着他们,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启发他们,指引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进步。最高的自由指向最高的自主,最高的自主指向最强的创造力,幼儿园的教育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备课不能局限于写到纸上,而应该从物质准备入手,以物质准备为主,从而实现让幼儿亲自动手,主动学习。要善于营造学习环境,比如把图片贴在墙壁靠下的地方,让幼儿自己去看、去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布置活动室,创设游戏情景等。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要求都将是建议性质的,不强迫,对幼儿的指导是随机进行的,就像远足一样,教师掌握方向,前进的路上大家一起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是朋友、玩伴。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幼儿的思想教育也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使大量的机器取代了人的劳动,休闲的观念也跟过去不同。幼儿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 二、未来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及管理 未来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仍然是包括幼儿园的领导班子、教师、保育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领导班子成员应该是精通幼儿教育的高级管理人才,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业务领导应该是群众公认的业务带头人,能够领导和组织教学教研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来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研究探索的学术气氛。幼儿教师应该是经过幼儿教育专业培训的,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知识和原理进行幼儿教育的专业人才。保育员应该是熟悉幼儿生活和活动特点,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能够保证幼儿生活和活动中的卫生、安全。所有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都应当充满责任感和爱心,能够

游戏对幼儿教育作用分析

游戏对幼儿教育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5T13:54:36.673Z 来源:《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4期作者:张俊芳[导读]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幼儿园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出发,通过对游戏概念、游戏特点以及游戏类别的阐述,探究了科学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种类教育作用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游戏教育可以很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幼儿教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本着为了幼儿们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幼教观念,从而探索出新的、富有活力的又适合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游戏的愉快性是游戏的本质所在,幼儿教师要真正地把游戏看作幼儿发展的活动,不要把游戏仅仅作为吸引孩子的“噱头”。 一、游戏的种类 现实教育中,经常用到的幼儿游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创造性游戏。所谓创造性游戏是指教师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在一定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情境创设的灵感,并通过创作性的环节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并积累一定的经验。比较典型的创造性游戏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2.规则性游戏。所谓规则性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让学生在规则的框架下进行游戏,并获取相关知识的游戏项目,其主要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以体育游戏为例,如某教师为了锻炼学生往返跑、钻等体育技能,利用纸箱、呼啦圈等教具布置游戏场地,并向学生讲明游戏规则,即两组学生分别站在起跑线上,排头的学生在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开始绕着纸箱跑,跑到场地的另一端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到第二名学生的手,然后该名同学接着做前一个同学的动作,最后比较哪组学生完成游戏所用时间最短。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应该反复向学生重申游戏规则,让学生在获得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 二、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1.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幼儿通过参加游戏活动可以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和同龄人的友爱、热情,并提高缓解暴躁情绪的能力;(2)幼儿通过参加角色扮演等模仿性游戏,可以满足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进而缓解其心理需求和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 2.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使幼儿身体的各种生理器官得到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加速肌体的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提高了基本技能。在户外进行游戏可以使幼儿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幼儿身体健康。比如,在户外场地进行玩沙玩泥玩水的游戏,都利用了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3.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而游戏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并在表达中实现幼儿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深度,进而实现智力的提升,例如在中班智力游戏“一枪打四个”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掌握游戏规则,即在教师说到“一枪打四个”的时候,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伸出作“枪”,右手则伸出四个手指作“靶子”,然后两手随着指令来回变换。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度,更能够提高学生大脑的反应速度。 4.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优良的品格。学生的品德和性格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些体现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对“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形成基本的判断。 5.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提高审美能力。美感是由审美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幼儿对美的体验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便能开扩视野、增长知识,从音乐、美术等多种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能创造美。 游戏就是幼儿萌发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一种特殊审美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演着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进行着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活动,装饰和美化自己的游戏环境。 三、结论 总之,游戏不仅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而且对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而全面的促进作用。游戏是幼儿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幼儿生长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学习探索,掌握游戏类别,为幼儿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与游戏环节中增加肢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进而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春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的作用解析[J].亚太教育,2015,23:125。 [2]李春红浅谈幼儿教育中教育游戏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27:2。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连结点上,将游戏与教育统一起来。幼儿园游戏被纳入教学活动的范畴,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体性发挥为主要特征,体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兴趣与能力并重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式教学活动范式。 一、游戏的概念 在我们国家很多的教育学书里。大家都比较认同《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解释:“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方面:⑴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存在,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⑵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这是前苏联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观点的一个反映。 二、游戏与教学 一开始游戏没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仅作为教学活动后的一种放松手段,类似于拉察斯的松弛说。 随着认识的深人游戏和教学的内在联系得以揭示“习之以”的观念渐人人但游戏仅被视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不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游戏和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游戏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游戏幼儿园教育不用提教学把所有教学变成游戏且把游戏简单化、程序化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试图从理论上将游戏与教学作出区分,目的之一是为了纯化游戏使游戏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特点目的之二是教学在幼儿发 展中的地位。特别是朱家雄老师提出了“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从形式上分类,两者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分离式。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上进行和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游戏与教育 游戏和教学同属于教育关注的范围, 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进发展的手段。教学目标是外在的,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干预、引导等行为影响儿童的活动, 将活动内容活动规则纳入教学的框架, 并适当利用奖励、惩罚进行效果的反馈, 使儿童意识到学习的严肃认真性, 对生活进行积极主动的适应。由于教学不仅促进发展, 也依赖发展, 所以, 针对幼小儿童身心特点, 适当采取游戏的形式, 将发生更积积有效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要将教学变为游戏, 游戏的形式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衡量这种活动的标准不是看它带有多大的游戏性, 而是看它是否使儿童在外部规范之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有着良好的把握, 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的,随儿童年龄增长, 应适当降低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份, 增加理智成份, 促进工作和游戏的分化。而幼儿园中的游戏却有着双重目标。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 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 为游戏而游戏,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游戏是儿童发手 段, 在他们将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之时, 便为游戏设立了外在的目标? ?? 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 又成为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 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这种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 发挥其别的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 那便要: 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 它才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在生活中的运 用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巴州区十一小幼儿园岳春香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也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情况,给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按目标、内容与要求,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每个孩子动手动脑去操作,通过一点一滴积累经验,让幼儿理解数、量、形、时间‘空间的概念,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如:在中班教学活动《按颜色分类》,我课前进行了环境创设,取材都是运用生活中我们息息相关

的物品,如红色的苹果,红色的萝卜,黄色的香蕉,黄色的玉米,绿色的葡萄,绿色的青菜,有红、黄、蓝三个菜篮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把这些蔬菜、水果分别放到相同颜色的篮子里,孩子们的兴趣都很浓厚,都想把这些水果、蔬菜放到相同颜色的篮子。我看到孩子们都很兴奋,我又把这些我们生活中的蔬菜放到创设的环境——商店,让一个孩子扮演售货员,其他孩子去买蔬菜、水果,每一个孩子挑选一样东西,放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面,最后我们一起来做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接着,我又通过下一个游戏环节,对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按颜色分类,运用我们生活中的物品(玩具宝宝)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印象,掌握按颜色分类的方法。每个孩子发一个玩具宝宝,按颜色分类把他们送回家。游戏反复进行,每个孩子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会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按颜色分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香甜的水果,心里可甜了。 陶行知先生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

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

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 【摘要】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除了外在表现出来的游戏形式,更深入幼儿的整个成长,内化为一种游戏精神。充分挖掘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以期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启示。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育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并不陌生,尤其随着新课改对义务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幼儿教育、高等教育的影响加深,游戏教学已经作为一种在幼儿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存在。然而,对于儿童与生俱来的游戏精神、游戏对儿童成长影响的真谛的研究仍然略显稚嫩,撇开固有的“游戏教学”思路,转向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能够从源头挖掘幼儿教育中游戏的作用与价值。 一、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抛开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游戏是幼儿在成长阶段的本能反应。在生理方面,年龄在3到5岁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随着骨骼的成长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本身身体就有活动的需要,外在表现出来,就是游戏活动。在心理方面,游戏是儿童尝试控制周围的开始,通过游戏,儿童能够感受到自己对周围的影响,也是幼儿对社会的反应。例如当两个及以上小朋友在一起玩时经常会发生抢玩具的现象,成年人会觉得是幼儿的不懂事,实际上,在儿童的世界确实没有主权的概念,只是觉得这个没有玩过的玩具会不会更好玩,带有探索的欲望去接触的。归纳而言,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开始,在幼儿的主要活动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生活活动,包括幼儿的吃、喝、拉、睡等生理需求的活动;二是学习活动,集中反映在参加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三是游戏活动。作为儿童成长的必备活动,游戏实际上承担着儿童认识世界的责任。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逐渐勾画出世界的样子,并且完成对世界的反应,例如通过涂鸦的乱画描述幼儿眼中的世界,将积木摆成各种样子,就是幼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改变,吃完饭后的洗碗过程中儿童借机玩弄碗筷或者水花,家长认为在浪费水,而在儿童眼中恰好是自觉的反应[1]。游戏是儿童与外界交流的手段,许多家长与幼儿最初的情感交流都是通过亲子游戏完成的。既然游戏是幼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